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調查報告3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本文目錄德育調查報告關於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調查報告關於學校德育工作現狀調查報告

[摘要]:德育是心靈的世界。要扭轉德育失重、失衡、失效的現象,徹底改變以智替德、以說充德、以難棄德的工作局面,就必須堅持不懈地抓好常態化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起長效機制。充分體現時代性、準確把握規律性、大力增強實效性,在這三方面上狠下功夫。更新德育觀念,一切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創新德育工作,這是構建有魅力的德育的關鍵所在。

德育調查報告3篇大綱

[關鍵詞]:常態化 德育工作 抓長效 呼喚創新

一、問題提出:

xx屆五中全會“xx”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發展科技教育和壯大人才隊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的因素,要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因此,強化德育工作領導,培養好新一代的人才,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

然而,現實中常態化德育工作的管理不容樂觀,虛假、抽象、機械所造成的德育工作效益低下的現象依然存在。正如教育部長賙濟說的:“我們教育部門的領導都知道德育重要,但往往做起來往後靠,從根本上說,是沒有切實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德育效果上,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較差,對青少年說服力和吸引力不強,要扭轉這種現象,我們要大力推進德育工作,切實把德育做到學生心裏去。”多麼富有哲理的論述,它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常態化德育工作中的弊端,不引起各級部門的重視,德育將是一句空話。

所謂常態化德育工作,就是指在正常狀態下如何堅持不懈地、有效地抓好德育常規工作,細水長流,在德育管理中無聲地滲透德育,讓德育迴歸生活,悄悄走進學生心中,教會學生用心靈去愛這個世界,這是每位德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爲此,本人用訪談法,對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管理者進行了有關常態化德育工作管理的現狀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二、 調查方法:

1, 走訪調查 10名社區家長,調查德育工作管理的現狀。

2, 隨機抽取15名校外學生,剖析德育工作管理的方法。

3, 座談傾聽20名一般教師,瞭解德育工作管理的途徑。

三、 調查結果:

1,調查結果表明,學校重視常態化德育工作,但有的認識還不到位,德育失重。

筆者走訪了社區內不同類型學校10名學生的家長,調查德育工作管理的情況。70%家長感到學校重視德育工作,每學期定期召開家長會,尤其是德育網絡的建立,教師與家長溝通多了。但30%家長認爲有的管理者認識還不到位,德育形同虛設,口頭上講德育首位,工作起來是空位,抓起質量成缺位。全員育人意識差,找科任老師反映學生問題總是推卸給班主任。而交流的內容離不開學習,學校強調質量多,過問德育少,沒有把道德行爲習慣的養成、道德信念的確立當作德育追求的目標和歸宿,搞德育沒時間,搞德育活動怕不安全,還是抓好質量實在,德育失重。

2,調查結果表明,學校常態化德育工作措施有力,但工作方法不夠創新,德育失衡。

在20位學生調查中瞭解到,75%學生認爲學校開展了許多德育活動,管理措施有力,但由於德育目標過高,無法接受,喊口號多。教育內容枯燥無味,感受到理想與現實反差大,難以置信。使國小生對道德認識與道德判斷產生了極大的矛盾,致使國小生的知與行存在着較嚴重的脫節,如:家長、教師與學生不善於溝通,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不一致,造成不誠實的現象較爲普遍,年紀越大,說謊越多,方法越巧,併爲說謊成功引以自豪。講哥們、講義氣、講攀比,《重慶報》還刊登新年國小生送賀年卡嫌太寒酸,改爲互送金銀首飾,明送禮物,暗中比富,浪費現象令人擔憂。20%學生認爲有的爲了檢查,突擊開展德育活動。造假扭曲了學生的心靈。抽象空洞的理論說教,一刀切機械的德育評價,和不負責任的語言傷害,都造成了學生的心理壓力。5%學生認爲對後進生關心不夠,甚至另眼相待,管理方法欠創新,德育失衡。

3,調查結果表明,學校常態化德育工作認真實施,但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德育途徑不暢,德育失效。

從座談傾聽20名一般教師中瞭解到,90%教師感到德育工作學校抓得緊,但由於受到了龐大的信息網絡的影響,給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社會有關部門打擊力度不夠, 校園周邊還有大量的網吧、遊戲廳,許多學生仍然光顧,無人過問。10%教師認爲孩子是父母掌上明珠,家長關心的是孩子學習,道德教育卻只不提。致使有些學生道德滑坡,如:上車搶座位、公共場所亂扔紙屑、撿到東西不交公、考試舞弊、隨地吐痰,不用禮貌用語、害怕勞動、校內外表現不一個樣等表現,對生活中這些細小事情視而不見,學校、家庭、社會、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德育途徑不暢,德育失效。

綜合以上調查表明,學校對常態化德育工作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對常態化德育工作沒有從學生全面發展考慮出發,教育觀念還比較陳舊,缺乏理論指導,沒有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工作方法簡單脫離實際,全員參與氛圍不濃。這些問題都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四,情況分析:

當前,常態化德育工作管理中,管理者多數重視教學常規性管理,往往忽視對德育工作的管理。總是以智替德、以說充德,以難棄德。以爲搞一兩次德育活動就萬事大吉,開一兩場德育會議就解決思想問題。沒有抓細抓實常態化德育工作的管理。爲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分析,清除管理中片面模糊的認識和調查中所出現的問題,否則,不利於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

1,常態化德育工作管理者認識不足,以智替德:

常態化德育工作是長期的、細緻的、也常被人忽視的。管理者認識不足的原因,是對黨的教育方針沒有全面理解,缺少了德育的意識。總認爲一所名校關鍵出在教學質量,思想表現不夠,學習質量好照樣考進中學,思想再好,成績不夠別想跨進中學大門。也就是說德育是虛的、軟的;質量是實的、硬的。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存在,導致了德育靠邊站。不是圖形式、走過場,當着任務來完成,就是違背了德育工作的規律性。過於注重成事,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成人目標,關注的是行爲的改變,忽略了情感的昇華。因此,出現了德育環境實實在在,德育活動轟轟烈烈,德育效果冷冷清清。一句話,以智替德,使德育工作育者失去了光榮感、責任感。

2,常態化德育工作方法不妥,以說充德:

由於德育目標過高,脫離了學生生活,超越了學生認識水平,造成了德育活動形式呆板,沒有了情感,成了空洞的說教,學生成了德育說教的容器。封閉型、灌輸型、單向型的“德育經驗”脫穎而出。只注重形式本身,忽視了德育目的;注重了立竿見影,忽視了養成教育;注重了對學生約束,忽視了道德情感;教師與學生交流機會少,指責多,不注重自身建設,如教師上課遲到,板書潦草,衣冠不整,上課打手機,給學生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再者,在德育工作方法上創新不夠,總感到動腦筋費神,對德育對象的新變化缺乏敏感,德育過程中情感投入不夠,重書本,輕實踐,,很難喚起學生內在的共鳴,很難打動學生的心靈,只好照本宣科。一句話,以說充德,使德育工作“濤聲依舊”,結果還是知行脫節。

3,常態化德育工作途徑不暢,以難棄德:

常態化德育工作需要一支熱心有力的德育隊伍,還必須有學校、家庭、社會的周密配合,相互溝通。然而,現實中,育人的責任還較爲模糊。家長總以爲把孩子送進學校,就進了保險箱,而家長的自身素質低,常在孩子面前發牢騷,不良言語給分析能力差,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起了催化作用。促使孩子道德觀念淡薄。其次,家長對孩子教育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學生得不到溫暖,就離家出走。有的給孩子提出過高要求,學生感到厭煩,產生逆反心理。社會只光顧消費,與社會進步不相稱,不健康的東西,時刻侵襲着孩子們心靈。給孩子創造社會育人的空間只停留在口頭呼籲上。大家感到德育難做。常態化德育工作途徑不暢,一句話,以難棄德,使德育工作目標不一致,乾脆順其自然,致使德育收效不大。

四、 對策思考:

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中央十分重視德育工作,對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但隨之而來的腐朽的思想意識通過各渠道滲透到孩子心靈中,嚴重地影響着青少年的思想健康。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呼喚着常態化德育工作的創新。正如xx書記指出:“思想道德建設的改進創新,重點在充分體現時代性,準確把握規律性,大力增強實效性三方面上狠下功夫。”德育爲首,充分說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從小培養他們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常態化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構建和諧教育,至關重要。

(一)、要努力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質,重視德育工作,體現常態化德育工作的時代性: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個素質。”這有力說明了學校首位和根本的任務是育人,校長是常態化德育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德育工作。校長的天職是把以人發展的德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落實。因此,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質,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是塑造下一代的心靈,是關係到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常態化的德育工作是從小事抓起,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我們既要克服傳統德育偏向,又要善於創新,體現常態化的德育工作的時代性。

常態化德育工作體現時代性,就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以適應於是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要認識國情,樹立民族自信心,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儘快適應新的要求。爲此,常態化德育工作要健全管理體制,完善德育工作的目標和內容,既要有長遠的計劃,又要有短期的安排,制定各年段不同的德育目標,有所側重,逐步昇華。不僅要考慮到德育內容的系統性,而且考慮各階段的德育要求,注意其各自特點,抓住學生的活思想和學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強化基礎道德和日常行爲習慣的教育,做到總目標與階段教育有機聯繫,相互貫通。

如:我校開展的“尊敬師長”德育課題活動,圍繞總目標又從階段目標實際出發,讓學生幫助媽媽做家務活,向來賓問好-—-—等這些具體的內容,看得見,摸得着,學生真正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

常態化德育工作體現時代性,就要紮紮實實地開展德育工作。不要紙上談兵,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不要高喊“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而是從切實可行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如:愛國主義教育我校從愛班級入手,讓學生代表班級參加學校各種比賽,去體驗爲班級爭光的滋味,從中去感悟愛國的含義。

培養學生道德情感,還要優化校園環境,良好的環境具有陶冶學生情操作用。,讓操場牆壁說話,提倡使用文明用語。要加強心理輔導與行爲疏導工作,可舉辦心理素質教育講座,組織討論,化解他們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礙。對孩子多表揚,以民主、平等態度,科學方法循循善誘,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心理調適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常態化德育工作體現時代性,就要捕捉信息德育工作。健全德育網絡,學校可開設自己的網站、網頁,開展網上各種比賽,引導他們進入安全健康網上樂園,要充分挖掘德育資源,組織學生走進社區,走向社會,讓生活成爲德育的教材,讓德育充滿人性,促進學生德性發展,讓德育走進學生的心裏。

把德育放在首位,就是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常態化德育工作,樹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時時栓住德育這根弦,自覺地把德育滲透到發展學校各項工作中去,教師要爲人師表,不僅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堅持正面教育,要從兒童的實際出發,防止成人化,空洞說教。因此,我們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新穎奇特的活動提高他們的認識,撥動他們心絃。同時增強德育工作者責任心,發揮他們的作用,加強班主任的培訓和指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爲德育分擔一份責任,爲德育傾注一片愛心。

如:我校健全國旗下教師輪流德育講話制度。讓每位教師都要去留心觀察學生的德育言行,都要引用學生的具體事例,都要用通俗易懂的道理給學生講解,人人重視德育的意識增強了。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又帶動了全體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二)、要敢於開拓創新德育,講究工作方法,準確把握常態化德育工作的規律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都有其獨特的內心世界。”德育是教育者的智慧與創造,生活就是德育,道德的養成在於感受,是在真實的生活和具體的精神中產生的,只有善待生命中的德育細節,纔會在學生心靈深處慢慢內化昇華。常態化德育工作要注重實施人本管理,樹立育人爲本的思想,敢於開拓創新德育工作,實施個性化德育教育,讓孩子成爲德育的主體,參與道德體驗中去,進一步落實《國小生守則》。因此,我們要改變德育思想觀念,更新德育內容,發揮思品課主陣地作用,豐富德育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誦讀新歌謠和兒童詩歌,進行文明習慣教育和法制教育,讓思想道德教育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把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孩子們心坎上。這既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律,又適應未成年人成長的特點。

人的思想是活的,德育工作應講究方法,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爲人師表,言傳身教,熱愛學生,教書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只有這樣,教育情是真的,心是暖的,效果是實的。

要體現常態化德育工作的規律性,就必須改進工作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循序漸進,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用生動典型的事例,用喜聞樂見的形式,用疏導討論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同時,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讓學生體驗生活。請創業者到校作報告,讓學生有競爭的壓力,培養不怕挫折的精神。還要多開展主題辯論和自我服務的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做人、處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準確把握常態化德育工作的規律性,就要從實際出發,把思想性、趣味性、互動性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小、近、實、活的原則,在實踐中多一些操作性強的做法,多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生活中的體驗來理解社會的道德和價值。小:就是做到主題小,解決學習生活中的一個小問題;近:就是要善於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苗頭,抓住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實:就是要實實在在的教育,真真切切的收穫。防止說空話、假話、大話;活:就是靈活應用多種教育方法結合,根據不同的學生思想,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搞一刀切。

如:我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就是堅持了以上原則,上好了心健課,辦起了心理諮詢室,舉辦了心理健康講座。開設了心理健康專刊和信箱,及時地解決了學生中小問題,有一位姓唐畢業生,因父母不和,對孩子撒手不管,致使孩子輟學,老師們發現了苗頭,瞭解了小唐的內心世界,用愛去感化她;用微笑讓她擡起頭來走路;用熱情去點撥她的閃光點,將消極因素轉化爲積極因素,使小唐安心學習了。

要準確把握常態化德育工作的規律性,學校要教會學生做人,緊緊抓住道德情感這根弦,加大宣傳法制教育,改變教育方式,把原來單調灌輸式和教條式的法制教育變爲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兒童的的法制意識。用通俗淺顯的法律知識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提高辨別是非能力。

要準確把握常態化德育工作的規律性,還要進行德育科學評價,建立和運用評價的激勵、導向、制約的功能機制,做到崗位評價有德育要求,每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每個崗位都有相應的德育要求,都要有機地滲透德育教育。授課評課要有德育內容,無論從教學目標,還是教學過程都應有滲透德育內容的體現,真正地落實學科滲透德育的要求。晉級評先要有德育條件,應做到德育不達標,先進不能評。由此來推動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落實。

(三)、要齊抓共管德育工作,努力拓寬德育途徑,大力增強常態化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xx要求“黨重視德育工作,全社會共同參與作爲根本措施,不斷增強推進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合力,要堅持把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作爲根本的途徑,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成效。”由此可見,要增強常態化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必須努力拓寬德育途徑,形成齊抓共管德育工作局面。

努力拓寬德育途徑,就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學校與家庭只有相互溝通,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實效。要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自身素質,讓他們懂得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哪怕是微小的細節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其次,家長要講究道德教育藝術,對孩子既要嚴又要愛,對孩子的錯誤,應認真疏導,正面教育,要尊重孩子,善於傾聽孩子的意見,真誠地幫助孩子解決社會認識上的偏差,幫助孩子樹立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能力。

心理學表明:道德行爲是人們在道德規範的調節下,在行動上對他們、對社會做出的反應,德育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把道德原則、道德要求化成學生自覺行動,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校內外教育要緊密結合,社會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教育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境,社會應該給孩子們道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要免費開放公益文化設施,藉助社會力量開闢德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切實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參加社區服務制度,培養他們道德感情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走向社會,瞭解社會,接受教育。如:我校組織學生參加了社區公益活動,禁毒宣傳,爲孤寡老人、殘疾人服務,參加社會實踐勞動,讓兒童實踐自己的道德行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社會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犯罪的綜合治理工作,對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各種不良因素要徹底治理。要淨化社會道德教育,用社會主義良好的道德輿論,正面宣傳謳歌新人新事,堅決取締黃色書刊、小報腐蝕孩子思想的非法活動,公共圖書館應開設未成年人閱讀的場所,淨化音像市場,電影書籍要爲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產品,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慾望。要徹底地治理學校周邊環境,打擊敲詐,聚衆鬥毆等不法行爲,保障青少年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精神環境,促進新一代茁壯成長。

總之,德育工作是一項育人的工程,要使常態化德育工作正常運轉,不僅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質,還要敢於創新德育工作,講究工作方法,拓寬德育途徑,齊抓共管,讓兒童健康成長。我們決心爲建立以學校、家庭、社會參與的全體互動的常態化德育工作管理的新局面而不懈地努力。爲改變現狀,爲培育合格人才不斷地探索與實踐

關於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調查報告德育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1083戶,2884口人。現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國中生134人,國小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爲了詳細瞭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幹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爲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羣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迴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爲。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着違法行爲。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遊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儘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鑑於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爲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儘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於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爲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乾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儘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着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由於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爲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係。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遊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儘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關於學校德育工作現狀調查報告德育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爲本爲工作核心,着力做好人的工作。學校是以培養人事業的陣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別是下一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點。學生的德育不好會出危險品,因此,作爲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時刻從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格外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與成才,才能促進人的科學發展。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我們必須看到德育工作還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學生的思想消極,不求上進;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讓人深感擔憂。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於上一個年度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本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學質量上。特別是上屆九年級教師,忙碌一年到頭,卻落了個罰款的下場,一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學科的教學之中,很少顧及德育工作;當前,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覈學校看升學率,學校考覈教師主要看學科成績,“一好遮百醜”。有的學校每週唯一的一節班會課也往往是被佔用。由於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 “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個學科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一個模式,“一刀切”的現象比較突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有學生反映:校會老調重彈,國旗下講話東拉西扯,團、隊活動很不正常,至於社會實踐活動,一學年也難得搞一次。

2.學生德育活動時間不夠。安排學生進行德育活動,有時候很尷尬。現在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很難讓學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做有充分準備的德育實踐活動。

3.班主任德育意識不強。班主任忙於事務性的檢查上交,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培養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會成爲了很多班主任訴苦的時間。班會活動只做記錄,不開展活動,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應付性的開展活動,剩下的時間用來上課,甚至直接上課。對於必須參加的大型德育活動,也只是選擇一兩個人訓練,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存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懶散,熟視無睹,不能積極引導和糾正。比如做操。

4.全員育人成爲一紙空文。開展德育活動,忙前忙後的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忙前忙後的處室管理人員。很少有主動關心德育活動的其他教師。全員育人,除了在課堂上能有所體現,課後很難見蹤影了。學校制定的《全員德育工作考評》操作難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觀上努力不夠,德育這一塊在整個考覈方案中所佔比重很小。還有人反映,以往評選德育先進學校憑印象、憑上報材料,很少進行認真紮實的實效評估,評優的不公正也挫傷了一部分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5.教師的精神面貌待調整。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有相當的影響。升國旗講話,隊容不整;開會接電話,上課打手機,學生做操時、上課時大聲喧譁,講笑話或開不宜在學生存在的公共場合開的玩笑;學生進辦公室是打遊戲,種qq農場;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等現象在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

6.三結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學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而且需要和諧淨化的外部環境。目前學校周邊的環境與學校育人要求很不協調,特別是撤鄉並鎮後,我校周邊的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失調失控的網吧,無人監管,有的孩子成天掛念上網,對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誘惑和影響,成爲現實生活沒有網絡生活精彩的誘因之一。大多數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與家庭教育失當有很大關係。當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單親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親情的溫暖和應有的管束,容易受壞人的引誘和利用,進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長過於溺愛子女,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