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3W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開學初,我反覆研讀了《語文新課程標準》,頗有感想,收穫頗多。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每位語文老師教學的標杆。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20篇)

一、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

課標除了在四個學段都對“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提出要求外,課標21頁還明確指出:“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此外,還在習作教學中對寫字也提出要求:“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字的過程。”其實,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

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寫一手漂亮、規範的漢字,在板書給學生時,做到一筆一畫,特別是低年級寫字時,每一個字要分析字形、結構、佔格,在每次教學時,要儘量留15分鐘進行識字寫字,只有保證充足的識字寫字時間,抓好課上有效的時間,認好字、練好字、學好字。

二、閲讀教學重在平時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各個學段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僑情做作的腔調。

在教學一二年級,學生們愛唱讀,把音拖得長長的。我想,根據課標的教學目標,今後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多的是學生琅琅的讀書聲而不是學生拖腔怪調的吼聲。

課標23頁還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高閲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加強對課外閲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閲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語文教學並不是只把課本的課文會讀會背,還要培養學生愛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所以,在低年級,語文老師就該與家長相互配合,在校內、家中培養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

三、習作教學強調兒童生活實際的連接。

《語文課程標準》注重樂於寫作和自信,注重發展個性,注重打好基礎,從而降低了寫作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會“寫話”,中年級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高年級僅僅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和“能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這些都比過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質在於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進一步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參加了一年級數學新教材培訓,從中感覺到,新教材與我們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覺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例如,更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有進步。但實際怎樣操作,怎樣把握新教材心裏卻沒底。可是,聽了簡秀梅老師的講解後,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認識清楚了許多。簡老師不僅就《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一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2、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4、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作為教師,應該認真地學習新課程,嘗試着正確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應用於教學實踐,為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的課程標準下,我們的教學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這是我們教師的困惑。認真學習了新的課程標準,聆聽了專家的報告,傾聽了名師的現場教學,我體會很深。以下是我學習《新課程標準》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學習新課程,體驗教學目標的變革

傳統的教學大綱以學科體系為中心,從知識、能力、情感三的方面來表述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新的課程標準則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的教學目標,它與以往的大綱強調知識的系統性是有區別的。

其次,學習新課程,品嚐學習方式的變革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教師往往覺得教師講,學生聽是最適合的教學方式,而新課程標準在以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指導下,不再是師問生答的傳統方式了。它主要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互教互學。課堂上要求教師儘可能的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而且,這樣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地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再次,學習新課程,品味“以人為本”思想。

新課程的教學關注的是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面對這樣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如何去做?是不是應多思考一下作為一個人,一個獨立的個體如何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上健康快樂的生活?新課程對教學的要求不同於以往課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更加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調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世界,通過參與學習過程,給他們深刻的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它是學生成長的舞台、是學生髮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便得到了豐富;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科學的價值等的認識就可能有了進一步發展。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是一個人的能力和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已經成為新課程標準的主要思想。

最後,學習新課程,挖掘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比如,一堂美術課,老師可以設計出十幾種教學形式和內容。這都是以往教學中所沒有的,這對教師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其實,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造。教學則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髮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拿到教材後,千萬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根據學生髮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適和重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尋找、開發、製作、整合教學資源和資料,還要學會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在執行新課程計劃中,開發利用校內外的一切課程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

新課程的學習讓我們教師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思想要變,我們的教學方式要變,更重要的是我們應是終生的學習者,我們要身體力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承載着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應用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生產的生產力的發展。隨着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學研究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承載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激發學生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新課標主要凸顯了“四個深化”。一是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學科育人目標。數學學科的“三會”核心素養,細化到國小學習階段的11個,國中階段的9個核心詞、關鍵詞貫穿於課標中的字裏行間,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二是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了結構化教學內容。教學課程的四個領域有了部分內容的調整和整合,教學內容更注重結構化,尤其在“綜合與實踐”領域,更加關注知識轉化為素養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三是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了學習方式變革。四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了學業質量的新要求。此版課標首次將“學業質量”加入其中,明確的指出學科質量的要求就是為了素養的達成。

為此,要求我們數學老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學習,持續創新,學習好課改後的內容,豐富自身,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改革的步伐,在行動中履行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20__年5月13日,在X名師工作室的組織下,我參加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年版)》的線上培訓。此次活動由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馬雲鵬教授,帶領大家深入解讀與研究20__年版的新課標,圍繞“新課標”針對國小數學核心問題進行研討。聽完後感觸很多,以下是一些體會和反思: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温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__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__年出版到20__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__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__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發現新課標並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平易近人的馬雲鵬教授結合吳正憲老師的實際課例,把專業理論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為我們講解內容結構化的教學變革。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從吳老師有關“小數”的課例中入手研究,來詮釋:“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於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為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與吳正憲老師的課例相結合,詳細講解了以下四個方面:

1、理清單元與學習主題的關係。單元就是以單元為形,學科本質為魂,基於學科本質來分析、確定核心概念。“大單元”或者是“系列單元”是基於自然單元形成的主題的核心概念,單元之間和內部都有知識的關聯。

2、確定單元中的關鍵內容。更好地體現核心概念的內容,其中關鍵內容就是指向核心素養。

3、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它是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

4、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它就是組織圍繞關鍵內容的學習活動。

三、新名詞的解釋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於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於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馬教授寥寥幾句就能化解心中困惑,不得不佩服專家的高視角和豐富的研究積累。比如什麼是“整合思想”,馬教授強調“就是改變過於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核心素養的內涵與階段表現圖中,使我們更加了解到了,在國小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國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四、與一線老師紮根落地的交流

馬雲鵬教授與基層教師們在線上面對面交流溝通“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數學課程體現核心素養”和“如何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新要求”等一系列問題。為我們一線教師指點了迷津,總結以下幾個知識點:

1、社會文明的發展,影響和牽引着數學文明發展,要把數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

2、不能叫用字母表示數,應該稱為用字母表示關係、性質和規律。

3、“學科實踐”指的就是我們教學實踐,是實際教學中我們該怎麼做。

4、對學生的計算思維的培養如何落實?事實上,就是要培養學生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5、怎樣對國小生進行尺規作圖的培訓?對國小生尺規培訓與國中的要求完全不一樣,在國小裏主要是培養學生有縝密的數學思想、嚴密的思維意識和推理思維為主。

6、“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的“三會”目標裏,不光要看世界外在的,還要將問題數學化、抽象化,來解決實際問題,它都是與現實世界相關聯的,也就是説外在和內在的相結合。其具體表現更多的是內在的,例如:數感、量感和計算能力等等。

本次學習使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課標,讓我去思考背後的教育價值和核心概念,促進我要能夠質疑問難、反思自我、勇於探索、深入學習,從而掌握新課標核心思想的脈絡,把握新時代教育思想的脈搏,凝心聚力再前行!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十年課改,我們的課堂發生着歷史的鉅變。傳承與創新,認同與質疑,反思與覺醒,探索與挑戰,都在這十年聚焦、跌宕……20__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20__(修訂版)的基礎上再次新鮮出爐,撲面而來的課改春風的確煥發了我們釋放教育的生命活力,也喚醒了內心強烈的教育探索意識。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站在宏觀角度瞭解時代變化的趨勢,領會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涵,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新的課程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內涵的第一條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旨在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認同並熱愛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梳理國小語文部編版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各數量的分佈狀況,發現教材中經典文化典籍內容豐富,既有詩、詞、歌、賦,又有四書五經等,整體上體現了“經史子集”四部要素體系,涉及經、史、子、集各個方面。在選文、插圖、字詞教學中都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它們正在引領、傳承和振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中國風”,這一風向標也使得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增強了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責任擔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民族的瑰寶、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建構國小生文化底藴、提高學生整體文化素養方面也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__年,部編版國小語文教科書在國內國小正式全面啟用後,其中的諸多傳統文化內容也備受重視。那麼,部編版國小語文教科書中到底有哪些傳統文化內容,而一線國小語文教師又該秉持怎樣的傳統文化內容教學策略,這些議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也令我們工作室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工作室全體成員共同選定一個研究專題:部編國小語文教科書傳統文化內容選編及教學策略研究。我們的研究旨在為所有語文教師開闢一個以“傳統文化”為軸心的.部編教材研討氛圍。我們的目標和大體思路:

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創新傳統文化教學策略。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傳統文化內容的教學策略,形成文化語文課堂,讓學生在充滿文化氛圍的課堂中,潛移默化的被傳統文化內容的魅力所吸引,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實現傳統文化活動和社會實現的轉變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提高境界、振奮精神,提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塑教師教學理念,提高傳統文化教學有效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要立足於實踐,立足於教育,從學校抓起,從國小生抓起,利用學校語文教育這一載體,不斷開展語文課程的教育活動,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總結當前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教學存在的問題,並且分析背後的原因,以現有教育理論為基礎,為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的教學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材中傳統文化內容教學實現的有效性。

為今後的教科書傳統文化作品選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鑑。通過對部編版國小語文教科書中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梳理研究,引發教師對教科書中傳統文化內容的重視,幫助教師整體掌握其中傳統文化內容的呈現,以期為今後的教科書傳統文化作品選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鑑,最大程度上優化國小語文教科書文化傳承效果。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語文教科書只是為學生叩開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門。此次課標研修還引發了我的一些思索:

作為一個教育人,我們首先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確立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的教育意識,正確把握教育規律,準確判斷教育前景,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責任心的學生,讓學生人人有顆中國心,且能夠持續保持這份愛國情懷。

教育是藝術,更是科學,教育不是急功好利的,不能浮躁,要慢慢引導,靜待花開。

“行動才有收穫,堅持會有奇蹟”,好的理論、思想,好的經驗、體會,只有結合自身實際,一點一點、一項一項地去逐步實踐、修正、再實踐、再修正,堅持不懈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適時的培訓比埋頭苦幹更重要;學習理論比經驗實踐更重要;行進在教育的路上比成為教育家更重要。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國小美術新課標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此,説説我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滿足感。

三、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本人近期有幸參與了20__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大學聯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高中英語)。研修過程中聽取了多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來自韶關的王錦霞老師所作的“區域高三英語教研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講座。現就王老師的講座淺談幾點個人的收穫總結。

一、將課標理念與高三複習完美結合

新課標自20__年發佈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課標裏的各種理念也可以説都或多或少能夠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實踐中很好地踐行卻一直是一線教師在不斷研討當中。特別是在高三複習中,如何將課標理念與高三複習完美結合起來一直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平常經常看到的高三複習教學很多都是詞彙語言點教學、語法複習、專題訓練等,這些教學方式與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是大相徑庭的。然而,王老師的講座卻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示。在王老師的教研整改下,新課標的理念已經能夠很好地與高三複習完美地結合了,如她將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理念貫徹到高三複習的日常操作中。

二、將前沿教學理念與高三複習結合的大膽嘗試

從王老師的講座中,我還發現她將很多前沿理念有機地與高三複習進行了大膽嘗試,比如羣文閲讀。在王老師所展示的四節高三複習典型課例中,她介紹了在閲讀課中運用羣文閲讀的方式進行高三閲讀教學。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選用了一篇大學聯考真題,一篇新教材的閲讀文章和一篇舊教材的閲讀文章。這三篇文章都是基於同一主題選擇的,而且文體也都是説明文。本節課例中,第一個文本和第二個文本進行對比閲讀,有效地實現了閲讀技能的遷移,第三個文本作為拓展作業又再次鞏固了閲讀技能。

三、將區域學情與高三複習結合起來

王老師除了把新課標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複習中,而且還紮根於區域學情特點,把高三複習教學做實做到位。在王老師提供的四個課例當中,每個課例都是基於相對薄弱的學情開設的。這是非常接地氣的做法,因為高三複習針對的羣體絕大多數學生的學情並不是特別樂觀。提供大量支架支撐學生有效地學習便是最大的基於學情的體現。以寫作課為例,寫作教學除了教授寫作策略外,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還提供了很多主題詞、句、段的支架,而且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漸進,完全沒有太多的違和感。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20__年5月25-26日,我參加了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的20__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大學聯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兩天的研修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在大學聯考命題研究方面,打開了新的研究思路,也擴充了我的視野。

例如華師胡中鋒教授的講座中,重點講解了試題命制信度、難度、區分度和效度等四個指標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注意用雙向細目表讓我們的命題更加科學、規範,提高試題命制的質量。而黃麗燕教授以基於大數據的高中學業質量測評研究為主題的講座中,結合20__年廣東大學聯考英語學科的相關數據進行具體而到位的分析,讓我明確瞭如何結合測評數據精準施教的方法。金檀教授的《高中英語閲讀素材的數據驅動型改編》專題講座教會我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數據驅動,把握文本改編的原則。

教授們的講座高屋建瓴,而接下來各位優秀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的分享讓我備受鼓舞。例如佛山教研員廖明生老師做了《區域高中英語階段性測評研究》的專題講座,從“大學聯考英語備考試卷的精選與改編”進行詳細的介紹,且利用大學聯考真題進行選題和改編的解説和示範,讓我對大學聯考真題的開發又有了新的思路。韶關教研員王錦霞老師提出“主題式教研”和“對分式教研”兩種模式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組織科組教研活動的方式如何再進一步優化。廣州二中學科組長楊雅碧老師與我們分享了高三教學規劃與實施的相關內容,談到如何利用主題化備考,提升備考質量,這正是我們下個學年準備在高三大力推進的“大單元大概念”指導下的主題模塊複習模式。

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我不僅在個人的`測評素養和高三備考方面有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具體的計劃,也堅定了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成立科組的測評素養工作坊的決心,跟親愛的同事們一起研究大學聯考試題的改編、開發和原創命題等頗有難度的工作,相信只要突破這個難點,我們的大學聯考備考質量將會有更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國小數學的教學改進是教學研究的永恆課題,是常講常新的教研話題。我認為教學改進的祕訣是兩個:吃透與教學經驗的有機融合,要堅持實事求是用實踐檢驗理論。讓教學改進發生在每節課上,落實在學生身上。如此才能在紛繁複雜的教育術語面前,在眼花繚亂的教學口號面前做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一是課標將核心素養深化入學科的育人目標,數學學科“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將11個國小階段和國中階段的9個關鍵詞細分到“三會”的字裏行間。

二是課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了學習方式的改革,20__年的新課標對於學習內容的評價,直接給出了教學評價建議和學業考試水平建議,特別是學業考試水平建議直接指出,要遵循課標要求,嚴格一標命題,規範命題管理,加強質量監測,明確考試是不能超過課標這個綱的,也就是學什麼你就考什麼。大家都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依據新課標循序漸進就好。

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對‘雙減政策’最直接的呼應。20__年老課標對於學生所學內容的表現如何評價?是這樣説的,每一學段的目標是該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學習的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要求。

通過這次新課標學習活動,我反思自己平日的教學活動,感到確實還有非常多不足的地方。我只有多學習、多聽課、多對比、多反思,才能找到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缺點、弱點,才能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從而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取長補短,爭取獲得更多的收穫,取得更大的進步。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教學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好,就要學習、反思、和總結。要想在教學上能進步,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的教學。因此我參加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現將這次新課程學習總結如下:

(1)我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時代的需要。

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蒐集和信息的能力;將聽説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的要求。閲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學習。

(2)我真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

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應倡導、學生髮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並將的認識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修養。

(3)教學中,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學生學習的者。

教師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語言交流,也可以表情、動作來交流。

(4)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了綜合性學習的。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和實施的能力。自主性地要注重和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閲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也有很的表述。提倡獨立閲讀、自主閲讀、探究性閲讀、性閲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並在課堂上實踐着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看完新課程標準,閲讀和寫作的體會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閲讀教學,閲讀是着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的途徑。讀或讀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説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這次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從國家層面釐清了育人目標,明確了改革方向,優化了課程內容,是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再動員再部署。通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版)》,能從中看到新方案、新標準中以核心素養導向貫穿於課程編制、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主要凸顯了“四個深化”。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學科育人目標。核心素養導向是本次新課標所有課程都遵循的依據。新課標強調核心素養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其中國小階段側重對經驗的感悟,國中階段側重對概念的理解。把國小和國中一盤棋考慮,不割裂國小和國中的教學,是這次新課標修訂的一大特色。具體到數學學科的“三會”核心素養,細化到國小階段的11個、國中階段的9個核心詞、關鍵詞,貫穿於課標的字裏行間,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在11版課標的基礎上繼續強調“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與“四能”(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的素養具體到“四基”和“四能”的育人目標,更具體、更易理解,給一線教學指明瞭方向。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結構化教學內容。數學課程的四個領域有了部分內容的調整和整合,課程內容的修訂除將部分內容安排的學段做了調整外,如將“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國中,重點是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了結構化整合。如在“數與代數”知識領域,將“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統整為“數與運算”,增加並單列了“數量關係”這一知識子領域,並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統整常見的數量關係。通過知識結構化,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供路徑,幫助學生建立能體現數學學科本質、對未來學習有支撐意義的`結構化的數學知識體系。結構化、一體化教學內容的構建,注重主題教學,使得教與學體系更明晰。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教學方式變革。從課標的教學內容説明這一部分中,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這一改編很明確的提出了素養的教學一定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01、11版課標中就強調“過程與方法”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理念在一線老師中得到廣泛認同,在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大部分留於形式或者沒有目標導向,22版的課標更強調通過實踐獲取、理解與運用知識,倡導學生在實踐中建構、鞏固、創新自己的學科知識。學科實踐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自主性,而且強調真實的社會性,這一變化更加強調以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為目標的教學方式變革。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化學業質量的新要求。此版課標首次將“學業質量”加入其中,明確地指出學科質量的要求就是為了素養的達成和發展情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加強了幼、小、初、高的學段銜接,並對每一個學段都有具體的要求。這樣的修訂,明確“學到什麼程度”,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致性,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素養教學的時代已經到來,在接下來的時間我要帶頭加強新標準和新方案的學習,聯繫教學實際積極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實好標準的新要求。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學習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其中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給我最深的感觸。我想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的趣味,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從而真正享受到數學帶來的快樂。

一、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核心。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點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讓他們在反覆練習中掌握這些內容。這樣的教學使得書本成了課堂中的核心,書上怎麼寫,教師就怎麼教,這樣的學習使得學生形成了被動學習的狀態。而新課標則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數學教學的關注重點的不再是以往的課本知識,而是學生的在學習時的一種體驗。對於學習過程的注重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多的是從興趣出發,學習變得主動並且更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生活即數學。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

三、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模式多元化。

數學教學已經擺脱了以往的教師説學生學的課堂模式,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交流,這些成為了上課中教學的主要模式,教師已經不再是充當“灌輸”的角色,而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自主模式“領悟”到數學知識,再通過自己所領悟的知識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從而使得數學教學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更深入細緻的學習和理解。實施國小數學的教育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可能藴含的教育價值。通過長期的教學過程,逐漸實現課程的整體目標。因此,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年版)》指出:國小數學課程目標要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一步使學生獲得“四基”,發展“四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實施促進學生髮展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應注重啟發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利用觀察、猜測、實驗、計算、推理、驗證、數據分析、直觀想象等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的思想與方法,獲得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逐步形成核心素養。

“雙減”之下,如何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課程理念?如何實現數學課堂“減負、提質、增效”的目標?下面就以“分數乘分數”為例來談談我的教學思考。

“分數乘分數”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個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乘整數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數的運算原本是通過數的意義理解算理,從而明白算法,因此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我們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一、以生為本,讓學習真正發生。

史寧中教授指出: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抓住知識的本質。把握知識的本質進行教學的課堂方彰顯它的深刻與厚重。

“分數乘以分數”算法比較容易總結,但算理的理解卻很抽象,它的整個運算過程是一個分數單位在發生變化的過程,分數單位的變化,對於學生理解算理非常重要,也有難度。基於學生的認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幾何直觀,讓學生觀察、思考、表述、操作,歸納、總結,從知識的本質上學明白、學透徹,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二、數形結合,讓算理生根發芽。

國小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就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有表達的機會,讓知識有建構的親身經歷。我們可以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悟”道理“知”算理。

首先,用面積感悟算理。將正方形、長方形面積與分數的意義有機融合,通過觀察、列式,在分數的意義和圖形的面積兩種角度之間建立起等量關係,在算式與結果的一致性下初步感悟算理。

其次,畫圖操作理解算理。“算理先行,理到法隨”。如,怎麼理解“3/41/2”?可以讓學生先畫圖表示出3/4平方米,即把1平方米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然後再畫圖表示出3/4平方米的1/2,再把3/4平方米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雙重陰影部分就是3/8平方米,體現了兩次分和取的過程。然後再結合圖説出雙重陰影部分的面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再次將分數乘法的意義與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結合,學生對算理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

第三,逆向思維內化算理。自己寫一個分數乘分數的算式,然後畫圖説明這個算式的意義及結果。“以形論數”“以數表形”,學生通過對算理的理解,實現了算理的內化,讓算理“生根”發芽。“理通則法成”,比較分析之後,學生很快總結出了方法,學生在畫圖與説理的過程中真正領悟到知識的本質之“理”。

三、有效練習,讓“雙減”紮實落地。

“雙減”之下,如何有效進行練習?面向全體,注重實效,適當拓展。練習設計要體現了這三點:

面向全體。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練習,如“1分鐘計算比賽”,基礎過關,同桌互評,全員參與;選擇練習,由圖選式、由式選圖,學生用手勢表示答案,全員參與;緊扣時事熱點的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練習,人人思考,全員參與。

注重實效。不管基礎練習的反饋,還是拓展提升的展示,我們都要注重效果的“看得見”,做到教師心中有數。

適當拓展。練習的設計要重視基礎,也要適當的拓展。練習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有梯度,既要有對本節課分數乘分數意義的理解檢測,也是有為下節課做鋪墊的知識延伸。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一,學生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研讀課標,真正落實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20__年7月14日下午,我們伴着天公贈予的熱情,心懷豫西湯湯洛水般的積極之情來到了豫北衞水之濱求知問道,開啟“新課程新大學聯考”專業素養提升的學習之旅,首日的學習便感果碩維寬!

帶着付耙牯校長“認清形勢、換道超車”的目標指引,通過瞿洪明教授“新大學聯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解讀我即隨之所思:

首先,我們該做什麼?

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為實現新時代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站好教育崗位。同時在瞿教授對新大學聯考改革的歷程、背景、意義、問題、挑戰、思考以及我們河南新大學聯考改革七個方面的報告中,進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確,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對教師的革新!”面對機遇與挑戰這把雙刃利劍,我們該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與時俱進。

然而,捫心自問:我們想做什麼?我們當然都不想被時所棄,而是乘着大學聯考改革的風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贏得未來。

那麼,為此我們能做什麼?學習中受到了大大的啟發:教師、學生、家長,課程、選擇、賦分,報考、政策、利弊,我們能做學生髮展的導師。汪才安老師“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也為我們從課堂這一關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鑑的.良方技法。

兩節課,數十頁的筆記卻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和明天的樣子和需要,帶動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總之學校永遠都不是“封閉地帶”,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陣地、前進的雲梯平台,我們要把握機遇,做好“人師”!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通過這次線上學習,我收穫頗豐,史寧中校長對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__版)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課標洋溢着時代的氣息,體現着素質教育的理念。

一、兩個學段到三個學段的變化

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特別加強了學段銜接,對“幼小銜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入學適應期,利用生活經驗和幼兒園相關活動經驗,通過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活動方式學習簡單的數學內容”。這也體現了新課標“前言”中所指出的課標修訂主要變化之“加強了學段銜接”要求,需要我們合理設計國小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二、用三會統領四基四能,統領情感態度價值觀

核心素養的數學特徵:數學眼光:數學抽象;數學特徵:數學的一般性。數學思維:邏輯推理;數學特徵:數學的嚴謹性。數學語言:數學模型;數學特徵:應用的廣泛性。幾代數學家都提出數學的特徵:數學的一般性,數學的嚴謹性,應用的廣泛性。實際上提出“三會”和幾代數學家提出有共識是一致的。史校長解釋到:意識是指基於經驗的感悟,觀念是指基於概念的理解,能力是指基於實踐的掌握。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我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年版)》進行了幾天的研讀,我深深體會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斷衝擊着站在課改浪尖上的我們。我們曾經困惑,不知所措,但通過學習,我們又以新的姿態站在教育前沿,更加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瞭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下面就談一談這次學習的幾體會:

一、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閲歷淺,無意注意佔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藴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去觀察。

例如,在教學數一數時,一幅生動美麗的校園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馬上被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熱鬧場面吸引住了,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時我們不急於把問題提出來,牽制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要看的,還可以説説圖上有什麼。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教師再提出要求,如:這裏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麼?各有什麼?你們找一找。這樣把學生的興趣引到數學上,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觀察,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問題上,自覺地按老師的要求觀察,教師可適時地指導觀察方法,有意引導他們按順序觀察。這樣分兩個階段進行觀察,先讓學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觀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隨着知識點的增多,對觀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們的.觀察漸漸地由表及裏,由粗到細,由局部到整體,從而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二、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重新認識,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

生活即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人們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如過去我們數學內容中更注重計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變了課程過去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三、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教師往往照本宣科。課堂往往成為教師唱獨角戲的舞台,不管學生有無興趣,仍按陳舊的教學手段、思想強求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師往往是課堂的核心、組織者,學生必須跟着教師的腳步走。而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指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夥伴。教學結構也發生相應變化。應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由被動學變為我要學、我想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發現問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規律。總之,要在一堂課中讓學生體驗整個數學過程,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四、教師必須改變舊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應試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學業成績的好壞,以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提出了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能力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行評價。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通過暑假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會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學術活動,兼具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為一線教師解開不少教學疑惑。

對於學生成績的分析,不是單純地憑印象判斷,更應該基於大數據進行高中英語學業質量測評。而測試數據的獲得可以通過分析考試成績的集中趨勢(平均分、中數、眾數)、離散趨勢(標準差)、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方面,從而反饋學生情況。教師應相應提高自身的測評素養,注重對學生進行語用能力和語篇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隻是慣式或套路化的`生硬教學。

好的教學活動開展離不開科組的教學規劃和實施。例如高三學年的安排,可以以三大主題為引領,以話題整合(常用表達、句型使用、語法填空、書面表達等)開展教學,接着以專題教學的形式提升語言能力,完善學習策略,而衝刺階段主要以規範化和查漏補缺為主。

單純依賴教材或者教輔,其實是不夠的,而應該能動地提升我們的高中英語閲讀素材的改編能力。改編維度可以從詞彙、句子和篇章着手,但的確會因為缺乏難度評估標準而存在一定的挑戰性。一般而言,難詞比例在2-5%的範圍內相對比較合理,否則英語閲讀會有困難。金檀教授推薦的指難針工具對於評估難詞的比例,主要通過等級指標的選擇、大綱詞彙的統計和難詞比例的計算來實現。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最近學習了20__年的《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對數學新課標理念有了更深地理解,下面簡單談一下我的感受。

新課標通過數學教育讓學生獲得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獲得的知識都是通過直觀的操作獲得知識,比如34+16等於多少時,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瞭解怎樣計算,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成一捆,最後説出來算理。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讓學生養成觀察世界的習慣,從而發展他們的好奇心,並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表述出來,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簡潔和優美。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課標對知識結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學段由三個學段分成了四個學段。國小階段學生學習的每個知識不是教師講什麼學生就接受什麼,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個知識必要性。比如説,國小階段的方程知識現在已經劃入中學階段,因為國小階段的學生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課時很少,掌握的不是很透徹,在一些數學問題中可以用四則算式計算,所以在學習方程的'時候學生感受不到必要性。

數學教學時可以結合相應的實踐活動或者傳統文化,像曹衝稱象的故事就可以應用到認識千克,噸或者求不規則面積時的轉化思想。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頒佈,需要我們教師做出相應的調整。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要多學習、多思考、多反思,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

新課標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假期裏,學校安排我們一線教師觀看史寧中教授關於《義教數學課標修訂總體情況介紹》的在線講座。聆聽史教授的解讀後,引發我對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修訂後課標精神的諸多思考。

本次講座,史教授主要從修訂背景與要點、理解與表述、內容變化與建議三大方面向我們進行解讀。首先,史教授強調了新課標中將“數學核心素養”集中到“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其次,教授還重點分析了新課標中的內容變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史教授談及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宜學數學,因為他説話都説不明白。於是新課標將國小階段數學學科從原來的2個學段分成3個學段,更加細化學生的認知發展。最後,對於綜合與實踐的教學,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規定。其中,國小以主題式學習為主,賦予具體生活情景,以跨學科的內容方式融合到綜合實踐中來。除此之外,他還指出把四基四能與提倡的核心素養有機融合、形式上基於抽象結構、更加強調代數推理和幾何直觀等等。

講座結束,研究未盡。史教授的新課標解讀在我的頭腦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也讓我感受到自己理論與經驗方面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日常中,我要始終以新課標為引領,積極轉變觀念,緊跟時代步伐,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助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