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協調民族關係工作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W

根據迪民宗發[XX]2號《關於開展民族團結穩定工作專項調研的通知》精神,按照有關要求,**縣民委於XX年2月19日至29日在**縣**鎮開展了關於回族居民在協調民族關係方面的社會調研,此次調研以深入實地、走訪羣衆等方式進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鄉鎮協調民族關係工作調研報告

一、**鎮回民基本情況

**鎮地處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腹地的高山峽谷區。東南部與本縣羊拉鄉、奔子欄鎮相鄰,西部接雲嶺鄉、西北連佛山鄉、西藏自治區芒康縣,東西靠雲嶺山脈,是一個典型的雪山峽谷鎮。**鎮轄墩合和阿墩子兩個社區,巨水、阿東兩個村委會,37個村民(居民)小組,67個自然村。總人口爲7886人,**鎮的回族都居住在阿墩子社區,共36戶,173人。長期以來,**鎮的回族居民雖然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他們與當地的藏族羣衆和諧相處,已經形成了一種團結、和睦、互助的民族關係。

二、**鎮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居民歷史淵源

在走訪當地回族居民的過程中,據介紹,**縣**鎮附近,於清朝雍正年間,發現銅礦及銀礦。山西、陝西、雲南大理等地的人,前來採礦冶煉。後來,礦洞倒塌,死傷多人,這些採礦人大部分爲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有些人就在**鎮定居下來,伊斯蘭教就在這時傳入**。****鎮的回族主要有馬姓、海姓、楊姓、蔣姓。每年陰曆正月,**鎮的回族同胞,都要到鎮北部的馬鹿場銀礦遺址,進行祭弔。由此可以看出,**的伊斯蘭教,是從漢地傳入的。**縣**鎮有一座清真寺,是迪慶州最古老的一所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據說,在清朝雍正年間,定居**鎮的回民,在古城址(鋪子農)有一處伊斯蘭教活動場所,後被山洪沖毀。現存清真寺,始建於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年間回民起義失敗後,**回民鐵朝貴等人,於咸豐十年(1860年)呈清真寺樓房三間給地方頭人,以示歸順,經**鎮回民歷次維修擴建,至民國年間,清真寺有木結構樓房一院,內有經堂、阿訇居室及活動室。寺內有雕樑畫棟,是**縣寶貴的建築文化遺產,民國末年多次被佔用、毀壞。至“文革”期間,遭到徹底毀壞。1987年,經迪慶州人民政府批准,**縣人民政府撥出專款進行維修,並退還信教羣衆。

三、**鎮回民的風俗習慣

**縣**鎮回族的遷入,使他們融入到了當地主體民族藏族的生活中,生產、服飾語言均與藏族相同。雖然如此,但他們至今保留着不食豬肉、講究清潔、喪事不鋪張的傳統習俗。當地的回族羣衆雖然與藏族在生產、服飾及語言上相同,但喪事與其它民族有不同之處,土葬時,棺材在屍首入土前安裝,用白布裹屍平放於細土上,周圍用木材搭成棺材,壘石成墓。

四、**鎮回族居民的宗教活動

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羣衆,日常宗教活動都在**鎮的清真寺進行。清真寺的宗教活動,民國時期有住寺“阿訇”,負責寺內的教務,並教授伊斯蘭教經典及阿拉伯文。1987年,恢復宗教活動以後,每年開展三次宗教活動。按照伊斯蘭教歷,每年的陰曆正月前後,舉辦“開齋節”;陰曆五月前後爲“古爾邦節”;陰曆七月前後爲“聖誕節”。**的伊斯蘭教信徒由於長期和藏族人民和睦相處,所以也尊重藏傳佛教,也參加藏傳佛教的一些宗教活動。

總之,**縣**鎮的回族居民,從遷入到**以來,世代與**的藏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和睦相處,他們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爲民族團結、宗教有序、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