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經貿局全年工作總結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9W

一、*年工業經濟發展及各項工作基本情況

區經貿局全年工作總結大綱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直部門、鄉鎮、街辦的大力支持下,全局上下堅持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爲動力,按照年初確定的“發展、穩定、建設”的總體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幹事創業,開拓創新,實幹奉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開創了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受到了區委、區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被評爲全市經貿系統唯一的省級先進單位。

(一)堅持“工業立區、工業強區”戰略,全區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一年來,局黨委充分發揮職能,以“一區三園”爲載體,以建設山東中西部機械裝備製造業基地爲目標,通過擇優扶強抓骨幹、創新機制抓改革、培植後勁抓技改、集聚產業抓園區等措施,全面提高工業經濟整體水平。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0.9億元,完成銷售收入123.3億元,實現工業利稅12.7億元,分別增長28.5%、34.5%、41.9%;新增規模企業35家,累計達到148家,完成工業投入28億元,增長50.5%。具體工作中,突出“五抓”:一是狠抓骨幹企業,培植“四大產業鏈”。全區形成了以重汽、濟柴、沃德、捷邁、北辰等企業爲龍頭的機械裝備製造業;以山水、平安、長興等爲龍頭的新型建築建材業;以晶恆、魯能正泰、恩翼帕瓦電機等爲代表的的電子信息產業;以佳寶、欣和食品、一品蔬菜等爲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濟南經濟開發區進入全省“十大產業集羣”行列,被命名爲山東省機械裝備產業集羣。二是狠抓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引進項目10項,累計到位資金3416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70.8 %。引進外資413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38%。招商引資工作繼續走在了全區前列。投資10億元的濟南魯聯集團產業園是全市最大的民營工業園,已全面開工建設,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2億元。三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構築加快發展的優勢平臺。按照“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抓難點,樹亮點。濟南經濟開發區今年基礎設施投入3.9億元,總長24公里的11條高標準道路全部建成通車,實現“七通一平”。5月18日,濟南經濟開發區南園正式掛牌運營,累計基礎設施投資2570萬元。水龍王工業園,累計基礎設施投資2802萬元。萬德工業園,5月份通過國土資源部審覈,成爲全省232個重點園區(開發區)之一,全市12個保留園區之一和全市唯一鄉鎮工業園區。四是狠抓民營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區個體工商戶發展到7734戶,私營企業1040家,民營經濟註冊資本達41.2億元;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57.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2.6億元,實繳稅金2.62億元,分別增長32.1%、31.8%、24.8%;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發展到145家,其中過億元的28家。全區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3家,有17個產品被列入高新技術產品,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5.9億元,增長52.8%,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0%。五是狠抓破產困難企業的資產重組,促進增量投入。協調完成了原農藥廠有限公司和白鶴泉酒業公司新廠徵地工作,今年4月份開始動工建設,兩處企業總投資將達到5000萬元以上。促成了白鶴泉酒業與四川宜賓古鶴鬆酒業公司的合資合作,註冊成立了濟南好運泉酒業有限公司。水龍王集團、陸通公司的改制工作加快進行。雙泉散熱器廠改制後發展勢頭良好,雙泉牌散熱器被列入全國免檢產品。

(二)攻艱破難辦實事,經貿系統信訪穩定形勢明顯好轉。狠抓了越訪重訪案件、信訪積案和突發性事件的處理。較好地解決了系統內軍轉幹部、化肥廠遺留問題等上訪案件;酒廠職工進京上訪案件得到徹底解決;妥善解決了上訪老戶董淑英27年的上訪問題;三九益民製藥公司突發性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目前已通過國家專家組的gmp認證。積極與有關部門協作,爲困難企業辦實事產生積極影響。合作培訓下崗失業職工200餘人,促進了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與民政部門協調資金9.96萬元,爲236人次辦理了大病救助;協調勞動部門,爲4處困難企業近700名下崗職工辦理或正在辦理養老保險;爲165戶特困職工辦理了“低保”,享受“低保”總數達到324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30%;狠抓了企業檔案統管,爭取資金近2萬元,整理企業各類檔案3萬餘卷,使水泥廠、化肥廠、酒廠、汽改廠、礦泉水廠5處企業人事、財務整檔進館;積極協調資金80餘萬元,爲原化肥廠家屬院進行了水、電、污水處理等徹底改造;籌集資金23.32萬元,救助困難職工2500餘人,困難職工子女大學生26名,高、國中及國小生25名。爲困難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三)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爲全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服務環境明顯提升。深入開展了以先進性教育爲重點的各項活動。舉辦了經貿系統先進性教育活動知識競賽和明珠之夜消夏晚會,在全區產生了廣泛影響。紮實開展了“樹全新服務意識、創知識效率型機關”活動、“四個十、一個五”爭先創優活動、建設節約型機關等活動,機關作風大爲改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狠抓了局機關的內部改革和建設。採取“撤三建一”的形式,組建了“長清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有14名事業編制幹部通過競爭上崗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健全完善了加強機關建設的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十四項規章制度,機關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軌道。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及領導班子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加強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服務力度,確保了項目洽談、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的順利進行。註冊成立了“濟南市啓新擔保有限公司”,到位擔保資金300萬元並投入運營。認真抓好“雙十”工程的落實,其中6家市級研發中心已審批。申報省級技術創新項目3項,市級鑑定2項。積極爲北辰、張夏供熱設備廠、第二汽車配件廠爭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65萬元。新評聘專業技術職稱人員82人,其中幫助冶金化工設備公司評聘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0餘人。這些紮實有效的工作,受到區領導和系統上下的一致好評,在區委區政府組織的“千人評議”活動中,取得了全區第四位的好名次,比上年的11位上升了7位,實現了進入全區前10名的目標。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固然可喜,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從工業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一是工業投入不足。全區工業投入雖然有了較快增長,但在全市仍處於下游水平;二是新增規模企業少。全區規模企業總數距全市“2133”目標尚有一定差距,在全市處於中游水平;三是經濟發展的外向度不高。全區出口企業僅8處,出口交貨值僅3000多萬美元,外向度僅有5%,低於全市5個百分點;四是高科技含量低。全區工業企業高科技含量僅有20%,低於全市4個百分點;五是企業資金普遍短缺。據對30家重點企業調查,企業資金缺口高達億元,其它企業有的因資金短缺不能滿負荷生產;六是同行業不正當競爭加劇,無序壓價、假冒僞劣現象嚴重,造成市場秩序混亂等。從機關本身來看:極少數幹部職工思想不夠解放,精神狀態不佳,作風不夠紮實;招商引資、抓大扶強、全新服務、信訪穩定等項工作措施不夠硬,辦法還不夠多;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還有待加強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共同研究,逐步加以克服解決。

二、*年工作思路

*年是“xx”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大規劃、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一年。因此,我們確定了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全區四級幹部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創新發展、和諧穩定、建設五型機關”的總體思路,以招商引資爲主線,以“一區兩帶兩創兩突破”爲重點,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爲目標,以全新服務爲保障,努力在新的起點上,謀劃新發展,實現新跨越,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爲“xx”實現新發展開好頭、起好步。主要指標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52億元,增長35%;銷售收入168億元,增長40%;工業利稅14.2億元,增長35%;工業利潤6.6億元,增長32%;規模企業發展到210家,新增60家;過億元企業發展到32家,新增5家;完成工業投入35億元,增長30%;實現出口創匯6800萬美元,同比增長30%。爲確保上述目標任務完成,我們將採取以下三項主要措施:

(一)堅持發展高於一切,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全區工業經濟的發展定位是:圍繞發展都市經濟和新興產業,着重抓好“一區一園一帶兩創”。

“一區”:濟南經濟開發區。以重汽、濟柴、沃德、捷邁、魯聯等優勢企業爲核心,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大功率發動機、數控液壓機牀等產品。通過推進長清與濟南“騰籠換業”工程互動、開發區與大學科技園研發和人才培養支撐互動、主導產業和產業鏈配套互動,引導產業有序聚集,不斷提高工業經濟總量和技術裝備水平,打造以開發區爲中心的山東中西部機械裝備製造基地。

“兩帶”:一是經十西路南延長線爲軸線的機械裝備產業帶。以濟南經濟開發區南園爲重點,依託濟南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機械裝備製造業及其配套產業,形成輻射帶動孝裏、馬山、雙泉、五峯機械製造業及相關產業的長清西部片區。二是104國道生態科技產業帶。圍繞農高區和大學科技園,重點發展食品藥品產業和壓力容器製造業等優勢產業,逐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突破發展新興產業。依託國道旅遊黃金熱線,不斷加強生態旅遊環境建設。圍繞水龍王工業園和萬德工業園,大力發展承載濟南經濟開發區發展的機械裝備製造業、新型建築建材業和以旅遊產品爲代表的輕工食品產業。逐步形成“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高新技術企業密佈、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生態優美、人居環境良好”的104國道生態科技產業隆起帶。爲抓好“兩帶”規劃與建設,建議由區經貿局牽頭,在建立健全園區組織領導機構的基礎上,力爭上半年完成總體規劃和各類祥規,以“兩帶”企業集中片區爲突破口,年內抓好起步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好促進園區發展的優惠政策。積極探索“園鎮合一”的管理模式,加強對園區的管理協調力度,加大園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力爭建成繼大學科技園和開發區之後的兩大亮點工程。

“兩創”:一是科技創新。爭取申報2家省級技術研發中心,10家市級技術研發中心,90%以上規模企業全部成立產品研發機構。同時,引導傳統產業企業積極與大專院校、大企業集團合作,不斷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二次創新。二是品牌創優。認真落實濟南市實施品牌戰略的意見,年內計劃爭創省市級名牌產品10項,省著名商標10個,品牌企業5處。

“兩突破”:一是在發展都市工業上有新突破。圍繞大學科技園、經濟開發區、現有主城區的城市建設,以104國道爲軸,突破發展以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孵化經濟爲主的都市經濟。藉助大學科技園科研優勢,建設學研產一體化的研發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藉助聯通、山水、濟荷高速等集團總部的帶動作用,建設我區財務結算中心、培訓中心。二是在發展新興產業上有新突破。藉助開發區內龍頭企業及大學科技園科研優勢,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步伐,不斷開發以新能源、新材料爲主的新興產業。

在具體工作指導上,突出抓好“三個創新,兩個重點,三大梯隊,四大產業集羣,五大建設項目”。

三個創新。即創新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服務和社會環境。致力於政策環境創新,積極與有關部門搞好配合協作,在財稅金融、外經外貿、技術創新等方面爭取更大的支持。致力於服務環境創新,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制和首問負責制;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致力於社會環境創新,正確處理放手發展與加強管理的關係,依法打擊阻工擾工、坑蒙拐騙、製假售假、敲詐勒索和不正當競爭行爲。同時,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總結宣傳好典型、好經驗,在全區上下形成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濃厚氛圍。

兩個重點。一是招商引資。重點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資本技術密集區和臺資、韓資,逐步與所在地區建立長期互動合作機制,主動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和參與產業協作分工,引進一批產業龍頭和集羣配套項目。充分挖掘和利用電力、人力、企業資產等資源以及區位、交通等優勢,精心“築巢”,誠信“引鳳”。對重點地區、重點客商、重點產業,堅持長時間、高密度、專業化定向招商。二是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通過技術改造、引進嫁接等形式,鞏固、改造、提高傳統行業,推動產業升級。產品結構調整,重點以市場爲導向,以實施名牌戰略爲突破口,大力發展“四高”產品,逐步實現由初低檔產品向中高檔產品轉變。組織結構調整,重點以收購、兼併聯合、資產重組爲手段,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形成一批骨幹企業羣體。佈局結構調整,按照集中連片發展的思路,突出抓好兩個新亮點建設,形成佈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新型工業產業走廊。

三大梯隊。以濟柴、重汽、沃德、佳寶、山水等引進企業爲第一梯隊,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力爭濟柴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重汽10億元,沃德5億元,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達到10家;以北辰、宏達、冶金、二汽配等骨幹民營企業爲第二梯隊,鼓勵、引導企業開拓市場,完善機制,爭取2-3年的時間,企業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以好運泉酒業、計算機應用公司等成長型企業爲第三梯隊,做好培育、引導,爭取1-2年的時間,企業銷售收入過億元。

四大產業集羣。機械製造業,以重汽、濟柴爲龍頭,帶動北辰、宏達、二汽配等機械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打造山東中部地區機械裝備製造業基地,力爭集羣企業發展到50家以上,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新型建材業,以山水爲龍頭,帶動二水泥、水利水泥、長興商砼中心、金嵐新型建材、黃河淤泥制磚等建材企業加快發展,力爭集羣企業發展到20家以上,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食品藥品業,以佳寶、明發爲龍頭,帶動新星動物藥業、華爾康獸藥、好運泉酒業等食品加工、獸藥飼料加工、生物製品等產業加快發展,力爭集羣企業發展到60家以上,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依託大學科技園、晶恆工業園,加快魯能恩翼帕瓦、計算機公司等電子產品企業發展,不斷引進新興電子信息開發製造企業,力爭集羣企業發展到20家以上,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五大建設項目。即投資12億元的濟南柴油機廠項目、投資3.9億元的濟南沃德汽車零部件公司遷建項目、投資5.4億元的魯聯集團產業園項目、投資1億元的省建築機械項目和投資2億元的高強標準件項目,力爭年內全部竣工投產。同時再引進過億元企業2家,並爭取開工建設。

(二)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構建和諧有序的工作新秩序

信訪穩定工作一直是我局各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今年,我們將針對系統內破產企業多、下崗職工多、遺留問題多、上訪案件多等現實,不等不靠,攻堅破難,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結合貫徹執行新的《信訪條例》,健全完善“雙教育、雙規範”信訪工作機制,教育幹部職工依法行政,規範接處行爲,教育企業職工遵紀守法,規範上訪行爲。把解決信訪問題的着力點放在爲羣衆辦實事,解難題和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上。對發生的每起信訪案件,堅持因人制宜,分類施治,做到“三查三看”“六步四心”,即查案件內容,看涉及到哪些政策法規;查案件形成過程,看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查當事人提出的具體要求,看是否能在現行政策法規框架內解決問題。同時,按照調查摸底、接觸交流、甄別定性、判定方案、靈活解決、鞏固回訪的“六步”工作程序和溝通順心、真情交心、政策攻心、幫扶暖心的“四心”策略進行調處,增強處理信訪案件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對確有實際困難的上訪老戶,本着“有難必幫、有困必解”的原則,加大補助、救濟力度,解決就業和子女上學難等問題。對無故鬧訪、纏訪的上訪戶,採取迂迴接觸、理順情緒、講解政策、教育攻心、真情感化、拉近距離等措施化解矛盾糾紛,力爭年內上訪、重訪、越訪事件明顯減少。

(三)堅持服務重於一切,創建和諧文明的機關新形象

按照“主動服務、上門服務、跟蹤服務、超前服務”的思路,搞好“上下內外”四個方面的服務,完善四個機制。對上,定期圍繞事關大局、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對下,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招商引資、技術創新、品牌創優、信用擔保等服務;積極爭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對內,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制和首問負責制;及時反映系統內各項工作的新進展、新經驗、新亮點及意見建議和要求;建立外商投資時的一條龍服務,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全方位服務和企業開工後的經常性服務三大服務體系。對外,協調好與工商、土管、規劃、建設、供電、環保、稅務、財政、金融等部門的關係,抓好新上項目的認證、審批、辦照、徵地等環節的研究落實,解決項目用地、用水、用電等問題。爲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局黨委研究決定,今年在機關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幹事型、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五型”機關活動。總的要求是: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爲指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突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按照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要求,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爲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