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1W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 篇1

讀完《鹿和狼的故事》後,我開始沉思起來。在我以前讀過的故事中,狼——在我們記憶中是十惡不赦的,一切貶義詞幾乎都可以用到狼的身上。但讀過這篇課文後,我的想法變了……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精選5篇)

人們爲了保護鹿,便去獵殺狼。當獵人們把森林裏的狼全部消滅時,卻發現,鹿不但沒有照着人們的想法一般更好的繁殖、生活,反而把森林的植被破壞了,自己也沒有了食物而死亡。

其實,狼也是森林的保護者!儘管狼吃鹿,它卻維護着鹿羣的穩定,因爲這樣可以將森林中的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同時,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羣的威脅。而鹿的數量一旦超過森林可承載的限度,就會摧毀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也就是說,大家一貫認爲的善良的鹿將會成爲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許在一些童話、傳說中,那裏的狼都是罪惡的象徵,而那些食草動物都是善良的化身。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大概都是這樣的看法,僅僅只是因爲人是肉做的,而狼吃肉,這對就人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所以,人們就以自己爲中心,而判定狼是邪惡的,而這——恰恰就是文中所說的“童話原則”。

要知道,所有的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均衡的必要環節,每一樣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不能只看到一個事物的好處或者壞處,應該在看到它的壞的同時也考慮到客觀好的一面,反過來也一樣。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理智的去面對任何人和事,才能冷靜的去決策每一樣事物。

同樣,人類之間也是平等的,每一個人的存在也有着必要的作用,正如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大自然創造了他,那麼世界就需要他,社會需要他,每一個人都有它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因爲他們——不管是殘疾人,老人,他們都有着他們自己的作用!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 篇2

《鹿和狼的故事》這篇文章,是一篇充滿哲學性的文章,作者用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破壞大自然者的痛恨。

在美國的凱巴伯森林,生活着一羣溫柔善良的鹿,可是兇惡殘忍的狼卻是鹿的大敵。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就要保護鹿羣,於是將狼都獵殺了。可是,在消滅狼的同時,他也破壞了生態平衡。當狼消失後,鹿羣得到了虛假的繁榮,可這僅僅持續了沒多長時間,災難就悄悄來到了。先是森林衰敗,大地枯黃,緊接着無數之鹿因爲飢餓而死,可是死神似乎還不想放過鹿羣。隨即疾病氾濫,無數只鹿消失了。最後,剩下不到八千隻鹿在苟延殘喘。

通過這篇課文,作者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大自然是一個巨大的“舞臺”,其中每一隻動物都有角色,如果我們執意去幹涉大自然,去破壞大自然,那麼食物鏈將會被打亂。接下來,我舉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比如海洋中的鯊魚,它就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可這些海中霸王卻遭到捕殺。鯊魚是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如果它消失了,別的動物就會大肆吞殺浮游動物,屆時,海洋將失去供氧功能。要知道,海洋供氧量可佔全球的百分之七十,如果海洋都不供氧了,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氧氣根本不夠用。所以,大家要謹記:大自然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他們的用處,千萬不要以我們的片面認識去判斷動物的善惡益害!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 篇3

大家有沒有想過,森林中若是沒有了肉食動物,那會怎麼樣?也許你會想:那就好啦!其他小動物就可以快樂的的生活了。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題目是:【鹿和狼的故事】。主要講羅斯福總統爲了保護善良的鹿,下令消滅了所有的狼。後來由於鹿的數量急劇增多,一下子變成了十萬只。林子裏都被鹿啃食光了,許多隻鹿因爲飢餓而死亡,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還有不到8000只病鹿在苟延殘喘。

羅斯福的舉動是在世代的傳說和童話的立腳上消滅狼的,可他又沒有想過,這個舉動會讓凱巴伯森林從蔥綠到枯黃。這就是大量消滅肉食動物的結果。狼吃鹿,不僅能控制鹿的總數,還能控制疾病對鹿羣的影響。因爲狼平常都是吃跑得不快或跑不動的鹿,這種鹿多數是病鹿。所以,生活中沒有狼不行,沒有鹿也不行。

以前我也認爲像狼這樣的肉食動物就應該被殺害。可是學了這篇課文後,我發現我錯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不能所有的事都追求絕對的好與壞。動物,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所有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和平的使者。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任何人,任何動物都有它的價值。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 篇4

我有一個喜歡看書的好習慣,在校的時間裏異常強烈。所以,新的學期剛開始,一拿到新書,馬上就開始閱讀。其中有一篇名爲:《鹿和狼的故事》,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深有感觸。

文章主要講述了:20世紀初,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凱巴伯森林裏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活動,而狼則是鹿最大的天敵。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想讓凱巴伯森林裏的鹿得到保護,繁殖得更多一些。於是他下令凱巴伯森林爲國家保護區,並讓政府僱傭獵人到森林消滅所有以鹿爲食的動物。

森林中迴盪着槍聲,經過25年的捕殺,數千只狼死於槍下,森林中其它捕殺鹿的動物也被大量射殺。

鹿沒有了天敵,它們大量繁殖,總數很快超過了十幾萬只。鹿也需要進食,這麼多鹿,很快把森林中能吃的植物吃光了。

災難終於降臨到了鹿的頭上,先是飢餓使得大量的鹿死亡,又是疾病的流行造成許多鹿病死。直到最後,凱巴伯森林只剩下八千隻左右的鹿在生活。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深體會到:在森林中,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其實也是保護者。像故事中的狼,狼吃鹿看似殘忍,其實也是維護鹿的種族數量穩定。但美國總統沒有意識到這點,大量捕殺狼,使鹿沒有天敵,大量繁殖。可最後呢,倒黴的還是羅斯福下決心要保護的鹿。隨着環境日益惡化,造成某一種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食物鏈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整條食物鏈就會崩潰。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這個已經被人類傷得遍體鱗傷的地球。這樣,才能使動物平衡地生存。

鹿與狼的故事中學生 篇5

今天,我讀了《鹿和狼的故事》,心裏有很多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裏的鹿而下令去消滅森林裏的狼,使鹿羣繁殖得越來越多,導致森林裏的綠色植物逐漸減少,森林面目全非。從而導致了巨大的生態災難:狼和鹿兩者皆衰。說明了不同動物之間互相制約的道理,並告誡人們必須遵守,尊重自然界的這一規律。

文中羅斯福總統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忽略了一個生物界的規律:生物界中的每種動物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這是生物界發展過程中的客觀規律,是不能以人們的意志來隨隨便便地被改變、轉移的。我們必須要客觀地認識、判斷生物之間互相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不能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的認識去判定動物之間的善惡與好壞,並根據這種片面的認識去採取荒謬、錯誤的措施去影響、干涉動物、生物之間的平衡關係,否則就會犯下嚴重的錯誤。

還要說一點,就是:活着要有危機感。在這裏,請你先聽我講一個故事:在日本的北海道有一個漁村,那裏出產一種味道鮮美的鰻魚,漁村裏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爲生。可是鰻魚的生命十分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怎樣處置,回港後鰻魚都全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幾乎要比死亡的鰻魚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功夫,老漁夫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着與老漁民同樣的營生,卻一直只能夠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祕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祕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之中放進去幾條狗魚。鰻魚和狗魚非但不是同類,而且還是一對出了名的“死對頭:。於是,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了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以來,反倒把滿滿一船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這位日本漁民捕撈鰻魚很會講究方法,他知道,如果想讓鰻魚活下來,就應當讓鰻魚時刻有危機感。只有有了危機感,鰻魚纔會不停地活動,從而活下來。這是多麼令人深思的道理啊。

鰻魚和狗魚的關係和鹿與狼的關係不是一樣的嗎?少了一種危機感,繁榮一時的鹿又因體質下降而迅速死亡,這對於人類的生存不是一個有益的啓示嗎?如果你喜歡看《動物世界》節目,你會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當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知道如果它趕不上最慢的羚羊,就會被餓死。對於羚羊來說,它們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會全部被吃掉。有了獅子,羚羊才練就了飛速奔跑的本領,提高了身體的素質;同樣,有了羚羊,獅子爲了不至於餓死,也要不停地去追趕,因此,獅子也越來越強壯。

沒有危機感,缺乏一種危機意識,就會失去競爭的活力,最終失去生存能力。享樂,是人天生的本性,我們不能改掉它,只能改善它,所以,我們要逐漸改善自己,用危機感代替享樂。而這,對於一個人生存,還是領導一個企業來說,無非都是至關重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