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屏山的美文欣賞:屏山雨韻

來源:瑞文範文網 3.59K

本站:南屏山的仙就是它的文化底蘊,竹木花草是它清純的外衣,飛鳥鳴蟲是它親切的聲音。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屏山雨韻》。

關於南屏山的美文欣賞:屏山雨韻

確切地說,南屏山並不能稱之爲真正的山,它只是一壟土丘而已。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現在南屏山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山,而且成了名山,還成了頗具影響的森林公園。

整座屏山酷似一隻勤勞的手掌靜靜地撐在老城的東南,新城的東北,五道山門就像五指,共同攏起山的脊樑。南大門是大拇指,西大門是食指,其餘的三條上山道路則像中指、無名指和小指。

西大門離老城區最近,宛如食指一樣纖纖長長。

初夏有雨的日子,是登山的最佳。撐一把綢傘,迎屏山西門拾級而上,本地書法家題寫的“南屏山森林公園”,立即帶給你賞心悅目的清涼。石級之側,左爲青黛的雪松,右爲橙黃的梧桐,這青黃之際本身就是生命的接力。走上石階的平臺,就進入了綠色隧道,幾乎所有的道路都被青枝綠葉交叉覆蓋包圍了。這時,你的雨傘似乎就融入了無數的森林巨傘之中,蒼穹的雨水落到樹冠上,滴在枝葉上,最後才飄逸在你的傘面,攏成珍珠蹦到帶有花紋的小徑上,雨珠飛濺着藏入花草樹根底下,與你玩一場再也捉不到的迷藏。

踏入真正的山樑,你依然感覺是走在平地。屏山的溫柔,讓你永遠不會想自己是在登山。轉入右邊的曲徑,草地錦鏽一般,雨水洗刷的花理石路面,像極了絲質的綵帶,順着山勢蜿蜒,你的行走變成了不知不覺中的上下環繞。聽到輕盈的溪流細語,你便知道自己行至山谷最低處,那平日干乾淨淨的小河牀,此時有了清清淺淺的水,新鮮的,透明的,自顧自地流着,與去外婆家的幼兒一樣快樂。溪流向南,流經校園,那裏延綿着椒城文化的脈絡。

山間小路一會兒就把你領進了竹林。春天的新筍長得坦胸露腹,偎着毛竹模仿着慈母的長相,可愛的三五個竹節,酷似頑童纏箍的腰帶。穿過直通南門的山道,你不由得驚歎自己陷入了竹海。風過竹林,雨過竹葉,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竹隙裏,你必然欣喜地看到一圓石桌,四圓石凳,其上有圓亭擁護,竹不似傘亭是傘,你的雨傘在亭下便顯得十分的渺小和茫然了。此時,你自然而然地收攏自己的雨傘,欣然坐在溼漉漉的石凳上,聽雨落涼亭的呢喃,身旁更加天籟的妙音此刻立即就包圍了你,那是八角七層筆峯塔七層銅鈴同時在歌唱。這麼柔的風,這麼細的雨,這麼密的竹,都籠罩在重重疊疊反反覆覆的銅鈴歌吟裏。這時候,你才真正知道了,平緩的山與挺拔的筆的和諧互補,你才知道,南屏山其實是一座獨特的文化豐碑。

你在雨中仰望塔,塔在雨中俯瞰你。雨水滋潤了塔的身軀也濡溼了你的眼睛。那是筆墨與人文的心靈感應。

筆峯塔的腳下有寂靜的書畫院。雨中的書院,沉寂得像屋宇都在自己默讀。仁者樂水,智者樂山。雨天的南屏山共享着山水的仁智。

書院的建築造型特別像一個碩大的逗號,告訴你美好的景緻遠沒結束。往北便有木製棧橋,拱在山坡的棧橋極似書法曲曲折折的筆畫。曲徑通幽,拐彎抹角地伸向竹與樹的懷抱。在棧橋的盡頭,當梧桐和翠竹親密的擁在一起,那通透的淡青天衣無縫地融爲一體,讓你一下子便想起青青子矜,袂裾相連,襟飄帶舞,牽掛無限,思念無言,在山側,在郊外,在雨裏。此處也有一亭,你的雨傘依着油黃的亭廊,雨水淅瀝相思淚,竹木深處有丁香。

棧橋下面有石板鋪就的便道,道邊盡是屏山最原始的植被,無數的古木你根本叫不出它們的名字,頂着深淺不一的綠直入雲宵,上有無數的無名飛鳥,地面鋪着無數地錦般的花草。密林之中,上有鳥語,下有花香。雨意把它們點綴得如詩如畫,渲染得如幻如夢。

走出原生態的古樹林,彷彿從古代穿越到近代,林木間的筆峯毓秀開始向你講述椒城儒林的故事。雨靜靜地浸潤着那院落裏的石碑,那筆峯猶如新續了墨汁,筆峯尖上立即就要譜寫文章,濃墨重彩比晴日裏更加醒目。

依依不捨地從西山門圓滿而下,返回到現代生活。滿街的霓虹五彩繽紛。回望屏山,雨水裏輕輕搖曳的,雨水裏淺淺低吟的,雨水裏默默成長的,都是文化的姿態和生命。

屏山雨韻,山水天成。

公衆號:天府散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