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精選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6W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1

x鄉共轄4個村,60個組,總人數1.9萬餘人,總面積58平方公里。我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做到早動員、早部署,全鄉人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爲推進x鄉統籌發展,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諧、幸福的“夢”,我鄉特組織了專人對全鄉環境衛生整治階段性工作進行了調研。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精選6篇)

x年10月11-15日,在鄉長帶領下,鄉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及全鄉縣代表、鄉代表,重點對x鄉海壩村、x村、安慶村等3個村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與這3個村的“支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彙報,並隨機選了90名村民進行了調查,廣泛徵求了村民的意見。

(一)調查問卷與調查對象

爲全面瞭解x鄉農村環境整治現狀以及存在問題,調研組設計了《x鄉村寨整治及農村環境問題調查問卷》,於x年10月11日在以下村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與走訪。分別爲x鄉海壩村、x村、安慶村等4個村。調查對象總數爲90人(其中女性37人)。被調查對象的年齡段大約在16-72歲之間,主要羣體是中老年人,其中25歲以下(包括大、中學生)27人,佔總人數的30%;26-35歲11人,佔總人數的12.2%;36-45歲10人,佔總人數的11.1%;46-55歲22人,佔總人數的24.5%;56歲以上20人,佔總人數的22.2%。被調查對象的學歷分佈主要是集中在國中及以下學歷,其中國中及以下學歷46人,佔總人數的51%;高中學歷26人,佔總人數的29%;大專及以上學歷18人,佔總人數的20%。

(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滿意度測評。

調研小組根據我鄉實際情況設計了《x鄉環境衛生整治調查問卷》,問卷共15個項目。調研中發放問卷90份,回收問卷90份。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得出本鄉村民對數月來我鄉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滿意度總體上是“基本滿意”的。滿意度調查具體結果如下:

(一)村民思想認識不夠,環境衛生意識急需加強

在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我們發現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比較差。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習慣和落後觀念的影響以及缺乏宣傳教育,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與城鎮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寨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這種觀念和陋習與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農村基礎條件太差

一是農村長期來缺乏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

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部分村幹部和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不夠積極主動,認爲農村就是農村的樣子,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過低,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缺乏足夠認識,從而造成了在整治過程中的羣衆性、基礎性工作難以深層次推進。

二是村寨佈局規劃滯後。

我鄉大部分村莊佈局規劃不盡合理,整體佈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給農村綜合整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三是亂堆亂放、垃圾成山等歷史遺留問題普遍存在。

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現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亂倒建築、生活垃圾現象,山頭、溝渠存留有大規模垃圾堆現象,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鄉環境衛生的整治效果。

四是農村市場集市重點地帶長期來缺乏配套的衛生清運制度與管理。

以往農村市場等地帶經常出現衛生責任互相推諉、環境衛生無人管理的現象,導致這些地方往往成爲環境衛生死角,長期得不到根治。

(三)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保障

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鄉是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經濟條件比較差,財政財力困難,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因此在落實配套整治資金過程中存在很大難處。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池已經建設完成,也開始投入使用,但是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衛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衛設備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等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

(四)長效管理機制不完善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縣大多數鄉鎮都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衛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

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農村保潔隊伍的參差不齊以及機械裝備的缺乏,有的村挑選保潔員是出於對老弱病殘人員的照顧,而不考慮此類人員能不能擔負起職責;有的村雖然配備了專職保潔員,但是疏於管理,缺乏監督考覈,幹好幹壞一個樣。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一)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教育

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關係着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着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關係着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效,關係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當做建設美麗鄉村的大事來抓,要認識到農村環境衛生差不僅會影響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態環境。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

第一,進行經常性地宣傳教育。可以以發放宣傳單、流動廣播、牆體噴繪和樹立宣傳欄等形式,進村入戶,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和健康知識的常態化宣傳普及,引導羣衆自覺保護環境,增強衛生觀念,使環衛知識真正深入人心,徹底把村民“要我幹”的觀念轉換成“我要幹,幹得好”的自覺。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寬宣傳途徑。可以從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細化出以“講文明,愛衛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爲主題的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將其納入國中、國小甚至幼兒園的日常課程安排中去,讓學生充當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者和實踐者,讓他們從小樹立環境衛生良好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通過他們進而帶動父母長輩自覺參與到全鄉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

第三,以典型促發展。可以在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和推廣典型,促使我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除樓房物業小區(物業管理處負責)新區街路、靈泉電廠小區、301國道滿市至扎區公安局處(愛衛辦代管)之外,其餘片區,全部由區環衛處負責。現承擔舊城區326萬平方米的街路保潔工作及公廁、污水井、垃圾點的日常維護工作。承保公司負責污水及廁所的清抽清掏工作、垃圾清運、新區保潔等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1、隨着人員不斷退休,機械設備不足以覆蓋,導致人力保潔壓力過大,展開集中整治等活動,保潔人員過度疲勞。

2、本區因歷史原因、天氣原因及地域特點導致垃圾堆積並無法使用機械設備,致使形成衛生死角、衛生難點。

3、在批發市場周圍、站前廣場、恆泰農貿市場門前、人民市場周圍等地存在亂擺攤現象,並亂扔垃圾,導致保潔難度過大。

4、隨着本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開展,本區垃圾箱、果皮箱等衛生設施不足以覆蓋居民居住及工作區域。

三、解決措施

1、已經向政府申請,購買洗掃車、清雪設備等,用以提升機械化清掃率,同時保證保潔工作更好的完成。

2、針對全區的衛生死角進行普查,分期、分批、集中人員開展整治,逐步的清理衛生難點。

3、針對隨意擺攤,亂扔垃圾現象,我們會積極與執法局進行反映,加大監管力度。

4、針對全區衛生設施不夠的情況,區民委已承諾進行解決,目前正在調研和招標工作準備中。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3

一、目前我鄉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縣委、縣政府決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月、提升月活動,是縣委、縣政府以人爲本、關注民生、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指數的重要工作。作爲農業大鄉,在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深感責任重、壓力大,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傾全力。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強化措施,環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來,全鄉在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共發放倡議書6200份,懸掛條幅86條,發動羣衆義工5830餘人次,共出動大中型車輛1328輛,全鄉33個村累計清除垃圾55195㎡,累計拆除路障及殘垣斷壁129處,完成綠化面積2500平米,動用車輛335臺次清除12公里長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動用車輛31臺次清除14公里長的河道乾渠垃圾4300㎡,共發放垃圾桶1600多個,垃圾中轉站已正常運行,村村建立了保潔員隊伍,配備了垃圾清理車,全鄉有5個村在縣級考覈驗收中評爲優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點,保證鄉域環境潔淨優美。

一是廣泛宣傳發動。堅持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地抓好宣傳工作,利用橫幅、標語、宣傳單、大喇叭等多種形式,每天不間斷地向羣衆進行宣傳和動員。

二是堅持分類施治。對全鄉33個村採取分類施治、各個擊破的辦法,在國省主幹路沿線的村及307國道、廊泊路沿線、鄉域內河流區域實行分片包段責任制,堅持分工負責,加強綜合施策、協同治理,重點打造了閆辛莊、蒲碼頭等精品示範點。

三是嚴格督導檢查。根據《滄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考覈辦法》,包村幹部和包片領導每天駐村督導各村自清進度,每日三點前彙報自清戶數、垃圾處理量等工作進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機制,力促環境整治工作長效化、常態化。我們制定了《高川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明確了農戶環境衛生要求、保潔員保潔標準、垃圾清運員工作標準和鄉村幹部環境衛生整治職責,用制度來保證環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垃圾暫存點,由村兩委推薦保潔員,經鄉政府批准後上崗,並按照相關標準發放工資,保潔員負責對村內的所有街道進行日常清掃和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二、高川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村民思想認識不夠,環境衛生意識急需加強。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中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這種觀念和陋習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農村基礎條件差。一是農村長期來缺乏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部分村幹部和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不夠積極主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過低,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缺乏足夠認識,從而造成了在整治過程中的羣衆性、基礎性工作難以深層次推進。二是村莊佈局規劃滯後。我鄉部分村莊佈局規劃不盡合理,整體佈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給農村綜合整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三是亂堆亂放、垃圾成山等歷史遺留問題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現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亂倒建築、生活垃圾現象,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鄉環境衛生的整治效果。

(三)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足夠保障。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鄉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衛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衛設備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都需要足夠資金才能保障正常運轉。

(四)長效管理機制尚不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衛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教育。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關係着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效,關係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來抓,要認識到農村環境衛生差不僅會影響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態環境。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

第一,進行經常性地宣傳教育。可以以發放宣傳單、廣播、宣傳欄等形式,進村入戶,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和健康知識的常態化宣傳普及,引導羣衆自覺保護環境,增強衛生觀念,使環衛知識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寬宣傳途徑。可以從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細化出以“講文明,愛衛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爲主題的中國小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將其納入國中、國小甚至幼兒園的日常課程安排中去,讓學生充當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者和實踐者,讓他們從小樹立環境衛生良好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通過他們進而帶動父母長輩自覺參與到全鄉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

第三,以典型促發展。可以在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和推廣典型,促使我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科學規劃,加快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科學的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村莊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後序建設與發展。第一,要高度重視鄉村規劃工作,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進行農村村鄉建設規劃,結合當地農民羣衆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標準要高、要實用、要注重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第二,尊重村民意願,號召全民參與,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效性。村莊的整治與規劃必須充分尊重村民的意願,使整治規劃成爲廣大村民的共同認識。在整治規劃與方案中,要廣泛瞭解村民的需要。農民是村莊整治工程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在推進村莊整治工程的過程中,沒有村民們的廣泛參與是難以正常進行的,只有充分調動廣大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設計出村莊整治的最好規劃與方案。

(三)拓寬資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機制。在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方面,長效管理要想順利進行,除了要有完備的長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長效管理的資金來源。爲此建議:

第一,政府主導。政府對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項目資金支持補助,以填補資金運轉難的空缺;

第二,部門幫扶。尤其是環境、農業、林業等職能部門,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工作,提供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幫助聯繫村解決環境“髒、亂、差”的問題。

第三,村民參與。要想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村民的切身利益聯繫起來,就必須讓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過程中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衛生保潔費制度,使村民形成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保障長效管理走得更遠。

(四)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機制既是活力、動力的源泉,又是約束的保證。建立和落實長效工作機制是搞好農村環境衛生的關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是一項高難度的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艱鉅性、動態性和反彈性的特點,僅靠緊一陣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須結合實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才能確保工作“不斷線”,持續深入有效開展。

第一,繼續強化領導機構管理。在鞏固原有環境衛生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備好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統一指導和管理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開展。制定年度整治計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農村環境衛生大掃除,引導村民自覺對門前佔道及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清理、保潔。

第二,強化考覈,實行滾動式管理。要對村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督促協調機制、動態管理制度。嚴格進行考覈評比,鄉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對各村採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訪、跟蹤互查。經過考評考覈驗收達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給予適當獎勵補助;對未達到合格要求的村責令整改,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教育談話。

第三,設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意見箱”。在鄉主幹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處理地段安放意見箱,廣集民智,向村民取經,並對能提出實用性意見的村民進行嘉獎表彰,在無形中營造“愛護家園,全民參與”的氛圍。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由於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涉及面廣、動態性強、反覆性大,這一問題始終是農村工作的一個難點,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提高對農村垃圾問題的認識,加大投入,同時引導農民羣衆增強環保意識,最終建起覆蓋農村的良好環境管理體系。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4

現狀

從環境衛生管理範圍來看:轄區有小街小巷90條,面積6.8萬平方米,由社區負責清掃保潔。居民小區112個,戶數9377戶,居民數3.04萬人,基本實行了垃圾袋裝化和垃圾日產日清。

從環境衛生管理運行方式來看:轄區內主要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由市環衛處負責清掃保潔,如陽明路、井岡山大道、沿江路、廣場、步行街等;小街小巷和居民樓院的環境衛生由社區負責清掃保潔,如轄區步行街兩旁的居民樓和街巷;有物業管理的單位及樓院由單位自己請人負責清掃保潔,如市政府宿舍、市公安局宿舍等;無物業管理的單位及樓院由街道城管辦負責清掃保潔,如市文化局、市中級法院宿舍、新華書店、市物質局等;新建小區由物業公司負責清掃保潔,如金鵬花園、江南御景園、香樟人家、世紀花園。街道城管中隊負責管理轄區內的市容衛生環境,包括對小街小巷佔道經營、開挖、非法小廣告和違法搭建的管理,參與轄區內的環境綜合整治,對居民舉報的熱點問題進行整治。

從環境衛生管理效果來看:居民樓和一些解體企業的樓院清掃保潔效果不是很理想。

轄區清掃保潔情況表:

類型負責單位範圍效果;

主要街道及廣場商業區環衛處15米以上街道、廣場、步行街、購物廣場等;

小街小巷社區有90條,面積6.8萬平方米一般;

居民樓院社區實行垃圾袋裝戶數4062戶一般。

①單位樓院

城管辦單位57個、住戶1870戶一般

②單位樓院

單位自管單位55個、住戶2266戶一般

新建小區物業公司小區4個、住戶1179戶好

問題

1、經費不足,清掃保潔體制運轉難

20xx年,街道和社區保潔員工資開支近20萬元。區財政每年下撥的小街小巷經費僅4萬元,差額部分來源於居民每戶每月交3元錢的垃圾袋裝費。街道保潔經費缺口每年近5萬元,社區有時還要去轄區單位募集資金來彌補經費不足部分。垃圾袋裝費收繳難度較大,收繳率不到60%,大部分居民欠交,有些居民已欠交2年以上。街道和社區經費來源有限,加上垃圾死角的整治、下水道的疏通、垃圾廣告的清理等,都需要經費的支持。由於垃圾袋裝收費難,造成服務質量低下,已繳費的居民意見大,造成次年不交居民增多,產生了惡性循環。更兼環衛處與各街道爭搶單位垃圾清運費,不斷擠佔街道清掃保潔費用,使街道清掃保潔經費更是捉襟見肘,還經常發生環衛處與街道打架現象。由於經費有限,社區清掃保潔工作“看米下鍋”,有些社區擅自減少清掃保潔時間和人員,降低清掃保潔標準。在迎接檢查時搞“突擊”,造成平常清掃保潔不到位,檢查過後回潮現象嚴重,缺乏長效管理。因經費不足,保潔員招聘都十分困難。據20xx年底統計,街道和社區共有保潔員46人,平均年齡達到46歲,最大年齡已有69歲,月平均收入僅354元。

2、設施不全,常效清掃保潔的效果不佳

轄區內小街小巷道路不規整,部分居民素質不高,不按規定垃圾投放到指定地點,小街小巷和居民樓未設置垃圾桶,垃圾屋設計也不合理,環衛基礎設施不全,垃圾卻露天堆放,造成二次垃圾污染,影響市容,也不衛生。

環衛處負責主次街道垃圾的清掃清運,街道社區負責小街小巷、居民區垃圾的清掃清運,應該說清掃範圍劃定是明確的,但在具體操作中很難分清。街道兩旁門店產生的垃圾,店主基本上傾倒在由社區負責保潔的範圍內,增加了社區衛生保潔任務的工作量,導致部分地段的清掃存在扯皮現象,產生了衛生死角多和保潔質量低等問題。

3、職責不清,居民反映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困難

一是垃圾廣告氾濫問題,有收費的路牌宣傳廣告都由市級一些職能部門收取了,無利可圖有麻煩的垃圾廣告,相關的職能部門都不管,落到街道社區來清理,街道社區無權無錢,造成居民區垃圾廣告日益氾濫。

二是居民住宅樓下水道、化糞池淤塞、滿溢問題。街道和社區無疏通專項費用,如居民不同意集資,就造成了下水道、化糞池長期堵塞,污水橫流。如康復醫院後化糞池長期堵塞,社區請人疏通需1.5萬元,因集資款太多,居民不同意,至今還未解決。

三是隻硬化不亮化的問題。去年,市政府投入資金,由區政府實施,對百條小街小巷進行了改造,得到居民的讚揚。但小街小巷改造僅僅對路面進行硬化,只方便羣衆出行,沒有進行亮化和綠化。

4、體制不順,街道城管職能和權限嚴重弱化

現我市城市管理實行市、區、街道三級管理體制,城市管理的職能基本上都集中在市級單位,但具體事務都在街道社區,作爲基層的街道社區無權無錢處理,造成“收費的單位管事少,管事的單位沒收費”,嚴重挫傷了基層的積極性。如街道目前基本已無門前三包管理權限,但諸如與步行街相接的小街小巷的攤點,管理費由步行街管委會收取,街巷衛生落到街道社區清理。街道城管中隊權力十分有限,形同虛設。

建議

1、多渠道解決經費不足問題

一是區財政要適當增加小街小巷保潔費投入。

二是改變垃圾袋裝費收繳辦法,將目前街道社區幹部上門收取改爲在水電費中一同收取,以提高垃圾袋裝費收繳到位。

三是適當提高垃圾袋裝費的標準。目前我區垃圾袋裝費標準是每戶每年36元。建議適當提高垃圾袋裝費的收繳標準。

2、理順常效保潔體制

理順體制,實行“一把掃帚掃到底,一支隊伍管到底”的管理模式。將城市環境衛生實行統一管理,屬於街道和社區清掃保潔的小街小巷、居民區公共場所、門前屋後道路的清掃保潔和垃圾袋裝工作交回環衛部門管理。這樣,理順了管理體制,做到一把掃帚掃到邊,一支隊伍管到底,可使原來的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如實行不了“一把掃帚掃到底”模式,可統一管理,實行保潔公司進社區。即:統一將社區清掃保潔權(工作量包括小街小巷清掃保潔、居民區的垃圾袋裝、垃圾清運、下水管道、化糞池疏通、垃圾廣告清理等)公開招標,實行市場化運作。這樣可以解決社區與環衛處之間的矛盾,解決垃圾袋裝費收繳,保潔員管理以及下水管道、化糞池疏通、垃圾廣告清理等問題,提高小街小巷清掃保潔水平。從而將原有的“街道城管檢查、社區居委會管理、保潔員工作”的模式轉變爲“街道社區監督、保潔公司運作”的新模式。

3、理順日常監管體制

理順市、區、街道城市管理職權和區域,明確責任,減少職能重疊和交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一方面,將小街小巷的所有城市管理內容的管理職能下放,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和屬地管理,避免推諉扯皮,減少重複管理引發的磨擦。另一方面,要理順管理的職能,做到“重心下移”,建立起市政府統一領導,區政府全面負責,街道辦事處具體落實的城市綜合管理機制。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5

爲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共同打造宜居、和諧、幸福的高川,20xx年3月份,鄉黨委向縣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發出調研通知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調查問卷》,要求每人走訪5戶以上村民進行問卷調查瞭解,4月5日前由鄉人大集中收集走訪、調查問卷,並進行問卷答覆彙總, 20xx年7月11日鄉黨委組織了部分縣鄉“兩代表一委員”、城建所、農業辦等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通過座談、聽彙報、實地察看等方式對全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我鄉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縣委、縣政府決定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月、提升月活動,是縣委、縣政府以人爲本、關注民生、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指數的重要工作。作爲農業大鄉,在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深感責任重、壓力大,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傾全力。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強化措施,環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月份以來,全鄉在環境衛生集中治理攻堅行動中共發放倡議書6200份,懸掛條幅86條,發動羣衆義工5830餘人次,共出動大中型車輛1328輛,全鄉33個村累計清除垃圾55195㎡,累計拆除路障及殘垣斷壁129處,完成綠化面積2500平米,動用車輛335臺次清除12公里長的交通道路垃圾300㎡,動用車輛31臺次清除14公里長的河道乾渠垃圾4300㎡,共發放垃圾桶1600多個,垃圾中轉站已正常運行,村村建立了保潔員隊伍,配備了垃圾清理車,全鄉有5個村在縣級考覈驗收中評爲優秀等次。

二是抓住重點,保證鄉域環境潔淨優美。

一是廣泛宣傳發動。堅持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地抓好宣傳工作,利用橫幅、標語、宣傳單、大喇叭等多種形式,每天不間斷地向羣衆進行宣傳和動員。

二是堅持分類施治。對全鄉33個村採取分類施治、各個擊破的辦法,在國省主幹路沿線的村及307國道、廊泊路沿線、鄉域內河流區域實行分片包段責任制,堅持分工負責,加強綜合施策、協同治理,重點打造了閆辛莊、蒲碼頭等精品示範點。

三是嚴格督導檢查。根據《滄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考覈辦法》,包村幹部和包片領導每天駐村督導各村自清進度,每日三點前彙報自清戶數、垃圾處理量等工作進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機制,力促環境整治工作長效化、常態化。我們制定了《高川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明確了農戶環境衛生要求、保潔員保潔標準、垃圾清運員工作標準和鄉村幹部環境衛生整治職責,用制度來保證環境整治的成果。各村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垃圾暫存點,由村兩委推薦保潔員,經鄉政府批准後上崗,並按照相關標準發放工資,保潔員負責對村內的所有街道進行日常清掃和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二、高川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村民思想認識不夠,環境衛生意識急需加強。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中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這種觀念和陋習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農村基礎條件差。

一是農村長期來缺乏環境衛生方面的宣傳教育。在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部分村幹部和村民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不夠積極主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自我要求過低,對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缺乏足夠認識,從而造成了在整治過程中的羣衆性、基礎性工作難以深層次推進。

二是村莊佈局規劃滯後。我鄉部分村莊佈局規劃不盡合理,整體佈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雜物堆放、家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給農村綜合整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三是亂堆亂放、垃圾成山等歷史遺留問題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現象,且不同程度存在亂倒建築、生活垃圾現象,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鄉環境衛生的整治效果。

(三)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足夠保障。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鄉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衛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衛設備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都需要足夠資金才能保障正常運轉。

(四)長效管理機制尚不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

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衛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

二是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

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教育。改變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關係着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效,關係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問題當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來抓,要認識到農村環境衛生差不僅會影響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有可能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危害生態環境。要改變農民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

第一,進行經常性地宣傳教育。可以以發放宣傳單、廣播、宣傳欄等形式,進村入戶,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和健康知識的常態化宣傳普及,引導羣衆自覺保護環境,增強衛生觀念,使環衛知識真正深入人心。

第二,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拓寬宣傳途徑。可以從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細化出以“講文明,愛衛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爲主題的中國小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將其納入國中、國小甚至幼兒園的日常課程安排中去,讓學生充當環境衛生整治的宣傳者和實踐者,讓他們從小樹立環境衛生良好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通過他們進而帶動父母長輩自覺參與到全鄉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

第三,以典型促發展。可以在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樹立和推廣典型,促使我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科學規劃,加快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科學的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村莊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後序建設與發展。

第一,要高度重視鄉村規劃工作,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進行農村村鄉建設規劃,結合當地農民羣衆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標準要高、要實用、要注重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

第二,尊重村民意願,號召全民參與,確保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效性。村莊的整治與規劃必須充分尊重村民的意願,使整治規劃成爲廣大村民的共同認識。在整治規劃與方案中,要廣泛瞭解村民的需要。農民是村莊整治工程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在推進村莊整治工程的過程中,沒有村民們的廣泛參與是難以正常進行的,只有充分調動廣大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設計出村莊整治的最好規劃與方案。

(三)拓寬資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機制。在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方面,長效管理要想順利進行,除了要有完備的長效管理制度,重要的是要有長效管理的資金來源。爲此建議:

第一,政府主導。政府對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項目資金支持補助,以填補資金運轉難的空缺;

第二,部門幫扶。尤其是環境、農業、林業等職能部門,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工作,提供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幫助聯繫村解決環境“髒、亂、差”的問題。

第三,村民參與。要想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村民的切身利益聯繫起來,就必須讓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過程中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衛生保潔費制度,使村民形成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保障長效管理走得更遠。

(四)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機制既是活力、動力的源泉,又是約束的保證。建立和落實長效工作機制是搞好農村環境衛生的關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是一項高難度的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艱鉅性、動態性和反彈性的特點,僅靠緊一陣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須結合實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才能確保工作“不斷線”,持續深入有效開展。

第一,繼續強化領導機構管理。在鞏固原有環境衛生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配備好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統一指導和管理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開展。制定年度整治計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農村環境衛生大掃除,引導村民自覺對門前佔道及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清理、保潔。

第二,強化考覈,實行滾動式管理。要對村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督促協調機制、動態管理制度。嚴格進行考覈評比,鄉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對各村採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訪、跟蹤互查。經過考評考覈驗收達到合格要求的村,由政府給予適當獎勵補助;對未達到合格要求的村責令整改,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教育談話。

第三,設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意見箱”。在鄉主幹道或者各村垃圾集中處理地段安放意見箱,廣集民智,向村民取經,並對能提出實用性意見的村民進行嘉獎表彰,在無形中營造“愛護家園,全民參與”的氛圍。

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既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由於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涉及面廣、動態性強、反覆性大,這一問題始終是農村工作的一個難點,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提高對農村垃圾問題的認識,加大投入,同時引導農民羣衆增強環保意識,最終建起覆蓋農村的良好環境管理體系。

農村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篇6

通過對全縣各鄉鎮農村環境衛生情況開展調查,發現農村環境衛生的現狀主要有 :

1、垃圾隨處亂丟;

2、建築餘物亂堆亂放;

3、柴堆和煤堆雜亂無章;

4、村中排水渠污水橫流;

5、還有很多村沒有垃圾堆放點。

造成農村“髒、亂、差”的根本原因有:

1、村民環境衛生意識差。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習慣和落後觀念的影響,以及缺乏宣傳教育,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較差,與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亂丟,雜物亂放,而且對村中的“髒、亂、差”長期視而不見,司空見慣;

2、管理機制缺失。村級沒有公共衛生管理機構。大多數村僅有爲數不多的幾名兼職保潔員,缺少一支公共衛生保潔隊伍。環境衛生工作長期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

3、資金投入不足。雖然住建局有相關配套資金,但僅夠一年集中清掃2—3次的費用,根本做不到日常維護與保持。

4、極少數村幹部的思想認識還沒有真正到位。只是表面應付、得過且過,甚至熟視無睹,不願花大力氣改善環境衛生。

對於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措施的建議:

1、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村民的思想覺悟。改善農村環境衛生,主體是村民,關鍵是提高村民思想覺悟。加強宣傳教育,倡導文明新風,教育引導村民增強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革除陋習,養成文明習慣,營造人人講衛生,個個美環境的良好氛圍,儘快改變“髒、亂、差”的面貌。

2、設立垃圾集中處理點,創新垃圾處理方式。農村垃圾主要包括村民生產、生活垃圾、牲畜糞便、柴草秸稈、建築工程垃圾,所含成分複雜,數量巨大。創新管理方式,首先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上門收集、日存放晚傾倒收集等方式,其次大力推行垃圾分類收集,按照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兩大類,對垃圾進行初步分類,儘可能將農作物廢料堆漚成有機肥,回用於農田,將其它廢棄物集中處理,逐步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科學化。

3、按照安鄉村清潔辦[20xx]2號文件精神,配強隊伍,配齊設施。按照不低於400名村民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組建清掃保潔隊伍;按照不低於每1000名村民配備1名垃圾清運員的標準組建垃圾清運隊伍。每個保潔員要配齊“一鏟一鉗一掃鬥一掃把”等保潔用具;每個垃圾清運員要配備一臺垃圾清運車;每個村要建設1—4個垃圾池;要設置土建垃圾堆填點。

4、拓寬資金渠道,加大對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衛生的資金投入。

5、建立獎懲機制,用制度規範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村兩委應建立獎懲機制,與每戶家庭簽訂衛生保潔責任書,促使家庭這個最小的社會單位做好保潔工作。逐步規範、引導村民摒棄落後的生活習慣,積極主動改善農村環境衛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