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企用人四章經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1W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難求,是企業普遍的感受。但是,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企業,對於人才的標準卻迥然不同。在溫州,民企發展過程中的“人才需求”和“用才歷程”,就經歷了四個不同的階段。透過這四個階段,我們看到了溫州民企的成長經歷;同時也看到,溫州民企若要走得更遠、更精彩,人才依然是關鍵。

溫州民企用人四章經

以“引進國際人才之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爲主題的XX中國民營企業國際人才智力(溫州)交流大會將於明天隆重開幕。此次大會的召開,無疑將爲民企的人才需求搭建一個國際化的平臺。這個平臺,對促進民營經濟國際性人才智力交流與合作,引進人才、技術和先進理念,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第一章:推磨經———皮鞋佬辦皮鞋廠

康奈、德力西……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資產上億、員工數千的規模企業,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創業初始,無不是從一個人“推磨”式的家庭作坊做起,而那時的人才是什麼?又起着什麼樣作用?

康奈集團總裁鄭秀康提起當年的創業歷程,依然感慨。1980年,鄭秀康放棄通用機械廠副廠長的公職,自己創業,在家辦起了紅象鞋廠,就是因爲自己對鞋模、製鞋工藝熟悉,說白了:就是自己會做皮鞋。當時,皮鞋廠除了自己,就是包括親戚在內的8個徒弟。“從做鞋楦、畫鞋樣、縫鞋幫,到最後成型鞋子,一個人就是一條生產線!”鄭秀康感慨地說:“這還不止,麻雀雖小,產供銷等‘五臟六腑’卻必須俱全。自己既要管技術,還要管理企業……”因爲老闆就是技術、老闆就是人才,所以,老闆創業都像“老驢推磨”一樣,非常艱辛。創業第一年生產的“紅象”牌皮鞋雖然比其他廠生產的皮鞋價格高1至2元,還出現脫銷現象。當年的“紅象”、“紅盛皮革皮件廠”,如今已經發展成爲馳名的康奈集團。

皮鞋佬辦皮鞋廠,裁縫師傅辦服裝廠……有一技之長又有膽識的溫州人,在第一次的市場浪潮中浮出水面。

第二章:挖牆經———四年等來一高工

經歷了創業之初的摸打滾爬,溫州人意識到“技術是企業生命之源”。然而,到哪裏尋找技術人員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技術人員幾乎都集中在國有企業裏,沒有人願意到沒有勞保、不穩定的私有企業工作。於是,被稱爲“挖牆角”的行動,成爲溫州民企人才需求的第二個階段。

挖來高級工程師周誕康,德力西用了4年時間。1994年,胡成中多次邀請貴州遵義長征電器十一廠技術骨幹、高工周誕康加盟德力西。每一次,胡成中都說“來了,不會虧待你”。然而,周誕康割捨不了國企穩定的收入、退休金、公房等等,總是說:“下海,風險太大了!”

德力西並沒有就此罷休,在1998年周誕康退休之際再次向他發出邀請。4年終於等來了一個人才:周誕康於當年年底,辦理了退休手續來到德力西。從技術顧問,到質量總監、副總經理、集團的質量管委會主任,周誕康純熟的技術和多年的管理經驗在德力西發揮了重要作用。年薪從剛開始時的5萬元到現在的16萬餘元。在周誕康帶動下,德力西又從遵義“挖”來一批經驗老到的“退休佬”,組成了德力西技術“股”。

第三章:擺攤經———人才市場招人才

從人才市場尋找工作的畢業生到正泰集團的中層領導,朱要武只花了3年時間。現在,他負責整個正泰集團的客戶服務中心,年薪10多萬元,而且是正泰集團的準股東。

XX年7月,西安理工大學MBA畢業生朱要武一邊做論文,一邊找工作。“當時,已經有兩家廣州的公司決定要我,但我還是決定到正泰”,朱要武坦言,是在人才市場和正泰有關負責人的10分鐘面談,改變了自己的選擇。其實,那時的朱要武對正泰並不瞭解,但招聘負責人的用人規劃讓他相信,這個公司有前途。同樣,朱要武的碩士學歷和高素質,也給正泰留下了好印象。就這樣,靠着人才市場攤位上的“一面之緣”,朱要武走進了正泰。因爲突出的業績表現,朱要武僅一年多時間就從近萬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成爲華東片區市場開拓處處長,之後又被任命爲客戶服務中心經理。

像這樣靠人才市場擺攤招來的人才,如今已經成爲企業用人最普遍的方式。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在爲企業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自己也快速成長起來,成爲企業發展的生力軍。

第四章:獵頭經———高薪搜尋經理人

急聘總經理、財務總監空缺……當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時,每個部門都需要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因此,老闆們迫切希望有一個職業經理人幫他帶好團隊,即使花數十萬高薪聘請也值得。獵頭公司也由此應運而生。

廠長經理人才公司的職業獵頭季亞斐從事這個行業已經有5個年頭了,她不願意透露期間共幫企業挖了多少人才,但她表示,溫州許多知名企業都是她的老客戶,如正泰、德力西、報喜鳥、紅蜻蜓、康奈等。當然,每個人才的“價格”都不一樣,她挖過的最“貴”的人才是皮革行業的一位總經理,年薪60萬元。“大家都知道,人才缺失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所以都想方設法找更好的人才,有的甚至直接‘點將’。”季亞斐告訴記者,通過獵頭搜尋的高級人才,一般在人才市場上很難找到,他們多數都在原單位裏擔任要職,因此找人的過程也比較“曲折”,有時爲了挖到一個合適的人才,他們要經過幾個月的物色、動員和接觸。

那麼,對職業經理人來說,企業開出的高價是否就是決定他們去留的原因?季亞斐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認爲,職業經理人更看中的是企業文化、工作環境以及發展前途等。然而遺憾的是,目前一些企業家雖然很重視人才,但在如何用好人才方面還有點欠缺,他們給職業經理人的權限不清,使其無法很好發揮自身的才華。“不過,這也是一個磨合的過程。”季亞斐相信,隨着磨合期的過去,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爲溫州民企插上騰飛的翅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