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實施方案(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W

開題報告實施方案 篇1

一、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實施方案(精選3篇)

(一)選題依據

縱觀20世紀國際數學課程改革,呈現如下趨勢:數學向大衆化發展;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意數學的應用性;提倡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和趨勢下展開的。20xx年7月,《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爲《新課標》)正式出版發行。20xx年9月,作爲《新課標》的實驗教材開始在全國第一批38個國家實驗區進行實驗,接下來的幾年範圍逐步擴大,到20xx年9月,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改革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教材編寫必須依據課程標準,教材是對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再組織。教材的編寫和實驗可以檢驗課程標準的合理性。基於以上對課程標準與教材關係得規定,此項調查從教材的使用對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角度,揭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同在其指導下的數學教材的合理性與不足。從而通過自己的研究,爲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貢獻一點兒微薄之力。

(二)、研究價值:

此項調查研究既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又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1、學術價值:

通過對本課題的實施,一方面,通過對使用新課標教材的學生的數學成績與使用傳統教材的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行比較研究,從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兩個角度,找出其間的共同之處與差異所在。同時,通過對使用新課標教材的教師進行調查問卷,獲得教師對新課標及新課標教材的滿意情況,獲得他們贊同什麼、反對什麼以及遇到的困惑和建議等第一手材料。總結出新課改的利與弊,豐富課程編寫理論,填補目前在文獻中少見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2、應用價值:

本研究屬於發展研究,希望能通過本研究,爲課程標準修訂、教材編寫提供可以借鑑的數據資料,爲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提供實證,爲廣大數學教師提供理解和科學使用新課標教材的方法,爲教師培訓部門提供教師培訓的依據。

目前,國內外關於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研究很多,但教材對學生成績影響只作爲其中一個方面提出,較少有專門的研究,尚沒有見到關於兩種教材對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比較研究。這也是選擇此課題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二、研究實施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①尋找教材對學生數學成績影響的具體體現;

②總結出新課標及教材存在的不足,爲課標及教材的編寫提供實驗數據;

③爲教師科學使用新課標教材提供方法和建議;

④爲教師培訓提供參考素材。

研究內容:

①使用兩種教材的學生成績的比較研究,總結出具有普遍性和規律的結論。

②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瞭解教師對新課改的評價及新教材的使用情況。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出使用新課標教材對學生成績都有哪些方面的影響,新課標及其教材規定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同傳統的教學大綱及其教材相比,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2、擬採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此項調查研究,採取測驗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和比較研究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按照布盧姆的目標分類理論,利用教育統計學的方法,採取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對使用新課標教材的學生和使用傳統教材的學生測驗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從中找出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結論。同時對使用新課標教材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此項調查研究確定的調查對象包括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面。

確定學生的條件:

①使用數學新課標教材三年的九年級學生和一直使用傳統教材的九年級學生;

②這些學生分別屬於經濟水平不同的三個地區,並且每個地區選擇的兩組學校分別均位於該地區的市區(或縣區)內和農村(或鄉鎮);

③選擇的學生均爲三年制的國中學生。

被調查的教師主要選擇使用新課標教材已有6年時間的老師。

被調查的學校包括被研究的學生所在的學校和被問卷的教師所在的學校。

此項調查研究採取如下的技術路線和實驗方案:

①文獻蒐集、整理、閱讀、研究;

②設計調查問卷,編制學校情況調查表;

③實施調查研究;

④進行數據處理,進行分析總結;

⑤根據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

可行性分析:

①此項調查研究確定在吉林省內進行,吉林省內各地區均有符合此項調查要求的對象。

②此課題的研究者在課題實施之前閱讀了大量文獻,並針對新課標教材的使用情況對本地區的多所學校進行了調研。

③此項調查研究的研究者曾參與和主持過多項省級以上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嚴謹治學的精神。

基於以上各方面的條件,相信實驗一定會取得成功。

3、本題目的創新之處和可預期的創造性成果

目前,國內外關於課程改革、教材、教學、學習等方面的研究較多,但基本上都屬於理論研究,能進行實證研究的並不多,此項研究從兩種教材對學生成績影響的獨特視角,運用定性研究與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揭示學習、教學、教材、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這正是本題目的創新之處。

本項研究預期的創造性成果:

①通過對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撰寫統計分析報告;

②通過對教師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撰寫統計分析報告;

③撰寫學位論文。

可能遇到的困難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由於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因素很多,因此調查獲得的數據未必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操作時儘量要剔除干擾因素,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

開題報告實施方案 篇2

一、課題的提出

背景:

1、現實依據:

走進國中英語課堂,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們並不踊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老師一個人在上面講,需要學生回答問題時,必須老師點名叫他們回答,課堂氣氛很是沉悶、學生回答問題極其被動。有些學生心猿意馬,並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學生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另外,中學生的表達能力需要不斷地鍛鍊,才能得以提高,很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欠缺,加上心理素質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生不敢表達,不會表達。所以,在國中英語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說話能力非常關鍵和必要。

2、理論依據:

21世紀是知識的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英語作爲重要的載體之一,已成爲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隨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髮展,我們與國外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英語課程標準》和《國中英語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口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英語課程標準》和大綱的二級目標與要求指出“學生能複述課文大意;講述與本學段水平相當的小故事並參與簡單的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活動;能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但目前的現狀卻是:受到會考指揮棒的影響,學校和老師們比較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大大地削弱了聽說能力的培養,日常生活中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很少,交際質量不高,交際水平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模仿背誦上,“啞巴式”英語依然存在,這與現實的要求相差太遠,因此必須加強和改進國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這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賦予我們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因此,聽說能力在中學英語課堂上的作用不容忽視,如何培養和提升中學生的聽說能力就成了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

3、國內研究現狀:

《中學生英語雜誌》20xx年08期中《探究如何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中提出傾聽、作爲一種學習手段,必須將其納入學習習慣、學習常規予以培養,必須從學生的傾聽態度、傾聽意識抓起。我在學生的課堂常規教育裏就強調上課要專心聽講,大膽說,會說,其實這裏就蘊藏着做好、做足、做透“聽” 、“說”的契機。結合國中英語學科的特點,打好基礎,從模仿抓起,榜樣示範,從嚴抓起,循循善誘,從激勵抓起,注重效果。

4、本課題創新:

以往的研究只是分別闡述瞭如何解決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本課題屬於實踐性的研究課題。研究的立腳點在聽說興趣的培養,着眼點在聽說能力的提高,突破點就是聽說興趣的培養和聽說能力的提高的有效銜接,尋找使學生學生願聽樂說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正確聽說的策略,形成相應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5、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調查發現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現狀,查找他們聽說能力欠缺的原因,對症下藥,探究提高他們聽說能力的途徑,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改變學生以往不會聽、不願聽、聽不懂、不會表達、不想表達等不良傾聽習慣,使學生學習起來能夠得心應手,倍感快樂。另一方面,通過採取這種途徑,讓教師在課堂中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和精力,收穫學生更大的進步。

二、課題的界定與理論依據

課題的界定:

“國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是針對國中學生提出的,因爲他們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敢或者不願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很是沉悶、學生回答問題極其被動,不能實現英語課堂上,傾聽和說話之間的有力轉化。

“聽說能力”指的是傾聽的習慣的養成、聽的能力的提升以及表達也就是說話能力的提高。本課題以七八年級學生爲樣本,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他們的聽說習慣進行了解,爲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進行有益探索。

理論依據:

國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傾聽”和“說話”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素質教育得到的必經之路。只有會聽、聽懂、能聽出問題,會說、能說、說到點上,才能更好地互動應對,達到教學目的。同時,“傾聽”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的體現。一個不能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急於表達的人,經常打斷別人講話聽不得反面意見的人,是缺乏修養,很難與人成功溝通的。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成功地獲取與表達信息,對個人及團體的生存發展,非常重要。

三、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研究目標:

針對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現狀,調查研究提升他們聽說能力,改變以往不良的聽說習慣,探究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的方式方法。

研究內容:

1.針對七、八年級目前的聽說能力及習慣的現狀調查,分析原因。完成報告。

2.對原因進行仔細剖析,探究和研討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對他們傾聽及說話能力的限制。

3.開展具體的課堂實踐,研究培養中學生英語課堂傾聽能力的策略。

4.兩個年級進行對比分析,探究最適合孩子養成良好傾聽和說話習慣的方法。完成論文。

5.探究傾聽和說話間的關係及對課堂質量的影響,完成報告。

6.全面分析總結,完成研究論文《國中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四、研究對象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爲本學校七、八年級的學生。每個年級隨機抽取30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通過研究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展開對其聽說能力現狀的研究,以此概括出國中學生在聽說方面存在的普遍的問題,根據他們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提升他們聽說能力的策略。

五、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2.調查研究法。3.文獻研究法。4.對比研究法。

六、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 7-20xx.8)選題、陳述假設、制定研究方案、申報立項。

2、實施階段:(20xx.9-20xx.12)實施研究、撰寫開題報告、課題論證、收集材料。

3、 總結階段:(20xx.1-20xx.8)揭示成果,形成研究報告及論文。

七、研究人員及分工

主持人成員:分工:

1、準備階段(20xx.7--20xx.8)由玲完成《中學生聽說能力現狀》的報告。

2、實施階段(20xx.9—20xx.12)由完成《培養中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的論文。

(20xx.1—20xx.2)由完成《中學生聽說能力間的關係》的報告。

3、總結階段(20xx.3—20xx.8)由完成《國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的論文。 “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開題報告課題名稱國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課題負責人x x x負責人所在單位

八、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課題負責人:鄭貴賓組成人員:張秋玲、牛愛娜、趙坤專長: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均爲本科及以上學歷,課題組成員教學經驗豐富,都具有中學初職以上職稱,從教多年,均參加過省市縣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有很高的專業素養及教研水平。

九、人員基礎和物質基礎

本次課題研究有能力從人員基礎和物質基礎方面進行保證。

十、經費估算

課題組負責一切實驗研究費用,保證課題順利實施。

開題報告實施方案 篇3

一、課題概述:

《英語課程標準》“總目標”明確提出學生要“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學生要學會文明地進行溝通和社會交往,首先要學會傾聽。

中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們並不踊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老師一個人在上面講,需要學生回答問題時,必須老師點名叫他們回答,課堂氣氛很是沉悶、學生回答問題極其被動。教師講的課成爲學生的“耳邊風”,請學生朗讀或答題,學生張口結舌不知所指。回答問題時,學生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針對這一現狀,我們提出“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這一課題。通過探索,得出提高中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把聽和說結合起來,促進中學生聽說能力、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

1、課題來源

《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是北戴河新區“十二·五”期間教育科研普通課題之一,20xx年4月取得了上級科研部門的具體指導,批准立項。預計經過一年,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並總結出培養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具體策略

2、研究現狀

《中學生英語雜誌》20xx年08期中《探究如何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中提出傾聽、作爲一種學習手段,必須將其納入學習習慣、學習常規予以培養,必須從學生的傾聽態度、傾聽意識抓起。我在學生的課堂常規教育裏就強調上課要專心聽講,大膽說,會說,其實這裏就蘊藏着做好、做足、做透“聽” 、“說”的契機。結合國中英語學科的特點,打好基礎,從模仿抓起,榜樣示範,從嚴抓起,循循善誘,從激勵抓起,注重效果。

3、本課題創新:

本課題不僅調查研究了國中學生傾聽和說話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更着重研究聽說能力轉化的辯證關係,強調抓好培養兩種能力並促進兩者的有力轉化。

4、研究背景、意義:

走進國中英語課堂,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們並不踊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總是老師一個人在上面講,需要學生回答問題時,必須老師點名叫他們回答,課堂氣氛很是沉悶、學生回答問題極其被動。有些學生心猿意馬,並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學生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另外,中學生的表達能力需要不斷地鍛鍊,才能得以提高,很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欠缺,加上心理素質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生不敢表達,不會表達。所以,在國中英語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說話能力非常關鍵和必要。

“傾聽”和“說話”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有會聽、聽懂、能聽出問題,會說、能說、說到點上,才能更好地互動應對,達到教學目的。同時,“傾聽”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的體現。一個不能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急於表達的人,經常打斷別人講話聽不得反面意見的人,是缺乏修養,很難與人成功溝通的。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成功地獲取與表達信息,對個人及團體的生存發展,非常重要。

5、研究的目標

針對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現狀,調查研究提升他們聽說能力,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的方式方法。

6、研究內容

①.針對七、八年級目前的聽說能力及習慣的現狀調查,分析原因。完成報告。

②.對原因進行仔細剖析,探究和研討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對他們傾聽及說話能力的限制。

③.開展具體的課堂實踐,研究培養中學生英語課堂傾聽能力的策略。

④.兩個年級進行對比分析,探究最適合孩子養成良好傾聽和說話習慣的方法。完成論文。

⑤.探究傾聽和說話間的關係及對課堂質量的影響,完成報告。

⑥.全面分析總結,完成研究論文《國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7、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開展聽課,評課,觀察學生平時的聽課狀態和傾聽習慣。

調查研究法,對七、八年級展開問卷調查。

討論法,由課題組教師進行討論,探究提高中學生聽說能力的方法。

對比研究法,採用不同的方法,對比研究課堂效果和學生的傾聽狀態,得出最適合提升小中學生的傾聽和表達的策略8 8 、支持的經費此課題的研究,由課題組負責,保障課題研究順利進

二、課題研究

工作開展情況:

我們於20xx年10月對本校七年級、八年級共六十餘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針對中學生傾聽的習慣和參與課堂情況進行調查。我們組織教師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我們發現造成學生傾聽能力差,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傾聽意識不足,傾聽環境不良,教師注重培養讀和寫的能力,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長此以往,在這種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難以擁有傾聽禮貌和傾聽意識,傾聽能力更無從談起。爲此,我們把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作爲突破口,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們在調研的基礎上,構建“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營造空間、探索新知;實踐應用、走近生活;評價反思、共享成功”的教學模式,並在課堂教學中大膽而積極地採用以學生爲主體的“你聽我說”和“我說你評”的課堂教學結構形式。

20xx年10月《培養國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策略》初稿完成,隨後,我們組織部分科學教師進行了學習、討論,進一步查閱了文獻資料,並與20xx年11月一個月內在七、八兩個年級分別選取一個班級進行了小範圍的實施,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反覆學習、開展討論,寫出教學反思、經驗論文。

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在課題組統一協調下,各項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參與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以新課標要求爲指導進行教學設計、嘗試研討,在不斷修改中形成了第一份研究實錄,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氛圍。20xx年12月底修正稿《培養中學生英語課堂聽說能力的策略》正式形成。

三、加強培訓,把握課題研究方向。

課題研究的深入與有效實施需要先進科研理念和綱領性文件做指導,我們緊抓學習不放鬆,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構建生活化的課堂》等。其中以個人自學寫出體會爲主,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學習輔導、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做到主研教師先學一點、多學一點、學深一點,在自學基礎上,再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學習使每位教師深化了對課題的認識,豐富了課題內涵,充實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有力地保證了研究有序進行。

四、以課程標準爲指導,深化課題研究內涵。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爲課題研究指明瞭方向,同時又以課題研究爲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把課題研究與實施新課程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了專題性課例評價活動,使課題研究內涵更豐富了。課題確定以來,我們堅持每兩週一次集中研討和各課題組成員結合平時課堂教學研究相結合制度。我們主要採取的形式有:

(1)專題研討。讓教師按自身的心理需求,面對課題研究中的困惑作專題發言,大家共同討論,現已召開專題研討5次。

(2)課例研討。有研究課、展示課、賽課也有爲讓課題研究立足平時,促進教師形成科研自覺意識的隨堂課,一年多來共有各種研討課例7節。

(3)學習研討。在課題研究熱潮中我們注重向各級領導、專家請教,向兄弟學校學習,回來後進行分析、傳遞、吸收,我們先後到全縣幾所學校進行課堂教學研討,或聽課、評課,或上研討課,集大家的智慧來反思我們的研究、改進我們的研究方式。這些研討活動的開展堅定了我們開展研究工作的信心、決心,促進了課題研究工作的有效開展。

五·、取得的成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我校已形成培養學生傾聽意識,提高學生傾聽和表達能力的濃厚氛圍,教師緊緊圍繞實驗模式設計教案、上課,及時進行反思。把聽說實驗研究推向深入。我校每一實驗人員每學期都能上一節彙報課、觀摩課、示範課,撰寫出一份聽說教育教學論文。準確把握課堂,努力探索實施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

六、課題研究總體計劃

本課題分爲三個階段

1、實驗準備階段(204 14年年7 7月— 204 14年年8 8月)課題論證、調查、理論,學習形成研究方案;成立組織機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整理我校以前研究成果;立項、搞好課題宣傳。此階段工作現已基本結束。

2、實施研究階段(20 14. .9 9 — 20 14. . 11)全面實施研究方案,進行課題可行性研究,形成階段性成果,撰寫報告、論文,進行案例分析。

3、深化、推廣、結題階段(20 14. . 12 — 20xx 5. .8 8)整理研究成果,召開研討會並形成宣傳運用成果,完成研究報告、工作報告;結題。

七、總結反思,不斷昇華。

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必然會給我們的研究者碰到各種新問題、新現象,這要我們不斷反思自己研究過程中的行爲,我們在課題實施中倡導多講問題、多談困惑、參與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我們研究過程會更紮實,研究方法會更科學,研究內涵會更豐富。如今,課改正全面深入實施,也在不斷地迴歸到更理性的.層面,課題研究也正處於熱潮之中。課題研究深化了我們對教學認識,建立了一支愛思考、能思考的科學教師隊伍,形成了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培養了一羣擁有良好傾聽習慣、傾聽意識和表達能力的學生,提高了學校辦學水平。但是我們的研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現在還剛剛起步,既取得點點成績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今後我們將不斷擴大研究的視野努力工作、不負衆望。使我校課題《國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研究》課題順利開展,取得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