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7W

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 篇1

11月27日到30日有幸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行的河北省第二屆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幾天的學習聽了三十一節各地的校本課程說課,內容基於各地各校特色,課堂上以學生的探索和體驗爲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都很值得學習。其中《遊戲和思維》《英語繪本故事》《避暑山莊湖濱漫步》等校本課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通用3篇)

值得學習的是每位校本課程的說課教師都有一個說課的流程。基本環節是說課程產生的背景、校本教材分析、內容介紹、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教學過程、課後反思。兩天多的時間聽了31節校本課程的說課,受益匪淺,感受頗豐。

校本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爲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校本課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爲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爲開發者。

校本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校本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課程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校本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努力開設本校校本課程,形成學校特色,構建學校文化,爲學生的成長服務。

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 篇2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在無錫江南大學的教師培訓。三天的學習內容豐富、專業。讓我們在教師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教師的道德操守及個性化德育實踐,團隊勾通與共識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驗,有助於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個人業務能力等。

我們知道,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在教育實踐中,人們普遍已達成一定的共識,即國家課程是一種理想狀態的課程,它與現實的課程存在一定的差異,地方課程則是依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情況而定,那麼校本課程量更是要根據學校辦學哲學,學生興趣等因素開發。

新課改,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但從三級課程的比例來看,國家課程佔了70%,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佔了30%。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作爲教師,我們更關注的是校本課程的建設。從長期的工作來看,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誤解,或工作上的偏差,這主要是不瞭解各級課程的性質和目標。對於國家課程來說,它是要保證基礎教育的基本質量(國家競爭中的有利位置,社會服務的合格人才),是爲了人的生存。校本課程強調學生玩得在趣,學的輕鬆,活出自己,爲了生活。在專家認爲,傳統教育把學生當成來料加工的產品,課程與生活脫離,只有生存沒有生活,而生存與生活是有區別的,那就是幸福感,有一定幸福感的生存纔是生活。

那麼怎樣建設校本課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校本課程的定位,我國的校本課程是在學校本土生成的,既能體現各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和本校的資源優勢,又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它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一個組成部分,即中國小新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從校本課程建設的途徑來看,主要從兩方面來建設: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就這方面而言,各學校或者說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基於當地的教學資源環境,就學要求,學生情況,社會要求等形成一些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校本課程,是在長期的實施過程被證明的能保證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做法。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爲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國家課程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衆多的課程的選擇中得到個性發展的及時補償,在選擇中發現潛在能力的火花,在選擇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採集和加工的能力,學會學習,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對於開發新的校本課程,雖然提了10餘年,但前進的步伐似乎很慢,它涉及到人的意識的轉變、學校的組織,人財物的投入,選材,實施,評價等。我想這也是學校及教師個人下一步重點提升的內容,同時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 篇3

很榮幸的迎來了教研室齊華主任爲我們培訓校本課程的開發的有關知識,使我對於校本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前總覺得農村老師缺乏資源,不知道怎麼進行校本課程的選擇與設計,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有了一些想法,可以結合我們學校的特點選擇一個切入點進行選擇。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我校根據實際需要提出了對學生的具體培養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術素質,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爲把學生培養成爲社會主義建設的英才奠定堅定寬厚的基礎。

從學生方面看,學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學生的發展指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和每個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涉及知識、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審美、個性特長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的良好發展是培養目標順利達成的重要標誌,也是學校辦學水平、教育質量的主要指標。

從教師方面看,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持續教師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既是學校辦學水平的標誌,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養成良好而穩定的職業態度,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形成高超的教學能力等,對於教師自身的發展、以及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過去的問題,教師的發展主要涉及觀念的更新,如教育質量觀、課程觀、學生觀的轉變;教育實踐能力的更新,如課程開發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從學校方面看,學校辦學實力的增強,教育質量的提高,校風、教風、學風的端正,學校優良傳統的發揚光大,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表徵。學校更新的核心內容是辦學指導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認真思索和回答“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把學校辦成什麼樣的機構?”等問題,處理好“成人”與“成才”的關係,突出學校教育以“育人”爲根本職責的特點。基於教育觀念的更新,來帶動學校評價管理制度的更新、辦學條件的更新等。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己開發的課程,而且不屬於升學考試的範圍,教師作爲課程開發的主體,參與開發校本課程的系列實踐活動,如調查研究、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材編制、課程實施和評價等,可以使教師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並在能動的實踐中,更新課程觀念,鍛鍊並提高課程開發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夠幫助教師克服對國家課程的“依賴心理”和“忠實執行的習慣”,增強教師的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確立教師在課程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