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大寒吃的食物

來源:瑞文範文網 7.48K

轉眼間,快要到一年一度的大寒了,大家知道大寒應該吃什麼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大寒節氣食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大寒吃的食物

大寒節氣食物

1、雞湯 到了大寒寒冬季節,我國許多地方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我國很多地區的人喜歡選擇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裏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燉湯不宜使用高壓鍋,因爲營養物質在小火慢燉的過程中才能慢慢釋放出來。使用高壓鍋儘管可以縮短煮熟肉的時間,卻達不到煲湯的效果。因此,熬製雞湯時應該選用砂鍋,先開大火燒煮10分鐘,後調小火慢燉。此外,在熬湯時,儘量不要揭鍋蓋,不然容易“跑氣”影響雞湯的滋味。

2、八寶飯 民間有大寒節氣吃糯米的說法,因爲糯米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養胃、滋補的作用。而大同地區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寶飯。糯米蒸熟,拌以糖、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蜂蜜或糖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關於八寶飯的由來各有說法,一說是周王伐紂後的慶功美食,所謂“八寶”指的是輔佐周王的八位賢士。不過更加靠譜的解釋是八寶飯源自於江浙一帶,經由江南師傅進京做御廚才傳到北方。

3、發散風寒湯 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薑5克,鹽味精等調料適量。雞蛋攪拌均勻,香菜、蔥白、生薑洗淨後切爲碎末。將清水在鍋中燒開,加入少許水澱粉,使水略稠後,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狀。再加入香菜、蔥姜及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於輕度感冒初期。

4、當歸紅棗羊肉湯 在持續降溫的寒冷冬季裏,大同人常常食用一些溫補的食物用來增加人體的熱量,其中,當歸紅棗羊肉湯是最常飲用的一款滋補湯。在寒冬季節裏喝上一碗當歸紅棗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驅寒暖胃、健脾益氣、養血補血的食療功效。這款滋補湯是冬季養生湯,尤其適合體質虛弱、胃寒腎虛和消化不良的患者以及產後血虛的產婦飲用。 當歸紅棗羊肉湯的做法簡單易學。先將羊肉及羊排洗淨切塊,放入煮沸的開水中焯一下,並用勺子撇去浮沫,然後取出羊肉或羊排備用。之後將生薑洗淨去皮並切片,紅棗去核,同時將當歸用水泡洗乾淨備用。最後將上述所有處理好的食材放進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再轉中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後即可出鍋飲用。 大寒飲食,進補的食物量應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由於寒冬臘月,人體的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因此人們飲食方面,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氨基酸對耐寒有一定幫助,動物內臟瘦肉雞蛋魚等含有大量氨基酸,有利於人們的禦寒冬季。 中醫認爲,大寒最寒冷的季節是陰邪最盛之時,此時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攝取一些溫熱食物,以此抗寒、保養陽氣。大寒樣飲食上應首選溫補類食物,比如雞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比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

大寒的習俗文化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爲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爲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古代將大寒分爲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節氣也是進補的時節,對於體質弱的人來說,大寒進補仍是一項重要內容。舊時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的說法。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而富貴人家在大寒飲食上的講究更加細緻。因大寒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將來春天萬物的升發。

都知道只要大寒這個節氣一到就是奔春節,爲什麼,因爲下一個節氣是立春,應該劃分在另一個年頭,但是立春往往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年前立春,一種是在年後立春,所以大寒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節氣,一般都這麼認爲,所以叫大寒迎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爲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爲“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竈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爲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裏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到了臘月,老南京還喜愛做羹食用,羹餚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樣,如北方的羹偏於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粘稠或清淡,又不過於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還有一個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乎乎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渾身熱乎乎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