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筆試優秀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W

1 用生活豐富教材

教師資格證筆試優秀範文

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教材)爲本”的意識十分頑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當“聖經”來使用,認爲“書上有什麼,我就講什麼;書上怎麼寫,我就怎麼講;寫進書本的都是正確的。”不會把書本的知識,經過自己的處理,合理運用到生活中,以致於在殯葬的時候出現這場鬧劇。我們現在有些教師把自己束縛在教材中,對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繁講細講,生怕有半點遺漏,認爲只要把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單調、沉悶。

現代課程論強調課程是“教科書與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與教學環境”構成的複雜、開放系統,因此教材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課改的精神告訴我們:教材應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應有利於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反思等,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這些新的課程理念使我們重新認識教材的“法定”性質,只強調“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突破教材的禁錮,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應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淪落爲教材的奴隸,既要運用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既要憑藉教材又不依賴教材。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聽到朋友的夫人責罵拆表的孩子之後,連連搖頭說:“你打掉了一個‘愛迪生’。”他親自到朋友家裏把小孩領出來,帶到修錶店看師傅修表。陶行知對那位夫人說:“鐘錶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鐘錶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捱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纔不會被打跑、趕走。”由此看出,只有將“生活”這本教材靈活的運用好,並將書本知識融匯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觀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要敏銳地觀察生活,善於用生活的內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教材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就應具備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其實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的環境、教學設備設施、自然和社會資源、網絡資源等等。只要我們留意生活、敏銳觀察,豐富的生活積累將成爲我們教學信手拈來的生動課程資源。作爲教師,只要我們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爲神奇”,使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超水平”發揮。

2 用細節綻放美麗

用心做好每一個細節,成功的玫瑰終將綻放出最動人的美麗。

——題記

山間的花兒知道,自己只能盛開一次,因此,它細心地張開每一片花瓣,細心調整每一片花瓣的角度和色彩,最終綻放出令人驚歎的高雅。

天上的彩霞知道,自己只能絢爛一次,因此,它細心地鋪開每一片雲霞,用心設計每一片雲霞的濃重輕淡,用心舒捲霞光的燦爛和風采,從而成就了上帝領空那最美的花園。

青春的我們知道,我們只能年輕一回,所以我們必須認真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靜靜地守候成功殿堂的幸福花開。

細節決定成敗,成敗繫於細節。

遙想戰國時代,藺相如大智大勇而又慎於細節,把握好獻璧於王而請指示於王的關鍵時刻,方能夠有禮有節,不辱使命,完璧歸趙。而一代劍客荊軻雖剛勇過人,但在“執秦王之手,握秦王之袖”的關鍵之處猶豫徬徨,致使良機錯過,釀成了刺秦不成,荊魂歸陰,血濺秦廷的莫大遺憾,亦爲千古之人敲響了“切莫疏於細節”的警鐘。

細節決定成敗,成敗繫於細節。

放眼航天事業,我國“神州號”系列飛船之所以能夠發射成功,是因爲航天人細心嚴謹,認真把握飛船發射的每一個數據,每一個程序,每一個細節。而美國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後不幸失事墜毀,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爲一個細節沒有做到位。小小的細節失誤,造成慘重的航天事業損失,令人驚愕,令人扼腕沉思。

細節決定成敗,成敗繫於細節。

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長於幽默而慎於細節,終成爲相聲表演藝術大師;貝多芬才華超人而又慎於細節,注重推敲每一個音符,他的交響曲才成爲最美的“天堂之音”;我國曆代的偉大詩人,文采雄奇而又秉承“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原則,纔有了“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瀟灑飄逸,纔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新奇別緻,纔有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睿智哲理。

細節決定成敗,成敗繫於細節。

當然,這裏的慎於細節並不是不辨本末;這裏的細緻入微,並不是要畏首畏尾。胸有全局而又慎於細節,大智大勇而又細心慎重,這纔是人生成功的有力保障。

山間的花兒,用細心描繪高雅;天空的雲霞,用細心潑灑絢爛。我們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也一定會用“慎於細節”綻放人生的美麗。

3 職業道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

但丁曾說:“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卻無法彌補道德的不足。”因此,對於一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

於是,那位堅持取出最後一塊紗布的護士遵守了自己的職業道德,那位堅持給一個學生上完了一節課的教師也遵守了教師的師德。那麼,我們如果能夠做一名教師,也必須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因爲這是對真理的永恆追求,對責任的永不言棄。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教師的關愛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發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缺乏師愛的班集體是不和諧、不快樂的,孩子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成長,勢必形成不健全的性格和個性品質。教師的愛不僅可以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還有利於孩子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因此,作爲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作爲一名優秀的職業教師,僅僅具備熱愛學生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教育教學需要教師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另外,還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教師教書育人,需要自己有一桶水纔可以給學生一滴水。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認知、情感、能力、價值觀等等,還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處理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

教師職業道德的另一核心要求是教師的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教師在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時,要運用教學機智靈活而巧妙地處理,靈活多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遇到學生搞惡作劇,若立刻處理,會影響其他同學的聽課;若不予理睬,會影響教師的威信,使學生變本加厲。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以使教學工作正常進行下去。

作爲一名優秀的職業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以人爲本的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是不一樣的,其智力、特長也是不一樣的。作爲教育者,應依據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實施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因勢利導。

職業道德是一名護士的職業靈魂,也是一名教師的職業靈魂。

4 播種好習慣收穫好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幼兒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爲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爲習慣,從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作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

老師要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爲習慣。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必須採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爲。比如教育孩子要有集體意識。在如廁、走路、放學、洗手、做操等活動的是時候,要鼓勵孩子排隊.對錶現好的予以現場表揚或者獎勵小紅花等。孩子們得到鼓勵之後,都願意效仿表現好的同學,這樣慢慢地就養成了孩子凡事排隊的好習慣。

老師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孩子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模仿的最直接的對象是老師,對老師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強,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老師的言行。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爲自己的言行辯解:“老師就是這樣說的或者做的……”這就對老師的言行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我們要注意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凡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一旦違反,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

家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年輕的家長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重視,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的家長,只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注意孩子早期行爲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師通過校訊通、電話等多種方式多與家長溝通,要求家庭和幼兒園要把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放在首位,把幼兒園對幼兒的行爲規範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庭中也有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共同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說得簡單一點,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必須貫徹落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成人嚴格要求,反覆抓,抓反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爲他們將來生活得更好奠定基礎。

5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說:“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微風。”人生如同沏茶。

水溫夠了茶自香,水溫不夠難入味。同樣,作爲教師,我們要提升人生的水溫,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堅定的信念是動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舉步維艱。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在所難免。挫折和苦難對於強者來說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來說則是萬丈深淵。教師崗位,需要迎着晨霧出門,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與辛酸一言難盡。倘若沒有堅定的信念,堆積如山的作業和學生的調皮可能就會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對於即將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每一位新人來說,都要時刻相信:挫折和苦難都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執着地堅持。將教育的水加熱到足夠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徑。只有堅定的理想還不夠,要想真正泡出好茶,還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沒有捷徑可循,假如將捷徑理解爲達到成功最短的距離,那麼,捷徑一定是勤奮,即腳踏實地的奮鬥和紮紮實實的努力。美國前國務卿賴斯,之所以從一個備受歧視的黑人婦女成爲享譽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爲她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勞。海倫·凱勒能夠從一個聾啞兒童成長成爲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爲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贏得世界人民的讚揚,這些都源於她的不懈努力。每一個想比別人優秀的人,都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如願以償。只有經過困苦的煎熬,歲月的浸泡,育人的那杯茶才能夠清香四溢。

過硬的實力是保障。“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能夠將藍天白雲清晰映襯出來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頭,否則,就會像一潭死水終會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要做一條容納百川、奔騰不息的河,就得讓自己的能量之水與流動的知識長河相連,以保持其活力和動力。正如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讓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熱量,達到足夠的溫度。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作爲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只有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適應工作要求,把最先進的方法、最現代的理念、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優化教育教學方法,夯實自己的基本功。練就非同一般的本領,纔可讓育人之茶香而持久。

水溫夠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實現質變。人生如茶,以堅定的信念爲基石,以不懈的努力爲保障,練就過硬的實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

6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爲了防止梯子倒下傷着人,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注意安全”。一次,一位客戶前來洽談合作事宜,留意到這個條幅,最後建議將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

事情雖小,卻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道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只有指給人們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授之以漁呢?

授之以漁,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

就這個事情來說,寫一個“注意安全”的條幅誰不會呢?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光靠這個提示是很難做到的。殊不知窨井蓋壞了,如果不及時更換,單靠一個“注意安全”的提示,照樣會有人不小心掉下去;大雨滂沱,如果只是提示“小心淋雨”而不助以雨具,照樣會有人淋雨生病;下班路上,人多車擠,如果只是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而沒有交警指揮交通,依然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事實說明,只有講究科學的方法,拿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授之以漁,必須做到對症下藥。

事物總是千差萬別的。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做到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梯子只有橫放,纔不會倒下傷着人,這就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再拿我們的學生來說,每一門功課的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志趣也不盡相同,老師只有做到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才能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本領,才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如果只是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師生雙方就是再努力,也不會有多大的收穫。

授之以漁,還必須勇於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反覆實踐才能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且,好的方法也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逐步得到完善。那位客戶之所以要求把條幅改爲“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正是他在使用梯子的實踐中摸索出的經驗。人們總是嘲笑紙上談兵的趙括,殊不知造成其悲劇的根源在其父趙奢身上,因爲他根本沒有給過趙括實踐的機會。身爲將軍,趙括並沒有經過親身的實踐,整日與父親空談理論,以致他根本沒有從父親那裏學到真正的用兵之道。再加上他的輕率自負,兵敗被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可見,如果不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再好的名師也很難教出高徒。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只有我們掌握了授之以漁的科學方法,纔會有吃不完的“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