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鄉村生活回憶:影戲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W

影戲,很多地方稱爲皮影戲或影子戲,我們那裏圖簡單,就叫“影戲”。據史書記載,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xx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美好的鄉村生活回憶:影戲

小時候在家鄉看影戲,真是一大樂事,至今偶然想起,心裏仍覺樂滋滋的。

每年一到“雙搶”上岸,早稻穀已經進倉,晚稻禾苗受到秋風秋雨的滋潤,伸着懶腰往上長。這時是農人最放鬆的時候,氣候也宜人,於是,影戲就開鑼了。

影戲裏的人物是用牛皮(羊皮、驢皮、豬皮)或油紙做成的,鏤刻成各種需要的花紋。一尺來高,手和腳另外用線連結着,便於轉動。頭部是用魚鱗做的,比較透明,在上面畫上五官。需要鬍子的,用一小撮頭髮粘在嘴巴處就可以了,頭是抽插聯結的,能根據需要隨時變換頭像。頸、手、腳處用線將一根小木棒連接着。操動小木棒可使其表演各種動作。

村裏唱影戲的時候,母親的晚飯也會特意早一點。太陽剛剛下山,我和我的小夥伴就興高采烈地揹着小板凳往曬穀坪趕,因爲曬穀坪開闊,影戲一般都在這裏開演。在曬穀坪的一端,早就用門板搭好了戲臺。我們將小板凳放在戲臺的前面,就圍着戲臺轉。戲臺的前方是個長四五尺,寬約3尺,用白紙糊着的木框,其它三向用曬墊圍着,後方留了個專供唱戲人上下的小口子。我們從這口子探着腦袋拼命往裏看。這時演員還沒到齊,只有一箇中年男子在裏面忙着往兩邊掛菩薩(我們稱影戲裏面的人物爲菩薩),方框前點了兩個大大的煤油燈,後頭擺着鑼鼓等樂器。臺上每邊擺着兩個大木箱,菩薩等道具就放在箱子裏面。

終於等到天黑了下來,戲臺前已經坐滿了人,有打赤膊的,有搖蒲扇的,有抽菸的,有大聲說話的。我們則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仰着脖子望着前面亮亮的方框。隨着急促的鑼鼓聲一停,方框裏的菩薩終於出場了。聽大人說,演的是《封神榜》,主要人物有紂王、姮妃,姜子牙等。我們小孩對唱什麼沒多少興趣,對戲中的情節也不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乾脆跑到後面去看臺上的人在做些什麼?

臺上一共3個男人,其中一個站在方框前,雙手拿着菩薩上的小棒子操動着,叫做“董橋;坐着的一個人負責打鼓和敲大鑼,間歇還要拉拉二胡;另一個則主要是吹嗩吶,還負責打鈸和敲小鑼。哪個菩薩出場則固定由一個人唱調子。當姮妃出場時,唱的是小喉嚨——男人裝着女人的聲音唱。我們聽着覺得怪怪的,可前面不時傳來陣陣的喝彩聲。我們就這樣從後臺門縫裏向裏面看了一晚,直到影戲收場。

第二天晚上,我們仍然興致勃勃地早早去佔位置,仍然覺得看後臺比看前臺有味道。影戲一唱就是十天半月的,我們天天如此,樂此不疲!

後來,曬穀坪不唱影戲了,我們商量着自己來唱。強子的積極性最高,從家裏偷出洋瓶,剪成鈸和鑼。我負責做菩薩,找來硬殼紙剪成人的模樣,頭部則用較白的紙剪好,再畫出眼睛鼻子,最後浸上煤油增加透明度,找來高粱杆作爲操動菩薩的棒子。猛子用木條子釘成方框,用白紙糊上,很快一切就緒。我當“董橋”,猛子唱“小喉嚨”。因爲搭臺麻煩就免了,直接將方框放在小桌子上就開演了。你別不信,還真的引來了不少人圍觀呢!

當然,只要曬穀坪的有影戲,我們又會奔走相告,早早地去佔位子,去窺視後臺的點點滴滴…….

人的愛好就像流水,過去了的就過去了。我們對影戲這玩藝,隨着年齡的增長,也就漸漸地失去了興趣。

後來有了電影,只要聽說哪裏放電影,十里八里也都趕去看。特別是隨着電視機的普及,只要一按按鈕,各種節目,應有盡有,任你選擇。坐在家裏的沙發上,就能飽覽世界各地精彩紛呈的節目內容,誰還稀罕去曬穀坪看什麼影戲啊!那些遊走鄉間的影戲藝人,也就很少見到了。

影戲,雖然略顯土氣,卻給了我童年的歡樂。也在那種落後的年代爲長輩們帶來了精神食糧!

影戲,我還想在夢中看看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