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2W

石井中學黨支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

石井中學黨支部

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的研討活動中,爲了理清教育發展思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指導教育各項工作,我校黨員領導幹部結合各自的分工,確定了調研課題,開展了深入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調查問卷、個別交流等方式,尋計問策,廣徵民意,查找工作中不適應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觀念、影響和制約我校教育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並對徵集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分類整理。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年是白雲區教育改革之年。10月30日,白雲區教育工作會議總結了近年來的教育工作成績,全面謀劃部署了今後五年教育發展工作。會議出臺了《中共廣州市白雲區委、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關於提高質量,均衡發展,加快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的意見》,明確了今後五年白雲區教育現代化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教育教學以區爲主,社會事務屬地負責,全區統籌,分片管理”的新教育管理體制,突出了區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工作的統籌作用,確立了教育發展的硬指標,並在教育工作思路上有所創新。

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對石井中學的影響是深遠的。改制後,石井中學由區局直管下放到西部片區管理,也許有些人會問:那我們石井中學還有什麼地位優勢呢?在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時期,石井中學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當急之務,石井中學就是要如11月9日在白雲區中國小校長會議上唐文貴局長所說的,一是領會精神,統一思想,進一步深化對教育改革的認識;二是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推進;三是加強管理,提高素質,確保各項奮鬥目標順利實現。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石井中學堅決貫徹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將思想高度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上來,統一到教育局的全面統籌上來,統一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來,保障政令暢通,全面擁護改革。

千變萬變,對學校而言,協調持續發展教育不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變。因此,在教育改革之時石井中學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學校教育科學發展,所思所想,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通過調研發現石井中學有如下優勢:教學常規工作的紮實、新課程推進工作的積極、校本培訓工作的強化。

1、教學常規工作紮實。

在常規的落實上,石井中學重點抓教師的備批輔考析研。要求教師把落實好常規看成目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本學期,石中不僅抓常規的完成情況,而且重在要看實質:(1)看資料的查閱,查備課中知識內容的覆蓋面;(2)備課中對考試精神的貫穿情況;(3)作業佈置是否與備課內容相配套,有沒有分層;(4)測試數量是否適度,是否有自己的更爲針對性的測試卷;(5)批改試卷的質量怎樣,主要是改了多少;(6)佈置給學生的課外作業是否適度,是否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學生在校時間裏能否基本做完,檢查是不是紮紮實實地落實了。

2、新課程推進工作的積極。

石井中學從XX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啓動新課程實施以來,在上級各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領導、教師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堅持“以校爲本,研訓一體” 的原則,落實課標,創辦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始終把提高新課程教學質量的實效性放在首位,每學年踏踏實實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立足校本,紮實教研,有序訓練,研訊結合,着力提高新課程實施實效:(1)以課例爲載體,聚焦課堂,增強實效;(2)關注會考,開展多層次培訓指導。

3、校本培訓工作的強化。

長期以來,石井中學以校爲本,研訓一體,轉變理念。學校首先從轉變觀念入手,加強對教師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各種培訓,促進隊伍的建設、素質的提高和發展:(1)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保證新課程的有效開展;(2)瞭解新課程理念,掌握新課程標準,與新課程同成長;(3)請進來,專家講座輔導,明確新課程方向;(4)走出去,培養骨幹,傳授經驗,促進新課程快速發展。

4、教師隊伍建設的優化。

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保證新課程的有效開展,這是實施新課程的基礎。石井中學要求學校骨幹教師 “六留心”: (1)留心當前新課程推進的熱點和前沿動態;(2)留心教育專家的教學專著;(3)留心實驗區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4)留心省、市教研室組織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與評比活動;(5)留心網上的典型案例、課件、及論文;(6)留心組內每一位教師在新課程實施中取得的進步,並以骨幹教師考覈的形式,促進骨幹教師更好、更快地走進新課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校教育的發展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一些阻礙現代教育推進的思想行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教師教學思想守舊。

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施新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認爲實施新課程是年輕人的事,與己無關。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了新課程的實施。

2、部分教師對新教材尚未吃透。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有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材,沒有結合新課程的精神去整合教材,對教材沒有取捨,對教材沒有開發,對教材沒有拓展,拿了教參隨手一翻,走馬觀花地,匆匆忙忙地靠以前的一些經驗走進了課堂,“空槍上陣”。

3、部分教師對學生不太放心。

在課堂上,部分教師對學生不太放心,於是一堂課講講講,講了四十五分鐘,沒有留白。動機是善良的,但是行爲不符合新課改的精神。在課程實施上,沒有變“要學生學”爲“學生要學”,更沒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會合作。

三、意見和建議

黨的xx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念,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黨的xx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與凝聚力。”報告要求“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在石井中學開展之後,石井中學結合XX年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增強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營造全社會支持教育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的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中統籌協調,明確重點,保障教育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在社會主義榮辱觀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校規範管理,爲全區教育提高質量,均衡發展,加快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提出如下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加強課程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加強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管理和指導,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加強新課程的研究和培訓,指導廣大教師進一步認識新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新課程教學要求,不斷提升學校實施課程的能力。

二是落實課堂教學。始終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不動搖,注重課堂教學有效性、高效性、和諧性的研究。在這個主陣地上,建議從兩個方向努力:

(一)在精細常規管理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內驅力,提高自主學習的效能。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學習的良好情緒,對於培養學習願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1)設計自主課堂,讓學生走上講臺;(2)設計認知衝突,激發求知慾望;(3)創設成功機會,給予成功滿足;(4)適當開展各種競賽,保持羣體學習熱情。

(二)立足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強化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教學實效。建議學習杜郎口的課堂教學改革,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1)“讓說”:杜郎口的“10+35”時間模式,每節課老師講授不得超過10分鐘,學生活動不得少於35分鐘,在時間上保證讓學生說。(2)讓學生“會說”:杜郎口的“預習”,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預習課上,教師從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上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查找資料,整合信息,做預習筆記。(3)讓學生“敢說”:杜郎口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和“展示”環節爲學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展示課上,就是學生的定向學習,通過預習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應該去學什麼,也保證了學生課堂上的參與性,可以有準備來展示。(張梅玲語)(4)用課堂評價保證學生“說”。標準之一就是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百分比;之二是學生展示(學習)的深度;之三是學習的效度。杜郎口的課堂給學生展示的舞臺,這個舞臺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充分展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形成自信、自主和自強等品質。石井中學計劃從下半學期開始一直到下一個學期,深入開展“學科周”活動。以教研組爲單位開展,時間週期爲一週(或二週),由教研組組長組織負責,教務處協助,具體內容有:(1)本學科教師本週的課公示,並向全校教師開放,教務處與教研組長帶動全校教師走進課堂聽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時間在下午第四節課,課後要及時評課,並做好記錄。(2)課件彙總:由教研組組長負責,將本學科本學期的課件按年級彙總。教務處和科教組在學期末組織評比。(3)講座:在下午第四節課面向學生開展知識講座(講座後打印講稿或課件交教務處)。(4)學生學科知識競賽:在某年級或某學段選拔優秀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競賽。

XX年11月15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