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3W

農村留守兒童處境究竟是何狀況?近日來,在新寧縣團縣委的帶領下,我們對該縣清泉村進行了調研,該村留守兒童正面臨着5個“缺失”,即親情上缺失“慰”,生活上缺失“幫”,心理上缺失“疏”,學習上缺失“導”,安全上缺失“護”。5個“缺失”字字句句沉重地告誡家長,提醒學校,警示社會。由於留守兒童失去了他們應當擁有的成長條件,乃至人格發育不夠健全,行爲習慣有失規範,學習成績一般較差,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些留守兒童身體沒有長成,過激的性格和行爲卻提早成熟,如內心封閉,孤獨離羣,心理逆反,學習敷衍,甚至迷戀網吧、混入社會等不一而足。面對這一新形勢下形成的社會難題,經過近日來工作調研實踐表明農村留守兒童急需少一點“缺失”,多一點“共享”。

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調查與思考

“缺失”是客觀存在,“共享”需要我們爲之創造。我們着重從三個方面入手開展留守兒童調研工作,以進一步瞭解留守兒童的現狀,讓更多的人去關愛留守兒童。

一、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加重零距離的關愛氛圍

零距離的關愛本屬於父母親人的,我們如能將農村基層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以一種組織機構形成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中來,定會給留守兒童創造一種新的氛圍,讓孩子心情舒暢的置身其中,親身體驗到來自父母親人以外的關愛。清江橋鄉清泉村人多田少,外出務工人員多達百餘,其中父母全部外出的就有26家,留守孩子處於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是父母離異或一方亡故的有6名,他們的細小心靈過早地受到傷害;二是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有5家,孩子們受教育的隨時都可能被貧困吞噬;三是監護人沒有家庭管教能力的佔50%,孩子們的成長處於“信天游”的狀態。改變這種狀況不能只靠“外援”,充分發揮村、支兩委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團縣委在清泉村正式建立留守兒童綜合教育管理工作試點,做到有由村支兩委成員組成的領導小組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協會,有在村內選拔的義務輔導員,有固定“走訪日”,有總結表彰長效機制。清泉村關心下一代協會還特別規定村支兩委人員分片監護留守兒童,村民組長協助監護人監護本組的留守兒童。爲加強聯繫,該村關心下一代協會還制定了聯繫學校和家長的特別信函,共同幫教留守孩子。

隨着組織機構的建立,明確基層幹部幫教留守孩子的責任,爲留守兒童新增了不少代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加強了零距離的關愛氛圍。

二、建立結對幫教機制,爲留守孩子彌補“缺失”

清泉村留守兒童綜合教育管理試點,另有一個突出特色,即是對留守孩子“幫教結對”單位較多,“雙邊關係”穩定,而且收到顯著成效。相關單位都與清泉村1至2名留守孩子結對幫教。幫教活動克服形式主義,具有三大特色:一是結對單位一般都是主要領導,親自參加結對幫教和走訪活動,給鄉村和留守兒童產生激勵效應;二是結對幫教活動經常開展鼓舞自信心、培養團結協作等活動,如每年的總結表彰活動,按季進行的集體走訪日活動等;三是結對單位堅持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幫教,除了按共同約定的以單位名義給留守孩子一定資助外,精神鼓勵尤爲突出,如雙胞胎兄弟陳雙雙、陳雙喜,父親患絕症久治不愈,亡故後家貧如洗,母親爲還債帶着病體外出打工,成爲該村最貧困的留守孩子家庭。在縣、鄉、村三級呵護下,已讀八年級的兩兄弟很有長進,不僅主動跟隨爺爺上山撲滅山火,學業成績也大有進步。

留守兒童從幫教結對中“少一點缺失,多一點共享”,普遍出現成績進步、行爲規範、熱愛勞動、尊敬長輩的良好反應,這已成爲村支兩委、孩子家長的共識。

三、組織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讓留守孩子獲得份外“補償”

爲實現給留守兒童的“共享”承諾,團縣委開展了多種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讓其他孩子擁有的他們一般都有,其他孩子沒有的他們甚至也有。這樣,留守孩子的“缺失”進一步少了,而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共沐時代雨露的機會就多了。

一是在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全村中小學生中開展“比學習、比勞動、比安全、比文明禮貌、比愛護環境”活動,鼓勵未成年人特別是留守兒童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每年8月都要爲未成年人召開總結表彰會議,對“五比”積極分子和考入大學及重點中學的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二是召開別具一格的留守孩子家長、結對單位會議。家長會議程包括結對雙方談話、村委和家長代表報告留守孩子情況。

三是組織清泉村未成年人、留守兒童開展“爲崀山申遺加油”活動,這是對清泉村留守兒童的特別補償。這次活動的主題即是“爲崀山申遺加油”。通過活動,讓清泉村的未成年人、留守孩子懂得崀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意義和自己的責任,將“保護青山綠水、致力崀山申遺”等口號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上,既陶冶自身,又影響他人。當他們邁步在縣城大街和崀山街道上,當他們徜徉在崀山景區的新修棧道上,當他們高喊着“爲崀山申遺加油”的響亮口號時,我深信,留守兒童們很可能忘卻自己是個“留守孩子”!

留守兒童是未成年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現實而艱鉅的社會系統工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讓留守兒童少一點“缺失”,多創造一些“共享”,才能真正實現農村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和諧,才能讓留守兒童的頭頂早日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