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通用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W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1

“三萬活動”伊始,英山縣供銷社選派6名幹部組成工作隊分別進駐石頭咀鎮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歷時三個月,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把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把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貫穿於下基層活動的全過程,達到了“機關轉作風、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的效果。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通用7篇)

一、帶着使命感真心下基層

幹部下基層,是給村民帶來麻煩?還是帶來實惠?這是關係到幹部下基層能否受到農民朋友歡迎和贏得良好口碑的問題,也關係到能否樹立良好乾部形象的問題。3月7日我們帶着使命、帶上行李,不乘專車、不擺架子分別進駐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

一是帶着重託入農戶。工作組爲何而來?駐多久?幹什麼?有哪些紀律規定?進村第一天,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農民朋友說明我們的來意,讓農民朋友知道“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是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關心,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並表示我們不是來做客,不是來當領導,而是來與農民交朋友,當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二是帶着誠意訪民情。現在,雖然壪壪通公路,交通比較便利,我們不擺架子,不用車,近的就步行,遠的就借當地村民摩托車,以朋友姿態走村入戶,分別深入兩個村17個小組424戶,農民朋友交心談心,訪貧問苦,把他們反映的問題都寫在本子上,記在心目中。爲達到100%入戶率,我們不分遠近,不管天氣炎熱,不放假休息,一次沒有遇到的,再訪第二次,直到訪完纔算完成任務。如陶家衝村工作隊長許新志,愛人手術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丟小家顧大家,回家兩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裏工作。程藻衝村工作隊隊員王中良,身患嚴重胃潰瘍,在鄉下身體不適應,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堅持騎摩托車進壪入戶,在一次入戶調查中,因路不好駛,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負傷,自己簡單包紮後,隨即投入工作。當地農民朋友深受感動,不但熱情接訪,而且稱讚工作組是好樣的。通過入戶調查,兩個工作隊分別撰寫了有情況、有建議、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村兩委的高度評價和縣“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帶着溫暖解民憂。從整體上看,大部分農民朋友蓋起了樓房,交通工具、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在入戶調查中看到還有少數農民朋友還住在陳舊土磚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脫貧。爲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這些貧困農民朋友心中,我們先後爲兩個村的五保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戶和困難戶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傢俱8件(套)等。工作隊還先後爲老弱病殘戶承擔挖地、種茶、澆水、修剪茶桑等體力農活48人次。程藻村76歲的程習蘭老人說:過去工作組只動口不動手,這次來的工作組不擺架子,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嫌貧賤還與我們結窮親,這真是太好了。我們在程藻衝村7、8、9等三個組走訪時得知幾個村組電力供應不足,經常斷電,有時電視都看不到。我們主動與縣電力公司協調,更換大容量變壓器,多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農民朋友倍受感動。

二、爲民辦實事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們片面認爲,現在農村都承包到戶了,工作隊無事可做。通過開展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等活動,農村不僅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而且要用創新的辦法去做,真正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一是爲組織創建夯基礎。我們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讓農民朋友活動有陣地、辦事有保障、學習有窗口、致富有平臺當作幹部下基層的首要任務來完成。先後投資9000多元,購置辦公設備20件(套),幫助程藻衝、陶家衝兩個村開展組織陣地建設,舉辦科學技術致富、法律法規等宣傳欄2期,建立村規民約、道德風尚、村務公開等制度10多個。我們還按照縣委、縣政府“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和“創先爭優”等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進行了蒐集整理資料,補充完善內容,規範建檔歸檔。兩個村的村級組織面貌明顯改觀,形象明顯提升,村部成爲凝聚人心的“融合劑”、融洽關係的“連心橋”、服務羣衆的“保障部”、加快發展的“助推器”。

二是爲幫扶致富建平臺。我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幫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惠及老百姓。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別制訂幫扶工作。一方面,引導陶家衝村兩委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幫助29戶改建連片無性系茶園。爲充分調動農民朋友種茶的積極性,我們捐獻尿素2噸,並親自送到29戶茶農手中。此舉,擴大了該村32畝的茶園面積,年可實現增收15萬元。同時,我們投資6000多元,購置抽水泵1臺,亞通管2根,水泥2噸,維修堰渠6道,開挖水井1個,支援抗旱保茶苗。該村外出務工代表餘玉林發來短信讚道:“湖北省委真英明,萬名幹部下基層。英羅百年遇乾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羣衆貼心人”。同時,我們還爲該村茶葉銷售牽線搭橋,與中建三局簽訂了銷售茶葉10噸、價值30萬元的合同書,年可爲茶農增收8萬多元。村民許育良說:“供銷社工作隊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們指導程藻衝村充分發揮種藥材的優勢,充分調動村民種藥的積極性。4月中旬,我們幫助該村招商引資,引進安徽亳州投資業主,建設連片瓜蔞種植基地,並負責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目前,我們已幫助該村發展種植戶30戶,面積達150畝,年可增收75萬元。

三是爲借鑑學習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幫助村幹部羣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村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是我們幹部下基層有益嘗試。我們分別組織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20餘人到百丈河、河南畈、梅巖等先進村考察學習基地建設、新農村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先進經驗和做法。所到之處,他們都倍受鼓舞和啓發。回來後,我們幫助他們結合本村實際,分別制訂了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開通公路活村、開發資源強村、開闢品牌興村、開拓產業富村”的發展戰略。其中程藻村開發石材和礦泉水資源;開拓種植、養殖等產業。陶家衝村開通壪組公路;開發藥材資源;開拓種、養、加等產業;開闢趙毅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等品牌。我們通過典型帶動,幫助引領兩個村找準了強村富民的發展方向。

三、建設新供銷真經化踐行

“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生動的實踐經歷,時間雖短,但思考良多。農業是供銷社生存的基礎,農村是供銷社經營的陣地,農民是供銷社服務的上帝。供銷社要做服務“三農”的排頭兵。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應做些什麼?我們要把這次實踐化爲理性地思考,把獲取的經驗化爲實際行動,傾情爲“三農”提供系列化的優質服務,真正解決百姓所關注、所期盼的實際問題。

一是搭建新平臺,大力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解決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問題。爲把便民服務送到農民朋友家門口,千方百計地滿足農民朋友的需要,近兩年,我們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205家,覆蓋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務的好效果,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201x年,積極推進省市社下達的35家。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再用2—3年時間,真正達到村村覆蓋,努力把村級綜合服務社辦成集村務、商務、服務爲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辦成融農副產品購銷、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村生活資料銷售爲一體的便民服務網絡,辦成合作經濟的新載體、助農增收的新平臺、服務農民的新窗口、和諧社會的新亮點。

二是組建新網絡,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隨着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茶桑藥慄等支柱產業不斷髮展,農民朋友生活不斷提高,農村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隨之也帶來了農業生產資料買難和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爭取用1—2年時間組建縣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推進農資連鎖配送服務,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其次,要加快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建設。圍繞我縣茶葉、藥材等支柱產業,實行開放辦社,採取領辦、引辦、創辦等辦法,用2—3年時間組建2—3個茶葉、藥材購銷中心和1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促進農副產品進城入市,日用消費品下鄉進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朋友買難賣難的問題。

三是創建新機制,引領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解決農副產品集約、集羣的問題。我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如何立足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集羣、產品集約,就是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引領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要在現有領辦烏雲山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梅巖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巖河嶺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等4個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用2—3年時間,力爭一鄉一鎮創辦一個特色專業合作社。着重在三個方面來培育:一是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闢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進國內國際市場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加工、倉儲等服務;三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規範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總之,我們將用實際行動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真正把供銷社辦成農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中心。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2

根據省委、市委“三問三解”和“三服務三促進”活動安排和縣委“幹部到一線,服務零距離”“三進三促”工作部署,從4月份開始到6月底,我作爲一名基層幹部在我鎮謝家營村駐村。四月份駐村以來,我與村“兩委”一道深研細究、走訪摸排,與羣衆傾心交流,把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惠農政策送到農戶中,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

轉變工作作風,通過一個月的駐村工作,感受頗深,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爲基層幹部深入到農村一線我們究竟該幹些什麼?從中能領悟到什麼?今後工作的方向在哪裏?我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深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本領。羣衆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需要我們各級幹部來宣傳,農業科技技術需要我們來推廣,農民羣衆的憂愁需要我們來分擔,生活困難羣衆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作爲一名直接與村組幹部、羣衆打交道的基層幹部,要想在下基層的過程中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就必須不斷學習、深刻領悟黨和政府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積極拓寬知識面、全面加強自身素質、提高服務人民的本領,爲做好基層的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要經常性深入基層、聆聽羣衆的呼聲。從機關中走出去,深入到農村、農戶中去可以直接更好地瞭解羣衆生產、生活狀況,瞭解到羣衆對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的滿意程度和寶貴意見。下基層的過程中,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端正心態,樹立服務意識,要真心實意聆聽羣衆呼聲, 避免“擺架子、走過場、出矛盾”。只有對羣衆“用真心、講真意、使真情、說真話、辦實事”,才能從羣衆處瞭解到最真實的情況和建議。目前,羣衆最急最盼的問題在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於村集體積累薄弱,村內尚有22條約2公里道路沒有硬化和6000多米u型渠沒 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有改造,村民體育健身場均已建好,但建設器材還沒有安裝。目前正在與市發改委聯繫,爭取得到項目扶持,解決資金困難。

三是幫扶羣衆,要從解決實際困難出發。在瞭解基層羣衆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有的放矢地解決羣衆存在的困難。做羣衆工作要帶着感情,把羣衆當成自己的親人,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時時處處爲羣衆着想,以人爲本,服務羣衆。駐村以後,我迅速掌握瞭解謝家營村羣衆生產、生活狀況,瞭解黨員、困難戶情況,並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一起進行春耕備耕生產,和他們一起拉家常,幫助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和疾慮。先後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羣衆21戶,詳細瞭解這些貧困戶、困難戶、低保戶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進行記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逐個幫助解決。

四是尊重民意,切實保障民生。事實證明,走進基層、深入羣衆,不是到個別羣衆家中“噓寒問暖”、做做樣子,也不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是要尊重民意、真心實意與羣衆交朋友,保障民生、真心實意爲羣衆辦實事,要真正成爲羣衆的貼心人,成爲羣衆的主心骨。在走訪中,我瞭解到該村個別組因十天高速和西漢高速徵地後遺留的低保分配問題導致部分羣衆連續到鎮上訪,羣衆對村兩委幹部工作方式、方法意見非常大,爲此由我牽頭組織力量,深入到村召開村、組幹部會、黨員會、羣衆代表會徵詢意見建議,研究分配方案,終於使這一村棘手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向羣衆學習,向基層幹部學習,向實踐學習,儘可能地掌握實情,豐富經驗,解決問題。從羣衆和村幹部身上、從工作實踐當中,也學到了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這必將爲我們進一步抓好部門工作,助推“二次創業”、“二次騰飛”、建設“六個城固”產生深遠的影響。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3

根據縣委的安排部署,從今年3月初開始,我到XX鎮蘆灣村參加“千名幹部下基層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參加工作30多年來,也曾幾次下鄉開展基層工作,但是這次意義不同,心得體會範文是新世紀新時期幹部帶着學習的目的、解決問題和創建和諧的任務到基層去的。通過2個多月的民情訪談,使我深深體會到蘆灣村的村民很質樸,生產、生活積極向上,思想心態很“陽光”,從心底裏感謝黨的政策,感謝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惠農政策。與他們交談猶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與他們交談是一種無需投資的精神享受,與他們交流給人一種融入社會、迴歸自然、和諧發展的感覺,從他們身上使我收穫了一筆不菲的人生財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羣衆才能瞭解民生所需。

組織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不但爲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搭建一個溝通、學習、交流和施展才華的平臺,而且也爲密切黨羣關係,拉近幹羣距離,做好羣衆工作搭起了一座“無形橋”。我認爲,有能力做好機關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層羣衆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層羣衆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爲了儘快掌握熟悉蘆灣村社情況和麪臨的問題,全面瞭解羣衆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們工作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進田間地頭,訪貧問苦、訪民問需、訪賢問能、訪老問經、訪富問計,親身體會到廣大羣衆的辛勞,瞭解到廣大羣衆這些年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經歷的坎坷。他們在黨的號召和縣委1號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灘資源,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荒漠區設施葡萄、日光溫室、拱棚蔬菜、奶肉牛養殖等,實現勞動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蘆灣村新農村建設剛剛開始就走在了全國、省、市縣前列,不論是在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氣建設、設施農業發展、基層民主管理,還是農戶門前綠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風民風轉變、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都和積累了不少經驗,爲全縣新農村建設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如今蘆灣村的發展面臨的困惑和難題是什麼呢通過對溫室大棚種植戶劉生平、楊沛年、胡國偉的走訪中,我們瞭解到蘆灣村的發展缺乏的是技術和信息,農戶們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訓,掌握多方面的現代科學技術,需要得到市場需求信息,爲定值蔬菜品種和類別提供參考依據,需要一批技術過硬的農技工作指導隊,指導農戶提高生產效益。蘆灣村現有日光溫室156座,其中:高標準三代日光溫室80座,高標準二代日光溫室68座,一代溫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農戶擁有日光溫室。三代溫室大棚的生產效益明顯高於一、二代溫室大棚,爲使溫室大棚發揮好的效益,我們工作組幹部積極向農戶宣傳關於改造舊棚給予5-8萬元貸款貼息兩年的優惠政策,目前,已爲63戶農戶辦理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364萬元,準備改造舊棚65座。結合蘆灣村羣衆需求,我們邀請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現身說法,講方法,講要領,舉辦日光溫室果蔬栽培技術及玉米制種田間施肥和管理爲主要內容的培訓班2期,解決了部分羣衆的燃眉之急也爲正在春耕生產的羣衆注入了新動力。

二、只有深入一線,走進羣衆才能感悟生活真諦

爲了全面準確掌握蘆灣村羣衆生產、生活狀況,我們根據摸排情況,工作組每個成員都與村裏部分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一起進行春耕備耕生產,和他們一起拉家常,幫助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和疾慮。我們詳細瞭解這些貧困戶、困難戶、低保戶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進行記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逐個幫助解決。先後走訪慰問了趙玉蓮、季桂英、賈玉桂等12戶羣衆,併爲4戶生活生產特別困難的羣衆送去了春耕生產急需的化肥等物資,送上了我們工作組的一份關懷。通過和這些困難羣衆的訪談交流使我深深體會到:這些貧困的羣衆不是因爲他們不思進取,而是他們曾因各種各樣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們需要大家的關心來溫暖,需要大家的幫助來鼓勁,只要用誠心和他們交流,他們纔會敞開心扉接納你。這次“千名幹部下基層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爲我們深入基層,走進羣衆、融入百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機會。我們抽調下基層的每一位幹部更應該珍惜這次機會,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權利,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羣衆,用真誠善良的心去溫暖羣衆,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饋社會。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層才能體現自我價值

幹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體素質高低直接關係着黨和政府的形象。現在,有的幹部走出校門就進入機關工作,對基層情況掌握不深不透、對羣衆需求瞭解不及時、對羣衆呼聲聽得不真切,脫離基層羣衆的傾向還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創新意識不強;有的作風散漫、紀律要求不嚴;有的不思進取,能力素質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務意識淡化,甚至有的年輕幹部還沒有到基層去過,更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對處理一些應急和上訪類問題束手無策等等。我們通過走訪羣衆、接待來訪、召開黨員羣衆會議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糾紛9起,針對這些矛盾問題,我們分門別類,邀請熟悉情況的長者和村社幹部一起分析研究,尋找對策措施,引導羣衆本着互諒互讓的原則,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種、林木糾紛5起,4起正在協調處理當中。通過調處矛盾糾紛,使我學習和掌握了一些處理農村問題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了處理基層問題的能力。我認爲每一個幹部應該把握好這次下基層的機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羣衆當作朋友、當成親人,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熱心、盡心、精心地爲羣衆服務。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生活作風積極投身農村工作,踏踏實實向羣衆學習,真真切切爲羣衆服務,樸樸素素和羣衆交流,與農民羣衆打成一片,以羣衆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從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秀品質,展現良好形象,切實贏得羣衆的尊重和信賴,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的才華有施展的舞臺,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體現。

四、只有貼近羣衆,樹好形象才能密切黨羣關係

近年來,中央、省、市、縣實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兩免一補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爲什麼幹羣關係越拉越遠呢幹部與羣衆之間好像有了一堵“無形牆”。我認爲這就是因爲我們各級幹部深入基層的少了,和羣衆打成一片的少了,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困難的少了,羣衆聽到黨的聲音少了……。在目前開展的春季植樹造林活動中,我們和蘆灣村羣衆一起在村公益林場栽植紅柳和沙棗苗木10萬多株,1000多畝。有了我們的加入,有了我們的身影,羣衆建設家鄉的熱情和積極性更加高漲。他們熱情的和我們交流,拉家常,說感受,談困難,讚揚黨的政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從他們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動力。通過這次下基層活動,使我明白農村工作包羅萬象,包括鄉鎮和縣上各部門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社一級落實和解決,而且需要廣大羣衆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決策和部署得不到羣衆的認可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真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

地,羣衆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需要我們各級幹部來宣傳,農業科技技術需要我們來推廣,農民羣衆的憂愁需要我們來分擔,生活困難羣衆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我們的工作還不適應形勢任務的要求,工作作風與人民羣衆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廣大機關幹部情況熟了,作風好了,素質高了,技術硬了,能力強了,工作實了,羣衆聽到的聲音多了,幹部和羣衆之間的“無形牆”纔會消失,幹羣關係纔會更融洽。

這次“千名幹部下基層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創先爭優正是縣委給全縣幹部搭建了一個“創先”的平臺,提供了一條“爭優”的途經、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我們要把這次“千名幹部下基層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作爲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我們要把羣衆的發展作爲檢驗工作實效的唯一標杆,只有幹羣合力纔是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幹部羣衆會齊心協力把臨澤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4

“三萬活動”伊始,英山縣供銷社選派6名幹部組成工作隊分別進駐石頭咀鎮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歷時三個月,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把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把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貫穿於下基層活動的全過程,達到了“機關轉作風、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的效果。

一、帶着使命感真心下基層

幹部下基層,是給村民帶來麻煩?還是帶來實惠?這是關係到幹部下基層能否受到農民朋友歡迎和贏得良好口碑的問題,也關係到能否樹立良好乾部形象的問題。3月7日我們帶着使命、帶上行李,不乘專車、不擺架子分別進駐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

一是帶着重託入農戶。工作組爲何而來?駐多久?幹什麼?有哪些紀律規定?進村第一天,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農民朋友說明我們的來意,讓農民朋友知道“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是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關心,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並表示我們不是來做客,不是來當領導,而是來與農民交朋友,當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二是帶着誠意訪民情。現在,雖然壪壪通公路,交通比較便利,我們不擺架子,不用車,近的就步行,遠的就借當地村民摩托車,以朋友姿態走村入戶,分別深入兩個村17個小組424戶,農民朋友交心談心,訪貧問苦,把他們反映的問題都寫在本子上,記在心目中。爲達到100%入戶率,我們不分遠近,不管天氣炎熱,不放假休息,一次沒有遇到的,再訪第二次,直到訪完纔算完成任務。如陶家衝村工作隊長許新志,愛人手術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丟小家顧大家,回家兩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裏工作。程藻衝村工作隊隊員王中良,身患嚴重胃潰瘍,在鄉下身體不適應,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堅持騎摩托車進壪入戶,在一次入戶調查中,因路不好駛,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負傷,自己簡單包紮後,隨即投入工作。當地農民朋友深受感動,不但熱情接訪,而且稱讚工作組是好樣的。通過入戶調查,兩個工作隊分別撰寫了有情況、有建議、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村兩委的高度評價和縣“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帶着溫暖解民憂。從整體上看,大部分農民朋友蓋起了樓房,交通工具、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在入戶調查中看到還有少數農民朋友還住在陳舊土磚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脫貧。爲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這些貧困農民朋友心中,我們先後爲兩個村的五保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戶和困難戶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傢俱8件(套)等。工作隊還先後爲老弱病殘戶承擔挖地、種茶、澆水、修剪茶桑等體力農活48人次。程藻村76歲的程習蘭老人說:過去工作組只動口不動手,這次來的工作組不擺架子,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嫌貧賤還與我們結窮親,這真是太好了。我們在程藻衝村7、8、9等三個組走訪時得知幾個村組電力供應不足,經常斷電,有時電視都看不到。我們主動與縣電力公司協調,更換大容量變壓器,多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農民朋友倍受感動。

二、爲民辦實事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們片面認爲,現在農村都承包到戶了,工作隊無事可做。通過開展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等活動,農村不僅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而且要用創新的辦法去做,真正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一是爲組織創建夯基礎。我們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讓農民朋友活動有陣地、辦事有保障、學習有窗口、致富有平臺當作幹部下基層的首要任務來完成。先後投資9000多元,購置辦公設備20件(套),幫助程藻衝、陶家衝兩個村開展組織陣地建設,舉辦科學技術致富、法律法規等宣傳欄2期,建立村規民約、道德風尚、村務公開等制度10多個。我們還按照縣委、縣政府“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和“創先爭優”等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進行了蒐集整理資料,補充完善內容,規範建檔歸檔。兩個村的村級組織面貌明顯改觀,形象明顯提升,村部成爲凝聚人心的“融合劑”、融洽關係的“連心橋”、服務羣衆的“保障部”、加快發展的“助推器”。

二是爲幫扶致富建平臺。我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幫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惠及老百姓。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別制訂幫扶工作。一方面,引導陶家衝村兩委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幫助29戶改建連片無性系茶園。爲充分調動農民朋友種茶的積極性,我們捐獻尿素2噸,並親自送到29戶茶農手中。此舉,擴大了該村32畝的茶園面積,年可實現增收15萬元。同時,我們投資6000多元,購置抽水泵1臺,亞通管2根,水泥2噸,維修堰渠6道,開挖水井1個,支援抗旱保茶苗。該村外出務工代表餘玉林發來短信讚道:“湖北省委真英明,萬名幹部下基層。英羅百年遇乾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羣衆貼心人”。同時,我們還爲該村茶葉銷售牽線搭橋,與中建三局簽訂了銷售茶葉10噸、價值30萬元的合同書,年可爲茶農增收8萬多元。村民許育良說:“供銷社工作隊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們指導程藻衝村充分發揮種藥材的優勢,充分調動村民種藥的積極性。4月中旬,我們幫助該村招商引資,引進安徽亳州投資業主,建設連片瓜蔞種植基地,並負責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目前,我們已幫助該村發展種植戶30戶,面積達150畝,年可增收75萬元。

三是爲借鑑學習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幫助村幹部羣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村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是我們幹部下基層有益嘗試。我們分別組織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20餘人到百丈河、河南畈、梅巖等先進村考察學習基地建設、新農村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先進經驗和做法。所到之處,他們都倍受鼓舞和啓發。回來後,我們幫助他們結合本村實際,分別制訂了村“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開通公路活村、開發資源強村、開闢品牌興村、開拓產業富村”的發展戰略。其中程藻村開發石材和礦泉水資源;開拓種植、養殖等產業。陶家衝村開通壪組公路;開發藥材資源;開拓種、養、加等產業;開闢趙毅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等品牌。我們通過典型帶動,幫助引領兩個村找準了強村富民的發展方向。

三、建設新供銷真經化踐行

“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生動的實踐經歷,時間雖短,但思考良多。農業是供銷社生存的基礎,農村是供銷社經營的陣地,農民是供銷社服務的上帝。供銷社要做服務“三農”的排頭兵。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應做些什麼?我們要把這次實踐化爲理性地思考,把獲取的經驗化爲實際行動,傾情爲“三農”提供系列化的優質服務,真正解決百姓所關注、所期盼的實際問題。

一是搭建新平臺,大力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解決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問題。爲把便民服務送到農民朋友家門口,千方百計地滿足農民朋友的需要,近兩年,我們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205家,覆蓋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務的好效果,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201_年,積極推進省市社下達的35家。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再用2—3年時間,真正達到村村覆蓋,努力把村級綜合服務社辦成集村務、商務、服務爲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辦成融農副產品購銷、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村生活資料銷售爲一體的便民服務網絡,辦成合作經濟的新載體、助農增收的新平臺、服務農民的新窗口、和諧社會的新亮點。

二是組建新網絡,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隨着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茶桑藥慄等支柱產業不斷髮展,農民朋友生活不斷提高,農村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隨之也帶來了農業生產資料買難和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爭取用1—2年時間組建縣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推進農資連鎖配送服務,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其次,要加快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建設。圍繞我縣茶葉、藥材等支柱產業,實行開放辦社,採取領辦、引辦、創辦等辦法,用2—3年時間組建2—3個茶葉、藥材購銷中心和1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促進農副產品進城入市,日用消費品下鄉進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朋友買難賣難的問題。

三是創建新機制,引領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解決農副產品集約、集羣的問題。我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如何立足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集羣、產品集約,就是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引領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要在現有領辦烏雲山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梅巖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巖河嶺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等4個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用2—3年時間,力爭一鄉一鎮創辦一個特色專業合作社。着重在三個方面來培育:一是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闢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進國內國際市場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加工、倉儲等服務;三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規範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總之,我們將用實際行動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真正把供銷社辦成農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中心。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5

根據省委、市委“三問三解”和“三服務三促進”活動安排和縣委“幹部到一線,服務零距離”“三進三促”工作部署,從4月份開始到6月底,我作爲一名基層幹部在我鎮謝家營村駐村。四月份駐村以來,我與村“兩委”一道深研細究、走訪摸排,與羣衆傾心交流,把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惠農政策送到農戶中,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

轉變工作作風,通過一個月的駐村工作,感受頗深,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爲基層幹部深入到農村一線我們究竟該幹些什麼?從中能領悟到什麼?今後工作的方向在哪裏?我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深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本領。羣衆工作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核心,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需要我們各級幹部來宣傳,農業科技技術需要我們來推廣,農民羣衆的憂愁需要我們來分擔,生活困難羣衆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作爲一名直接與村組幹部、羣衆打交道的基層幹部,要想在下基層的過程中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就必須不斷學習、深刻領悟黨和政府的最新理論、方針、政策,積極拓寬知識面、全面加強自身素質、提高服務人民的本領,爲做好基層的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要經常性深入基層、聆聽羣衆的呼聲。從機關中走出去,深入到農村、農戶中去可以直接更好地瞭解羣衆生產、生活狀況,瞭解到羣衆對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的滿意程度和寶貴意見。下基層的過程中,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端正心態,樹立服務意識,要真心實意聆聽羣衆呼聲, 避免“擺架子、走過場、出矛盾”。只有對羣衆“用真心、講真意、使真情、說真話、辦實事”,才能從羣衆處瞭解到最真實的情況和建議。目前,羣衆最急最盼的問題在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於村集體積累薄弱,村內尚有22條約2公里道路沒有硬化和6000多米u型渠沒 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有改造,村民體育健身場均已建好,但建設器材還沒有安裝。目前正在與市發改委聯繫,爭取得到項目扶持,解決資金困難。

三是幫扶羣衆,要從解決實際困難出發。在瞭解基層羣衆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有的放矢地解決羣衆存在的困難。做羣衆工作要帶着感情,把羣衆當成自己的親人,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時時處處爲羣衆着想,以人爲本,服務羣衆。駐村以後,我迅速掌握瞭解謝家營村羣衆生產、生活狀況,瞭解黨員、困難戶情況,並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一起進行春耕備耕生產,和他們一起拉家常,幫助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和疾慮。先後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羣衆21戶,詳細瞭解這些貧困戶、困難戶、低保戶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詳細進行記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逐個幫助解決。

四是尊重民意,切實保障民生。事實證明,走進基層、深入羣衆,不是到個別羣衆家中“噓寒問暖”、做做樣子,也不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是要尊重民意、真心實意與羣衆交朋友,保障民生、真心實意爲羣衆辦實事,要真正成爲羣衆的貼心人,成爲羣衆的主心骨。在走訪中,我瞭解到該村個別組因十天高速和西漢高速徵地後遺留的低保分配問題導致部分羣衆連續到鎮上訪,羣衆對村兩委幹部工作方式、方法意見非常大,爲此由我牽頭組織力量,深入到村召開村、組幹部會、黨員會、羣衆代表會徵詢意見建議,研究分配方案,終於使這一村棘手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向羣衆學習,向基層幹部學習,向實踐學習,儘可能地掌握實情,豐富經驗,解決問題。從羣衆和村幹部身上、從工作實踐當中,也學到了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這必將爲我們進一步抓好部門工作,助推“二次創業”、“二次騰飛”、建設“六個城固”產生深遠的影響。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6

三萬活動”伊始,英山縣供銷社選派6名幹部組成工作隊分別進駐石頭咀鎮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歷時三個月,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把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把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貫穿於下基層活動的全過程,達到了“機關轉作風、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的效果。

一、帶着使命感 真心下基層

幹部下基層,是給村民帶來麻煩?還是帶來實惠?這是關係到幹部下基層能否受到農民朋友歡迎和贏得良好口碑的問題,也關係到能否樹立良好乾部形象的問題。3月7日我們帶着使命、帶上行李,不乘專車、不擺架子分別進駐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

一是帶着重託入農戶。工作組爲何而來?駐多久?幹什麼?有哪些紀律規定?進村第一天,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農民朋友說明我們的來意,讓農民朋友知道“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是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關心,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並表示我們不是來做客,不是來當領導,而是來與農民交朋友,當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二是帶着誠意訪民情。現在,雖然壪壪通公路,交通比較便利,我們不擺架子,不用車,近的就步行,遠的就借當地村民摩托車,以朋友姿態走村入戶,分別深入兩個村17個小組424戶,農民朋友交心談心,訪貧問苦,把他們反映的問題都寫在本子上,記在心目中。爲達到100%入戶率,我們不分遠近,不管天氣炎熱,不放假休息,一次沒有遇到的,再訪第二次,直到訪完纔算完成任務。如陶家衝村工作隊長許新志,愛人手術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丟小家顧大家,回家兩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裏工作。程藻衝村工作隊隊員王中良,身患嚴重胃潰瘍,在鄉下身體不適應,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堅持騎摩托車進壪入戶,在一次入戶調查中,因路不好駛,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負傷,自己簡單包紮後,隨即投入工作。當地農民朋友深受感動,不但熱情接訪,而且稱讚工作組是好樣的。通過入戶調查,兩個工作隊分別撰寫了有情況、有建議、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村兩委的高度評價和縣“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帶着溫暖解民憂。從整體上看,大部分農民朋友蓋起了樓房,交通工具、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在入戶調查中看到還有少數農民朋友還住在陳舊土磚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脫貧。爲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這些貧困農民朋友心中,我們先後爲兩個村的五保 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戶和困難戶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傢俱8件(套)等。工作隊還先後爲老弱病殘戶承擔挖地、種茶、澆水、修剪茶桑等體力農活48人次。程藻村76歲的程習蘭老人說:過去工作組只動口不動手,這次來的工作組不擺架子,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嫌貧賤還與我們結窮親,這真是太好了。我們在程藻衝村7、8、9等三個組走訪時得知幾個村組電力供應不足,經常斷電,有時電視都看不到。我們主動與縣電力公司協調,更換大容量變壓器,多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農民朋友倍受感動。

二、爲民辦實事 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們片面認爲,現在農村都承包到戶了,工作隊無事可做。通過開展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等活動,農村不僅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而且要用創新的辦法去做,真正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一是爲組織創建夯基礎。我們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讓農民朋友活動有陣地、辦事有保障、學習有窗口、致富有平臺當作幹部下基層的首要任務來完成。先後投資9000多元,購置辦公設備20件(套),幫助程藻衝、陶家衝兩個村開展組織陣地建設,舉辦科學技術致富、法律法規等宣傳欄2期,建立村規民約、道德風尚、村務公開等制度10多個。我們還按照縣委、縣政府“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和“創先爭優”等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進行了蒐集整理資料,補充完善內容,規範建檔歸檔。兩個村的村級組織面貌明顯改觀,形象明顯提升,村部成爲凝聚人心的“融合劑”、融洽關係的“連心橋”、服務羣衆的“保障部”、加快發展的“助推器”。

二是爲幫扶致富建平臺。我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幫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惠及老百姓。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別制訂幫扶工作方案。一方面,引導陶家衝村兩委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幫助29戶改建連片無性系茶園。爲充分調動農民朋友種茶的積極性,我們捐獻尿素2噸,並親自送到29戶茶農手中。此舉,擴大了該村32畝的茶園面積,年可實現增收15萬元。同時,我們投資6000多元,購置抽水泵1臺,亞通管2根,水泥2噸,維修堰渠6道,開挖水井1個,支援抗旱保茶苗。該村外出務工代表餘玉林發來短信讚道:“湖北省委真英明,萬名幹部下基層。英羅百年遇乾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羣衆貼心人”。同時,我們還爲該村茶葉銷售牽線搭橋,與中建三局簽訂了銷售茶葉10噸、價值30萬元的合同書,年可爲茶農增收8萬多元。村民許育良說:“供銷社工作隊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們指導程藻衝村充分發揮種藥材的優勢,充分調動村民種藥的積極性。4月中旬,我們幫助該村招商引資,引進安徽亳州投資業主,建設連片瓜蔞種植基地,並負責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目前,我們已幫助該村發展種植戶30戶,面積達150畝,年可增收75萬元。

三是爲借鑑學習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幫助村幹部羣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村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是我們幹部下基層有益嘗試。我們分別組織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20餘人到百丈河、河南畈、梅巖等先進村考察學習基地建設、新農村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先進經驗和做法。所到之處,他們都倍受鼓舞和啓發。回來後,我們幫助他們結合本村實際,分別制訂了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開通公路活村、開發資源強村、開闢品牌興村、開拓產業富村”的發展戰略。其中程藻村計劃開發石材和礦泉水資源;開拓種植、養殖等產業。陶家衝村計劃開通壪組公路;開發藥材資源;開拓種、養、加等產業;開闢趙毅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等品牌。我們通過典型帶動,幫助引領兩個村找準了強村富民的發展方向。

三、建設新供銷 真經化踐行

“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生動的實踐經歷,時間雖短,但思考良多。農業是供銷社生存的基礎,農村是供銷社經營的陣地,農民是供銷社服務的上帝。供銷社要做服務“三農”的排頭兵。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應做些什麼?我們要把這次實踐化爲理性地思考,把獲取的經驗化爲實際行動,傾情爲“三農”提供系列化的優質服務,真正解決百姓所關注、所期盼的實際問題。

一是搭建新平臺,大力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解決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問題。爲把便民服務送到農民朋友家門口,千方百計地滿足農民朋友的需要,近兩年,我們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205家,覆蓋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務的好效果,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20xx年,積極推進省市社下達的35家 。 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再用2—3年時間,真正達到村村覆蓋,努力把村級綜合服務社辦成集村務、商務、服務爲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辦成融農副產品購銷、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村生活資料銷售爲一體的便民服務網絡,辦成合作經濟的新載體、助農增收的新平臺、服務農民的新窗口、和諧社會的新亮點。

二是組建新網絡,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隨着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茶桑藥慄等支柱產業不斷髮展,農民朋友生活不斷提高,農村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隨之也帶來了農業生產資料買難和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爭取用1—2年時間組建縣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推進農資連鎖配送服務,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其次,要加快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建設。圍繞我縣茶葉、藥材等支柱產業,實行開放辦社,採取領辦、引辦、創辦等辦法,用2—3年時間組建2—3個茶葉、藥材購銷中心和1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促進農副產品進城入市,日用消費品下鄉進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朋友買難賣難的問題。

三是創建新機制,引領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解決農副產品集約、集羣的問題。我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如何立足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集羣、產品集約,就是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引領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要在現有領辦烏雲山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梅巖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巖河嶺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等4個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用2—3年時間,力爭一鄉一鎮創辦一個特色專業合作社。着重在三個方面來培育:一是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闢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進國內國際市場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加工、倉儲等服務;三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規範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總之,我們將用實際行動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真正把供銷社辦成農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中心。

幹部下基層活動開展學習半年工作總結 篇7

“三萬活動”伊始,英山縣供銷社選派6名幹部組成工作隊分別進駐石頭咀鎮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歷時三個月,與農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把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把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貫穿於下基層活動的全過程,達到了“機關轉作風、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的效果。

一、帶着使命感 真心下基層

幹部下基層,是給村民帶來麻煩?還是帶來實惠?這是關係到幹部下基層能否受到農民朋友歡迎和贏得良好口碑的問題,也關係到能否樹立良好乾部形象的問題。3月7日我們帶着使命、帶上行李,不乘專車、不擺架子分別進駐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

一是帶着重託入農戶。工作組爲何而來?駐多久?幹什麼?有哪些紀律規定?進村第一天,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農民朋友說明我們的來意,讓農民朋友知道“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是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關心,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並表示我們不是來做客,不是來當領導,而是來與農民交朋友,當學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二是帶着誠意訪民情。現在,雖然壪壪通公路,交通比較便利,我們不擺架子,不用車,近的就步行,遠的就借當地村民摩托車,以朋友姿態走村入戶,分別深入兩個村17個小組424戶,農民朋友交心談心,訪貧問苦,把他們反映的問題都寫在本子上,記在心目中。爲達到100%入戶率,我們不分遠近,不管天氣炎熱,不放假休息,一次沒有遇到的,再訪第二次,直到訪完纔算完成任務。如陶家衝村工作隊長許新志,愛人手術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丟小家顧大家,回家兩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裏工作。程藻衝村工作隊隊員王中良,身患嚴重胃潰瘍,在鄉下身體不適應,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堅持騎摩托車進壪入戶,在一次入戶調查中,因路不好駛,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負傷,自己簡單包紮後,隨即投入工作。當地農民朋友深受感動,不但熱情接訪,而且稱讚工作組是好樣的。通過入戶調查,兩個工作隊分別撰寫了有情況、有建議、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村兩委的高度評價和縣“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帶着溫暖解民憂。從整體上看,大部分農民朋友蓋起了樓房,交通工具、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在入戶調查中看到還有少數農民朋友還住在陳舊土磚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脫貧。爲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這些貧困農民朋友心中,我們先後爲兩個村的五保 本文來自文祕,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戶和困難戶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傢俱8件(套)等。工作隊還先後爲老弱病殘戶承擔挖地、種茶、澆水、修剪茶桑等體力農活48人次。程藻村76歲的程習蘭老人說:過去工作組只動口不動手,這次來的工作組不擺架子,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嫌貧賤還與我們結窮親,這真是太好了。我們在程藻衝村7、8、9等三個組走訪時得知幾個村組電力供應不足,經常斷電,有時電視都看不到。我們主動與縣電力公司協調,更換大容量變壓器,多年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農民朋友倍受感動。

二、爲民辦實事 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們片面認爲,現在農村都承包到戶了,工作隊無事可做。通過開展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等活動,農村不僅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而且要用創新的辦法去做,真正爲農民朋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一是爲組織創建夯基礎。我們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讓農民朋友活動有陣地、辦事有保障、學習有窗口、致富有平臺當作幹部下基層的首要任務來完成。先後投資9000多元,購置辦公設備20件(套),幫助程藻衝、陶家衝兩個村開展組織陣地建設,舉辦科學技術致富、法律法規等宣傳欄2期,建立村規民約、道德風尚、村務公開等制度10多個。我們還按照縣委、縣政府“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和“創先爭優”等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進行了蒐集整理資料,補充完善內容,規範建檔歸檔。兩個村的村級組織面貌明顯改觀,形象明顯提升,村部成爲凝聚人心的“融合劑”、融洽關係的“連心橋”、服務羣衆的“保障部”、加快發展的“助推器”。

二是爲幫扶致富建平臺。我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幫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實際行動惠及老百姓。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別制訂幫扶工作方案。一方面,引導陶家衝村兩委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幫助29戶改建連片無性系茶園。爲充分調動農民朋友種茶的積極性,我們捐獻尿素2噸,並親自送到29戶茶農手中。此舉,擴大了該村32畝的茶園面積,年可實現增收15萬元。同時,我們投資6000多元,購置抽水泵1臺,亞通管2根,水泥2噸,維修堰渠6道,開挖水井1個,支援抗旱保茶苗。該村外出務工代表餘玉林發來短信讚道:“湖北省委真英明,萬名幹部下基層。英羅百年遇乾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黨的好乾部,人民羣衆貼心人”。同時,我們還爲該村茶葉銷售牽線搭橋,與中建三局簽訂了銷售茶葉10噸、價值30萬元的合同書,年可爲茶農增收8萬多元。村民許育良說:“供銷社工作隊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們指導程藻衝村充分發揮種藥材的優勢,充分調動村民種藥的積極性。4月中旬,我們幫助該村招商引資,引進安徽亳州投資業主,建設連片瓜蔞種植基地,並負責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目前,我們已幫助該村發展種植戶30戶,面積達150畝,年可增收75萬元。

三是爲借鑑學習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幫助村幹部羣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村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是我們幹部下基層有益嘗試。我們分別組織程藻衝村和陶家衝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20餘人到百丈河、河南畈、梅巖等先進村考察學習基地建設、新農村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先進經驗和做法。所到之處,他們都倍受鼓舞和啓發。回來後,我們幫助他們結合本村實際,分別制訂了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了“開通公路活村、開發資源強村、開闢品牌興村、開拓產業富村”的發展戰略。其中程藻村計劃開發石材和礦泉水資源;開拓種植、養殖等產業。陶家衝村計劃開通壪組公路;開發藥材資源;開拓種、養、加等產業;開闢趙毅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等品牌。我們通過典型帶動,幫助引領兩個村找準了強村富民的發展方向。

三、建設新供銷 真經化踐行

“萬名幹部下基層”活動生動的實踐經歷,時間雖短,但思考良多。農業是供銷社生存的基礎,農村是供銷社經營的陣地,農民是供銷社服務的上帝。供銷社要做服務“三農”的排頭兵。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應做些什麼?我們要把這次實踐化爲理性地思考,把獲取的經驗化爲實際行動,傾情爲“三農”提供系列化的優質服務,真正解決百姓所關注、所期盼的實際問題。

一是搭建新平臺,大力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解決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問題。爲把便民服務送到農民朋友家門口,千方百計地滿足農民朋友的需要,近兩年,我們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205家,覆蓋全縣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務的好效果,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201x年,積極推進省市社下達的35家 。 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再用2—3年時間,真正達到村村覆蓋,努力把村級綜合服務社辦成集村務、商務、服務爲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辦成融農副產品購銷、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村生活資料銷售爲一體的便民服務網絡,辦成合作經濟的新載體、助農增收的新平臺、服務農民的新窗口、和諧社會的新亮點。

二是組建新網絡,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解決農民買難賣難問題。隨着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茶桑藥慄等支柱產業不斷髮展,農民朋友生活不斷提高,農村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隨之也帶來了農業生產資料買難和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爭取用1—2年時間組建縣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推進農資連鎖配送服務,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其次,要加快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建設。圍繞我縣茶葉、藥材等支柱產業,實行開放辦社,採取領辦、引辦、創辦等辦法,用2—3年時間組建2—3個茶葉、藥材購銷中心和1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促進農副產品進城入市,日用消費品下鄉進村,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朋友買難賣難的問題。

三是創建新機制,引領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解決農副產品集約、集羣的問題。我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如何立足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勢,實現產業集羣、產品集約,就是要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引領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要在現有領辦烏雲山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河南畈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梅巖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巖河嶺興合茶葉專業合作社等4個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用2—3年時間,力爭一鄉一鎮創辦一個特色專業合作社。着重在三個方面來培育:一是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闢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進國內國際市場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加工、倉儲等服務;三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規範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總之,我們將用實際行動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真正把供銷社辦成農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協調和服務中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