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逝去母親的文章:回憶母親洗被做被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7W

編者按:《回憶母親洗被做被》一文中,作者回憶起小時候母親洗棉被做棉被的故事。此文是作者爲了紀念母親創作,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充滿母愛溫暖的文章吧!

懷念逝去母親的文章:回憶母親洗被做被

筆者小的時候,家裏住平房,家母洗棉被時,總是先燒一大鍋水,將拆下的被子泡在水裏。十多分鐘後,家母開始用搓衣板,打上肥皂,反覆搓,搓乾淨之後,用清水投乾淨,擰乾,再晾到洗衣繩上。

家母用麪粉打成漿糊,稍稀些,把晾乾的被裏被面放到漿糊裏,反覆揉,叫:漿被。但只漿裏兒,不漿面兒。再搭到洗衣繩上晾乾,但要勤揭着點,否則漿糊容易把被裏被面粘到一塊兒。

乾透之後,家母把水碗倒上水,含在嘴裏,開始輕輕均勻地往被上噴,噴勻後,再把被裏疊成細細的長方型,兩個人開始抻被。記得是1963年,我11歲,第一次和家母抻被,以前都是和鄰居阿姨抻被。我清楚地記得,一抻我就想笑,而且笑個不停。家母說我:“有什麼好笑的,閨女大了,該學幹活了。”我便不敢笑了,很認真地和家母一起抻被。

家母把被裏疊成四折的長方型,放到一塊平面的大石板上,用兩個木棒棰,反覆敲打,像敲鼓一樣,帶鼓點的,再把被裏翻一個個兒,繼續敲打,這叫:捶被。大約捶了15分鐘左右,被子經過噴水,被捶得軟軟的,然後鋪在炕上晾乾。就不往洗衣繩上晾了,否則會出“肚兒”就不平了。

家母開始做被了,那個年代,誰家也沒有紗布把棉花包上,只是將被裏包上被面。家母開始絎被,被裏的針腳大些,被面上的針腳小些。被頭上橫着絎三行,然後豎着絎6、7行。家母左手把着被,右手拿着針,坐在炕上往被上絎,用戴着頂針的中指頂着針,有時,家母穿針之後,把線放在頭髮裏從頭到尾過一下,我不明白,問:“媽媽,爲什麼?”:“頭上有油,線就不打疙瘩了”。若干年後,我也學家母的樣子,試驗過,確實線不打疙瘩,這當然是後話。家母側着身子坐在炕上,絎着被,屋裏靜悄悄的,只有針頂在頂針上發出細小金屬的碰撞的聲首,很動聽,十分悅耳,我站在地下幫家母穿針引線,一是爲了節省家母的時間,二是爲了看看學學家母怎樣做被。

家母用毛巾把被頭繃上,然後又把被子整整齊齊地疊上,擺放在被摞子上,不讓我們蓋。家母得好好欣賞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最後才能讓我們蓋,說句心裏話,我們兄妹7人,一點也不喜歡蓋家母漿過的被。因爲:蓋在身上一點也不舒服,漿過的被,沙楞,不沾身上,特別是冬天涼,很硬,可家母說:“漿的被,好洗,因爲灰都掛在漿好的麪粉上了,一洗就掉了”。加上那時,住平房,燒煤,煙熏火燎的,確實有些浮灰,我們又小,不能幫家母幹活,不懂得尊重家母的勞動成果。不理解家母的苦心。現在想起來都特別地後悔!

民間有種說法:兒子娶媳婦、姑娘出嫁、做新被,必須找兒女雙全的人做被。親戚、朋友、鄰居等紛紛找家母幫忙做被,爲了這兒女雙全,爲了我們兄妹七人,家母不知道捱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

記得我1971年去遼中野營拉練,住在老鄉家,晚上睡覺時,被子一打開,房東大娘就說:“你母親是東北人?”我十分奇怪的問:“你怎麼知道?”:“我從你的被子上看到的”。我仍然不明白?:“大娘,您能具體點說嗎?”:“你的被是漿過的。”我恍然大悟……:“只有咱們東北人才漿被。”……

我的家母1920xx年,出生在遼北鄉下,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裏。85歲的高齡的時候仍然在漿被,保姆站在旁邊看着。鄰居們感到十分奇怪,花錢僱的保姆咋不讓她幹呢?是的,家母總願意自己動手幹活。如今家母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了……

此文獻給我可親可敬勤勞一生的家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