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9W

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密切聯繫羣衆”是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深刻體會和寶貴經驗,是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長期實踐的結晶。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希望能夠幫到你。

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
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篇1

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依靠羣衆、發動羣衆、組織羣衆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在和平與發展時期,我們黨依靠羣衆路線、堅持羣衆觀點在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樹立羣衆觀點、貫徹羣衆路線、維護羣衆利益、做實羣衆工作是新時期每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是我們幹好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基礎、是前提。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行船靠舵,趕馬靠鞭,人靠理想。理想對於個人而言,就是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體現人生價值的不竭動力;對於國家而言,就是要精誠團結激發正能量,上下聯動弘揚好作風,萬衆一心踐行中國夢。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把“理想信念”形象地寓意爲“總開關”,黨員幹部在日常工作中,應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否則,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在學習思考和查擺剖析中,應正確對待理想動搖、信仰迷失、精神“缺鈣”、道德失範問題,全面清洗思想灰塵,徹底清除政治微生物,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擰緊螺絲,樹立新時代黨員幹部政治素質過硬、業務工作過硬、工作作風過硬的良好形象。

二要轉變工作作風。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是確保日常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措施,是推動改革不斷深化、經濟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共產黨人爲廣大黨員幹部在工作作風問題上指明瞭方向、樹立了標杆。黨員幹部應在深入推進教育實踐活動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認真對照“榜樣”把“一面鏡子照一照、一把標尺量一量、一個標杆齊一齊”落到實處,徹底根除當前民主生活會上“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最後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一怪象,讓爲民務實清廉的價值理念,鮮明地、具體地、生動地外化爲做好工作的實際行動,以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膽魄謀事幹事,以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的態度造福百姓,真正把利民惠民便民的民生實事辦實辦好,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向黨和人民不斷交出優異的新答卷。

三要深入羣衆基層。走出機關,走出文山會海,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羣衆中去。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羣衆生活在最基層,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情況感受最深切,也最有發言權,反映的問題往往最真實、最可靠、最準確。通過與羣衆面對面接觸、交流,特別是注重走訪偏遠的地區,困難的羣衆,瞭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聽取他們的意見,可以掌握最真實、最鮮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幹羣距離。

四要心繫羣衆疾苦。帶着深厚的的感情,真心實意地同羣衆交朋友,與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時刻把羣衆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馬克思指出,人爲之奮鬥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羣衆工作必須以維護羣衆利益爲依歸。羣衆利益無小事,要樹立幹羣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羣衆當成家人,把羣衆來信當成家書,把羣衆之事當成家事,把羣衆工作當成家業,帶着真心、帶着感情爲民辦實事、爲民謀實利。

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篇2

馬克思主義羣衆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人民羣衆的根本立場和態度以及正確處理與人民羣衆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貫徹到黨的各項工作中,融入到黨的全部奮鬥實踐中,團結帶領着全國各族人民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取得了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前不久,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概括和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每一個層面所反映出來的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我們黨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的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這既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維護好與人民羣衆血肉聯繫的永恆主題,又是黨凝聚強大正能量,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一) 馬克思主義羣衆觀是唯物史觀的理論基石

馬克思主義羣衆觀是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中逐漸形成的,其核心內涵即“人民羣衆主體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論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基礎上,第一次把對人的關注從抽象的人轉到直接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廣大勞動者方面來,從而形成了正確認識人民羣衆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論觀點。概括地說,就是人民羣衆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從未表露出“人民主體地位”的價值理念,剝削階級的政黨更是從未關注過這個真理,僅僅把人作爲“會說話的工具”而已。馬克思主義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點上向人們揭示出了社會發展史就是物質資料生產者本身發展的歷史這一最簡單最不容否定的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終於找到了打開人類歷史發展之謎的鑰匙——離開了物質資料的生產,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160多年前所指出的,“歷史活動是羣衆的事業,隨着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羣衆隊伍的擴大。”這徹底顛覆了以往哲學家把物質世界的一切變化,甚至人本身的一切活動都視爲神靈、上帝的產物的謬論;有力駁斥了資產階級思想家既主張“天賦人權”,又把人民羣衆看作低俗、愚昧、缺乏理性的代名詞,故需要通過契約把權力讓渡出來,交給所謂社會精英的怪論。馬克思主義羣衆觀正是在對歷史唯心主義進行徹底批判的基礎上向人們證明了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即人民羣衆是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

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始終把人作爲現實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爲最高的價值目標。這既是遵循唯物史觀的必然結果,又與無產階級政黨終身爲之奮鬥的崇高理想完全一致,爲無產階級政黨更好地領導人民羣衆,發揮出創造歷史的作用,肩負起推動人類社會最終走向“自由人的聯合體”的歷史重任提供了根本的精神支撐。

(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彰顯中國共產黨奮勇前行的鮮明立場

相信誰、依靠誰、爲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試金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鬥實踐中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根本原因就在於始終站穩了羣衆立場,代表着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踐行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生動呈現了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自覺追求,深刻詮釋了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價值理念。

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初就牢固樹立了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始終把“人民主體地位”作爲自己堅守的理想信念,並以此爲核心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我們黨最鮮明的政治立場,發出了“爲天下勞苦大衆謀幸福”的錚錚誓言。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曾深刻指出:“共產黨員在民衆運動中,應該是民衆的朋友,而不是民衆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於民族的和人民羣衆的利益。”我們黨正是堅定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才能以“星星之火”嘹亮整個神州大地,建立了新中國。在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也正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我們黨才能夠帶領着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篇章,不僅創造了經濟騰飛的“中國奇蹟”,還交出了人民滿意的“中國答卷”,書寫了人民幸福的“中國故事”,邁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新徵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同樣始終要求全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衆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雄辯證明,雖然時空適時變遷,但亙古不變的則是根植於中國共產黨人心中的“馬克思主義羣衆觀”。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意。馬克思主義羣衆觀作爲決定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核心價值理念,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只有牢固樹立羣衆觀點、站穩羣衆立場,時刻牢記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終堅持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的需求爲中心來成就黨的事業,才能衝破前進道路上的藩籬,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三)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匯聚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黨的以來,以同志爲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思想,吹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軍號角。同志強調指出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爲人民造福。”把追求人民幸福作爲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價值目標,這本身就充分體現了人民性的本質,蘊含着“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與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的價值理念一脈相承。只有人民,纔是美好未來的創造者,纔是最終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

無論是從我們黨的歷史發展經驗看,還是從長期執政的現實經驗看,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羣衆觀,不尊重人民羣衆的主體地位,不發揮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所有美好的目標和夢想都無從談起。當前,我國正向開放、多元的現代社會急速遷徙,已進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隨着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着各種思想文化交融、交鋒、較量的新態勢;面臨着廣大人民羣衆對過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面臨着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價值觀念多元多變的新特點;可以說,只有使廣大人民羣衆在思想認識上達成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價值認同,才能夠贏得改革的最終成功。那麼,我們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價值理念來實現這種認同和共識呢?對此,同志明確指出,“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三個“共享”把個人夢想融入到國家民族的最終夢想之中,將個人利益與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辯證地統一起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的價值理念,涵蓋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找到了當今時代協調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夢”。“中國夢”是團結凝聚人民羣衆共同奮鬥的精神旗幟,而人民羣衆則是最終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我們只有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的極端重要性,運用實踐的標準,反映人民的願望,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人民羣衆的活力和創造力,才能積聚起推動改革、攻堅克難、成就夢想的強大正能量。

歷史是客觀規律性與主體創造性的統一。展望未來,美好的光明前景與現實的發展憂患並存,改革發展的持續動力與前行道路的困難阻力並存。如何化解矛盾、規避風險,引領當代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億萬人民羣衆的美好未來?歸根到底還是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羣衆觀,始終堅守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家園,在新的發展實踐中傳承和運用我們所積累的寶貴經驗,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羣衆觀融入到自己的肌體裏,真正把黨的事業融入進自己的血脈中,才能凝聚起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彙集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黨員依靠羣衆求勝利發言稿篇3

羣衆觀是一個人和一個政黨如何對待羣衆的觀點總和,實質上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外在表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羣衆觀的最集中的表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根本性標誌。多次強調羣衆觀的本質是密切黨羣關係,核心重點是羣衆工作;近年來還領導全黨上下開展了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密切黨羣關係。聽其言,觀其行,的羣衆觀事實上即是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的羣衆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羣衆觀形成的理論淵源

的羣衆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生來就具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學習和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學習前人的間接經驗是獲取其思想精髓的捷徑。羣衆觀的形成首先源於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

1.羣衆觀的形成源於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

從的系列報道和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對經典著作的學習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時間跨度大。據工作勞動過的樑家河村村民回憶,當年上山下鄉時閱讀的書就有《毛澤東選集》和《資本論》。少年時期學習經典著作無疑有助於幫助其樹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世界觀。1998年至20xx年,他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學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該專業的必修課程。在這裏系統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然會學習瞭解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人民羣衆的觀點。此後的衆多講話中,我們均能看到強調要學習原著的觀點。二是內容涵蓋廣。多次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羣衆觀點的論述。20xx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即引用了《共產黨宣言》的一段話“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他還引用毛澤東、鄧小平、陳雲等人關於羣衆路線的話語,來闡述自己的羣衆觀。這些話既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的,也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這些均說明是其學習經典著作的結果。三是領悟程度深。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含着經典作家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成果,體現着經典作家攀登科學理論高峯的不懈追求和艱辛歷程。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範和人格力量的薰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昇華。”不僅強調學習經典作家的論述和觀點,更強調在此基礎上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可見,學習經典著作是獲得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的重要途徑之一。

2.羣衆觀的形成源於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借鑑。

從現有的報道和的公開講話來看,的羣衆觀的形成離不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借鑑。一方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較早。據樑家河村村民回憶,上山下鄉時,帶往農村的是滿滿的一箱書。其中就有《紅樓夢》等著作。由於當時的村民文化知識水平普遍不高,所住的窯洞就成了“談古論今”的場所。學習歷史必然引發如何對待人民羣衆的問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領會到中國古人對人民羣衆的態度的。另一方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較深。多次引用古人關於人民羣衆的論述。他在《心無百姓莫爲“官”》中即引用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于謙的“但願蒼生俱溫飽,不辭辛苦出深林”等名言警句,來強調黨員幹部要關心羣衆。正如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的羣衆觀源於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借鑑。

羣衆觀形成的實踐基礎

人的正確思想從實踐中來。羣衆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實踐中形成、並經過實踐的不斷檢驗而成熟發展起來的。這些實踐主要包括所接觸的人和事,在服務人民羣衆、帶領人民羣衆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實踐等。

1.與基層羣衆的交往實踐及其產生的深情厚誼促進羣衆觀的形成與發展。

一是與基層羣衆的交往實踐促進羣衆觀的形成。在1969-1975年間,在陝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樑家河大隊做知青,任村黨支部書記。對人民羣衆的情感來源於與人民羣衆的密切接觸。初到樑家河村時,村民們爲了照顧知識青年,給知識青年吃白麪饃,村民自己卻吃糠做的窩頭。不好意思吃,把白麪饃分給了羣衆,自己卻餓了一頓肚子。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裏,對人民羣衆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他後來離開樑家河村時,13名社員把他送到了延川縣城。在長達6年的日子裏,他與最基層的普通老百姓一起摸爬滾打,共同生活,共同勞動,知道人民羣衆的疾苦和心聲,對人民羣衆有深切地瞭解和深厚的感情。這必然加深他對人民羣衆歷史作用的深刻認識,也必然會引起他對幹羣關係、黨羣關係的認真思考。

二是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感情促進其羣衆觀的發展。正是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情感,推動着爲人民羣衆謀利益。在樑家河村,帶着村民建大壩、挖水井、種蔬菜,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正如指出:“凡是爲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羣衆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他在此後的施政實踐中,始終將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些均源於他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情感。指出:“做羣衆工作要將心比心,換取真心。羣衆在黨員幹部心裏的分量有多重,黨員幹部在羣衆心裏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相信羣衆,對羣衆有感情,纔可能得到羣衆的擁護和愛戴,纔可能帶領羣衆去改造自然和社會。一方面,他將人民羣衆放到很高的位置。對人民羣衆的地位的評價有“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黨員幹部與人民羣衆的關係就是公僕與主人的關係”,“必須從思想和感情深處把人民羣衆當主人、當先生”,“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國小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爲師”、“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對人民羣衆的稱謂從衣食父母到主人、先生、老師再到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對人民羣衆的這種高度評價反映了他對人民羣衆的真情實感。另一方面,他反覆強調人民羣衆的主體地位。多次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強調“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僅在xx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中外記者見面時1500字左右的講話中,就19次提到了人民。對人民羣衆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認識之高,提及“人民”頻次之多,均反映出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感情。

2.豐富的工作實踐特別是施政經驗促成其羣衆觀的成熟與昇華。

一是豐富的工作實踐促成其羣衆觀的成熟。從下鄉去樑家河村到當上樑家河村的黨支部書記;從正定縣委副書記、書記,到廈門市副市長,到寧德地委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再到浙江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對各級官員的工作作風、對待羣衆的態度和方式方法都十分了解,對幹羣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有切身感受,知道癥結出在哪裏,這對形成的羣衆觀有深刻的影響。他堅持“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到中央工作後,他帶頭做到不封路、不關門、不清場,與人民羣衆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二是所積累的施政經驗促進了其羣衆觀的昇華。僅有爲人民服務的立場,缺少爲人民服務的方法,不能稱其爲正確的羣衆觀。正確的羣衆觀的形成源於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施政實踐。在從中國的村官到國防部部長祕書、再從縣委副書記到黨中央書記的施政實踐中,就如何協調羣衆利益提出了系列正確的方法。第一,正確處理好羣衆的物質利益與精神追求的關係。說:“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物質文明建設實一點,精神文明建設虛一點”。針對一些幹部只喜歡抓實的,不喜歡抓虛的現象,指出:“虛與實的工作”都重要,“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一定要通過看得見摸得着的方式,創造實實在在的載體,寓教於樂,入耳入腦,深入人心,潛移默化。”針對人民羣衆生活中精神文明相對弱化的現象,強調要將虛功做實,這即是羣衆觀中的辯證法。第二,正確處理好少數與多數的關係。當持有正確意見的人成了少數,該如何對待多數尚未覺悟的人呢?指出:“你可能有的時候很高明,你的看法高出羣衆,但是羣衆一時不理解你的看法,也沒有跟着你走,你怎麼辦?你是走你的路,脫離開羣衆,還是跟着羣衆一起走,你應該選擇後者,他們願意跟着你走,否則雖然你對了,你們感情也是疏遠了,他也不會跟你走。”善於等待,不脫離羣衆,是做好羣衆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其羣衆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提出既要“多辦一些近期能見效的大事、好事,又要着眼長遠、着眼根本”。將人民羣衆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這也是羣衆觀的重要內容。

羣衆觀形成的革命傳統

我們黨的羣衆觀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是一代一代黨的領導人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作爲黨的,的羣衆觀自然繼承了我們黨的光榮傳統。

1.繼承了黨的羣衆路線。

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在革命戰爭年代,人民羣衆不僅是我們的依靠,還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每個共產黨員都是普普通通的羣衆中的一員,他們“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就像鹽融化於水中一樣毫無行跡。敵人找不到他們,因爲他們就是羣衆,又被羣衆保護起來。同時,他們總是通過自己的帶頭作用、先鋒模範作用,事事領先,處處在前,爲人民羣衆謀利益。這種經過戰鬥洗禮的黨羣關係,對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2.父親的言傳身教。

之父習仲勳爲老一輩革命家,在革命鬥爭中,與人民羣衆血肉相連。習仲勳要求子女甚嚴,一毛錢的支出都要記賬,小時還穿過姐姐剩下的衣服和鞋子。習仲勳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許搞任何特權。女兒齊橋橋所上的學校食宿條件較差,離家也只有一站路程,但習仲勳仍然堅持讓齊橋橋吃住在學校,和同學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學習,保持平民本色。那時習仲勳擔任國務院副,名字經常出現在報紙上,習姓又很少見,很容易讓學校的老師和同學聯想到習橋橋就是習副的女兒,習仲勳爲了避免學校因此照顧女兒,就讓她改隨母姓,家庭出身也由“革命幹部”改爲“職員”,齊橋橋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出身於這樣的革命家庭,自然耳濡目染父親的工作作風和親民態度,必然能夠深刻領會作爲革命家的父親的羣衆觀念。

3.黨員幹部的榜樣。

從在樑家河村勞動時的村支書樑玉明到後來擔任國防部部長的耿彪,他們都與人民羣衆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與他們的密切接觸中感同身受,必然會產生爲人民服務的羣衆觀。這其中,焦裕祿對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66年讀七年級的聽政治老師唸了《人民日報》刊登的文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幾次泣不成聲。1990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讀了《人民日報》頭版的《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灑淚如雨,連夜填寫了《念奴嬌》一詞。爲人民而死的焦裕祿的事蹟深深影響了,乃至在焦裕祿去世近50年後,親自聯繫蘭考縣,做那裏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工作。

綜上所述,的羣衆觀源於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熟悉,源於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施政實踐,源於他對黨的羣衆路線的忠實繼承。學習瞭解羣衆觀的來源,對於克服我們黨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不良風氣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