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演講稿(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7W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評委,各位來賓: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精選20篇)

前面幾位選手的精彩演講讓我深深折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和湖南的美麗。朗朗乾坤,堂堂中華,在無數個六十年裏,我們擁有百家爭鳴的文化,大唐盛世的繁榮;我們也遭遇了肆無忌憚的掠奪,傷痕累累的悲痛。

是誰帶領我們挽狂瀾於既倒,建廣廈於廢墟?是我們偉大的黨,是無數英勇的人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康!

您是否還曾記得,20xx年11月,在衡陽11.3大火中犧牲的20名消防官兵,在他們當中,有的是支隊的領導,有的是剛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當在場的羣衆將他們從廢墟中刨出時,他們的呼吸已經停止,但他們的手仍然緊緊的握住水槍不放,口袋裏沒來得及吃的麪包已經被壓得粉碎……您是否還曾記得,去年5月12日那場萬人罹難,舉國哀悼的汶川地震。一位普通的國小教師一次次衝進教室,一次次把學生救出,當她最後一次衝進教室,青春定格在了25歲……面對熊熊大火,面對地動山搖,他們難道不怕嗎?怕!他們不是聖人,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有父母-子女,但他們卻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是誰給了他們奮不顧身的勇氣?是誰給了他們義無反顧地力量?是他們爲了祖國,爲了人民的共同理想。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60華誕,我們歌唱載人航天的歷史突破,我們歡呼奧運健兒的再創輝煌。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當代社會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分-裂活動十分猖獗,縱觀我國周邊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先看看我們的東面,我們口口聲聲要與之世代友好的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早已垂涎三尺,那小泉等日本政要對靖國神社的三拜九叩就是最好的明證。

再來到我們的南面,南海的寶藏引來了無數貪婪的目光,遠的近的都盯着這塊風水寶地,越南三番五次的出兵,菲律賓逮住機會也會叫兩聲。最厲害的當然是美利堅了,說起美國,大家就義憤填膺,爲什麼他要轟炸咱們的駐南使館?爲什麼?美國佬的解釋是:誤炸。好一個誤炸,真的是誤炸嗎?美國的間諜衛星可以看清地面報紙的大標題,就看不清我大使館上飄揚的五星紅旗?!這分明是一個徹頭徹尾,漏洞百出的彌天大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必須承認,落後就要捱打,捱打不吸取教訓還要捱打!我們必須強大,靠什麼強大?靠的是艱苦奮鬥,靠的是科學發展!

身在湖南,我們欣喜的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多姿多彩,我們吃的是唐人神,喝的是太子奶,坐的是長豐獵豹,穿的是忘不了品牌;身在湖南,我們也痛心的發現

您此刻正在本站閱讀演講稿《歌頌祖國,感動中國演講稿:爲了共同的理想,在物慾橫飛爭名奪利的驅使下,在燈紅酒綠追求享受的刺激下,有的人虛情假意談發展,有的人酒桌之上論英雄。

難道這就是我們的理想?難道這就是英雄?何謂英雄?包拯剛正不阿,岳飛精忠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可比世之英雄!他們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芥藏行,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于波濤之內。

鄭培民鞠躬盡瘁爲人民服務是英雄,袁隆平愛崗敬業爲小康建設是英雄,株洲小夥陳林爲抗震救災獻身更是英雄!

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身爲湖湘兒女,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富民強省,科學跨越。親愛的朋友們,站在新的起點上,讓我們插上科學發展的翅膀,向着我們共同的理想展翅翱翔

您此刻正在本站閱讀演講稿《歌頌祖國,感動中國演講稿:爲了共同的理想。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2

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夕感動淚。

眼前是感動中國的畫面,耳邊是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講解,在這個初春的夜晚,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正在進行着。

錢學森;閔恩澤;方永剛;謝延信;鍾期榮、胡鴻烈;羅映珍;李劍英 ;李麗;陳曉蘭;孟祥斌。一個個或偉大或平常的名字,演繹着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科學家,學者,教授,軍人,醫生,工人,殘疾人,“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一個個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崗位,訴說着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感動!

正如媒體所說,“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觸動着人們的情感,傳達着心靈的震撼。他們的事蹟就像一首首情感詩,感動着一個個中國人。

輾轉還鄉路,赤子中國情。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將榮華富貴仍進雲霄深處,選擇了矢志報國,給人性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錢學森,這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這個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以科學爲最重,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爲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用自己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演繹着精忠報國的大愛無疆。他用挺直的脊樑,爲新中國的科學界撐起一片藍天,爲國家創造無限財富。“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XX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事業,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漫漫創業路,孜孜進取心,他滿懷對國家危急貢獻心力的夙願,勇於創新,奔走在看不見前方的茫茫科學探索之路,勇登科學巔峯,樹卓越功勳。鞠躬盡瘁六十載,從少年意氣,直到鶴髮染染。他與石化命運水乳交融,政治打擊擊潰不了他,病魔毒害嚇不倒他!閔恩澤,催化之恩,澤被蒼生。他攻克綠

色石化技術,讓春天不再“寂靜”。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他“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爲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加速了中國的工業進程。當主持人問你就是他們的催化劑時,閔老這樣說:“可能說這話的就是一起工作的人,把他們在一起,形成團體,形成合力,讓他們發揮才幹,多做貢獻。”是的,他和藹可親,有一種良師益友的親切感和慈父般的溫暖,令人感動。

人生如煙。是的,他之所以能戰勝40多年的癌症,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靠的就是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執着和那份澹然的心態。照他在現場的話說就是“放下,不要想它,想催化劑”。當不公的上天給了這位老人過多的疾病;我們哀嘆。但他的執着感動了上天,他從未放棄過他的理想和頑強的意志,戰勝癌症四十幾年,我們感嘆!當他不計其數的科學成就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驚歎!!好一個永遠的閔恩澤!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羣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XX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爲之自豪和驕傲的團隊!這是國航天事業的希望,是我國科學的希望,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這正如我國首席航天教授所說的那樣,隊伍的成長比嫦娥一號的成功還要成功,從此我們仰望整個個星空,嫦娥不再寂寞,我們的世界充滿驕傲。”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3

初春,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雖然像冬天一樣寒冷,但它卻溫暖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因爲有你——《感動中國》。

杭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當選20xx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那段精彩的頒獎詞說:“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

一個27歲的少女,卻滄桑的像個40歲的婦女,她,是留守學校的校長,卻奔走在大街小巷,爲了孩子們能有更多的書看,炎炎夏日,她叫賣着,收購着舊書刊,忍受着別人的誤解,也從未向別人解釋自己的身份。她花光了父母的積蓄,負債累累僅爲了這座學校,還有,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面對着鏡頭,她不曾想爲自己爭取什麼,卻只想對自己的母親說聲對不起。提起那些孩子,她笑靨如花,滿是滄桑的臉上洋溢着青春的風采。

一個基層幹部將自己的六年全部奉獻給了這個小小的村子,在別人都爲了權力向上攀爬時,他選擇了連任,在別人爲了利益來往時,他選擇了腳踏實地爲百姓做好事。他的心裏裝着這一方百姓,他的心裏,有着這一片土地。因爲愛得深沉,所以,他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熱血灑在了這一片土地上。她一個人,是十幾個孩子的阿媽,她收養者不同民族的孩子,她連催眠曲,都唱着不同的語言,她是一位少數民族的老媽媽。在她的眼裏,孩子沒有區別,在她的家裏,水濃於血,善良超了親情。乘風破浪,他跨越地球,超越自我,他的船尾,總是有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穿過好望角,跨過太平洋,他,經歷着孤獨,寂寞,危險,但是,他卻勇敢的將這次遠航進行了下去,在開普敦駕駛航船離開時,所有的輪船鳴笛爲他送行,他這樣說:“我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他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他守衛者共和國的藍天,年幼時的好奇,年輕時的好勝,年老時的有所爲,他,一步步,踐行者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這片藍天的赤誠之心。

爲着兩個幼小的生命,他們,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縱身一躍,劃出的弧線,勾勒出他們生命的壯麗。都說90後的孩子輕狂,可是他們,表現出了對這個世界的愛與責任。年少的三個少年,恰似三朵美麗的花,開在我們心靈的原野上。20xx年7月2日下午,杭州濱江白金海岸小區。兩歲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臺,接着被窗沿掛住,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這可是在10樓,樓下的鄰居都驚呆了。堅持了一分鐘左右,妞妞還是掉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剛好路過這裏的吳菊萍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衝過去接住了妞妞。

被緊急送往醫院後,吳菊萍被診斷爲左手臂多處粉碎性骨折,尺橈骨斷成三截,預計半年才能康復。逃過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甦醒過來,開口叫了“爸爸、媽媽”。

“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躺在病牀上,吳菊萍一臉平靜。事件發生時,她的孩子只有七個月大,尚在哺乳期。

榮譽鋪天蓋地,吳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我只是普通人,問心無愧就好。”公司獎勵了20萬元,她留作自用,爲此揹負了不少壓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纔有能力去幫助身邊的人。”贍養父母、培養孩子、還房貸……任何普通人,都無法對這些現實問題視而不見。

“我會把重心調整回工作、家庭中來,減少媒體活動。”吳菊萍年後將重返工作崗位,她的心願是看着妞妞與自家孩子健康長大。

危險裹脅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她有一雙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xx年中國最有力的臂膀。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信仰迷茫、價值紊亂的新聞接踵而來,吳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蹟,喚醒了普羅大衆對傳統美德的自覺。劉偉,無臂鋼琴師。他這樣說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着。”這是無臂鋼琴師劉偉的勵志名言。這個小夥子的獨特經歷和強大的內心世界讓很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劉偉出生在北京普通人家,10歲時因一場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雙臂。12歲的他在康復醫院的水療池學會了游泳,兩年後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6歲他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一年後就達到相當於用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爲世界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蹟。當袖管兩空的劉偉走上舞臺時,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麼,但沒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樣用雙腳彈奏鋼琴。而當他坐到特製的琴凳上之後,優美的旋律從他腳下流出,十個腳趾在琴鍵上靈活地跳躍着,全場陷入了一片安靜。在劉偉表演結束之後,所有觀衆都起身鼓掌。劉偉的身後,站立着他的偉大的母親。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識字不多,但是懂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可以依賴,除了他自己。劉偉沒有讓母親失望。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爲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雙隱形的翅膀,發揮出自己的努力,創造奇蹟。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爲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裏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爲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着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爲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爲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爲別人做些什麼,爲集體做些什麼,爲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爲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4

獲得XX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帶領羣衆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着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紮根懸崖國小20xx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以及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值得一提的是,感動中國的特別獎授予給全體“中國人”。組委會認爲,XX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1李隆:救災火線上的尖兵 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奇蹟

男 31歲,中共黨員,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 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災戰鬥中,已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後挖出57名羣衆,其中五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蹟。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隊伍,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在重大滅火搶險救援事故現場從未退縮過。鑽火場,堵泄漏,他總在最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李隆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鬥3170多次,搶救遇險羣衆760餘人,爲保衛人民羣衆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獲得 “五四青年獎章”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 “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等榮譽稱號。 頒獎詞:火嘗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廢墟里與死神搏鬥,絕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誠和果敢書寫了消防官兵的壯麗人生。

陳小川:從淡定的表情和災區羣衆的歡呼掌聲中,我感到他身上體現的公安消防戰士職業道德的高尚。

2唐山十三農民兄弟:自發去災區救災的農民兄弟 大愛至樸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爲男,河北唐山人 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 農民

XX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裏參與救災。

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的農民,自己準備了工具,八年級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爲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擡電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後,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自發趕來爲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後,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爲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釺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倖存者。只要哪裏需要,他們就到哪裏。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XX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樑。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5

在美麗的春天,聽着花開的聲音,讓我和大家一起走近英雄,去追尋英雄成長的足跡。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不追求功利,默默地爲我國“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錢偉長;十幾年來不曾拖欠過農民工一分錢的孫水林和孫東林。在《感動中國》的人物中沒有一個是*或大款,他們不過是一個個平凡得不得再平凡的人。然而他們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在他們一個個充滿愛的身軀,在深情的挽留聲中悄然離去,一座座永恆的豐碑,卻已經高高聳立在人們心中!

他們用生命和行動譜寫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樹立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崇高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曲。英雄的壯舉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在短暫的人生裏,燦爛地綻放生命之花,哪怕只是曇花一現,也能讓別人感受到奉獻的馨香,舒展自己的美麗,溫暖他人的心靈,這纔是生命的價值!其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中國,也感撼着我們的心靈。

作爲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也許做不出讓國人感動的事情,但是我可以做到讓我的同學、我的父母以及周圍的人感動的事情,我能在同學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向他伸出援手,我能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我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捐出我那微不足到的零花錢。我能在見到認識的老師的時候主動打招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處處爲別人着想,事事爲集體奉獻,天天爲家庭增添歡樂,那我們也會成爲一個感動中國的人。因爲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這,就是感動!感動你,感動我,感動中國,感動世界!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2號選手田啓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平凡中的感動》

每年的二月,在看完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後,我的心裏總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我一直在久久的思考,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走進他們,叩問自我,我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20xx年的感動中國中,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扯住了我的目光,讓它再也收不回來。

“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勁,有媽纔有家。”小小的佩傑顫抖着聲音向養母乞求着。那只是五歲的垂髫年華啊;那是怎樣無力的一種請求啊;那是怎樣隱忍的淚水啊?五歲,當我們五歲的時候,正綻開着怎樣的花朵?騎在爸爸的肩膀上,興奮的想要再靠近一點看看絢爛的煙火;牽着媽媽的手,流連在那個掛着漂亮裙子的櫥窗外。可是!可是她孟佩傑,卻在童稚的年歲裏,一力撐起幾經風雨的家。她的存在,是養母活着的勇氣,更是激起了千萬人心中的漣漪。

從五歲那年,小佩傑開始了與命運的拉鋸戰:親生父親不幸身亡,親生母親溘然而逝,原本溫暖的家,支離破碎。無助的小女孩,被好心人收養。然而,命運並沒有開始眷顧她。三年後,養母臥牀不起,養父不堪家庭重擔,一走了之。從此,母女倆相依爲命。

當別人家的孩子享盡父母親人無限的寵愛時,八歲的孟佩傑已經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了。小小的倔強的身軀,個頭沒有竈臺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

冰心有這麼一首詩: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總是留着——留着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溼,沾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着,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我想:真的感動,的確感傷。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爲它總是觸碰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爲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着的時候,你,也就有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這也許就是感動中國最大的意義吧!

我一直乞求和平安逸的生活,我一直追求屬於青春的理想。哪怕用整夜的星星,換來一絲感動。我依然,固守流星劃過的地方!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7

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夕感動淚。

眼前是感動中國的畫面,耳邊是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講解,在這個初春的夜晚,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正在進行着。

錢學森;閔恩澤;方永剛;謝延信;鍾期榮、胡鴻烈;羅映珍;李劍英 ;李麗;陳曉蘭;孟祥斌。一個個或偉大或平常的名字,演繹着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科學家,學者,教授,軍人,醫生,工人,殘疾人,“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一個個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崗位,訴說着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感動!

正如媒體所說,“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觸動着人們的情感,傳達着心靈的震撼。他們的事蹟就像一首首情感詩,感動着一個個中國人。

輾轉還鄉路,赤子中國情。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將榮華富貴仍進雲霄深處,選擇了矢志報國,給人性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錢學森,這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這個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以科學爲最重,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爲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用自己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演繹着精忠報國的大愛無疆。他用挺直的脊樑,爲新中國的科學界撐起一片藍天,爲國家創造無限財富。“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XX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事業,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漫漫創業路,孜孜進取心,他滿懷對國家危急貢獻心力的夙願,勇於創新,奔走在看不見前方的茫茫科學探索之路,勇登科學巔峯,樹卓越功勳。鞠躬盡瘁六十載,從少年意氣,直到鶴髮染染。他與石化命運水乳交融,政治打擊擊潰不了他,病魔毒害嚇不倒他!閔恩澤,催化之恩,澤被蒼生。他攻克綠色石化技術,讓春天不再“寂靜”。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他“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爲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加速了中國的工業進程。當主持人問你就是他們的催化劑時,閔老這樣說:“可能說這話的就是一起工作的人,把他們在一起,形成團體,形成合力,讓他們發揮才幹,多做貢獻。”是的,他和藹可親,有一種良師益友的親切感和慈父般的溫暖,令人感動。

人生如煙。是的,他之所以能戰勝40多年的癌症,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靠的就是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執着和那份澹然的心態。照他在現場的話說就是“放下,不要想它,想催化劑”。當不公的上天給了這位老人過多的疾病;我們哀嘆。但他的執着感動了上天,他從未放棄過他的理想和頑強的意志,戰勝癌症四十幾年,我們感嘆!當他不計其數的科學成就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驚歎!!好一個永遠的閔恩澤!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羣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XX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爲之自豪和驕傲的團隊!這是國航天事業的希望,是我國科學的希望,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這正如我國首席航天教授所說的那樣,隊伍的成長比嫦娥一號的成功還要成功,從此我們仰望整個個星空,嫦娥不再寂寞,我們的世界充滿驕傲。”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爲了學生,甘爲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教育能改變社會,他們爲教育做出楷模。”胡鴻烈鍾期榮夫婦銘記“詩書繼世長”的遺訓,位卑未敢忘憂國,懷揣拳拳桃李之心,殷殷育後人,寧靜淡泊,不貪圖名利,傾盡全力,默默地付出着,奉獻着,爲國家培養了一代人才。他們散盡家產,歷盡艱險,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創辦樹仁學院,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

李劍英,以人民利益爲重,捨生忘死,捨身取義。他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羣撞擊。當時,跳傘就能保住生命。但他知道,從鴿羣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範圍內,分佈7個自然村。如果跳傘後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在生與死的十六秒裏,他放棄了3次生的希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和他心愛的戰機,和那滾滾的濃煙烈火融在了一起——他壯烈犧牲了。當我看到電視播放的實況時,早已淚如泉涌。可敬可佩的英雄啊!“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李劍英有輝煌的20xx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決定生死存亡的16秒啊!“他是一名軍人,他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孟祥斌,捨己救人,用他28歲年輕的生命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

當看到XX年12月4日上午十多萬人送別的場面時,當看到他的妻子痛徹心扉的哭聲和孩子揪心的哭聲時,我感到的是揪心的痛!一年僅有的26個小時的團聚啊,竟成了生死之別!當看到被救的女子和他的家人跪倒在妻子的面前時,我的淚在顫抖,我的淚在流,28個青春的日子換得的是另一個鮮活的生命和另一個家庭的圓滿!當我看到那麼多人爲完成烈士的遺願、給他的女兒送來了能從三歲穿到成人的紅皮鞋時,我的心是震顫!當我看到午夜拿着鮮花、蠟燭悄悄等待給烈士送行的人們時,我在心裏默默說了這麼一句話:英雄啊,你不孤獨,你安心的去吧,你的妻子女兒也不會孤獨!”

什麼都不是偶然的,在這個偶然中定有必然。當烈士的妻子說他的家中有七個烈士時,我知道了烈士的捨生忘死意味着什麼了!他模範地踐行了一個軍人“從對着國旗宣誓的那一刻起,生命就屬於國家,人民的利益就高於一切”的諾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返。”真的仁者是視自己的生命爲他人的生命,真的勇者視他人的生命爲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另一個鰂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的行動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啓示”!

方永剛,生命保持在衝鋒姿態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被譽爲“平民教授”“大衆學者”和“科普專家”。被確診爲晚期結腸癌後,從醫院回到學院,堅持爲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牀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他是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衝鋒的姿態。”;當有人說他是作秀時,他說了這樣的話:“我連生命都要沒了,還作什麼秀!”人們啊!在爲方永剛感動的同時,我也爲那些世俗的人們感到羞愧!

陳曉蘭,無私無畏,堅守醫德。她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曾經艱難險阻,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在與假劣醫療器械XX年的鬥爭中,爲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險“以身試針”。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大醫醫心。在頒獎現場,陳曉蘭說,醫院是人命關天的地方,要保護患者的利益。利益與患者,二者孰輕孰重,掂量一下生命的價值,她決不言棄,爲此她被迫脫下穿了38年的白大衣,離開了她深深熱愛着的醫生職業,但她從沒後悔過,她說醫生不僅需要醫德,更需要良知!能幫助多少就幫多少,她說她沒有退路。

李麗,用輪椅畫出愛心軌跡。1歲時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爲伴。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溫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爲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雖然她身體殘疾,但她有一顆健全的心。她愛美,總穿鮮豔的衣服,她說她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因爲那代表生命。面對厄運,她懷一顆樂觀感恩的心。她說雖然她受了那麼多磨難和失敗,但學校、單位、朋友、親人沒有拋棄她,用愛心寬容她包容她,她要把這些愛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給社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教她們鍛鍊堅強的意志,教他們學會面對挫折,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多麼感人的話語,多麼動心的表白,李麗爲愛而生,播種愛、收穫愛。當歌曲《感恩的心》響起時,我的心也涌動着那麼的多感恩!

謝延信,一名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煤礦工人,有信延信、信守一生。“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峯頂。”

人如其名。他一諾千金,侍奉和自己只的一年夫妻之誼的亡妻家人33年,用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他的大孝至愛、感天動地。妻子死後,在衆人的疑慮中,他承諾照顧老人一輩子,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不幸,五年後,岳父重腦中風,爲了讓岳父母放心,他改掉了自己的姓,做了一名礦工,又一次讓人們的猜測成爲猜測。他上班爲了家人衣食,下班爲了照顧老人,用農村的俗話就是爲老人擦屎刮尿,盡極孝心,行盡孝道,三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撐着那個殘破的家,一雙解放鞋穿了十二年;在現場,他一直是笑容滿面,他說他從不知道什麼是愁,不發愁,沒啥讓他發愁的事,當主持人問他是什麼支撐着他時,他還是笑着淡淡說了這樣的話:“靠的是良心,說辦到的事一定得辦到。”當問到他在北京想不想看看戲,到年逛逛看看時,他說想都沒想過,只想把家進一步搞好。

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質樸的願望。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但他卻用行動詮釋了諾言的份量,驗證了信義的力量。他的笑容艱辛過後的釋然,是風雨過後的坦然,是實現承諾後的欣慰與開心,一個諾言,他守了一輩子啊!

羅映珍,她是一名妻子,她有水一樣的性情像水一樣的柔情,她用愛喚醒“沉睡”丈夫。“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我相信他一定能感應到我的呼喚。”這是支持羅映珍的唯一信念,也正是這個信念,讓已被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的羅金勇奇蹟般地睜開了雙眼。

爲了照顧丈夫,僅僅兩年的時間,臉上長了黃褐斑,生了白髮,爲了實現愛的約定,她給丈夫寫了600多封信,守候“植物人”丈夫600多個日日夜夜,每天寫日記念給丈夫聽,激發他的生存意志。一年多的時光,羅映珍不知不覺寫下了600多篇飽含着真情和熱淚的日記。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有他陪着我纔是最重要的,我離不開他!三年來,我沒想到要吃什麼穿什麼,只想他。”“週末沒有意義,曾經我們是多麼期盼週末,……”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8

說到文明,我們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母愛是我們常誦常新的話題,更是我們的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許多傳統的東西在人們身上變得模糊。提到文明,就說我們抱着老祖宗的“裹腳布”不放。今天的我們真就沒有值得歌頌的嗎?文明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曾經思考過好久,可當我看到《感動中國》節目後,我明白了,原來文明就是一份無私奉獻,就是一份平凡的感動。

偶然間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湖北武漢一位叫陳玉蓉的母親,因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爲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爲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然而,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移植。爲救兒子,她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裏,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糰,有時夾塊肉送到嘴邊,又塞回碗裏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想吃兩塊餅乾,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颳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蹟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xx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回想着電視中的一幕幕,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想像不到這位母親在七個月裏的訓練難度,而當這一切爲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時,即將自己的肝臟捐給兒子。將自己的愛融入到兒子的身體裏。便會有了無窮的力量。陳玉蓉是一個平凡的人,她非凡的毅力、堅定的信念,使我明白:愛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愛是我們的民族傳承文明的法寶。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一位母親可以付出艱辛,捨出自己的血肉。

陳媽媽的腳步爲我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這份親情將感動更多的人。我們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對這份親情的回報。陳媽媽用行動告訴我們:文明就是從腳下的路走起,就是從自己的事做起!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評委,各位來賓:

前面幾位選手的精彩演講讓我深深折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和湖南的美麗。朗朗乾坤,堂堂中華,在無數個六十年裏,我們擁有百家爭鳴的文化,大唐盛世的繁榮;我們也遭遇了肆無忌憚的掠奪,傷痕累累的悲痛。

是誰帶領我們挽狂瀾於既倒,建廣廈於廢墟?是我們偉大的黨,是無數英勇的人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康!

您是否還曾記得,20xx年11月,在衡陽11.3大火中犧牲的20名消防官兵,在他們當中,有的是支隊的領導,有的是剛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當在場的羣衆將他們從廢墟中刨出時,他們的呼吸已經停止,但他們的手仍然緊緊的握住水槍不放,口袋裏沒來得及吃的麪包已經被壓得粉碎……您是否還曾記得,去年5月12日那場萬人罹難,舉國哀悼的汶川地震。一位普通的國小教師一次次衝進教室,一次次把學生救出,當她最後一次衝進教室,青春定格在了25歲……面對熊熊大火,面對地動山搖,他們難道不怕嗎?怕!他們不是聖人,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有父母-子女,但他們卻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是誰給了他們奮不顧身的勇氣?是誰給了他們義無反顧地力量?是他們爲了祖國,爲了人民的共同理想。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60華誕,我們歌唱載人航天的歷史突破,我們歡呼奧運健兒的再創輝煌。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當代社會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分-裂活動十分猖獗,縱觀我國周邊環境,形勢不容樂觀:先看看我們的東面,我們口口聲聲要與之世代友好的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早已垂涎三尺,那小泉等日本政要對靖國神社的三拜九叩就是最好的明證。

再來到我們的南面,南海的寶藏引來了無數貪婪的目光,遠的近的都盯着這塊風水寶地,越南三番五次的出兵,菲律賓逮住機會也會叫兩聲。最厲害的當然是美利堅了,說起美國,大家就義憤填膺,爲什麼他要轟炸咱們的駐南使館?爲什麼?美國佬的解釋是:誤炸。好一個誤炸,真的是誤炸嗎?美國的間諜衛星可以看清地面報紙的大標題,就看不清我大使館上飄揚的五星紅旗?!這分明是一個徹頭徹尾,漏洞百出的彌天大謊!……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必須承認,落後就要捱打,捱打不吸取教訓還要捱打!我們必須強大,靠什麼強大?靠的是艱苦奮鬥,靠的是科學發展!

身在湖南,我們欣喜的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多姿多彩,我們吃的是唐人神,喝的是太子奶,坐的是長豐獵豹,穿的是忘不了品牌;身在湖南,我們也痛心的發現

您此刻正在本站閱讀演講稿《歌頌祖國,感動中國演講稿:爲了共同的理想,在物慾橫飛爭名奪利的驅使下,在燈紅酒綠追求享受的刺激下,有的人虛情假意談發展,有的人酒桌之上論英雄。

難道這就是我們的理想?難道這就是英雄?何謂英雄?包拯剛正不阿,岳飛精忠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可比世之英雄!他們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芥藏行,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于波濤之內。

鄭培民鞠躬盡瘁爲人民服務是英雄,袁隆平愛崗敬業爲小康建設是英雄,株洲小夥陳林爲抗震救災獻身更是英雄!

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身爲湖湘兒女,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富民強省,科學跨越。親愛的朋友們,站在新的起點上,讓我們插上科學發展的翅膀,向着我們共同的理想展翅翱翔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0

4、馬旭

頒獎詞

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曾經勇冠巾幗,如今再讓人驚歎。以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你畢生節儉,只爲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人物簡介

今年9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收到了一筆1000萬元的鉅額捐助,用於教育、公益事業建設。這是該縣有史以來接到的一筆個人捐助。這筆鉅額捐款,來自今年86歲的馬旭大校。捐給家鄉的這1000萬元,是她畢生的積蓄。

馬旭是中國第一名女空降兵,抗美援朝期間,馬旭被授予抗美援朝紀念章、保衛和平紀念章和朝鮮政府三等功勳章。她通曉英、日、俄三國語言,還和丈夫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填補了相關空白,被稱爲中國軍中的被稱爲軍中的“居里夫人”。

他們還研製出“充氣護踝”,讓空降兵着陸就像踩在氣墊上,減少反衝力,減少扭傷情況。此後,馬旭和丈夫又經過多次高原跳傘訓練和水上跳傘訓練,研製出“單兵高原供氧背心”。

5、劉傳健

頒獎詞

儀表失靈,你越發清醒。乘客的心懸得越高,你肩上的責任越重。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麼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後,隱藏着堅守和執着。

人物簡介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長劉傳健在氣流吹襲和大量儀表被破壞的情況下,組織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20xx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事後劉傳健表示,事發前沒有任何徵兆,風擋玻璃突然爆裂,“哄”一聲發出巨大的聲響。我往旁邊看時,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繫了安全帶。駕駛艙物品全都飛起來了,許多設備出現故障,噪音非常大,無法聽到無線電。整個飛機震動非常大,無法看清儀表。

事後記者採訪時,劉傳健表示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時),又在那麼高的高度,好比在零下四五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里的時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

記者: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儀表盤損壞,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方向、航向,返航機場的位置等等?

劉: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視靠自己來判斷,民航很多是自動設備,其他自動設備都不能提供幫助。這條航線我飛了100次,應該說各方面都比較熟悉。當時只想能不能把飛機安全操作下去,避免整個機組進一步受到傷害,要先減速迫降,而在緊急高度下降,噪音極大,自動設備不能提供幫助。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飛行界資深人士表示,此次返航備降成功,確實非常不容易,堪稱。在整個特情處置過程中,駕駛艙前風擋玻璃脫落,駕駛艙的氣溫是零下幾十度,風流又大,由於風擋脫落時對客艙設備造成了損壞,很多設備顯示不工作,機長還要正確操縱飛機緊急備降去成都,整個過程相當驚險、應對非常不易。這麼大的高空事故,對飛行員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嚴峻考驗。應對成功,說明機長的心理素質非常過硬。從無線電錄音中聽上去,機長比較淡定,處理過程鎮定果斷,飛機最後平安降落。

6、其美多吉

頒獎詞

三十忠誠風和雪,萬里郵路雲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漢子不能倒下,雀兒山上流動的綠,生命禁區前行的旗,蜿蜒的郵路是雪山的旋律,堅強的多吉,你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

人物簡介

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條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其美多吉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於繞赤道35圈。

“只要有郵件,郵車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郵件就會抵達。”30年來,其美多吉一直抱着這樣的信念。

在平均海拔高於3500米的雪線郵路上,其美多吉用30年時間和“老夥伴”一起跑了140多萬公里,運送省內郵件37萬件,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搶劫,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斷四根,頭蓋骨被掀掉一塊……30年來,其美多吉沒有在運郵途中吃過一頓正餐。只在家裏過過5個除夕,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在運郵路上……

7、王繼才、王仕花

頒獎詞

浪的執着,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

人物簡介

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爲家。

“當時,我是自願要去守島的,領導說,島上必須得有人去守,我也答應了領導,答應了就要做到。”王繼才毅然帶着食物、衣服以及必需品上了島。

王仕花說,一次帶女兒上島探夫被颱風困住,看到丈夫沒人照顧,而且十分危險。王仕花想,開山島不能沒有丈夫,而丈夫不能沒有她。她毅然決定辭掉鎮國小教師的工作,把女兒託付給婆婆,與丈夫在開山島風雨同舟。

王仕花也上了島,丈夫是哨所所長,她是哨員。就這樣,夫唱婦隨。兩個人像一支隊伍,一起勞動,一起巡邏。王仕花嬌小又膽小。開始聽着呼嘯的海風、拍打的海浪,心裏就打顫,整夜不能睡。現在,王仕花的能耐可大了,即使王繼纔有事出島三五天,她也能把小島看守得好好的。鑽坑道,察海情,辨船隻,記日誌,王仕花幹得一點不比王繼才遜色。

在島上夫妻兩個人的年工資是3700元,1995年建了燈塔,又增加了20xx元守護費。上有老母親,下有3個子女,憑這點錢,很難維持全家的最低開銷。現在,兒子考大學貸的3萬元款還沒還清,修建房屋的6萬元錢也是王繼才的姐姐墊的。

爲了生計,夫妻倆幹起了最苦的活。每年春夏秋三季,雙腿泡在海水中,捕魚摸蝦,撿貝類,鏟海蠣,放蟹籠,大點的託漁船捎回港口去賣,小點的才自己解解饞,這樣一年也有個三五千元的“外快”,補貼家用。

環視夫妻倆的島上之家,也就是一間20平方米的舊營房。一個煤氣罐,一個小竈臺,一個小方桌,一張木板搭的牀,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在營房前,有棵苦楝樹,這是王繼才和王仕花上島後栽活的第一棵樹,如今已長成了島上的“樹王”。

苦楝樹象徵着永不屈服,是夫妻倆的精神之樹。王繼才說:“苦楝樹都能在岩石縫裏頑強成長,我們又有什麼過不去的。”

最讓王繼才覺得對不起的,是妻子1987年生兒子。他太大意,沒有提前送妻子去醫院。等到想起已晚,大風連刮3天,漁船靠不上岸。王仕花在島上臨產前,王繼才捶胸頓足,王仕花忍住巨大的疼痛,叫丈夫燒開水,煮剪刀。兒子出生時,剛露出了頭,叫丈夫一把托住;兒子剛落地,又叫丈夫果斷地剪斷臍帶。聽到兒子第一聲啼哭,王繼才坐在地上也哭了。

20xx年7月27日,王繼纔在開山島上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8歲。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1

昨晚我看了CCTV中央一頻道,有白巖鬆等節目主持人主持的“感動中國”現場直播。我看着感動着,也在一旁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着。“瞬間的頒獎,卻攏聚了一個人的半生時光來兌現此時的亮點”。每一個人的故事畫面都有辛酸,每一段辛苦的情節背後都有眼淚,在電視機前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我的家人。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要想做自己想做的更是不易。“千辛萬苦的是人生,簡簡單單的是歲月,平平淡淡的是生活,時光磨礪的是性情”。“一個人只要不在生活的磨難中屈服,只要不被命運的捉弄壓垮,只要不被惡患的疾病哀苦,只要不被外來的災難低頭”,那就是我們值得尊敬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更加值得我們愛戴讚美的。

一個人物有一個人物的平凡事蹟,一個人的腳步有一個人的操守時光。這些感動中國的人,彰顯了中國人的夢想和韌勁,顯示了我們中國人的勵志精神和堅持態度。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熬老了人生,卻也年輕了自己的生命”。一位九十八歲的河南老人還一直用餘暉給病人散熱;一位爲了給孩子上學掙取費用,不惜身體患癌的病痛媽媽;一個爲了下水救人,瞬間改變一生悲慘命運的品德高尚之人;爲了夢想一年一季的在田野裏研發,開採的現代農民;還有爲了大山的孩子,爲了家鄉脫離貧困,情願放棄在都市發展的愛心老師……那些感動中國,感動着世界的善良人們,她們溫暖着中國,也溫暖着我的心。

看了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解讀着頒獎詞,句句感人,聲聲沁心。夜深了,我好長時間不能安然入眠,腦子一直在想!如果中國人都有那麼一份愛心,都伸出溫暖的手助人,都爲家鄉、爲國家、爲社會做些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去做點自己該做的,那麼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繁榮昌盛,會更加和諧平安。“現在時光熬老了我的容顏,歲月奪走了我的青春,可今天的我還有一縷餘溫,還有滿滿的熱情,那我就不能在家閒置”。我要用我的微薄去關住我該關注的,去幫助我該幫助的親人和朋友……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2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動與生命同在。

時光流逝,當我們驀然回首之時,總有一段段記憶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無法忘卻,每當我們拾起它時,心裏總涌動着一絲久違的衝動,這便是感動。其實,在生命的長河中,每時每刻都有感動存在。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朋友的信箋、一條祝福的短信是溫暖心靈的感動,感動是什麼?或許感動中國人物評選能帶給我們最好的詮釋。正是因爲他們,因爲他們無比高尚的靈魂與精神使得一個個平凡的夜晚不再一般,使得十三億中國人爲之動容,爲之傾心。今天讓我們再一次邂逅這些感動中國,中國感動。20xx年度獲獎人物中,有一諾千金,照顧殘疾家人20多年的堅強老人朱邦月;有40多年來收養多個民族孤兒,用母性光輝譜寫民族團結之歌的維吾爾族老人阿里帕。有20多年如一日,義務保護滇池環境的生態衛士張正祥;還有何東旭,方招等英勇救人的“90後”大學生羣體。在我們所生活的這片紅土高原之上,也冥存着這樣一份感動。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因爲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他,就是滇池衛士張正祥。張正祥,一位普通農民,以其對“母親湖”滇池、西山深深的愛情,三十年一如既往地保護家鄉生態環境的感人事蹟,登上了領獎臺。感動了十三億中國人。他說:我是靠滇池、西山養大的,它們對我有養育之恩,我對它們有很深的感情,誰傷害它們,我就跟誰過不去……張正祥所以這麼執拗地守護滇池和西山的生態環境,基於一種單純而樸素的感情。他成爲一個獨立作戰的戰士,巡邏、抗爭、受辱、流血….,成了家常便飯。被人稱爲:“一個農民的滇池保衛戰”、“一個人的戰鬥”。保護滇池勇者無敵。堅持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各位,我堅信每一個人在聽到他的事蹟後心中總會有一絲波瀾,總會有一絲冥動,這種難於言表的意味便是感動。我們感動於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勇敢不屈不撓的鬥爭,我們感動於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面對感動可能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也許,感動是夏日一縷涼爽的清風,是冬日裏一輪暖暖的太陽,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熱茶……擁有了感動我們的心開始變得明亮、寬敞、純淨。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而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當你在感動別人的時候也會讓自己感動。所以 各位同學,請騰出一點點時間來回味一下那一次次讓你無法忘懷的感動吧!那個時刻,你的精神家園將開滿美麗動人的花朵。並指引着你走向前方。之於生活,九零後的我們將在感動之中成長,進而我們將學會感恩。或許只是輕輕地對身邊的老師說一句感謝,對操勞的父母道一聲問候,對朝夕相處的同學說一聲珍重,在感動的同時,學會感恩。感動與生命同在,只要用心感知,定將收穫無限!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3

李萬君

器成天下走

爲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憑着一股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製數據,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20xx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如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向架年產量超過9000個,比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世界三大軌道車輛製造巨頭的總和還多。

每次來到車站,站到自己親手打造的高鐵列車前,李萬君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衝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中間凝聚着、傳承着中國工人樸素的匠人精神,而今天李萬君最想做的就是把這種光榮和精神傳承給更多的人。

他說,"把每一條焊縫焊好,把手中的產品,在我們用技術,用技能不斷的昇華,最後達到極致,變成藝術品,我認爲這就是工匠。"

頒獎辭

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裏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

樑益建

推誠結仁愛

樑益建,四川省成都市三醫院骨科主任,多年前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畢業後,婉言謝絕美國醫院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爲國內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

近可能的爲患者着想,是樑益建的工作守則。到醫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經濟條件都不好。爲了讓患者儘快得到治療,他處處爲病人節省費用外,還常常爲經濟困難的患者捐錢,四處化緣。碰到有錢的朋友,他會直接開口尋求幫助,甚至嘗試過在茶館募捐。

20xx年,樑醫生在涼山州木裏縣遇到一個年輕患者劉仁富,當時即給他許諾,"你等着,我幫你找到錢就回來接你。"一年後,樑益建驅車7小時,去木裏縣接劉仁富,爲他實施了手術。

爲了給這些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博士團隊從20xx年開始與公益基金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獲得幫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額近500萬元。

看到他治好的病人站起來時,樑益建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感到非常幸福,他們成了一個正常的人,中國人就少了一個殘疾人。"

面對樑益建,《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說,患者在被治癒的過程中,能夠收穫到一份尊嚴,這樣的醫生功德無量。

頒獎辭

自謙小醫生,卻站上醫學的巔峯,四處奔走募集善良,打開那些被摺疊的人生;你用兩根支架矯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郭小平

暖帶入春風

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目前有33名學生,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一半孩子失去了雙親。這樣的學校,全國只此一家。郭小平是這所特殊學校的校長,也是創始人。

20xx年,山西省臨汾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區的幾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卻沒法上學,便和同事一起辦起了"愛心小課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20xx年9月1日,臨汾紅絲帶學校正式掛牌成立,20xx年學校被列入正式國民教育序列。艾滋病感染兒童在這裏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

多年來,郭小平創建紅絲帶學校一事,在社會上也受到不少爭議,但他一直在艱難中努力堅持。20xx年,郭小平做出決定,辭去臨汾市傳染病院、第三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這三家醫院的院長職務,只擔任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

郭小平說,"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到這。好多人迷惑,醫院院長不當,跑這幹這,好像不可理解。換一個院長其他人也能做,但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不是換一個校長就能做成了,因爲這些孩子認人,就認我這個人,不是認這個位置。"他的願望就是,隨着社會進步,艾滋病患兒終究會到正常的學校去上學。

頒獎辭

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溫暖的避難所。你用十二年艱辛,呵護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長,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強者。

阿布列林

澄清有片心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維吾爾族,哈密司法系統出了名的黑臉包公,他在哈密市檢察院和法院工作了31年,辦理了近千件案件,經他審理的案件,沒有發生過一次改判、錯判,樁樁是無可辯駁的鐵案,人稱"鐵案法官".

31年來,阿布列林經歷了死亡的威脅,說情者的糖衣炮彈,親戚們的怨恨,數十年如一日,他恪守着職業準則,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

阿布列林爲何有堅如磐石的意志?因爲他心中有個榜樣——焦裕祿。1968年,阿布列林曾經在途徑河南時訪問蘭考焦裕祿故居,這次蘭考之行影響了他一生。

阿布列林退休以後,依舊不忘初心,常去哈密的惠康園社區,爲百姓做免費的法律諮詢,幫素不相識的人們解決實際困難。

阿布列林說,"在這40多年當中,我可以說盡自己的努力,不管是年輕的時候也好,老的時候也好,能做的工作,我都滿腔熱情地去做,我自己可以說,我是焦裕祿的好學生。"

頒獎辭

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鬥的精神擁抱生活。執法無私,立身有責;恪盡職守,勤勉爲公。在這片土地上,紅柳凝聚水土,你滋潤心靈。

潘建偉

曙色滿東方

20年前,奧地利,一位26歲的中國學生,面對導師的提問"你的夢想是什麼",他回答,"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這個學生的名字叫潘建偉。

20xx年8月16日凌晨,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標誌着目前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已經領跑世界。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正是潘建偉。

量子通信,是目前理論上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量子衛星的發射,意味着中國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成功了一半。

設計要求快速飛行的量子衛星能被地面的光學天線精準跟隨,這相當於在一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往地面的一個儲蓄罐裏投硬幣,還必須保證每個硬幣都能夠扔到儲蓄罐中。類似這樣的技術難題都被潘建偉及他的團隊一個個攻克。

長期從事研究,潘建偉對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創新性貢獻,他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爲"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頒獎辭

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

特別緻敬:中國女排爲國著功成

在里約奧運賽場逆轉戰勝東道主巴西之前,幾乎沒有人看好這支中國女排,面對全場噓聲和不可一世的對手,女排姑娘們衆志成城,一場場拼,一分分磕,終於力克強敵,時隔12年重奪奧運冠軍!

國歌奏響,國旗升起那一刻,無數國人淚奔……女排精神,再次征服世界,激勵億萬中國人!

《感動中國》,

就是在心靈裏播下一粒種子,

雖然這粒小小的種子,

不會馬上長成參天大樹,

但內在的生命力使得它終會生長起來,

帶來長久的美好。

——敬一丹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4

讓第一顆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

讓第一縷微風的清新,成爲我最深的回憶;

用所有夜晚的月光,爲你迎來黎明;

用第一次想你時我的心情,寫下祝福的話語。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爲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20xx年5月4日,他被確診爲“膽管癌晚期”。爲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陳斌強,國中語文教師。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xx年,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爲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着摩托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着媽媽上班。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着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着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何月,年僅12歲的國小生。20xx年4月,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無償捐獻。11月17日凌晨零點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裏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歷程。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器官無嘗捐贈。“最美女孩”,完成了她“最美遺願”。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張麗莉,九年級班主任。20xx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我想,這一刻,有很多人淚落,爲了他們平凡而偉大的事蹟。

我想,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爲了心裏蜇伏許久的豪情。

雖然,這只是一次評選,但卻點燃了全中國的熱情。

雖然,這只是普通的人物,但卻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

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感動,來喚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

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物,來引領我們走向新的輝煌。

記住這些名字吧,他們爲我們樹立了楷模和榜樣。

記住這些面孔吧,他們爲我們叫醒了內心的狂熱。

這一刻,他們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5

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及頒獎詞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揭曉

孫家棟——功勳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王鋒——三闖火海救人英雄

支月英——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

秦玥飛——"耶魯"村官

張超——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

李萬君——大國工匠

樑益建——仁心醫者,上千重度駝背者因他挺直腰桿

郭小平——紅絲帶學校創辦人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祿"

潘建偉——功勳科學家,中科院院士、"量子衛星之父"

特別緻敬:中國女排

孫家棟

星斗煥文章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xx年,他獲得中國國家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爲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說"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爲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頒獎辭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王鋒

忠義感乾坤

王鋒,38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後,義無反顧地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着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10月1日下午,王鋒突發肺栓塞,全力搶救無效離世。

妻子潘品最瞭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鋒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堅毅的力量,她說,"他這樣做,我一點都不奇怪,他平時就是這樣的人,他要不這樣就不是他了。"

頒獎辭

面對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支月英

芳蘭振蕙葉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國小,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帶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有的人說我是傻子,說我特傻,我是這樣想的,山裏需要我這樣的傻子。"支月英如是說。

面對支月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說,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裏,選擇堅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經讓學生看見了什麼是良知和操守。

頒獎辭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纔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秦玥飛

君子通大道

秦玥飛,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專業的高材生,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for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

20xx年,秦玥飛到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爲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爲鄉村師生配備平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20xx年被評爲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20xx年服務期滿,秦玥飛認爲"輸血"並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雲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爲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

爲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20xx年,吸引了30名來自北大、清華、耶魯、加州等名校的"鄉村創客",服務於15個貧困村。

秦玥飛說,"我必須得了解我自己國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麼樣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去改變,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

頒獎辭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穫的時節。

張超

浩氣展虹霓

張超,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20xx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着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事故發生後,張超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團長張葉一直陪在他身邊,清楚記得張超說的最後一句話:"團長,我還能不能飛".

張超走了,留下剛剛滿兩歲的女兒和妻子,帶着深深的遺憾走了,再有半個月就要着艦飛行了,這一直是他的心願。

面對張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潮說,我們必須牢記每一位軍人的犧牲,都是在爲國家換來更多的安寧和幸福。

頒獎辭

那四點四秒,祖國失去了優秀的兒子。你循着英雄的傳奇而來,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對準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飛,你是戰友的航標。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6

心頭躍動的,是靈魂的音樂,是生命的音符。

劉偉,一個追逐夢想的男孩,十歲那年的一次事故,讓他失了雙臂,打碎了他成爲足球運動員的夢想。上天不讓他自由飛翔,他就給自己插上隱形的翅膀。於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堅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在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金一銀。還想着在20xx年的殘奧會上拿一枚金牌的劉偉又被厄運糾纏,病魔奪走了他繼續運動的夢想,卻束縛不住他拼搏的心。他又開始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失去了雙臂,他就用雙腳彈鋼琴,他用自己的努力向人們訴說奇蹟。《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一曲《夢中的婚禮》震驚全場;而後,他又走進了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向全世界展現了一箇中國男孩的傳奇。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爲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他用奮鬥演繹精彩,用夢想點亮人生,用偉大的精神鑄就不朽,用偉大的感動溫暖人心,用靈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劉偉,是堅強中的感動。在我們身邊經常有一些人會因爲遇到了挫折而心灰意冷,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氣。要知道,經歷風雨,纔會綻放最絢爛的彩虹;承受磨難,纔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劉偉的事蹟讓我感動,讓我沉思。這些年來,我學過畫畫、學過舞蹈、學過鋼琴,然而每一次學着學着,就感覺越來越難,於是我厭煩了,放棄了。現在,想到劉偉,我臉紅了。我深知,感動更需要行動,現在我已經開始了漫漫書法之路,這一次,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7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瑣碎。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生活寫照。就在這平淡、瑣碎中,就在我的身邊,涌現出許多感人的好老師。

先說說她吧,一眼望去,她身材嬌小但卻格外精神,睿智的目光顯得尤爲寬厚。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數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做得踏踏實實,卓有成效。她就是我們的胡昌玲老師。時間、精力的奉獻和犧牲在她身上體現得尤爲突出。在她的空間裏,我時常看見她對工作的忘我程度。學校對於她,如同自己的家,她把學校的許多事務都帶回家去做,晚上、週末或節假日都有可能,一工作就到深夜。儘管她有疲勞、儘管她的老公也有不理解,儘管她也想回到家裏就倒在牀上讓人照顧,但只要她站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就總是表現出精神振奮的感覺、充滿力量的感覺,讓大家從她的身上看到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一種克服困難的態度和爲了大家而奉獻犧牲的行動……你說,這樣的老師怎麼可能不讓我感動呢?

她,外表普通,但很有朝氣;她,不是學生崇拜的偶像,但是學生喜歡的老師;她,不僅才藝雙全,而且還是教學能手,她,就是甘願給師生們當綠葉的鮮綠蔭老師。

鮮老師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首先體現在師德上。自從班級實行浪花管理以來,很多班主任都加強了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否則將會怎樣怎樣。而鮮老師卻不一樣,她卻允許孩子犯錯誤。在她看來,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事,在犯了錯誤之後能認識到錯誤,這就是一種進步,在犯了錯誤之後,能不再犯,就是一大進步,正是她“允許”孩子們犯錯誤,孩子們纔會在磕磕碰碰中健康成長。有了她這片綠葉,那一片紅花才如此嬌豔!

“蔡,你必須參加好老師在身邊的演講哈!”這是鮮老師給我下的命令。我不是一個上進的人,和鮮老師相處三年,鮮老師就一直“鞭策”我前進。“那你負責給我寫演講稿哈!”對於鮮老師,我一直很依賴,甚至有些耍賴。“自己寫!不過我可以給你看!”聽着鮮老師堅定而又無奈的話,我不禁想起了我賽課時鮮老師給予我的幫助:爲了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我們一討論就是一半天,甚至晚上在電腦前也探討每一個細節;每一次試講後,鮮老師總不厭其煩地給我指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從課題的引入,課堂的把握,板書的設計,哪怕是過渡性的語言,鮮老師也不會放過。在鮮老師無私的指導下,我才能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都說同行生嫉妒,可我們的鮮綠蔭老師,甘願當一個默默奉獻的綠葉,你說,這樣的老師能不讓人感動嗎?

王衛東老師,一頭披肩長髮的男老師,成天扛着攝像機四處“打望”。他,總給我一種邪邪的感覺,我,總是對他敬而遠之,以免“近墨者黑”。去年我參加魚洞片區品德與社會的賽課,不得不找他做課件。想着將和這樣的“異人”打交到,我有些忐忑。沒想到,和我沒有一點交情的王老師爽快地說:“沒問題,我馬上幫你解決。”反覆做,反覆修改,一遍又一遍,我有些過意不去,可王老師堅持“要做就做好”。多次試講後多次找到他,王老師都毫無怨言地幫我修改。在比賽之前,我已經對課件很滿意了。王老師卻始終認爲還有點問題,可他也一時說不清楚。他說,他好好看看,第二天給我。第二天,他果然給了我,他告訴我,他熬了大半夜,終於發現了問題。其實,在我看來,這樣小的問題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雙眼佈滿血絲的王老師認真地說:“我就這樣,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一個形象如此“不羈”的人,原來對工作如此認真,我不禁對王老師刮目相看。以後,從其他老師的言談中,我對王老師有了更多的瞭解,他在學校的工作中,從不計較分內分外、個人得失,經常熬夜加班。你說,這樣一個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兢兢業業、廢寢忘食爲工作的老師怎麼不讓我感動呢?

“哪個給我點紙,我又流屎了。”一下課,郭華婭老師就快速走進辦公室說。這是我同郭華婭老師同一個辦公室聽得最多的一句話。也許,你覺得有些噁心,而我,卻感動了很多次。郭老師由於身患直腸套疊,站立的時間一長,大便就有點失禁。由於學校差英語老師,郭老師就不顧自己的身體,默默承擔起了每週18節課的課時。每天3、4節課的站立,使得她一次又一次的失禁。爲了心愛的學生,郭老師開始用護墊,雖然不透氣給她帶來裏諸多的不舒服,可郭老師並沒因此請過一次假,耽誤過學生一節課。這學期,學校爲了照顧郭老師,讓她兼作圖書管理員。開學不久,我去圖書室借書,看見郭老師正滿頭大汗地忙碌着。我不明究理,郭老師說,圖書室的工作很多,新買的書籍要歸檔,要入庫;循環教材有新進的,要登記,要編號。那一捆捆,一摞摞的書,就靠郭老師一雙手把它們分門別類裝在一個個的櫃子裏。看到郭老師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我很是爲她不平,可郭老師卻平淡地說:“工作,要靠大家來做!”多麼樸實的話語呀,你說,這樣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老師怎麼不讓人感動?

在大江這片淨土上,每天都上演着這樣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能不感動孩子、感動老師、感動家長、感動每一個人嗎?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8

1、鍾揚

頒獎詞

20xx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感動中國》還向四十年來的“改革先鋒”表達了特別緻敬。

超越6海拔6000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極限,跋涉16年,把論文寫滿高原,倒下的時候,雙肩包裏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願,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求雕樑畫棟,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人物簡介

鍾揚,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20xx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車禍逝世。

“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鍾揚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20xx萬年前,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巨大碰撞下,隆起了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這裏是廣袤壯闊的聖地,卻是植物探索的禁區。高寒缺氧,氧氣含量不足內地的50%,晝夜溫差高達45攝氏度,鮮有植物學家敢於涉足。

20xx年7月,珠穆朗瑪峯一號大本營,海拔5327米。下午2時剛過,狂風開始肆虐,抽打在人臉上,呼吸都困難。“鍾老師,您留守大本營,我們去!”學生拉瓊看到老師嘴脣發烏,氣喘得像拉風箱,不由暗暗心驚。

“你們能上,我也能上!你們能爬,我也能爬!”

逆風而上,向珠穆朗瑪峯北坡挺進,上不來氣的鐘揚嘴脣烏紫,臉都腫了,每走一步都是那樣艱難。“找到了!”學生扎西次仁激動大喊,一處冰川退化後裸露的岩石縫裏,一株僅4釐米高、渾身長滿白色細絨毛的“鼠曲雪兔子”躍然眼前,驕傲地綻放着紫色的小花,它是高山雪蓮的近親,看着不起眼,但在植物研究者眼中比什麼都美麗動人。

這裏是海拔6200米的珠峯,這是一株目前人類發現的海拔的種子植物,這是中國植物學家採樣的點!

他們追蹤整整10年,在海拔4150米處發現了“植物界小白鼠”擬南芥的嶄新生態型;他們採集的高原香柏種子裏,已提取出抗癌成分;他們花了整整3年,將全世界僅存的3萬多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記在冊;他們揭示了紅景天、獨一味、藏波羅花、墊狀點地梅、西藏沙棘、山嶺麻黃、納木錯魚腥藻等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對環境的分子適應機制……

16年來,鍾揚和學生們走過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艱苦跋涉50多萬公里,累計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近西藏植物的1/5。

2、杜富國

頒獎詞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

人物簡介

20xx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四隊在雲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作業組長杜富國帶戰士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少部分露於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着一個雷窩。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

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後,他命令艾巖:“你退後,讓我來!”艾巖後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發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着強烈的衝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杜富國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正是由於杜富國這捨生忘死的剎那一擋,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

“如果不是堅強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他可能熬不過這一關。”一位醫療專家說,從傷員杜富國身上,他看到了一位新時代軍人的鋼鐵意志。正在逐步恢復的杜富國,對未來有很多設想:做播音員、學盲文、寫掃雷隊每個人的故事……激勵更多人。

3、呂保民

頒獎詞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經軍旅,豈容兇殘鬧事橫行。於人羣中挺立,喝斷暴徒的路,聚攏起民間的正氣。俠隱於市,見義而勇,勇不在於強悍,而在於無所畏懼。

人物簡介

20xx年9月8日7時,無極縣東中鋪菜市場早市上發生搶劫事件。在無極縣南汪村開小賣部的翟佳成和母親曹愛芳縣城進完貨準備離開時,一名中年揹包男子突然搶奪翟佳成母親手中的挎包。

“搶劫啊!”翟佳成見狀大喊一聲,隨後母子二人便與搶包男子爭執起來。這時該男子突然從包裏掏出一把匕首,對着翟佳成就捅了過去,頓時血流如注。“救救我孩子,救救我孩子。”曹愛芳呼喊着。

母子二人與歹徒拉扯的情景引起了市場裏雞蛋攤主呂保民的注意。“你要幹什麼!把刀放下!”呂保民大喝一聲,疾步上前制止。爲防止他繼續傷害無辜,看準時機,呂保民從背後一把抱住歹徒,另一隻手握住了他持刀的右臂。不成想,歹徒將匕首換到左手,呂保民捱了幾刀。

歹徒幾次想奪路逃竄,已身中數刀的呂保民緊追不捨。隨後趕來的向本令、王玉強、沈書軍等市民合力將歹徒制服。這時,現場羣衆才發現呂保民的胸口鮮血淋漓,臉色蠟黃,汗衫已經被鮮血浸透。“送到醫院後,呂保民已經處於休克狀態。

經初步診斷,呂保民身上被刺中5刀,其中最爲嚴重的是右胸部伴發肋骨骨折,左下側腹部多側肌肉斷裂。經過手術和10多天ICU病房的觀察治療,呂保民傷情已趨於穩定,現已傷愈回家休養。

呂保民見義勇爲的事蹟,引發衆多媒體和網友的廣泛關注——“老兵,好樣的!”“向英雄致敬!”“有責任,有擔當!”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19

感動是那一瞬間心靈的觸動;感動是那一瞬間捫心的自問;感動是那一瞬間淚落的華美。

感動天,感動地,十四載如媽媽把愛奉獻;

感動你,感動我,十二歲若天使將愛傳承,

感動中國!

舐犢施恩,慈烏反哺;一條布帶連着兒母,含辛五載共煙塵,深情大愛無重數。孝子寒門,逆兒紈絝,人間美德憑誰附,世風衰敗醒春時,愛心永在春山馥。孝更絕倫足可矜——陳斌強!《母親》歌曲。

你快回來,我的寶貝,我一人承受不來;你快回來,我的寶貝,生命因你而精彩!面對病魔,你是那樣的堅強,你從不哭泣;面對他人,你是那樣的善良,你信仰堅定;而面對親人,你卻是如此心狠,離我們而去。你雖然走了,但你的生命仍在愛中繼續,你走的是那樣的安祥,因爲你始終相信——愛會繼續!她就是“最美女孩”——何玥!《別哭,我最愛的人》歌曲。

你衝上去了,你衝上去了,爲了孩子,哪怕自己身粉骨碎。列車啊,請你把輪子懸起,切莫傷着我敬愛的老師,因爲她是英雄,她是天使,是校園裏最美的花兒一枝,這枝最美的花叫“張麗莉”!《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歌曲。

你看,飛機成功起飛了,你看,飛機勝利返航了,而你卻走了,走的是那樣的突然,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得及爲你慶功,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得及給你說聲辛苦,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及從勝利的喜悅中回過神來,你就走了。你走的是那樣的突然,但我相信你走地也是那樣的安然,因爲你始終堅信——愛會繼續!這就是我們的英雄——羅陽!《歌唱中國》歌曲。

位不在高,權不在大,廉潔爲公是你的品質;你是公僕,服務於民,無私爲民是你的情操;談笑有百姓,往來無私情,爲民入基層找工作,無謊報之亂耳,無偏頗之愛心,雲南張家順,贏得萬民欽,衆人曰:“公僕精神”!《爲了誰》歌曲。

爲何揮不去,爲何抹不走,懷念故鄉情,懷念故人愁,千里遠,萬里遙,何時能聚首,星光下,夕陽裏天邊月如鉤,啊——鄉愁啊——鄉愁,佔滿我心頭。揮不去,抹不走,相思苦,何時了,相思苦,何時了。高秉涵直至生命了,鄉愁也不了!《鄉愁》詩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讓我們記住這份感動,因爲我們還要傳遞感動,讓我們用心去愛,因爲我們的世界還要用真愛去締造!一個有感動的社會是不會麻木的,一個有感動的國家是不會消亡的,一個有感動的民族一定是有力量的。

感動中國的演講稿 篇20

8、張渠偉

頒獎詞

扶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簽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泥濘的大山你走出的路,山上的果實熟了,人們的心熱了。

人物簡介

四川渠縣有150萬人口,是省定貧困縣,全縣原來有貧困村130個,貧困人口143802人,相當於10個人中約有1個人是貧困戶。張渠偉自20xx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爲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20xx年,張渠偉幾次眩暈在崗位上,視力下降到0。04和0。2。11月4日,他住院檢查出患有“雙眼開角性青光眼”和“耳石症”,醫生告訴他,必須馬上動手術,否則可能會完全失明。

“我沒有時間做手術,目前全縣沒有誰比我更熟悉扶貧工作。扶貧軍令如山,言必行,行必果。明年我們渠縣一定要‘摘帽’。”張渠偉說,走上扶貧這條路,便沒有退路,只有責任。

但又有誰不害怕失明呢?“說實話,我也挺害怕的。”在空閒的時候,張渠偉會特意去街上,嘗試閉着眼睛,融入眼前的一片漆黑,磕磕碰碰地走,讓腳底感受盲道的痕跡。他想,萬一真的失明瞭,這就是以後的生活,總要慢慢適應……

張渠偉在工作中是一條鐵漢子,但對家庭的虧欠卻讓他一直不能釋懷。“我的兒子年近30歲,婚期因我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我的父親年近八旬,十分牽掛常年奔波的我,老是給我打電話,但往往沒說上兩句就因我的忙碌打斷了。”說到自己的家人,張渠偉的眼睛裏有了很多酸楚和愧疚。

因爲扶貧,張渠偉還多了三個“孩子”。他們來自於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媽媽譚其輝患有精神病,多年不言不語,全家就靠70多歲的奶奶一人操持。房子是石頭壘的,到處是洞,風來漏風,雨來漏雨。

走訪這家人時,張渠偉看得眼圈都有些發紅。這些年來,張渠偉經常下鄉不在家,愛人多有抱怨。一個週末,張渠偉特意帶愛人去看望譚其輝一家。一進門,就見三個孩子穿着破舊的衣服,趴在破爛的桌子上寫作業,腳邊是幾攤雨後的積水。見到張渠偉,孩子們都很懂事地問好。這次探訪極大地觸動了他的愛人。“孩子太可憐了!我也是個當媽的,見不得孩子受罪,我也要來和你一起幫助他們。”張渠偉的愛人說。

從此以後,逢年過節,她都會裝好紅包、買好衣服,給鄉下的三個兒女送過去。去年,張渠偉幫助譚其輝申請了易地搬遷,他們一家人住進了新房。十多年來不曾開過口的譚其輝突然說了一句:“謝謝!謝謝你們!”

“現在,我只要上街就會走一走盲道,就是爲了適應一旦失明後的生活。但是我想,只要14萬貧困羣衆能脫貧,就算是失了明,我也甘之如飴、無怨無悔!”張渠偉說道。

9、張玉滾

頒獎詞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人物簡介

20xx年8月,剛剛師範專業畢業的張玉滾,跟着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裏面坐着十來個土孩子”。而當下最困難的是,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從那以後,21歲的張玉滾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堅守着一份淳樸與清貧,用無私的愛澆灌山村的教育之花。儘管嚐盡了山村教學的酸甜苦辣,但學生的成績和進步讓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家長們常說:“有了玉滾,我們的孩子有希望了。”聽聞此言,張玉滾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堅守放飛孩子們的夢想。

20xx年到20xx年的5年間,靠着一根從老校長手中接過的扁擔,張玉滾從大山外爲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這根扁擔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也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從20xx年到20xx年,張玉滾踩着老校長的腳窩窩,風裏來雨裏去,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點鐘,張玉滾和學校裏的教師陸喜安扛着扁擔,拿了幾個涼饃往鎮裏書店趕,一直走到正午纔到達。沒顧上休息,挑選好幾十公斤重的課本、練習本、粉筆後,用扁擔挑着走路往學校趕。一路緊趕慢趕,晚上10點多鐘,兩人才走到尖頂山山頂。汗水在眉間結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鑽心地疼。

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沒等天亮就往回走,崎嶇的山路上,他挑着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冒雨前行,一步一滑,幾次摔倒。他的擔子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雨淋溼了。因爲,那裏面裝的是學生的課本……

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一看,乾乾淨淨,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一年新學期,眼看就要開學了,書本還沒到齊,情急之下,張玉滾讓愛人抱着幾個月大的女兒,坐個機動三輪車到高丘鎮拉書本。回來途中,因山高路險,迎面過來一車輛,三輪車躲閃不及,不幸翻倒,張玉滾的女兒瞬間從妻子懷抱中狂“飛”出去,當場殞命。一個鮮活的小生命犧牲在爲學生運書本的路途中,張玉滾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這個傷心的往事。

20xx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因爲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張玉滾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至今,張玉滾騎壞了4輛摩托車,輪胎更換的次數更是數不清。

10、程開甲

頒獎詞

空投平洞豎井,朔風野地黃沙,戈壁寒暑成大器,於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黃沙百戰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

人物簡介

程開甲101歲,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八一勳章”獲得者,20xx年11月17日病逝。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

爲了讓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站起來,不被外敵欺辱,他毅然前往西北荒漠隱姓埋名20餘年爲中國製造國之重器,這才讓我們中華民族如今驕傲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1918年,程開甲在江蘇出生,1946年前往英國留學師從玻恩教授並獲得博士學位。1950年,程開甲婉拒導師的挽留,放棄英國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員的優厚待遇、科研條件,毅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開啓了他報效祖國的人生之旅。

幾十年後,有人問他,對當初的決定怎樣想?程開甲說:“對於這個問題,剛離開英國時,我想得並不多。但回國後,尤其是到了晚年,在總結自己人生的時候,我很感慨:我如果不回國,可能會在學術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最多是一個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學家,絕不會有這樣幸福。而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20xx年7月28日,在建軍90週年之際,程開甲剛好100歲,他被授予他我們國家軍隊的榮譽勳章:八一勳章。授勳時,百歲老人雖然行動已多有不變,仍穿戴整齊我軍禮服,胸前端正的懸掛着“八一勳章”,留下了他給我們這個民族的最後一張影像。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兩彈一星精神,也不要忘記那個艱難時代的苦難,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但也不要丟掉了民族精神,也不要再次彎下腰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