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振義事蹟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1W

醫生是每一個人健康和生命的守護者,所以,醫生的“好”對人來說太重要了。那麼,好醫生的標準是什麼?

學習王振義事蹟心得體會

剛剛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王振義是好醫生,他對於醫學科學前沿探索的執著、堅定和勇氣令人欽佩,他的努力和堅守使他收穫了爲絕症病人帶來新生希望的金鑰匙。身患重病卻趕赴玉樹災區救助生命的女軍醫何敏是好醫生,她的忘我境界、大愛情懷讓人感動,她面對自身困難的堅強和對待病人的仁愛與柔情使她收穫了病人的安心和由衷的敬意。武漢市社區醫生王爭豔是好醫生,她從不開大處方,堅守清貧,保持了崇高的職業操守。他們,都是好醫生的楷模。

或許,大多數醫生都沒有王振義與何敏那樣的天分和機遇,但都能夠做到王爭豔那種對病人的仁愛。其實,任何一個人們廣爲傳頌的好醫生,在耀眼的光環背後,他們都是視病人爲親人,真心實意地爲病人着想。所以,做一個好醫生,道德感是最重要的,就像好醫生柯行道在日記中寫到的:好醫生給予病人的,首先是心、語言,然後纔是藥草。

前些日子,有媒體報道“全民輸液”現象。XX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5瓶的水平。醫生爲什麼這麼愛讓病人輸液?一是輸液好得快。在醫患關係始終微妙的情況下,醫生害怕因爲自己沒有“藥到病除”而耽誤了病人的病情,給自己找上麻煩,有顧慮在。二是輸液所花的費用遠高於服藥,有利益在。然而,醫學已經證實,很多的輸液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動不動就輸液是一種典型的過度醫療,還會留下許多副作用和隱患。不光是輸液,過度檢查現象也較普遍,動輒拍x光片,做ct,這些檢查帶來的輻射可能會給人造成後續影響。

自古以來,行醫都被稱爲仁術。現代臨牀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認爲:“行醫是一種藝術而非交易,是一種使命而非行業。”醫療水平低下、視生命爲兒戲的當然不是好醫生,過度醫療、太重私利、不顧後果的醫生也不是好醫生,因爲他們往往不願或不屑與患者溝通、責任心不夠、對患者的長遠健康利益考慮不夠,對病人的關愛和溫情有所缺失。而對一個好醫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勇敢承擔責任。真正把病人當作自己親人一樣對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自然就不會有那樣的短期行爲。

人命關天,健康無價。醫學的本質是人學,它一定是善良人性和溫暖友愛的表達。我們期望建立起良好的醫療制度,真正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期望每個醫生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崇高感;期望我們的醫科教育能注入更多的人文內容,教給從醫者更多醫德和爲醫的文化,使我們的社會涌現更多對病人仁慈、關愛、善待的好醫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