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一族就業遇冷,做好職業規劃是關鍵

來源:瑞文範文網 3.61K

兩成大學生不給薪水也願意上班!北京市團市委和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聯合發佈的《XX年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顯示——專科學歷和本科學歷人羣願意接受零月薪的人數比例分別達到18.5%和20%。這樣的調查結果未免讓人瞠目結舌。但一些一直是就業市場“寵兒”的高學歷加“高齡”的“雙高”人羣,在求職過程中也陷入了尷尬境地。

“雙高”一族就業遇冷,做好職業規劃是關鍵

案例

人物:大張

年齡:32

就讀專業:建築專業

學歷:博士應屆畢業生

工作年限:無

目標職位:建築設計相關職位

大張是一名建築專業的博士應屆畢業生,他本科畢業後沒有找工作,而是繼續留在學校讀書。在很多人看來,揣着博士文憑工作應該很好找吧?其實不然,大張最近就正在爲找工作的事頭疼。大張最近跑了好幾場建築專場招聘會,他發現:雖然招聘會上的用人單位需要大量的建築人才,但是大多數的招聘職位都傾向於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能人才。所以,像大張這樣雖然有高學歷,但缺乏工作經驗的“生手”求職效果並不理想。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表示,現在“雙高”羣體就業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特別是應屆高學歷畢業生。如果缺少專門的工作技能或實際工作經驗,加上求職目標高,定位不準,就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在和大張進行深入交流之後,給大張,以及與大張情況相類似的“雙高”求職族提了兩點建議:

一、社會實踐、職業規劃要兩手抓

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雖然看重學歷,但更看重求職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希望求職者參加工作後能夠最短時間內適應工作崗位。但現在不少高學歷者存在專業知識具備、但實踐能力不強的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高學歷者應在求學期間學好專業課的同時,更要積極參加與本專業結合的社會實踐,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自己就業的硬實力。

“雙高”人才進行職業選擇前更應該進行生涯規劃,避免漫無目地“有病亂投醫”。首先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點、自己的性格、特長等,確定一個大概的執業類別,比如是願意與人打交道還是與物打交道;其次,探索現實中感興趣的崗位具體是什麼情況,職責、要求如何,判斷與自己期望是否一致;最後,結合所學專業,匹配出目標職業,根據目標制定行動計劃。

二、從低端崗位做起,減輕精神負擔

鑑於大張的實際情況,受限於目前經驗有限,可以先從與目標職位相關行業的低端崗位做起,先實現就業,同時進行近距離學習、實踐和儲備與目標職位所需的能力,等待合適的機會再進行轉崗,最理想的是本單位轉崗。建議嘗試從建築相關的職位做起。比如:從圖紙設計、資料員、簡單園林景觀設計等方面入手,積累一定的經驗和工作經歷後,再嘗試去應聘一些建築師和工程師類中高端職位。

“雙高”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承受的精神負擔比較重,一方面來自社會,一方面來自家庭。你需要做的是認清自己,瞭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劣勢,有針對性地去選擇職位,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麼,知道未來在哪裏。同時,要充分認識到目前狀況只是一個階段和過程,有良好的心態纔會更好地應對現在,爲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