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人演講稿(通用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8W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做文明人演講稿(通用19篇)

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爲,謙恭禮讓,是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繼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當代中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美麗和諧寧靜校園建設的需要,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有道德、守規範、成爲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懂禮貌,講禮儀的人,佩服能競爭,善合作的人,喜歡能寬容,懂尊重,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講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儀教育是培養人的教養,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中學生的禮儀教育實質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素質教育,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首先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爲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更加文明美好的石門五中校園。

謝謝大家!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文明校園。話題很老,但不過時。它對學生和學校來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人生因什麼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園因什麼而文明?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我們的校園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精神狀態、環境氛圍和文明行爲,就不會有校園的文明,文明校園既包含物質的校園,更包括精神的校園,精神的校園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長期的努力。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爲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作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戰勝,戰勝不符合社會、法律、紀律、公德的本能慾望,是把自己從相互敵視、相互防範中解放出來,從心靈的戰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我們同學成長髮展的現實,需要呼喚文明的迴歸、重建和發展,環顧四同不文明的現象仍然頻繁地出現我們身邊。

例如:語言不文明,有些同學出口成髒,打架罵人的事件還偶有發生;

例如:環境不整潔,伴隨着值日勞動的是一些同學對環境的破壞,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屑隨處丟棄,甚至不辭勞苦將這些東西到處藏,四處塞,垃圾不及時清理並倒入垃圾房,有的將垃圾偷偷掃近牀底下,有的將整袋垃圾放在公共樓道上,有的將垃圾由2樓作“高空投擲”,我們還沒有更多的老師同學伸手將身邊的垃圾揀拾起來,這些都映襯了我們衛生習慣差、衛生意識薄弱;

例如:財物損壞不少,在寒假中,我們的寢室門被踢翻很多;男寢走廊上的很多欄杆被踢斷;少數同學洗臉洗衣服後水龍頭忘了關,成噸的水短時間被放幹,嚴重影響集體生活,這不只是浪費的問題,而是人性的缺失;

例如有同學過度消費,總在不應該的時間進小店……

可見,文明與醜陋的衝突嚴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師生的重視,需要大家的行動。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在他嘴邊,遠離污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爲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着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爲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又不利於健康,他更不會亂丟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等,因爲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塗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爲,及時報告。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齊整,會自覺排隊就餐,不會大聲喧譁影響別人的學習,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

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爲不以爲恥不以爲怪,並且爲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着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爲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纔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成。

那麼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人的思想、行爲,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爲的準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爲表裏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範我們的行爲。其次,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裏、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佈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的時候,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着創造物質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擔負着創造精神文明的神聖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爭做社會小標兵吧!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4

文明美德伴隨我們成長,如影隨形,中國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程,纔會有21世紀新新人類的誕生,我們的存在,我們的存在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文明的傳承需要從我做起。

莎士比亞躲得說過:“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活的人才不同於動物。”我們青少年應當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思想,剋制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行爲,要從小培養自己的道德意識,不觸碰法律的邊界。長久而論,每個人都將爲自己的行爲言行負責,因此我們應該做一個遵守道德規範,法律法規的做兩個學生。

“和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與戈兵”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學習一些交往的禮儀是必須的。我國是聞名世界的“禮儀之邦”我們的一言一行反映整個民族的文化程度和修養。着一顆小小的種子會開出一片友誼的花朵,良好的修養和待人謙虛禮貌,都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將他榨爲檸檬汁的人”困難與挫折是難以避免的,但人生也因困難重重和挫折才精彩,而不只是兩點一線的單闊和寂寞,困難不是絆腳石,你可以踩着它俯視人世間的浮雲,正是這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才使得我們的革命先輩們替我們討回了着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不是嗎?

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復興,不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把這樣的偉大使命落實到一點一滴的生命井去,那麼人將會在文明的階梯上更近一步!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5

我在書中看到有這麼一段話:“文明,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禮貌,如果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和諧的世界,文明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的橋樑,文明是人與人化解矛盾的法寶。”更加深了我對文明的理解。

文明,其實無處不在。見到師長要問好,尊老愛幼必做到,文明用語少不了,常常把它掛嘴旁,這是作爲合格小市民必須做到的。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

這些道理許多人都知道,可遵守的人卻很少。記得上次我們寫環保主題的作文時,老師給我們範讀了一篇稿子: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我聽到這裏,爲國人的素質搖頭,感到羞愧!真是有損“禮儀之邦”的名譽啊!

我週末上街時,也能看見社會上還有很多人竟然也當上了文明禮儀上的“盲人”!!明明已經看到了翠綠的草地旁立着的“禁止踐踏”的標語,可還是不止步地往嬌嫩的小草踏過!明明看見了“禁止隨地丟垃圾”的警示牌,可還是不願走那麼一小步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各位,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就是我們的家,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家變得更美!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6

學用《弟子規》,弘揚真善美。

我喜歡《弟子規》的一句話:“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就不要自私,應該用來濟助天下人;別人有能力,也不要故意說人家的壞話。

這句話教導我們:每個人應該大公無私,把自己的才能奉獻給社會,還要養成不說別人壞話的優良品德

我也喜歡《弟子規》的這句話:“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意思是:不要討好富裕人,也不要看不起貧窮人,還不要喜新厭舊。這些都是不好的品德。

三國時期,有個人名叫全琮。父親爲官,家境富有。有一次,父親讓他帶着幾千斛大米到江浙一帶賺錢,他卻把這些大米救濟了哪裏的窮苦人。中原大亂時期,他又拿出所有財產救濟無家可歸的人。並且,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他都以禮相待,與他們同甘共苦。從此,歸附他的人數以萬計,他的好名聲傳遍四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受到擁戴的人既要有才能,還要有美德。我們國家還有不少貧困人家,我們要像古人那樣,用自己的才能和愛心去幫助他們。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7

改陋習,講文明。每個市民必需做到:不亂吐亂扔。遵守交通規則。

有的人圖路近,橫穿馬路。你可知道嗎?如果你不走人行橫道,被車撞了,肇事司機只負百分之四十的責任,你自己要負百分之六十的責任,多划不來。要是有個傷傷殘殘的,多難受啊!有個什麼後遺症什麼的,那就更慘了。要是你走人行橫道,被車撞了,肇事司機要負全責。再說,在人行道上被撞的情況極少,因爲司機路過人行橫道,要減速,所以很少有人在人行橫道行被車撞。

有的人不愛護環境,亂吐亂扔。你知道嗎?達城正在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如果人人都這樣,亂吐亂扔,成何體統。不但污染了環境,還容易傳播疾病。“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萬。”大家都知道這些,可大家怎麼不自覺保持公共衛生呢?要知道很多疾病都是不講衛生造成的呢!難道非要再來一次“非典”你才痛改陋習嗎?如果大家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大家可以想想,那會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景象啊!就會象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一樣乾淨、整潔!大家何不去享受那美好生活呢?

改陋習,講文明。走人行道,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改掉陋習,做一個文明市民,這是每個達州市民應盡的職責!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8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榮幸能在這裏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的禮儀教育,禮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應該從小培養,幼兒時期文明禮儀培養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求孩子具體要懂得多少禮儀知識和做到多少禮儀行爲,而是培養他遵循文明禮儀的習慣。孩子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我們大多數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卻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等到遇到問題的時候纔會想到沒有教育好孩子,幼兒園正好爲我們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那麼我們家長應該做的就是配合幼兒園,來把禮儀教育做的更好。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和榜樣

孩子除了上幼兒園,每天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家長的行爲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爲,因爲現在的時期孩子的模仿性是最強的時期。例如:這幾個周幼兒園發給孩子的就餐禮儀,生活禮儀等等,其實上面的每一條都是我們家長知道的,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次,所以趁着這次機會,我陪着孩子一塊兒把每一項禮儀每天都邊說邊做,不但讓她複習了禮儀知識,我們大人也真正的規範了自己的行爲,這樣就比我們家長自己不做專門讓孩子自己做效果好很多。

二、對孩子不當言行應及時糾正

有時候孩子的言行欠妥,他本身並不知道,如不及時予以糾正,他下次還會如此。例如有一次我帶孩子去一家店買東西,她着急出去玩兒,於是開門後也不管門怎麼樣了,手一鬆門“轟”的一聲關上了,當時我就把孩子叫了回來,告訴他這樣做很不禮貌,也容易把人家的店門給損壞了,告訴她以後應該開門後手扶門輕輕的關上,並讓他對店員阿姨說了對不起。這樣下次再開門他就會記住應該怎樣關門。孩子每一個錯誤,家長都應該明確的指出來,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錯在那裏,她也知道以後應該怎樣做。比孩子犯了錯誤,你批評一頓,打罵一次有效的多。有時候不方便當場糾正的,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糾正,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幫孩子糾正言行的不妥。

三、培養孩子文明禮儀的習慣不能急於求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一種習慣,不是一下子、一句話就能形成的,要慢慢的培養孩子文明禮儀的自覺性。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培養他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如果孩子做得好,應該及時表揚,我個人相信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家長應該以表揚爲主、批評爲輔,讓孩子形成良性的循環。如果一次孩子做不好就又批評又打罵,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牴觸心裏,所以下次他還會犯錯,或者他怕犯錯而更加小心,卻更錯,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培養孩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往小處說,目前能夠使孩子交際能力更強、學習更順利,往大處講,將來能夠減少他要做出一番事業時遇到的人爲阻力。以上的孩子禮儀教育方面的認識未必正確,當作交流,歡迎指正。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9

親愛的同學們:

現在,我們的祖國正猶如巨龍騰飛,經濟建設蒸蒸日上,對外交往日益頻繁。20xx年,北京將迎來奧林匹克運動會;20xx年,世界博覽會也將在上海舉行;我們的家鄉--南通最近也迎來了省第xx屆運動會。這一個個對外交流的窗口猶如一面面鏡子,折射會我們廣大國民、市民的素質,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展現出國家的風貌,關係着民族的榮辱。然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依然存在種種不文明的現象:

明明眼前亮着紅燈,汽車還是毫無顧忌地疾馳而去,有些地方紅綠燈竟成了裝飾品;明明“小草微微笑,請您旁邊繞”或“足下留青”等富有詩情畫意的公共標誌就在眼前,有些人仍是熟視無睹地“大踏步前進”“請勿大聲喧譁”的牌子在電影院隨處可見,可還是有人談笑風生……

在我們學校,同樣也存在不文明之舉,校園裏的紙屑、零食包裝袋隨地亂扔;校門口小攤上的肉串供不應求,油乎乎的小棒扔得滿地都是;課堂上,有的同學目無尊長,當面頂撞老師,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外國的一些公共場所,警示牌不是用他們本國語言寫,而是用中文寫的!究其原因,是有些中國人的不文明之舉給外國人留下了惡劣的印象,給中國人抹了黑,丟了臉。這些寫着中文的、觸目驚心的指示牌正告誡着身居海外的中國人,也警示着全體華夏兒女:做一個文明人!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早在春秋時期,《晏子春秋》上就有這樣的記載:“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現在科技發展了,我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講究衛生,不亂扔紙屑,愛護公物;保護綠化……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着建設祖國的重任。讓我們都做文明中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重塑“禮儀之邦”吧!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0

今天我閱讀了《弟子規》。

故事的名字是《代父從軍》,裏面講述了花木蘭是位女子,一天,匈奴又要進攻中國,皇帝就頒佈詔書,去中國各地發佈消息讓以前的老兵上戰場打仗,花木蘭爸爸的腿受了重傷不可以打仗,但是,時間緊迫所以花木蘭只好女扮男裝混進軍營,他在這支隊伍裏戰了二十三年,都沒有一個人發現他是一名女子。花木蘭面對名利從容淡泊,她只想回家照顧父母。她是一個勇敢、淳樸、有孝心的女子。

讀了這篇故事我懂得了要謙讓女孩子,也不能欺負女孩子,但是,女孩子也要勇敢,不可因爲一點小事而退縮。

第二篇故事是《杜林與古文經學》,這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勤奮好學的小朋友,他叫杜林,他家很窮,但是有許多從別人家借來的書,還拜訪張竦爲師,當時的人稱他爲“通儒”他知識淵博,去全國各地拜訪,他回來時發現有兩個人在自家院子裏,其實他倆是來拜訪杜林爲師,杜林怕那兩個人把他的祕籍寶典燒掉,就讓他倆每年來一次。

這個故事告訴我了一個道理,要勤奮好學,愛護書籍,愛讀書,長大才可以做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創建文明城市,從我做起》。

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的心情;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場雨,滋潤了乾涸的心靈。

我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有人這樣問過我,播出的一條公益廣告,能不能改變我們生活中的那些陋習?我說不能。公益廣告對於社會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現象也許不可能藥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條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並且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當你漫步在街頭,看到地上有一張廢紙,你是否會低頭撿起?當你在公交上,看見有老人和小孩,是否會主動讓座?當你看見盲人過馬路,是否會主動去幫他?當在下雨天,有人摔倒了,你是否會去扶起他?……等等一系列身邊的小事,你是否會認真去做?

文明在我們心中,會在我們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着。有時候,多一個手勢,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體貼;有時候,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還有時,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份溫暖。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文明,是人生幸福的開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麗的禮物。也許,只要一個默默的領頭人,便可帶動一鎮聖潔之風;也許,只用一點文明的點綴,便可喚起人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當你有風度地一伸手,當你有修養地講一句話,充斥在人們心田的就會是一種別樣舒緩的感覺……

在這個“爭創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我們還要積極關注“創城”進程,宣傳、參與“創城”的各項活動。一言一行總關情,攜手共建文明城。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爲“創城”貢獻一份力量。爭創文明城市,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日行一善,終成江河。讓文明之花開遍江城的大街小巷,佈滿神州!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2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是《弟子規》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帶來憂愁。我們的品德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這句話給我的感悟最深,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爲,我總會深深地自責,因爲我懂得了給父母帶來憂愁、讓父母沒面子就是對父母的大不敬。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我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去野外玩,爬山的過程中我不小心被一塊玻璃片扎傷了腳,幸好有大同學幫忙把我背到了醫院,並通知我的爸爸媽媽,等爸媽趕到醫院時,已經包紮好了。看到我滲血的腳,媽媽急得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問我疼不疼,我看到媽媽那麼着急,咬着牙故做輕鬆地說:“媽爸,沒事的,一點都不疼!”大夫也安慰媽媽說:“只是紮了一個口子,不礙事的,注意不要讓她的腳着地,這樣好得快些。”媽媽抹着眼淚答應着。

回到家裏,媽媽心疼地看着我的腳說:“丫頭,真的不疼嗎?”還憂心忡忡地說:“唉!這得什麼時候才能好啊?”爲了減輕我的疼痛,媽媽不肯讓我下牀。不但抱着我大小便,而且親自餵我吃飯。閒坐無事的時候,媽媽怕我的傷口疼,還用扇子對着我的腳輕輕地扇風。在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腳很快地好起來了。但是經過幾天的折騰,媽媽圓圓的臉卻明顯得消瘦了。如果不是因爲我沒有聽媽媽的話執意出去玩,如果不是因爲我沒有照顧好自己,媽媽也不會如此擔心,如此憂愁,現在想來,我真是不該啊!

我的腳康復後,由於落下許多課,媽媽不得不把我送到了補習班。因爲我不喜歡補習班的老師,我時常故意在補習班裏大聲說話,補習班裏的老師說我,我就會大聲得頂撞他,老師忍無可忍,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把我領回去,媽媽氣喘吁吁地趕來,馬上面紅耳赤地道歉:“老師,真對不起!我一定好好教訓她,求您千萬別讓我把她領回去!”老師不肯,媽媽又說:“求你了老師,我再給您多加點錢好嗎?”老師不耐煩地說:“也求求你了,放過我吧,我把你交的學費退給你吧!”媽媽說了很多好話,老師執意不肯留我,媽媽只好羞慚地領我回家了。回到家後,媽媽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坐在椅子上哭了起來。看到媽媽哭了,我的心裏也很不是 滋味。

現在想來,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好,而我卻因爲品德的缺失,不但讓媽媽丟了面子,而且傷了媽媽的心。想到媽媽低三下四地爲我求老師的樣子,想到媽媽淚流滿面的樣子,我後悔得不得了,我真是一個不孝女啊!

感謝《弟子規》,它讓我明白,如果你心疼自己的父母,那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讓它受到損傷,免得父母爲你擔心;如果你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注意言行,培養良好的品德,免得父母因你蒙羞。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就應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爲了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時代資料,容納新的代精神,到達承前啓後,與時俱進,古爲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爲準則。

我們從小理解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能夠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理解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理解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爲。

好的文明行爲習慣,能夠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爲,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啓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同努力,必須會營造出一個文明完美的校園。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裏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爲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着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此刻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髒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學做文明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擯棄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爲,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讓文明禮儀永伴我成長!

謝謝大家!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做文明人,讓校園更和諧》。

同學們,一頭牛餓了,它會在本能驅使下尋找食物:遇上青草就大嚼一通,即使是人家的莊稼,甚至名貴的花草,只要可口,都會照吃不誤。而人就不同了。我們飢腸轆轆時,儘管看到商店櫥窗裏的美味近在咫尺,但如果囊中羞澀,也不敢有非分之想。爲什麼呢?道德規範的約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道德觀念時時提醒我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遵守社會規範、校紀校規的人。

有同學就說,我肯定不會去偷扒搶劫。是的,你肯定不會;但是你能肯定地說,我是一個文明人,我時時刻刻講文明?看,有人不做聲了。不久前,學校開展了一項校園十大不文明行爲的評選活動,想必大家都看了或聽了評選結果,同學們最憎惡的這十大行爲難道不是我們自己的傑作?我們難道不應反躬自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做一個文明的人,要說話文明。澳大利亞一位霍克與一位老人就一問題爭執時,他衝動的罵了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老人因此把他告上法院。雖然後來霍克就自己不文明的言語向老人道了歉,但確實給澳洲國人留下過一個不文明的印象。平日裏,你公共場合高聲叫嚷,你脫口而出的一句粗話不也會讓你的形象大打折扣,不也會讓你所在的班集體和學校名譽受損?

做一個文明的人,要行爲文明。當你輸卡就餐取水時遵守秩序;當你小跑兩步把果皮紙屑包裝袋送入垃圾桶;當你用完愛心傘小心收好掛好;當你打完籃球不任它在操場“流浪”……那麼,這時候,你離演講開頭所說的“牛”越來越遠,離文明越來越近。

做一個文明的人,還要特別注意尊重、欣賞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欣賞他人就是勉勵自己。他人發言時,我耐心傾聽;他人提出建議時,我虛心接受;他人難堪困窘時,我善意微笑;他人成功時,我衷心祝賀;他人有精彩表現時,我不吝讚美。尊重欣賞別人,不會放大你的失敗,反而能彰顯你的素質,體現你的文明。

然而,在我看來,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做一個文明的人,最重要的是學會讀書,認真讀書。哲人說:“不讀書的人生是淺層次和不完美的”;古埃及有位帝王稱書籍是“靈魂的藥劑”。是的,當你徜徉在厚厚薄薄的書籍中,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你的思想和心態,使你明辨是非,知曉善惡,陶冶你的性情,使你溫文爾雅。同學們,我們沒有一個同學不愛美,既然容貌是天生的,我們不能改變,那麼優雅的氣質是可以靠我們自己後天養成的。古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你修養精湛,表現在外的是從容的氣度,出俗的談吐,臉上洋溢的是自信、灼人的光華。認真讀書吧,在人生最美麗的年華不勤奮讀書,你不知道終有一天你會有怎樣的後悔。

同學們,文明可以是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如果我們人人學會讀書,學會做人,言談舉止做到文明,那麼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十分文明、十分和諧的校園中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5

文明,一個你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詞,文明,說得容易做得難。有了它,你永遠是人們的模範;沒有它,你永遠是被人恥笑的對象。文明體現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中,表現在我們的個個舉手投足中。亂扔垃圾,亂吐口水,說髒話等,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現象。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不講文明的人,他們導致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十分差勁。比如在外國的街道上,都豎着一個標誌“請勿亂扔垃圾”的牌子,而且是中文。你還會發現在好多國外的大街小巷裏,你看不到一點垃圾,即使在小吃街上,也是一塵不染。而在中國的好多大街上,你會發現白花花的塑料袋子,爛了的水果,吃了一半的食物等,那些人不僅導致我們的形象變差,還使我們的家園環境變差,天色都是灰色的煙霧,河水也變得渾濁。

而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注重文明的人。一次,我在椒江市民公園玩,一片綠色映入眼簾,那是穿着環保服的志願者,他們一個個充滿着活力,烈日高照,他們滿頭大汗衣服溼透了,卻仍然不停止手中的活,有的撿垃圾,有的種樹,有的檫椅子,他們神情投入。成了公園裏一道特別美的風景。

有句話說: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文明就是這樣的。我們要將它牢記在心。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讓文明永駐人間!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我心》。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爲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爲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衆,但是你那處處爲他人着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 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讓他在心中默默地爲你祝福。在一個 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 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爲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是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 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綸,卻只懂得說,不會去做的大人要強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 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爲四歲的孔融做到了講道德禮儀。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誇自大,相反, 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勳。

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產所,都不要忘記文明禮儀。文明禮儀不只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纔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有道德的國小生,使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7

曾經從報刊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記者採訪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您認爲您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從哪兒學到的?"人們都認爲這位科學家會說是在大學或其他高等院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但這位科學家卻出乎意料的說:"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生受益的東西。比如: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分享,做人要懂得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教授的話一說出口,全場的人都愣住了,隨即人羣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其實這位教授所說的是人們在剛入學時所學到最基本的文明禮儀,它雖然不起眼,但卻對我們的一生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要做到心中時時有"文明"二字。

漢時,有一青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做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室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事,當掃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當即反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其實,要做到講文明,懂禮儀也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公交車上,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上車,而此時又沒有空座位的話,你會主動讓座嗎?往垃圾桶裏扔垃圾時,看見地面上有廢棄的紙片,你會彎腰拾起放入垃圾桶嗎?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時節,你會隨手摺斷桂花樹樹枝嗎?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我們做好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就是做到了講文明懂禮儀。

朋友,讓我們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吧,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成長爲一個文明的人!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8

《弟子規》是我在上大班時,早晨上學的路上媽媽跟我一起背的,每天一小段日積月累的全文背下來的。學習了《弟子規》,就會知道很多道理。比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是父母叫你的時候,你不能行動緩慢,父母叫你幹什麼都不能拖拖拉拉的。“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就是你說出的話要講誠信,不能胡說八道。“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這樣才能專心致志地讀書。“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就是把自己不會的東西記下來,有時間向別人請教。

《弟子規》裏面有很多古代孝子的故事,我要向他們學習。還有九篇《三國演義》人物的故事,我很喜歡看。以後我要把《弟子規》裏面的道理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做文明人演講稿 篇1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在這裏能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中國人’這個問題。

“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麼樣,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的答案,但是這些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衆所周知,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傳統的禮儀之邦,“講禮儀”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顯著特色,《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也明確要求現代中學生要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嚴於律己。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部分同學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比如樓梯上經常會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爲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的角落裏食品包裝袋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潔工打掃,扔在地上是沒有關係的。再例如,有些同學經常在學校的走廊裏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還有一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文化放在首位,而忽視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的言談、行爲舉止,自覺履行我們應帶遵守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原因就在於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對文明禮儀並不怎麼重視,從而我們會忽略文明。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情切,是平時遇到師長時的主動問好,是一不小心碰到對方後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地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行爲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後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被大家廣泛推崇的一種道德行爲。

做文明人就要文明用語,文明做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新時代中學生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就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中學生,不能做一個文明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時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應當遵照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爲規範,嚴格的要求自己,只要我們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文明用語,我們就會成爲新時期文明的中學生。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你還有明天;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你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金錢;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將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的行爲習慣做起,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朝陽中學生。讓文明之花,禮儀之花,開滿校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