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儀式感的散文:致行將遠去的儀式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3K

編者按:儀式感缺失已然一種社會病,特別是關乎年輕一代身心成長的種種儀式,或更應該植入幼小的心靈。

關於儀式感的散文:致行將遠去的儀式感

生活中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儀式,有些儀式是必須要等到長大以後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如家長鄭重其事地操持着過年時的種種祭祀之禮。小時候不懂,是因爲那些儀式感很重的言談和舉止,與我們內心所期待的過年沒什麼關係,而實際上,孩子心中的過年與千百年來所傳承的文化內涵相距甚遠。長大以後,親歷着社會和自己的人生在時間軌道上爬行,漸漸懂得那些儀式感的可貴,然而時至今日卻不得不感嘆,林林總總的儀式感正離我們遠去。

因爲感嘆,所以倍加珍惜。如今,每有參加或聽聞豪華婚禮和婚宴,就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鄉村婚禮。鄉村是安靜的,而結婚那天則一定會喧鬧起來。鑼鼓喧天,鞭炮迎新,長輩們個個喜笑顏開,孩子們稀裏糊塗地跟着享受人潮裏的喜氣,眼裏看的是新郎官手裏的喜糖,心裏想的是宴席上平日裏不常見的美味。這新郎官不就是平常憨厚老實的某某嗎?爲什麼這天像個鄉政府幹部那樣,嶄新筆挺的衣着與平常判若兩人,反倒讓人覺得古怪新奇。

孩子們當然不懂這種看起來很古怪的場面,就是人們心中頗爲神聖的儀式。一對新人像一對木偶般被人擺弄着,敬酒,拜天地,拜高堂,新房裏還得弄出一陣陣的笑話來,似乎不如此就有點對不住這場喜事。

新的生活屬於他們倆,然而新的生活卻在隆重的儀式感中被賦予了親人和鄉鄰們的期望,因爲這種儀式,新的生活纔有了鮮明的起點,才讓新人們重新審視生活的內容,而不至於動輒分道揚鑣。在磕磕碰碰的日子裏,曾經滲透進心裏的儀式感就像一把鎖,緊緊地拴住了兩顆心,即使偶有臆想,也不可有非分之念。

生活中的儀式很多,看似無意義,卻又實實在在和時時刻刻地導引着人的心靈。近來,單位組織新錄用的年輕公務員面對國旗向憲法宣誓。這種場面既熟悉而又陌生,讓我不由得想起影視劇裏常看到的西式教堂婚禮。當着衆人的面承諾愛一個人,愛就成了責任,成了向世人作出的宣誓,作爲一個擁有正常心智的自然人,很難不受這種宣誓的制約。我相信,當舉起右手作出忠於憲法的宣誓那一剎那間,一種無形的力量就紮根於內心某處,或深或淺,總會像海底神針牢牢地釘在那,這種形式感很重的自我教育又豈是可有可無呢?

只可惜,一些很好的傳統儀式以及由此而種下的儀式感,正悄然遠去。當家長的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每到教師節臨近,就爲送禮而煩心。我們小時候,父母親可沒這樣的煩惱,因爲尊師就表現在平常的交往中了。尊師應當是發自內心的,源於情感的自然流露,源於社會氛圍的烘托。眼下,社會氛圍是有了,可尊師的方式變得市儈而失去應有的感動。尊師應當首先表現在師生之間,而如今卻更多體現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博弈。唉,當年送一支普通的筆、一張樸實的貼畫甚至一張自制的明信片給老師,都能讓老師高興得合不攏嘴。當下則不然,精緻的禮物,實際傳達的可能只是背後的市場價值,有的更直接化作一張張承載金錢的卡片或電子紅包。如此尊師,尊的只是一時之師,而非一生之師。

家裏來了客人,孩子不該搶佔座位。我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如果覺得新時期就該讓孩子放開手腳,則又一次錯失了儀式感的現場教育。沒有了尊卑長幼之序,法律和道德又值幾何?這種並不複雜的邏輯,卻很容易被新生一代的父母親如我們,因爲愛,而漸漸找不着北。當一切儀式和儀式感都可以不要的時候,我們就不該感嘆或將被未來的時代所忽略甚至拋棄。

每到過年,心中曾經的美妙預期只是一個長假,圍爐夜話的溫馨場面不再重來,全村的年輕人圍着長輩共同操持着沉睡一年的花燈直到音樂四起、腳步飛舞,離去的人匆匆歸來,鄉村依然安靜,快閃似的聚合又面臨着又一年的分離。聚散原本平常事,只因早年種下的儀式感難以找到共鳴之所,而使得鄉愁只剩下無緒的愁。

儀式感缺失已然一種社會病,特別是關乎年輕一代身心成長的種種儀式,或更應該植入幼小的心靈。然而情況或許並不像我擔心的那樣糟糕,一個又一個美德少年的傳奇故事,總能激盪着社會的脈博更加健康有力。激動之餘,還是要回歸到那個最容易被忽略的話題,重拾被淡去的儀式,讓儀式感迴歸於心靈,生命的感召力就會像雨露中的種子,散發出勃勃生機。對此,我期待着。(20xx年9月23日星期六)

作者:馮德利

公衆號:半日隨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