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調查報告範文(精選2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55K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消費行爲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爲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已成爲引導消費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作爲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爲。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就顯得尤爲重要。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精選29篇)

一、大學生消費現狀

大學生作爲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羣體,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爲。

(一)消費收入來源

有72%的同學靠父母,12%的同學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7%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只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二)消費觀念及方式

大學生站在先進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觸、也容易接受時尚,消費觀念也比較超前,消費觀念也變化比較快,比如對網上購物、對“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等消費方式容易接受。在他們的錢包裏,除了就餐卡外,78%大學生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儲蓄卡、上網卡、運動健身卡等等,充分享受着“嘻唰唰”的便利。可以說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

(三)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時尚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的主流消費觀念。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每月生活費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四)消費結構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

調查表明,生活、學習費用仍然是當前大學生第一支出對象。其次就是交際、娛樂、戀愛、手機電話、旅遊、美容化妝等消費。反映出如今的大學生和過去的大學生對生活質量的不同追求。如今除了書籍外,手機、電腦、MP3、音像製品、培訓、娛樂、健身、藝術等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五)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對商品的品牌以及商品包含的情感內涵和事物的外在形象比較看重,容易受宣傳媒體引導的特點,受廠家廣告等外來影響比較大。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生了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表現了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

(六)消費具有階段性

剛經過大學聯考洗禮的大一學生消費支出主要側重於娛樂、休閒、旅遊、體育、文藝活動等。大二學生消費逐漸轉向學習支出,參加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等考試,資料費、培訓費,數目不小。大三學生的消費支出主要集中於就業或考研。大四學生消費支出主要是就業找工作,包裝自己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時尚物品變化較快,使得大學生消費更新也很快。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需培養科學的理財觀

調查顯示,每月的消費,約有60%的同學有超支情況,更有8%的同學總是出現財政赤字。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理財觀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8%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36%的同學在400-60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26%的同學在600-900元之間“稍微有點爽”,有10%的同學在900-12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10%的同學月消費12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過分追求時尚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化妝品或者一件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

班級:X班

小組成員:

調查目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

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而大學生普遍缺乏科學的就業心理是造成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爲真實瞭解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最後通過科學地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提出相應的針對性的調適對策,調研結果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乃至職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顯得尤爲重要。

調查時間:20xx年4月28日~201X年5月6日

調查對象:學生

一、數據分析(在附錄中已附上調查問卷及調查原始數據)

此次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面向大二的學生,共計135名,男生63名,女生72名。選擇這一調查對象的原因在於:大二的學生是處於大學在校的中間階段,是院校的中間代表,此次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一方面瞭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問到學校的“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否符合現在的求職要求時,46.67%的認爲比較符合,31.11%的認爲爲非常符合,22.22%的人則只是單純地認爲是符合的,從這一些數據可以看出,本校學生對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比較認同的,在他們的成才道路上,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培養模式,適應了社會的需求,但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要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合自己心意的工作還是比較難的,我們在學校的人才目標下成大,無疑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也需要自我的知識的提升,全方面的發展自己。更好地就業。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94%的人認爲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確實,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研究生,博士生的競爭下,作爲二本的大學生似乎競爭優勢不明顯,處於一種被動的境地,但我們只要我們勤學苦練,沒有什麼是超越不了的。

在問到是否會介意進家族式企業時,34.07%的人持中立態度,17.04%的人則非常介意,21.48%的人會介意,怕羣帶關係不能很好地發展自己,還有8.15%的人則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從這樣數據來看,大學生還是一羣比較個性人,面對自己的就業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持介意觀念的人,更多的是想要自己去拼搏,希望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所要走的路,比較有個性。當然也不是說選擇不介意的人是沒有個性的,這種結果也是難免的,一方面可能來自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現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好,有輕鬆的路走,當然會有人去選擇。

68.15%的人選擇在雲南本地工作,其餘部分則選擇在東南沿海部工作,從這麼大的數據分歧來看,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意願是在本地區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說明本地區,學生從小在這長大,資源優勢明顯,到其它地方,不利於自身優勢的發揮,競爭激勵,要求較高,對自身信心不足。

在問到自己現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41.48%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23.70%的人覺得一般,25.93%的人選擇不知道,只有8.89%的人是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是充滿自信的。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着疑問,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自己的實力存在着質疑。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45.93%的人可以接受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37%的人則是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23.7%的人則是因爲就業,而無奈接受。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現在的大學生並沒有執意要找自己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慢慢地來,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74%的人選擇的事20xx-300元,19.26%的人選擇1001-20xx元的範圍。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現在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於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考慮一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這樣纔能有更多的發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該培養的能力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發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啓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發展學生。培養學生。

通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後擇業,發揮個人特長,符合個人興趣,薪酬介於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優勢較明顯的地區。

二、相應調適對策

1.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是什麼,學什麼,有什麼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麼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我們纔會有清晰地思路去學,去考慮自己應該要怎樣去應對自己的未來之路,未來的就業方面。以至於,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 用知識武裝自己

全方面發展自己現在的社會,可以說競爭力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高職大學生,他的壓力不僅來源於社會,還有來自本科學院、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的大學生。這樣的就業環境,更加提醒我們這些高職大學生,你們不努力,將來的就業之路就回事一道道的牆壁,而且一道比一道高。所以說,我們只有不斷地吸取知識,用知識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命運,知識的力量是永遠無法預測的。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全面發展自己,適應社會的需要,纔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3. 清晰的自我定位

所謂清晰的自我定位是認識自己的能力,全面地瞭解自己所學的知識,自己做事的能力和處事的能力,在瞭解自己的前提下,找準自己的就業方向,然後去努力,這樣的方法事半功倍,比自己這樣盲目的去考很多證要來得強。

4. 學校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是一個孕育人才的地方,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是非常關鍵的,人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自己的就業觀念,但正確不正確又是一個問題了,所以學校在這裏的作用就打了,通過學校的就業指導,我們可以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就業觀是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否值得自己去堅持和努力,這樣,無形中便矯正了不良的就業觀念,讓大學生走上的事一條正確的就業之路

5. 學校做好學生的就業心理工作

現在的社會,爾虞我詐,處處充滿着誘惑,就業形勢嚴峻,這樣的環境,讓大學生不知所措,便有了畢業恐懼症和社會恐懼症,一旦想不開,便有了輕生的念頭,可見,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他的行爲,要想大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社會,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必須的,心理的矯正,才能幫助大學生走出就業的恐懼,轉而樂觀地去就業。

6. 政府部門的努力

隨着社會的發展,就業形勢的嚴峻是不可避免的,但政府機關的努力又是幫助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力量,政府可以爲大學生提供一些就業的建議和意見,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成功就業。

如今,大學生的就業仍然是比較嚴峻的,大學生能不能順利就業,靠的不僅是學生自己,還有學校和社會。我希望通過此次的調查,能夠院校和大學生一些啓示,希望大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3

近日,由新鄉市人力資源協會撰寫的企業用工藍皮書——《XX年度新鄉市企業用工調查報告》正式發佈。調查的企業涉及化工、機械、醫藥、農業、食品、房地產、生物技術等行業。報告認爲,影響我市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擇業觀念變化是主要因素,導致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明顯不足。

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不足

從我市企業連續三年的用工情況調查發現,企業招聘的難點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上,用工需求均超過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內,量不大但缺口和難度都非常突出,說明專業技術人才供給不足。調查顯示,近年來操作工的招聘難度不斷增加,XX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總需求的三成,從趨勢看,未來招聘銷售人員會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響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

調查發現,影響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呈多樣化趨勢。周邊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務工人員比例減低,企業薪酬福利偏低對外來務工人員吸引力下降以及80後、90後人員擇業觀念變化、不願到企業上班成爲近三年來影響企業用工的三大主要因素。

大部分企業越來越感受到年輕人擇業觀念變化對用工帶來的影響。

招聘渠道變化不大,紙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業用工招聘渠道兩年來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主要渠道仍然是網絡招聘、親朋好友介紹、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和工作實習,但傳統報紙媒體招聘大幅下降。

調查顯示,企業最爲看重用工人員的素質是品德,其次是經驗,再次是技能,最後纔是學歷。企業招聘時最爲關注學生的社會實習、就業前準備及學校實踐活動,另外形象氣質、專業證書、學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試過程中加分。

企業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競爭力

新鄉市XX年人均工資爲2786元,在全省18個地市排名14位,處於中下水平。

從我市企業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待遇看,轉正後技校生和大專生一樣,均在XX元至2500元。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業給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專生有一定的競爭力,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薪酬競爭力明顯不足。我市38%的企業能夠爲員工提供免費食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薪酬競爭力的不足。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4

就業市場供求雙方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高校因自身體制限制而對行業發化和市場要求的反應遲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就業的難度和壓力。就此,我們小組對學生就業形勢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掌握湖在校學生對學生就業形勢的瞭解和看法,更好的瞭解當今學生的就業形勢。

二、調查對象與手段

1、調查對象:

鄭州華信學院大四學生

2、調查手段: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網上調查。通過各位同學相互通知。瞭解大家的就業形式。參加調查的同學有100人

三、調查時間

20xx年1月15至1月25日

四、調查內容

學生多當今就業形勢的看法,根據當今的就業形勢學生的擇業方向等。薪酬待遇,在校期間的表現對就業的影響。

五、調查結果

1、普遍學生認爲就業形勢嚴峻,擔心就業。

調查發現,100%的學生對當今就業形勢都存在一定的瞭解。其中認爲當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學生高達67%。另外,普遍學生都關注就業信息,且出現對就業過憂現象。從大一就開始關注就業信息的學生高達45%,還有22%的學生在大學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就業信息,只有3%的學生在大四時纔對就業信息進行關注。

2、學生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

從調查發現,普遍學生對就業城市期望都較高。在調查的人羣中,希望到發達的大城市工作的人佔65%,願意到中部城市工作的人只有8%,願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4%。而且他們對就業的收入期望也較高。對於到小城鎮工作,大部分學生都不願意,只把其作爲後不選擇。調查人羣中,52%的人心目中可接受的工資都在20__元左右,而對於1000元以下的收入沒有人能接受。

3、就業依賴性大。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爲最有效的找工作方法是依靠他人推薦,而並非自己的自薦與介紹。其中認爲通過熟人介紹是最有效方法的學生高達85%,通過學校推薦是最有效方法的有39%。

六、調查結果思考

1、對就業信息關注

在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程度都很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較爲嚴峻,大部分學生都處於失業狀態。而當今的信息媒體較爲廣泛,在校學生對社會的接觸較多,對社會就業形勢的瞭解較深入。另一方面,可能是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較完善,是學生能較清晰的瞭解當今形勢。

2、對職業的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其中在職業選擇會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薪水高低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纔是發展空間、興趣愛好、城市位置、社會地位。導致這結果可能是由於當今社會過多的追求拜金主義,而缺乏了對工作內在價值的思考,對自身價值實現的思考。就業觀滯後。

3、就業依賴性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求職都存在一定的依賴性,普遍認爲靠人際關係是找到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導致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當今社會由於人才市場較爲飽和,就業形勢較爲嚴峻,各用人單位對應聘者有多重選擇。在這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行爲,形成了一種靠人際關係上崗的潛規則。

七、結經驗體會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小組經討論,就關於緩解學生就業嚴峻形勢,提出以下建議:

1、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是不少就業崗位並非人滿爲患,既存在着“人找崗位”的現象,也存在着“崗位找人”的現象。針對此,我們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改變他們只選擇在大城市就業的思想。讓學生重視人生價值的實現,不能只把職業活動當成謀生的方式和手段。

2、重視個人素質的培養

就業與擇業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爲基礎。學生要實現順利就業,就應當樹立獨立生活意識,克服消極依賴思想,充分利用大學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牢專業基礎,鍛鍊能力,提高素質,完善自我。一個人有了真才實學,能夠適應多種崗位,就更有利自己的就業。

3、提供完善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能使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具有更深的瞭解,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和就業觀。對此,學校應多對學生開展開展就業指導。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5

我們**區養老機構調查小組由組成。*月*日,我們接到協會“授漁計劃”走進敬老院“益行夕陽”活動的安排,在**市**集團4S店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月**日和**日兩天時間,對**區*個養老機構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已全部調查完畢,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有正式註冊的養老機構*個,註冊牀位數,實際入住*人,入住率達%,入住老人年齡*歲,收費(單間全護理)*元,最低收費*元,共有護工**人,廚師(包括廚房工作人員)**人。這*所養老機構全部通過該區民政局考覈驗收合格,衛生條件達標,正式註冊,證照齊全。但是,這*家養老機構中,由於居住、設備和環境條件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的註冊牀位達*個,最小的才**個;入住率達%,最低只有%。這些養老機構的負責人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曾經是醫務人員,自身就有護理保健知識,如溫馨家園養老公寓;有的曾經是廚師,具有一定的食品烹調技能,後來轉行到養老行業,如安樂居養老院。在這些養老機構中,由於經營規模不同,其經營方式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的是公建民營,如龍華老年康復頤養園,由**市二運公司投資,個人承包經營,規模較大,設備較好,管理規範;有的是家庭作坊式,全家甚至親戚朋友齊上陣,設備和環境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這*家養老機構中,無論經營方式如何,其負責人都有一顆敬老愛老之心,他們都說:雖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養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己也有老的時候,現在社會正向老齡化發展,國家和社會對養老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們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爲入住的老人服好務,減少痛苦,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

在這些養老機構中,各種的社會組織都與他們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幫扶關係,有的學校在這些養老機構設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養老機構幫助打掃衛生、表演小節目等公益活動,如**市第**中學在溫馨家園養老公寓建立了“踐行雷鋒精神校外活動基地”;還有些自發的公益團體和個人到這些養老機構中開展各種幫扶活動,如**社區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業大院”的一名退休幹部,共產黨員,經常到他們那裏免費爲老人理髮,請吃不到,送禮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也瞭解到一些存在的問題和需求:

1.資金短缺,政府補貼至今沒有兌現;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資**萬元,幫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加重養老院負擔;數字化改造,使得原來一條線路可以帶多臺電視機,變爲一臺機頂盒只能帶一臺電視機,收視費大幅度提高,使得養老機構難以承受,大多數養老院都沒有采購網絡公司的機頂盒,有的採取自行購買衛星電視接收設備,有的採用網絡機頂盒,有的乾脆不接受改造,電視節目只能收到5、6個臺,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單調。

3.燃氣公司實行階梯價格,加重養老機構負擔。

4.供電線路有待改造。有多家養老機構反映,供電線路經常發生故障,直接影響到正常工作。

5.有些養老機構需要廚師指導,以便提高廚藝。例如,老年康復頤養園,提出歡迎面案廚師指導。

6.需要爲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可以邊聊天,邊幫助老人理髮、剪指甲等。

三、協會介入養老機構服務的設想

根據目前各個養老機構的現狀和協會的性質,我們不可能爲養老機構提供日常的服務,只能在節假日爲他們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動。所以,我們建議:

1.根據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開展“鄰里守望”活動的倡議,按照就近的原則與各個養老機構建立聯絡員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市志願者協會敬老羣,根據養老機構的發佈情況,設立片長,一位片長負責幾個聯絡員,聯絡員必須堅持每個星期至少到所負責的養老機構探望一次,瞭解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及時在羣裏發佈情況。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羣裏發佈,有羣管理和片長負責招募更多志願者,突擊爲應急需要的養老機構提供應急服務。

2.積極響應**省民政廳建立的“12349”公益熱線,搞好“居家養老”工作,號召協會有能力的會員組建專業服務隊,與**市“12349”熱線建立聯繫,開展保質保量及時的有償服務。號召自由職業的會員積極參加職業培訓,學會一技之長,投身到養老服務行業中去。

3.與其他公益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繫,對養老機構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向相應的專業公益團隊反映情況,請求支援,幫助解決。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6

在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淺閱讀、快餐文化的興起,鍵盤敲擊日益代替了筆頭書寫。在電視臺也常常舉辦一些漢字類的節目,讓國民對漢字書寫和漢字理解都能加以重視。大學生是社會的希望、國家的棟樑、祖國建設的主力軍,這一羣體的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着整個國家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90後,甚至是95後,由於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更偏向於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書寫漢字能力現狀非常值得關注,加之傳統文化頻繁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大學生中已出現了日益淡薄的漢字書寫的潛在危機。

一、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中,對象爲我校不同專業的大二學生。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是採用網絡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爲筆者自編的《大學生漢字書寫能力漢字現狀調查報告》。問卷內容從書寫準確度、書寫規範性、書寫流暢度、書寫工整度這四個方面編寫,問卷採取不記名的形式填寫。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一)書寫準確度

漢字的書寫,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這說明漢字書寫的準確度尤爲重要。漢字意義博大精深,雖然書寫存在一些形近字,近義詞,但是存在着千差萬別的不同。當問及:“在漢字書寫的過程中,你是否經常寫錯別字?”84%的大學生偶爾寫錯別字,11%的大學生從不寫,5%的大學生經常寫,結果來看,八成左右的大學生寫錯別字頻率較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存在5%的大學生經常寫錯別字,成了“白字先生”。雖然由於現今學校裏寫作業較多采用電子稿方式,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書寫的準確度,出現這種情況也算有情可原,但作爲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質、高文化人羣出現此類現象必須引起關注。

(二)書寫規範度

1.筆順的正確性

漢字的書寫過程中,起筆、收筆都非常有講究。針對這個現象,當問及“在漢字書寫過程中,你對漢字書寫的順序是否重視?54%的大學生比較重視,35%的大學生不重視,僅僅只有11%的大學生非常重視,甚至有些調查者認爲:“只要能寫出字,就不在乎書寫的筆畫順序”。漢字的書寫順序關係到文字的科學規範性,與漢字文化的傳承弘揚緊密相關,換言之,倘若不按照正確的書寫順序,漢字書寫就缺少了應有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文化性。

2.不規範用詞

網絡用詞時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神馬是浮雲”,“葉良辰必有重謝”等網絡新生詞,網絡用詞的火熱在一段時間也將會成爲青年大學生的口頭禪,當問及“你是否經常寫網絡流行語或新生詞”,78%的大學生偶爾寫,8%的大學生經常寫,14%的大學生從不寫。這個調查結果着實令人擔憂,雖然有些網絡流行語漸漸“轉了正”,甚至有些還被更新人了新華詞典,但絕大多數的被大學生頻繁使用的非規範用語都屬於“僞文化”。

(三)書寫流暢度

你有沒有在書寫的過程中卡殼或中斷,書寫流暢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當問及“你對漢字的書寫流暢度是否滿意?”,50%的大學生大致比較滿意,25%的大學生有點滿意,18%對自己的書寫流暢不滿意,僅僅只有9%的大學生非常滿意。70後、包括一部分80後還曾經與同學朋友書信來往,然而現在絕大多數的90後大學生從小到大更多的是通過微信、QQ等網絡工具進行交流,作業的完成也是電子稿居多,過多頻繁的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使知識的積累量和書寫的流暢度慢慢處於下降趨勢。

(四)書寫工整度

古話都說字如其人,工整的.書寫令人心情愉悅,潦草的書寫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當問及“你是否對自己書寫漢字工整度表示滿意”,9%的大學生非常滿意,30%的大學生比較滿意,39%的大學生比較滿意,22%的大學生不滿意,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學生中存在着急躁浮誇的情緒,再加上靜心臨摹練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大學生書寫的工整度普遍有待提高。

三、思考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大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普遍尚好,但仍有待提高。值得欣慰的是,在問卷調查過程中,同學們都非常積極地配合,並表達了對個人此方面提升的關注,可見大學生還是比較看重自己漢字書寫能力的鍛鍊和提高的。學校可以開展專項課程或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大學生更需要堅持練習,不斷培養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和能力。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7

爲貫徹中央號文件精神,瞭解農村家庭教育狀況。市關工委家教組會同市教育局關工委於20__年下半年到包河區大圩鄉的慈雲國小、曉星中心國小開展了調查訪問。調查組得到了包河區關工委和大圩鄉關工委以及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國小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學生問卷195份,家長問卷176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區、鄉並工委、鄉黨委主要領導和分管教育的負責同志、學校領導、班主任和教師代表等40多人蔘加了座談。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況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戶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區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國中佔66%;國小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國小和國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國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座談會上反映的情況分析,當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家庭教育缺失,放任自由發展

農村家長一門心思地撲在生產和創收上,每天起早摸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教育孩子,更談不上什麼家庭教育。特別是近年來,隨着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出現了許多“空巢家庭”。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親屬看管,多數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幾乎成了空白。有的家長認爲,自己的責任是送孩子上學,將他扶養成人,至於孩子學得怎樣,全靠他自己的努力,聽其自然,沒有什麼明確的要求。有的家長對老師說:“孩子聽老師的,全靠您了,我們管不了,您要打要罵都行”。家長缺乏責任心。

2、期望值過高,教育方法簡單

許多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他們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成爲愚昧無知的一代,不想讓歷史的遺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家長對孩子的希望是讀好書、上大學、幹大事,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佔61.2%。因此,對孩子要求就是學習成績好,考出高分,考上好大學,將來從事腦力勞動或較輕的體力勞動,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這些家長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簡單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孩子一旦有錯,父母往往不問青紅皁白,責罵、毆打一頓,懲罰完了還說:“管你,是爲了你好。”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3、重文化知識學習,輕思想品德的培養

在有些家長的觀念裏,家庭教育的內容就是學習,考出好成績。“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麼都不重要”的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家長不支持學校組織的社會活動,如開運動會家長不讓孩子參加;組織慰問鄉敬老院,有的家長也不讓孩子去。這種只關注孩子學習的家教方式,給孩子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理能力、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4、新的“讀書無用論”,在部分家長中有所擡頭

近年來,由於高中、大學的教育費用高,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走向市場,找工作難的現象使部分農村家長產生了新的“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的說,培養一名大學生,家庭要負擔十多萬元,農村上不起。畢業出來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僅靠一點工資收入在城市安家落戶也困難。所以只講究“實惠”的家長,對子女的培養熱情不高,對孩子的升學持無所謂的態度。有些收入較好的家長說:“我們現在農村不也生活得很好嗎!”

5、溺愛嬌慣,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農村學校不少班級裏獨生子女佔一半,一家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多。老師反映,條件好的家庭,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溺愛孫輩,爸爸媽媽放棄管教,形成了孩子任性、懶惰、挑食、自理能力差。有的學生一上學就向家長要錢買零食吃,家長“有求必應”。曉星國小六(2)學生曹某,父親開私家車,家裏經濟條件好,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一不滿足就不吃飯,甚至跑到樓頂上嚇唬人。這個孩子,老師也不能講,一講他就到處跑。老師說:“小孩子太慣啦!”家長說“隨他,跑不了。”老師也無可奈何。該校二(2)班有個學生,一直是家長喂着吃飯,上二年級了還不會用筷子,用勺子吃還撒一地。上述雖是個別的,但也反映家長不重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針對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爲優化家庭教育環境,重視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對農村家庭教育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1、優化家庭教育外部環境

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範疇。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爭創“五好家庭”,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活動,評選表彰好家長、好母親、好媳婦、好孩子,爭創文明戶,樹立新形象。

加強社會教育,以村或鄉開設活動場所,添置設備;組織“五老”隊伍,發揮“五老”作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於樂的思想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絡。

2、積極舉辦家長學校,構建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爲不斷提高農村學生家長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在普及中求提高,在鞏固中求發展,並將家庭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做到孩子入學,家長入校,伴隨孩子升級升學,與孩子同時畢業,經考覈發給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家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要有保障。

3、關注打工族子女的教育問題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以及外出打工人員的“留守孩子”,都是亟待關注的教育對象。地方政府和學校要採取有力措施,如建立“留守孩子”檔案,建立關愛幫扶機制,明確監管對象,設置親情電話,開設心理健康綠色通道,開展人文關愛活動,切實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與此同時,要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長,外出掙錢不是最終目的,培養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當務之急,打工別忘了孩子。

4、發揮農村家庭教育的優勢

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着許多優勢。農村家庭簡樸的生活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品質,他們受生活的磨鍊,意志堅強,比城裏的孩子懂事早,成熟快,他們從小幹農活、做家務,成了父母的好幫手。農村的田園風光使孩子在大自然中獲得了身心健康,應該充分利用和發揮農村教育的自身優勢,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8

一、調查時間:20xx年x月。

二、調查方式:採訪調查

三、調查對象:城市農民工

爲了解*市農民工就業狀況、工資收入情況、工資被拖欠情況、下一步的就業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幫助解決的主要問題,日前,徐州民調中心與徐州調查隊聯合開展了農民工就業、收入情況等快速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56.2%的農民工對自己的收入感到滿意,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農民工收入主要用於“日常生活開銷”和“子女教育”;50.4%的農民工認爲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60.0%的農民工將“繼續外出打工”,15.4%選擇“在家創業”。

年齡在18至50歲間

半成以上爲高中或以上

據市民調中心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快速調查,調查對象爲全市五縣(市)及銅山、賈汪兩區在本地企業和尚未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共計240人。被訪農民工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

240位被訪農民工中,18-x0歲佔x8.x%,x1-50歲佔48.x%。男性佔85.0%,女性佔15.0%。半數以上的農民工學歷爲高中、中專。52.5%的農民工文化程度爲高中、中專,2x.x%爲國中,.x%爲大專及以上學歷,10.9%爲國小及以下。

多數以短期零工爲主

長三角爲首選打工地

調查顯示,被調查民工以短期零工爲主。57.1%的被訪農民工爲“短期零工”,x0.0%爲“長期合同工”,10.0%爲“自主經營”,另有2.9%目前“失業”。在所從事的工種上以技術工人爲主。6x.9%的農民工從事包括建築工、木瓦工、泥水工、電工、修理工、縫紉工、廚師、駕駛員等在內的簡單技術工種,15.9%爲工廠工人,.x%爲各類服務人員,另有6.9%爲管理人員和辦事員。

調查顯示,長三角地區爲首選打工地。40.4%的農民工選擇長三角地區爲打工地,x5.4%選擇徐州本地作爲自己的打工地,11.7%選擇中西部地區,選擇珠三角地區、京津地區等地的比例均不高於x.0%。

收入多集中在1至5萬

拖欠工資現象依然存在

調查顯示,農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萬元。50.8%的農民工年收入爲1-x萬元;24.6%爲x-5萬元;1萬元以下佔15.4%,其中不足5000元的農民工比例爲2.9%;9.2%的農民工年收入超過5萬元,其中7.5%爲5-8萬元,1.7%在8萬元以上。

調查顯示,農民工收入主要用於“日常生活開銷”。79.6%的農民工收入用於“日常生活開銷”,x9.2%用於“子女教育”,25.0%用於“人情往來”,17.1%用於“房租”,12.5%用於“贍養老人”,7.5%用於“醫療保健”,6.x%用於“儲蓄”,2.9%用於“娛樂支出”,僅有0.8%分別用於“技能培訓”和“投資”,x.8%用於其他方面。

調查中,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現象仍然存在。77.1%的農民工每月能按時領取工資,有22.9%的農民工工資會被拖欠,其中6.x%的農民工表示“經常被拖欠工資,嚴重影響了平時生活”。

希望能有節假日休息

創業時能有政策支持

在對20xx年的外出打工的期盼中,調查顯示,選擇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闆及時發工資,按月結”、“也能有節假日,能休息,能簽訂勞動合同,希望有養老保障”、能“辦理五險一金”。

調查顯示,選擇在家創業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在“資金方面給予支持,特別是在貸款方面提供方便”,同時能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選擇在家種地的農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幫忙討回以前被拖欠的工資”,同時希望“醫療保險報銷多一點”、“孩子上學不能亂收費,管理好肥料農藥價格、質量”等。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9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4日

調查地點:大新站街頭

調查目的:瞭解人們寫錯別字的原因

爲了瞭解人們寫錯別字的原因,幫助人們規範用字,我展開了調查研究。

錯別漢字的具體情況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看了往往讓人捧腹大笑。有寫錯別字、繁體字、同音字等等。現歸類如下:

(1)寫錯別字。這佔的比例最多。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王武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別人的心臟,那人當場身亡,王武寫悔過 書時把“竹溜死人”寫成了“溜竹死人”,縣官不經調查,就根據悔過 書定了他死罪。一個人因爲兩個字的錯誤賠了性命,這樣嚴重的後果真叫人聽了不敢相信。

再有:“課程表”中“程”寫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爲了推銷,打出了“衣衣不捨”,“雞不可失”的成語。這樣成語不僅發生了錯誤,並且改變了意思,誤導別人用含有錯字的成語,影響教育。我看過一家裁縫店招牌上醒目的寫着“李氏載縫”四個紅色大字。這真是個大笑話!

(2)寫同音字:我們在寫作和默寫時經常會犯“音同字不同”的錯誤。有人竟把“歡度國慶”寫成“歡渡國慶”。國慶是條河嗎?我還記得我在默寫《童年的朋友》這篇課文最後一段時把“連結”寫成“連接”,誰叫它們的發音相近呢。還有“近”和“進”。如果不區分它們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誰能聽得出來是哪個字呢?

(3)街頭廣告錯別字多:行走在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範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

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是出現錯別字、亂造簡體字的重點之一,如“補胎充氣”寫成“補胎衝氣”、“傢俱”寫成“傢俱”,一些店鋪把“零售”寫成“另售”、“排檔”寫成“排擋”、“雞蛋”寫成“雞旦”,就更是屢見不鮮。在一公共電話亭前,一塊醒目的告示牌上寫着“打拆”兩字,前後連起來一讀,才知道原來是買一種電話卡可以“打折”。

街頭錯別字多讓學生深受其害,一位國小語文老師告訴jz,他們在教學時發現,在學生的作文中也經常有同音的錯別字,指出來時學生們都說是“大街上到處都這樣寫”或者“電視也這樣寫”。一位女士說,前幾天她給上國小的孩子檢查作業時發現,兒子把“籃球”寫成了“蘭球”,就告訴他寫錯了,沒想到孩子理直氣壯地說:“沒錯!街上的文具店就這樣寫的。”

通過這次有趣的調查活動,我要向大家倡議:漢字表意豐富,歷史悠久,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熱愛漢字。如果我們連自己的語言漢字都無法正確使用,我們如何學習其他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要優化文字環境,正確使用漢字,更要杜絕公共場所的錯別字。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0

一、調查目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我校大多數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裏去買零食或玩具。我想,這些同學爲什麼每天都花這麼多的零花錢,這些錢又是哪來的呢?爲此我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情況:

我利用週末的時間對部分同學的家長進行了調查。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他錢呀!”也有的回答:“他總是說買筆、本,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甚至有的回答:“他說是學校讓交多少多少錢。”

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偷偷去拿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家長給買文具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向家長說謊要錢的孩子佔百分之十。

1.心理及性格方面的影響

在被調查的兒童中,零花錢多的孩子較爲普遍的存在着自由散漫、不珍惜財物、不講衛生、任性、自制力差、貪玩等不良習慣。最嚴重的是零花錢少(甚至沒有零花錢)的孩子開始產生自卑心理,怨父母賺錢少,怨自己沒有投好胎。

2.學習方面的影響

由於孩子一天到晚惦記着口袋裏的錢如何花,孩子的學習情緒多數變得較差,無法安心學習,加之學習時還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所以學習成績多多少少受到影響。據教師反映,在被調查的兒童中,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偶爾還要遲到、早退,有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經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紀律。另外,零花錢多的孩子說起什麼玩具、什麼遊戲頭頭是道,但要是讓他們寫作文可就沒轍了,只會一個勁兒地撓頭皮,可以看出他們平時用於學習的時間太少。

3、學生行爲方面的影響

有的孩子爲了向父母討得零花錢,總是想盡各種辦法,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讀書、哭鬧、不做作業、撒嬌等。他們甚至會從多次與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謂的“經驗”:家裏有客人來時、爹媽要搓麻將時、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時,是討零花錢的最好時機,保準是要多少給多少。所以他們每次都會瞅準這些機會打一個“勝仗”。還有一些孩子,家裏貧窮,父母給不起零花錢,可是又眼饞其他同學有零花錢可以用,怎麼辦呢?只好偷偷地從同學那裏“強行借”,“借”了還從不還,甚至偷偷地“順手牽羊”,……直至最後養成了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4、社會交往方面的影響

社會交往是兒童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調查中反映,孩子的交往是有一定範圍的,往往是“物以類聚”,富裕的、貧窮的、懶惰的、貪吃的、貪玩的,總是這樣一羣羣地交往着,他們有的互相攻擊,有的互相謾罵,有的學習成績不好,怕老師看不起自己,在與老師交往中有懼怕和退縮心理,加之有些老師對他們缺乏關心和耐心,師生關係就更加疏遠。

以上種種情況,足以說明孩子亂用零花錢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是嚴重的。

三、對國小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的分析:

整個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首先是對父母的擔憂:

①太寵愛自己的孩子,每天給的零花錢太多。

②不能教育孩子們妥善使用零花錢,無原則地允許孩子多吃零食,亂買玩具。

③不能以身作則地早起牀、勤家務、爲孩子燒早飯,只爲圖清靜讓孩子在外面買早飯吃。

其次是對孩子的擔憂:

①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勞動不知掙錢難。零花錢給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②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錢,不必要的零食、無意義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亂買。

③沒有存錢觀念,不知道每天可以節約一部分積少成多。

四、建議和對策:

1.給孩子錢之前可以先徵求孩子的意見: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然後父母按需而給。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爲多領零花錢而撒謊。

2.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下地幹一天農活、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帶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會自己找活幹試着去掙錢等等,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

3.鼓勵孩子多存錢。好多孩子的班級裏建有紅領巾小銀行,家長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把平時節省下來的一角、一元都存入小銀行,積少成多。家長也可以爲孩子建立“家庭小銀行”,或者在銀行爲孩子專設一個活期存摺,讓孩子自己嘗試有了錢存“銀行”、有必要開支向“銀行”提取的理財滋味,加強理財意識。

4.教育孩子錢不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錯誤的說法。知識、能力、氣質、性格等好多東西就是用錢買不到的,而一個人再有錢也買不完世上所有的東西。只有勞動、知識、經驗、能力等纔是每個人不可少的財富,擁有了這些才能擁有幸福。

5.創造兒童成長的良好環境。加強對書報刊、影視作品及文化娛樂場所的管理,讓兒童多接觸健康有益的事物;加強對小店、攤販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嚴禁“三無”產品和引誘學生賭博的商品出現。

6.引導孩子學會合理理財。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1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小組做了一次網上問卷調查,共有548位大學生參與了回答。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爲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2

爲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瞭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20__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32億,佔目前總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續增長,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我國已完全邁進了老齡社會的門檻。隨着中國的老齡化進程,老年人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農村,生活條件不適,醫療疾病困擾,精神文化缺失等問題顯得較爲突出。此類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而農村老年人的問題關係到農村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好壞。所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解決中老年人問題,建立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村養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我們國家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閒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

1、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爲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爲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爲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係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爲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係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閤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

1、身體健康

血壓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醫療組成員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血壓計爲村民進行了免費測量。在幾天的測血壓活動中,他們共測量了238人(其中有複測者)。統計數據顯示,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高血壓比率不斷攀升,依次爲12.6%(≤50歲)、16.3%(50——60歲)、23.8%(60——70歲)、54.8%(≥70歲)。由此可見,高血壓在老年人羣中是易高發的。當然血壓高低受時間、季節、運動、溫度、環境、精神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盡力確保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但從這一數據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問題。此外,通過走訪發現中老年人羣中還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風溼類風溼等,這些疾病都是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多數老年人的身體還是健康的,人的壽命大約在75——80歲(該村有一93歲高齡的老人),但以上所反應的問題仍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着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爲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於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係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於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爲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爲也存在困惑。

3、飲食健康

通過走訪發現,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飲食並不科學,這對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產生一些影響。對於農村人來說,他們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種的。雖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證,但基本上是種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廣泛搭配。肉製品由於物價上漲,物源減少,農民對其望而卻步,加之農民生活較爲儉樸,經常改善生活的相對較少。據調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約佔50%,每週一次的約爲25%,約14%的人平時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樣化,很難保證營養的供應。水果方面,村民平時水果的攝入量比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經常吃的佔34.4%,偶爾吃的佔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經常補充水果在農村尚未真正實現。另外通過走訪發現,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飯鹽味過重,這長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壓,危害身體健康。

4、生活方式

通過走訪發現,該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對較爲科學,但也有一些不科學的習慣充斥其中,影響着人民的身體健康。從睡眠來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大部分村民能保證每天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晚11點——早6點),個別能喲8個小時,睡眠較爲充足。其原因一是白天干活較累,二是無事可做。在體育鍛煉方面,有70%的村民能進行體育活動(多爲年輕人),而剩下的30%多爲老人,他們很少鍛鍊或從不鍛鍊。在於外界交流方面,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農田——住宅的生活路線,於外界交流僅限於本組內部,鄰居之間二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現在飲食不衛生和在飲酒、吸菸上。由於農村生活條件相對有限,蠅蟲較多,很難保證飲食衛生。在走訪的男性人羣中,50%的人抽菸,且煙齡較長,抽菸量較大,這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尤爲突出,對身體造成危害。飲酒方面不太嚴重,約60%的人不飲酒,在量上把握適當。這些習慣不利於健康,但由於長期的生活習慣和經濟因素,健康觀念等的制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還需要很長時間,需要積極的引導。

(三)文化娛樂條件

由於農村物質生活條件、村民思想觀念、政府組織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農村文化娛樂,尤其是老年人文化娛樂精神生活相對枯燥,條件較好的地方尚有能力去改善。朱寨村屬於後者,但仍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1、現狀

從硬件設施來看,該村建無文化大院和文化舞臺,乒乓球檯,籃球架,體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從軟件來看,通過村民反映,本村過去有腰鼓隊,舞獅隊等文藝隊伍,從中有一些具有唱戲、扭秧歌等才能的人,但隨着時間的發展,文藝隊處於解散狀態,器械已不知去向,加之無人引導,村裏文化活動並不活躍豐富。農閒時,住的較近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婦女)一般會聚集在一起聊天,打麻將,打牌,這些活動雖無大害,但浪費了大量時間,且長時間坐着對身體也不利,另外也不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還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裏,不願參與任何娛樂活動,這極易造成思想封閉。

2、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該村文藝活動之所以行不起來,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①缺少合理引導。作爲政府,對村民文化活動這一塊重視相對不夠,在資金、技術、人才開發與培養等方面做的不太好,未能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據村民反映,文藝隊解散後器材歸個人所有(而其不能調動村民),村民對此意見較大。作爲村民,對公益事業的熱情消減,人們顧及經濟利益,加之村民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沒有人願意出面組織出面開展活動,即便有,也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另外有些時候內容不健康(麻將、紙牌,甚至有封建迷信宗教活動)。

②人才斷層。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人多數爲老年人。他們有原文藝隊成員,有的會唱戲、扭秧歌。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不能再重現年輕時的輝煌,他們不能再進行腰鼓,舞獅等劇烈活動。而年輕一代對這些傳統活動不感興趣,不願去學習,且大多數在外務工,很少在家,因而即便有人組織也沒人會參加這些活動。

③精力有限。該村一種植業爲主,玉米、花生等種植需要人力精力,農活較多,沒時間和精力去組織參與於學習文藝活動。對於老人,多在家看孩子,也無精力去做。

④認知和條件的限制。生活在農村的人信息相對閉塞,封建的傳統文化道德觀念長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村民特別是老年人對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和認識程度,或多或少地給農村文娛事業帶來阻力。

三、農村養老模式探析(以朱寨村爲例)

(一)理論分析

農村養老是人口老齡化之後中國凸現的問題之一,目前,農村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社會化養老(農村養老保險養老)等。

家庭養老作爲傳統養老的主要形式,是以家族成員對其上一輩老人提供衣、食、住、行、醫直到死後安葬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慰藉行爲的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作爲由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過渡的一種形式,是以社區爲單位對老人進行集中供養的養老方式。是一種以社會救濟爲主要特徵的社會保障制度。

農村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指我國農村的非城鎮戶口人員(包括鄉鎮企業職工)支付一定的勞動所得,在喪失勞動能力時從國家和社會取得幫助,享受養老金,以保障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一種社會化的養老模式。

分析這幾種形式的不同與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是大多數學者的共同目標。

由於中國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還相對處於落後貧困的狀態下,家庭養老模式的地位很堅固。結合朱寨村實際,我認爲家庭養老是適合該村的養老方式。這主要由於現階段,農村養老的人力資源豐富,雖然計劃生育政策制定並且貫徹多年,但由於傳統觀念的限制,在農村,多子女家庭仍是主流。同時,中國農村老人的晚年在精神照顧方面很欠缺,而社會化養老很難實現這一目標,所以,家庭養老成爲首選。此外,由於資金的限制,中國農村養老機構大多處於初級階段,很難得到與家庭養老一樣的精細照料。家庭養老仍然是爲中國農村老年人提供經濟來源、補償精神空缺的辦法。此外,老年人大多數會選擇在家中養老的原因既有受傳統文化影響,即“家”的觀念,又有在精神慰籍及生活照料方面的追求。所以,在客觀上,家庭養老在中國農村是優於社會化養老的。

當然,家庭養老對有子女家庭是比較合適的,但對於那些孤寡老人,就需要大家的力量,進行社區養老了(即由政府出面給與關懷,如建養老院等)。

(二)實際操作

從理論上找到了答案,在具體操作中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作爲村兩委,一要加大宣傳,形成氛圍。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尤其是村民喜聞樂見的戲曲,小品、相聲等形式加大對村民的教育,在全村形成一種尊老愛老的良好氛圍,使村民形成一種尊老愛老意識。要加大對尊老愛老典型的宣傳,樹立典型。該村的“好公婆”、“好媳婦”暨“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要繼續開展下去,但要更加公開公正公平,使其效果真正發揮出來。二要真說實幹,做出成效。要加強對關愛老年人這一塊的資金、技術投入,成立老年人組織(如剛剛建立的老年人協會,還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組織)配置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器具,書籍,使各種設施充分利用起來,組織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繼續把老年人藝術隊扶持下去,培養扭秧歌,銅器,舞獅,旱船,太極拳等民間藝術繼承人,給村民進行培訓。鼓勵村民開展文娛活動。三要有的放矢,突出重點。要加強對孤寡老人,五保戶,低保戶的關愛,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經常性的走訪慰問,使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要對家庭不和諧的進行批評教育。

其次,作爲村民,一要努力樹立感恩意識,養成尊老愛老習慣,在生活當中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細緻關心四時冷暖爲老人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努力解決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難。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點,不急躁,細心傾聽老人心聲多和老人交流。四要全力豐富精神生活,陪老人聊天,鼓勵老人蔘加娛樂活動等,力求做到老有所樂。五要與村民和睦相處,見到老人熱情主動,幫助老人,正確處理與老人的關係,不能嫌棄老人。六要相互學習,向先進典型看齊。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具體實施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困難,年輕人合老年人的關係將會有所改善,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一定會得到合理解決。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3

黨的xx大報告指出,在我國要建立衛生服務和醫療保健體系,着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結合調查,就抓好我縣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切實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農村醫療衛生事關廣大農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農民的健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面對新的形勢,要把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擺上各級政府及部門重要的工作議程,根據新情況制定長、中、短期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各鄉鎮要落實相關部門和兼職幹部負責此項工作,要切實把健康教育、愛國衛生等工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堅持常抓不懈,改變鄉鎮政府對“大衛生”工作“活沒人幹,事沒人管”的局面。在全縣中國小生中繼續開展好健康教育課,在農民羣衆中做好保健知識的宣傳,進一步促進全民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

2、要推進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的改革。努力探索鄉(鎮)衛生院的多種運營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強求一種經營模式。要認真總結大崗子鄉衛生院改革經驗,進一步深化運行機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人員聘用制度,注重引進人才、引進資金,以此來改善醫療條件和提高醫療水平,更好地滿足農民羣衆的醫療需求,力爭在三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機制,抓好從業人員培訓。要加快衛生系統內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機制,制定寬鬆的人才政策,積極創造有利於人才流入的環境,廣攬技術人才。要繼續加強對農村衛生人員的培訓,每年對鄉村醫生輪訓一次,加快鄉村醫生知識更新步伐。進一步完善醫療集團運行機制,醫療技術下沉一級,實施技術合作和指導,幫助當地提高醫療水平,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

4、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軟環境建設。監察、物價等部門要加強對相關部門針對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所設立的收費項目的檢查力度,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對合理收費項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堅決取消,並重新確定標準,爲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減負。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行醫現象的懲治力度,徹底淨化農村醫療衛生市場,使非法行醫現象在農村沒有生存的土壤。

5、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建立農民醫療保險制度。在農村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是大勢所趨,要抓住我省20xx年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這一契機,抓緊爲我縣推行此項制度做好各項準備。在暫時沒有實行該項制度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開展扶貧工作與解決農村困難羣衆醫療需求結合起來,把因病致貧的羣衆當做扶貧重點,要採取多種措施,有效地解決貧困羣衆就醫難的問題。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4

一、 調查的基本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國小生幾乎都有零花錢。即使當地經濟仍較緊張,但都能看到我周圍的學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錢。放學前後,校門口及附近的小店總是擠滿了買東西的同學。他們有的買零食,有的買玩具,還有的買本子……那他們的零花錢是從哪裏來的?又是怎麼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爲此,我對本班34位同學進行了調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說明:

1、調查目標:瞭解國小生零花錢的來源;瞭解國小生對零花錢的支配;以及瞭解家長對國小生使用零花錢的看法,方便學校對國小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2、調查內容:在當今社會中,物質顯得愈加重要。而國小生也同樣作爲一個消費者,他們也不例外。爲了更清楚地瞭解他們對零花錢的使用情況,我主要是調查了他們的零花錢的來源、零花錢的用途以及家長對學生擁有、使用零花錢的看法等。

3、調查對象:華埔國小501班的34名學生,5位家長和學校裏的4位教師。

4、調查方法:爲了更好的進行此次的調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獻資料法瞭解我班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確定留守學生數量;同時還使用了觀察法,利用課前課後對他們使用零花錢情況進行調查;最後還通過問卷調查法,採訪了個別家長和教師。

二、調查結果

1.我通過對五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之後,發現大多數家長是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少數家長以孩子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孩子零花錢,並且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把錢用在學習上,不允許孩子亂花錢行爲。

2.我通過對四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後,老師認爲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給他們零花錢既可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又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

3.通過對我班國小生的調查,我瞭解到:這個班級的34人中,留守兒童佔總數的34%;有零花錢的學生佔總數的90%。其中30%的學生是父母主動給零花錢的;10.2%的學生是通過自己勞動賺來的;9.3%的學生是親戚朋友給的;6%的學生是家長以學生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的。而在零花錢的支配上,14%的學生把零花錢交給父母儲存;30%的學生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15%的學生把零花錢用在網吧和娛樂;35%的學生用於買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學生對自己零花錢的使用是比較有規劃的。造成這種現象,通過我調查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1.現在學生家庭基本條件都不錯,家長每天給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根本不在意。同時一些留守兒童由於家長出遠門謀生,加上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都會給一些零花錢。

2.得到的錢太容易,同學們就不會去想怎麼花錢,平時花錢時,沒有計劃,甚至大手大腳,大部分浪費在不該花的地方。

3.家長太溺愛,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給錢,不問怎麼花錢,導致學生缺乏理財概念,消費隨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4.學校對學生也缺少相應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方面的教育。

三、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爲對國小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有以下建議:

1、家長應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裏經濟很寬鬆,也不能多給。家長應讓孩子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飢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長應該經常瞭解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從以上的調查情況看,家長沒有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這是導致孩子亂花錢的主要原因。平時對孩子多家管教,如果發現孩子亂花錢多花錢,應及時制止,並講一些節儉花錢的好處,理財小竅門等等,讓孩子有“家長掙錢不容易,我不能隨便花錢”的意識。

3、家長可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從小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年紀較長的學生可讓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讓他們在社會上親自實踐,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這也能較快地鍛鍊孩子,增長他們生活的見識和本領。

4、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觀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爲多領零花錢而撒謊,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5、鼓勵學生自己存錢,給自己交學費,買學習用品,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讓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錢。

6、老師可利用班會,召開主題班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通過調查和討論,我認爲對國小生進行節儉教育,限制國小生的不良消費行爲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需要家長、學校聯合起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不能鋪張浪費的毛病,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好習慣。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5

經統計,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發現大家先不論讀的是什麼,但最起碼都是挺重視讀書,受調查的所有人(100%)都認爲大學生是應該多讀書的。有63.6%的人每學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書,所有人每天讀書都可以達到一個小時以上,有27.3%的人甚至可以達到4個小時的閱讀量。同學們普遍也可以在假期花費5%~10%的時間來讀書,這種讀書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態度端正並不代表就是喜愛,當問及平時最愛的課外活動且只能選一個時,45.5%選擇了上網,27.3%的人選擇了上街,還有18.2%選擇了唱歌,運動只有9.1%,讀書則這完全被拋棄了。

在當今的社會,物質文明日益地發展,新鮮有趣的事物是層出不窮,以前學生日常的課餘活動正漸漸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上網,聊天,逛街,購物,ktv……網絡的魅力遠遠超越了書本,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過多的閒暇時間投入在網上,網絡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上網已成爲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就連閱讀也是一樣的逃脫不過,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就算是看書,其中選書原由有27.3%的人是因爲網上排名,閱讀的主要途徑有54.5%的人還是通過網絡在線或下載!

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視爲一個最主要的閱讀羣體,但同樣他們的紙質媒體閱讀目前也在大幅度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到網上下載文章與書來讀。用他們自己的話說,省錢又省時,何樂而不爲!

但他們往往忽視了一點,網上的知識缺乏系統性,網上的書籍與知識也是不完備的,網上閱讀只能算瀏覽。而文科學習涉及到的好多書籍,需要精讀,就是說需要一個反覆閱讀、咀嚼思考的過程。一個具備相當人文素質的大學生,僅僅能夠獲得信息還不夠,還必須經過認真的努力,通過課內與課外的閱讀,培養一種思考能力,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學術訓練,以至能夠加工、利用這些信息。

而且在剛纔提到的高閱讀量(63.6%的人每學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書)中,又有多少的含金量呢?大學生喜歡的書籍類型前三名是網絡文學,校園作品和文學名着;閱讀的雜誌有54.5%是時尚休閒類;81.8%的人閱讀課外書的原因是滿足個人興趣需要;當大家提到“書”這個名詞時,潛意識中反映出來的幾乎都是小說。

這說明了什麼?大家是在讀書,但絕大多數都是在讀閒書。與自己專業,自己未來都無關緊要的書,大量的涌進了好不容易爭來取的讀書時間!整合起來就是這樣的,每週下課後,上網,順便下些電子小說,回來到寢室就開始大量的閱讀,看累了還可以拿些時尚休閒類的雜誌來看,到了週六、日女生去唱ktv,完了去逛街、買衣服,男生就繼續上網或打點籃球做做運動。

大部分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就這樣虛度了。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閱讀的出發點是滿足未來社會的需要,他們喜歡讀名人傳記,自然科學,經濟類、紀實類和哲學,他們會看外語類雜誌,這些人不能說他們一定會成功,但相信這樣一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們準備了,所以成功的機率也就大了!

通過這次調查,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可以抓住課餘時間,去好好的讀書,讀好書,讀有用的書,讀紙質書!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6

根據省委組織部《關於開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社區)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情況調研的通知》(閩委組明電【20__】24號)要求,20__年10月下旬,龍巖市委組織部會同市財政局、農業局、民政局等有關部門組成3個調研組深入全市7個縣(市、區)、鄉鎮、村,採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訪談、查看臺賬報表等方法,對全市村集體經濟發展有關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全市共有村集體經濟組織1783個(不含社區居委會),20__年全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5596萬元,總支出58111萬元,淨收益7485萬元,擁有固定資產158102萬元,村均88.7萬元。債務總額86947萬元,村均負債48.8萬元。20__年全市村集體經濟有經營收益的村842個,佔村總數的47.2%,其中:經營收益在3萬元以下333個,3-5萬元118個,5-10萬元211個,10-20萬元99個,20-50萬元59個,50-100萬元10個,100萬元以上12個。無集體經營收益的村941個,佔村總數的52.8%。

(二)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①經營收入5526萬元,佔8.4%;②發包及上交收入4663萬元,佔7.1%;③投資收益751萬元,佔0.1%;④財政等有關部門補助收入29607萬元,佔45.1%;⑤其他收入25050萬元,佔38.2%。

(三)村級集體經濟主要支出:①經營支出4248萬元,佔7.2%;②管理費用21209萬元,佔36.5%,其中辦公費用4202萬元,村組幹部報酬7691萬元;③其他支出32654萬元,佔56.2%,其中公益性支出24654萬元。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近年來,我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制定出臺了加快和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意見措施,鼓勵各村立足村情實際,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找準集體經濟的項目源和增長點,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實力強、特色明、管理好”的經濟強村。

(一)盤活集體資產增收。近年來,我市各級通過全面開展村集體資產清產覈資,摸清集體資產家底,盤活存量資源,開展承包租賃經營,使集體資源發揮效益,實現保值增值。如20__年連城縣新泉鎮新泉村通過清產覈資,將一處被私人長期佔用的沿街倉庫300㎡重新追回,並通過公開招投標重新發包,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近萬元。永定縣龍潭鎮龍潭村將新村部4-6樓出租,用於經營賓館住宿,將閒置的舊村部店面出租,每年可獲租金收入25萬元。下洋鎮思賢村將村集體土地租賃給私人企業主做煤炭運輸中轉站,每年可獲租金收入25萬元。

(二)開發集體資源增收。我市一些村在多年的實踐探索中,注重發揮地區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合理開發運作,使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激活了村集體經濟活力。一是創建特色產業基地求發展。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資源,開發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如武平縣東留鄉黃坊村投資60萬元,搭建花卉鋼架大棚種植基地15畝,租給花卉種植大戶,每年創收9萬元。二是開發特色資源求發展。部分村利用水利資源豐富的優勢,或發展小水電,或建設魚塘等發包租賃給企業或農戶,也爲村集體帶來了可觀收入。如武平縣中赤鄉、下壩鄉等鄉鎮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在沿河投資建設了30多座小水電站,由所在村裏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增加了村財收入。永定縣高陂鎮西陂村投資小型水電站,每年有9萬元分紅收入。漳平市南洋鎮梧溪村、官田鄉下浙村等村通過水資源入股開發水電項目,每年按股份分紅均有2-10萬元不等的固定村財收入。

(三)搞活資本經營增收。近年來,隨着我市城市化、城鎮化的推進,一些村因土地被大量徵用,土地徵用補償費驟增,如何用好、用活這些貨幣資金,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是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關鍵。對此,我市部分村充分發揮資金優勢,開展資本經營,通過投資購買房產,搞景區開發等,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如新羅區西陂鎮大洋村科學利用徵地補償費,投資興建大洋酒家、西湖人家、大洋賓館等項目,每年增加村財收入200餘萬元。永定縣鳳城鎮大園社區將移民集體補償款在縣城南門街購置店面3個,每年有租金收入6萬多元。武平縣平川鎮城南村利用集體資金,投資興辦了中強建材有限公司、旭林木業有限公司兩家集體企業,租賃經營一家加油站,每年固定收入達90萬元。

(四)發展休閒旅遊增收。近年來,我市部分村緊緊抓住市政府大力推廣的以福建土樓—永定景區等爲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龍硿洞、九鵬溪等爲代表的“綠色之旅”,古田會議會址爲代表的“紅色之旅”和“遊在龍巖”和“吃在閩西”的機遇,通過開發農家樂、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等,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羅區龍門鎮洋畲村與香港青城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對村內旅遊資源進行總體規劃開發,着力打造休閒度假、鄉村生活體驗、自然景觀遊覽和原始森林探險爲一體的生態旅遊區,20__年村集體收入達158萬元。永定縣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客家土樓”,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每年爲土樓景區周邊村帶來不菲的門票分成收入。如20__年永定湖坑鎮洪坑村土樓景區門票分成收入68萬元,下洋初溪村更達80萬元。

(五)發展物業經濟增收。近年來,我市一些城郊村利用區位優勢,採取物業開發、租賃經營等形式,使村級集體經濟整體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村利用閒置房產和整理取得的建設用地,通過改造或新建廠房、倉庫、民工公寓、停車場、專業市場等出租給企業或村戶,收取承租費,也爲村集體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如武平縣平川鎮興南村、巖前鎮靈巖村等15個村,在縣城或集鎮建設辦公樓、店面,每年獲取幾萬到二三十萬不等的物業經營收入;中山鎮三聯村投入10萬元資金與中山鎮政府合作建設巖前工業園區標準廠房,每年增加收益近萬元。漳平市雙洋鎮東洋村在村集體林權改革中,利用拍賣集體林木所得的資金,在沿街(路)興建村部綜合樓,一樓作爲店面,二、三樓作爲辦公,全部出租,每年有5萬多元的租金收入。

(六)興辦服務項目增收。一些有企業入駐的村,充分發揮村“兩委”幹部作用,在徵地拆遷、矛盾糾紛處理等方面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企業每年給予村一定資金作爲村級辦公經費。如永定縣龍潭鎮聯中村是福建閩福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該企業每年給聯中村10萬元辦公經費。福建塔牌集團有限公司落戶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峯貴村,每年給兩個村協管費分別爲30萬元和20萬元。

(七)幫扶帶動助增收。從20__年開始,省、市、縣三級先後選派了3批駐村幹部到重點貧困村任職,實施幫扶工程。20__年,我市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於開展“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全市開展幹部“聯鄉掛村幫戶”活動。各掛鉤部門、幹部幫助掛鉤村選優配強村級班子,選好領頭人,建好新班子,清發展思路,制訂發展規劃,扶持地方特色產業,壯大村財收入。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多渠道爲掛鉤村籌措資金,在引進實施生產性項目上下功夫,拓寬增收門路,促進集體經濟和農村產業發展。據統計,“聯鄉掛村幫戶”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落實發展幫扶資金2312萬元,落實扶持政策789項,落實支持項目183個。實踐證明,各級幫扶工程對加快欠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促進地區間平衡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幫扶,開發了一批集體經濟項目,既挖掘了資源潛力,又推動了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從總體上看,全市村集體經濟整體實力還比較薄弱,造血功能差,發展後勁不足,發展中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基礎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實家庭承包責任制和開展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市絕大多數村只強調“分”的一面,而忽視了“統”的作用,不僅沒有保留集體經營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適宜集體統一經營的項目也平均分包到戶,甚至把積累的集體資產也拆分殆盡,村集體經濟從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失去了發展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重新發展集體經濟自然困難重重,特別是地理位置偏僻、既無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又無人才資金等優勢的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就更加艱難。調研中,不少村幹部對此意見極大。

(二)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從全市各村集體經濟現狀來看,城鎮周邊地區比山區地區發展快、實力強;交通方便、資源豐富村比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匱乏的村收入高,村級班子強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發展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區域之間也不平衡,現有集體經濟收入總量近40%集中在新羅區。同時,村集體經濟組織間收入差距大。20__年全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65596萬元,村均36.7萬元,67%的村收入在30萬元以下,低於全市平均水平,21%的村收入超過50萬元,收入差距大,呈兩極分化現象。

(三)增收渠道狹窄,來源單一。多數村集體經濟來源渠道單一,對上級政策補助的依賴性較爲突出。一些靠自然資源有限開發的村,隨着對生態自然要求的進一步控制,收入來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縮,增收後勁嚴重不足。20__年全市村集體經營收益10940萬元,僅佔集體總收入的16.7%;財政等有關部門補助收入29607萬元,佔45.1%;徵地補償費等其他收入25050萬元,佔38.2%。不少村依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補助,維持運轉,勉強度日。

(四)剛性支出逐年攀升,負擔沉重。調研中,不少村幹部反映村級公共事務負擔重,村級非生產支出大,特別是報刊雜誌訂閱費用負擔沉重;一些上級支持農村的財政項目,沒有足額安排項目資金,村集體爲了爭取資金,只好舉債上項目。20__年全市村級管理費用21209萬元,佔總支出的36.5%,公益性支出24747萬元,佔42.6%。負債總額86947萬元,村均48.8萬元。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按照“村容整潔”的要求,在現有剛性支出基礎上,村集體必然還要增加更多保潔、路燈、巡邏等方面開支,收支矛盾將更爲明顯,一旦入不敷出,必然舉債負擔,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背上沉重包袱。

(五)資產經營不善、資金使用不當現象仍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一些村級集體資源、固定資產承包租賃合同不規範,承包租賃費偏低,造成了村集體資產的流失;一些村把城鎮建設、過境公路等徵用的土地補償費全面分發到戶,村集體卻分文未提取,“分光用光”現象相當普遍。部分村尚未很好地執行有關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的規定,財務透明度不強;部分村幹部民主理財意識不強,開支隨意性較大,存在“寅吃卯糧”現象。

四、影響發展的主要原因

(一)發展環境的差異是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客觀原因。從調研情況看,凡臨近城鎮、集鎮、近郊的村莊,得益於優越區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較爲先進的生產經營理念,村集體經濟較爲強壯,一、二、三產業健康發展,特別是二、三產業發展較好。而位於山區、稻區的村,地處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觀念陳舊,級集體經濟一般比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村級集體積累困難是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村級集體積累是農村集體經濟生產和服務的物質基礎,是不斷增加農業投入和進行公益事業建設的重要保證。從調研情況看,受國家宏觀經濟的調控、嚴格的用地政策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我市各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徵用和“三提五統”的局面消失,農民的應交款拖而不決,鋼性支出的不斷攀升,衝抵了積累,坐吃山空。

(三)幹部羣衆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是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觀原因。一些基層領導幹部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認識不到位,思想不重視。部分村幹部怕麻煩受氣,不用心;農民羣衆對村組織發展集體經濟不放心,對集體喪失信心,甚至出現只要權益、不要義務、不願出錢出力、不聞不問的現象。這些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性,嚴重製約了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四)部分村幹部羣衆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礙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步伐。從調研情況看,農民羣衆對村級組織的要求以及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呼聲越來越高,不斷對村幹部施加壓力,使村幹部都抱着“別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對不起老百姓”的態度,不顧所在村的經濟承載能力,盲目跟風,舉債建設,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村級組織的負擔,也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五、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對策與建議

(一)發揮區域優勢,合理利用當地農村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合理有效地利用當地農村資源,把資源優勢切實轉化爲產業優勢,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個模式。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近郊和邊遠農村,應根據各村經濟基礎、資源稟賦、幹部農民素質等各方面實際,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優化結構,揚長避短。各地應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弄清本地區的優勢、劣勢,根據本地區的特色進行調整,走有特色的資源型路子。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鎮郊區和邊遠農村,平原地區和山區等在經濟基礎、資源稟賦、農民素質等各方面都有差別,應根據自身優勢、潛力來調整結構,從而揚長避短,實現結構優化。

(二)創新管理模式,管好用活村級集體資產。一是盤活資產經營。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挖掘、整合閒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老校舍、倉庫等各類集體資產,通過廠房、機器設備、魚塘、閒置土地等集體資產出租或入股經營的方式,搞活存量資產,發包和租賃經營,以存量換增量。試行對區域位置優越的宅基地實行有償選位,探索開展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二是構築資產增值機制。要積極實行集體資產以價值形態爲主的管理辦法,把土地等資源性資產作爲經營性資產來運作,促使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徵用補償費,嚴禁亂支濫用。三是強化監管管理。加快健全和落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推進民主管理進程。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中心的監管職能,建立“羣衆民主監督、會計覈算監督、上級審計監督、電子網絡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督機制,着力構建“管理規範、監督有力、運行高效、富有活力”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保證村級集體的正當收入不流失,不斷提高村集體資產的利用率。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集體經濟發展。一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整合財政和各部門支農惠農資金,採取補助或獎勵的辦法,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傾斜,加大扶持力度,並吸引帶動社會資金參與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以省、市、縣新一輪扶貧開發規劃實施爲契機,對貧困村予以重點扶持,村實行“整村推進”式扶貧開發,不斷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二要加大部門幫扶力度。結合開展“聯鄉掛村幫戶”、“四下基層”活動,採取領導掛鉤聯繫、部門結對幫扶、黨員幹部駐村任職等方式,幫助結對幫扶村搞好班子建設、發展規劃、技能培訓等關鍵性工作。結合第四批省、市、縣下派黨員幹部駐村任職工作,選派黨員幹部到部分村任第一書記,爲幫聯村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是鼓勵企業投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鼓勵企業自願結對,合作開發,實現雙贏。結對企業可以與村合作盤活存量資產,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依法興辦經營服務設施。

(四)優化發展環境,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多予少取”的方針,來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一是落實村級發展用地機制。土地是現階段農村ZUI重要、ZUI基本的生產資料。要維持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必須賦予村級一定數量的土地經營權,確保村級通過土地經營獲取穩定的收入。探索建立土地徵用留用地政策,村集體土地被徵用的,按批准徵用土地面積的5%—10%作爲村級發展留用地,用於發展二、三產業。二是多渠道化解村級債務。要採取積極的舉措化解村級債務,減輕村級債務負擔。興辦村級企業的債務,可在覈實情況的基礎上,採用債務剝離給企業的辦法。爲興辦教育,電力設施形成的債務,可根據產權的變化,用劃轉的辦法去剝離債務;有債權的村,在金融、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加大清收債權力度,加快償還的速度。三是增加對村級組織的支持力度。要在稅收、用地、用電、綜合項目開發等方面,給村級組織以扶持。要加大政府轉移支付的力度,把村級管理、優撫的支出列入轉移支付的範圍。四是建立對集體經濟薄弱村的財政補助制度。按照省裏的標準,對年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村由省財政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市裏也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對經濟薄弱村也給予一定扶持,作爲村級組織正常運轉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內容,用於村幹部補貼和村組織日常管理開支。

(五)加強班子建設,提高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一是要配強配好村級班子。特別是要選配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輕、懂科技、有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配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對一些相對貧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內選方式,必要時還要突破條條框框,通過下派途徑解決好班子軟弱的問題,使村級班子人員真正具備帶領一方農民開拓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成爲黨在農村基層的堅強堡壘。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培養和教育。加強思想教育,樹立爲民服務、清政廉潔的思想,明確村級班子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職責。要加強村幹部在縣域經濟條件下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到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學習,借鑑經驗,因勢利導,強身固本。三是嚴格考覈問責與激勵。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對鄉鎮考覈的內容,制定詳細的考覈辦法,切實加大考覈問責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將村幹部經濟待遇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掛鉤,對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作出重大貢獻的村幹部,要給予獎勵。四是要切實解決村幹部的後顧之憂。對從事村級組織工作達到一定年數的老村幹部,離任後要繼續落實養老、醫療保險等關愛政策,使村幹部有一個盼頭,多一份工作幹勁。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7

據農民工年度監測調查資料顯示,20xx年我市700個農村居民調查戶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農民工[1]920人,佔家庭人口的比重爲39.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平均每戶擁有農民工1.31人。我市農民工呈現出男性多於女性、已婚多於未婚、31-50歲年齡者多、國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參加過技能培訓者多等基本羣體特徵;本地就業者多、製造業從業者多、生產或運輸設備操作者多等分佈特徵;從業時間增加、收入顯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縮小等就業特徵。

一、我市農民工基本情況

1、男多女少

從性別看,男性佔68.3%,女性佔31.7%。男女比例爲2.15:1,比XX年的2.23: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趨勢沒有改變,但近年來呈現出男性務工比重逐年上升趨勢。

2、八成以上已婚

從婚姻狀況看,已婚人員佔8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別爲85.0%和87.0%;未婚人員佔12.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別爲13.1%和12.7%;離異或喪偶的人員佔1.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3、近六成農民工年齡在31-50歲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爲41.3歲,其中男性爲42.3歲,女性爲39.0歲。

從年齡構成看,30週歲及以下的佔20.6%,比上年降低1.8個百分點;31-40週歲的佔23.7%,比上年降低1.4個百分點;41-50週歲的佔34.2%,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50週歲以上的佔21.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31-50週歲的接近六成,是農村居民家庭中非農就業的主體。

4、文化程度以國中爲主

從文化程度看,國小及以下佔13.8%、國中佔67.6%、高中及以上佔18.6%。我市農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國中爲主。

從年齡看,年輕人羣文化程度相對更高,30週歲及以下年齡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佔31.8%,比30週歲以上年齡組高16.6個百分點。

從性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佔21.5%,男性佔17.2%,女性比男性高4.3個百分點。農村女性勞動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擁有更高學歷才能勝過男性,在競爭中獲得從業機會。

5、參加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不足兩成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17.9%。其中只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佔24.2%;只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62.4%;同時接受過農業技術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13.4%。

從性別看,男性接受過培訓的比例爲19.4%,明顯高於女性的14.7%。

從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過培訓的比重越高。國小及以下、國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培訓的農民工分別佔14.2%、17.5%和22.2%。尤其是參加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國小及以下、國中、高中及以上接受過的比重分別佔9.4%、13.0%和18.7%,顯著高於參加過農業技術培訓的比重5.5%、7.7%和4.1%。

二、我市農民工就業分佈狀況

1、近九成以本地就業爲主

由於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爲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大量崗位,一直以來都是外地農民工務工的流入地。對我市農村勞動力來說,基本上無需外出就可實現充分就業。調查顯示,在鄉內從業的佔88.9%,是我市農民工最主要的從業地區;在鄉外縣內、縣外市內及國內其他省市從業的農民工分別佔5.8%、3.8%和1.5%。

從年齡和婚姻狀況看,30歲以上農民工更傾向於在鄉內從業,比重比30歲及以下的農民工高19.4個百分點;已婚人員選擇在鄉內從業的比例比未婚人員高23.0個百分點。

2、五成農民工從事製造業

從產業結構看,從事第一產業的佔0.1%;從事第二產業的佔60.0%,比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從事第三產業的佔39.9%,比上年減少1.6個百分點。

從行業分佈看,超過五成農民工從事製造業,佔51.3%,是吸納農民工就業最多的行業;其次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佔17.8%;再次是批發零售業和建築業各佔8.0%;隨後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7.4%。五個行業一共吸納了92.5%的農民工,比上年增加2.8個百分點。

3、近四成農民工從事生產、運輸設備操作等工作

從職業分佈看,經營類、管理類、技術類的從事人員比重較低。從事生產、運輸設備操作等工作的人員比重,佔39.8%;服務業人員佔13.5%;個體經營人員佔8.3%;專業技術人員佔7.3%;辦事人員及有關人員佔4.3%;商業人員佔2.0%;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佔1.2%;私營企業主佔0.6%;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佔0.1%;從事其他工作種類的人員佔22.9%。

三、我市農民工的就業時間和收入狀況

1、平均從業時間略增

XX年我市農民工人均從業時間爲10.9個月,比上年增加0.1個月,其中本地務工、本地非農自營、本地非農務工和外出從業時間分別爲0.5個月、1.4個月、7.9個月和1.1個月。調查顯示,有26.1%的農民在從事非農活動的同時兼顧自家的農業生產,務工務農兩不誤。

2、非農收入顯著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XX年我市農民工月均非農收入爲2535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佔1.8%;601-800元的佔2.6%;801-1200元的佔9.5%;1201-1600元的佔14.5%;1601-2400元的佔30.4%,2400元以上的佔41.2%。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農民工佔到了71.6%,比上年增加了14.4個百分點,呈現出收入大幅增長,低收入者比重減少的趨勢。

3、男女農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縮小

從性別看,XX年我市男性農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農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39:1,比上年的1.5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齡組的農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從年齡組看,41-50週歲年齡組農民工月均收入,爲2823元;其次是31-40週歲年齡組,爲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週歲以上年齡組,爲2224元;最低的是30週歲及以下年齡組,爲2205元。70後、80後是月均收入的人羣,他們從業多年,擁有較多的工作經驗,且年富力強,收入水平。

從收入漲幅看,漲幅最快的是30週歲及以下年齡組,增長25.6%;其次是50週歲以上年齡組,增長17.2%;第三是31-40週歲年齡組,增長16.4%;第四是31-40週歲年齡組,增長14.9%。增長幅度的高低正好與絕對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現出差距縮小的趨勢。

5、國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月均收入

從文化程度看,國小及以下、國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爲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26.2%、15.5%和20.4%,國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工收入,增速最小。

6、本地非農務工收入最低

從就業方式看,本地非農務工、本地非農自營和外出從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爲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別增長了18.1%、14.9%和16.9%,本地非農務工農民工收入最低,自營農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運輸業收入,批發零售業增速最快

從農民工從事的五大行業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別是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建築業、製造業和居民服務業,月均收入水平分別爲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別是批發零售業、居民服務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分別爲29.7%、21.7%、16.7%、7.1%和6.5%。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8

隨着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深層次的矛盾日益凸現,不穩定的因素不斷增加,職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因此,要化解各種矛盾,消除不穩定的因素,就必須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須要研究職工所關心的問題,要在分析職工思想狀況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

一、職工思想中的主流意識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廣大職工比以往更加關注改革開放的成果,更有了參與企業改革的積極性,他們也更關心企業的發展,維護企業的穩定和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他們身上更多呈現出的是支持改革、參與競爭、正視現實、自我發展、開闊視野,與時代共進的思想主流。他們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感增強了。通過調查我們感到,廣大職工對改革開放20多年來取得的成果總體上是滿意的,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擁護的,大多數職工對改革開放的評價是滿意或基本滿意。即使在困難企業,職工也沒有因爲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許多職工仍從大局出發,對改革開放的成果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二是對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隨着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職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職工思想的"熱點"問題已經轉移。許多職工都能認識到"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實施再就業工程"是企業改革脫困的必由之路。大多數職工對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們在調查時,有位工人是這樣說的:"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我不下崗誰下崗"!還有一個單位,在工友之間竟出現了新老職工都想讓對方留下來的感人場面。

三是對企業命運的關切度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職工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廣大職工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關心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職工對企業經營者的評判、對企業前途的關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應該說與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職工更加關心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關心市場的需求,更加關心企業的經濟效益了。

四是職工的就業觀念、擇業觀念也在不斷改變。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發生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價值觀念更趨實際。在就業觀念上他們更能正確對待職業和崗位,更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客觀地面對現實。即便是一些企業把崗位之間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個別職工仍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了低薪崗位。職工的擇業觀念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更多的職工看重的是人生價值的體現,他們更追求其自身發展的環境。個別工人說的更直接;只要能養家餬口就行。"職工的競爭意識和自主擇業意識正在不斷增強。

五是愛國主義思想不斷得以強化。近年來,廣大職工對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極大的關注。香港、澳門的迴歸,更激發了廣大職工的愛國熱情。他們對當前的中國臺灣局勢與和平統一祖國的前景,同樣十分關注。從職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數職工都能認識到,只有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職工思想中的消極傾向

由於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結構的變化,我國正經歷着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都已發生並將繼續發生變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長期積累的問題逐漸顯現,各種矛盾相對集中。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同職工羣衆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也在不斷增多。許多社會現象也會誘發職工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問題。職工思想認識中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會逐漸顯露出來,有些可能會引起職工的思想波動和心理失衡,職工表現出來的一些消極傾向,主要有以下五種心態:

一是矛盾心理。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職工的心理活動也比以前更活躍和複雜。大量的社會現象、大力度的改革對職工的心理影響也越來越大。目前,在職工中因工作、生活、婚戀、家庭、經濟、人際關係等問題,都會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在對待改革的態度上,有些職工盼改革、怕改革,產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們既厭惡"大鍋飯",又怕打碎"大鍋飯"去承擔風險;在用工上,他們既想參與競爭,又怕在競爭中被淘汰等。職工的心理壓力加大了,他們必須要面臨各種風險壓力、期待壓力和情感壓力。以前工作的穩定性和優越性給職工以極大的安全感,而今,心理上的安全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風險。

二是失衡心理。由於新舊體制同時並存,發展極不平衡。有些改革、方針、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職工心理"落差"較大,造成心理失衡。一些職工感到,改革總是以犧牲職工的利益爲代價,於是就有人認爲改革越深化,職工的地位越下降。儘管中央一再強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實到基層就顯得蒼白無力了。職工的心理失衡同社會和企業的急劇變化有着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面對社會的腐朽現象,許多職工表現出了一種消極的思想趨向,如用民謠作爲載體來發泄其不滿的情緒。職工對深化改革過程中部分企業領導幹部用權謀私、藉機斂財的現象深惡痛絕。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部分企業職工生活受到了很大沖擊,承受着來自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由於客觀條件與主觀的願望的反差太大,造成職工的思想活動向極端發展。一些職工認爲煤礦企業職工收入偏低,經濟地位下降,同時,也感到政治地位的降低。部分職工認爲國家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忽視了企業職工的利益,醫療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無一不在加重企業職工的負擔,產業工人付出的改革成本過高,這也是造成職工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是懷舊心理。煤炭企業進入市場後,由於供大於求,煤炭銷售難、貨款回收難、職工開資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職工不能正常開資,企業的生產不能正常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職工思想和行爲上出現的短期化傾向也就在所難免。個別職工可能就會產生越改革越不如從前的心理。一位老工人曾直言?quot;改革力度越來越大,工資拖欠越來越多,職工生活越來越差。"也有個別職工對國企三年脫困的信心不足,看不出國企改革的亮點,甚至有人把企業改制說成是"企業換牌子、領導換帽子、工人掏票子"。

四是自卑心理。一些職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隨經濟地位的變化而失落。部分職工的自卑感、壓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榮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礦工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很強,他們會爲自己是一名煤礦工人而感到無上榮光,但進入市場經濟以後,煤炭行業的職工收入遠遠落後於其它行業,於是,一些工人就感到在煤炭企業工作是進錯了門,在同其它好的企業相比時,他們的自卑心理相當嚴重,再加上市場經濟就是以效益論英雄,對虧損企業的職工可以說是不屑一顧。煤礦職工也就難免會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了。?五是依賴心理。在職工產生自卑心理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職工存在着依賴心理。煤炭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是十分嚴重的,大一統的觀念較強,長期受"計劃等上級下達,村料靠上級供應,銷售靠上級統包"的影響。"等靠要"思想嚴重,一切依賴國家,一切依賴上級。一遇到困難就找主管部門和上級領導,事事找上級靠國家。特別是一些資源衰竭礦井的幹部和職工放不下企業的架子,靠國家貸款,靠政府扶貧。以?quot;大鍋飯"都已成"大鍋湯"了可還不積極地去尋找出路,至今還有一部分職工仍然認爲自己進了煤礦的門就是國家的人,企業就要管他一輩子。

總之,在企業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職工的不良文化心態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誤,也有職工思想觀念上的偏見;既有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又有職工思想認識上的誤區;既有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有職工認識上的侷限;既有政策上的問題也有現實中的問題;既有主觀方面的問題也有客觀方面的影響。

三、對職工不良心態的調適措施

大量的事實表明,在社會轉型期,特別是國企改革不斷深化,但還未完全到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需重新調整,但市場機制還未完全形成,各種利益矛盾和衝突不斷加劇,在新的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的情況下,職工思想最爲活躍,極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文化心態,應該說,這是社會現實在職工思想中的客觀反映,但必須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如果不良心態不能得到調適,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會積澱成社會發展中的阻力,進而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有效的心理調適措施,通過文化整合、自我調控、環境影響、輿論引導、真情感動等措施,使職工排除心理障礙,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進行文化整合。面對改革攻堅、經濟關係、利益關係調整中出現的下崗、失業、分配差距過大等現實問題,面對新舊兩種體制交替過程中消極腐朽易發、多發、頻發的特殊歷史現象,一些職工在分辨先進與落後、主流與支流、正確與謬誤中產生了許多模糊認識,產生了許多心理矛盾。要消除這些心理矛盾就必須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對職工的心理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使職工思想、心理和行爲受到不同形式的影響。這一過程就是文化整合的過程。企業要加強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在職工心理調適過程中的影響、同化和整合作用,從而使職工開闊視野、順應趨勢、調整心態、更新觀念,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改革與發展的潮流中。

注重自我調控。職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思想反映,都可以從他們所從事的各種具體活動中找到依據。因此,我們要不斷研究職工思想變化的規律性,引導職工進行心理的自我調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調適。主要是把握思想脈博及時抑制職工的消極情緒、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單調乏味,保持職工對工作的興趣,讓職工循序漸進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礙的調適。注意爲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幫助職工妥善處理好人際關係,引導職工在情感爆發時,進行適度渲泄和放鬆,讓職工有張有馳,生活樂觀開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礙的調適。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和完善職工的個性心理,對職工進行信仰、信念、信心的教育,幫助職工養成具有責任心、進取心和事業心。四是焦慮心理的調適。在企業普遍進行減員分流的過程中,要讓職工有一種壓力和緊迫感,但要幫助職工克服過度的焦慮感,創造一種輕鬆的氛圍和公平競爭的條件。

優化企業環境。職工心理不僅會受信仰、信念、理想、需要、動機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還會受社會環境、企業環境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同的企業環境對職工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良好的企業環境會使企業職工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業環境會使職工產生一種消極的心理。企業通過正確的輿論、良好的風氣、規範的要求對職工進行長期的影響,使職工逐漸適應羣體的要求,促進職工個體行爲與羣體趨向保持一致。一個企業如果經營者公正廉潔,領導班子堅強有力,職工羣衆團結奮進、正氣上升、人際關係和諧,那麼,職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即使是一個落後的職工在這個集體裏也是很容易變好的。

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在國企深化改革過程中,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行爲取向必然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勢必會讓他們產生心理矛盾,發生思想上的混亂。輿論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輿論通過傳播能引起職工的心理變化,形成心理壓力,約束每個職工的言行。正確健康的輿論可以統一思想,凝聚人心,而錯誤的輿論必然會導致錯誤的言行。企業一定堅決以工作的輿論優勢,對職工的價值觀念、行爲方式給予正確的引導,特別是對職工存在的熱點、疑點和焦點問題進行解難釋疑,從而爲職工創造一種理通氣順的外部環境。

維護弱勢羣體的利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與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相結合。把維護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同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民主權利統一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爲一體。要做到了解人、關心人,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在對職工因利益受損和生活困難時所產生的不滿情緒給予及時疏導的同時,更要努力爲職工排憂解難。要知道人在困境中理想、信念最容易發生動搖,因此要特別重視做好弱勢羣體(下崗羣體、特困羣體)的思想工作,形成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同步,"輸血"與"造血"並舉,一時幫扶和經常幫扶共濟,工會幫扶和社會幫扶結合的全方位送溫暖工作的格局。

總之,新形勢下職工面臨新舊觀念的碰撞,思想問題也呈現出多樣性,表現爲急劇多變的趨勢,但其主流還是積極的、進步的,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這一變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不斷研究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抓住熱點、區分層次,因勢利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實做好新形勢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從而促進企業改革、推動企業發展和保持企業的穩定。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19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爲什麼患近視的人越來越多?

二、調查方法

1、通過網絡搜索,找出有關的資料。

2、詢問近視的同學,瞭解他們是怎麼近視的。

3、查閱有關書籍,瞭解普通人是怎麼近視的。

三、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4、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5、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6、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7、不合理飲食

8、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爲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

五、建議:

(一)看書時坐姿必須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鐘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醫師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爲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還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眼睛,從我做起!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0

早飯其實很簡單:一杯牛奶、幾片面包、幾片水果……。這樣,就能讓你一上午不忍飢挨餓、疲憊不堪,可是,在我們班上,有許多同學的早餐質量不能得到保證。

例如:有一些家長是由於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爲自己的孩子做早飯;有的家長則是天天給自己的孩子做早餐。對此,我對幾位同學的家長進行了詢問,家長對關於孩子的早餐問題的看法和觀點如下:

(一)、做的家長的看法:

1、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應該多補充一些營養,所以,早餐是一定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會感到很疲憊。我有的時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飽,一上午都會感到很餓,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長的看法:

1、大多數家長持漠不關心、滿不在乎的態度。覺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無所謂。

2、一小部分家長提出應該關心,但是,由於種種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這一環節。

3、還有的家長提出要馬上改進。

有些人可能會認爲不吃早餐的人佔少數,那麼——你就錯了。

通過調查,在我們五年級(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學,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夠科學。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攤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麪包、牛奶、雞蛋爲主。不吃的有17人。具體情況如下:

由此可見,在衆多的同學當中,不吃早飯的竟然佔到了全班的多一半!這是家長偶然的一次忘了嗎?根本不是,那是家長壓根兒就沒有在意這件事情。而在吃早飯的同學中,在小攤上吃得又佔到了一半。大家要知道,小攤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極其不衛生的,吃了對人體不但沒有好處,還會造成危害。日復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會染上疾病。

據資料顯示:按照我國學生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譜中的各種營養素含量應占全天供給量的30%左右。而我們(青少年)現在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所以,早餐必須要吃一些有營養的食品。

按照“五穀搭配、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樣搭配”這樣的基本原則,我們應該做到儘可能使營養早餐達到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經日本專家研究發現:如果平均下來,一餐約佔三分之一的熱量。早餐是高熱量的,在吃完之後,燃燒脂肪的速度就會降低,再配合低熱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積。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簡單的人,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精神也會比較差;等到午、晚餐的時間,脂肪消耗的能力變差,而又吃進高熱量的食物,結果是吃進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多。早飯是人們在午前進行活動、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沒有吃好早飯,攝取的營養不夠充分,就會使人無精打采,注意力難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一定要都吃早餐。營養早餐中應該由粥面類、麪點類、冷菜類這三部分組成,在餐後加一、二份瓜果以補充一些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

最後,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夠幸福、快樂、健康地成長!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1

一、問題的由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金錢觀,價值觀,消費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在現實生活中,在校高中生幾乎是純粹的消費者,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消費。作爲有創新意識與強烈求知慾的當代高中生,我們很有興趣知道,順德高中生的消費慾望,消費方向是什麼?影響因素又是什麼?他們的理財能力怎麼樣?圍繞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展開了題爲“關於順德高中生消費狀況的調查與思考”的綜合實踐活動。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通過這次研究,一方面可以對當代順德高中生的消費狀況與消費觀念進行考察與反思,從而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就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幫助順德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端正消費行爲。另一方面,通過這次研究,可以培養我們組員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三、課題研究方法及途徑:

1、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小組討論法、採訪法;

2、途徑:上網、到圖書館查找資料,採訪,問卷調查。

四、研究步驟:確定課題→設計調查問卷→開展問卷調查→統計 數據,分析問題→小組討論提出看法→撰寫研究報告

五、研究過程:

1、準備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先確定課題的研究方法及步驟,制定活動計劃,確定要開展的活動,併合理地分工,做好準備工作;

2、研究階段:

①查找資料:主要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對資料進行一定分析,以此對當代高中生的消費觀念有初步瞭解,以便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

②問卷調查:根據查找到的資料,結合我們自身消費的實際情況,經導師指導和小組討論,挑選20道有代表性的問題製作成調查問卷,並對順德各鎮部分高中生進行調查,統計百分比。

③個人採訪:在校內選取個別有代表性的同學進行個人專訪,瞭解他們的消費狀況及消費觀念;

④討論,分析調查結果,得出相關結論;

⑤就發現的問題與導師進行商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研究結果:

⑴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A、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同學的消費比較理智,有76、6%的同學認爲錢該花就花,16%的同學認爲應儘量節儉,只有約7、4%的同學選擇了有錢儘管花。就個人消費而言,有80%的同學以經濟實惠爲主要標準。這些數據,反映了受訪學生中大部分有較好的消費習慣,且勤儉節約在順德高中生心目中仍有一定地位。

B、對於影響消費的因素,有66%的同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非獨生子女表示受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最大,而這一比例在獨生子女中僅爲14、2%,這說明在以自己實際情況爲主導的消費前提下,非獨生子女表現出比獨生子女更強的家庭觀:

C、零花錢的來源及數量。受訪學生中,接近98%的同學的零花錢來自於父母。而平均每週的零花錢普遍在100元以下,這個零花錢數目比較合理;

D、理財能力較強。有50%的人能節制地使用零花錢,有47、8%的同學對使用零花錢有一定的計劃,其中有20、21%的同學能堅持計劃。關於有否紀錄花錢情況,有57、45%的同學從來不記,只有6、38%的同學一直在記。至於零花錢夠不夠用的問題,有48、94%的同學表示僅僅夠,有40、43%的同學每個月都有錢剩餘,其中獨生男同學每月有錢剩餘的比例更達到了63、64%。以上數據表明,同學們普遍能較好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錢,也能對零花錢的使用進行一定程度的計劃與節制,說明受訪學生的理財能力較高。

E、零花錢的最終用途。41、49%的同學的錢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着服飾上,21、13%用在學習方面,15、96%則花在娛樂方面。這反映了食品開銷仍在高中生消費中佔主要位置,而學習開銷在當中也佔有比較大的比重,說明高中生還是比較注重知識方面的消費。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2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國小生爲了買自己心愛的東西,經常不吃早餐,由此便形成了“早餐馬虎、午餐湊合、晚餐豐富”的飲食方式。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大家的學習、健康,甚至以後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響。這幾年來社會上一直在宣傳科學飲食,關愛健康,那麼早餐問題有沒有很好被重視呢?因此,我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瞭解同學們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並提出好的建議,使大家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調查方法

1.我們設計併發放了10份早餐情況調查問卷,對10位國小生進行了調查, 其中收回問卷10份,有效問卷爲10份。

2.對自己身邊的同學進行觀察。

3.在網上尋找相關資料。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我還在校門口路邊攤調查,一放學,校門口路邊攤又“排長隊”,衆所周知,路邊攤的衛生實在令人擔憂,早餐沒吃,使路邊攤生意“日益興隆”,也使學生的健康失去了保險。高達95%的老師認爲沒吃早餐最主要的影響是學習效率低。如果我們把課堂比喻成正餐,課間十分鐘像零食,用零食代替正餐是否有利於健康,大家心裏都明白。但對早餐的重要性,同學們並沒有正確的認識。

2. 我還知道不吃早餐的大多都是平時沒有生活計劃。有生活計劃的人都習慣吃早餐。

3. 通過這次研究,我發現了吃早餐的好處, 我希望同學們能每天吃早餐。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3

一、家長對孩子的寫字教育重視情況

問卷調查顯示95.6%的家長認爲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64.7%的家長認爲自己孩子的執筆姿勢不好,只有24.9%的家長多次對孩子的寫字姿勢、方法進行指導。爲什麼意識到寫字問題卻缺少指導呢?因爲只有11.3%的家長認爲自己有能力指導好自己的孩子寫好字。其他一些調查信息顯示大部分家長自身對寫字的一般常識瞭解不夠,對正確的執筆姿勢沒有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書寫水平不滿意,導致他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指導自己的孩子寫好字。64.9%的家長認爲學生寫好字主要取決於學校老師的指導。

二、學生對寫字重視情況

通過對調查的材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到95%的學生是想把字寫好,70%的學生認爲練不好的原因是不知道怎麼練字,30%學生認爲寫字常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45%的學生認爲寫好字作文能得高分,37%的學生認爲寫好字能提高自身的能力,77%的學生認爲要想練好字必須要求老師和學生制定詳細的計劃,做到持之一恆,常組織一些寫字活動,老師越嚴越好,23%的學生認爲靠自學較好。

抽查結果顯年級學生執筆姿勢錯誤率高達77.3%,學生錯誤執筆姿勢的主要表現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執筆太低、手指抓抱筆桿、手腕扭曲、執筆太豎。學生執筆的錯誤姿勢表現形式往往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幾種一起出現的。

調查中還發現學生執筆的正確率並未隨着年級的增高而提高。這說明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沒有注重寫字姿勢的教育,沒有一貫的要求去指導學生的執筆姿勢。而學生由於要寫大量的作業,爲了追求速度,無暇顧及執筆姿勢正確與否,以致有些正確的姿勢也開始慢慢變型。據筆者的跟蹤調查,國小生要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至少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且需老師、家長、學生共同的努力。

三、應對策略

1、重視正確執筆姿勢的養成

在八年級的學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經形成了錯誤的執筆姿勢和書寫姿勢,要糾正這一錯誤是很困難的。這時教師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寫字的姿勢,讓學生記住順口溜,頭正,肩平,臂張,腳分開,“三個一”要求記心上。這裏的“三個一”是指筆尖離手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子離桌一拳。利用教學掛圖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的姿勢,逐漸形成習慣。正確的姿勢一旦形成,會使學生受益一生。我們還讓學生牢記“執筆歌”,利用指託規範學生的執筆姿勢。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正確的執筆與書寫姿勢。同時,學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用認真的態度去練字,使學生能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

2、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和教學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師”,勿庸質疑,教師的寫字水平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寫字好的老師也往往會更加註意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培養。學校要請書法老師對其他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語文教研組可將正確的執筆姿勢的養成作爲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提高教師重要性的認識,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3、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督促子女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

教師要利用家長會向家長講明執筆姿勢和寫好字的關係,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優勢,學生在家中要寫作業時,家長要密切配合,時常提醒子女注意執筆姿勢的正確性,手把手糾正其錯誤姿勢。

4、營造良好的班級寫字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

國外有研究表明,對兒童影響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師。教師可把班裏寫字好姿勢又規範的學生作爲榜樣,讓他們去當小老師,動員全班的力量對同學的執筆姿勢進行監督。教師要經常進行“看誰寫的好,看誰姿勢正確,看誰進步快”的寫字比賽,使學生人人爭當上遊。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4

一:問題的提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了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世界才能一目瞭然,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但進入高中以來,我們班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了眼睛,同學們的視力越來越差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近視?爲什麼會引發近視?近視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預防方法?

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

二:調查目的:調查我校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三:調查方法:

1、通過網上調查和詢問同學,老師,瞭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走訪當地國小,國中,瞭解近視的發病率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四:調查結果:

1、現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爲22、8%,中學生爲55、2%,高中生爲70、3%。

2 、近視的原因

專家分析,主要是四點原因:學生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眼保健知識;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眼營養。其中,63%的學生用眼時間過長,60%的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50%左右的學生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60%左右的學生缺少眼營養補充。

因此,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看書學習,這是因爲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尤其是在高中生階段有較多的作業和考試,導致了兩長一短的現象,即每日學習時間長,一次連續作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5

爲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爲我組的分層教學教改工作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我們在全校高二範圍內展開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調查統計

1.課堂表現:40%的學生主要以聽老師講爲主,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與老師同學互動的學生佔到40%——50%;25%的學生能做到邊聽,邊想,邊記;有近20%的學生課堂上處於發呆或開小差狀態或只是坐那兒聽老師講課。

2.課前課後表現:多數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不強的,50%以上的學生能夠通過查閱資料或向別人請教來解決難題;在小組學習中大都能夠大膽發表意見,參與討論。

3.自覺學習方面:自覺學習和自覺準備方面學生表現一般,他們大都在學習委員或老師的督促下去學習,課前準備也不充分,可見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養成。

4.關於自己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方面:60%以上的學生喜歡與同學進行交流學習,同學之間進行討論等等。

二、研究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得知,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首先,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如:不能能動性地聽講,不能主動預習與及時複習學過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好品質。其次,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困難,各方面能力均有欠缺,這有待於通過有效、紮實的學習來解決。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6

一、調查背景:

漢字教育是本次課程標準修訂工作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從第一到第四學段始終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強調書寫的規範和質量。雖然低年級和中年級在會寫字數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新課標”對寫字的質量要求提高了。語文“新課標”還在第三部分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求,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國小1—6年級,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提高書寫效果。教育部《關於中國小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的頒佈,更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中國小開展書法教育的意義,意見中對落實書法教育提出了各項要求,同時提出要加強書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書法教育教學研究與指導水平,重視書法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可見在新的歷史時期,寫字教學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爲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我們進行了一番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內容:

1、調查對象:

全校學生及家長代表。

2、調查內容:

(1)學生對寫字姿勢的認識和寫字教學的認識。

(2)家長對學生執筆方法的認識和關心程度,糾正孩子寫字姿勢的建議。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設計《國小生寫字情況問卷調查表》,對456名學生進行調查。

(2)設計《國小生寫字情況問卷調查表》(家長卷),對90家長展開調查。

2、現場調查法:

在寫字課上,查看學生的作業及學生的寫字過程,仔細觀察學生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等狀況並進行記錄,獲取第一手資料。

四、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可看出90%學生在主觀上是喜歡寫字和上寫字課的,然而他們的書寫姿勢和執筆方法合格率卻不到65%。通過觀察學生寫作業,我們發現57%的學生能做到書寫時的“三個一”,68%的學生執筆姿勢正確。學生錯誤執筆姿勢和坐姿的主要表現形式依次是手指執筆太低、太豎、手指抓抱筆桿、手腕扭曲、頭趴太低、身體緊貼桌子或離課桌太遠,學生執筆的錯誤和坐姿的不正確往往是綜合呈現。

通過家長問卷調查顯示:100%的家長認爲孩子寫一手好字還是十分必要的,應及時糾正孩子的寫字姿勢。我們也能清楚的感受到有70%的家長自身對寫字的一般常識瞭解不夠,對正確的執筆方法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他們沒有信心和能力指導自己的孩子寫好字。50%的家長認爲自己小孩的執筆姿勢不好,但只有30%的家長對孩子的寫字姿勢、方法進行指導。

原因有以下幾點:幼兒園過早的寫字,讓孩子掌握了錯誤的姿勢,糾正很難。加上年齡偏小,學生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會覺得很難。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還發現高年級的學生由於要寫大量的作業,爲了追求速度,無暇顧及執筆姿勢正確與否,以致有些正確的姿勢也開始慢慢變型。家長認識不到位,對老師的過分依賴,使得老師在學校進行的關於寫字姿勢、字形等方面的指導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寫字課上缺乏指導,語文課上寫字環節匆匆而過,其他科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上,疏忽了寫字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書寫姿勢糾正不力,書寫質量不高。

策略如下: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從一年級抓起。要求教師在此階段要強化訓練,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寫字的姿勢方法,各科教師都要注意經常示範,耐心引導,課堂給學生寫字留足空間和時間。堅持天天寫,堂堂練,以便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書寫姿勢的指導和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堅持上好寫字課,採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編兒歌,講書法家的故事等激勵學生愛寫字,願意認真寫字的意識,並進行多元評價。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讓家長先了解正確的執筆、寫字的姿勢方法,並在家督促子女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多開展班級、學校寫字專題比賽,爲學生搭建展示平臺,激發寫字興趣。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7

手機是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品,特別時不少年輕人外出時少了手機就像丟了魂一樣。而什麼樣的手機,更受消費者歡迎?品牌知名度高、網速快、售後好,如果再加上價格合理,那麼這樣的手機消費者將滿意度“爆棚”。

日前,一項關於3C產品消費的客戶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手機品牌最看重的項目中,知名度、售後、價格、網速四項的合計人數佔總投票人數的74%。可見,這四項對與人們的選擇來說有多重要。

上網速度推崇

“我選這款3G手機,就是看中了它的上網速度。”日前,在武昌某公司工作的徐先生表示。此次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最認可的手機功能中高居榜首的是能上網,佔投票人羣的24%。此外,擁有10%以上的還包括軟件下載(14%)、遊戲(14%)、視頻通話(12%)以及導航(10%)。還有一些消費者表示,如果擁有手機電視和視頻點播、手機郵箱、手機辦公、手機炒股等,感覺就更好了。

頻繁死機遭不滿

也許是因爲智能手機升級太快,一些技術留下的漏洞難以抵擋網絡病毒的攻擊。亦或是手機功能對層出不窮的下載軟件難以兼容,突然死機成爲不少手機的“常見病”。

調查顯示,有51%消費者對手機頻繁死機感到最不滿意。另外,讓消費者感到不滿的還有續航時間太短、程序兼容性不強以及售後服務不到位。“這些問題都是享受智能手機的高科技成果帶來的煩惱。”讀者秦先生表示,總有一天這些不穩定的表現、如今常見的問題將被克服。

售後服務備受吐槽

“購買手機時銷售人員說,很值、不貴。”消費者張先生說,等他買回手機發現問題後再去找賣方,就遇到了賣方的銷售部門與售後部門互相“踢皮球”現象。

在給本次滿意度調查提的建議中,張先生對品牌手機售後服務的感受很具代表性。還有消費者表示維修費用偏高,也有人表示國產手機質量和售後服務都有待提升。不過也有相當多的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給工作、生活、學習帶來的便利性給予了肯定。因此,有52%的消費者對手機的總體情況感到滿意,7%非常滿意,19%覺得一般。另外,還有22%感覺不滿意。

對於手機的情況,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消費者的體驗及滿意度情況,纔是商家最應該重視的。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8

一、調查目的與方法

隨着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改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爲當代的中學生,他們的消費狀況如何呢?爲了瞭解學生的消費現狀,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們從消費來源、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觀念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此次調查採用個別諮詢的調查方法,共調查210人。調查以四中各年級學生爲對象,其中七年級學生120人,佔調查人數的57.14%,八年級學生50人,佔調查人數的23.81%,九年級學生40人,佔調查人數的19.05%,男生100人,佔調查人數的47.62%,女生110人,佔調查人數的52.38%,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中學生消費現狀與特點

1.中學生是經濟上不獨立的羣體,大部分同學消費趨於合理。

調查中發現有95.7%的中學生的生活費用來源於父母的勞動收入,有4.3%的中學生生活費用來源於親戚或政府救濟。對父母經濟上的依賴是中國學生的共性所在。大部分學生的消費趨於合理,每週的生活費用在50元以下的有57.8%,在50-100元的有32.2%,100元以上的有10%。平時上學,走路上學佔38.7%,騎自行車上學佔30.6%,坐公共汽車佔10.7%,其他(坐出租車、父母單位的公車)佔7.6%。在花錢時,能考慮到要節約、有計劃或能想到父母賺錢辛苦的同學佔78.8%。在穿着方面首先考慮到適合自己的有67.8%,不刻意模仿明星穿着打扮的同學佔62.7%。這說明同學們能考慮自己的家情,做到適度消費。 2.少數同學超前消費、盲目消費現象嚴重。 ……

3.學生的“人情消費”普遍,浪費現象嚴重。 ……

4.穿着消費趨於高檔化 ……

5.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不協調 ……

三、消費現狀的原因的分析

任何一種現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現象相聯繫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不合理消費是多種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首先整個社會在由溫飽向小康過渡,現在的中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家長們格外關注孩子們的身體發育和物質享受。只要有能力,家長對孩子們的消費很少會去限制。即使經濟條件不怎麼好,有些家長也會千方百計去滿足孩子們的要求。於是,使孩子習慣了“以我爲中心”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吃的講營養,穿的要名牌,用的需高檔,玩的求排場”的生活標準。

其次,在社會上一些廠商對商品誇大其詞。如,美觀誘人的各類學習文具廣告,形形色色的各類高檔食品、名牌服飾等,漫天飛舞使得缺乏辨別能力的中學生無所適從。同時,有些大衆媒介、影視文化等傳播不恰當的消費觀念和宣傳不適宜的消費內容,使得中學生們過早的熟悉了成人的消費方式和消費標準,於是便追求名牌、講排場,一擲千金。

四、對策和建議

既然學生消費的誤區是多種因素合力造成的。那麼要轉變學生的消費觀念,糾正學生的不良消費習慣,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1.家庭是學生消費習慣養成的第一因素。家長的行爲極易影響學生。因此,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和社會,教育子女勤儉節約,教孩子從小就懂得區別需要什麼和想買什麼。對子女的消費攀比、浪費不可縱容。

2.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的教育、引導。學校可制定一套引導學生消費的計劃和措施,及早引導學生學會理財並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社會是學生消費的大環境。因此培養學生科學的消費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社會應協調各方面力量,爲學生創造一種輕鬆和諧、積極向上的消費環境,營造一種節儉光榮、合理消費的社會環境氣氛,形成大家齊心協力關心消費教育的合力,爲學生提供一種正確的消費導向。

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篇29

一、背景

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高中畢業後就讀高校,接受大學教育,這對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現階段對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處。但是任何事情的有益存在總是有一定的時間期限,如今隨着經濟的泡沫化加重,經濟危機像是潛伏在人們心中的炸彈,總是在沒注意的時候突然爆發,失業、裁員等等與職業有關的詞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一切對於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那充滿豪氣的理想抱負無疑是很重的挫傷,使得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校的大學生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擇業必須符合自身條件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的現實。否則就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導致社會上有很多空閒的職位,而同時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最終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走在校園裏,我們所能看到的是滿懷信心和對未來憧憬的莘莘學子,在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到他們即將面臨的是什麼樣的激烈的競爭,但是現實卻絲毫不顧惜這一切的美好。放眼望去,人才市場上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羣和數不清的個人簡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們昭示大學畢業生“大衆化”時代的來臨。就業形勢遭遇“寒冬”,大批大批的大學生涌入

人才市場,他們手裏抱着一摞摞的材料,心裏懷揣的是堅持四年甚至更久的夢想。然而,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考慮考慮”……

真正承受着最大壓力的是那些還在象牙塔裏,對自己的未來還不知道怎麼實現的在校大學生。這些人擁有最天真的夢想,同時也擁有最莫名其妙的壓力,這些壓力各種各樣,然而最大的是社會造成的壓力。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報道,“某某大學生因爲就業壓力大自殺”永遠能夠輕而易舉地成爲網站的頭條。

大學生普遍選擇的是收入穩定,社會地位較高,各種福利待遇優渥的用人單位。可以這麼說,幾乎每個學習管理類的學生都夢想着成爲企業高管。僅從個人主觀願望看,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但從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來看,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需要更多地考慮到社會的要求,把自己對職業的期望也社會的要求統一起來。

這樣的現象在如今社會已不是個例,我們必須對此重視。作爲如今在讀的大學生的一員,我認爲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合理規劃我們的職業理想,所謂合理,是指我們必須把個人理想深深地與國家發展現狀聯繫起來,要符合當前國情,而不是盲目的暢談“我喜歡做什麼”。 這就要求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着眼現實,認識到擇業需要以自身的能

力和素質爲基礎,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牢專業基礎知識,提高素質,並不斷的完善自我。

我決定行動起來,去了解同學們的想法,以一次問卷調查的形式蒐集同學們的想法,從而歸納出可以代表大學生就業傾向的結論。

二、調查設計流程

調查對象:西南大學本科在讀生

調查方式:問卷形式

彙總得出結果並進行分析

三、結果展示

1.畢業後的明顯就業趨向,且我校選擇就業的大學生中大多青睞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就業。調查顯示,選擇直接就業的大學生爲66%(而且會選擇江蘇或其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爲我國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之一,民營企業發達,外商投資繁多,對外來人才的需求量每年逐漸增大),準備考研的被調查者爲26%,準備出國深造的爲5%,選擇自主創業的僅爲3%。

2.畢業後部門傾向——更傾向於在外企或政府部門等待遇好的部門就業。

從畢業大學生的就業首選企業來看,選擇中外合資企業的爲33%,選擇民營企業的爲21%,選擇政府部門的爲20%,選擇事業單位的爲 16%,選擇國營企業的僅爲9%。

我校大學生就業中,有53%選擇的是中外合資企業及政府部門。這其中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喜歡挑戰性,在中外合資企業中充分鍛鍊自己的能力,學習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另一類是喜歡穩定性,在政府部門中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寬鬆,壓力較輕。這從近幾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萬人擠過獨木橋”的現象中可以得到有利證明。

3、對於支援西部,響應國家號召,我校大學生的認識覺悟還不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支援西部、欠發達地區意識不強。在所有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僅有10%的人選擇毫不猶豫去西部, 26%的人選擇想去,但是有各種顧慮,48%的人沒有考慮過。僅有10%的人選擇毫不猶豫去西部。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大學生沒有形成服務西部的意識。這與西部地區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氣候複雜與江南地區形成的鮮明對比有關。而目前在校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父母親對其百般呵護,怕在外吃苦受累。

4、目前大學生對薪水的要求比往年有所下降,更趨於理性化。在被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普遍要求月薪在20xx元以上,有的大學生對初次就業的月薪待遇只要求在 1000元以上,對於月收入達不到期望值的崗位,爲了能鍛鍊自己,積累工作經驗,部分學生願意把薪金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大學生對薪金期望值集中在1000—20xx元/月,就業心態趨向理性化。

5.一部分大學生準備自主創業,尋找發展的新途徑,大多數學生的思想還比較守舊,希望找到一份穩定的,沒有風險的工作。從調查看,選擇自主創業的僅爲3%。大學生之所以認爲自主創業不是一種理想的職業選擇,是因爲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基礎都十分匱乏。創業意識的培養與高校教育者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再次,政府相關部門要建立對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扶持體系,如成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會等。

四、小結

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與分析,發現有利於自我發展是當代大學生擇業考慮的主要因素。就業傾向標準從“內在精神型”到“外在功利型”,大學生擇業的功利色彩凸顯。擇業取向從“一元”到“多元”,大學生擇業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

四、問題分析

1.個人選擇問題

1)大部分的學生能根據個人的理想、所學專業以及個人愛好選擇合理的理想職業,少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理想專業不清楚,或者選擇不切合實際。

2) 大學生不願降低就業期望值。大學生的職業理想主要集中在高薪職位和發達的東部地區,而投身於西部的學生偏少。

2.社會在這一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 教育的“自娛自樂”難辭其咎: 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這是教育本身的問題。這些年教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許多專業設計上,只是盲目地增加專業,而在教學內容上沒有和實際工作部門以及企業銜接,造成很多學生畢業以後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2) 結構性矛盾是主因:畢業生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有很多方面,從地域分佈上看,城市和發達地區吸引力較大,而農村和欠發達的偏遠地區就沒有人願意去。從學科專業上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就業需求在上升,而文科的需求比較冷。還有在性別上,用人單位對男性畢業生的需求大於對女性畢業生的需求。從學歷上看,是研究生好於本科,本科好於專科。一方面,大學生過剩難於就業,另一方面,一些基層單位、欠發達地區,還有一些特殊專業需求,反而還缺人。

3) 擴招加劇了就業難度: 現在國家增加研究生擴招比例,鼓勵大學生考研、考博,表面上看是緩解了就業壓力,但實質上這部分人並未就業,只是暫緩了就業。另一方面,看似提高了大學生的教育水平,但是這種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否適合社會的需要,是否有教育浪費的情況出現,換言之從社會分工的角度講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博士、碩士,如果在未來出現高學歷畢業生過剩的局面,造成學歷貶值,將會造成社會勞動力分配不均,周而復始將走上一條惡性循環之路。

五、建議提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的就業不僅牽涉大學生本人的利益,而且牽涉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足夠重視。針對畢業生擇業意向調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爲應着手從畢業生和學校還有政府這三個主體出發做好工作。

1、大學生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先就業後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時刻牢記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職心態;早就業早獲經驗,勝於空等;腳踏實地,降低過高的期望值。

2、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重視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艱苦環境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還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3、政府要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積極開發和利用好網上人才招聘。鼓勵大學生“放心”謀職和自主創業(如果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一年內減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畢業生存放檔案的費用等)。

六、結束語

在瞭解了我們當今大學生的擇業傾向之後,我相信只要對大學生開展科學規劃職業類型的活動課,便可以糾正我們心中傳統的職業觀,制定與現實相符的職業規劃。“書生意

氣,揮斥方遒”不再是盲目的,而是緊緊與國家發展相聯繫起來的,我們一樣可以懷着美好的憧憬來一展所長,而且多的是對職業概念的深層理解,多了份成熟的認知,與我們職業道路有益無害,保證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大學生活是美好的,沒有像高中那麼繁重的課程,有很多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因此大學生心理的負擔不是很重,可以算得上無憂無慮,我們對未來滿懷期待,希望可以一展所學,實現抱負。我自然希望我們每個人走出大學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打造出一片廣闊的天地。“幹一行,愛一行”在現代化社會依然有很大作用。“先就業,後擇業”也是職業選擇上長勝不衰的話題,只要我們本着這些正確的原則,以積累經驗爲先,加之以施展才華,脫去嬌生慣養的外衣,穿上勇於體驗艱苦的環境的戰甲,去需要我們的地方建設新的天地。如果能做到這步,我相信前途一片光明,因爲沒有什麼是克服不了、戰勝不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