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導遊詞(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02K

鳳凰山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導遊員小花,今天由我來給大家導遊。在遊覽整個鳳凰山的過程中,你們會有很多問題要問我,同樣我也會有很多問題問大家!如果您答得非常好,並且知道的東西比我還多,您將獲得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禮物嘛,暫時保密)

鳳凰山導遊詞(精選15篇)

今天我們要旅遊的是鳳凰山(鳳凰山名的來歷有三種,請大家注意聽一下有哪三種?)鳳凰山位於丹東市西北57千米,風城市5千米處。景區面積24平方千米,屬於長白山餘脈,最高峯海拔836.4米。早在清代,風凰山就被列爲遼寧省四大名山之一(在遼寧四大名山中,它排在第幾位?)近年又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區)。它以其“雄偉險峻、泉洞清幽、花木奇異、四季景秀”(請大家體會一下這十六個字的真實含義,他們是否貼切?)吸引了不少遊客。景區內峽深谷幽,峯奇崖險,秀中有險,奇中有幽奧,歷代文人墨客來此留下了數不盡的詩文墨跡(你能說出來有哪些名人的——)和摩崖石刻(著名的摩崖石刻有哪些?)使得鳳凰山的文化底蘊(鳳凰山的悠久歷史有多少年?從何時開始?)也十分豐厚。

走在盤山路上,兩邊峯峯石石。高低參差,其千姿百態鬼斧神工。而此時最吸引人注意的恐怕莫過於山腳下的泉水了。水聲淙淙,清脆悅耳,水質清澈,甘甜清冽,山水相映,更襯托出鳳凰山的媚人風光。

走在山路上,你一定全注意到路邊或崖壁上的石刻吧!“天高氣清”“山高水長”“直上雲青”,“振衣幹仞”(鳳凰山的十景有哪幾個?請你說出來?)……字體無不剛勁有力,氣勢恢宏。與整座山的大氣與磅礴渾然一體。

進山後,我們首選來到的是紫陽觀,又稱三觀廟,因觀中供奉三位神仙而得名,紫陽觀(爲何稱之爲紫陽觀?)面向北方,中間正殿供奉着紫陽真人,兩側有衆多小神守護,歷年來,紫陽觀一直香火興盛篤信道教的善男信女穿流不息,梵音道樂不絕於耳,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八廟會(廟會爲何選在這個日子?)之際,更是人如潮涌,紫陽觀棲身於奇山秀水之中,使大自然的造化與人工的雕琢更加融洽地合而爲一,相映成趣。(遊鳳凰山有三條主要線路——即大循環、中循環、小循環,,請說出三條線路都經過那些著名的景點?)

現在大家就要登比較險的山路了,幾位身體不太好的朋友可以乘坐纜車上去等候我們。沿着山路前行(請大家數一數腳下的臺階有多少節?數到頭的時候,你可以許個願——216階——108的兩倍!108是個什麼數字?大家猜一猜?),就會來到導遊圖(從這裏開始這裏有兩條上山路線)前,這裏也是登山的十字路口,沿左邊一條路走,將會路經八隻手,轉下來便是鳳凰洞,從鳳凰洞出來便是步步高等景點;沿右邊這條路。將經過三教堂,兩條路都將到達烽火臺。

八隻手又稱鬥母宮,臨崖而建,風格古補凝重,鳳凰山的古建築始於南北朝時期,歷代都進行過修整與重建,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同時,又體現着歷代工匠的智慧與技藝。

走出八隻手,繼續前行,不遠處就是娘娘廟了,娘娘廟中供奉着送子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身上爬滿了頑皮的小孩子,讓人一看便知這“送子”的含意。殿內泥塑雕刻都栩栩如生,維妙維肖。遠處有一個大型網,從那裏不時傳來各種鳥的叫聲——請大家猜一下那是個什麼地方——有哪些名貴的鳥類?

從娘娘廟走出,右行幾步,便是著名的風凰洞了,風凰洞是由天然形成的洞穴。洞中幽深奧祕,秀中有險峻,奇中有幽奧,走入洞中,但聞腳下流水淙淙,而伸手不見五指,讓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小心翼翼的前行。在驚悚之餘,又不能不慨嘆自然之神奇。幾經迂迴之後乙眼前豁然開朗,這便是出了洞口了。俯身一望,才發現自己已經離入口百米,此時正在小山峯上呢。原來鳳凰洞並不是平地上水平的洞穴,而我們則一直在洞中登山呢,爬上了百米高的山峯而自己竟渾然不覺,讓人不能不稱奇。鳳凰洞吸引人的另外一原因,是傳說中這裏曾是鳳凰巢空。到風凰的寓所裏走一遭沾染些風凰的靈氣,也是遊人的美好願望。(鳳凰洞前有售票的——每位10元;鳳凰洞的傳說是什麼——來歷?裏面的壁畫主要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從三教堂(爲什麼叫三教堂?供奉的是哪三尊神像?)這一邊的路走,同樣是險象環生,三教堂是人工雕琢與天然形成融合而成的景觀,它的底部是鑿在石壁上的神龕,裏面供奉着石刻的神仙,三教堂是由兩塊巨石互相支撐搭建而成的,兩塊巨石與水平面大概有七八十度的傾斜角,幾乎垂直的。是而兩塊巖之間的縫隙非常狹窄,剛好容得下一個人俯身爬過,幸好現在岩石上裝有鐵環,可以幫助遊人安全地渡過險關。

從風凰洞與三教堂兩側的路都可以到達烽火臺。從這裏開始,便是遊鳳凰山的必經之路了。烽火臺是風凰山的主要山峯之一,也是古代邊繮防衛的瞭望臺,從這裏向下望去,風城市全景盡收眼底。高樓、田園與河流的分佈錯落有致。而作爲現代化標誌之一的沈丹公路則沿着山腳蜿蜓而過,各色汽車在公路上疾馳,如一條綵帶裝點着這美麗的城市。

站在烽火臺上,向西南方向望去,遠遠的能望見一塊巨石。斜臥在小山丘上,猶如一隻蟾蜍在仰望着月宮,這便是著名的“金蟾望月”,據說這本是一隻蟾蜍,因常年住在山中,沾染了山的靈氣便成了精,偶然一次會望見了月中嫦娥的容貌,從此便難以忘懷,日夜伏在山丘上等待月亮的出現。日子久了,便成了一塊巨石,而仰慕之情從未改變,這一望便是幾千年,一直到今天。

再往前走,便是將軍峯、兔耳峯、仙人臺等山峯(鳳凰山共有多少座山峯?)了,各山峯遙相呼應,展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共同裝點着秀麗的景色。山中道路多崎嶇坎坷。上山路幾乎都是垂直的,而下山路又陡峭限險,有的兩峯之間有兩米多寬的距離,而僅僅搭了兩塊窄窄的鋼板,好象是山中的“獨木橋”。從一個山峯到另一個山峯真是不容易,可也讓人體會到了風凰山的奇、秀、險、美(奇在何處——具體景點;秀在何處——那些景點;險在何處——哪個景點;美在何處——哪個景點),讓人樂在其中。山間樹木蒼翠,到處都有高大的參天古木(最有名的古樹有哪幾棵?)。=蒼松翠柏挺拔高潔,弱柳扶風分外妖嬈,而山中的野花更是遍地盛開。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小松鼠(您看松鼠是時,請不要打擾它們,它們很害羞,奔跑速度很快,稍有不慎,您就有可能被它騙到山谷中)偶爾會蹦到遊人眼前,可轉眼又無蹤影。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使得風凰山充滿了勃勃生機,爲我們的旅遊增添了無限情趣。

遠遠的,我們就可以望見前方突兀的山石了,如果裸露的脊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在日光的照射下,平滑的岩石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這便是險中之險的“老牛背”了。“牛背”上幾乎無路可走,唯有崖壁旁有被鑿開的小石窩,在幾乎直立的山崖上,兩側是扶梯,您要是往兩側看的話,保準能嚇出一身冷汗——兩側都是陡峭的山崖。

前方不遠處就是箭眼峯了,它是鳳凰山最負盛名的山峯,也是公認的第二高峯(第一高峯爲——攢雲峯因何得名?),箭眼峯是由幾塊巨石天然搭砌而成,中間是一個大洞(高約四米、寬約五米)。傳說中,唐將薛仁貴(關於薛仁貴的故事還有哪些、他是誰的夢中小將?)在東征時,從距此30裏的發箭嶺(鳳凰山東北的定軍山)上射箭,一箭洞穿而“箭眼”得名,站在箭眼峯上回頭望去,只見峯巒起伏,層巒疊嶂,頗有“一覽衆山小”的意味。

越過神馬峯(鳳凰山的第三高峯),峯上有一馬蹄印,大如園桌。相傳爲薛仁貴騎的白龍馬所踏——馬踏窩。在神馬峯的前面便是“天涯海角”了,與前面的奇與險相比,天涯海角顯露更多的是山的博大與偉岸、平坦而寬闊的峯頂散佈着幾塊岩石,空空曠曠而讓人心不由暢然、慨嘆生活的重擔與生存的艱辛。

從天崖海角走下來,便是下山之路了,而我們這一天的旅程便已接近尾聲。而唯一未遊覽的景點就是前方的“石壁鶴影”(他有何典故?),遠遠的就能望見一隻巨大的仙鶴振翅於石壁之上,欲飛向天空,鶴頭,鶴翅,乃至鶴足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人不敢相信這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逼真生動連能工巧匠都自嘆不如。

鳳凰山,秀麗而險峻,空靈而妖嬈。一峯一洞,一草一木,無不顯示出它的動人之處,不能不讓人驚歎自然之神奇偉大。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導遊到此爲止。(請大家想一想鳳凰山有哪些名峯?名洞?名草?名木?)

請大家比較一下,我和山裏的其他導遊員相比怎麼樣?他們的水平很高,你也可以和他們切磋技藝,或者詢問那些山裏人,他們可是鳳凰山通啊!歡迎你們有機會在來!

關於鳳凰山的幾個重要問題:

1、十景:石棚避暑、澗水飛濤、鬥母生境、山雲鋪海、蒼松佇立、怪石凌空、鬆徑尋秋、天池在望、疊障流雲、東地瀛州。

2、奇峯:攢雲峯、箭眼峯、神馬峯、老牛背、雙龍背、百步緊、天下絕、烽火臺、點將臺、聚仙台、棋盤頂。

3、怪石:石壁鶴影、金蟾望月、金龜求鳳、蠶娘望夫石、龜猴朝聖、觀音座。

4、幽洞:鳳凰洞、鳳淚洞、一品洞天、將軍洞、靈仙洞、蠶娘洞、響水洞。

5、清泉:觀音聖源丹泉、八仙醉酒、摘星巖、瀑布飄逸。

6、花木:天女木蘭、杜鵑坡、棒捶鳥、刺龍芽。

7、寺觀:紫陽觀、三官觀、忠賢殿、慈仁殿、純陽殿、碧霞宮、鬥母宮、觀音閣、三教堂、清虛宮、朝陽寺、藥王廟。

鳳凰山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__市城區東部4千米處,與大淩河隔河相望.該景區以奇異峯巒、峭壁、岫罅爲特點,古塔、寺廟交相輝映,是一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融並重的山嶽型風景遊覽區。1992年成爲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認定爲“遼寧五十佳景”之一,20__年被定級爲國家aaa級景區,20__年被評爲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

鳳凰山,古稱龍山、和龍山,清初改名爲鳳凰山。佔地55平方千米,最高峯海拔668米。早在1600多年前,前燕王慕容認爲“龍山之西,柳城之北”山巒重疊,森林茂密,又有峽谷平原,六畜興旺,實及“福德之地”,於是遷都朝陽,改柳城爲龍城。不久,又在鳳凰山上修建龍翔佛寺。該寺是鳳凰山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迄今爲止東北地區最早見諸史籍的佛教寺院。從此,鳳凰山便有了禮佛唸經、降香許願的佛事活動。至遼代時,鳳凰山已經成爲一處很有影響的佛教聖地,遠近信衆,都來朝拜,香火之旺,名動朝廷。到了清朝中期,鳳凰山形成了三塔、四寺的建築主體。如今鳳凰山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規模,其中人文景觀有20多處,以一龕、兩洞、三塔、四寺爲代表,一龕是北魏時期的摩崖佛龕;二洞是兩個天然的佛洞,即倒坐觀音洞和朝陽洞;三塔是上寺凌霄塔、中寺摩雲塔、北溝大寶塔;四寺是鳳凰山的四座大型寺院建築,即華嚴寺、雲接寺、延壽寺和天慶寺。另外,還有恢復新建的新山門、名人牆、鐘鼓樓、南山門、女神像、蓮子洞。鳳凰山還有自然景觀80餘處,如象鼻山、雙乳峯、睡佛、華佗問路、高山流水、石魚躍澗等等,形象逼真,生動自然。鳳凰山林木繁茂,植被豐富,各種植物達600多種,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85%,春天綠樹盤巖,夏季萬卉齊發,秋高楓林似火,寒冬松柏長青。因此,鳳凰山風景名勝區堪稱爲塞北大地上的一顆風景明珠,是一處旅遊名勝。

現在請大家隨我參觀遊覽鳳凰山。

大家請看,這是摩崖佛龕,它是我們入山後見到的第一處古代人文景觀。佛龕鑿刻於北魏時期,是鳳凰山現存的年代最久遠的古蹟。北魏時期的雕塑藝術特徵是清風秀骨,從這裏的雕塑我們也可以領略出這個特點來。佛龕共72處,內置羅漢諸像,其排列參差不齊,疏密大小不一。峭壁正對東方,是鳳凰山接受第一縷旭光照耀之所在,因此有“龕鄰峭壁,佛映金光”之譽。

我們現在來到了鳳凰山山門前。鳳凰山山門具有“東北第一門”之稱,於1995年建成,是鳳凰山風景區的一個顯著標志。山門高12.6米,跨度38米,建築面積1636平方米。山門設計簡潔、明快,爲“鳳”字剪影式造型,外形指代鳳凰山,透空部分是寺廟的剪影,代表鳳凰山的文物古蹟。山門周邊配以騰飛的龍鳳,整個構圖既有鮮明的現代風格,又蘊含着濃郁的古典色彩,給人以大氣恢宏、古樸沉穩之感。

在山門兩側山腰上的兩個亭子,分別是龍亭和鳳亭。

在山門後側有一座同體建築,高4.5米,長20米,前爲中國歷史文化牆,後爲九鳳壁。我們先來參觀歷史文化牆。牆上雕刻有76位人物頭像,分別是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科學、哲學等方面的英傑,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找看哪些是您熟悉的。壁畫中央鐫刻一個太極圖案,形象地表達了陰陽輪轉、相輔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同時用近似富有動感的車輪向前延伸的直線,代表了歷史發展的印跡。

這是九鳳壁,它以高低、大小錯落的九鳳圓盤構成,通過變形的祥雲色連,寓意爲鳳行雲中,吉在人間。鳳凰涅槃是個美麗的神話,而“九鳳朝陽”傳說的瑰麗不僅展現了古老朝陽的地域文明,更重要的是寄託着歷代朝陽人展翅騰飛的理想。

九龍壁建成於1995年,壁高4.7米,長21.2米,整個壁面浮雕九條形態各異、背景不同的龍。令人稱道的是,九龍壁的設計打破了傳統觀念,融合了現代意識,與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相聯繫,對生命起源、宇宙奧祕具有控索精神,所以又有“自然之謎”的稱謂。朝陽古時叫龍城,鳳凰山又曾叫龍山,在此修建九龍壁,可謂名符其實,物切其名。

在九龍壁的前面有眺龕廊,是眺看佛龕的最佳位置。

鳳凰山不僅林深樹茂,而且多有峻嶺奇石,構成了很多自然景觀。這此景觀,有的猶如動物浮雕,栩栩如生;有的就是人物造像,形象逼真,主要有雙乳峯、華佗問路、天然大佛、象鼻山、石魚躍澗、金駝望月等,計27處。現在我們要觀賞的就是其中的一處,即金駝望月。

金駝望月,是一道隆起的山樑向路邊延伸,形如一頭駱駝,駝峯高聳,頭部尤爲逼真,大家仔細看就會發現,駱駝的脣、鼻、眼、耳俱全,頂部長出一小蓬細草,恰如駝頭上的一抹長毛。岩石呈黑褐色,上有苔斑。如果在月圓之夜觀看,形神俱備,真如一頭巨駝昂首向天,緩步走下山坡。這情景,不禁讓人想起浩瀚的沙漠,丁當的鈴聲……

鳳凰山導遊詞 篇3

丹東鳳凰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凰山是遼寧四大名山之一,位於丹東市西北57公里處,北距瀋陽市213公里,西南距大連市300公里,佔地24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氣勢雄偉壯麗,四季景色各異,文物古蹟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以其“景、峯、險、石、洞、泉、物、廟、刻、跡”等十大景觀爲主線、重點景觀100多處,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其景色集中、險夷莫測。環山的廟宇、石刻和其它人文景觀,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

丹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最高峯“攢雲峯”海拔836米,面積216平方公里,被譽爲“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山”、“中國曆險第一名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嶽風光稱絕,以獨特的宗教人文景觀爲特色。鳳凰山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閒旅遊、品味自然、尋幽探險的最佳選擇。

鳳凰山導遊詞 篇4

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鳳凰山爲于丹東市西北60千米處,自古就有“遼東第一名山”之稱。清朝道光咸豐年間,鳳凰山就與醫巫閭山、千山、藥山並稱爲“奉天省四大名山”。現被稱譽爲“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名山”。

現在我們車走得這條路是沈丹公路,即丹東到瀋陽得公路。公路長約280千米,鳳凰山就位於沈丹公里旁邊。丹東到鳳凰山是60千米,那麼從鳳凰山到瀋陽則是220千米。從這到鳳凰山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我想利用這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鳳凰山有關情況。

鳳凰山之所以稱爲鳳凰山,不是因爲其形像鳳凰,是根據這樣得一段傳說: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慕名來遊,山上鳳凰起舞,飛立於“拜祖石”上,向唐太宗點頭行大禮,唐太宗很是高興,隨即賜此山爲“鳳凰山”。鳳凰山位於長白山餘脈,面積120多平方千米,最高峯是攢雲峯,海拔836.4。鳳凰山分爲西山、東山、廟溝、古城、玉龍湖等景區。遍遊鳳凰山人們常說,鳳凰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娥眉之秀。因爲時間關係我們今天不能參觀完鳳凰山得每一個景點,我想和大家一起遊覽一下西山景區比較集中得幾個有代表性得景點,讓我們能窺一斑而見全貌。

現在我們在這裏停車,請大家做好登山得準備。

我們現在所在得位置是鳳凰山得山門。這是一座仿古風格得建築,左邊是鳳,雄鳥,右邊是凰,雌鳥。

我們眼前看到得就是紫陽觀。因爲曦陽初上光呈紫色,有‘紫氣東來’之說,道教稱紫陽乃祥瑞之狀,故道觀以此爲名”。今天我們亦是早早地來到紫陽觀,正逢“紫氣東來”之良機,看來這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好運和吉祥得。紫陽觀是鳳凰山主持,亦稱三官殿.始建與明弘治初年,由三官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組成。

現在讓我們進三官殿看一看吧。三官殿內供奉天、地、水三官神像。中間是天官堯,堯能賜福;右邊是地民舜,舜可赦罪;左邊是水官禹,禹能懲惡。虔誠得人們在三官神像前叩拜,就會解脫罪惡,得享天福。三官神像左邊得是“瑤池金女”羣塑(傳說),右側爲“八仙過海”羣塑(傳說),正殿東面是“護法靈官”,告戒世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西面立得是“護法土地”,牆上繪得這些圖畫分別是“麻姑獻壽”、“大禹治水”、“皇帝戰蚩尤”、“神農嘗百草”(傳說),這些傳說可以把你帶到遙遠古昔,撩起你綿綿得懷古之情。觀外這四株古鬆傳說作爲紫陽觀得夥伴已經在這裏守護了半個多世紀,古鬆與古剎相映成輝,使紫陽觀顯得更加莊重古樸。

三教堂洞內左、右有兩洞,向左是“通玄洞”,鑽過“通玄洞”,過“通天別趣”,出洞之後,在登懸壁,便是“觀音閣”。在這塊巨石得頂端,原由一個僅能容納一人得靠椅式得凹處,這就是觀音座。爲什麼觀音在這兒坐呢?因爲它得洞府裏住神佛較多,派別也雜,她不便在那裏習演功法,因而就把早晚坐禪之處改在這裏了。久而久之把這塊岩石坐出了一個坑。觀音菩薩經常在這裏向笛子傳授法術,講經傳道,風吹日曬,信徒們心裏很是不安,爲了感恩頌德,表示尊師得誠心,到家在這右邊得岩石上,建了一座廟殿,就是現在得觀音閣。從這時起,善男信女們像穿梭般得來往不絕,朝拜進香。

觀音閣始建於明神宗年間,分上下兩層,上奉“觀音”,下站“韋馱”。“觀音”是佛教得菩薩名,佛教得《法華經·普門品》中說,遇難衆生只要誦其名號,即“觀世音”三字,菩薩即時觀其聲音,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是根據這個說法意譯過來得。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諱“世”字,只得略去“世”,改稱“觀音”。據說觀音原爲男性,女像。觀音始於南北朝,還有千手千眼菩薩和送子送財傳說等等。至於觀音手中所掌得那隻“淨水瓶”和那根“楊柳枝”原是普灑佛法得意思,是一個象徵性得“道具”。後來便成爲主宰人間晴雨得法寶,成了有求必應,能治百病得萬金油。韋馱是佛教天神,姓韋名混,爲南方長天王得八大神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將之首。

現在我們來到得是鳳凰洞。遊覽鳳凰山有一句順口溜:“來到鳳凰山,幽探鳳凰洞,險登箭眼峯,飽覽景無窮”。就是說到鳳凰山遊覽總得要親身體驗妙趣橫生得鳳凰洞,登上聞名遐邇得“箭眼峯”。看來登“箭眼峯”是難度太大了。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已經拜了多位大仙。可說鳳凰山得靈氣已領略了一番,現在我們進鳳凰洞弄個明白,我想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傳說鳳凰洞是鳳凰棲息得地方,內藏鳳凰蛋。當年唐太宗遊覽鳳凰山,鳳凰就是從此洞飛出拜祖。鳳凰洞長約200餘米,入洞之後,天光亮,越走越暗,須持蠟燭而行。

好,現在我們準備好照明工具,讓我們身臨其境,體驗一下鳳凰洞究竟如何?

各位,鳳凰洞果然不錯吧!

好,我想大家現在也都有些疲累了,我們在這裏休息一下吧。哪位有什麼問題,讓我們互相切磋切磋,我也好跟大家學習學習。好,謝謝各位。

鳳凰山導遊詞 篇5

鳳凰山歷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之一。 鳳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於一體,交織成一幅天然絕紗、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 自然景觀特點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 凡天下名山大川,各有其特點,而鳳凰山容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幽靜;黃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於一體。鳳凰山屬長白山脈,面積216.875平方公里,最高峯 “攢雲峯”海拔八百三十六點四米。

相傳,鳳凰山八大美景的聞名,始於晉代,遊人登臨覽勝形成名山,修築廟宇,成爲焚燒香火之地,是興盛於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題詞鐫刻,使鳳凰山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爐,成爲世人矚目的十大美景。 鳳凰山融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謂引遊人觀賞入勝,遊人進山一遊便展現“壑巖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一溪詩”的勝境。

鳳凰山導遊詞 篇6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高興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裏,與您相識在美麗的江城“丹東”。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叫,那麼你們的這次旅遊生活中的導遊工作,就由我來爲大家做。現在我僅代表某某旅行社的全體員工,熱烈地歡迎您的光臨,同時在此預祝你們的旅遊生活開心、愉快!

各位朋友,在我們旅遊過程中,你一路上可稱我爲劉導或小劉都行,如果你有什麼需求,請不要客氣,只要是在合情、合理和可能的情況下,我將會盡力滿足你的需求。另外還有一位爲我們服務的司機師傅,他姓,現在我們用掌聲來感謝司機師傅的辛苦工作。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將要遊覽的是丹東著名的省級風景區——青山溝,它位於遼寧省XX市XX縣青山溝鎮境內,距XX市城區160公里,景區面積約127.4平方公里,汽車行駛約3個小時。“青山溝”、“飛瀑澗’’、“虎塘溝”三大景區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巨大的天然畫卷。全區共有126個景點,大小瀑布36條,是一個完美的山水型自然風景區。這裏風景秀麗,水秀山青,氣勢恢弘,植被多爲原始林態,樹林蔥鬱,峽谷幽深,怪石林立,溪水潺潺,飛瀑壯觀,景色十分迷人。這裏季相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別有特色。春夏可見萬綠叢中點點紅;深秋可見千紅風葉黃斑讕;冬季則是白雪覆蓋,峯戀如玉。在我國北方是一流的景色,在全國也是上乘的,可謂“西有九寨溝,東有青山溝”。中國第一畫家村就在這裏誕生。由於這裏四季分明,它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別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現已列爲遼寧省風景名勝區。

青山溝景區內有7個村、36個村民組,人口約有8000人,有漢、滿、朝鮮等少數民族,但以滿族居多,有濃厚的滿族文化風情。青山湖水域面積23.3平方公里,鴨綠江的最大支流——渾江流經景區35公里。一九八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衛星觀測,把青山溝列爲世界六大無污染區之一,在這裏居住的人平均壽命88歲,是世界上少有的長壽之鄉。由於景區風光秀美,人傑地靈,曾被新加坡新聞界譽爲“神仙住過的地方”。來源:考試大

青山溝風景區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基礎服務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景區內現有高、中、低檔賓館、飯旅店30餘個,可同時接待遊客4000人,擁有船隻18艘可同時乘載遊客800人。在這裏可以吃到青山湖的鯉魚、多種河魚、和無污染的各種山野菜等當地特產。

青山溝風景區羣山環抱、層巒疊障,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呈東低西高之勢,森林覆蓋率爲80%,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最低氣溫—28攝氏度,最高氣溫3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180天。

青山溝風景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區有植物98科、1900種,其中木本植物就有200多種,珍貴植物有8種,即人蔘、東北刺蔘、鑽天柳、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黃櫱等。森林樹種以落葉闊葉林爲主,有柞樹、板栗、楓樹、榆樹、樺樹、楊樹、白臘等。名貴藥材有人蔘、細辛、貫衆、遼五味、黃芪、貝母、天麻、三枝九葉草等,還有各種野生菌菇,如:鬆傘蘑、玉黃蘑、針蘑、青蘑、元蘑,以及人工種植的香菇、滑菇等食用菌,滑菇全區年產2500噸,景區盛產山楂、板栗、核桃、棒子、木耳等,板栗年產量可達400噸。景區還盛產馳名異國的蕨菜、刺龍牙、大葉芹等山野菜。動物資源有各種獸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等200餘種。山上有黑熊、獐、狍、狐、兔、水獺、鴛鴦、灰鷺、及各種山雀。水中不僅有珍奇稀有的龍爪龜、娃娃魚等兩棲動物,還有黿魚、高背鯉、桂魚、池沼公魚、林蛙、泥鰍、溪水龍蝦等。

風景區土壤呈中性偏酸,渾江水的硬度爲1.17毫克/升,比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標準硬度1.96毫克/升低得多。相當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標準。由於景區內植被覆蓋率高,水土保持好,無工業和大氣污染,江、河、澗、溪極爲清澈,大部分溪水可直接飲用,甘甜可口,並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礦物資。好,景區的概況就簡單介紹到這裏。

現在我們的旅遊車已經行駛了60分鐘,大家先休息一下,如果有什麼問題請找導遊。

大家好,我們的目地的就要到了,請把你的行李收拾好,一會兒我們先分房間,10分鐘後,下樓用餐,然後我們直接遊覽青山湖,請大家帶好相機以及所要用的水、眼鏡等等。

現在我們要遊覽的是素有“塞北灕江”稱謂的青山湖風景區,距青山溝鎮8公里,大約需要15分鐘的時間,下面我把青山湖的概況向大家介紹一下,青山湖景區水域遼闊。湖面最寬處可達1500米,上下長達百餘公里,水深30——70米,因下游太平哨發電廠大壩截斷渾江、遂蓄水成湖。湖水清澈碧綠,盪舟湖上,但見兩岸青山相對出,扁舟踏破水中山,山光水色,渾然而成仙境。青山湖景區已經到了,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幢歐式造型的樓閣,這就是“雨桂山莊”。它是1993年7月

由我國著名國畫家宋雨桂先生出資650萬元,佔地3800平方爲建造而成的是集吃、住、娛爲一體的高級賓館。

一會兒上船時,請大家注意安全,並拿好的自已的貴重物品,特別是在船上,很容易丟失東西,或掉到水裏,同時大家在船上要互相照顧,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使我們的遊玩能更輕鬆、更愉快。

(待大家坐好後)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1994年初夏,XX市XX區造化鄉黨委書記孔祥義等人到此旅遊,在青山賓館發現了一條20餘斤重的大紅鯉魚,準備宰殺。他見到後花120元將這條魚買下放生在青山湖,他坐船遊覽青山湖時,這條鯉魚帶領魚羣尾隨船後,戲水跳躍,遙遙相送。真不知這條大紅鯉魚是通人性,還是有靈性。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丁香崖”,每逢暮春,山崖上便開滿了絢麗的丁香花,遠遠的便會聞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與丁香崖相比,“花仙台”更顯豔麗,春天來臨之際,滿山的野杜鵑爭芳鬥豔,競相開放。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王冠在上面題寫了“花仙台”三個字。前面那一片長達百米的山崖是“”,這裏是遊人垂釣的最佳地方。大家再來看前面的山崖像不像只黿魚把頭探入湖中,因此得名“黿頭戲水”。

前面就是“白雲峯”了,“白雲峯”筆立千仞,雲霧繚繞,相傳八仙曾從蓬萊駕雲至此,飲酒放歌。“白雲峯”上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白雲峯”下卻有一個悲涼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山民常年在此放木排南下,換錢養家,一日,山民被江濤吞沒,他的妻子不見丈夫歸來,便迎風站在巨大的天然坪臺上望夫歸來,時間長了便跌入江中,於是人們便的把這座迎江而立的高臺稱“望夫臺”。

大家向右看那株華蓋如雲的千年古鬆,高十餘米,有雙人合抱粗細,這株古鬆在宣統年(1920xx年)間,誰都不知是什麼原因,一連三年枯枝,有一李姓人想把它砍倒爲柴,可是他的斧頭剛落下,古鬆便鮮血直流,那人也腹痛難忍,滾倒樹下,從此再也沒人敢砍它了,三年後,它竟奇蹟般地復活了,而且更加枝葉繁茂。因此,人們稱之謂“鬆神”。

前面那一座綿延千米,高達百米的鐵壁絕崖就是“青銅壁”,“青銅壁”旁邊的就是“大峽谷”,谷內另有一番景象,谷間流淌着“山音瀑”,兩泉並流的“姊妹泉”,抗聯遺蹟“忠魂洞”等景點位於谷中,這裏是理想的旅遊野餐之地。

請大家向右看,這就是青山湖一絕——盛夏冰凌,即便是三伏盛夏,這裏也是寒氣逼人,也能看到鵝蛋大小的冰塊生於石縫之中,每當晨曦初露,由“盛夏冰凌”處噴出一條白霧帶橫貫湖面,直奔大峽谷,久久不散,被人們稱爲“白龍過江”,這兩種現象堪稱舉世奇觀,成爲不解之迷。

現在我們看到湖左岸邊的一座古廟宇是“清福寺”,“清福寺”始建於明末清初,香火盛時有僧侶48位,日寇侵華時焚燒了此廟,後經修繕,文革時遭一劫而蕩然無存。94年,新加坡蔡金鐘先生投資8萬美元移址修復了此廟,現彩繪已結束,近期將對外開放。

遠遠地我們便能看到“仙人谷”中的“八仙台”, “八仙台”下便是宋雨桂先生投資360萬元,佔地5000平方米,興建的“中國畫家村”,這是一幢幢座落在“仙人谷”口的西式風格的建築羣。隨山勢起伏,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是休閒度假、寫生作畫的最佳境地。沿“中國畫家村”上行,有從崖頂噴涌而出的五股泉水,恰恰似五龍吐水,被稱爲“五龍泉”。繼續前行,還會看到一塊巨石狀如睡佛,人稱“睡僧石”,左側山溝裏,有被山崖跌得飛花四濺的“流花瀑”,繞過“流花瀑”,有並臥於林間一大一小形如鹿狀的“鹿鳴泉”右邊會看到一股氣勢磅礴的山泉從80米高的崖上轟然而下,它是從天與山的罅隙中噴涌而出如自天際而來,所以稱其爲“飛雲瀑”,“仙人谷”內景點衆多,美不勝收。

順江上行,可見高大挺直的“參王峯”,據說峯上人蔘很多,並有株參王,每當人蔘拉朵時節,參朵映紅了半邊江,景**人。當年日寇侵佔東北時,聽說峯頂有一株參王,便強迫當地百姓砍木造梯,意欲採寶,當梯造一半時,楊靖宇帶領部下趕來,把日寇打跑了,據說那株參王善於隱藏變化,現還在“參王峯”上。

請看那小巧俊秀的“小仙山”、“雙乳峯”江右岸那層層疊疊、峭壁綿延,春來秋歸燕子成羣的是“燕子尾”,再看那峭壁上十米高處有一凹窩,深約一米,方方正正,聽說古時當地人就是根據凹窩中日影投射位置的變化來推斷時辰,竟十分準確,故得名“金鐘壁”。

遊客朋友們,前面江中那個小島就是我們青山湖景區遊覽的終點“柳花島”,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鋃嵌大江的中心,“柳花島”上芳草萋萋,柳樹成蔭,楊花柳絮,飛飛揚揚,“柳花島”也因此而得名。

朋友們,我們現在將要遊覽的是虎塘溝景區,虎塘溝景區距我們的出發地約6公里,行程大約二十分鐘。

虎塘溝景區是三大景區中最具有原始韻味的景區。這裏峽谷幽深,藤樹蔽日,山峯奇峭,怪石林立,溪流潺潺,瀑布飛濺,素有“天下第一幽”之稱,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之

弟溥傑尤爲欣賞虎塘溝清幽的境界,故題爲“虎塘幽境”。

爲什麼叫“虎塘溝”呢?

聽老人們說,很久以前,在這個溝裏住着哥倆,他們整天靠打獵、打柴爲生,一天哥倆照常去山裏打獵,可是一無所獲,疲憊地往家走時,在這條溝叉裏發現了一隻受傷的老虎,只見這老虎爬臥在一塊石頭上,眼裏似乎還流着淚,那雙求助的眼睛讓這哥倆不忍心再去傷害它,於是哥倆把這隻受傷的老虎擡回家,一邊治傷,一邊把僅有的一點吃的東西喟給老虎,不幾日,老虎的傷好了,哥倆就把它又放回受傷的地方,這隻老虎一步一回頭地走遠了,似乎在感激着他們倆個。一晃一年過去了,哥倆的日子一如既往。一日,從遠處來了一位說是逃慌的姑娘,無處安身,請求哥倆收下她,好心的哥倆看到這個姑娘也是可憐,就把她收下了,每日裏哥倆上山打獵,姑娘在家做飯、洗衣、收拾家務,自從來了這位姑娘,哥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收穫的獵物也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大哥就和這位姑娘結了婚,一年後,生了個大胖兒子,哥倆別提有多高興了,正當過好日子時,哥倆發現姑娘的心情不好,總像是有什麼心事似的,可怎麼問,姑娘都不說,一天,哥倆又去打獵了,姑娘把飯做好了,把孩子放在院子裏,並告訴孩子說以後要聽爸爸和叔叔的話,然後轉身就不見了,傍晚哥倆高高興興滿載而歸時,發現家裏沒有了姑娘,就到處尋找,只見桌子上留一畫,哥倆一看就全明白了,原來,這位姑娘是當年受傷的那隻老虎,因曾受到哥倆的幫助,所以這是來報恩的,兩年來,一直照顧着他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報恩任務,必須回去了,不然人間是不留它的。雖然哥倆很想念她,但也沒有辦法,爲了紀念這段人間美麗的故事,人們把這個地方給起了個名子叫“虎塘溝”。這個民間故事也流傳下來了,信不信由你,其實,這個故事主要是說這裏的人們樸實、善良,這裏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鳳凰山導遊詞 篇7

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

鳳凰山爲于丹東市西北60千米處,自古就有“遼東第一名山”之稱。清朝道光咸豐年間,鳳凰山就與醫巫閭山、千山、藥山並稱爲“奉天省四大名山”。現被稱譽爲“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名山”。

現在我們車走的這條路是沈丹公路,即丹東到瀋陽的公路。公路長約280千米,鳳凰山就位於沈丹公里旁邊。丹東到鳳凰山是60千米,那麼從鳳凰山到瀋陽則是220千米。從這到鳳凰山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我想利用這段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鳳凰山有關情況。

鳳凰山之所以稱爲鳳凰山, 不是因爲其形像鳳凰,是根據這樣的一段傳說: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慕名來遊,山上鳳凰起舞,飛立於“拜祖石”上,向唐太宗點頭行大 禮,唐太宗很是高興,隨即賜此山爲“鳳凰山”。鳳凰山位於長白山餘脈,面積120多平方千米,最高峯是攢雲峯,海拔836.4。鳳凰山分爲西山、東山、廟溝、古城、玉龍湖等景區。遍遊鳳凰山人們常說,鳳凰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娥眉之秀。因爲時間關係我們今天不能參觀完鳳凰山的每一個景點,我想和大家一起遊覽一下西山景區比較集中的幾個有代表性的景點,讓我們能窺一斑而見全貌。

現在我們在這裏停車,請大家做好登山的準備。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鳳凰山的山門。這是一座仿古風格的建築,左邊是鳳,雄鳥,右邊是凰,雌鳥。

我們眼前看到的就是紫陽觀。因爲曦陽初上光呈紫色,有‘紫氣東來’之說,道教稱紫陽乃祥瑞之狀,故道觀以此爲名”。今天我們亦是早早地來到紫陽觀,正逢“紫氣東來”之良機,看來這會給我們每個人帶來好運和吉祥的。 紫陽觀是鳳凰山主持,亦稱三官殿.始建與明弘治初年,由三官殿、東西配殿、鐘鼓樓組成。

現在讓我們進三官殿看一看吧。三官殿內供奉天、地、水三官神像。中間是天官堯,堯能賜福;右邊是地民舜,舜可赦罪;左邊是水官禹,禹能懲惡。虔誠的人們在 三官神像前叩拜,就會解脫罪惡,得享天福。三官神像左邊的是“瑤池金女”羣塑(傳說),右側爲“八仙過海”羣塑(傳說),正殿東面是“護法靈官”,告戒世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西面立的是“護法土地”,牆上繪的這些圖畫分別是“麻姑獻壽”、“大禹治水”、“皇帝戰蚩尤”、“神農嘗百 草”(傳說),這些傳說可以把你帶到遙遠古昔,撩起你綿綿的懷古之情。 觀外這四株古鬆傳說作爲紫陽觀的夥伴已經在這裏守護了半個多世紀,古鬆與古剎相映成輝,使紫陽觀顯得更加莊重古樸。

三教堂洞內左、右有兩洞,向左是“通玄洞”,鑽過“通玄洞”,過“通天別趣”,出洞之後,在登懸壁,便是“觀音閣”。 在這塊巨石的頂端,原由一個僅能容納一人的靠椅式的凹處,這就是觀音座。爲什麼觀音在這兒坐呢?因爲它的洞府裏住神佛較多,派別也雜,她不便在那裏習演功 法,因而就把早晚坐禪之處改在這裏了。久而久之把這塊岩石坐出了一個坑。 觀音菩薩經常在這裏向笛子傳授法術,講經傳道,風吹日曬,信徒們心裏很是不安,爲了感恩頌德,表示尊師的誠心,到家在這右邊的岩石上,建了一座廟殿,就是 現在的觀音閣。從這時起,善男信女們像穿梭般的來往不絕,朝拜進香。 觀音閣始建於明神宗年間,分上下兩層,上奉“觀音”,下站“韋馱”。“觀音”是佛教的菩薩名,佛教的《法華經·普門品》中說,遇難衆生只要誦其名號,即 “觀世音”三字,菩薩即時觀其聲音,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是根據這個說法意譯過來的。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諱“世”字,只得略去“世”,改稱“觀音”。據 說觀音原爲男性,女像。觀音始於南北朝,還有千手千眼菩薩和送子送財傳說等等。至於觀音手中所掌的那隻“淨水瓶”和那根“楊柳枝”原是普灑佛法的意思,是 一個象徵性的“道具”。後來便成爲主宰人間晴雨的法寶,成了有求必應,能治百病的萬金油。韋馱是佛教天神,姓韋名混,爲南方長天王的八大神將之一,居四天 王三十二神將之首。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鳳凰洞。遊覽鳳凰山有一句順口溜:“來到鳳凰山,幽探鳳凰洞,險登箭眼峯,飽覽景無窮”。就是說到鳳凰山遊覽總得要親身體驗妙趣橫生的鳳 凰洞,登上聞名遐邇的“箭眼峯”。 看來登“箭眼峯”是難度太大了。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已經拜了多位大仙。可說鳳凰山的靈氣已領略了一番,現在我們進鳳凰洞弄個明白,我想也 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傳說鳳凰洞是鳳凰棲息的地方,內藏鳳凰蛋。當年唐太宗遊覽鳳凰山,鳳凰就是從此洞飛出拜祖。鳳凰洞長約200餘米,入洞之後,天光亮,越走越暗,須持蠟燭 而行。

好,現在我們準備好照明工具,讓我們身臨其境,體驗一下鳳凰洞究竟如何?

各位,鳳凰洞果然不錯吧~!

好,我想大家現在也都有些疲累了,我們在這裏休息一下吧。哪位有什麼問題,讓我 們互相切磋切磋,我也好跟大家學習學習。 好,謝謝各位。

鳳凰山導遊詞 篇8

丹東鳳凰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凰山是遼寧四大名山之一,位於丹東市西北57公里處,北距瀋陽市213公里,西南距大連市300公里,佔地24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氣勢雄偉壯麗,四季景色各異,文物古蹟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以其“景、峯、險、石、洞、泉、物、廟、刻、跡”等十大景觀爲主線、重點景觀100多處,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其景色集中、險夷莫測。環山的廟宇、石刻和其它人文景觀,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

丹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最高峯“攢雲峯”海拔836米,面積216平方公里,被譽爲“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山”、“中國曆險第一名山”。 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嶽風光稱絕,以獨特的宗教人文景觀爲特色。 鳳凰山景色宜人,是人們休閒旅遊、品味自然、尋幽探險的最佳選擇。

鳳凰山導遊詞 篇9

鳳凰山森林公園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村,鳳凰山主峯海拔678米,方圓1.2公里,素有鳳山福水福盈地的美譽。

鳳凰奇拔峻秀,像一彎新月鑲嵌在西海之濱,高懸在南國昊天沃土上,西眺伶仃洋,南瞰深圳灣。峯巒連綿疊翠,樹木四季蔥茂;百鳥啼鳴,花果飄香;山泉淺唱,壑洞幽藏,奇石多姿,古廟生輝。自然風景綺麗,人文景觀豐富。水光山色,峭巖古洞,構成了一幅風光旖旎、雄偉壯觀的山水畫卷。鳳凰山森林公園形如鳳凰,停棲在浩瀚的零丁洋畔 。

鳳凰不墨千秋畫,山水無弦萬古琴。素有“鳳山福水福盈地”的鳳凰山風景遊覽名勝區,確實是山水自然、景色秀麗,是遊客消閒和陶冶情操的好去處。景區風光旖旎,空氣清新,是城市邊緣的一塊休閒娛樂的寶地。

鳳凰山森林公園是深圳市八大區域綠地系統之一。鳳凰山森林公園將以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典故與民間傳說,獨特的奇石景觀吸引着大量的海內外遊客,給遊客帶來更加賞心悅目的城市風景。

鳳凰山導遊詞 篇10

Dear friends: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Fenghuangshan scenic area.

Dandong Fenghuang Mountain scenic spot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mountains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 national scenic spot. It covers an area of 182 squarekilometers. It has high mountains, lush forests, waterfalls and springs. It ismagnificent and has different scenery in four seasons. Cultural relics andhistoric sites are everywhere. It is a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 It has morethan 100 key landscapes with the ten major landscapes of "scenery, peak, danger,stone, cave, spring, object, temple, carving and trace" as the main line.

Dandong Fenghuang Mountain scenic spot is located 3 kilometers southeast ofFengcheng City. Fenghuang mountain was formed 150 million years ago. It belongsto the aftervein of Changbai Mountain. The main body is composed of granite,with huge cliffs, broad stones, moss like ink. The landscape is unique. The mainpeak, zanyunfeng, is 836.4 meters above sea level.

Since ancient times, Fenghuang Mountain has been known as "the first famousmountain in Liaodong", "the famous mountain at the gate of the country", "thefirst famous mountain of the Great Wall" and "the first famous mountain ofChinese adventure". As early as the Qing Dynasty, it was the first of the fourfamous mountains (Fenghuang mountain, Qianshan Mountain, Yiwulu Mountain andYaoshan mountain)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rated as a national scenic spotand a national 4A scenic spot.

Fenghuang Mountai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It was called "Wugumountain"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xiongshan mountain" in thelate Sui and early Tang Dynasties. It is said tha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Zhenguan of Tang Dynasty, Li Shimin, the emperor of Taizong, was on a tour tothe East. When he toured the mountain, a phoenix led a hundred birds to payhomage to it. Taizong was so happy that he named it "Phoenix Mountain", which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

Scenic spots

Fenghuang Mountain has been built into the West and East Mountain scenicspots, with high mountains and luxuriant forests, crisscross streams andwaterfalls, and beautiful scenery. Since the Jin Dynasty, Fenghuang Mountain hasbeen famous for its eight beautiful sceneri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inscriptions on dashiya by literati made Fenghuang Mountain combine naturalbeauty with artificial beauty, forming ten world-famous scenic spots: Stone shedfor summer vacation, flying waves in streams, holy land of Doumu, mountainclouds for sea, Cangsong standing in the moon, strange rocks flying in the sky,pine path for autumn, Tianchi Lake in sight, overlapping peaks for clouds andDongdi Yingzhou.

The hero of Fenghuang Mountain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majestic mountain scenic spot, which integratesnatural beauty and humanistic beauty, and integrates "majestic, dangerous,secluded, strange and beautiful". It's like a wonderful place for tourists toclimb the mountain and enjoy the scenery of "a thousand feet of blue and bluepaintings on the rocks, and a stream of poetry on the Sea Cloud Pavilion".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majestic" mountain. Seven steep peaks, such asJiangjun peak, Shenma peak and Jianyan peak, soar up to the sky and soar up tothe blue clouds. They look at the world and are the places for a hundred Li highand distant view.

The wonder of Fenghuang Mountain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strange" mountain! Stone wall crane shadow, goldenturtle courtship and other strange stone scenes are both vivid and vivid;Magnolia, Yuling, Rhododendron and other rare flowers vie for splendor andfragrance all over the mountain; more than 40 cliffs, such as "high mountainsand long waters",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ky" and so on, are engravedwith solemn, magnificent and colorful carvings; The trestle road in the air islike a dark dragon. You can lie in the mountains, look up at the heaven and theearth, and walk freely, making the tourists feel at ease.

The danger of Fenghuang Mountain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precipitous" mountain. The famous dangerousscenery of laoniubei, tiantianjue and baibujin make people afraid, daunted andawe inspiring. The "mountain city" is built on the mountain with grand scale andgreat momentum. The 800 meter cableway crosses the mountains, sweeps through thejungle and hovers at the mountainside and foot of the mountain.

The seclusion of Fenghuang Mountain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quiet" mountain! The scenery of mountain cloudsspreading over the sea and streams flying like a dream, beautiful as afairyland; danquan, Shengyuan, Fenglei and other mountain springs are sweet andrefreshing; Fenghuang cave, tongxuan cave and other winding paths lead toseclusion, with unique caves; Kublai tower, liberation memorial tower and othertowering stands, carrying history; Ziyang temple, Chaoyang temple and othertemples are solemn, simple and fragrant.

Phoenix Mountain show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beautiful" mountain. The scenery of Fenghuangmountain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It can be enjoyed in four seasons: thespring mountain is verdant, the azalea is red, the summer is full of clouds, thesound of waterfalls is heard, the autumn maple is beautiful, and the winter snowand ice cover the pine.

Fenghuang yam king temple was built in memory of Sun Simiao. The annualApril 28 Yaowang Temple Fair has been held since the Qing Dynasty. It lasts forthree days from April 27 to April 29 of the lunar calendar. During this period,merchants gathered, heroes gathered, lively, tourists as many as hundreds ofthousands of people.

"If I had known that the scenery of Fenghuang mountain was good, why shouldI have traveled thousands of miles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Now,Fenghuang Mountain has become the leading scenic spot in Dandong.

That's the end of our explanation. When you visit by yourself, you must payattention to safety. I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

鳳凰山導遊詞 篇11

今天請大家來參觀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丹東鳳凰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丹東市西北60千米處。古爲“遼東第一名山,清朝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0年),鳳凰山就與醫巫閭山、千山、藥山並稱爲奉天省(今遼寧省)四大名山。現被稱譽爲“國門名山”,佔地216.875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氣勢雄偉壯麗,四季景色各異,文物古蹟比比皆是,以其“景、峯、險、石、洞、泉、物、廟、刻、跡”等十大景觀爲主線、重點景觀100多處,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其景色集中、險夷莫測。環山的廟宇、石刻和其它人文景觀,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

我們說鳳凰山是“萬里長城第一名山”,把鳳凰山與萬里長城聯繫起來,並不是想借萬里長城之名而誇耀鳳凰山,鳳凰山的確是萬里長城東端起點上第一座秀麗山峯。有關長城專家早已考證,萬里長城東端起點不是在山海關,而是在丹東的虎山。那麼大家可能會問,既然萬里長城起點是虎山,虎山應該是“萬里長城第一名山”。而虎山重在長城。那麼這鳳凰山因何而得名呢?其實啊並不是因爲其形像鳳凰,是根據這樣的一段傳說:相傳唐貞觀年間,一代的開明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慕名來遊,山上鳳凰起舞,飛立於“拜祖石”上,向唐太宗點頭行大禮,唐太宗很是高興,隨即賜此山爲“鳳凰山”。我們都知道皇上是“金口玉言”,從那時起到現在,1300多年過去了,一直稱其爲鳳凰山,鳳凰飛出來的洞叫鳳凰洞。鳳凰山乃長白山餘脈,面積120多平方千米,最高峯是攢雲峯,海拔836.4。鳳凰山分爲西山、東山、廟溝、古城、玉龍湖等景區。遍遊鳳凰山人們常說,鳳凰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娥眉之秀。其中“老牛背”、“天下絕”、“箭眼”等奇觀世間罕見;“鳳凰洞”、“三教堂”、“一品洞天”等古洞幽深;“山雲鋪海”、“天池在望”等十大景觀變化多端;“石壁鶴影”、“參娘望夫”等奇形怪石栩栩如生;“臘柞連理”、“參娘柞”等古樹搖曳多姿;“丹泉”、“鳳洞”等清泉四季不竭;“天女木蘭”、“玉玲”、“杜鵑”等珍貴花卉四季飄香;“紫陽觀”、“鬥母觀”、“觀音閣”等廟宇古剎莊重古樸;“忽必烈塔”、“解放紀念塔”、“古城壘”等歷史古蹟至今尚存;“將軍峯”、“神馬峯”、“箭眼峯”等七座山峯拔峭沖天;“高山水長”、“亙古中天”等40餘處摩崖鐫刻頗具功力,這樣鳳凰山變成了融自然美、人工美於一處,交織成一幅天然絕妙、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春山吐翠杜鵑紅,夏賞雲海聽瀑聲,秋風染勝錦繡,冬雪冰凌掩青松。這首詩就是對鳳凰山的真實寫照。

因爲時間關係我們今天不能參觀完鳳凰山的每一個景點,我想和大家一起遊覽一下西山景區比較集中的幾個有代表性的景點,讓我們能窺一斑而見全貌。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鳳凰洞。遊覽鳳凰山有一句順口溜:“來到鳳凰山,幽探鳳凰洞,險登箭眼峯,飽覽景無窮”。就是說到鳳凰山遊覽總得要親身體驗妙趣橫生的鳳凰洞,登上聞名遐邇的“箭眼峯”。看來登“箭眼峯”是難度太大了。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已經拜了多位大仙。可說鳳凰山的靈氣已領略了一番,現在我們進鳳凰洞弄個明白,我想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傳說鳳凰洞是鳳凰棲息的地方,內藏鳳凰蛋。當年唐太宗遊覽鳳凰山,鳳凰就是從此洞飛出拜祖。鳳凰洞長約200餘米,入洞之後,天光亮,越走越暗,須持蠟燭而行。好,現在我們準備好照明工具,讓我們身臨其境,體驗一下鳳凰洞究竟如何?位於“觀音閣”和“鬥姆宮”中間的這個廟宇是“碧霞宮”,也叫“娘娘廟”。此宮建於道光四年(1824年),後於1982年修復。內奉“三聖母”、“子孫娘娘”、“眼光娘娘”。“三聖母”指的是天德聖母,即周文王之祖母;天貞聖母,即周文王之母;天仙聖母,即周文王之妻,周武王之母稱爲“賢妻良平”,在善男信女之中享有地位,多有人來次進貢燒香,以求吉利。建於“觀勝臺”上的這座廟宇,是“鬥姆宮”。鬥姆宮始建於明代,傳說是婦女捐修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內奉八隻手的“園明道母天尊”塑像,傳說是北斗七星之母,這種三目八臂神像,在佛教裏很常見,但在道教諸神中卻不多見,顯得於衆不同。《北斗本命經》中說,不管你多麼貧窮,多麼背運倒黴,只要誠心禮拜斗姆,稱念她的名號,就能消災滅病,延生得壽,獲福無邊。我們今天日程的下一項是到東山景區的鳳凰山莊去用餐。

人稱“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看來鳳凰山的確是個寶地,不然鳳凰怎麼會棲息此地?皇上又怎麼會慕名巡遊呢?鳳凰山是一個以自然山水爲主體的,峯洞寺廟古蹟爲主要特徵山嶽性的旅遊風景區。迷人的景緻,自古形成了自然狀態的旅遊勝地,僧人云遊,帝王將相巡遊,名人志士覓遊鳳凰山留下了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蹟和優美傳說。近年來,隨着丹東加快開放的步伐,鳳凰山也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來丹客人,平時旅遊高峯可達20多萬人次,目前已接待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者。每逢陰曆四月二十八,鳳凰山的山根兒、山頂上到處都是人,真可說是人山人海,人流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達到四五十萬人。都是前來趕山、逛廟的,也叫鳳凰山廟會。從前清開使,鳳凰山形成一年一度的“藥王廟會”,即在農曆四月二十八日這天祭祀唐朝“藥王”—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二十七日這天,“藥王”神像遊街市一天叫做“出巡”,二十八日,人們遊山拜廟求其保佑“病體早愈”或企求安全無事,大吉大利。由於進廟燒香的人越來越多,商人們趁這個機會做起了生意。藝人們也前來獻技獻藝,加上此時春暖花開,山川河流別有一番風景,遊春的人也選在這個日子來盡興。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來,所不同的是,現在這個活動已經成爲民間約定俗成的大型羣衆性物質交流會,從農曆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三十日共四天。今天我們雖然沒有走完鳳凰山,但對鳳凰山的大致情況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大家辛苦了一上午,加上剛吃過午飯,就稍事休息一下,這樣吧,哪位有什麼問題,讓我們互相切磋切磋,我也好跟大家學習學習。好,謝謝各位。

鳳凰山導遊詞 篇12

鳳凰山歷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之一。鳳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於一體,交織成一幅天然絕紗、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自然景觀特點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凡天下名山大川,各有其特點,而鳳凰山容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幽靜;黃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於一體。鳳凰山屬長白山脈,面積216.875平方公里,最高峯“攢雲峯”海拔八百三十六點四米。

相傳,鳳凰山八大美景的聞名,始於晉代,遊人登臨覽勝形成名山,修築廟宇,成爲焚燒香火之地,是興盛於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題詞鐫刻,使鳳凰山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爐,成爲世人矚目的十大美景。鳳凰山融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謂引遊人觀賞入勝,遊人進山一遊便展現“壑巖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一溪詩”的勝境。

鳳凰山導遊詞 篇13

丹東鳳凰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遼寧四大名山之一,佔地182平方公里,山高林茂,瀑布流泉,雄偉壯麗,四季景色各異,文物古蹟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以“景、峯、險、石、洞、泉、物、廟、刻、跡”十大景觀爲主線,有重點景觀100多處。

丹東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鳳城市區東南3公里處。鳳凰山形成於1.5億年前,屬長白山餘脈,主體由花崗岩構成,巨崖闊石,青苔如墨,景觀奇特,獨具一格。主峯攢雲峯海拔836.4米。

鳳凰山自古有“遼東第一名山”“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名山”“華夏曆險第一名山”的美譽。早在清道光年間就雄居遼寧省四大名山(鳳凰山、千山、醫巫閭山、藥山)之首。被評定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鳳凰山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南北朝時期稱“烏骨山”,隋末唐初稱“熊山”。相傳,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巡,遊覽此山時有鳳凰率百鳥飛來朝拜,太宗大悅,遂賜名“鳳凰山”,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景區景點

鳳凰山現已建成西山、東山景區,山高林茂,溪瀑縱橫,景觀奇美,自晉代起便以八大美景聞名於世。明清時期,文人墨客在大石崖上的題詞鐫刻,更使鳳凰山熔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爐,形成石棚避暑、澗水飛濤、鬥母聖境、山雲鋪海、蒼松佇月、怪石凌空、鬆徑尋秋、天池在望、疊嶂留雲和東地瀛洲10大舉世矚目的美景。

鳳凰山之雄

鳳凰山氣勢雄偉,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融自然美與人文美於一體,是以觀光歷險、休閒度假爲主的山嶽型景區。遊人登山遊覽,恍如進入“壑巖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一溪詩”的神奇勝境。

鳳凰山是一座“雄偉”的山!將軍峯、神馬峯、箭眼峯等7座峻峯拔峭沖天,直上青雲,雄視天下,爲方圓百里登高望遠之地。

鳳凰山之奇

鳳凰山是一座“奇特”的山!石壁鶴影、金龜求凰等怪石奇景,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天女木蘭、玉玲、杜鵑等珍稀花卉爭奇鬥豔、漫山飄香;“山高水長”“亙立中天”等40餘處摩崖鐫刻沉穩厚重、瑰麗多姿;凌空棧道如蒼龍遊臥山間、俯仰天地、徜徉信步,令遊人怡然自得。

鳳凰山之險

鳳凰山是一座“險峻”的山!著名險景老牛背、“天下絕”“百步緊”使人望而生畏、行而卻步、過而叫絕;“山城”踞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800米索道穿山越嶺,掠過叢林,盤旋于山腰、山腳。

鳳凰山之幽

鳳凰山是一座“幽靜”的山!山雲鋪海、澗水飛濤等景觀如夢似幻,美如仙境;丹泉、聖源、鳳淚等山泉甘甜舒爽,沁人心脾;鳳凰洞、通玄洞等曲徑通幽,別有洞天;忽必烈塔、解放紀念塔等巍峨佇立,承載歷史;紫陽觀、朝陽寺等廟宇莊重古樸、香火鼎盛。

鳳凰山之秀

鳳凰山是一座“秀麗”的山!鳳凰山景色因時而變,四季可賞:春山吐翠杜鵑紅,夏賞雲海聽瀑聲,秋楓盡染勝錦繡,冬雪冰凌掩青松。

鳳凰山藥王廟是爲紀念藥王孫思邈而修建的。一年一度的四月二十八藥王廟會,從清代起便已形成,從農曆四月二十七至四月二十九,持續3天。其間商賈雲集、羣英薈萃,熱鬧非凡,遊人多達數十萬之衆。

“早知鳳凰山色好,何必千里去江南”。如今,鳳凰山已經成爲丹東地區首屈一指的龍頭景區。

我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大家在自行參觀時,千萬要注意安全,祝大家旅途愉快。

鳳凰山導遊詞 篇14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beautiful scenery, Fenghuang mountain is one of the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Fenghuang mountain is a natural,harmonious and spectacular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with natural beauty andhumanistic beau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landscape include "male","dangerous", "quiet", "strange" and "beautiful". All the famous mountains andrivers in the worl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Fenghuang Mountainintegrates the magnificence of Mount Tai, the precipitousness of Mount Hua, thequietness of Mount Lu, the strangeness of Mount Huangshan and the beauty ofEmei. Fenghuang Mountain belongs to Changbai mountain range, covering an area of216.875 square kilometers, with the highest peak "Zanyun peak" at an altitude of836.4 meters.

According to legend, Fenghuang mountain is famous for its eight beautifulsceneries, which began in the Jin Dynasty. Visitors came to visit the famousmountains, built temples, and became a place for burning incense. It flourished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inscriptions carved on the cliffs byliterati. Fenghuang Mountain combines natural beauty with artificial beauty, and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 ten beautiful sceneries in the world. FenghuangMountain melts the magnificence of Mount Tai, the precipitousness of MountHuashan and the beauty of Mount Emei. It can be said that it can lead touriststo enjoy the scenery. Once they enter the mountain, they will show the sceneryof "the blue and blue thousand feet of paintings in the gully rock, the SeaCloud fairy Pavilion and the river poem".

鳳凰山導遊詞 篇15

鳳凰山風景區由山下寶塔勝景區、山中古廟勝景區和山頂晚霞勝景區三部分組成。

山下寶塔勝景區

山下寶塔勝景區位於鳳凰山南麓,由位於嶺下村的“鳳凰文昌塔”、及沿着登山石階路的“朝陽靈犬石”、“普門示現牌坊”、“青牛躍澗留仙蹟”、“聖水靈泉”、“輕徑風琴”等景點組成。鳳凰文昌塔

鳳凰文昌塔

文昌塔,聳立在嶺下村西面路口,塔基六角,塔身用青磚砌造,塔高六層。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原是四層,到同治年間,加爲六層,是寶安縣現存最高古塔。每層塔門均有石匾或對聯,塔爲疊澀出檐,無平座,塔基和第一層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築,檐用五層菱角牙子,七層平磚疊澀砌出。第一層正面用方形門,第二、三層正門用券門,四、五層正面用窗,六層正面用圓窗。每層之第二、六面用長條形小窗透光。六注攢尖頂。塔剎已被雷擊毀。塔內每層原有樓板、木梯,引攀至頂。塔高約二十公尺。

塔門的聯匾分別是:第一層爲:“鳳閣朝陽”、第二層爲“開文運”,左右聯爲:“近丹山從鳳翥,天開黃道任龍翔”,三層爲“經緯樓”,左右聯:“風雲蟠五嶺,金壁聯三臺”;四層爲“獨佔”;五層爲“直上”;六層爲“綺漢”,均爲楷書陽文。字體極爲剛勁有力。

塔邊一股溪流,繞塔住下逕流,匯入珠江。溪邊綠榕搖映,風景十分幽雅。現爲政府宣佈爲保護古文物之塔。諒不久將修建成更秀麗更壯觀之旅遊點。

山中古廟勝景區

鳳巖古廟

宋末元初(大德年間),文天祥從孫文應麟,避亂來邑,時值歲荒,建望煙樓於大茅山顛,眺無炊煙之村,齎帛送糧以賑之。有一天,文應麟閒遊鳳巖,見其山川秀麗,勝景非常,夜夢觀音囑其建廟於此,名曰:“鳳巖古廟”,供奉觀音蓮座。迄今歷有六百餘年。經明、宏治戊辰、清、乾隆辛亥、嘉慶丙子、同治甲戌、民國戊辰等年間,由新安邑侯與民衆紳耆倡修多次。

自建廟以來,遐邇人士,到此拈香參佛,遊山攬勝者,往來如雲如織,更多騷人墨士,接踵而至,吟山詠景,爭留詩章。還有名師宿儒,在此講學授徒,長留教澤。囊者、邑中知名人士,多由此發跡騰飛。故稱鳳凰巖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勝地。

山有一石洞,稱“仙洞”相傳昔曾有鳳凰棲宿其內,故名“鳳凰巖”。

鳳凰古廟,後背雲頂鰲峯,面朝珠江龍穴。佳氣鬱盤,芳林馥郁,龍蟠虎踞,氣象萬千,是乾坤特開窩穴。左有“煙樓晚望”,“雞心修竹”,“石乳清湖”。右有“鶯石點頭”,“淨瓶灑露”,“麻籃仙印”。前有“鬆徑風琴”,後有“雲頂參天”,古稱鳳巖八大奇景。還有“青牛躍澗留仙蹟”,“鳳毛神化慶雲龍”,“合掌枕流”、“龍蟠壑咽”、“伶仃奇石”、“觀音石”、“獅吼石”、“鳳舞石”、“蓮花石”、“豬兒石”、“試劍石”等勝景,天造地設,羅列四周。猶其“萬蝠洞”一連三進,面積寬廣,可容千人,蝙蝠吱吱,倒掛串串,金光點點,溪流淙淙,冬溫夏涼,更是怡人入勝,可稱人間清暑殿。“伶仃奇石”,孤零矗立,看來雙手可以推翻,但千百年來,遭受不少狂風暴雨,依然屹立無恙,猶象民族英雄在此詠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悲壯詩章。“頂上鰲峯”,雲霧出岫,阿娜多姿,雲雨飄忽,宛如神女披紗,約隱約現,難認真容。“龍穴朝霞”,遙映似錦,海市蜃樓,變幻無常,別開眼界,情趣盎然。

解放後,遍山綠化,廣種鬆杉、荔枝、三華李等各種珍果,正是春風化雨巖增彩,林茂常青耀目。珍果結如球簇,氣味香甜芬芳。山明水秀,四季如春。正是鳳巖不墨千秋畫,山水無弦萬古琴,美景不厭千迴轉,賞後深思君自知。

鳳巖古廟,解放後已湮沒三十多年,只剩斷垣殘壁,一塊瓦礫荒丘。八十年代伊始,黨和政府、政策更爲正確英明,各地旅遊事業,方興未艾,鳳凰巖名山,正是寶安縣西線,廣深公路道上,不可多得之旅遊勝地。

一九八三年,由嶺下村文族後人,再倡重修,展望將來,再度成爲寶安縣光輝奪目,著名鳳凰巖風景遊覽區,以利廣大遊人,而保古代文物。

自倡修以來,幸蒙各地廣大人民羣衆,各階層熱心人士,以及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各善良仁翁,人心踊躍,贊助歡欣,鼎力支持,現已初步修復古廟和上山石級路,又增建盤山車路,可直達古廟。並設有停車場、單車保管站、小賣部、增建涼亭等工程,各具端倪,尚可供遊人遊憩之便。

山頂晚霞勝景區

山頂勝地景區主要景點爲“雲頂參天”,又稱飛雲頂。明朝新安進士鄭文炳曾留下“扶節直上飛雲頂,舉手不覺摩蒼冥”的佳句。“雲頂參天”爲古鳳凰巖八景之一。由雲頂參天處可分爲南北二路參觀。南路有豬兜石、萬蝠洞、石乳清湖、煙樓遠望等景點。北路有試劍石、伶仃奇石、較剪石等景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