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通用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7W

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 篇1

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最偉大的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重要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丟棄錯誤。僅有丟棄錯誤,才能走上一天通往成功大門的路。據說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人員問他需要什麼用具,他回答說:“我看,一張桌子或臺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紙張、鋼筆就行了。啊,對了,還要一個大廢紙簍。”管理人員奇怪地問:“爲什麼要大的?”愛因斯坦答道:“好讓我把所有的錯誤都扔進去。”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這樣,每個平凡或偉大的人都會犯錯誤,僅有像愛因斯坦那樣的人,不斷的丟棄錯誤,才能看到一條向上的路。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也是一樣嘛!當我們選擇用學習時間來看電視,玩電腦時,我們便犯下了一個錯誤。可是隻要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就還是好學生;當我們以生病爲藉口不出去上間操時,我們便又犯下了一個錯誤。可是隻要我們不再逃避做間操,我們就還會受到教師的好評;當我們在小測驗中遇到了難題便選擇抄襲時,我們又犯下了一個錯誤。可是隻要停止這個手段,用心去思考這道題,我們便還是清白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每一天反省自我,及時地發現並丟棄錯誤,總

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通用4篇)

有一天我們會看到一條向上的路。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觀還沒有定位的我們,更需要及時地發現並改正錯誤,丟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我,使自我變得更優秀!

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 篇2

張衡是中國古代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他發明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他還發明瞭“渾天儀”、“候風儀”等儀器。

我們在國小語文課本里學習過“數星星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張衡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成就世人皆知。

張衡是東漢時候傑出的科學家。他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張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裏乘涼。他坐在一張竹牀上,仰着頭,呆呆地看着天空,還不時舉手指指劃劃,認真地數星星。

張衡對爺爺說:“我數的時間久了,看見有的星星位置移動了,原先在天空的,偏到西邊去了。有的星星出現了,有的星星又不見了。它們不是在跑動嗎”

爺爺說道:“星星確實是會移動的。你要認識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邊比較明亮的七顆星,連在一齊就像燙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張衡很興奮又問:“那麼,它是怎樣移動的呢”

爺爺想了想說:“大約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線上,到天快亮的時候,這北斗就翻了一個身,倒掛在天空……”

這天晚上,張衡一向睡不着,多次起來看北斗。夜深人靜,當他看到那閃爍而明亮的北斗星時,果然倒掛着,他感到多麼高興啊!他想:這北斗爲什麼會這樣轉來轉去,是什麼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趕去問爺爺,誰知爺爺也講不清楚。於是,他帶着這個問題,讀天文書去了。

之後,張衡長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衆,把張衡召到京城洛陽擔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曆法的事情。

爲了探明自然界的奧祕,年輕的張衡常常一個人關在書房裏讀書、研究,還常常站在天文臺上觀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製造出一種儀器,能夠上觀天,下察地,預報自然界將要發生的情景,這對人們預防災害,揭穿那些荒誕的迷信鬼話,該是多麼好啊!

於是,張衡把從書本中和觀察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開始了試製“觀天察地”儀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寫成一本書,叫做《靈憲》。在這本書裏,他告訴人們:天是球型的,像個雞蛋,天就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黃,就叫做“渾天說”。

之後,張衡根據這種“渾天說”的理論,開始設計、製造儀器了。不知經過多少個風雨晨昏,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儀器--渾天儀誕生了。這個大銅球很像今日的地球儀,它裝在一個傾斜的軸上,利用水力轉動,它轉動一週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轉一週的速度相等。並且在這個人造的天體上,能夠準確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張衡說:“天上的星星,能見的共有二千五百顆,但我們經常能看到的卻僅有一百二十顆。”

之後,張衡經過努力鑽研,又發明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預報地震的儀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也是鋼鑄造的,形狀像個酒罈子,四周鑄着八條龍,每條龍口裏含着一個小銅球。只要哪一條龍口中的銅球吐了出來,就預示着那個方向發生地震了。測試十分靈驗,沒有一次不準。

張衡在科學上的創造發明是偉大的,這是由於他從小就愛科學,勤奮地學習鑽研和不懈地觀察實驗,並且能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經過自我刻苦研究、創造才獲得的。

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 篇3

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爲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我的專長爲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所以他歷盡艱辛才最終回到祖國懷抱。他這一曲折的鬥爭過程,表現了錢學森那時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1950年9月中旬,錢學森辭去了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務,辦理了回國手續。他買好了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了搬運公司裝運。

然而,就在他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忽然收到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的通知——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

又過了幾天,錢學森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科學家的故事三年級演講稿 篇4

高爾基以往說過一句話,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正因如此纔會有如此之多的人,去看書,去讀書,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名爲《科學家的故事》的書,裏面有許許多多有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有一些發明家,其中有一個人讓我印象深刻,他就是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小的時候給人的印象一點也不聰慧,父母時常擔心他的是智力不及常人,教師也對他失去了信心,讀到那裏,我有一點吃驚,科學巨匠也會不聰慧?

11歲時,愛因斯坦讀了歐幾里得鎖住的幾何書。在這本書裏,他體會到了另一種驚奇:對於那些抽象的定理,人的思維竟然能去證明它,這是多麼的奇妙啊!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著名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力學》,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並得出了質能關係式:E=Mc的平方。之後,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對待科學的一絲不苟、分秒必爭,在生活中不圖名利、艱苦樸素,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尊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