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45K
本文目錄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城鄉一體化建設狀況調研報告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調研報告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調研報告

內容提要:

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4篇

本文是在對xx鄉xx村新農村建設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基本情況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通過一個我們常用的“swot”分析法,對xx村基本情況進行了系統的、邏輯的分析與梳理,最後提出了一些新農村建設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與建議。

在黨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及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規劃的大背景下,xx村作爲xx鄉最大的一個村,是鄉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如何抓住機遇快速發展、贏得先機,是xx村“兩委”班子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這篇調研報告。

一、xx村基本情況

1、人口狀況

xx村共有10個社,642戶,2517口人。

2、產業狀況

(1)種植業:主要以大麥、小麥爲主;

(2)養殖業:主要以牛、羊爲主;

(3)勞務產業:主要在建築、運輸、服務等行業,務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xx;

(4)其他產業:有一家磚廠,一家沙料廠,一家麪粉廠。

3、社會狀況

(1)社會基本狀況:約有80%的人口外出務工,村裏留下的多爲老人、兒童;

(2)村民收入狀況:xx年人均收入約5000元左右,其中:70%爲務工收入,30%爲種植、養殖收入;

(3)黨組織狀況:設有:1個黨支部,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59名黨員,其中:男56名,女3名。

4、資源狀況

(1)耕地資源

共有耕地面積爲6635畝,人均擁有耕地面積約爲2.6畝。耕地質量較好。

(2)勞動力資源

以16歲至55歲爲正常勞動力,佔總人口的75%計算,再考慮一些特殊因素,約有1800餘人的農業富餘勞動力。這些農業富餘勞動力中掌握一定技術的以10%計算,就約有200人的技術型勞動力。

二、xx村“swot”分析

在瞭解了xx村基本狀況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一個簡單的“swot”分析,將這些基本狀況系統化、邏輯化,爲我們思考xx村的發展提供系統的依據。

1、s(優勢)

(1)交通便利。距離縣城約30分鐘的車程,且在各社都通有鄉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較集中。

(2)耕地質量較好。土層較厚,較肥沃,且耕地都比較平坦,易於機械化耕作。

(3)勞動力資源豐富。以16歲至55歲爲正常勞動力,佔總人口的75%計算,再考慮一些特殊因素,約有1800餘人的農業富餘勞動力。這些農業富餘勞動力中掌握一定技術的以10%計算,就約有200人的技術型勞動力。

2、w(劣勢)

(1)人均耕地面積較少。人均擁有耕地面積約爲2.6畝。

(2)種植、養殖品種單一,且收益不高。種植以大麥、小麥爲主,養殖以牛、羊爲主。平均一戶在種植、養殖上一年的收益不足5000元。

3、o(機會)

(1)國家對農業的政策支持。國家各種惠農政策的大力實施對“三農”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2)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最近,中共中央又召開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這對於西部的“三農”事業的發展也是最大的機遇;

(3)新農村建設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前幾年,中央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明確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這個機遇對農村來說是一次徹底的飛躍。

4、t(威脅)

(1)逐步脫離農業的勞動力增多。在農業的收益遠遠低於務工收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業勞動力不再願意從事農業,這將造成農業勞動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廢。

(2)進城務工勞動力缺乏相應的保障。很多的進城務工勞動力存在“釣魚”的現象,沒有固定的收入;還存在要不到工錢的問題;吃住難的問題;心理過渡期的矛盾問題;找不到組織的問題等等。

(3)留守老人、兒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過了70歲,吃住都很難,還要照顧兒童的生活,有的甚至還要負責家裏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農活。

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就有可能成爲農村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穩定才能發展,和諧才能更好的發展。如何確保農村的和諧穩定是我們要考慮的最首要的問題。

三、xx村新農村建設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xx村農業富餘勞動力?

(1)建立一個進城務工的服務組織,爲農業富餘勞動力提供政策、務工信息、相關保障的服務;

(2)將進城務工當作一個產業發展,嘗試設立勞務經濟開發中心;

(3)鼓勵和支持有一定資金、技術的農業富餘勞動力回村創業,帶動xx村的發展。

2、如何利用好xx村的耕地?

(1)發展經濟作物,與一些大型的農業產業企業合作;

(2)耕地集約化管理,形成一定的農業規模經濟;

(3)鼓勵和支持耕地出租,爲耕地規模化經營鋪路。

3、如何在xx村發展新的產業?

(1)延伸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業加工企業;

(2)發展農業服務產業,如農產品銷售公司,農資公司等等;

(3)發展其他產業。

4、如何構建和諧的xx村文化?

(1)留守老人、兒童的集中管理,建議在村裏辦留守老人、兒童福利中心,採取設立留守老人、兒童基金會,爭取上級政府支持一定費用的方式,或者承包給私人經營村辦福利中心;

(2)建立進城務工人員的黨組織和進城務工小組,建議以務工地爲單位建立組織體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應以手機通訊爲主建立一個系統的管理網絡。

四、另外一些思考

1、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且已經和城市的工作逐步接軌,在這個農村轉型的關鍵時刻,各種矛盾和問題都比較突出,比較棘手,容易造成不穩定的因素;

2、要大力的培養和發展農村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產業帶頭人、農村致富創業帶頭人,這些人將爲我們的新農村建設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和活力;

3、要把農村的黨組織工作做到城市裏面去,因爲我們黨組織的成員已經在城市裏面了,我們的戰鬥堡壘也應該向城市轉移,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好我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4、要切實考慮“三農”的真實需求,真正的對症下藥,這樣就能夠更好更快的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5、應該讓更多的鄉鎮幹部、村幹部與核心骨幹農戶建立一對一的服務體系,這樣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能更好更快的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二能很好的融洽幹羣關係;三能真正的培養幹部成長。

6、在機遇對等,政策支持相同的情況下,誰的班子強,思路清晰,誰就能把握住先機,超前發展。

相信xx村在各級領導的關注關心下,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全村羣衆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抓住機遇、贏得先機,發展的又好又快。

城鄉一體化建設狀況調研報告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黨的xx屆三中全會強調,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要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爲根本要求。這對於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富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必須緊密聯繫實際,積極探索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的有效途徑,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一、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3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加快推進。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制約,特別是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機構沒有根本消除,工農關係不協調、城鄉關係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制約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鄉發展差距呈擴大趨勢。xx屆三中全會指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因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城鄉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格局。只有廣大農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農民各項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發展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爲本;只有儘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狀況,發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因此,推進城鄉一體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務。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在發展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關係,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當前,農村安定和諧局面面臨許多壓力,存在不少不穩定因素。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壓力加大,農民養老等社會保障不健全,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和政權建設需要加強,一些農民權益受到侵犯成爲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因素。只要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營造社會公平正義的環境,從收入分配、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民權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採取措施,着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切實保障農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使廣大農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使廣大農村安定有序、充滿活力。因此,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村民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

(三)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爲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創造了良好條件。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農村。農業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民增收難度大,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城鄉面貌反差較大。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步伐的明顯加快,農村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更加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的是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下來的,有的是在現實發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織,解決起來難度較大。因此,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穩定就沒有國家繁榮穩定,沒有農民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全面小康。必須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才能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科學依據和基本要求

(一)科學依據。城鄉一體化戰略的提出,有其科學的理論依據、現實背景和深厚的實踐基礎。

一是理論依據。xx在黨的xx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他說:“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爲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在隨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xx再次強調:“我國現在總體上已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應當順應這一趨勢,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積極地支持‘三農’發展。”xx提出的“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是深入考察各國工農城鄉關係發展史後對工業化發展普遍規律做出的科學總結,是深入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階段的基本特徵後做出的科學判斷,也是總結我國過去幾十年工業化的經驗和教訓後做出的科學論斷,這爲我國推進城鄉一體化戰略提供了思想理論依據。

二是現實背景。推進城鄉一體化,是由我國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總體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城鄉差距非但沒有縮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國城鄉差距持續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長期以來政府運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將資本從農業轉向工業;間接的原因是,在國家人爲政策性干預下,城鄉居民在稅負、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沒有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尤其是始於1958年的以城鄉分割爲特點的戶籍制度,不僅在身份上強化了城鄉的先天差別,造成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權益保障和發展機會的不平等,而且加劇了城鄉結構的失衡,使城鄉差別制度化。

三是實踐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着工業化快速推進,我國總體上到了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從工業生產看,我國已成爲世界工業生產大國,主要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從產業結構看,工業生產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從進出口貿易看,我國已成爲進出口貿易大國,具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從國家財政收入看,我國財政收入已超過5萬億元,主要來源於工業和爲工業服務的流通業。這表明,我國已經從一個農業大國轉變爲工業大國,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能力。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農業佔gdp的比重低於15%、城市化率超過40%、農村勞動力就業佔總就業比例低於30%時,就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我國XX年人均gdp爲2456美元、農業產值比例爲11.7%、城市化率爲44.9%、農業就業比例爲44%,除了統計上的農村就業指標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標都符合上述標準。因此,我國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的條件正日漸具備,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一體化發展階段。

(二)基本要求。城鄉一體化有着深刻的內涵。在現階段,它要求統一城鄉規劃,打破城鄉分割的體制和政策,加強城鄉間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促進城鄉間生產要素流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農村與城市一樣共享現代文明,以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爲此,需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這是實現資源合理配、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前提。過去長期受城鄉二元結構和體制制約,重視城市發展規劃、忽視鄉村發展規劃,而且城市發展規劃與鄉村發展規劃相互脫節。因此,統籌城鄉規劃,建立城鄉一體的規劃制度,合理安排區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聚集、村落分佈等空間佈局。這樣,不僅可以優化資源配置,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資源,而且可以使城鄉發展相互銜接、相互促進。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這是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環節。要統籌規劃和整體推進城鄉產業發展,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向農村合理流動。按照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融合的原則,促進城鄉各產業有機聯繫、協調發展。

三是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這是改善農村面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着力點。要着眼於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切實將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着重改變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和公共服務不足的狀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四是統籌城鄉勞動就業。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重要條件。我國城鄉勞動力資源豐富,是促進經濟長期持續較快發展的有利條件。但同時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將是我國今後一段時期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因此,必須把擴大城鄉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堅持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多渠道擴大城鄉就業。

五是統籌城鄉社會管理。這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基礎。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等發生深刻變化,城鄉融合趨勢加快、人口流動加速。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增加了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難度和複雜性。要大力推薦社會管理創新,改變城鄉分割、條塊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轉變政府職能、理順關係、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的體制,形成城市工作和農村工作對接、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三、當前迎江區城鄉發展主要差距

近年來,我區堅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要求出發,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來準確定位、明確任務,圍繞“城鄉統籌”認準方向、增強動力,以內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但城鄉發展失衡、差距日趨擴大依然是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鄉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

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XX年全區農民純收入比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兩者比爲1:3.7,收入差距比XX年擴大了0.4個百分點。同時,由於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工業化水平低,農民外出務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侷限,致使農民增收空間非常有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

二是城鄉基礎設施差距。由於長期以來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市農村多數地區交通、能源、農田、水利等生產生活條件比較滯後,現有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嚴重老化,農業機械化水平低;生活設施方面,雖然公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幹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沒有集中供水設施。

三是城鄉勞動就業差距。從我區來看,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4%以內,而農村勞動人口的失業率無法計算得出,拋開進城務工的勞動力不算,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區老城區,就業平臺、就業培訓、就業服務和就業政策等比較完善,而農村勞動就業體系不健全。城市失業人員在社保補貼、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業扶持優惠政策,農村失業人員享受不到。特別是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四是城鄉社會事業差距。全區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公共事業的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區9所學校佈局集中,規模大,綜合實力強,基本辦學條件要明顯優於鄉鎮中、國小的學校。由於多方面原因,城鄉教師基本素質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在農村依然存在忽視子女教育問題。我區新洲鄉留守兒童達40%,這已成爲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在醫療衛生方面,公共衛生和防疫保健體系不健全,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目前已達到15所,而標準化村衛生僅有6家。在農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設硬件設施不夠,缺場地、缺人才,絕大多鄉鎮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會保障方面,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等尚未全面實施。城鎮人員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醫保,農村勞動者只能參加新農合;城鎮戶口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而農村戶口的靈活就業人員除被徵地農民外不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這些都制約了城鄉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

四、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目標思路和政策舉措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全面貫徹落實xx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改革爲動力,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按照“統籌規劃、融合產業、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的原則,初步建立城鄉教育、醫療、文化合理佈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務體系,城鄉有效銜接、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和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及社會保障體系。形成以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社會事業發展、統籌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爲重點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一)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目前城鄉基礎設施差異大、功能佈局不合理、設施共享性差等突出問題,切實把城市與農村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實現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用。一要加快城鄉公路網絡建設。科學合理地搞好城鄉公路網規劃和調整,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加快通往示範鄉鎮、示範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設,以及通往經濟路、出口路、旅遊路的公路建設。通過政府投入、集資入股、公路經營權拍賣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事業,力爭到“xxx”末鄉鎮開通公交車,80%以上行政村和學校有公交車停靠點。二要加強城鄉公用設施建設。搞好統一佈局規劃,加快城鎮供排水、供氣、公交等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城鎮服務功能。鼓勵城市公用設施向有條件的農村延伸。加大農村通訊設施的投入,降低通訊費用,保障城鄉信息暢通。三要加強村莊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加強宅基地規劃和管理,節約村莊建設用地,引導和幫助農民切實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力爭3年內完成對鄉村的規劃編制,實現5年內整體推進的目標。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廚、改廁以及垃圾集中處理、污水處理等爲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務求實效,切實改善農村衛生環境狀況。

(二)加快發展覆蓋城鄉的社會事業。一要均衡發展教育事業。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着力調整農村教育佈局和結構,加強新老城區教育資源布點工作,爭取3年內初見規模、5年內能見成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完善以區政府管理爲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以區級職業中學爲龍頭,鄉(鎮)成人文化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各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爲骨幹,向村組延伸輻射的區、鄉(鎮)、村三級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農村居民轉變爲城鎮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保障機制。二要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建立有效的農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鄉衛生資源,搞好區域衛生規劃,確保每個建制鄉(鎮)有一所政府興辦的標準化衛生院,建立以中心衛生院爲核心的鄉村衛生服務網絡。建成規範化的村衛生所(室)並實現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合理佈局村衛生站,加強衛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診療設施建設。深化農村衛生醫療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農村衛生醫療事業發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機制,鼓勵城市衛生醫療機構拓展農村醫療市場,促進農村衛生醫療事業健康發展。三要加強文化建設。加快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擴大城區先進文化向農村的輻射。加快完成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的達標改造,實現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廣泛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文明戶”等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地開展適合農村特點的大衆體育活動。

(三)着力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城鄉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市場。深化就業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求職和失業登記制度,建立和完善城鄉平等、統一的勞動就業管理體制。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規定,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管理制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健全農民職業培訓教育制度,整合城鄉各種職業培訓教育資源,結合“陽光工程”培訓,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教育,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到“xxx”末,力爭農村勞動力培訓率達到80%,其中土地被徵佔農村勞動力培訓率達到100%;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比例達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重點解決好土地被徵佔農民的就業問題,給予他們享受下崗職工的同等就業待遇,鼓勵他們自主擇業、另謀生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接軌,讓農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加快建立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和最低生活保障爲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不斷擴大覆蓋面,將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轉戶農民逐步納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女職工生育保險體系。認真解決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到“xxx”末,初步建立城鄉居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助、貧有所保”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統籌推進城鄉產業協調發展。以產業發展爲支撐,形成一、二、三產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着力推進三個集中。一是強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加快工業化。着力改變過去城鄉建設上存在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粗放型發展格局,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鄉一體的工業佈局規劃,通過規劃調控、政策引導,建立投資促進機制,強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二是梯度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推進城鎮化。遵循“因地制宜、農民自願、依法有償、穩步推進”的原則,有組織分層次地引導農民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實行農村與城市社區完全接軌,按照城市社區標準建設新型社區,推動農民向市民轉變;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參照城鎮社區的標準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引導農民向農村新型社區集中。三是穩步推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加速農業現代化。堅持以穩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爲基礎,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轉包、租賃、入股等形式,穩步推進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植大戶集中,實施規模化、集約經營。

(五)着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制度建設。着眼於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消除城鄉分割的體制性障礙,努力構建城鄉一體的新型管理體制。深化區鄉財政體制改革。加大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支出比重,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和領域,加大對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鄉一體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門檻、放寬政策、簡化手續”原則,逐步對本市人口取消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劃分,統一稱爲“居民戶口”,實行一元化戶口登記制度。完善農村土地制度。鼓勵和支持農民採取出租、入股、質押、置換等各種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探索發展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爲主的股份合作經濟,爲農民離土離鄉創造條件。改革徵地制度,完善徵地程序,積極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機制,實行多種補償安置辦法,切實解決好土地被徵佔農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問題,使農民“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利”。改革行政管理體制。積極支持農村社區建設,探索實行城市化的社區管理體制。鼓勵農村推行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促進農民由村民向股東轉變。支持具備條件的鄉撤鄉建鎮,推進具備條件的城郊鄉改設街道辦事處。鼓勵建設中心村,支持撤併戶數較少的自然村,進一步優化城鄉佈局。推進區域金融改革與發展。積極開展組建農村合作銀行試點,鼓勵設立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村社區金融組織,支持發展農村信貸擔保機構,逐步形成包括小額信貸組織和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以及金融性擔保服務組織在內的多層次的區域金融體系,培育農村競爭性金融市場。

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調研報告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基本情況

我鎮總面積xx平方公里,轄x個行政村x個居委會,xxxx戶,x萬人,耕地面積x萬畝,人均年收入萬餘元。近幾年,我鎮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總攬全局,致力於抓機遇、強基礎、增實力,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事業和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實現了鎮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被評爲“xx市經濟社會發展十快鄉鎮”,城鄉一體化具備初步條件。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啓動鎮村規劃。

今年以來,爲搞好集鎮規劃工作,我鎮聘請中機國際、深圳藝壽公司對集鎮擴容提質工程進行規劃設計、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聘請xx傳媒公司、xx大學設計院對集鎮開發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和全程策劃包裝推介,同時按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鎮即將啓動鎮域村鎮佈局規劃編制工作。

2.快速推進“三點一線”。

按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鎮納入“三點一線”綜合整治範疇,資金xxxx萬元。一是採取多種方式方法,拆除集鎮違章雨棚xxx處,違章廣告牌、立式燈箱xxx處,取締店外經營xx戶,完成了集鎮樣板房改造,“三點一線”綜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前期手續,立面改造工程正在進行網掛招標。二是投資近百萬元,啓動集鎮門店招牌改造工程,將集鎮深遠路、廣福路兩條主要街道臨街xxx餘縫門面的門店招牌進行高標準改造,目前已完成一期xxx縫的改造工程,力爭xx月份全部竣工驗收。三是完成集鎮污水處理系統支管網入戶工程,現集鎮污水處理廠已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投資近xx萬元,在集鎮增設xxx餘個機動車停車泊位,科學劃定人行橫道。五是投資近xxx萬元,新建集鎮農貿市場,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內部裝飾工程正在進行。接下來,我們重點是完善集鎮各項配套設施,加速推進立面改造、道路的“白改黑”、集鎮綠化、亮化等工程。

3.高效開發集鎮用地。

今年,我鎮在用地指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多方爭取領導支持,批准集鎮統徵開發地xx畝。爲搞好集鎮開發,我鎮積極向聯點領導及職能科局負責人彙報,爲集鎮開發解決了許多困難和問題,目前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開展,報名購地的商戶十分踊躍,前景十分可觀。另外,我鎮將農村商貿綜合體項目一併納入集鎮統徵開發建設,力爭創造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4.繼續夯實農業基礎。

一是堅持發展葡萄特色產業,實施品牌戰略,打造“葡萄之鄉”。我鎮的葡萄產業已有一定的基礎,但仍需進一步做大做強,使之成爲我鎮農民致富增收的一個重要載體。我鎮將以曙光山城、七鑫科技等龍頭企業爲代表,大力發展集旅遊休閒、體驗式採摘、葡萄酒文化展示和葡萄深加工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基地。二是大力發展集農業科研、推廣應用、生態種養於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項目,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民增收。繼續發展壯大興嘉天華公司“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濟類水產養殖和“咖啡豆+油菜”的種植模式,積極扶植深遠蛋雞養殖合作社。三是不斷夯實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繼續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落實,形成以梅數、洪河等村的高產糧食基地,推進糧食生產“良種、良法、良制”,實現大面積、大範圍平衡高產目標。繼續推進湖南農大農富種業公司的優湘型雜交水稻的繁育和推廣,確保糧食生產的提質增效。

5.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我鎮積極開展各類羣衆文化活動,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集市。一是以劉少奇天華調查紀念館爲平臺,天華八景爲載體,整合歷史印記和“十個一”模式展示基地,形成以天華村爲中心的紅色旅遊紀念地。二是各村和社區均成立了文藝隊,定期開展羣衆文藝活動,形成了濃厚的羣衆文化氛圍,豐富了人民羣衆生活。三是結合恆暉天華高端花卉苗木盆栽基地、葡萄園產業基地等開發項目,發展狀大觀光旅遊農業。

6.切實提高羣衆生活品質。

啓動農民集中居住工程,鼓勵農民建房向規劃的居民點集中。切實加強鄉村的精細化治理,以農民集中居住點爲突破口,以點帶面,實現整體推進。建設文化廣場,實現有線電視、網絡全覆蓋,進一步爲羣衆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規範社會秩序,改善社會風氣,保護生態環境。

三、困難和請求

1.請求參照長縣政辦發【xxxx】xx號文件,明確我鎮與第一批城鄉一體化試點鄉鎮享受同等的優先發展政策。

2.我鎮集鎮開發項目用地報卷已與其它四個鄉鎮一起報至省廳,目前已將近兩個月時間仍沒有批下來,因此集鎮開發項目只能進行前期工作,實質性開展要待土地批下來後才能進行。懇請縣裏統一協調,促進項目推進。

3.請求依據發展要求,參照其他鄉鎮作法,適當增加我鎮建設用地指標。

4.我鎮小城鎮建設涉及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量大,所需資金巨大,而我鎮屬北部農業鄉鎮,自有財源嚴重不足,資金壓力較大,懇請安排專項扶持資金。

5.城鄉一體化建設項目多,急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請求補充解決。

6、建議根據我鎮區位特色,把鎮作爲縣裏的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和綠色健康休閒服務基地重點打造,相關企業和項目優先引進和落戶。

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調研報告城鄉一體化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這一要求爲我們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對推動我鎮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推動城鄉一體化是新時期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後,更爲贛州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我鎮更要藉助這股東風,推動城鄉經濟發展,實現《若干意見》中描繪的美好藍圖。

(一)、基本情況

xx鎮位於x縣東北部,x省x縣和x省x市。全鎮總面積x平方公里,現有人口x萬人,圩鎮人口x萬人,有x個行政村、x個居委會、x個良種場社區管理委員會,村小組x個,總戶數x戶,耕地x畝,林地x畝。XX年,實現生產總值x億元,增長x%;實現工業增加值x億元,增長x%;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億元,增長x%;農民人均純收入達x元,增長x%;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x億元。

1、經濟實力不斷攀升。XX年,我鎮農業總產值x億元,其中生產糧食x萬噸,蔬菜產量x萬噸,生豬飼養量x萬頭,家禽年飼養量x萬羽。工業生產總值x億元,擁有工業企業x家,實現工業增加值x億元,比上年增長x%。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x億,比上年增長x%。城鄉集貿市場x個,年成交額x億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x億元,比上年增長x%;各項貸款餘額x億元,比上年增長x%。

2、基礎設施日趨完善。XX年,我鎮積極實施圩鎮美化、亮化、潔化“五個一”工程,投入x多萬元完成亮化一條街項目,投入x多萬元完善農民體育廣場項目和清理部分街道下水道,圩鎮面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今年以來,我鎮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修復水陂x座,投入資金達x餘萬元;道路硬化投入x餘萬元,硬化道路x餘公里,填鋪村組道路路基x多米;橋樑建共投入x萬元,修建通組橋樑x座;飲用鋪設管道x米,開挖蓄水池、過濾池x個,資金達x萬元。全面完成了x個省扶建設點村莊整治任務,在高標準打造點內生態的基礎上,按照“分類試點、梯度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根據村莊面貌和特色,因地制宜,在建設初期明確好建設思路,充分引導羣衆發揮好主體作用,最終達到“佈局合理、生態文明、管理有序、功能配套、特色明顯”的建設要求。

3、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截止到XX年底,我鎮有廣播電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x處,各類文化專業戶x戶,各類圖書室x個,藏書四萬餘冊。有幼兒園x所,中心國小x所,村完小x所,初小x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x%。國中x所,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x%,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達x萬元,比上年增長x%。醫療衛生方面,我鎮有醫療衛生機構 x個,門診部(所)x個;有牀位x張,每萬人擁有病牀x張。專業衛生人員x名,其中執業醫師x人,執業助理醫師x人,註冊護士x人,鄉村醫生x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x戶、人數x人;醫療救助x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x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x戶、人數x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x人;敬老院1家,牀位x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x人。社區服務設施x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x個,社區服務站x個。慈善分會x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x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x萬人,參保率x%。x個村的x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x%,x人蔘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x%。此外,我鎮還擁有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範項目省級高新技術產品x個。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農業科技的競爭,農業的發展自始自終必須依靠科技的進步。目前我鎮仍以傳統農業爲農村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水平低,現代服務業相對滯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勞動者科技水平不高,農產品競爭能力不強,對農業科技的重視程度不高,農民仍然不能從農業領域獲得收入快速增長的直接動力。

2、建設資金短缺。從今年的重點項目開工情況看,除部分項目建設資金充足外,仍有重點項目建設都受到了資金缺乏的制約。同時,受資金和徵地難等因素影響,小城鎮建設進展不理想。此外,農村環境治理資金缺乏,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3、經濟基礎薄弱。鎮級財政緊張,村級經濟拮据,公益事業難辦,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資金缺口較大。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突出。工業經濟發展的總量和效益不高,由於無工業園區等產業承接平臺,招商引資難,有些大項目、好項目由於各種瓶頸制約落地難。缺用地指標,徵地難,貸款難,銷路窄等原因,成爲鎮域內企業擴大再生產,提升企業品位的重要制約因素。

4、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近年來,黨委政府雖然已經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對基礎設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難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要求,也成爲制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障礙。雖然我鎮涉農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在路網質量以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上仍然相對滯後。如我鎮圩鎮通往xx村路面段坑窪,嚴重影響羣衆生活及圩鎮經濟發展;莊下村古下橋、背村橋,由於載重能力有限,不能滿足村民生產生活需要,車輛常年行駛橋面,導致橋基損壞,現已成危橋,嚴重影響x、xx多村民的出行安全;x村、x村兩村農田x多畝,因河堤興建時間較早,河座加高,部分河堤坍塌,每年到漲水期,河水過堤浸沒良田。由於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導致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直接影響了羣衆生活安全及增產增收。

(三)、對策和建議

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把民生工作作爲重中之重,從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着手,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大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着力解決長江村南壩、楊村電站靠近楊村部分河堤修復工程,x陂河堤加固工程,x村x電站工程,x村古下橋、x橋新建工程、通村通組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設;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積極做好總投資x萬元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及新農貿市場的新建工程。二是抓好農村土坯房改造工程,認真做好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設點的建設工作,超前謀劃,科學規劃,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與新農村建設、秀美鄉村建設相結合,打造出一批農村建設的示範點。

2、發展農村產業,帶動農民致富。農業要增產、農民要增收、農村要繁榮,無疑離不開農業的發展。要積極探索產業化經營模式,提高農業增收範圍覆蓋廣度,把好產業關。重視依靠農業合作社的力量,提高農業增收範圍覆蓋廣度。繼續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鞏固臍橙這一主導產業,發展生豬、甜玉米等優勢產業,挖掘特種西瓜這一特色產業,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實現耕地多經化、養殖規模化的農業產業格局。

3、擴大圩鎮規模,加強圩鎮整治。一是做好圩鎮規劃,提高城鎮發展質量。突出重點,合理佈局,充發發揮規劃對圩鎮建設和發展的引導調控作用,形成比較完善的規劃體系;加強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的指導和管理,積極探索規劃管理新機制,確保各類建設按規劃實施。二是加大圩鎮項目投資力度,努力擴大集鎮規模。加快圩鎮建設,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爲切入點,抓好給水排水、道路硬化和環衛設施的配套建設,努力擴大圩鎮建設規模。三是加強圩鎮整治,美化圩鎮環境。通過不斷整治,規範好圩鎮攤商業主的經營秩序,增強圩鎮的“築巢引鳳”、“引農建鎮”的功能,做好圩鎮市場開發,從而提高管理收入來完善圩鎮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同時加大對圩鎮居民維護衛生和秩序的監督力度,使居民儘快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造一個交通便利、功能齊全、環境優美、輻射面廣的商貿中心集鎮。

4、解決民生問題,完善社保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鞏固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完善養老、失業、生育、醫療保險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穩步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二是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大病救助和城鎮醫療救助制度,做好城鄉困難羣衆的社會互助和社會福利工作;加快農村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以農村養老、五保戶供養、殘疾人救助、貧困戶救濟等爲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