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區茶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4W

一、銅仁地區茶葉生產發展變遷和優勢

對我區茶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大綱

(一)銅仁茶葉發展的歷史變遷

銅仁地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據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的《貴州通志》記載,石阡茶葉“始於唐代,種茶、飲茶遍及於明朝,歲約出10萬斤”。據陸羽茶經載(成書於公元760-780年)“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我區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縣屬思、夷州地區。明清時期石阡坪山茶已在全國享有盛名。《印江志》記載:明永樂年間梵淨山綠茶被列爲朝廷“貢品”。《沿河縣誌》中記載“姚溪茶、野茶坨昔皆爲貢品”。由於歷史原因,相當的一段時期內,茶葉生產以自給自足爲主,發展較慢。石阡縣茶葉生產規模相對較大,在50年代初,茶園面積達到萬畝,成爲貴州省被國務院表彰的兩個縣之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茶葉得到了較大規模發展,我區利用日本“黑字還流”貸款和綜合農業開發項目,把茶葉作爲支柱產業之一重點開發,發展茶葉生產基地近3萬畝,並相繼組建了石阡、鬆桃、印江及沿河縣4個茶葉公司和地區武陵山茶場。進入21世紀,地委、行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茶葉領域內引進了山東天目茶業集團、浙江嘉盛武義茶葉公司、和泰茶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企業,依託外商的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激活了國有資產,茶葉產業煥發出活力。

(二) 銅仁地區茶葉發展優勢

優勢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品種資源。銅仁是貴州最適宜種茶的中心區域,是名優綠茶的重點產地。全區宜茶地主要是黃壤、紅壤、黃棕壤等ph值爲4.5-6酸性土壤類型,質地疏鬆、底土無硬盤層、排水性好、坡度適中;宜茶地有120萬畝以上,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面積20萬畝以上;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溫度13.6-17.5℃,≥10℃的日數,積溫在4000-5700℃,降雨量爲1100-1400毫米,空氣溼潤,相對溼度大,是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日照爲1067-1497小時,日照率25-33%;光照中漫射光多。全區現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資源120餘種,是省保存茶樹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份之一。優勢二:區內茶葉內在品質獨特。根據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對我區樣品檢測結果表明: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分別爲43.5%、3.5%、29.9%。豐富的內含物質使我區茶葉具有香度馥郁、滋味鮮爽醇厚、湯色明亮的獨特品質。優勢三:開園時間較早、採摘期長。低緯度形成的亞熱帶氣候使我區茶園的開園時間處於四川和江浙兩者之間。區內茶葉採摘期可達7個月。春季名茶採摘期40-50天,比江浙多30天以上。茶園封園時間一般在10月初。較長的採摘期爲發展茶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優勢四: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我區農村勞動力價格平均15-20元/天,茶產業中勞動力工資佔茶葉生產成本的40%-50%。優勢五:銅仁地區是全省煤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區內有國家級三大發電資源:思林電站、沙砣電站、枸皮灘電站,煤炭價格300-400元/噸,用電價格0.5元/度;同江浙相比,大宗茶可降低電耗0.3元/斤、煤耗0.5-0.6元/斤。

二、銅仁地區茶葉生產現狀

2.1 茶園基地規模

2.1.1 綠茶 全區共有綠茶麪積8.88萬畝,XX年生產幹茶2153噸。其中,石阡縣3.93萬畝,印江縣1.35萬畝,松桃縣1.32萬畝,沿河縣0.80萬畝,德江縣0.56萬畝,思南縣0.41萬畝,江口縣0.25萬畝,銅仁市0.18萬畝,玉屏縣0.08萬畝。石阡、印江、鬆桃、沿河四縣成爲我區茶葉生產重點縣,總面積達7.4萬畝,佔全區茶園總面積的83.3%。全區茶園80年代以前種植2.34萬畝,XX年以前種植2.77萬畝,XX年以後種植3.77萬畝。全區投產茶園5.15萬畝,其中低產茶園2.96萬畝,佔投產茶園57.6%。茶樹品種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爲主,福鼎大白茶種植面積6.27萬畝,佔全區茶園面積的70%;石阡苔茶1.84萬畝,佔全區茶園面積的21%。全區茶園權屬爲公有制企業的2.01萬畝,佔22%;爲非公有制企業的1.11萬畝,佔13%;爲農戶種植的5.76萬畝,佔65%。

2.1.2 苦丁茶 全區苦丁茶園1.34萬畝,XX生產苦丁茶330噸。苦丁茶主要分佈在五個縣,印江縣0.59萬畝、石阡縣0.54萬畝、沿河縣0.11萬畝、思南0.08萬畝、德江0.02萬畝。除1200畝爲XX年以前種植,其餘的均爲XX年以後種植。權屬爲非公有制企業的1150畝,其餘的爲農戶所有。區內苦丁茶品種爲木樨科女貞屬、常綠葉型灌木、蠟子樹種和小蠟子樹種。

2.1.3 茶葉加工

全區目前有茶葉加工企業49 家,從事茶葉加工人數2275 人,擁有加工設備4574臺(套),年加工能力達6867噸,加工產品主要有名優綠茶、大宗綠茶、珠茶和苦丁茶。其中綠茶加工企業45 家,加工人數2190人,擁有加工設備4516臺(套),年加工能力達6546 噸,加工產品主要有名優綠茶、大宗綠茶、珠茶。石阡、印江、鬆桃、沿河四個茶葉重點縣的綠茶加工廠39家,佔全區茶葉加工廠的87 %。外商經營管理的綠茶加工廠有20家,佔全區的44%。招商引進的銅仁和泰茶業有限公司去年開始在銅仁生產加工珠茶,填補我區珠茶加工的空白,對全區的茶葉生產有着較大促進作用。珠茶生產與全區名優茶生產有較強的互補性,珠茶加工在4月底開始,名優茶生產已基本結束,通過機採茶青,有利於提高茶青下樹率,降低茶園病蟲害,提高茶園產出水平。如松桃縣大同茶場,通過用日本進口的採茶機採茶,茶青下樹率達90%,同時加強茶園肥水管理,高產丘塊達到畝產400多斤珠茶的高產水平。銅仁和泰茶業公司以生產珠茶爲主,產品單價在10元/公斤以上,產品批量大,市場廣闊,效益好。

2.1.4 茶葉銷售市場

銅仁地區每年可產綠茶2500噸左右,主要銷往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國際市場主要有非洲、中東等地,主要是珠茶出口。由於品質好,深受外地老闆青睞,用作加工名茶的原料。每到春茶生產季節,經常出現外地老闆守着加工廠要茶的現象。外商經營的綠茶茶園佔全區的70%,外商的銷售網絡健全,大宗綠茶的銷售渠道暢通。高檔名優茶多作當地政府部門用作禮品茶,加上江浙茶商的收購,名優茶也供不應求,價格看漲。如印江縣高檔名茶去年斤價220元,今年達250-260元,上漲10%以上。今年春茶預計價格每公斤20元左右,絕大多數茶葉價格高於上年,由於茶農增收,極大調動了茶農種茶的積極性。

2.1.5 服務體系建設

目前,全區從事茶葉生產管理服務機構主要有農業局的經作站或茶葉站,以及政府內設的茶葉生產管理辦公室。全區茶葉生產管理隊伍12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6人、管理幹部24人。印江縣成立了茶葉協會,發展23個會員單位。爲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茶產業發展,印江、石阡縣還出臺了鼓勵在職幹部、創辦茶葉企業和生產基地的優惠政策措施,涌現了30多名鄉鎮幹部、農技幹部,興辦茶園和發展茶葉加工,爲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示範帶動作用。

2.1.6 茶葉品牌建設

經中國茶科所對銅仁茶葉樣品檢測,銅仁地區茶的氨基酸含量爲3-5%,而江浙茶僅爲3%;茶葉的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5%以上,而江浙茶僅在30%左右。90年代初期以來,在中國茶科所、貴州省茶科所茶葉專家的指導下,名優茶品牌創建成效顯著。1994年印江自治縣梵淨山茶場,被農業部茶葉檢測中心定爲茶葉檢測定點企業,印江縣梵淨山茶場的“梵淨翠峯”, 獲得了國家批准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我區的“梵淨翠峯”、“泉都碧龍茶”、“黔東毛峯”、“武陵春富硒茶”等一大批高檔名優茶產品,在全國各種茶葉評比中捧走若干獎項,泉都碧龍茶還榮獲“98世界茶葉博覽會”銀獎。到目前止,在省級以上組織的評比、交易會、博覽會等活動中,我區共有13家企業獲獎,17個產品品牌共獲43項(個)獎:有石阡縣的“泉都碧龍茶”、“泉都雲霧茶”、“幸惠”牌苦丁茶,銅仁地區武陵山植物保健茶廠的“泉都百茶”牌苦丁茶;松桃縣茶葉公司的“鬆桃翠芽”、“鬆桃春毫”,武陵山茶場的“武陵劍蘭”(鬆桃);沿河縣烏江茶場的“坤龍牌”綠茶;思南縣茶場的“東坡毛尖”等品牌。

2.1.7 茶園產地認定和茶樹良種推廣

全區共有19000畝茶園通過認證,其中:石阡縣統一組織主要茶葉生產基地的16950畝茶園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分佈在龍塘、聚鳳、五德等15個鄉鎮,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茶園面積1000畝以上的鄉鎮有:聚鳳2800畝、五德1800畝、龍塘1500畝、花橋1500畝、本莊1450畝、龍井1400畝、白沙1350畝、國榮1000畝;貴州梵淨山頂翠園茶業公司在玉屏縣亞魚鄉的500畝茶園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印江縣銀輝茶葉公司在印江縣纏溪鎮的700畝茶園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印江縣淨團茶葉公司在印江縣永義鄉的850畝茶園通過有機茶認證。茶樹品種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爲主,福鼎大白茶種植面積6.27萬畝,佔全區茶園面積的70%;石阡苔茶1.84萬畝,佔全區茶園面積的21%。良種茶園面積8.11萬畝,佔總面積的90%以上;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3.70萬畝,佔總面積的41.7%,佔良種茶園面積的46.1%。

2.1.8 引進外商承包租賃茶園

全區共引進外商茶葉加工企業21家,約佔農業招商引資總數的50%;引進外商資金5100萬元,佔農業招商引資總額的24%,茶葉生產已成爲全區招商的重要領域。對促進我區茶葉生產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外商共租賃茶園面積3.17萬畝,佔全區茶園總面積的35.7%。21家客商來自浙江、山東、湖南、江蘇和重慶,其中來自於浙江省的有14家,佔外商總數的67%;浙江省客商承包經營的茶園2.67萬畝,佔外商租賃承包經營茶園面積的84%。

三、 銅仁地區茶葉產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 1 茶葉產業化水平低。全區茶葉加工有49家,規模小,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對茶園掠奪式經營現象嚴重,茶園管理極爲粗放,租賃前期和後期沒有嚴格把關,致使茶葉質量提升難度大,產品標準不統一,不規範,形不成拳頭產品,形不成名品,影響了茶葉快速步入國際市場步伐。從而造成了精深加工產品比例低,生產、加工和銷售都呈現爲分散的局面,環節多、成本高損耗大,形不成規模效益。

3. 2 資金投入少,茶園基礎設施差,品種結構不盡合理。地縣各級財政對茶業的投入極其有限,茶農自我積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葉生產條件差;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術推廣經費少,難以對廣大茶農進行必要的科學用藥、用肥、除草培訓,一些新技術無法及時有效地在茶區得到推廣應用,造成茶農科學種茶水平低,無法從源頭上保證茶葉產品的衛生質量水平;全區目前有2.34萬畝老茶園(30—50年)種植分散,商品化程度不高,農戶不夠重視,已經到了必改的年限,大部分茶園雖屬良種,但基本上都是羣體品種混雜較爲嚴重,面積多在300畝以上,根本沒有水利設施,規模稍大點的茶園,缺乏採茶勞動力,茶青下樹率低,機械化作業也根本談不上,影響了新葉的萌發,從而影響到茶園的產量和效益。

3.3 銅仁地區茶產業尚未形成真正的優勢品牌。全區現有45家企業,各有各的品牌,在全國和省級以上組織的評比活動中,共有13家企業17產品品牌獲獎43項,還有32家企業的產品各有各的名目,品牌之多、亂、雜,名牌效應和規模效益不凸現。沒有一家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能牽頭整合全區的品牌資源;生產企業歸口不同的部門管理,溝通協調難,生產企業間各自爲陣。結果是家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品牌,沒有哪一個品牌上規模,品牌效益沒有發揮出來,總體價格偏低。全區現有茶園面積近8.88萬畝,投產茶園5萬餘畝,年產幹茶2500多噸,成品茶銷售收入不足3000萬元,這與茶園規模極不相稱。我區茶園平均畝產值在500—600元之間,最高畝產值不到XX元,與江浙茶園畝產值在3000元以上、高水平茶園達15000元以上的產出水平相比,差距極大。

3.4 茶產業條塊分割,技術力量勢單力薄。全區八縣一市一特區都在發展茶業生產,目前只有四個茶葉重點縣成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石阡縣、印江縣成立了茶葉生產辦公室,松桃縣、印江縣、沿河縣設有茶葉工作站。其它縣什麼機構也沒有建立,有的縣還成立了經濟作物站,有的縣既有經作站又有茶葉站,造成責權利不明,各行其事。全區茶葉生產從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的多數員工,大都是半路出家或只經過幾個月培訓的人員,由於專業知識乏力,生產經驗不足,大大地阻礙了茶產業發展進程。XX年茶園面積8.88萬畝到XX年茶園面積將達到15萬畝,人均得負擔1000-1500畝以上茶園的指導、培訓、茶園改造、協調等工作與生產發展極不適應。  3.5 茶農技術水平低,茶葉產量低,效益不明顯。XX年我區共有8.88萬畝茶園,其中:35.7%爲集中成片茶園被外商租賃,還有64.3%的茶園屬農戶所有,XX年又興起了種茶熱潮,茶園面積有可能突破15萬畝,全區重栽輕管的現象日趨突出。一是栽植質量差;二是捨不得肥料投入,茶葉營養差;三是病蟲草害嚴重,茶葉質差量低;三是水利設施不完善,可以說是基本沒有,90%屬看天茶園。四是茶農自採茶青亂堆亂放,加工不及時,造成爛青現象較爲嚴重,同時在加工各環節中技術不規範,不標準,安全性差,又捨不得賣給加工企業生產,自產自加工的質量上不了檔次,效益極其低下。

4、銅仁地區茶產業發展對策

銅仁地區茶產業應搶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進一步做大做強,將其培育爲我區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柱產業,切實改變目前基地規模小、生產水平低及加工效益差,品牌雜、亂、多,基礎設施條件差,加工設備和技術陳舊落後,標準化生產程度不高的現狀;爲了在“xxx”期末使全區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50萬畝,綜合畝產值從338元提高到600元,公斤產值從8.9元提高到15元,綜合總產量從2483噸增加到1.9萬噸,綜合產值由5035萬元增加到2.85億元,我區茶產業應以市場爲導向,主攻高品質綠茶,面向市場,依靠機制創新,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引進一批省外優強企業,培育和打造1-2個知名品牌;堅持以農戶爲主體實現茶園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茶生產基地。

4、1 加強領導,增進共識,整合各部門力量和資金加以扶持

我區茶產業在“xxx”期末茶園面積將達50萬畝,投產茶園27萬畝,茶葉總產值將達2.85億元。要實現這一目標沒有資金和認識上的統一,茶葉產業要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各級黨委、政府對茶葉產業發展應予重視,要集中人、財、物力,加快茶葉產業發展。一是改革現行茶葉生產管理體制,成立茶葉產業發展管理機構,統籌協調全區茶葉產業的規劃、生產、加工、銷售和科研等。做到茶葉產業與其它產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大力培育茶葉科技人才,儘快改變茶葉科技服務力量薄弱的現狀。二是整合各部門資金用於茶園的基礎性建設,充分利用好水利工程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扶貧項目、新農村建設項目以及退耕還林等項目,利用其中部分資金用於茶產業發展。地、縣財政對茶產業要有長期注入機制加以扶持。三是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充分利用土壤、氣候資源優勢,合理規劃佈局茶葉產業帶,爲提高我區茶葉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產水平奠定基礎。

4、2 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

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是振興茶葉產業的必由之路。推進茶葉產業化經營,其實質首先是解決好茶葉商品化問題,其次纔是加工增值的問題。我區過去茶葉生產大起大落,主要是沒有解決好市場問題所導致,區內的生產加工企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弱,無力化解市場風險,結果是茶賤傷農,荒茶、毀茶的情況就無法避免了。當前,振興我區茶葉產業,應吸取教訓,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爲當務之急。近年來,我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山東天目茶業有限公司、浙江嘉盛武義茶葉有限公司、浙江和泰茶業有限公司等外地茶葉企業,在它們的帶動下,我區的茶葉生產逐漸恢復活力。特別是銅仁和泰茶業有限公司,是目前在我區落戶規模最大的外商加工企業和最大的出口企業,其原料茶需求量大,對茶葉產業帶動能力強,已在我區發展生產基地近4萬畝,和泰的珠茶生產與我省的名優茶生產有很強的互補性,不存在價位競爭、原料競爭、市場競爭。這些是我區培育茶葉產業龍頭企業的優勢所在。培育、扶持龍頭企業,要轉變觀念,注重實效,不宜盲目排外,凡是發展銅仁茶葉生產的,凡是宣傳、打造銅仁茶葉品牌的,都要一視同仁地加以扶持和培育。我區依託龍頭企業,推進茶葉產業化的思路應是:各茶葉生產企業、生產基地除抓好名優茶生產外,應依託和泰茶業公司發展珠茶生產,提高我區茶園的產出水平和效益;分散茶園、交通不便的茶園,適當發展中低檔綠茶生產,滿足區內羣衆消費需要。

4、3依靠科技,提高茶葉質量,以質取勝

由於我區茶葉生產的科技含量不足、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生產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茶園管理粗放,直接影響茶葉質量,市場競爭不強,產品檔次不高。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產品要達到國家規定的無公害強制性標準,如不加強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不通過無公害認定,就邁不過市場準入這道門坎。因此,茶葉生產管理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提前作好應對準備。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提高茶葉產業從業人員的科技素質。茶葉生產大縣,要借鑑上世紀創建茶葉品牌的經驗,由政府出錢,與茶葉科研機構合作,聘請茶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對於生產規模相對較大的茶葉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要選拔一批年青的技術人員到大中專院校或外地大企業進行學習深造,作爲技術後備力量和技術骨幹培養。對於茶園相對集中的區域,要組織開展茶農培訓,使茶農掌握無公害茶葉生產的基本技術環節,要結合“綠色證書”、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培養茶葉種植、加工的科技示範能手,提高茶葉技術推廣力度。集中資金開展主要茶區無公害認定,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無公害產品認證。制訂優惠政策措施,試行茶葉加工機具購機補貼,鼓勵茶葉生產企業、生產大戶加快加工機具更新。

4、4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做強做大茶葉產業

銅仁地區生產的名優茶產品價格較高,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產品在省內外消費市場受到歡迎。“梵淨山”系列產品在主要大中城市享有一定聲譽。爲此,要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做強茶產業,應開展好相關工作:一是統一生產技術標準。全區茶葉生產企業45家生產的名優茶,加工技術掌握程度不一,同樣的原料,加工的茶葉質量差別較大,難於形成批量供應客商;爲此,制定全區統一生產技術標準已勢在必行。二是成立茶葉專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功能,加強全區茶葉生產者的信息溝通,規範經營行爲,保障品牌健康發展。全區現有茶葉協會1個,會員人數少,覆蓋面窄,發揮的作用不大。借鑑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應儘快建立一些覆蓋全區、運行良好、反應敏捷的茶葉專業協會。三是爲茶葉品牌注入文化內涵。梵淨山是“佛教聖地、聯合國認定的人類原始生態保護圈之一”、印江永義的團龍茶曾作爲皇室貢品、石阡苔茶作爲優良品種載入茶葉專業教科書等豐富的茶文化,挖掘茶史、茶技、茶藝、茶話,注入茶葉品牌。四是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結合梵淨山旅遊開發,打造我區“梵淨山”茶葉品牌。通過政府行爲,在銅仁電視、網站、日報等媒體上廣泛宣傳,讓銅仁茶在自己家鄉“知名”;將“梵淨山”茶葉作爲特供禮品茶,並在各大賓館、茶事活動中設立專櫃展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