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4W

作爲教書育人的老師,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真正的教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
【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一】

今天我參加了國小語文教師培訓,深感受益匪淺。面對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發展變化,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有些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而此次國小語文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猶如幫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一次收穫豐厚的學習。

在此次國小語文專題培訓中,教師認真詳細地給全體語文教師分年段解讀了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修訂,修訂後的課程標準跟原來的實驗稿有哪些區別,從課程理念的調整、教學目標的升和降、教學建議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具體地闡述,爲我們指明瞭今後閱讀教學的方向。

要把課標理念與具體課例以及自己豐富的從教經歷相結合,生動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閱讀教學該怎樣從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出發進行教學,如何正確有效地在日常教學中地把握好教學目標的階段性;閱讀教學如何根據各年段的學生特點找準起點,抓住重點,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標。具體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標,總的概括爲低年級學段:字識得鞏固、寫得端正;能正確朗讀;在背誦中積累詞句;敢於說、樂於寫。中年級學段目標是:進一步加強識字能力,加強朗讀學習;繼續加強詞句訓練,加強段的訓練,向篇過渡;多讀書、重積累;自由表達;有內容、有真情;在口語交際中要聽懂、說得通。高年級學段目標是有較強識字學詞能力,把字寫美觀;會朗讀、默讀、略讀、瀏覽;在詞段練習基礎上加強篇的訓練;會寫記事作文、想象作文、應用文等等。

強調國小課本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學生閱讀數量要增加,多閱讀經典書籍。我們語文教師要學會藉助課文這個例子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從課文提供的語文材料出發找準三個點:即語言訓練點、能力培養點、方法習得點,抓好國小生閱讀和積累,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和作文教學,激勵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

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我也始終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條,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沒有深厚的積澱,沒有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培訓,也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才能澆灌祖國未來鮮豔的花朵。我將用我的所學指導我的教學,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天地裏開出美麗之花。

【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二】

炎炎酷暑,獨坐家中,手執紙扇,每天準時坐到電腦桌前,觀看了國小語文的網絡培訓。短短40天的培訓,讓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獨到見解的老師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讓我從理論到實踐上認識什麼是有效情境教學。使我教育觀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學習獲得的點滴體會。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更加認識到,作爲新世紀的教育者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現代的老師應成爲學生潛在品質的開發者,成爲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成爲學生的心理諮詢和健康的引領者,促進者,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從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搜索教學方法。經過這次培訓,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轉變,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爲教師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只會轉道授業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格守常德。勇於探索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而不是僅僅聆聽別人(例如教師)關於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運用建構主義的觀點進行情境的設置,是突破傳統作文教學法的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設置得好,這種教學法的優越性就越能夠很好的體現出來。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價值的。就我個人認爲,現在的老師和學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國小作文教學模式的特點一直是主張以“作文教學爲中心”組織讀學寫的訓練,沒有從內容建構入手,激發學習者的作文動機;強調語言技能的訓練,設計系統的作文教學認知目標,沒有建構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和思想品德素質爲核心的作文教學體系。這種脫離國小生學習的社會文化背景,脫離人的社會本性的教學方式,不是在教育人,而是在摧殘人,它扼殺人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阻礙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繫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總之,通過“同化”與“順應”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在傳統的課堂講授中,由於不能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因而將使學習者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發生困難。建構主義認爲,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聯繫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而不是僅僅聆聽別人(例如教師)關於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運用建構主義的觀點進行情境的設置,是突破傳統作文教學法的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設置得好,這種教學法的優越性就越能夠很好的體現出來。

【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三】

xxxx年7月12日至15日,有幸聆聽了xxxx幾位國小語文教學專家的報告,目睹了他們精彩的課堂情境教學,感受到他們的風采,在這次學習中,我對情境教學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情境教學法是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方法。它以“創設情境”爲突破口,着眼於兒童的身心發展,其特點有形真、情切、意遠、理蘊。

老師在運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兒童不光是靠耳朵聽,靠眼睛看老師的演示,而且以教師的“情”去撥動兒童的心絃,促使他們用心眼去學習,這樣主客觀的一致,智力、非智力的和諧,就統一在整個情境中,從而帶來令人愉快的效果,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幾節展示課中,執教老師充分利用音樂渲染法、表演體驗法、角色轉換法、課件演示法等多種方法,把學生帶到情境之中,比如張老師執教的《水》一文中,讓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小記者去拍攝當地缺水之苦、盼水之切,再把自己想象成當地的小孩,體會極度缺水後天降大雨時孩子們的那種快樂、興奮之情,順勢採訪學生,讓其描述雨中感受,讓學生很自然地把課文的語言轉換成了自己的語言,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還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張老師的語文課堂上,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了,而是充滿了快樂。唐老師執教的《鄉下孩子》則用詩一般的語言把孩子們帶到了清新的鄉下生活中,讓孩子們領略到了鄉下孩子的生活樂趣。在學習中唐老師巧妙帶領學生帶着強烈的感情朗讀課文,進入角色時,使孩子們分別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場上,把自己就想像成文中的主人公,使自己身臨其境,和鄉下孩子一起逮魚,一起捉蝴蝶來體會鄉下孩子多彩的生活。課堂上老師還讓學生扮成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表演,如那隻饞嘴的小花貓讓學生表演的生動極了,讓人看着忍俊不禁。這種方法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與生活也更接近。這樣的課堂誰不不喜歡呢?難怪在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都躍躍欲試!

通過聽課及聆聽專家講座,我也明白了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掌握起知識來也會是得心應手,在此同時可讓情感得到陶冶,心靈受到淨化。所以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貼近兒童生活,熟練而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巧妙地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整體語文素養,這應該我們國小語文教育的一個突破口,也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語文繼續教育培訓總結1000字四】

8月5日、6日我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暑期國小語文教師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啓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曹化根副區長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說是爲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爲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爲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 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所以我對毛運方老師的講座深有同感。

此外,孫友紅老師的講座,在言談之中透露着充滿哲理的思考也無不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爲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爲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是一句空談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纔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爲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關注未來,放飛希望。首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這也是我在閱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中,更要好好地體現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在“尊重體驗、個性解讀、預設與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儘量避免走向“脫離文本、無效合作、表面自主、縱容個性”等極端。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