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13K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1

我實習所在的地方是中央人民廣播之聲中國之聲。與我同時在中國之聲實習的還有廣電班的凌宏鴻、王麗媛,以及我們班的鐘瑋、張爽和萬力五位同學。應該說大家在各自的實習過程中都有出色的表現,比如鍾瑋同學,她在中國之聲《人物春秋》欄目擔任記者主持,前後總共參與制作了17期節目,其中,獨立採、編、播製作了6期節目。再比如在記者站實習的凌宏鴻和王麗媛同學,她們採製的錄音新聞多次被《新聞與報紙摘要》和《全國新聞聯播》採用,因此她們的聲音也隨着中國之聲的電波,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通用3篇)

那再說說我吧,我所在的欄目是中國之聲《神州夜航》,這是一檔夜話類的欄目,它採用直播的方式,目前的播出時間是每週一至週五的零點到一點半。這個欄目依託新聞,關注新聞事件中的人,關注身邊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體味不同人物的心路歷程和生存方式。這從欄目的版頭語中就可以看出來——以成熟的心境品味細節,以個性的思考梳理人生,讓新聞作爲認識生活的標本,中國之聲《神州夜航》。

回想在中央之聲實習的那段時光,我想真的可以說是一言難盡,因爲時間的關係,在這裏,我就選取其中的一些片斷與大家分享吧。

剛剛到臺裏報到的時候,一切都很陌生,但是當我向周圍的老師們介紹,說我來自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卻是驚人的相似,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人“方潔莉”。他們大多都會說——噢,武大的呀,你知道小芳吧?去年她也在我們這兒實習,那小姑娘人特別好。專業也不錯,然後還特別有想法。我想,對於方潔莉,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她是我們的師姐,來自01級播音班。儘管原來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打心眼裏佩服她,因爲我總覺得在她身上有太多的張小陵老師的影子。但是,在我初到中央之聲的那段時間,當我聽到周圍的老師對她異口同聲的稱讚的時候,我還是被震撼了,我實在想象不出去年她實習的時候得要做得多麼完美,才能給所有的老師都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才能讓好多人都一直牽掛着她,惦記着她。我想,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吧。對於一個好的主持人來說,這是太重要的一點了。《菜根譚》中有一句話——文章寫到極至,無有它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極至,無有它異,只是本真。放在這裏,再恰當不過了。

在夜航,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上直播的日子。每次直播,夜航一個小時,然後中間穿插三檔新聞和氣象服務,每檔十分鐘,這樣時間加起來是一個半小時。3月16號,我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正式主持夜航,從此,每個星期二的深夜,我跟夜航有了固定的約會。

第一次上直播,因爲之前上過很多次新聞直播了,再說還有大魏老師跟着,我只管說,所有的操機的任務我都不用管,天塌下來,還有大魏老師頂着。所以,那一次,反倒不怎麼緊張。真正緊張的是第二次上節目。當時大魏老師跟我一塊進了直播間,首先是直播整點新聞,可當我正在播國內新聞的時候,身旁的大魏老師卻出去了。因爲之前他跟我說的是帶我上三次節目之後再讓我獨立上節目,所以當時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更要命的是,我在直播呢。當時的感覺沒法形容,嘴裏不能停,還要播報新聞,臺裏規定空播十五秒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其實空白時間只要超過三秒,人耳就已經能辨別出來直播中間出問題了,所以播出紀律要求我必須播。可我心思完全不在稿子上,我在想,該怎麼對付面前的這一堆要命的機器,一會是先推音樂,還是先出版頭呢,對,還有廣告,廣告什麼時候播呢。這樣的直播狀態肯定不成,當時的情形真可以說是兇險。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鎮靜,及時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好在自己命大,心理素質還真的是不錯,一切都有驚無險。後來,大魏老師說,其實當時他比我還要緊張。他還告訴我,直播的狀態其實更像鴨子浮水,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水下腳掌在不停的撲騰,也就是說要找到一種外鬆內緊的狀態。經過了這一考驗,從此我就獨立上節目了。

直播的魅力就在於未知。原來我對國內的直播多少都有點嗤之以鼻,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總覺得是排練了多次以後的演出,但是當我真正做起直播以後,才知道每一秒都可能有意外發生。

5月18號,又是我上直播的日子。眼看前面的一個小時都順利地過去了,所以我有些大意。問題就在這種大意中出現了。在離一點鐘整點報時還有30秒的時候,前面的一首歌曲放完了,這個三十秒我只能用自己的話來填。我照例說了那期節目的主題,以及參與節目的方式,話音剛落,整點報時就響了。當時自己還在美,覺得時間控制還不錯。可是我忘了說完話要隨時注意關話筒這個細節。在六響報時之後,我從工作站調出了中國之聲的大版頭和整點新聞的版頭,這個時間大概有四十秒。這個期間,我喝了水,並且還嗽了嗽嗓子,當時全然沒有意識到做這一切的時候話筒還開着!所以全國人民分享了我的喝水和咳嗽。下了節目,收到了我朋友的短信:“豬,你幹嘛呢?”我說:“是說聲音很大嗎?”然後他告訴我說:“你說呢?地球人都聽到了!”儘管現在我說得很輕鬆,但是想想還是後怕。萬一那天在直播間裏不只我一個人,隨便的三言兩語後果都會不堪設想。

儘管幾乎每期直播都會有一些意外發生,但是我仍然喜歡直播,享受直播,樂在其中。我喜歡直播的感覺,特別是夜間的直播。整個四樓的直播區,除了兩端站崗的武警戰士,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上直播前,我習慣於關掉導播間的燈,體驗真正屬於我的九十分鐘。面對話筒的那一刻,我可以拋開一切雜念,讓真實的情感伴着夜色中的電波飛入一個個等待滋潤的孤寂者的心田。喜歡廣播,可能更主要的是喜歡在直播間裏的感覺,喜歡看着不斷刷新的短信平臺發呆,喜歡一邊說話一邊猜測聽衆的表情……那一刻,我會很滿足,也很踏實。

夜航給了我太多太多,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無論走到哪裏身邊都有一羣特別好的人,給我力量,給我關懷,給我信心,給我動力。做廣播,經常就會收到意外的驚喜。記得我第一次上節目的時候,就有我們新聞學院的同學通過短信平臺給我發來短信,他說——胡凡?這個名字和聲音都好熟悉,你是播音班的胡凡師哥嗎?也許大家會說一條小小的短信算不了什麼,但是在剛剛上節目的我看來,這就是莫大的鼓勵和溫暖。我不知道當初發短信的那個同學今天有沒有在現場,希望你能夠聽到我最真誠的感謝。在北京,還有一位好心的的哥,好幾次下節目,他都會準時在臺門口等,真的很謝謝他,讓我的心情從走出直播間的失落中復歸平靜,體驗到夜色籠罩下北京的那份特有的寧靜和安詳。聽衆真的很可愛,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航友與我保持着聯繫,還在詢問什麼時候我能再回夜航。在百度的夜航貼吧裏,我也經常能在字裏行間裏發現航友提到我的名字,我知道這是一種被牽掛的幸福。儘管我們從未謀面,但廣播這一特殊的紐帶讓我們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這其中有些是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但是更多的,我卻叫不出名字,可是,他們還是在默默地付出,他們還是真心的對我好。除了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小小的胡凡也許這一輩子也無法償還這份沉甸甸的愛。

6月8號,我在夜航做了最後的一期節目。在最後一期節目行將結束的時候,我本來準備的歌曲是陳志朋的《捨不得》,那是挑了好久的一首歌。但是不知爲什麼,我卻把節目開始放過的另外一首歌又播了一遍。走出直播間的那一刻,心裏反覆地在想,爲什麼留給了自己一個不完美的結束。也許真的是上天的安排吧,離別的時候不說再見,是否就意味着再次的相聚?

記得大魏老師有一篇寫廣播人的文章,題目叫《墮入無形》。裏面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許多時候下了直播,已是萬家燈火。夜深似海,我像一隻魚兒遊弋在海中央。沒有人知道我,沒有人認識我,那種隨心隨欲,那種工作過後的怡然自得,可能別人永遠無法明白。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以及廣播人像風,像水,在這個都市裏流動,流過之後了無痕跡。但是人們的生活中缺得了風和水嗎?

與電視和網絡媒體相比,廣播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光環,但是我們應該高興,在如今喧囂的媒介超市裏,還有這樣一方淨土,讓彼此心靈相通,在充滿理性和智慧的聲音裏讓人思考生命的存在和價值。作爲一名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我更願意把節目主持的道路看作是一種苦行僧的實踐。因爲永恆的不滿足,我將一直在路上。

在結束髮言之前,我想借這個機會,對播音主持專業的同學說幾句心裏話。小小的胡凡渴望快快地長大,我們的播音專業也渴望快快地成長。原來也一直不自信,出去實習了,我發現武大培養的播音人不差!記得前不久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對我說——我們都是不踩地的小鳥,帶着夢想往前衝。是的,我們不僅要做珞珈山下最字正腔圓的一羣人,我們更要用這純正的普通話、漂亮的嗓音,去承載最睿智、最閃光的思想。因爲“語言是思想的物質外殼。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不意人誇聲色好,願留心音在乾坤”。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2

1、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容。

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首先要對閱讀材料進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氣和,帶着求知明道的閱讀心理去閱讀。

第一遍閱讀時不要在個別生字、新詞、難句上糾纏,讀後自問:該語段寫了些什麼內容?

再閱讀第二遍,閱讀要更快,較熟的內容可跳讀,選讀重點語段。第三遍閱讀要控制好時間。

總之,要通過整體閱讀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容。

2、細心揣摩文後題目,認真審清題幹要求。

答題要正確的理解題幹要求,準確接收題目信息。要逐字逐句分析,萬不可匆匆一看,便去作答。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過於自信,似乎看一眼就全部理解了題目,不逐字逐句推敲,只是憑經驗思考,憑感覺做題,還把日常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帶入考試。

另外,有的同學平時語文基礎不牢,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弄混,以至於問東答西,張冠李戴。審清審準題幹是“方向性”問題,方向錯了,考試中因此失誤失分者不在少數。

3、注重規範答題語言,準確嚴謹表述答案。

語文答題對語言的要求較高,特別是表述題、闡釋題。語言應準確、嚴謹、周密、規範、卷面整潔。

不少學生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具體表現在:

(1)用詞用語不當,詞不達意,心裏在想的和筆頭寫的不一樣。

(2)語言過與繁瑣,講了許多無關的話。有的過與簡單粗淺,省略了許多應該說的話。

(3)語病太多,句子不通,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答題無條理,胡斂亂湊。

(5)書寫混亂,亂改亂劃。對此,答卷應做到書寫工整,成行成列,語言成句,不寫錯別字,對於要改的字、詞、句,一律用統一的修改符號,如刪除單字用雙斜線,刪除句子用平行線,萬不能亂塗亂抹,畫“黑圈”或亂“拉線”。

總之,要想使學生在閱讀方面取得成績,就必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準確答題的能力。只要學生持之以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養成好的習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電臺實習的工作總結 篇3

光陰荏苒,時光流逝,轉眼間我已來公司一年,回首這一年,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中,公司領導及員工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順利完成了由一名剛邁出校門的學生向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的轉變,可以說收穫頗多。

首先,思想認識的轉變。

去年一畢業接着就踏入了社會,當初社會經驗少,對什麼都是懵懵懂懂的,但有一顆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一定會出色的發揮!隨着在幾個部門的輪崗實習,我逐漸感到了困難,工作根本沒有我想象的那麼輕鬆,時時刻刻都有很多問題等着你去解決,我的心態也慢慢的平靜了下來,不在那麼輕浮,不在那麼急於求成,不再那麼好高騖遠,一切得從實際出發。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工人師傅們請教,再不懂的就查資料,非得弄個水落石出不可。就憑着這股韌勁,我感覺工作逐漸走向了正軌,工作開始變得得心應手,在處理一些事情上游刃有餘。經過這一年的工作實習,自己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變得沉穩,變得縝密,可以說我從一名剛邁出校門的學生成功轉變成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

其次,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這一年中,我先後在環衛、管廊、綠化三個部門實習,經過這一年的鍛鍊,自己接觸了不同的行業,遇到了不同的問題,但自己的能力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先在環衛實習了一個半月,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瞭解環衛工人,他們是城市美容師,爲了保持城市的清潔,他們早出晚歸,不辭辛苦,冬日寒風凜冽,夏日烈日炎炎,他們從沒抱怨過一句,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吃苦,學會了堅持,這對我以後的工作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然後在管廊實習了三個半月,在這段期間,我對管廊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了如指掌,這與我其中的而付出密不可分。每天我們沿着管溝大約走十里多路,我們對裏面每一處漏水、設施安裝情況,出口、通風口等的具體位置都一一做了測繪,這爲後來的工作奠定了基礎。經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東西,對它我從陌生到了解,我學會了怎樣去接觸一個新事物,怎麼樣去慢慢探索,當初管溝對我來說是那麼的陌生,現在我可以自豪的說,管溝,我對你已經瞭如指掌了!

在環衛、管廊實習完後我就調回了綠化部門,這纔是我的老本行。在綠化部門這大半年的時間裏,我先後參與了市北、新材料團地的綠地養護接收,及雙元路的綠化工程,從中我學到了很多,知道了驗收時該要注意什麼,經過這個綠化工程的磨練,我增長了不少關於工程方面的經驗,這對我以後的工作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經過這一年三個部門的輪崗實習,可以說我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自己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後,社交能力的增強。

以前在學校時我是一個內向的學生,不會主動跟別人交流,參加工作後遇到一些事情我就逼着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在與甲方的交流中我也積極參加,現在在與陌生人交往中我不在那麼羞澀,經過這一年的鍛鍊,我與人交往的能力,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進步,但也認識到了不足,我的社會實踐能力還有所欠缺,在以後的工作我還仍需努力,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爲公司的發展儘自己的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