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如歌,指向更美的語文》有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7W

這是一本鞭策成長的書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細讀的扉頁中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是一本知識更新快的書籍,緊跟國小語文改革前行步伐;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籍,承載着編者20餘年的成長精髓。本書中有對語感的理解,也回答了我們最在意的40分鐘,怎樣讓學生坐得住,聽得歡?每一篇教學實錄、教學設計都有特別之處,有供可學之處,每個教學環節,每個問題設計之精妙,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我具體收穫了以下三點:

讀《如歌,指向更美的語文》有感

一、在追求中成長

冰心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的明豔,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是啊!我們往往只關注成功者的光環,卻忘了他背後付出的辛勞,可能就如彭才華老師在二次執教《刷子李》時,一夜無眠,從教學目標到重點、難點,從教學內容到策略方法,從教學板塊到媒體技術,甚至教學風格、課堂基調幾乎都變了。這是怎樣的一個晚上,他到底皺了多少次眉頭?掉了多少根頭髮?他對語文教學的追尋程度到底有多深?我想,這就是無止境的追求。

直到現在,他教學20餘載,仍然不忘初心,做打動學生心靈的教育,培育“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的“真”人。反觀自己,我的語文課堂成了知識積累課,學生不感興趣,我也覺得力不從心。我想,是在不知不覺中,我把最應該關注的“學生”放在了“考試”之後,這樣的課堂,教師以爲自己教得很準,教得很多,學生這一廂,卻是無精打采,所得甚微。唯有用心對待每一次備課、磨課,追求更好,才能打磨出學生喜歡的語文課堂。

二、在重合中激趣

在40分鐘怎樣讓學生坐得住、聽得歡?這是許多老師所思考的,本書有這樣的回答,不斷揣摩學生的心理期待,或者引導學生產生心理期待,並順應它、滿足它,讓學生的心常能體驗到“重合”的樂趣。在執教《母愛的力量》一課時,彭老師用《母親》這首歌導入和結尾,可謂是歌曲貫穿全文,本片課文的設計,除了歌曲,還有古詩、漫畫等,這些都是爲語文所服務的,也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彭老師的教學設計裏,最明顯的是處處有重合,本以爲與教授知識無關的點,到了課堂的下一環節,總能找到重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就這樣得到滿足,處處都是精妙。

三、在閱讀中培養語感

個人的語感都是隨着言語經驗的豐富而增長的,也是隨着言語經驗的深入而變得敏銳的。語感好了,語言運用自然就不難。一是引領學生接觸和積累典範的、優美的文學作品,通過語言實踐去提升品質。二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思維訓練,讓學生髮現規律,總結方法。帶領學生形成自己的語感。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從這本書中,我學會的,不僅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多樣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我想是作者對教育的態度,以及對語文教學無止境的追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