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申報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W

華師大張江實驗中學地處浦東張江高科園區的中心,前身是一所擁有六十多年建校歷史的張江中學(完全中學),XX年搬遷至新校址。

學校申報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

學校擁有着獨到的地理位置優勢,同時也見證了浦東改革開放、張江由富裕的農村快速轉變爲世界聞名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整個發展歷程,最重要的是學校、老師和學生都從親身經歷中最深切的體驗和感受到科學技術轉化爲生產力後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從這個角度而言,張江實驗中學得天獨厚的地緣特色爲學校申辦“科技特色學校”奠定了最厚實的環境基礎和有利的行動抓手。

伴隨着地區的發展,學校的硬件條件也伴隨着新校址的正式搬遷而一步到位,學校除擁有齊全的教學設施外,還專闢了兩棟連體專用教室樓,擁有了較爲規範的理化生等實驗環境。

除擁有一流的辦學設施外,學校還與張江鎮聯手建設了包括圖書館、科技體驗中心和健康體測中心等完整設施在內的文廣中心大樓,文體中心所設的項目全部面向地區學生和居民開放。

XX年年9月,新區決定由華師大實施託管,並由二附中派出管理團隊。陳勝慶校長率領的學校新班子,不僅擁有豐富的治學經驗,也同時把二附中的科技教育特色成功的移植到了這裏,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學校在“傳承大學文化、弘揚張江精神、實現科學發展”的辦學目標指導下,經過短短一年的努力,在實施科技教育、投身科學實踐、開展科技活動、參與科技競賽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豐收。

陳勝慶校長和他的管理團隊受華東師大的委託,來自於華東師大二附中。他們的到來,也同時帶來了二附中的傳統科技特色和科學思想。班子一致意識到,開展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是形成爭創一流的科技教育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推動我區科技教育發展的重要工作。學校應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做好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學技術的工作,同時,要把積極創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形成學校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項目作爲學校發展的重要抓手。

學校率領全體教師系統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有關精神,並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印發的“上海市科普事業“十一五”規劃”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的創建和管理,推進學校科技教育的發展。

學校配備了科技教育領導班子及其運作網絡;學校通過項目管理的模式以推進創建工作,並由劉黨生副校長親自領銜;在學校制定和實施辦學規劃等戰略性文件的過程中明確,要將科技教育列入學校總體發展目標。

學校在科技教育中取得顯著成果,在區或市範圍內有一定的影響。僅07-10年以來,學校師生先後在各類科技競賽項目中獲獎,據不完全統計,有新區教研室組織的“2011浦東新區國中物理競賽”、“新區‘愛我中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活動先進集體”、“XX年年區勞技教師課件評比”、上海市教育學會組織的“XX年年市勞技教師課件評比”、新區教研室組織的“2011年新區中學勞技學科競賽高中電子技術項目”、上海市中學生迎世博英語大賽組委會組織的“2011年區勞技學科競賽國中電子技術項目”、“2011年上海市中學生迎世博英語大賽(國中組)”、“2011年上海市中學生迎世博英語大賽(高中組)”、新區教研室組織的“新區2011“楊思杯”高三化學競賽區預賽”、“新區2011“天原杯”九年級化學競賽區”、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織的“市青少年節能環保創意徵文”等系列競賽的良好成績。儘管,這些成績的等第不是最高,獲獎的面也不是最廣,但是,對於一所普通學校而言,對於剛剛從標準的農村學校轉型過來的學校而言,對於生源中,農口戶籍學生和外來務工子女佔了絕大多數的學校來說,紮紮實實地邁出的這一步就顯得難能可貴。

在此基礎上,我校成功承辦了新區“張江杯新區中國小勞技競賽”,周到地組織準備工作得到了與會領導專家和兄弟學校師生的好評;學校也在比賽中收穫良好成績。

學校把普及科學知識作爲學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內容,並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中;並且,學校領導身先垂範,帶頭開設校本課程和講座,爲科學教育的全面推進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在學校課程建設中,科技教育內容滲透於各類學科之中;堅持深化科技課程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本校科技教育特色項目爲主體的學校課程體系。XX年-2011學年度間,已開設科技類相關的校本課程有:“生活中的化學”、“平面設計基礎”、“電腦平面設計”、“航模製作”、“攝影”、“幾何畫板入門”、“幾何畫板應用”、“數學文化欣賞”、“挖掘物理髮展史的篇章”、“走進張江”、“flash製作基礎”、“軟陶製作”、“國中化學課外實驗探究”、“多彩的科學實驗”、“綠色校園之化學”、“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監測”、“現代生物技術與社會”、“生活中的微生物”。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科學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凸現了作爲身處張江熱土的學校特點和特色

而學校領導亦自覺投身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陳校長在教師中講解校本課程的設計方案和開發模式;方曉毅書記堅持爲學生開設“數碼影像基礎”等校本課程,並利用暑假,與張江鎮聯手開辦數碼專題夏令營;副校長劉黨生老師自行開發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的系列課程,比如:“聚焦張江高科技(cas)”、“科學中的藝術鑑賞”、“我們一起來發明”等。

學校主動引進“院士進校園”的主題活動,邀請軟件園老總胡洪亮等頂級科學家來校爲學校的老師同學開設講座、論壇;邀請張江功能區、張江鎮的領導到校宣講張江的變化和發展的前景。

學校積極創設平臺,爲包括張江實驗中學在內的全市青少年搭建科學教育的交流舞臺。

2011年,學校承辦了“上海市‘張江杯’環保創意大賽”,來自全市19個區縣的近百所學校學生,圍繞綠色奧運、科學世博的主題展開智力和智慧的競逐,經專家評委的認真把關和細緻比較,包括我校學生在內的一大批環保創意得到了表彰和推廣;我校的組織工作受到了市環境學會、市青少年環保組織、市青少年科技指導中心、市少年宮等上級單位的好評。

在“上海市‘張江杯’環保創意大賽”的啓動儀式上,來自華師大二附中和華師大張江實驗中學的同門學生,並肩向全市青少年發出“以實際行動迎接綠色奧運,爭做環保小衛士”的倡議。

結合學校的地理特點,我校發起了“百校百河”科技活動的倡議,已獲得市少年宮、市區環保部門和部分專業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與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合作開展,積極開展有關科學素養、科學知識和科學教育的調研。

學校與張江功能區聯手,積極吸納周邊學校的中國小生開設專題講座和數碼技術專題夏令營,爲科學教育探索出了發展拓寬的新模式。

學校結合春遊秋遊活動,把學生的足跡和視點引向現代科技,引向大學校園;近一年來,先後組織了學生參觀華師大的物理中心實驗室、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和凌空現代農業園區;豐富而又多彩的互動形勢和活動內容是同學們新奇,令學生們入迷,幫學生們叩開了一扇扇通向科學的大門。

學校還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動,如校園科技節等主題活動來爲科學教育造勢,爲學生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平臺。

學校建立科技教育的激勵機制;重視對科技教育的經費投入;與社發局教育處和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協商,意欲在張江建設一個以環保爲主題、與科技教育特色項目相對應的工作室或實驗室。

與此同時,校園環境亦積極營造科普宣傳教育的良好氛圍;依託社區、依靠社會支持學校開展科技教育;並建立起一支由學校教師和科技輔導員爲主組成的熱心於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區輔導員隊伍;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科普宣傳活動;而黨員教師帶頭深入社區,開展以抵制xx,宣傳科學爲主題的系列宣教活動。

學校利用文廣中心和學校的裝備,爲周邊學校的學生和居民廣泛開展科技夏令營、專題諮詢活動和志願者服務。學校的科普教育資源及活動陣地向周邊學校、社區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對照區內外的科技先進學校,我們深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遠。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條件,在新區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華師大和二附中的榜樣感召下,在全體老師同學的齊心努力下,學校的科技特色一定能堅持下去,並不斷髮揚光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