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物傳記優秀範文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4.56K

旋律伴隨故事響起,揭開過往的傳紀,人物傳記中描寫的文字總是會讓我們激動,那些故事是鮮活而明亮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人物傳記範文,歡迎參閱。

關於人物傳記優秀範文精選
人物傳記範文篇一

看人與看物的道路一樣,有時需要變換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認爲自己處處不如別人,這樣的心態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自卑。換個角度看自己是我們需要掌握一種認識自己的好方法。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在課堂上做手工,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做一隻鴨子。全班學生紛紛把做出來的鴨子交給老師並得到老師的誇獎。唯有愛因斯坦遲遲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師看過之後高高舉起,用嘲笑的口氣對全班同學說:誰見過世界上比這更醜的鴨子嗎?全班同學鬨堂大笑。愛因斯坦站起來大聲說:"有,同學們。"他從抽屜裏拿出一隻更醜的小鴨子高高舉起,"那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鴨子"。若愛因斯坦因老師和同學的嘲笑而自卑,永遠擡不起頭,他能成爲一代科學家嗎?

g

個人總能在某一處勝過別人,而在這一處上又總會有更強的人勝過他。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智者尊重每一個人,因爲他知道人各有其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傻瓜都鄙視他人,一半出於無知,一半因爲他所中意的總是最差的。

人們說:“上帝在爲你關閉一扇窗戶的同時,也必定爲你開啓了另一扇窗戶;在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必然會在另一方面得到昇華。”每一種才能都有與之相應的缺點,如果你屈服於它,它將像暴君一樣統治你。推翻它的辦法是一開頭就要看準究竟是什麼樣的缺點。要像那些因你的缺點而責備你的人那樣注意它。你要成爲自己的主人,就必須學會自省。一旦這主要的缺點投降了,所有其它不足都會隨之而降。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明星!!

人物傳記範文篇二

童年的母親

母親出生在一個小村莊裏,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因爲母親是家裏的第一個女孩兒,所以倍受姥爺和姥姥的疼愛,他們兄妹幾個一鬧彆扭,母親總是沾光,直到家裏增添了最後一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姨媽,受寵的對象才轉移。母親小時家裏日子也不算富裕,加上這麼多兄弟姐妹,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有了更大的壓力,但是,一家人很團結,過的非常愉快。母親很小就學會了幫家裏分擔家務,家裏的小活她都搶着做,有時還跑到地裏去揀豆子,撿來的小豆子回到家洗一洗,晚上一家人熬飯時放上,姥姥會表揚她幾句,那時應該是她最高興的時候。母親從小就有個男孩子的性格,每次和夥伴玩農村特有的那種遊戲時,她都是贏,我想也正是由此磨練出了她今後堅強不服輸的品格。她和夥伴一起玩泥巴、爬樹、摘果子,經常把褲子劃破,爲這沒少捱了打。記得有一次,母親放學和小夥伴們一起回家,看到別人家的棗樹伸出了牆外,那又紅又大的棗,怎能不讓沒吃過這些東西的農村孩子不眼饞?於是母親首發治人站了出來,她讓其他夥伴望風,自己則爬上牆去偷摘人家的棗,很迅速的爬上去之後,往院內一看,正發現女主人在上廁所,因爲聽到聲音往外看,正看到牆頭上的母親,母親這時已也正望見下面的女主人,當這兩束不同的眼光相撞時,母親一慌不小心從幾米的牆頭掉了下來,老天!摔得她是鼻青臉腫,臉也被樹枝給劃得破了相了,可令人驚訝的是,母親什麼也不顧,拿起書包就跑,其他人一看情況不妙,也跟着母親跑起來,回到家,還騙家人說是不小心劃的,哎,可憐的媽媽呀!現在每次提到這件事,我們都會大笑不停,真佩服母親當時的勇氣和膽量。

人物傳記範文篇三

爺爺出生於建國前夕,他的人生經歷正好見證了祖國六十年的巨大變化,所以我決定採訪爺爺,給他寫傳記。我把採訪的收穫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書吧。

爺爺的童年

爺爺的童年時期正趕上新中國成立,一窮二白的祖國百廢待興,翻身做主的人們響應黨的號召,熱情投入到祖國建設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國千瘡百孔,貧困異常,填飽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其他的享受了。因爲貧窮,爺爺只讀到3年級就不得不輟學回家幹活,可憐的爺爺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夢度過了他酸澀的童年時光。

爺爺的青年時期

爺爺在艱辛與貧困中長大成人了,和其他農村青年一樣,爺爺在破舊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時,計劃經濟的枷鎖緊緊地套在人們的脖子上,貧困的日子一天天劃過,生活看不到一點光亮。儘管爺爺奶奶辛勤勞作,家裏依舊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們的衣服,灰溜溜的。窮則思變,爲了養育幾個孩子,爺爺偷偷地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所以,那鹹鹹的蘿蔔條裏偶爾會有點油星。

正當人們感到生活極度沉悶時,改革開放的春風掃過中華大地,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於爺爺勤快,頭腦靈活,很快我們家就脫貧致富。爺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蓋起了一座大瓦房,爲慶賀喬遷之喜,爺爺還特意僱了一場電影呢!

日子雖然越來越好,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仍還是鏡中月夢中花。供養幾個兒女成長上學雖然很緊巴,但沒多少文化的爺爺還是咬牙供幾個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這是爺爺覺得自己這輩子做得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爺爺的老年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爺爺的幾個兒女都長大了,各自成家立業,爺爺也實現了他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現在,沐浴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春風中,爺爺和他的同齡人一起享受着社區便利的優質服務,經常參加一些諸如象棋、樂器、書法等有益的社區活動,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難怪爺爺整天樂得合不攏嘴啊。

我的後記

寫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騰。追憶往昔,燦爛輝煌;展望未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前程似錦!

人物傳記範文篇四

婚禮五天,抗洪搶險,奮戰一線,披一身無畏懼的膽識。

大災之後,全力秋收,勞苦奔走,樹一柱不褪色的旗幟。

近日,哈拉海農場的秋收工作初步告捷,農場在7.18洪災之後,各部門相互協調全力做好秋收工作,確保農場糧食顆粒歸倉。無論是在抗洪的一線還是在秋收的現場,各個基層作業站工作人員們都奔波其中。奪取這場秋收的勝利,保住農場萬畝水田,每粒稻米和每顆玉米中,都凝結着這些默默無聞的基層工作者的汗水和辛苦。

在這其中,有一個個子不高的90後年輕大學生,穿梭在人羣之中,晝夜奮戰在一線,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第一作業站統計兼技術員李旭。

李旭,1990年3月出生,20xx年7月參加工作,一直從在農業生產工作,服務在一線。他身兼兩職,每份工作都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常年奔波在農業一線,耐心爲種植戶們排憂解難,是哈拉海種植戶們的親密朋友;每項工作都認真負責,竭盡全力做到最好,是部門負責人的得意助手;懷赤子之心,服務職工羣衆,是最美的哈拉海基層工作者。

人物傳記範文篇五

在20xx年7月18日,哈拉海農場遭遇第一次強降雨,加之上游三個水庫同時泄洪,農場內各個溝渠、堤壩、排幹不堪重負,災情十分緊急。農曆六月初六,也就是公曆7月13日,李旭剛剛回老家舉辦婚禮。得知農場出現險情,李旭不放心那些精心培育出的水稻秧苗,第一時間回到農場,與農場幹部職工一起搶排洪水、搶修堤壩。潰堤的地點進不去車,他就徒步近15裏到達漏點,扛沙袋、築洪堤一刻也不鬆懈。午飯就在抗洪現場吃幾口方便麪、喝幾口水,然後一刻不停歇地繼續抗洪搶險。

農場在洪水發生後,第一時間設立的強排泵站,24小時不停歇搶排農田積水,李旭說自己年輕,主動要求負責洪水的晚間監測和泵站的巡視。在堅守抗洪搶險的43天裏,晚上基本沒回過家,困了就在車上躺躺,渴了喝上幾口礦泉水,餓了找餅乾充飢。他的新婚妻子不放心,總是一有時間就陪他一起堅守在強排站,爲李旭和與他一起值班的種植戶們送去點熱乎的飯菜。在抗洪搶險工作上,李旭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帶領種植戶們日夜守護着大堤,保護着哈拉海農場的農田,保衛職工羣衆的生命財產的安全。李旭的突出表現,在這次抗洪搶險工作中不僅展現出了新時代大學生風采,也體現出一名基層幹部的英雄本色。每一個和他並肩工作的同事,無不被他所折服,每一個種植戶,無不對他欽佩。顛覆人們對90後這年輕一代吃不了苦、擔不起責的誤解,成爲了青年們學習的榜樣、效法的榜樣。

現如今,洪水已經退去,秋收也到了尾聲,人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說起7.18特大洪災中的經歷,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那是我的責任”。

人物傳記範文篇六

在哈拉海農場秋收時節的一片片農田裏,隨處可見緊張收割的人羣與往來整地的機械。讓糧食顆粒歸倉,是大家的共同心願。李旭就在秋整地收割現場,監督指導整地,挨家挨戶講解今年災後秋整地工作的最佳方法和注意事項。秋整地工作是一季管兩年的農業生產重要環節,秋整地任務完成好與壞,直接影響到明年春耕生產。爲了讓種植戶們認識到秋翻秋整地的科學性與重要性,李旭與他的同事們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採取工作隊入戶、懸

掛標語、出黑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督促種植戶提早檢修農機具,備足燃油等物資,把秋翻秋整地的有關知識講給種植戶們聽,寫給種植戶們看,教給種植戶們幹,激發種植戶秋翻秋整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針對今年災情大、秋收進度慢、秋收難度增大,哈拉海農場黨員幹部深入基層,幫助農戶加快秋收和秋整地,李旭身爲基層管理人員,身先士卒發揮好帶頭作用,與農場黨員幹部一起助農秋收。遇到受災嚴重收割機械無法作業的地帶,他們就穿起雨靴、拿起鐮刀,幫助種植戶一顆顆地搶收水田裏的莊稼,保證糧食早日顆粒歸倉。李旭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適時組織秋收秋整地工作。幫助種植戶協調機車,搶抓封凍前的有限時間,積極完成秋整地工作任務。忙完了這塊地,李旭又先後到其他幾塊整地現場去看作業情況。他身兼數“職”,即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深入一線連夜奮戰抓緊帶領農戶搶收農時,做到太陽不落他不回。截至目前,在他負責的第一作業站,累計有87戶完成秋整地工作,保證了 22707畝稻田黑色越冬,爲明年的春播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李旭一直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刻苦勤奮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哈拉海農業生產工作第一線,爲農場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刻苦鑽研業務,在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農場農業生產實際,編寫各種生產試驗總結,爲更好服務職工羣衆打下基礎。自從春播工作開始之後,他就沒有休過一次週末,農業工作繁重,特別是身爲農業技術人員,水稻各個生長階段都需要倍加呵護,加上今年的嚴重澇情,水稻後期的培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李旭絲毫不鬆懈,奮戰在一線,服務在一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