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思想品德個人思想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思想品德課的最高追求是“德育爲先”、“育人無痕”。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學習思想品德個人思想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思想品德個人思想總結
學習思想品德個人思想總結(一)

我在讀《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時深切體會到面對複雜多變的課堂情境和開放互動的教學過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藝術,才能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促進學生的最佳發展。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形式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引領。

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引領,重視基礎性道德品質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強調與生活實際以及與其他課程的聯繫。

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於開發和利用國中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堅持正面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規範。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有機聯繫和融通,積極開發各門學科中的相關資源,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內容中獲得多方面的體驗和感悟。

(三)加強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及國情等內容的整合。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爲緯進行了科學設計。據此,教學要注重內容的整合,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利用主題或專題,把四個方面的內容融合起來,加強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繫和滲透,突出重點,發揮內在整合的教育優勢,全面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

(四)精心設計和優化教學過程。

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體佈局,把握具體教材內容在單元和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任務,根據課程標準,設定鮮明而集中的教學目標。以教材爲基礎,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在自主探究和切身體驗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的能力。

(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

在注重思想品德課知識教學的同時,更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豐富學生的道德體驗,提高學生的道德踐行能力。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需求,運用適當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實踐,通過親身體驗與感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創造良好的教學軟環境,建立共同成長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創造積極的心理環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圍,構建平等、和諧、互動、合作、互惠的新型師生關係。通過交流溝通、合作互動、自主探究等方式,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多樣的教學手段、富有啓迪的教學問題,調動學生的情感與經驗,引導學生思考與體驗,幫助學生求得新的發現;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觀察生活、探究問題、領悟知識的學習活動,在活動中爲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並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加強教師自身的體驗和反思,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從而達到師生的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八)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國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國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是知、情、意、行的過程。這個過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內化再外化爲行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幾個心理要素之間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每個過程都充滿着矛盾。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內化爲穩定的心理品質,他才擁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擁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當今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對國中生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課程標準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試圖通過整合心理健康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學習、事業的信心,把優良的品德轉化爲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心理品質,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養成沉着、冷靜、務實、高效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康人格。

總之,新課程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引領,強調與生活實際與其他課程的聯繫,加強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精心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爲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學習思想品德個人思想總結(二)

首先是思想認識上,思品課的教學要聯繫實際、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相互交流、不斷實踐、不斷創新,追求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追求上進心,對業務要執着追才能獲得職業幸福感,才能去掉教齡長而產生的職業倦怠感,使自己的心很年輕。

其次是教學上,據專家的報告,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學首先要認真學習課標,要正確認識和理解課程標準和教材之間的關係,用教材落實課標,在研究課標的基礎上要鑽研教材,瞭解學情,再進行教學設計,課堂由“被動應付”轉變爲“享受課堂”。教學要按照“活動——體驗——感悟——成長”的思路,以“德育無痕”的指導思想來引領我們的教學工作,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當代中學生不再滿足教材中的簡單結論,他們思想活躍,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頗爲關注。爲此,老師必須把學生帶入社會這個大背景中,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的同時多體驗社會生活,既拓寬視野,又能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便更好地把握思想品德課的內容,不斷確立學生的實踐意識。

一堂好的思想課,首先要使思想品德課充滿思想,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課程的一大特性,體現思想的深刻性,是我們的追求;二是要使思想品德課充滿觀點和行爲規範。三是要使思想品德課充滿尊重與關懷。貼近學使思想品德課充滿文化。思想品德課,如果沒有文化含量,課堂就會顯得單調、缺少色彩。課堂上力求實現心靈對話,要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親近”起來!生、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是課程改革的倡導。四是要使思想品德課充滿智慧。教育的過程既是獲取智慧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展現智慧的過程,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