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調研報告範文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7W
本文目錄信息調研報告範文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船舶業和信息化調研報告

爲進一步提高審判管理水平、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設步伐,應北京市***區法院等單位的邀請,經院黨組研究決定,並報州委領導同意,月日-月日,我率州中院名中層以上負責人前往北京參觀考察北京市***區法院、北京市高級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和審判管理工作情況。考察時間雖短,但增進了友誼,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啓發了思路,增強了信心,確實受益非淺,收穫頗豐。考察團通過看、聽、記、思,深深感到***區法院等單位有許多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信息調研報告範文3篇

一、法院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區法院黨組一班人帶領廣大法官恪盡職守,服務大局,嚴格按照“三個領先”(指標領先、影響力領先、核心競爭力領先)、“四個一流”(抓一流黨建,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建一流法院)的要求,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培養出宋魚水、尚秀雲等一批傑出的優秀法官。透過這些成績,方方面面無不包含着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一)審判管理網絡化、智能化,確保了公正高效

1、辦案管理實現網絡化。***區法院、北京高院運用清華紫光開發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所有審判、執行案件從立案到歸檔全部實行網絡化管理,實現網上立案、辦案、歸檔、查詢,增強了審判活動的公開性、有序性和規範性。案件訴訟來法院後,立案庭按要求錄入立案信息,快速完成立案工作。基層人民法庭立案也是通過網上進行,方便了羣衆訴訟。立案後,微機自動分案,避免當事人“選法官”,杜絕關係案等現象的發生。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各類案件通過計算機進行審判流程管理,立案、分案、文書製作、統計分析等工作都在網上完成。審委會討論案件的“審理報告”在會前以電子文本形式在網上傳遞,實現案件網上流轉。案件審結後,將辦結的訴訟案件基本信息和法律文書輸入到計算機系統,形成電子檔案,增強了檔案的檢索利用。

2、質量、效率管理實現智能化。***區法院、北京高院院領導運用“領導決策輔助分析系統”對各類案件進行統計分析,利用網絡信息加強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設置立案、分案、排期開庭、結案以及歸檔五個節點對案件進行全程動態跟蹤,全面準確掌握審判工作基本情況。審判監督庭根據分工每月在網上隨機抽查一部分案件,進行嚴格的評查,評議內容從程序、事實、法律適用、訴訟收費、裁判結果和社會效果預測六大方面細化爲多個小項,評議時依照評議細則逐項進行,評查結果每月在網上通報排位。在司法效率方面,實行《審(執)結案期限提醒、警示制度》,規定刑事、行政、執行案件必須在法定的期限辦結,將民事案件普通程序審理期限由法定的個月縮短爲日、簡易程序審理期限由法定的個月縮短爲日。《法院信息管理系統》根據權限對各類案件審限逐件自動提醒,並由立案庭專人負責在網上對審、執案件跟蹤檢查,每天對民事、行政案件審理期限屆滿前日、執行案件執行期限屆滿前日的未結案件進行提醒;對民事、行政案件審理期限屆滿前日、執行案件執行期限屆滿前日、刑事案件普通程序審理期限屆滿前日、刑事案件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屆滿前日的未結案件進行警示,書面通知承辦人,在局域網上公佈,每月通報,杜絕了超審限和超期羈押案件。去年,該院沒有出現一件超審限和超期羈押案件的現象。

2、信息查詢實現公開化。***區法院在一樓大廳安裝了電子顯示屏,用於發佈公告和進行法律宣傳。利用電子觸摸屏建立審判、執行案件公開查詢系統,審判法庭位置查詢系統,方便當事人查詢信息,實現信息查詢電子化,當事人可以隨時瞭解審判情況。設立電子公告系統,每天公告案件開庭審理信息,方便當事人訴訟,提升法院形象。

4、法庭審理實現數化。北京市所有法院均建立了數法庭,所有庭審均實行了數監控,實行電腦自動刻錄光盤,並運用法律文書自動生成模塊,庭審完畢,法律文書即可發送到當事人手中。數法庭還實現了上下級法院和最高法院聯網,北京高院的領導隨時可以觀看到轄區法院每個審判庭的庭審情況。

5、司法服務實現便民化。***區法院以追求效率和便民作爲審判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年月,在全國法院率先成立審判管理辦公室,着力推進審判管理改革。審判管理辦公室對外設立“一站式”的訴訟服務大廳,將收受證據材料、上訴文書、公示催告、訴訟保全等與審判相關的內容集中辦理,解決羣衆找不到法官、跑不起法院的問題;對內將司法鑑定、評估拍賣、文書送達等環節集中管理,解決法官事務性工作過多,不能專心審判的問題。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審判管理辦公室共辦結保全、鑑定、拍賣案件件,收取上訴案卷件,其中移轉上訴案件件,收取證據材料和執行線索份,公示催告和支付令件,引導、接待查詢餘人次等等。通過實際運行,審判管理辦公室在提高審判效率和規範司法行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當事人對這項機制創新表示了由衷地讚揚,認爲:“審判管理機構和當事人服務大廳,設置科學,方便了當事人,提高了效率,也促進了司法透明”。

(二)隊伍管理公開化、透明化,確保了勤政廉潔。

1、法官隊伍實現精英化。***區法院在上個世紀年代初,就打破了傳統的進人渠道,由原來從部隊轉業幹部和地方招幹中進人轉變爲招收德才兼備的優秀政法大學生。目前,該院共有法官和司法輔助人員人,其中在編

幹警人,聘任制人員人。隊伍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人,博士人,博士後人。年該院新招名審判人員,其中法學碩士名,法學博士後人。

2、法官管理實現民主化。北京法院在實現法官精英化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法官的積極性,強化了法官自我管理的理念,設立了法官大會和法官委員會,賦予其在法官評價、教育培訓、晉職晉級、選拔任用等方面的知情權、建議權和參與權,通過充分尊重法官自主性的自律手段,逐步探索建立起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新型法官管理機制。同時,建立資深法官制,現有資深法官名,其享受的待遇與庭長同等,每名資深法官有專用的審判法庭,配有名助理法官,專司審判之職。

3、崗位考覈信息實現公開公平化。在***法院制定的《工作人員崗位目標任務考覈辦法》中,他們從工作質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將崗位目標量化,利用計算機信息每月進行考覈評分,公開考評結果,獎優罰劣,接受監督,並將全年考覈結果裝入幹警廉政檔案,作爲幹部培養、提拔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用數說話,調動了幹警工作積極性。由於北京實行了“陽光工資”制,幹警收入較以往有較大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法院變原來的物質獎勵爲多元化獎勵方式,對錶現突出的獎勵出國、休假、學習、晉級等。

4、規範行爲實現監控化。***法院院領導和監督部門運用電視監控系統對院機關所有庭審活動進行實時監控,使幹警的庭審作風和工作作風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堅持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修訂完善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後勤管理多項規章制度,彙編成冊在局域網上公開,供幹警學習查閱,政治處、辦公室、監察室、審監庭等職能部門負責落實,納入《紀律作風量化考覈》嚴格獎懲。與此同時,該院進一步加大了監督檢查的力度,開通監督電話,每逢院長接待日所有院領導均到信訪室接待羣衆,隨時聽取當事人對法院工作和案件辦理情況的意見、建議,實現院長與羣衆的“零距離”接觸,暢通監督渠道,加強廉潔自律。

5、人事管理實現數化。據考察瞭解,***區法院還建立了人事、工資信息管理子系統,及時輸入相關信息,方便查找利用。

(三)司法政務管理自動化、電子化,提高了保障效能。

1、辦公辦案實現自動化。***區法院、北京高院運用《網絡智能辦公系統》,使各種公文的擬製、審覈、簽發、印製和公文收發、傳閱等環節均通過網絡進行,發文僅僅侷限於對外單位,實現無紙化辦公,改變了傳統公文處理中效率低下的“文件旅行”,提高公文運轉速度。裁判文書輸入打印終端統一印製,當事人上訴再根據需要印製,避免過去每件案件印製大量法律文書造成的浪費。嚴格執行保密工作規定,內、外網計算機嚴格分開,確保網絡運行安全,杜絕發生失、泄密事件。

2、安全保衛實現了規範化。***區法院在進法院的大門處安裝了安檢門,在辦公區安裝了非接觸式ic卡門禁控制系統,隔離了審判區和辦公區,幹警一律走法官通道,當事人辦事必須經門衛登記後在一樓接待室辦理。在審判庭、接待室、樓內大廳安裝了數監控系統每個監控點均可在網絡上傳輸記錄、查詢,用於安全防範。

3、財務管理實現電算化。據***區法院的領導介紹,他們建立了財務信息子系統,實現會計電算化,成本覈算科學化。進一步加強了對訴訟費的管理,財務人員通過微機對每件案件收費情況逐一檢查,嚴禁多收或少收,嚴格財經紀律。同時,還建立了物資裝備管理電子系統,固定資產、物資裝備和辦案文書、辦公用品分門別類建立微機臺帳,實行動態管理,隨時掌握家底,既保證工作需要,又確保厲行節約。

4、檔案管理實現電子化。通過建立檔案管理子系統,運用科學的《文檔管理系統》軟件,錄入建院以來的所有文書檔案文件目錄,方便檢索查閱。對年以來近萬件訴訟檔案進行電子歸檔,做到訴訟實物檔案與電子檔案同步歸檔,方便利用,實現檔案工作規範化管理。

***區法院、北京高院廣泛運用網絡技術,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實現了信息共享。法院審判(執行)案件信息、人事勞資信息、財務物資管理信息、檔案工作信息和法律法規信息、行政公文都被錄入微機轉換爲數形式,形成電子檔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方便多人同時上網查閱。二是嚴格了管理制度。審判流程、審限跟蹤、訴訟收費等工作根據管理權限並按照預先設立的程序進行操作,避免人爲因素干擾。院領導和監督部門通過網絡隨時掌握各類案件審理、執行情況,特別是解決了人民法庭不便管理的問題。三是節約了工作成本。審限跟蹤、統計分析、財務管理、人事工資管理、檔案管理、公文傳遞等工作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節約了大量人力資源。各類文材料、裁判文書以數形式在網上傳遞,文印紙張費用大幅度減少。四是提高了工作效率。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後,信息材料的處理和傳遞速度明顯加快,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考察體會和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北京法院先進的管理模式、全新的司法理念、公正高效的辦案效率、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硬件設施的投資方式等等,通過此次考察學習無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無盡的思考。而這些變化無一不是現代科技帶來的產物,詮釋了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這一真理。毋須諱言,我們尚處在不發達的西部地區,財政不可能亦無能力完全負擔我們發展、建設的巨大投入,因此根本不具有發達地區所能給予的財力支持,對此不存在可比性。然而,他們先進的理念、管理方式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特別是信息革命所產生的巨大效果,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搞好信息化建設的決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及省高院、清華紫光等單位的關心幫助,有全州法院幹警的積極參與,我州法院的信息化建設一定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結合北京的考察經驗,我們要着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必須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從考察看,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是做好法院工作的前提。結合我州法院實際,要切實樹立起“以人爲本,依法治院,從嚴治院,科技強院”的理念。管理模式要從行政化管理爲主向司法化管理爲主轉變管理內容要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管理方式要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管理方法要從他律爲主向自律爲主轉變管理手段要從傳統型向現代智能化轉變。據悉,最高院即將出臺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設的決定。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法院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是人民法院建設的發展方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信息化建設是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促進隊伍廉潔的有效手段;要充分認識到過來我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搶佔了發展先機,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要充分認識到上級法院和領導的關懷與期盼。過來,最高法院、省高院、***區法院、清華紫光華宇公司等單位對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設給予了諸多關心和支持,爲我州法院的信息化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只有通過加倍努力,確保整個系統的正常高效運轉,才能不辜負上級法院和領導的期盼和要求。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必須全員參與

信息化建設不是某個部門、某些人的事,而是涵蓋了我們審判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的一件大事。爲此,一要領導帶頭。只有院領導和庭室負責人付諸於具體行動,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才能帶動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自覺參與。二要確保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條件。要擠出經費,給廣大法官購買和配備電腦等必要的辦公設備。三要不斷加強教育培訓。要通過開展培訓,使幹警全面掌握電腦等設備的基本操作規程。四要切實把局域網辦好辦活,增強可讀性和適用性,提高法官參與的熱情和自覺性,形成人人蔘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必須健全制度

一是要完善監督機制。要以立案庭爲主體,建立以案件流程管理爲中心的監督機制;以審管辦爲主體,建立以案件質量評查爲中心的監督機制;以紀檢監察爲主體建立以查處違法審判爲中心的監督機制,以政治部爲主體建立崗位目標考覈爲中心的監督機制。各司其職,相互協調,相互監督,運轉流暢,使審判工作步入辦案規範化、管理科學化和辦公現代化的軌道。二是要重點建立局域網管理、案件信息錄入等相關配套制度,突出抓好立案和審判管理這兩個環節,充分發揮立案庭、審判管理辦公室和業務部門的職能作用,確保法官公正高效的審理案件。三是要認真抓好制度的檢查落實。要在健全完善有關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好制度的貫徹落實,爲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必須狠抓考覈

首先要對人員進行適當的調整,將書記員分到各個審判業務庭。因書記員比較熟練電腦知識,在信息化建設的初期,書記員可以起到電腦老師的作用,有利於推動信息化建設,同時可以協助法官做一些案卷裝訂等事務性工作,一定程度減輕法官負擔。其次要對現行崗位目標責任考覈制度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審視和評判,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量化細化指標,建立較爲科學合理的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覈評價體系。最後要將信息化建設與崗位責任制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與崗位責任制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考覈、一起獎罰。

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信息調研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信息技術革命席捲全球,迅速而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方式。這種改變不僅體現在個人生活中,而且也不斷的影響着社會各行各業。就我們消防工作來說,消防信息化對實現消防業務辦公自動化和消防業務信息共享及其綜合利用、建立消防部隊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消防部隊預防和撲救火災以及處置其他災害事故的實戰能力、優化消防業務工作流程、實現消防業務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消防的信息化建設是利用先進可靠、實用有效的現代計算機、網絡及通信技術對消防信息進行採集、儲存、處理、分析和挖掘,以實現消防信息資源和基礎設施高程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共享與共用的過程。它的範疇涵蓋了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運行管理體系建設和標準規範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而計算機網絡的建設又是我們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頭。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人類上個世紀最重偉大發明成就之一,也是21世紀產業的“領頭羊”之一。當今,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具有強大通信與信息交換功能的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爲世界計算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標誌。而且,計算機網絡也正在改變着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方式,如網上購物,網上就醫,網上教學,網上辦公,網上開會,網上聊天,網上……這些已成爲現代社會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方式。同樣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對消防工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它改變了傳統的辦公(監督管理)方式和信息資源管理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火災報警方式和接警處理方式。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報警系統,擴大消防設施的社會覆蓋率,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消防宣傳站點,促進消防宣傳的社會化;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消防教育站,促進消防教育的社會化。

在古代社會,火災被稱爲“走水”,由於當時的通訊手段極爲落後,所以報警主要都是採用人工簡單傳遞的方式。當發生火災時,擔任夜間巡邏的官兵或吏夫一般都用敲梆子、大聲呼喊、敲鑼、搖鈴等方式向人們報警。當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通訊工具的發展和進步,使火災報警有了便捷的工具。特別是隨着電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火災報警電話也從人工轉接發展到自動撥號報警。然而到了電子技術高度發展、“因特網”的普及,衡量一個城市消防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標誌已發生了轉變,由過去落後的人工火災報警程度轉變成爲火災報警的自動化程度。目前我國大多城市採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是:在建築物內按探測器探測的面積進行設置並安裝光電感煙探測器和感溫探測器。當被保護的區域內產生一定量的煙霧或火焰溫度達到或超過探測器的報警範圍,探測器便能向控制器發出電子信號。而當控制中心接到信號後即通知離火場最近的消防保安人員去確認火災後再實施報警,以避免自動探測器可能的誤報所造成的後果。在經值班人員確認後,除打“1l9”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外,還應及時啓動相關消防設施投入自救。顯然這一火災報警方式已經開始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而運用計算機網絡報火警,也就是“火警上網”,即每一個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築單元內火災發生的信息,通過以計算機網絡爲載體,將火災報警信息傳輸至城市“1l9消防指揮中心”及相關的機構與部門,由此組成一個城市火災報警網絡,有效提高火災報警的反應能力。由此可見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火災報警,具有速度快,可靠性強,節約投資等的優勢。它可以實現全社會、全方位火災報警信息的自動化覆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火災報警自動化。同時,火災報警一旦上網,通過信息共享與聯動機制,相關的水、電、煤氣、通信、醫療救護、人防化救、交通運輸等部門也將很容易地聯爲一體,以便配合滅火救援。

現如今,“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這句口號的提出,又爲我們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僅要做好各類險情的搶險救援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做好的是消防的宣傳以及教育工作。那就必須將我們的消防宣傳工作與教育工作做的與社會更爲貼近。也就是說,我們得將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社會化。

消防宣傳社會化主要就體現在從個體消防宣傳意識到羣體意識的轉化過程上。早在建國初期,消防宣傳只是以簡單的宣傳口號、標語等爲形式,宣傳的內容和方法也比較單一,宣傳的目的就是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側重在“防”上做文章。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漸出現了電視媒體消防宣傳。今天,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廣泛運用,消防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重視。消防宣傳作爲消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方法及形式上亦不斷豐富,依靠的主要宣傳媒體是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羣衆性消防宣傳活動不斷增多,宣傳內容趨向多樣化,既有“防”又有“消”,既貼近客觀實際又貼近百姓生活。故消防宣傳社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然而在我們開展消防宣傳工作的同時,也面臨了一些問題。如,一些商人借消防宣傳進行投機從而出現了消防宣傳商業化的不良傾向,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再如,社會上仍有一部分人缺乏消防宣傳意識,認爲其可有可無,即使是宣傳也只要做些表面文章,要個場地,發發宣傳單,放放廣播,宣傳車繞城轉轉就足夠了。所以社會上也流傳這樣一句話:“消防年年搞宣傳,總是老調又重彈。”此外,我們由於消防部門本身的特點所限,我們的消防人員較少,消防宣傳資金不足,使得消防宣傳缺乏了足夠的物質基礎。於是在實際宣傳工作中出現了形式單調陳舊、僅侷限於幾個老樣式,缺乏創新精神,羣衆對此不感興趣等現象。甚至有些宣傳活動目的性不強,一羣人圍着看,卻不知何爲;有的只注重正面典型的宣傳報道,忽略暴露和解剖反面典型,弘揚成績的多,暴露問題的少,消防宣傳缺乏力度。

但是,在計算機技術逐漸普及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也走進了各個家庭,計算機網絡的建立與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時空觀念,同時也縮小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更極大地促進了信息資源的交流共享。藉助“因特網”的便利優勢,我們不僅可以建立起消防宣傳站,把消防宣傳活動以電子工藝廣告的形式送進各家。這樣,既可發動廣大公民共同參與,增強羣衆的積極性,又可通過互動等方式實現宣傳的科學化、立體化,即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大衆心理,採取多種形式相融合的手段,使消防宣傳昇華到一種高級的綜合形式。

而消防教育與消防宣傳有所不同。消防是一門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多元綜合性邊緣學科。我國的消防教育體系主要採用的是軍人和準軍人培訓教育模式。這是針對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而言。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需要不斷改善自身生活的環境,提高生命的價值,社會經濟不斷髮展,與此同時,火災因素相對增多,現代火災對人身安全和經濟建設的危害越來越大。又由於火的偶發性,社會每個層面都有發生火災的可能。像一些酒店、飯店、歌舞廳、商場普遍存在着消防道路不暢通、使用可燃材料裝飾裝修、無安全疏散標誌等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單靠公安消防部門自身有限的警力來解決日常生活的火災等消防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全體公民都具備了消防知識,掌握了消防技能那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注重消防,從源頭抓起,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將會降低,即使發生火災,也能及時地進行自救,互救,那麼財產乃至生命等的損失也將會大大的減少。而要使全體公民在火災面前懂得滅火常識和逃生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防火知識,消防教育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消防教育網,把防火、滅火、逃生的知識與技能傳播到羣衆中去。藉助網絡,各企業單位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消防教育,而不再像過去需委託消防部門派出專門人員以講座或表演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使消防教育更便利也更有效。此外還可與幼兒園、學校教育相結合做到從娃娃抓起,強化他們的消防安全教育。這樣不僅可以縮短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同時也取得了更爲顯著的教育效果。如,在網上模擬火場逃生自救和家庭廚房火災撲救等活動,那麼大多數人都可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去,而不像傳統的必須由專門人員在特定的場地組織少數幾個人參加。由此可見,教育的效果的到了提高,參與的人數得到了增加,整個消防教育也向社會化更邁進了一步。

總而言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穩步推進,消防工作所面對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任務越來越複雜,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所以,我們要更好的掌握好計算機網絡技術,藉助計算機網絡這一科學、有效、便捷的途徑,來加強消防工作,更好更快的推進消防工作向社會化進程,實現消防部隊建設跨越式發展。

船舶業和信息化調研報告信息調研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船舶產業已成爲我市增加財政收入、吸納人員就業、延伸上下游產業、帶動服務業發展和促進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修造船管理模式的轉變,特別是數化造船的趨勢,對船舶產業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化在船舶行業的推廣與我市船舶產業發展的速度並不協調,全市在應用現代造船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的企業還不多,直接影響我市船舶產業的競爭力和企業經濟效益。如何充分依託信息技術,推動信息化與船舶產業融合,提高產業效能,打造中國一流的現代化修造船基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市船舶產業信息化現狀

XX年,全市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32.4億元,同比增長35.5%,佔全省55%。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爲365萬載重噸,佔全省48.8%,佔全國份額8.4%;新接訂單914萬載重噸,佔全省88.3%,佔全國份額35.2%。船舶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信息化工作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信息化總體水平有了一定提升。

在信息化資金投入方面,據抽樣調查(下同),船舶企業信息化投入覆蓋率達到100%。不論企業性質爲私營還是國有控股,還是企業規模大小,每家企業都對信息化應用投入資金,其中XX年信息化投入最多爲揚帆集團,達到380萬。

在組織、人員保證方面,中型以上企業都設立了信息化專業部門,小型企業有負責信息化專職人員。在設立了信息化專業部門企業中,由副總以上級別的領導分管信息化工作。

在信息化基礎設備方面,所有企業計算機普及率爲100%,在涉及企業核心部門和崗位都配置和使用計算機,internet接入率爲100%,大中型企業爲100m接入,小型企業爲2-10m接入。

在軟件工具或獨立軟件應用方面,主要強調個人能力或局部能力的提升,典型的如cad應用、物資管理系統或者財務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在大部分企業已經推廣應用,完成了從最早的二維設計到三維設計之間的轉換,一些大企業已將其作爲標準配置。

在企業級系統應用方面,pdm(產品數據管理)、pl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或者erp(企業資源計劃)等企業級管理系統,已在宏洲船舶修造、龍山船廠等一些較大的船廠開始應用。

船舶修造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了企業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如揚帆、歐華已開始應用精度放樣等信息技術實施精度造船,造船週期從3個月縮短到48天,實現大部分段無餘量製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二、市船舶產業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市船舶產業信息化有了較大進展,但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

1、企業設計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之間聯繫不夠緊密。大部分船舶企業數化設計與數化管理的集成度較弱,在數化設計階段產生的大量有效信息目前一般都不能高效地自動導入後續的管理系統,造成後續管理系統因爲缺乏及時、準確的設計數據源,而無法發揮更強的管理效果。由於對信息化整體架構考慮不足,因此企業間、企業內、系統間不能有效地協同工作,不能快速地、柔性應對產品設計生產過程中的變化需求。

2、成本管理較爲粗放。目前船舶行業在成本設計、統計、監控、分析方面的管理較爲粗放,沒有精確地即時反應船舶產品的實際發生成本。企業仍然處於追趕日韓先進造船企業的階段,整個造船管理模式還在不斷變革、改進和提高,還沒有形成比較規範和標準的管理機制和管理體制,無法完全照搬國外經驗和現成軟件,這也是管理信息化實現過程中的難點。

3、缺乏行業規範和行業標準。雖然大多數船舶企業都在積極實施與應用信息化,但各企業仍處於單打獨鬥的局面,沒有一個行業標準可以參考和借鑑,不能做到行業間的互相配合與促進。各企業往往過於強調各自的特性,無法統一口徑。

4、自主創新不足。目前我市應用於船舶產品設計和管理的大型核心軟件基本是以引進國外系統爲主,缺乏自主創新,不但購置價格昂貴,而且維護升級費用也很高。如揚帆集團購置國外設計軟件、erp系統、三維管系方案系統化了1000多萬人民幣,而且系統還需不斷升級付費。

5、企業信息化專業人才缺乏。信息化人才緊缺,從事核心技術研究開發、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服務的人才嚴重不足。全民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市內高校數量少,尚未形成產、學、研結合培養信息化人才的有效機制。

三、市推進船舶產業和信息化融合的對策措施

1、應用數化設計技術,實現船舶產品綠色設計。通過船舶產品數化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在完善數化設計系統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船舶產品數化設計的深度和廣度,在計算機中建立船舶產品全數化信息模型,使各階段、各專業的設計作業能在同一數據庫中進行,優化各個設計環節,減少產品生產的往復過程,提高整個製造系統的資源利用率,降低廢品率,節約資源。同時在設計中還應綜合考慮產品的結構設計、材料選擇、製造環境設計、工藝設計、回收處理設計等各個方面。

2、應用計算機虛擬現實和仿真技術,實現船舶產品綠色製造。通過開展虛擬製造技術、仿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研究,建立船舶產品虛擬製造的裝配系統和應用環境,研究與開發船舶產品裝配可行性校驗、產品建造工藝編制及可行性校驗、產品運行維護功能性校驗、產品艙段及整船的虛擬裝配和漫遊、cad實體數據的轉換接口等技術,實現船舶三維cad模型在虛擬製造系統中的動態再現和漫遊性檢查,使船東、設計師和建造師能夠較早地在虛擬環境下對船舶設計佈置的合理性以及分段/總段的整體吊裝、設備、裝備的系統模塊安裝等生產過程的可裝配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進行虛擬仿真,檢查船舶設計和工藝的合理性,從而優化船舶製造模型,預測產品的可製造性,避免產品裝配、安裝過程中的干涉,減少船塢/船臺、碼頭施工過程中的返工。

3、應用船舶產品數據管理技術,提高信息資源的集成應用。通過對船舶產品數據管理技術的研究,應用船舶產品工作流管理、任務流管理、產品結構配置、數據與文檔管理、設計變更與版本管理、產品bom管理、與cax的接口等技術,構建企業級的船舶產品數據管理平臺,根據船舶產品設計和建造的特殊性,在不同階段按不同的組織方式(系統、托盤等)管理設計資源,實現與cax系統的信息集成,對各設計階段產生的船體bom、舾裝bom、塗裝bom等加工和工藝信息進行統一動態管理,爲設計、製造和管理一體化及時提供正確的信息,實現船舶產品數據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4、應用資源配置優化技術,提高造船企業製造資源配置管理水平

突破造船企業資源利用率低,生產變動因素多,殼、舾、塗一體化製造的計劃管理難度大等難點,通過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造船企業製造資源配置管理系統,在保證船舶產品開工、上船臺/船塢、下水、交船的四大節點下,以計劃爲導向的造船企業勞動力負荷、製造場地設備資源負荷s曲線爲基礎,依據產品動態bom表、船臺/塢搭載網絡圖,以及人力、設備、場地等能力,編制生產技術準備計劃、造船大/中日程計劃,各級月度、周計劃及其負荷計劃、托盤集配計劃等,實現船舶建造空間上分道、時間上有序,使造船企業的生產管理和協調從以現場調度型爲主的模式提高到網絡計劃型管理模式,提高造船企業製造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5、應用供應鏈技術,提高造船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實現設計、採購、配送、製造並行模式的造船企業物流管理系統,對造船企業中物流的各個環節實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控制和調整,提高造船企業的經營決策和電子商務技術水平,採用條形碼技術,實現材料和設備等船舶製造物資全過程跟蹤、控制和管理,變二次領料爲一次配送,使造船企業由傳統的領料型生產轉變爲配料型生產,建立按流通量控制的生產物資管理與集配體系,實現造船製造物流的通暢性、準時性和爲生產現場服務的高效性。

6、應用造船產品成本管理技術,加強成本管理控制。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造船企業成本管理系統,建立一個快速、合理的目標成本分解和產品成本覈算體系,建立船舶產品成本項目庫,對設計、採購、製造過程中工、料、費的目標成本進行分解,並應用有效的核算手段,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變事後覈算爲事先控制,實現從目標、控制到覈算的全過程成本管理,提高造船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7、應用信息集成技術,實現造船企業設計、製造和管理一體化。加強船舶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設計院所、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整合,大力推進設計、製造和管理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通過異地協同網絡等先進技術,達到信息流、物流和價值流的高度集成,逐步實現區域性設計、製造和管理信息的數化無縫連接,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建立起面向整個造船過程的信息集成系統,實現設計、製造和管理的一體化以及殼、舾、塗一體化。

8、完善船舶產業信息技術創新和信息化社會服務體系

完善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船舶產業信息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在重點園區和船舶骨幹企業建立船舶產業信息技術研發中心。加強面向船舶行業的區域性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機構建設,加強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船舶企業在科研開發、人才培養、技術支撐、信息交流和投融資方面的合作和交流。邀請全國範圍內該行業信息化專業知名人事和主要船舶行業信息化負責人組成專家委員會,我市船舶行業信息化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議,對我市信息化發展戰略、政策和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編制併發布市船舶行業信息化發展年度諮詢(評價)報告;對國內外船舶行業信息化問題進行跟蹤和超前性研究,爲我市船舶行業重大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船舶行業信息產業發展項目提供決策諮詢和評估服務。

9、加大財政政策支持。

設立船舶企業信息化建設專項技改或補助資金的資金,並給予相關稅收、產業優惠政策。同時,爲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爭創品牌效益,佔領標準制高點,與國家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溝通,爭取籌建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檢測中心等。

10、加快培育船舶產業信息化人才。構築信息化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實施全球化人才戰略,積極引進國內外學有所成的信息技術人才來創業,形成支持船舶產業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高地。出臺留住人才、集聚人才的政策,優化充分發揮信息化人才作用的環境。建立信息化人才激勵機制,鼓勵知識、技術和才能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加強對高中級管理人員、it部門負責人和技術骨幹的培訓,努力形成一支複合型的船舶產業信息化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隊伍。

農村信息化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2019年信息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爲準確全面掌握我縣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情況,切實加快我縣農村信息化建設,根據市信息發[xxxx]xxx文件精神,xxxx年xx月xx日,我局組成由冀堂鋼任組長7個調查小組,深入到全縣xx個鄉鎮,採用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分別對各個鄉鎮的農村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發現,全縣xx個鄉鎮xxx個行政村的農村信息化建設快速啓步,建立了覆蓋鄉村、農戶的信息網絡,建設了xx個農村信息服務站,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橋樑”和“導航”作用。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按照市信息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從實際出發,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工作,從我們所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村信息化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快發展。全縣已基本完成了“村村通電話、通網絡”的目標,實現了農村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互聯網接通到鄉鎮。據調查,全縣有260個行政村已通光纖和無線寬帶,農民上網人數xxxxx人,普及率6%;農村現有電腦6500臺,固定電話85967部,移動電話139969部,電視機130021臺,普及率分別達到5%、66%、33%、95%,農村信息化建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例如,襄垣鄉郝開村現有家庭電腦45臺,上網電腦12臺,電視機630臺,固定電話用戶480戶,手機用戶1150戶;東泉鎮木瓜村投資5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170戶,使全村有線電視用戶達到60%以上。在山西移動公司平遙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該村還有5戶村民家庭安裝了寬帶網,加快推進了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

二是信息服務站得到了較快的擴展。全縣建立了36個農村信息服務站,專門蒐集整理、分析發佈農業技術、農情諮訊、天氣預報、災情預警等信息,爲廣大農戶提供農業信息技術服務。在12個信息超市中,發展較快的有古陶鎮北城村、中都鄉北三狼村、洪善鎮的洪善村和高林村、襄垣鄉郝開村、段村鎮的廉莊村、杜家莊鄉的南良莊等村。襄垣鄉郝開村xxxx年建立黨員遠程教育站,佔地45平方米,與村支部活動室爲一體。該教育站除組織黨員定期學習外,還利用其寬帶信息平臺,組織相關產業的農戶學習先進的農科技術,爲農戶針對性查閱相關信息。東泉鎮東泉村經鄉村兩級積極協調,花費1.5萬元,建文化網絡服務站一個,佔地30餘平方米;又協同縣組織部共同投資8萬餘元建120平方米的黨員幹部遠程教育服務站,安排專人負責和管理。

三是農村信息的內容日臻完善。目前,各信息服務站開展農村信息服務的內容既有政務信息,又有熱點時事新聞、農業要聞,還有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市場動態、供求信息、價格行情、勞務動態、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農家百科等。例洪善鎮洪善村初步建成服務站三個:便民服務站、農村信息網絡服務站和黨員遠程教育站。主要服務內容有計生、民政、合作醫療、農經、司法等。各服務站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照章辦事,服務態度和藹、熱情,愛崗敬業,有問必答。

四是信息管理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鄉鎮對農村信息採集下達年度任務,推行了目標考覈,服務站內部定崗定責,保證信息的真實、及時、準確性。

二、農村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信息技術具有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滲透力和帶動力強的特點,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農村信息化建設暢通了農村信息“雙向”流動渠道,滿足了農民不同的信息需求,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開闢了信息部門服務農村市場的新路子,增強了農業、涉農部門服務社會的能力,提高了爲農服務的效率;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橋樑”和“導航”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增長了農民見識、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民通過涉農信息進村入戶,既貼近了市場、瞭解第一手的市場信息,又利用市場信息適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既有效掌握了黨和國家的農業農村政策,強化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又準確掌握了市場需求和產品供銷趨勢,化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規避和減少了市場風險、自然風險,促進了增產增收。據調查,東泉鎮東泉村的通過近年來的信息服務,廣大村民得到了實惠,從中瞭解到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和發家致富的科學技術,主要表現在農作物栽培方面和精選優良品種種植,挑優質苗木栽培,從而使減少因農作物病蟲害帶來的損失,畝產量收到很大的提高,農民種糧、栽果積極性有所提高。在養殖業方面,由以前的家養、圈養1只或2只,根本不存在規模化養殖,現在養殖規模達到200只以上的就有6戶,養殖量比以前翻了四五倍。

二是強化了農業技術支撐、促進了現代農業建設。各服務站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優勢,宣傳黨的農村政策,發佈農業規章,推廣農業技術,提供專家諮詢等,縮短了與農民的距離;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進了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發展。

三是改善了農民的精神面貌,推動了農村文明建設。通過農村信息化建設,農村羣衆增加了瞭解世界的機會,擴大了認識社會的廣度,增多了吸納科學文化知識的機率,逐步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轉變,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了農村文化社會事業發展和農村文明建設。據調查,朱坑鄉朱坑村不少農民通過信息的傳播,對“市場引導生產、市場引導流通”等一些現代農業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運用。東泉鎮東泉村通過法律知識的宣傳,社會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農村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從總體上看:農村信息資源利用不夠理想、信息進村入戶難,信息化工作機制不夠健全、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工作方法、措施明顯滯後,信息機構人員配備不足,農民素質不高等。具體表現在:

一是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實現了農村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互聯網接通到鄉鎮,不少農戶安裝了寬帶網。但信息服務站由於經費不足,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進村入戶難,而且由於上網費用高,農民接收信息渠道狹窄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目前,農村大多數信息仍是通過相對普及的電話、電視和農民之間的傳書帶信、逢場趕集、鄰里傳播實現。

二是本地信息少,互動性不高。缺乏有價值的信息分析和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不能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信息對農民的生產經營不具有指導性。加之有些鄉鎮信息站不健全、人員配備不足,缺乏信息服務的有效運行機制,缺少信息服務的經費保障,不能及時有效的收集、發佈本地信息,農民與信息服務站之間沒有真正互動,影響了農民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農民素質不高,不能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要求。農民科技文化水平較低,直接限制了對信息技術、網絡知識的學習和對信息的理解、運用。調查反映,不少農民即使手把手的教會計算機使用,一旦業務人員離開馬上就又不能運用。農村經濟、文化和信息化程度落後,農民的封閉性較強,信息觀念滯後,信息意識淡薄,對網絡信息等新生事物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信息的有效吸收。

四、幾點建議

1、保障經費問題。由於信息服務站經費嚴重不足,阻礙了服務站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們建議應繼續實行高位推動,確保工作經費,保證信息站基礎設施投入,爲農民及時有效獲取各種農業信息奠定基礎。

2、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制定相應的工作任務,做到專人管理。在保證信息質量和時效性的前提下,獎懲結合,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人進行獎勵。同時,對提供有效信息的工作人員提供相應補助,對錶現突出的進行獎勵,提高服務人員的積極性,確保激勵機制的有效落實。

3、嚴格信息審覈制度。杜絕“垃圾信息”,逐步提高信息質量,豐富服務內容。好的信息能給廣大農民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有助於農業增收。

4、舉辦與信息化相關的各類培訓班,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強化農民瞭解信息獲取信息的意識。

5、與有關部門協調,保證網速。服務站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各種渠道爲農民提供服務,但有時由於鄉村網速過慢,大量實用的農業信息不能及時傳輸到農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