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詩歌大全精選【六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5W

導語:今秋又是月圓時,清風隻影度中秋,思念佳人千里外,明月傳情表我心。下面是本站祝福語頻道爲您整理的中秋詩歌大全精選【六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詩歌大全精選【六篇】

中秋詩歌:中秋待月

陸龜蒙: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爲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元好問:倪莊中秋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羣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詩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念奴嬌•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

簡析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中秋,蘇軾在黃州時寫的,當時作者仍在被貶滴之中。

萬里無雲的天空,作者登高望月。面對廣闊的天空和皎潔的月亮,引起了無限的幻想,聯想到現實社會的醜惡及自己的不平坎坷,嚮往那虛無縹緲清靜自由的生活。這正是作者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寬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表現出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

這首詞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大膽創造,富有浪漫主義想象,能喚起讀者的聯想,獲得豐富的美感和無窮的詩意。

中秋詩歌:鷓鴣天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朝代:宋代作者:柳永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會向前生裏,愛把鴛鴦兩處籠。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夜幕降臨,倏忽間清風吹散了薄煙,在窗櫺竹簾之外,漸漸升起了一輪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憂人心未合,即使能結同心,恐不能同處一地。

情義綿綿,思緒翩翩。剪不斷,理還亂。雲兒啊,再回去只怕了無蹤跡(認不得歸路)。這樣的事、情思應該只有在前世裏顯現,總是喜歡將兩地鴛鴦放一起。

如許貧,總是前生作。

中秋詩歌: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賞析

衆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爲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爲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着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爲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裏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爲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爲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着密切的聯繫。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中秋詩歌: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磨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原文: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賞析

此詞通篇都寫賞月。上片開頭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夜空像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中秋詩歌:嫦娥

嫦娥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透過裝飾着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裏。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啓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