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13K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精選16篇)

你們好!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呢:“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我們都要吃糉子,傳說是:“屈原投江,老百姓怕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葉包好投入江裏餵魚、蝦。”我們還要把菖蒲綁成一束,掛在門前,因爲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去除不祥的寶劍,用來避邪驅魔。

我們端午節最隆重的活動就是划龍舟。他的來歷是: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我們現代人以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我知道的端午知識還可以吧!你們知道嗎? 不知道就來看看吧!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2

文明播種千年,五月長出糉子

一串串,是浪花的結穗

內含拼搏、團結、進取、熱愛的營養元素

外有誘引詩句的芳香,給端午押韻

每一口,與每一首一樣,都平平仄仄

屈子沉江,江水上漲了三尺

糉子入口,心中的浪濤高了萬丈

如若沒有龍舟,六尺之軀放入大潮之中

也是破浪

如若沒有橈拍,一支筆行走於楚辭

漢賦、唐詩、宋詞的行間距……

也是競渡

糉子,加強了浩浩蕩蕩的隊伍

汨羅江的支流在生成,與千年連成遼闊

糉子,支持了五月的一次集體活動

提一串糉子擴胸,胸中便有一個糧倉

搬運着飽滿的顆粒,把幸福的人生建設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爲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4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今天是端午節,我要給大家講以下內容: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辦好端午文化節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國家級的端午文化節,實踐證明,辦好端午文化節,是更好地宣傳、推介,讓世界瞭解、讓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是擴大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契機,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深化文明創建的有效載體,是推動跨越趕超、科學發展的大事要事、好事喜事。我們要精心籌劃、精巧構思、精緻打造、精彩展現,力爭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辦成精彩、難忘、成功、節儉的盛會。

我們要通過端午節的成功舉辦和持續開展,做旺人氣,做大名氣,做濃文氣,做活財氣。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是經國家清理和規範節慶活動領導小組批准,將在長期舉辦的國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動。

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活動由文化部和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等國家部委領導,港澳臺相關人士,省、市領導及省直、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參加開幕式。這是展示形象、擴大影響、提升美譽度的最佳時機。

我們要看到,端午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世界性的節日。有地緣優勢,有歷史文脈優勢,但是對端午文化品牌的打造,無論是從文化內涵挖掘、文化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等方面來看,我們還做得不夠好,特色還不鮮明,品牌還不夠響亮。而國內許多城市如浙江的嘉興、廣東佛山等對端午龍舟文化的挖掘做得很好,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要形成這樣的一個理念和共識:“世界端午看中國,中國端午看”。要在這樣的理念下,創新有特色的端午節慶文化。要儘可能地調動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一切力量和智慧,甚至全國的才智,共同來爲特色端午出謀劃策。只有特色的纔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走向世界。

同時,我們要加強世界各地知名端午城市與緊密聯繫與友好合作,讓端午發源地成爲世界的聲音。我們要以此爲契機,讓端午文化揚名全國,走向世界。

當前,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在中央關於轉變作風“八條規定”的前提下,在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背景下,從發展的全局出發,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研究,下決心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把端午文化節辦好,目的是把文化旅遊業進一步推向前進,使文化旅遊的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同時,通過節會進一步擴大影響,樹立形象,以節慶促進各個方面事業的發展。

現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的總體方案已經敲定,這個總體方案是前期籌備組反覆徵求意見,認真謀劃後形成的,內容詳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

相關部門的同志們一定要把行動統一到這個總體方案上來,認真學習研究總體方案,認真研究制定執行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爭把此次端午文化節辦成一屆雅俗共賞、精彩紛呈、令中外來賓流連忘返、難以忘懷的文化盛會。

二、精心組織,突出重點,確保端午文化節各項籌備工作順利推進

(一)要抓緊做好具體籌備工作。

端午文化節的籌備工作已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有條不紊。當前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要根據總體方案迅速制定各項活動的執行子方案。各相關責任部門要根據責任分工,倒排時間,把任務明確到人、落實到天。

二是迅速加大對上爭取和協調工作。要抓好對上活動銜接,力爭早日得到文化部、省政府批覆文件和對本屆端午文化節的具體要求和支持措施,便於儘快轉入實施階段。同時,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彌補本屆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

三是要切實做好聯絡接待工作。參加端午文化節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層次高、人數多,聯絡接待工作要做到科學安全、熱情周到。聯絡接待工作由縣委辦公室牽頭抓總,縣政府機關事務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統籌做好聯絡接待工作。

(二)要搞好迎節慶項目建設和市容環境整治。

要將辦節與項目建設、城市整理相結合,與文明縣城創建相結合,按照“綠、潔、暢、亮、美”的要求,確保建成一批文化、旅遊、交通、城建、園林等項目,使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爲端午文化節營造一流的節慶環境。

5月份要集中開展好市容環境的整治,住建局要大力開展城市道路沿線景觀綠化、建築物綜合整治、燈光亮化、圍擋設置整治、店面招牌整治工作,城管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各相關部門都要想在前,抓在前,搶時間,搶工期,搶進度,確保端午文化節順利舉辦。

(三)要大力宣傳造勢。

要堅持“全媒體、廣覆蓋、大影響”,爲端午文化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城管局和相關單位要在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區各主要道路、公園廣場佈置廣告宣傳牌,爲端午文化節營造簡樸、熱烈的節慶氛圍。宣傳牌和標語要至少提前一週佈置到位,同時要做到多而不亂,精而不雜。

要堅持兩個宣傳主戰場一起抓,一是報紙、電視和電臺等傳統媒體要組建宣傳專班,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開闢專版、專欄、專題;二是要積極調動縣內外新聞網站、知名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參與端午節宣傳,加強議題設置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端午文化節的各項籌備工作和節慶盛況。

(四)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

逐一排查全縣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和治安綜合治理。要開展全面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治事故隱患。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打擊假冒僞劣商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營造安全和諧的節日氣氛。

公安、交通、旅遊等部門要對車站、碼頭、機場等重要窗口進行專項檢查,嚴格規範交通秩序和客運經營秩序。

三、強化責任,統籌協調,確保端午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各個工作組的牽頭縣領導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既要當指揮員,又要當戰鬥員。各工作專班要及時向領導小組或主管領導通報相關進展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報告、及時協調解決。

(二)統籌謀劃,系統推進。

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又要統籌兼顧、通力合作,不等不靠、不推不讓,確保各項籌備工作無縫對接、有效推進。要對照總體方案要求,進一步細化目標、明確責任,查漏補缺、強化措施,做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不掉鏈子、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切切實實各炒一盤菜、辦好一桌席、招待好客人。

(三)節儉辦節,文化惠民。

今年的端午文化節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籌備工作中的每項具體工作、每個環節上都要做到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對每項工作都要多思考、使真勁,用新招。各責任單位一定要增強效率意識,科學組織,精心調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關於轉變作風的各項要求,要把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的要求體現到辦節中去,堅持把節儉辦節、文化惠民貫穿於活動始終,力求在“辦節爲民、簡約辦會、創新提升、突出實效”等方面取得實效。

同時,要統籌抓好當前各項工作,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爲完成全年雙過半的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大家好!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糉味飄香時。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進慶祝端午節文藝活動。

首先我代表特xx鎮向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前來參加活動的來賓、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詩人節等。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包括端午節在內的中華傳統節日還有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這些都是我們的節日。

它凝聚着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部分,是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

端午節作爲我國人民對以愛國詩人屈原等爲代表的愛國先驅表達緬懷之情、崇敬之意的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週期性、民族性、羣衆性特點,深深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爲人們抒發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節日。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傳統佳節——端午節,文化社區積極響應,廣泛開展慶端午節文藝活動,緊緊圍繞“迎端午、送溫情”這樣一個主題,組織轄區內各單位共同過組織生活,共同關愛老年朋友們。

引導大家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加深居民、各單位之間的感情,增加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共樹文明新風,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希望社區與駐區共建單位利用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佳節,積極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努力豐富廣大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時,要將熱鬧過節與科學過節、文明過節結合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羣衆性文體活動,深入推進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等羣衆性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形象。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閤家幸福!祝大賽圓滿成功。

謝謝!

端午節領導講話稿範文

各位員工、同事們:

大家好!

五月鶯歌燕舞,又到糉味飄香時,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提前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今天,我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召開我們澤強監理公司全體員工大會,在此我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公司員工,我的同事們以及關心支持公司事業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真摯的敬意,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全體員工羣策羣力,克服了種種困難,雖然離公司的目標和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目前公司的業績是我們在坐大家的努力及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公司現在的員工已經達到100多人,我想說你們選擇澤強監理公司是你們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職業經歷,也會是你一生無悔的選擇,我也同時希望你們能夠證明選擇你們是澤強監理公司明智的選擇。

我們在公司實行層級管理:“垂直領導、層層負責、分工合作。”公司管理團隊希望從自己的言行舉止出發,以身作則,高標準,嚴要求,將自己的專業和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因爲只有做好了榜樣,才能培養出我們公司所需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只有公司的服務水平提高了,才能與我們“嚴格監理,熱忱服務的服務宗旨相匹配,公司將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監理專業知識,以人爲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人人

平等,個人才智與團隊協作相結合。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溝通與協作,保證溝通暢通,做到上傳下達,員工之間,崗位之間,部門之間相互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迎接我們的每一天。同事們展現你們的聰明才智的時候來臨了,發揮你們創新能力的機會來臨了, 同時我更希望你們在事業上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從現在開始,是你們發揮才幹的良好開端,我們不僅是在選擇優秀員工來我們公司工作,也是在培養優秀員工,機會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勤奮、努力、勤學、好問,那麼總會有伯樂發現你的存在。

公司的未來就是我們員工的未來,而員工美好地未來就是公司輝煌的證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爲了自己的理想,懷揣着對公司的熱愛,所以今天才能相聚在這裏,團聚在這個大家庭裏面,新的開端已經開始,我們每位員工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只要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揮專業水平和技能,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相信大家一定會創造出更好的成績,讓大家共同目睹你的風采,把你們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讓業主感受到澤強公司的“品牌定義”,澤強監理公司用心經營的一種管理方式,相信你們將是澤強公司未來最閃亮的精英。

以上是我作爲xx公司總經理對大家的感謝及公司發展與員工未來的良好祝願。

下面我向在坐大家提出四個希望:

希望一:隨着公司的發展壯大,涌現的優秀員工越來越多,業務骨幹越來越多。

希望二:通過你們的努力,儘快地成爲公司的骨幹力量,壯大公司發展,同時也增加你們的收入。

希望三:大家羣策羣力,多多提供合理化建議,爲監理行業激勵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希望四:全體員工一致,要有凝聚力,纔能有戰鬥力,不斷提高每個人整體素質,加強意識,逐步完善以公司爲家的員工意識。

凡事皆如耕耘,都有它播種、澆灌、收穫的過程。回顧過去,我們幾經磨礪,風雨如晦;

我們的團隊在磨鍊中成長,在成長中壯大;在各種磨鍊中受到考驗, 在考驗中總結經驗,在經驗中再創新績,勇往直前,義無返顧;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澤強監理公司和企業品牌逐漸形成和鞏固的開端,也是澤強監理人臥薪嚐膽再開新篇、再創輝煌的序曲。

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豪情滿懷。

新的起點,新的任務,讓我們繼續保持和弘揚我們的團隊意識、敬業理念,繼續用誠信謙和的態度努力工作,以契而不捨、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譜寫新的篇章!

xx公司以對國家負責,對工程負責爲宗旨,以規範化、標準化、程序化、科學化爲監理目標,以客戶滿意爲關注焦點,竭誠爲社會各界提供服務。

公司本着“質量第一,信譽至上,信守合同”的原則,向社會承諾:“合約履約率100%---全面兌現合同承諾,顧客滿意率100%---全面實現顧客的合理期望”。

市場是海,理念是舵,人才是槳,誠信是帆。“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xx公司在公司同仁的努力下,在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下,會走的更穩更快。

端午佳節,糉葉飄香,今天我們將全體員工聚集在一起品糉香,習慣傳統讓我們共同慶祝吧,慶祝這一年度的傳統佳節!

讓我們共同祝願吧,祝願我們的公司蒸蒸日上,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謝謝大家!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必不可少活動,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佩香囊,賽龍舟。今年的6月12日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也將迎來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在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情繫百姓,心憂天下,當他得知楚國被秦軍攻破後,就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就有了後來賽龍舟的風俗。百姓們把用楝樹葉包裹,外纏彩絲的飯糰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們現在吃的糉子習俗。於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爲端午節。端午時節,千家品糉,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辦詩會,來紀念屈原,慶祝節日。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越來越多的滲入了我們的生活,這曾經最熱鬧的活動,漸漸被人們所淡忘,我們似乎不再眷顧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而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些西方節日。當我們還沉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20~~年,韓國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本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聽了這些,我們又是什麼樣的心情,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而如今,這個我們過了二千多年的傳統佳節眼瞅着成爲了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是怎樣的尷尬與無奈。

中國的傳統節日異彩紛呈,文化內涵豐厚,它們留存着先民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須懷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傳承,並且發揚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永久流傳。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黨中央,國務院對傳統節 日高度重視,要求把傳統節日搞旺,20xx年,國務院又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 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日,使傳統法定節日增加到四個,這有利於保護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節日凝聚着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

根據中央文明辦的部署和要求,在端午節期間,我們XX省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以紀念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爲主要內容,廣泛 開展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引導人們增加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共樹文明新風. 今天,XX省文明辦,XX市文明辦,XX區文明辦,XX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在美麗的 金殿公園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大型民俗活動".這次活動包括中華經典朗誦,文藝表演,詩歌朗誦,傳統遊戲,知識競賽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 鮮活,參加這次活動的主體是我們的青少年學生.通過舉辦這樣的傳統節日活 動,目的是加強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知識的普及工作,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了解,讓廣大青少年瞭解傳統,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 聚中國人的心,長中國人的根,鑄中國人的魂,進一步在廣大青少年中進行愛國 主義教育,增進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 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使我們青少年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謝謝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7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如題目是《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也許,你們早已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母親節”送給媽媽小禮物,習慣了在“父親節”向爸爸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着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着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6月--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端午還被稱爲端陽、重午、女兒節、龍日等。

民間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等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涵着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獨特的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後,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發展傳統節日習俗,創新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謝謝大家。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8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的典故》。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這一傳統佳節吧!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五月五過端午》。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和紀念曹娥說;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糉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流放。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蛟龍水獸喝醉暈倒,就不會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糉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吃麪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歡吃糉子了,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糉子大小不一,有甜有鹹,大的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糉,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糉。。我吃過咱們四川樂山產的肉糉子最好吃,黃澄澄的糯米里夾着臘肉,肥而不膩,吃起來一股花椒和竹葉的清香,口齒留香,味道悠長。最可貴的是價格低廉,每個重有八兩,才二元五角錢。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__年開始,我國爲宏揚民族文化,保留民族傳統,將五月初五列爲法定節假日。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的楚國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銳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衆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胸前的紅領巾來之不易,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爲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爲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謝謝!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爲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第二,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爲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時插艾葉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第三,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爲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強身健體、民衆團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第四,端午節是美食節。早在晉代,糉子就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謂糉葉飄香糉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厚,希望我們能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成爲古老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最後我們還是要講到安全問題。天氣越來越熱,學校要求全體同學都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同學們不要去江、河、塘、湖畔或工地積水坑等水邊玩耍、洗手、洗腳、游泳。

2、同學們外出游泳,一定要有會游泳的家長陪同,萬一發生溺水事故,便於搶救,學校絕對禁止學生私自組織外出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3、游泳時要有自護意識,在身體過飽、過飢和過於疲勞都不要下水游泳;

4、游泳時要有自救常識和能力,若發生了抽筋現象,應一邊自救,一邊大聲呼救,以免發生意外。游泳時不要互相打鬧、嬉戲;不瞭解水深及水底情況時,不要跳水;患有心臟病及其他慢性病的人,不能參加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5、不逞強好勝,有的人自覺水性好,好表現,喜歡長時間潛泳或在深水區做各種動作。

謝謝大家!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爲它能吃糉子和綠豆糕,更因爲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3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說,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糉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裏,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和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說:“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我洗完後,趕緊圍着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糉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然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爲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後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爲什麼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說:“因爲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爲什麼要把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說:“因爲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以後,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後,媽媽又把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據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蛟蝦蟹,讓它們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我們長壽之鄉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囊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從河邊採來新鮮的蘆葦葉,清洗乾淨,先放在水裏煮一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後晾乾。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奶奶就開始包糉子了。每次她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在裏面放入糯米,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寶寶”就誕生了!奶奶還喜歡根據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紅棗、紅豆、火腿等“點綴”。那些穿着綠衣的糉子在爐火上煮着,還沒出鍋呢,空氣中就已飄蕩着葦葉的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個吃起來。

端午節前夕,奶奶還會特意買來艾葉,掛在門上獲放在櫃子上,媽媽則要替我佩戴五顏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爲人們認爲,五月是個危險時期,很多人都會生病。而香囊裏面的艾葉和雄黃有着辟邪驅瘟的神效。

我愛上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哦,又到一年糉子飄香時……

2022年端午節主題演講稿3分鐘 篇16

各位師生:

大家好!

今年的5月28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糉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爲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爲“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20xx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爲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爲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爲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