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生:廢石渣變“漢白玉”的神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3W
于振生:廢石渣變“漢白玉”的神話
靠着用廢石渣製造仿真漢白玉欄杆,青島平度市現代工藝品廠于振生一舉成名。其技術與產品榮獲國家六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發明專利(專利號:00105128.8),掀開了城建園林裝飾的新篇章。

初次學藝,竟遇騙局

1997年,中專畢業的于振生在上班一年後,隨着廠子破產下崗回家。他的家臨近國內最大的北方石材城,石材加工廠星羅棋佈。于振生靠用手推車在工地附近給工人送飯謀生。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于振生走上了用廢石渣創業之路。

那是1998年春天,一個石材廠將廢石渣倒在人家麥田裏,發生了糾紛。一位鎮領導無奈地說,廢石渣要是變成廢鋼鐵能回收利用該多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此話讓于振生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石材廠太多的廢石料填滿了周圍的河溝池塘。如果這些資源可以利用起來該多好啊!在此之後,于振生有時間就到城裏的圖書館查閱報刊。他看到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轉讓用廢石子生產仿真漢白玉欄杆的技術。于振生如獲至寶,急不可待地趕往北京,交了8000元學費。五天後,他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購齊原料,開始生產。

但是,按照學到的技術,于振生居然一件像樣的產品都生產不出來。等他趕到北京,那家公司早已人去樓空。于振生辛苦攢下的兩萬多元錢打了水漂。

立志創業,連遭挫折

漢白玉欄杆具有巨大的市場,而漢白玉石材的稀缺以及傳統加工手段的低效率都限制了這個市場的發展。因此,一旦用廢石料開發出仿真漢白玉欄杆,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是巨大的。看到了這一點,于振生用房子做抵押貸了3萬元,開始了二次創業。

他招聘了鑄造工藝師,重新設計了模型,不斷改進生產配方,一種表面噴塗瓷漆的仿真漢白玉欄杆問世。因爲改造河道,當地政府向他訂了2000米的貨。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寒冬飛雪的侵襲下,欄杆表層脫落並變形開裂。工程泡了湯,于振生賠了幾萬元。

再次的創業失敗沒有擊倒于振生,他帶着產品來到北京建材研究院找專家指導,改進配方。終於,產品通過了國家建材檢驗中心的檢測。

于振生求親告友又借了3萬元資金,重新啓動生產。辛苦了一年之後,于振生有了十幾萬元的純利。但是很多單位都說他的產品不像漢白玉石材。

他檢索了各種人造石資料後,對美國的一種新材料很感興趣。但是該產品的價格高達每噸180萬元。於是,他聘請了兩位化工專家來研製這種材料的替代品。經過200多天的艱難拼搏,仿真漢白玉欄杆流水線模壓成型新工藝終於完成。產品一次成型,比手工雕刻提高工效200倍,成本只是漢白玉的二十分之一,外觀質感強度完全達到純天然漢白玉欄杆的程度。于振生將第一批產品安裝到高速公路入口處。安裝後的漢白玉欄杆氣勢宏偉。

但是三個月後,那些仿真漢白玉欄杆顏色全部變黑。生產又一次陷入危機。工廠又一次關了門。

攻克難關,夢想成真

于振生再次揹着樣品來到北京建材研究院。經過分析,他終於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外建築外裝飾沒有使用仿真石的。因爲仿真石材在高溫下容易泛出油脂,先變黃髮粘,然後塵土附着後變黑。(本文爲中國百姓創業網原創)這是目前國內外人造石外裝飾產品沒人跨越的難關。

怎麼辦?于振生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當地一家工藝廠的支持下,于振生南下廣州考察抗紫外線變色劑、抗變黃劑、抗表面老化劑等等,然後請專家與自己一起進行實驗。經過6個月的攻關,一年多室外實驗,具有穩定性能的仿真漢白玉欄杆終於研製成功了。

在此基礎上,他還開發出仿真漢白玉雕塑門獅系列,仿真大理石路沿石系列、大型透景浮雕仿真漢白玉圍牆欄杆等等市場空白產品。2003年10月,仿真漢白玉大理石裝飾欄杆拿到了國家專利證書。

國內市場上,1米高的獅子頭漢白玉欄杆每米售800元,仿真成本僅60元;一對2米高的漢白玉大門獅售價3萬元,仿真品只需1000元;仿真漢白玉欄杆每米成本25元,售價130元,年獲利可達50萬元;高度兩米的大型仿真透景浮雕圍牆欄杆,年獲利可達180萬元。

由於仿真漢白玉欄杆運輸不便,于振生決定面向全國發展加盟廠家。目前已有內蒙古、貴州等地的投資者加盟辦廠並獲利豐厚。在新的一年裏,于振生表示將再授權15家加盟廠,打造一個“現代仿真漢白玉欄杆系列產品的航空母艦”,奪取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來源:中國百姓創業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