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環保調研報告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W

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蒐集了關於大學生環保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

大學生環保調研報告範文

大學生環保調研報告範文(一)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爲習慣落後.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作爲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應該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已經刻不容緩。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公共課程,引導大學生建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共築美好家園。因此,爲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程度,並且爲了更有力的倡導大學生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我做了以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研報告爲主題的問卷調研。

一、調研對象和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調研對象是針對個宿舍成員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地點是南區宿舍樓通過宿舍內發放書面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各宿舍隨機發放兩張,對各年級學生無要求。

(三)調研內容

書面問卷以選擇題爲調研內容,共八道題。內容如下:

1. 請問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類方法嗎?

A.不清楚

B.記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爾會注意行爲 D.清楚,同時運用與生活中

3.發現周圍存在環境污染的行爲,你會怎麼做? A.視而不見,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關行動 D.向環保部門反應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環保,堅持不用

B.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經常使用 D.別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爲下面哪一項是工業“三廢”? A.廢銅、廢鐵、廢鋼

B.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 C.廢電視機、廢冰箱、廢電腦 D.廢水、廢氣、廢渣

6. 您認爲下列因素對我國當前環境問題影響最大的是?(選三項) A. 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B. 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

C. 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公衆的環保意識差 D.E.

7.對於低碳生活,請問你有那些行動?(多選) A.出門按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私車選擇 B.任何電器一旦不用及時關掉電源 C.儘量節約,循環使用水資源等

D.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F.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調研共發放書面問卷50份,得到的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100%,問卷容量50。

調研結果如下爲,44%的同學表示會阻止其行爲,32%的同學希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學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極少數會一走了之。許多同學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較現實,56%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有些同學卻很注意這方面,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也有少數會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關於工業三廢調研,使我們看出同學們對工業中的“三廢”有很大瞭解,最起碼大多數人都知道“三廢”是指什麼。說明大家對工業污染比較重視,也說明了“三廢”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爲影響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實可以想到我們約束自己行爲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這需要我們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共同促進大家的環保意識。對於第七個問題,反映出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環保的概念不是特別強烈,所如果改變大家對環保的看法,就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 在尊重客觀存在的環保意識不太高的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經濟建設是必不可少,我們意識的高度,往往物質基礎的影響是很大的。

三、調研問題分析

1.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

首先,環保意識素養不高,缺乏有關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這次調研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對環境保護的知識瞭解很少。調研最後,我碰到幾個同學,問他們幾個問題了解到,關於廢棄物會收到再利用的標誌也是別不出來,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電子垃圾的概念等這樣的常識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整體認知水平亟待加強。

2.造成大學生環保意識整體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關環保的課程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爲習慣落後。

B.社會缺乏宣傳力度

社會上一些主流媒體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或者缺乏關注的連續性和

持久性,很多網站或紙質媒體只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纔會象徵性地關注一下環境保護,等日期一過便再無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關於環境保護的期刊或雜誌,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有關知識。 C.有關環境保護的校園課外活動太少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的課餘時間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社團,以及各種主題的課外活動。雖然很多學校也會組織環境保護主題的課外活動但是大都僅限於觀看資料片、考察野外動物園等初級層次,表面上非常認真重視,短期內也能在校園引起一定的反響,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夠,目前很多大學生了解環保的意義所在,但卻缺乏更深一步的瞭解。

四、解決對策

近年來,素質教育成爲高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體。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爲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環境意識教育是對其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是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爲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爲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1.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必修課,並在德育課程中引入環境意識的內容

有調研表明,日前很多大學生已有的環境知識不是來之於學校的教學,而且對現有的環境教學感到不滿。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增加環境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主要應加強三部分課程內容:一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公共必選課,如“環境保護”、“環境與發展”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這類公選課的設置要兼顧全校各專業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現狀、危害及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對環境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二是根據全校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專業必選課,如“清潔生產工藝”、“三廢處理”、“可更新資源管理”、“旅遊景區環境評估”、“環境監測”等,專業選修課要結合各專業的具體特點,在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同時,還提高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二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內容,如: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向學生通報高時效性的國際與國內的環境狀況及環境問題,同時通報由環境問題帶來的現實與潛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中加強環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環境法律法規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將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有機地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當中,這既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具有啓示意義,更是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有效途徑。

3.開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不能侷限於課堂,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利於將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例如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辦展覽、開講座、結合環境保護主題節日開展活動等。我們也可以借鑑德國的經驗,引導大學生走向戶外、走進社區、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並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以此提升大學生以及公衆的環境意識水平。

4.構建並完善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激勵機制

構建並完善激勵機制是促進大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瑞典的成功經驗是設立綠色學校獎,儘管其目的是鼓勵學校爲健康的環境而採取了基於課程的行動,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我們也可以設立諸如綠色使者、綠色團隊等獎項,並使之與繼續升學以及就業相聯繫,激發大學生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並付諸於實踐的動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水平。

總之,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其進行薰陶與滲透,必將使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大大提高,進而有利於我國乃至整個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環保調研報告範文(二)

一、調研背景和目的: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環保”已成爲一個全球的熱點。爲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因此,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和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當前,新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將在更爲廣闊的領域內發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變化,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社會行動力的主體,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將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行動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

因而學校的環境教育也應從傳統的環境教育向新時期的環境教育轉變,同時把培養學生的人格、能力、行爲提上環境教育的日程,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作爲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也證明,光有環境保護的認識是不夠的,怎麼樣落實到實處纔是最重要的。

二、調研方法:

對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的部分學生採取了隨機抽樣調研。

三、調研時間和地點:

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綜合樓,20xx年5月22日下午5點到6點。

四、調研基本資料:

1、總共發放調研問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別佔40%和60%。

3、調研對象主要爲首都師範大學良鄉校區在校大學生,全爲大一學生。

4、本次調研對象來自不同的院系。

五、調研內容分析及建議:

(一)調研內容分析:

本次針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研問卷,主要從環保行爲、環保意識和環境問題對策這三方面進行了調研,就這三個方面進行如下調研結果分析:

1、環保行爲方面

問卷的第2題至第6題涉及到被調研者的環保行爲:

① 一次性盒飯問題:只有5%的學生會絕對不會在吃放打包帶走時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24%的同學是幾乎不會使用一次性飯盒,而40%的同學偶爾會使用學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飯盒把飯打包帶走,16%的同學會習慣性地使

用一次性飯盒。

② 踐踏草坪問題:爲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踐踏草坪的同學中,幾乎每次都會那樣做的佔40%,偶爾會做的佔40%,經常那樣做的佔20%,這表明大部分同學都會爲了方便而踐踏草坪。

③ 燈和空調的開關問題:在自習室時,看到人不多的情況下,偶爾會自覺地關掉一些燈或關掉空調的同學佔大多數,佔56%,幾乎不會那麼做的佔20%,絕對不會那麼做的和習慣性那麼做的分別佔12%.

④ 垃圾分類問題:偶爾會分類扔垃圾的同學也佔大多數,佔50%;而絕對不會分類扔垃圾的佔24%。

小結:由①②問題可得同學們爲了方便,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盒飯,也幾乎每次都會踐踏草坪,可見當面臨便捷方法與消極的環境保護行爲的選擇時,大家會選擇對環境造成危害或消極影響的行爲;而由③④問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的環保行爲還是積極的,他們會主動節約資源,會主動做出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的行爲。

2、環保意識方面

問卷的第7題至第9題涉及到被調研者的環保意識:

個人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問題:有40%的同學認爲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學認爲起到比較大的作用,10%的同學會認爲個人在環境保護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沒有人不知道個人環境保護中起到什麼作用。

②有關環境保護的關注問題:在有關平時是否會關注保護環境這方面的新聞的問題上,36%的同學的回答是經常,62%的同學選擇了偶爾,還有2%的同學從不關注保護環境方面的新聞,這表明大家對環境保護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別關注,這點值得大家注意。

小結:①表明大家對個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環境的,也許改變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數據表明,同學們的環保行爲過程中大家環保意識不是那麼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需要加強。

3、環境問題對策方面

問卷的第10題與第11題涉及到被調研者面對環境問題的對策:

發現有污染現象時,只有20%的同學會直接找有關部門反映,而卻有50%的同學會想參與但認爲由於身單力薄而放棄 ,有24%的同學會直接撥環境問題免費舉報電話,竟也有6%的同學認爲無所謂,事不關己,這可見面對環境問題時,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逃避,也許這也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爲什麼會出現放棄爲環境問題出對策的現象。

(二)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就調研結果分析從學生自身、整體文化氛圍、學校管理這三個角度出發給出一些有關環境保護意識的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想法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爲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爲大學生,應該做爲常識瞭解。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雖在前面的調研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每一個大學生的參與。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

作爲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爲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爲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整體文化氛圍出發

“整體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爲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研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爲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學校管理出發

(1)多進行環境保護意識宣傳:

學校可以 開展關於保護環境的班隊會,讓同學們自由發言,想出保護環境的辦法,讓同學們更多的爲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做貢獻;多開展一些環保手抄報製作活動,多貼一些環保手抄報和一些關於環保的資料在展示區裏,讓同學們多瞭解環保,知道環保的重要性等等。

(2)對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過調研可知,有94%的同學希望通過雙面打印,並適當降低打印價格以節約紙張,由此我們認爲對複印或打印實行雙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紙張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複印店提出有償使用雙面打印或複印的建議。而同學們爲了方便會使用一次性飯盒和踐踏草坪,因此學校可以對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改變食堂飯菜分類方式,擴建食堂以至於學生不會因爲食堂擁擠而選擇使用一次飯盒把飯帶回宿舍等等。

六、調研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研活動雖然只在一所大學一個年級進行,但具有以點及面的效果。調研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在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認識,但在行動力方面就顯得略有不足,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調研結果的顯示,讓同學們有所深省。

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生存的基礎,保護他就是保護自己。希望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和社會的一些公益活動或着環境保護特別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裏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