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另一面:情感與交流

來源:瑞文範文網 8.76K
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提到,高技術的機器人和高情感的質量管理圈正在同時進入我們的工廠,我們周圍的高技術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把技術的物質奇蹟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來。

管理的另一面:情感與交流

人是有情感的生物,需要傾訴和被傾聽。單身的人雖然有着情感與活動上的自由,但卻必須面對無人分享、分憂或孤寂的問題。一個單個的個體也許的確能夠獨自生存下去,完成一些事情,但如果讓他完全與世隔絕,恐怕會十分煩躁恐懼,甚至過不下去,魯濱遜就是一個例子。

在西方文學史上,魯濱遜的形象眾所周知,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奠定了這位流浪荒島數十年的孤獨者神話英雄般的地位。

小説中的故事主人公由於所乘船隻遭遇風暴觸礁,在海上冒險途中流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海島,開始了長達二十八年的荒島生活。雖然魯濱遜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在荒島上生存了下來,但他的內心是極度鬱悶的。

後來魯濱遜從食人生番手中救下一個土著人“星期五”,對他來説不僅是獲得了一個僕人,更重要的是他終於有了一名可以相互交流、相依為命的同伴。

在人稱“現代政治哲學之父”的馬基雅維利眼裏,人天生具有自私的本能和擺脱同伴的傾向,但我覺得這頂多只講對了一小半,事實上人更具有合羣的天性,至少為了生存,人類是依靠羣組生活的社會性動物。

由於人類喜歡羣居,自然就形成家庭、部落、村莊和城市,通過小組、團隊和其它組織形式進行工作,而語言在其中則扮演了一種粘合劑的作用。“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説項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人的思想和情感在縷縷話語中得到了釋放和昇華。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則意味着某個特殊團體日常行為的一部分,包括其擁有的習俗、技巧、態度,有關你生活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都受養育你長大的那個團體的文化影響。

好在人類又是善於應變的動物,尋找智慧以作出更明智選擇是人類一個永恆的挑戰,他們既可以選擇不同的物理環境以更好地生存,他們也能夠決定改變自己的文化以適應新的環境需要。

像所有大球體育項目一樣,企業也是典型的集體運動,其成敗關鍵必須依賴眾人的協作。既然是合作,那麼相互之間的交流勢不可少,因為當擁有不同背景的人匯合到一個企業的時候,有代溝差異是正常的,發生語言痙攣也是正常的,這些問題總而言之就是溝通不暢。

如何解決溝通問題?傾聽! 通過傾聽來了解對方,通過傾聽達到改變人們的某些思維定式。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説過:作為總理,必須要有徹底的民眾性,從與大眾隔絕的意識和生活中,產生不出受大眾歡迎的政治和受他們歡迎的政策。企業界也應當學習這種境界。

站在企業的角度,管理者應當承擔理解的重任,充分理解員工的希望,切莫以員工的知識技能水平為由而忽視或抹殺其尊嚴和智慧。舉一個簡單的事實,十九世紀社會學家曾在加拿大做過一次社會調查,發現人們並不因為識字而聰明起來,或因此更能左右自己的困境。所謂識了字的人在樂事好善、自我剋制犯罪衝動等方面,與不識字的人並無二致。

當然就員工自身而言,也要及時對企業組織發出的各種信息語言進行“閲讀”,不光要靠眼睛,五官都可以全用上,就像道家説的那樣:“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

不會閲讀或者不會傾聽,也就不能進行思考或者改變思維。當然閲讀的方式絕不僅僅是言語的交談,這個道理同醫生稱看X光片為讀片大體差不多:X光片雖不是文字,若識得透片子上的信息,當然也可視為會讀了。

不過傾聽也罷,溝通也罷,最終應當是使企業雙方更加明白自己的作用和地位,而不是消弭利益方面的差異點,理解不等於贊同,理解的最佳結果應是達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願景,借用康德的話説就是:“樹木只有在茂密的樹林中,各為爭取陽光而競相生長,才能長得高大筆直,如果孤立地生長在空曠的地上,讓它任意伸枝,就反而長得低矮彎曲”。

換個角度説,企業雙方只要能達到“和而不同”的境界,管理就算很成功了。何謂“和而不同”?古人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這話意思和好比做羹湯,用水、火、醬、鹽、梅,來烹調魚和肉。經柴火燒煮過的湯,各種元素已融為一體。廚工根據人的口味,適當加以調和,太淡就增加調料,太濃就加水沖淡。

與“和而不同”完全相對立的局面是企業得了那種使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飽受折磨的ALS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能思考,卻動彈不得,心在飛揚,身體卻禁錮在輪椅上。倘如此,企業就徹底完了。(陳江淮)

來源:中人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