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心得體會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3W
本文目錄理想心得體會教師學習《我的教育理想》心得體會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我的教育理想大學生黨課心得體會:與理想同行

理想是石,點燃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了人生的路。理想是路,照亮了輝煌的人生。

理想心得體會4篇

在這炎熱的暑假中,那些來自安徽大學的學子們,為我校學生補課。他們為了我們日夜操勞。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像蜜蜂一樣勤勞,像黃牛一樣在黑板上辛勤的耕耘,像蠟燭一樣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每當我看到鮮花開放的時候,我就想對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説一聲:“你們辛苦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是我們生活的的長者、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們的好老師,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讓我帶過的學生個個成為人才,成為國家的棟樑。所以我現在好好努力,為長大做好鋪墊。

這是皖西育才學校五年級學生霍家傑寫的《我的理想》,雖然不是鴻篇鉅製,但這也是發自內心的聲音,讓我們所有人都深感欣慰的。今天是我們支教的第三天,也是這幾天來最興奮的一天。我們不是要求他麼每個人都成為老師,但我們希望用我們的行動來影響他們,他們能夠好好學習,能像我們一樣上大學,傳遞我們的愛心接力棒。什麼叫“苦中作樂”?我們的生活是最好的印證。我們每個人都在奮鬥,生活也正是因為有奮鬥才更精彩。不管小孩子們有多淘氣,教學有困難,他們的進步都會給我們足夠大的勇氣來面對一切。因為你們,我們更有信心。

剛開始我們有點抱怨這社會太不公平,這些孩子的生活環境太困難,但看到他們每個人燦爛的笑臉,看到他們的理想,我們十分欣慰。家庭環境不能決定一切,他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來挑戰現實,他們的未來是很光明的。我們相信他們!

教師學習《我的教育理想》心得體會理想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經過一個暑假中對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理想》的認真閲讀,深深地感覺到他的教育思想是對我們靈魂的比較深刻洗禮,從而讓自己更加努力地向名師們靠近,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他指出:教育就是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為了一切的人,同時教育為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人的發展也是xx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為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後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着,成長並快樂着。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我們去思考,通過這段時間對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的認真學習,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境”等教育內涵。

以下是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為,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啟發。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為, 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裏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願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

3、朱永新曾説:“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教育怎麼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閲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閲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閲讀。通過閲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並作思考判斷,愈發增強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啟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於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並善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着創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並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説,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並善於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範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裏得到學生的認同。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我所範,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不斷進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我的教育理想理想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近日,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説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悦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讀書筆記的格式

讀書筆記主要有三大類:1.摘要式筆記摘要式筆記是一種在閲讀中把同自己的學習、工作或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的筆記形式。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

摘要式筆記又可分為:

(1)索引索引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

(2)抄錄原文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按照原文的順序,扼要的地把書中的觀點、結論摘抄下來。

2.評註式筆記這是一種在閲讀中寫出自己對讀物內容的看法的筆記形式。

評註式筆記又可分為

(1)書頭批註這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和加批註,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

(2)提綱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挈領地敍述出來。

(3)提要提綱和提要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

(4)評註就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解。

(5)補充原文就是在讀完原文或文章之後,對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

3.心得式筆記心得式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

心得式筆記可以分為:

(1)札記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稱札記。

(2)心得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

(3)綜合綜合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筆記。

怎樣寫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閲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二)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三)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四)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五)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七)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大學生黨課心得體會:與理想同行理想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自信源於什麼?我想大概是源於他信,最終還是源於自信的。我們不難看出,如果按照這麼論述的話,就會造出來一個類似於“雞生蛋,蛋生雞”的無限循環。那麼畢然有一種力量給了人以最初自信的種子。那是什麼呢?也許我們叫他做理想。

沒有理想的人生不是恐怖的,因為有面包,有牛奶,那麼生活就可以繼續下去。沒有理想的人生也不是缺陷的,因為人本就是動物,生存就是第一要務。

但沒有理想的人,永遠是沒有自信的。因為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還能改變世界。

我們如何對於我們的道路具有自信?我們又如何對於我們的制度具有自信。在沒有經過實踐檢驗之前,唯一支撐我們的就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的道路是為了理想而服務的,所以我們的道路一定是正確的。沒有了理想,道路通向何方?或者説,沒有了理想,還會有道路?

所以説,我們的道路本就是由理想而來,依存理想而存在的。也就是説,給予我們自信的,本就是我們的理想。回想過來,做什麼都需要自信,那麼做什麼都需要理想了吧?

我聯想到高中特別喜歡的一篇文章,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之演説。之中論述到,我們為什麼上大學?為了一個畢業證?為了這幫同學?為了增長社會閲歷?我們不可否認,這些都是我們的目的,但是並不是我們的全部目的,前提是,如果你有夢想。

大學沒有學位證可以嗎?當然不行;大學沒有一幫哥們行嗎?當然不行;大學沒有社會閲歷的提高怎麼樣?當然不行。但是大學真正的目的在何方?我想恰恰是理想決定了我們的目的吧。

“考試則有講義,四年結矣,則可依一紙證書活動於社會”。這樣的人生,我們很不堪,但卻正是我們現在正在走的路。

所以,我們大學生沒有理想嗎?

我想這麼説,也是不對的。理想總是與現實相對立,而我們接受了太多現實的洗腦,“理想是什麼,能當飯吃嘛?”我不敢言語。因為那些以理想為生命的人,都已作古,現實中充斥着生存的味道。

前幾日去聽一個講座,一位台灣學者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生團隊意識很低呢?

“生存。”中國社會在強調自己被列強欺壓,強調自己要一雪前恥的時候,同時也在給這些新生的孩子們以生存的壓力,這些生存的壓力,又讓下一代過早的接觸到了所謂世事炎涼。

如今很多拜金之人言語之中講:寧願在寶馬車裏哭,也不不願在自行車上笑。可他們有誰在自行車上笑過嗎?我想大多數都沒有,那麼是什麼給了他們這種所謂的親身體驗來促使他們變得現實呢?

生存。我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卻忘記了,生存只是一種手段,理想才是最終目的了吧。

自信與他信,不過爾爾,唯有理想,堅貞不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