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調研報告4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5W
本文目錄2017年城鄉調研報告統籌城鄉發展關注民生狀況調研報告城鄉客運市場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關於我區城鄉統籌發展工作的調研報告

黨的xx大報告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一要求對推動我鎮的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爲我們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指明瞭方向。

城鄉調研報告4篇大綱

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我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而可持續地推進我鎮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要在正確判斷當前發展所面臨的形勢的基礎上,堅持典型引路,注重以項目爲抓手,整合資源,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採取科學推進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的思路和對策,確保城市支持農村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一、老鷹山鎮城市支持農村工作的現狀

(一)經濟概況和基礎設施

我鎮地處工礦區,境內有水城鋼鐵(集團)金河公司、觀音山礦業分公司、觀音山水泥公司、白雲石礦、六盤水市鑫源公司、六盤水市佳聯鉛鋅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小河水泥廠、濫壩油庫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旗盛、昌興、大器、泰隆等招商引資大型企業落戶轄區。,全鎮財稅總收入完成10308.4萬元,爲年任務9376萬元的109.94%,同比增長38.49%。成爲全區第一家財政總收入突破億元的鄉鎮。

境內有貴昆鐵路、株六複線橫貫東西,水納公路、貴煙公路交叉穿越境內,村村公路相通。天然林植被保護完好,有天然林退耕林6.0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4%。全鎮95%以上組通路,70%以上組通自來水,電、電話、廣播電視實現組組通。現我鎮已納入六盤水市第三輪城市規劃修編,六盤水市工業園區、煤化工基地建設規劃,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二)幹部人才的管理和引進

近年來我鎮在各項工作中不斷將民主的理念融入了執政理念,探索多種選任方式,營造廣納羣賢的用人氛圍。採取羣衆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考試與考覈相結合的辦法推選“村官”,把選擇權交給羣衆,真正選出有一定能力和技術,組織滿意,羣衆放心的人任村幹部。現今,走羣衆路線、遇事與羣衆商量已成爲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時越來越多的羣衆,也把民主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積極監督領導幹部工作,用民主的方法解決矛盾問題已成爲主流。

爲使各項工作能夠更加有效開展,我鎮積極採用招考、調任、聘用等方法不斷吸納各種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人才到各鎮直部門和村、居委任職工作或進行專業技術指導。現今已擁有碩士生3名,本科畢業生19名,大專畢業生56名,各種專業技術人員41名,同時已有9名大學生在村掛職,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奠定人才基礎。

(三)各種政策措施的實施和推進

藉助國家惠農資金政策的大力支持,我鎮救災救濟工作投入資金12098元,實施農村醫療救助29戶。投入供養金38986元,供養五保戶5名。投入資金138.9萬元,實施156戶危房改造。認真做好優撫對象“三難”工作,發放“三難”補助金75000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投入經費2.6萬元,全鎮4887戶16057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9%。認真開展農村低保工作,發放保障金633戶1438人748655元。通過“兩基”迎“國檢”工作,投入“兩基”掃盲工作經費6萬元開展掃盲工作,掃盲650人。投入2萬元邊遠地區貧困學生補助經費,解決邊遠村組貧困學生午餐困難問題。以創“國優”爲契機,投入配套資金40多萬元對計生服務站進行擴建,新購置了醫療設備。加強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鎮政府管理手段的侷限性

現今我區財政實行的是“鄉財縣管”的政策,鎮一級的財政收入無法進行自行分配,同時轄區內的很多部門都屬於上級直管。這就使鎮政府在應對很多實際問題的時候,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經濟調節手段。在現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是以獲取最高利潤爲終極目標,而政府規劃是以科學可持續發展爲行政指南,同時羣衆利益還要堅持以人爲本的基本國策。這就使各種大型項目在我鎮建設投產之後,往往會無可避免與政府的總體規劃以及一些民衆的個人利益產生衝突。而在這當中,我們鎮政府是首當其衝站在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的第一線,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沒有足夠管理運作的權限,很難對城鄉一體化的推進產生實質的影響。

(二)民衆思想觀念的制約性

我鎮村民因長期受農耕文化的制約,求穩怕亂、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缺乏經濟發展必需的積極理念和人文精神。雖然物質生活條件比較原來已經改善了很多,但思想意識和行爲習慣卻依然如舊。存在決定意識,同時意識也具有很強大的反作用力。隨着物質環境的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會逐漸發生一些轉變,但是由於思想觀念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傳承性,這個轉變的過程會很漫長,往往會由於思想觀念落後於社會現實而阻礙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三)基礎設施不足

雖然我鎮涉農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在路網質量以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上與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如我鎮通往外界的水納公路路面段坑窪衆多,致使車輛難以通行;陸家壩村公路洗煤淤泥堆積,無法滿足大型車輛的通行;仁活洞村的三岔地組尚未通自來水,而近期水井多已

乾涸,再加上地處偏僻的山間,村名往往要花費數個小時的時間用塑料壺靠人工背水以供家用,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各種基礎設施的不足,致使村民與外界溝通不暢,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難以得到及時準確的更新以及各種政策措施在實際工作落實中消耗大量的社會成本。近年來,黨委政府雖然已經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對基礎設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難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要求,也成爲制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障礙。

(四)貧富差異懸殊導致各種矛盾和隱患

我鎮原本是由傳統的粗放型種植業爲主導的典型農業經營方式,但近年來經濟總量保持了全區第一的業績,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近些年來煤炭工業發展以及各大型項目的落戶。高速的經濟發展爲我鎮帶來各種效益和優勢的同時,巨大的貧富差異也無可避免的爲和諧社會的構建帶來了諸多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一些人因貧富差距引發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自身條件的侷限和就業壓力的增大,往往會採取違法犯罪手段來獲取不義之財,或對政府的各種福利措施以及徵地賠償等工作採取無賴的方式來獲取更多利益,迫使我鎮的治安維穩工作面臨巨大的壓力。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困難

隨着經濟結構的升級,相當一部分企業隨着技術水平的改進和資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吸納勞動力數量減少,而農村勞動力由於自身素質、勞動技能、就業觀念等因素的限制,特別是我鎮農村勞動力還對工資要求較高,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進一步轉移。廣大涉農地區還缺乏有效的產業支撐,對促進經濟發展和吸收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上明顯不足。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障礙,制約着農業產業化發展.

(六)涉農社區居民持續增收困難

在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集體土地大量轉爲城市建設用地,涉農地區居民失去了土地收入,加上我鎮拆違力度的不斷加大,短期內部分涉農地區居民的實際收入可能會部分降低,而涉農地區居民的非農化就業又十分困難,加之生產方式相對粗放,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鎮農業生產的發展。加之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薄弱,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農業信息化網絡尚未形成,商品信息流通不暢,農技專業人員少,整體素質不高,科技設施和技術手段相對落後,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抵禦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弱,產、供、銷鏈條不健全,農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尚不健全,一體化社會服務還不完善,因此不能完全適應日新月異的農業生產變革,。致使部分涉農地區居民的收入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不但增收困難,而且可能下降。

三、對策建議

(一)推進城鄉經濟利益一體化

在各種項目建設投產過程中,徵地的賠款難以達到羣衆的預期目標而產生的各種事件,是我們基層政府所面臨最頻繁、最嚴重的矛盾糾紛。建議借鑑廣東、重慶等省市已經試驗成功的投資方出資,農民以土地入股分紅的經濟運營模式,從制度層面上緩解建設發展先期投資資金不足的問題,並將農村集體土地升值後的利益保留在農村。實現企業和農民之間的利益捆綁,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標。這纔將從根本上消弭徵地拆遷等大型項目中難以調和的深層次矛盾。

(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

藉助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的契機,增強城鎮承載和輻射能力,加速實現農村與城市對接。整合城鄉公共服務資源,完成客運站建設,積極創造條件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通過公路等級化改造和各村路面硬化,在有條件的地方開通農村公交車,實現城鄉公共交通快速、便捷。積極支持鐵路沾六複線建設,配合做好繞城環線、畢水興高速公路過境路段等項目建設,努力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

藉助煤化工基地等大型項目的建設投資,掙取儘量多的資金,加快各村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訊、市場物流、金融商貿、信息中介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完善消防、排污、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發揮聚集和輻射效應,促進農村人口和非農產業向小城鎮和中心村轉移,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鄉之間流動與共享。以農村遠程教育爲平臺,整合遠程教育、黨務信息、政務信息、勞動保障信息、醫療服務信息等資訊,實現城鄉信息互動、共享,加快推進城鄉信息一體化。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快實施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發展農村電信,抓好農村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建設。

(三)推進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

着眼於促進城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資,推進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全面優化城鄉產業發展佈局。全力支持煤化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在用水用電用地、項目貸款貼息方面給予優惠便利,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觀音山養雞及石板河養豬產業,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加強市場體系建設,以金融、信息、房地產開發、餐飲娛樂等現代物流業爲支撐,推進第三產業提檔升級,增強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

(四)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

要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加快建立覆蓋城鄉村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強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逐步讓農民能夠享受城鎮社保,探索建立可退可轉機制,吸引大批農民創業、就業;實行個人出資,政府補貼,引入商業保險,建立新型農村養老體系,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整合退耕還林補助和地質災害搬遷、困難建房補助等資金,加大對不適宜居住地農戶的異地搬遷和住房困難農戶的建房補助力度,使城鄉居民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助、居有定所。

(五)推進城鄉社會事業一體化

以企業學校移交地方爲契機,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實現城鄉教育公平。整合人事、勞動、農技、職教等教育培訓資源,加大對農民和擬外出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民從土地以外獲取收入的能力,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享受能力。抓好農村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建設,促進各種社會公益設施向農村開放,滿足城鄉居民精神文化需要。加強農村衛生院建設,實現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構築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使城鄉居民共同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提高全體城鄉居民健康水平。

(六)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

紮實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林帶建設,對城鎮附近不適宜居住地農戶要通過要素置換或市場機制引導向城鎮集中,搬遷後的區域進行退耕還林,恢復生態。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在有條件的區域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建設高標準的農民新村,改善農村衛生環境和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加強轄區管理,抓好整髒治亂,實現城在林中,街在綠中,居在景中,人在花中,努力打造最佳人居環境,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對各種經濟項目和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

統籌城鄉發展關注民生狀況調研報告2017年城鄉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現狀

(一)開展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情況

1、羣衆文化活動

(1)舉辦各種節慶文化活動。春節期間,每年一屆的“xx縣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如期舉行,已連續舉辦了5屆,縣城春節焰火晚會舉辦了3次,各鄉鎮村委會春節期間的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積級參與組織策劃每年一屆的五龍“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活動。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縣性節慶活動都積極參與組織。

(2)開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在縣委宣傳部的重視下及承辦方的努力下,在縣文工團的精心組織下,42個單位(部門)輪流承辦廣場文藝演出活動76場,觀衆達32.7萬人次。

2、羣衆體育活動

羣衆體育工作認真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始終堅持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爲基礎,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職工體育、農民體育、老年體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學校體育、殘疾人體育等齊頭並進,羣衆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每兩年舉辦一屆鄉鎮運動會,“鳳凰杯”全縣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每年舉辦一屆,各中國小每年均開展一次冬季運動會,民族體育運動名目衆多,職工體育尤其以煤、電、菸草等行業開展得較活躍,滿足了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生活需求。XX年至今,共舉辦全縣性大型羣體活動14次,參加人次達1XX人次,開展的運動項目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田徑、拔河、門球等。各鄉鎮舉辦運動會40次,參加人次1600人次。全縣各行業系統開展各種運動會50次,參加人數達6000人次。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佔同類人口數的40%,年均達13萬人次。另外,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地區)級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由於xx體育事業的輝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國家、省、地區(市)的表彰和獎勵。

(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情況

1、文化設施

(1)文化館、圖書館:1985年3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22萬元建成了xx縣文化圖書館新館大樓,佔地面積4960平方米,館舍面積1280平方米。作爲縣級文化設施的標誌性建築在省內外引起積極反響,各地參觀者紛至沓來。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資及自籌資金共110萬元建蓋了文化館綜合樓,建築面積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館館舍面積達到2600餘平方米,圖書館館舍面積557平方米。後文管所從圖書館析出,圖書館館舍面積僅500平方米。XX年5月,因城市建設需要,文化圖書館大樓被拆除,圖書館、文管所均租房辦公,文化館僅存文化館綜合樓一幢。

(2)影劇院:1982年2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和縣電影公司發展生產基金及貸款新建了xx縣影劇院。影劇院爲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樑石棉瓦屋面,該影院至今還承擔着電影放映、文藝演出、大型會議等活動任務。各鄉鎮電影院現僅存竹基、者黑電影院,其餘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華書店:1985年,省新華書店投資25萬元,徵地979平方米,建蓋了兩幢辦公及業務用房,建築面積5138平方米。XX年2月,因鳳山街老城改造,老書店被拆除,曲靖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在原址上興建新華書店綜合樓,建築面積2685平方米,總造價205萬元。

(4)鄉鎮、村級文化設施建設:xx縣轄4鄉4鎮,共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縣城缺圖書館(新建)、文化館(改擴建)、博物館(新建)、體育館(新建)。現建有鄉鎮文化站1個(龍慶),尚有7個鄉鎮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龍、竹基、雄壁、丹鳳、彩雲)不達標。現有村委會(社區)文化活動室 30個(需改擴建),尚有79個無文化活動室。

2、體育設施

1982年,縣政府以綜合利用方式,集資60餘萬元在城區建蓋了xx縣體育館,體育館佔地5828平方米(其中場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築2918平方米),館內建有露天燈光看臺籃球場二塊,看臺座位3500餘個。沿場周圍建築三層樓房共64間,除一部分劃給集資單位使用外,其餘爲體委職工和運動員宿舍、摔跤訓練室、洗澡間和餐廳。XX年底,由於城市發展規劃需要,xx縣體育館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籌資25萬元,在縣城小石山水庫下新建約3萬餘平方米的綜合運動場(設田徑跑道和足球場)。1991年11月,籌資9萬餘元建成游泳池一個,規格爲50米×21米,佔地面積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籌資46萬餘元建成集訓練、辦公爲一體的室內綜合訓練房一幢,建築面積878平方米。XX年初,xx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爲XX年“雪炭工程”受援單位,該工程爲預製式輕型鋼架結構綜合健身館,統稱爲“中國體育彩票綜合健身館”,總造價200餘萬元(國家體育總局投資150萬元),已於XX年10月投入使用。積極爭取竹基、丹鳳等鄉鎮列入農民健身工程經費補助點,爭取了項目的確定和體育器械的支持。

XX年8月,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xx進行了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經普查,全縣有非標準體育場地85塊,標準體育場地335塊(教育系統205塊,體育系統4塊,其他126塊)。標準體育場地按開展項目劃分,有籃球場286塊(教育系統195塊,其他91塊),有固定看臺的燈光籃球場7塊,門球場11塊,田徑場3塊,足球場3塊,小運動場4塊,棋牌房9塊,乒乓球房2塊,室外網球場2塊,室內輪滑場、保齡球房、檯球房、室外游泳池、綜合房、籃球房、排球場各1塊。

3、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情況。

xx縣現有各類文化經營戶178戶(其中音像製品零售店52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17戶,書刊22戶,電子遊戲室6戶,三小印24戶,電子出版物零售店1戶,錄像放映廳、歌舞娛樂場所56戶)。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始終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並堅持不懈地抓好“掃黃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專項治理爲手段,以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繁榮發展爲目標,大力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近五年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0649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3744戶(次),收繳非法物品26655件,共處罰金12.41萬元,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取締無證照文化經營場所56戶。每年均組織全縣文化經營戶舉辦1—2期文化市場法律法規培訓班,使其合法守法經營。

二、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嚴重不足,難予開展正常文化體育活動;

(二)正常業務工作經費缺乏,導致活動開展較少,難予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體育管理、業務人才緊缺,出現斷檔現象;

(四)文化產業發展路子窄,難予形成規模;

(五)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點多面廣,難予面面俱到,違規經營行爲時有發生。

三、xx縣文化體育事業(民生方面)發展對策

對今後如何實現文化體育事業與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真正讓羣衆滿意,特提出如下發展對策:

(一)建好“三館”(即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啓動一中心(即體育活動中心),9鄉鎮都有達標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級文化活動室,逐步建成縣、鄉、村配套的三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建設。

(二)全縣農村文化戶(聯合會)發展規範有序,基本實現每個村委會有一支活動正常的業餘演出隊,每年創產值3000萬元左右。另外,每年進行一次表彰獎勵,每年舉辦1至2期文藝骨幹培訓班。做大、做強xx農村文化戶品牌,經營收入逐年增加,併成爲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

(三)縣級財政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確保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人人都有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

(四)繼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送戲、送書),每年下鄉演出10至15場,解決農民看戲難問題。

(五)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精彩紛呈,每月都有一場廣場文藝演出,豐富縣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縣文化市場管理力度,實現文化市場繁榮,市場經營秩序良好,讓羣衆滿意。

(七)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放映任務,實現農村電影放映覆蓋率100%,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

(八)圖書館建設實現規範化、現代化、科技化,實施“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爲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九)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產值逐年有明顯提高,力爭到XX年文化產業的增加值佔全縣gdp的4%,讓文化產業成爲農民的一項支柱產業,成爲全縣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十)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相關內容,國民身體素質有明顯提高,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佔同類人口數的40%。

城鄉客運市場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2017年城鄉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調研組先後到鎮、鎮,實地察看了城鄉交通客運狀況,聽取了兩個鎮的彙報,與鎮負責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進行了座談。並分別召開了縣交通局、物價局、建設局、城管局、縣公安交警大隊分管負責人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聽取了相關彙報,還召集了部分出租車司機座談,收集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擁有道路客運班線40條,其中:縣內班線10條,長途班線30條。現有道路客運班車419輛,其中:縣內班車124輛,班線覆蓋全縣十個鎮部分行政村;長途客運班車86輛。全縣現有公交車30輛,公交營運線路6條,總長度達52公里。客運出租車171輛,村村通班車8輛。

近年來,縣交通部門堅持把客運市場管理作爲交通行業管理工作的重點來抓,不斷強化舉措,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極大地滿足了羣衆需求,爲羣衆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一是加強客運交通的宣傳培訓。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方式在全縣範圍內進行宣傳,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技術職業素質,促進了各項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二是加大對運輸企業的行業指導、管理,不斷規範客運線路班車、出租車的經營行爲。縣交通局專門成立了出租車管理辦公室,派專人協助出租公司加強對出租車行業的管理。

三是堅持不懈的查處無證經營出租業務車輛(俗稱“黑車”)的非法經營活動,淨化客運市場,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整治打擊“黑車”常態化。

四是加大對羣衆投訴客運車輛違章、宰客等違規經營行爲的查辦力度,並逐步完善了舉報投訴制度。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間客運交通狀況較好,農村客運市場有待完善。縣目前已開通至南京、、合肥、上海、北京等長途班線,除個別線路班車運營不太規範外,大部分運營正常,較爲規範。XX年,城開通城市公交車,XX年新增投放出租車,方便了城市民的出行。但農村絕大多數線路均無班車,通達能力嚴重不足,盲點多,矛盾多,羣衆反映強烈。如人大代表呼籲的卜集至孫堡段問題,無過境客車,羣衆出行主要靠拖拉機、摩托車等,工人上班、農民種田、學生上學很不方便。

(二)農村中國小生乘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由於農村教學佈局的調整,一些離校較遠的中國小生特別是國小生乘車成爲難題。接送學生的車輛大多爲無證經營的中巴、面的,甚至機動三輪車,車況差且超載嚴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車禍,後果不堪設想。

(三)“黑車”非法營運現象較嚴重。“黑車”擅自從事客運,不繳稅費,更無行爲規範可言。大量“黑車”與出租車、公交車爭搶客源,侵害了合法經營者的切身利益。由於“黑車”具有隱蔽性、流動性、反彈性等特點,特別是在農村目前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可以說“黑車”現象已成爲客運市場管理中的“頑症”。

(四)城市公交管理有待加強。一是運力不足。隨着城新區及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目前的線路班次已不能滿足居民日常出行需要,班次不準現象時有發生,乘客對其信心不足。二是管理不到位。我縣的公交公司規模小、管理水平不高,駕駛員待遇不高,服務意識較差。三是我縣客運市場管理體制還有待探索。公交長、短途客運分屬兩個部門管理,公交線路由建設局規劃,城鄉客運班線由交通局審批,由於種種原因時常造成公交與縣內客運之間發生矛盾衝突,不利於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發展。

(五)城內其它客運雜亂無規。一是汽車租賃公司缺乏監管。近年來,全縣汽車租賃公司發展迅猛,已達60多家,這些公司註冊手續簡單、門檻不高,前置把關無據,一些黑頭車、報廢車掛靠公司經營,管理混亂,嚴重衝擊了城鄉客運市場的正常運行,相關法律法規對這塊的監管規定尚處於空白。二是出租車經營模式有待完善。目前我縣只有宏運出租公司一家,經營主要以承包掛靠爲主,駕駛員因經營模式的不同導致經濟利益不同,產生不正當競爭,出現了拒載、不打表計價、亂要價等違規現象,引發多起集體上訪事件,影響了社會穩定。三是電動車(馬自達)、人力三輪車(都裝了電瓶)上路沒有嚴格控制,無牌的“上路”,報廢的不“離路”,在街上“橫衝直撞”,擠佔出租車、公交車市場且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協調配合,促進客運市場的有序發展。縣政府要進一步認識到抓好城鄉客運市場的管理工作,是真正讓老百姓得實惠,構建平安、諧縣的的重要舉措,明確領導職責,加強組織與協調。各鎮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加快鎮級客運車站的規劃、建設步伐,強化路線、站、牌建設,各類營運車輛各行其道,實現人進點、車進站,加速推進客運市場規範化經營進程。

(二)進一步加強對多種客運交通的管理。一要加強對出租車市場的調控。嚴把市場準入關,對經營者的營運資格嚴格審查。二要嚴厲打擊“黑車”非法經營。縣交通局及有關職能部門,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管理手段,堵疏結合,最大限度地打擊“黑車”,維護出租車市場的穩定。三要加強對汽車租賃公司的管理,工商部門對其實施戶籍化管理,建立健全基礎臺賬,並做好變動更新工作,其他職能部門也要積極探索對此行業管理的有效方法手段。四是打擊無證馬自達、人力三輪車載客,制定上路載客條件並進行前置把關,形成多家職能部門聯動管理機制。

(三)進一步加大對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力度。部分駕駛員經濟利益至上,服務意識不強,羣衆意見較大。特別是城市公交經常不能正點運行,很多市民對其失去信心,既損害了公交公司的形象,更有損縣形象。要加強駕駛員的培訓學習,建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提高整個客運市場的服務水平。

(四)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重點加強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地落實民生工程。政府對公交公司的政策性補貼要及時發放到位,提高公交公司的發展信心,並與其服務質量掛鉤,充分發揮公共交通補貼效益。

(五)切實解決農村中國小生乘車安全問題。各級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鎮政府要主動牽頭,交通、公安交警、物價等部門積極配合,對所轄區內的中國小校位置、學生上學的主要線路進行摸排,確定行車路線及票價,運用不同方式確定專人、專車進行按時接送,交通、公安交警部門要建立駕駛員車輛檔案,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努力做好“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六)大力推進農村客運“村村通”工程。目前,全縣已投放8輛車,在鎮試點運行—螺百—功橋—南義的班車,羣衆反映很好。下一步要採取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式,提高農村客運通達廣度深度。在鄉村要通過總體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方式,調整線網布局,建立客運班線公交一體化網絡,在城區規劃區範圍內實現公交車對接,儘量避免線路的重疊盲區,促進客運市場的有序競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

關於我區城鄉統籌發展工作的調研報告2017年城鄉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近年來,我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爲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舉措,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爲契機,緊緊圍繞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切實加大“三農”投入,在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社會發展、維護穩定等方面,堅持城鄉統籌,有力地推進了我區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到XX年底,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億元,增長15.3%,人均達到19999元;財政總收入10628萬元,增長21.2%,人均爲662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4.1億元,增長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6元,增長20.2%;農民人均純收入4736元,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3.7平方米。

我區城鄉統籌發展工作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最近,結合區上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採取實際調研和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深入瞭解我區城鄉統籌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現就調研情況,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我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現狀

(一)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1、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今年以來,按照“現代農業看楊凌”的目標規劃,區政府把發展現代農業確定爲我區產業發展重點,啓動了以“五個萬”爲重點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工程。先後分四次組織幹部羣衆800多人赴山東壽光等地學習現代農業發展先進經驗,制定實施了《楊陵區促進標準化生產園設施農業發展(試行)辦法》《楊陵無公害農產品實施方案》,推動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和無公害產品認證。

抽調21名單位領導,處級領導任工作組組長,組成設施農業和小麥良種、20萬頭生豬基地、萬頭奶肉牛基地和萬畝苗木花卉基地建設等五個包抓組,督促和推進“五個萬”建設工程。截止目前,設施農業大棚完成2274座牆體建設,中棚246畝。苗木花卉基地引進企業3家,高酸蘋果項目完成投資150萬元,栽植樹苗12萬株,中華紅葉楊項目栽植樹苗1.3萬株,育苗10萬株。20萬頭生豬基地已完成水電路等配套設施,正在進行一期200畝豬舍建設。萬頭奶肉牛養殖基地完成了圍牆圈砌和道路、高壓線路等規劃。

今年設施農業2550座大棚的建設,單就此項給農民轉移性投入達到5000多萬元。隨着設施農業、生豬、奶肉牛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的建成,涉農企業的介入帶動,使我區農民收入將在今後一段時期有穩定、可持續增長的保證。初步測算,農業園區的全面建成,使農民從事此項生產人均收入達到XX元左右。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工業化進程。

按照工業富區戰略,規劃建設了城北工業園區、城東物流園和城西住宅區。目前,入駐園區企業51個,建成投產企業35個,正在建設16個,有入駐意向5個;城西住宅區內西農大16萬平方米的職工住宅、種子公司舊址開發和柳林馬場職工住宅等項目已啓動,其他房地產開發企業已有意向投入。確定招商局、工業園區辦、物流園、創業園、中小企業局等5個單位爲招商專業團隊,走出去請進來,加大招商力度,目前招商洽談積極活躍。XX年確定10大在建工業項目,建立區級領導聯繫點,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促使其抓緊建設,儘快投產達效。

3、開展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解決好農民問題,特別是農民的素質提高、轉移就業和收入增長。區人勞社保局等相關工作部門,結合我區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積極開展設施農業種植技術培訓、失地農民就業再就業培訓及創業培訓等。從XX年開始累計開展創業培訓、技能培訓3654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10223人。XX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1768.8元,比上年增長33.8%。

(二)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1、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

區政府高度重視項目策劃包裝和資金爭取工作,結合我區實際,緊抓國家實施民生工程、災後重建、擴大內需等投資方向和重點,多次赴省進京,多方聯繫,各部門及時跟進,項目爭取工作取得很大進展。XX年以來,共爭取到位項目資金近4億元,實施項目200多個,其中XX年爭取項目資金1.7億元,創歷史新高。這些項目的實施推進,爲我區城鄉統籌發展奠定了基礎。

2、強化項目建設和管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

每年年初,區政府在充分考慮我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項目建設計劃,並實行項目包抓責任制,落實項目管理責任單位和包抓領導,建立健全了項目建設月統計和考覈制度。定期對計劃內項目進展及民生、災後重建等項目進行監督檢查,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實施。XX年我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億多元,XX年計劃投資8.8億元。制定了《楊陵區財政性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規範了項目的立項審批、招投標、資金管理、竣工驗收、資產移交等程序,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

3、積極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

實施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按照城區東擴西移的戰略規劃,先後改造拓寬了康樂路、西農路、公園路、后稷路等主幹道路,啓動實施梁氏窯、徐西灣八組、李臺村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建成2.58萬平方米的李臺鄉農民新村和3.96萬平方米的梁氏窯村民住宅小區,建成了后稷、鄉園、金鑫、銀鑫、書香名邸等一批居民小區,新建、改建了梁氏窯建材、蔬菜果品批發等專業市場和銀鑫商貿中心、國貿購物中心等商貿區,建成了公園路休閒廣場,市政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佈局更加合理,城市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城市綠化率達到40%以上,並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區和省級文明城區創建驗收。

實施農村道路硬化工程。截至XX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287公里,其中近三年完成公路建設110公里,完成投資6850萬元。XX年,加大揉谷鄉道路建設力度,計劃建設道路26公里。XX年實施官村等村街道硬化15.8公里。XX年計劃實施揉谷鄉村莊街道和崔西溝環村路24公里,目前完成街道硬化1258米。

實施安全飲水、小型農田水利和基本農田整理工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解決了58個村,7.4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安全飲水人口占總人口85.6%。新打機井53眼,維修機井90多眼,增加灌溉面積3萬多畝,建設良種基地0.9畝。XX年啓動實施了揉谷鄉光明村飲水安全工程和新集、陵灣等5個村的農田水利工程。

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公益區建設。XX-XX年共實施了23個村以“六室一中心”爲主要內容的公益區建設,完成建築面積3.57萬平方米,補助資金220萬元。XX年,結合農村社區建設,計劃完成20個村的建設任務,目前已完成了村莊和建設地點的確定工作。

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治理。近年來,累計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6361口,佔全區農戶總數的33.8%。XX年啓動揉谷鄉戶用沼氣池建設工程,目前已建成主體35座。實施衛生改廁1萬多口,完成投資530多萬元。在村莊、道路兩旁栽植綠化樹苗1萬多株,摺合綠化面積1600畝。積極推行環境衛生城鄉一體化長效管理機制,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三)統籌城鄉社會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

1、教育文化設施明顯改善。

統籌城鄉教育事業,促進教育資源向城鎮轉移。全面實施農村合校並點工作,農村中國小由原來的47所調整到現在的26所。今年啓動揉谷鄉合校並點工作。積極實施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建成“新農村衛生新校園”18所。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逐步理順了“以區爲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實行教師工資、津貼由區財政統發,建立健全了“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轉”農村教育保障機制,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加大教師培訓、職務選聘等力度,提高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訓合格率達到100%,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標準。

積極參與教育強區創建活動,實施楊陵中學標準化建設改造,建設綜合試驗樓、學生餐廳及學生公寓樓等,截止目前,綜合實驗樓已主體封頂,學生餐廳建設接近尾聲,累計完成投資900多萬元。完成了邰城中學整體遷建,積極籌備職教中心遷建項目,確定了區幼兒園搬遷改造方案,近日即將啓動實施。XX年我區順利通過國家“兩基”達標驗收,區電教中心標準化建設和李臺鄉、大寨鄉、楊村鄉教育強鄉鎮創建工作先後通過了省級驗收。

積極實施危漏校舍改造工程,累計投資650萬元,完成了姚安中學綜合實驗樓、西大寨中學及國小教學樓建設。災後重建工程,首批李臺中心國小已完成教學樓主體工程,第二批大寨中心國小已經完成了地質勘察、平面規劃、立項批覆等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圖紙設計。

文化體育設施明顯改善。XX年以來,累計投資400多萬元,完成“兩館一中心”建設,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廣場40個,建成農家書屋17個。落實了揉谷鄉15個農民體育健身廣場和10個農家書屋建設任務。

2、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積極實施衛生計生三級網絡建設。在原楊村、李臺衛生院的基礎上改擴建,成立了楊陵區醫院和楊陵區中醫醫院。新建、改建完成了李臺鄉、楊村鄉衛生院,五泉鎮、大寨鄉、揉谷鄉衛生院新建擴建工程已爭取到國家項目資金支持,投資計劃已下達,正在積極籌備建設。啓動村級衛生室規範化建設,XX年計劃完成60%的村衛生室,XX年全面完成。完成了區計生服務中心綜合服務樓,五泉、大寨和李臺鄉計生服務站和20個村的計生服務室建設,累計完成投資700多萬元。投資272萬元,建成楊陵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XX年計劃將原計生服務站進行改建成立區婦幼保健院,逐步使我區衛生服務水平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強。

3、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加強。

積極實施城鄉醫療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除揉谷鄉參合率爲81%以外,其餘鄉鎮及街道辦參合率均達到98%。XX年區政府將結合實際,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簡化報銷程序,保證農民羣衆得到更多實惠。全區城鎮居民應參加醫療保險人數1.67萬人,截止XX年底,登記參保人數1.4萬人,繳費9150人,籌集醫保資金130多萬元。從 XX年5月1日起,啓動實施了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

加大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實施力度。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專戶,對失地農民提供基本生活補助、醫療補助、學歷教育補助、養老補助和喪葬補助。截止目前,爲2795人失地農民發放社保補助資金310多萬元。

提高救助保障能力和標準。實施社會福利中心建設項目,投資400萬元,建成2660平方米,可容納100多名五保戶入住的區敬老院;投資300多萬元,建設2330平方米的兒童福利院,目前完成大樓主體工程建設;計劃投資150萬元,啓動救助管理站建設。XX年開始,城市低保標準從200元提高到了220元,農村低保標準從1000元提高到了1100元,全區共納入城鄉低保對象近900戶2200多人。XX年開始,五保標準從原來的1660元/年提高到了2200元/年。

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教材費和雜費。XX年開始啓動貧困生補助項目,共計資助學生65人,發放資助款項33萬多元。

加強計劃生育管理,擴大補助獎勵資金髮放,XX年以來,全區共發放計生補助獎勵資金60多萬元,對11754名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免費進行了健康檢查。

二、存在的問題

1、缺乏總體規劃指導。

我區城鄉統籌發展工作規劃制定比較欠缺,普遍存在只注重眼前工作和具體項目的實施,沒有很好地做長遠打算,致使各部門對城鄉統籌發展工作方向、框架和思路認識不清,工作安排不夠科學合理,造成反覆和浪費,進而影響總體工作進程。

2、工業化程度不夠高。

城鄉統籌發展要實現以工促農,就要求當地工業發展達到一定水平,而我區現有工業普遍規模較小,並且多爲涉農企業,科技含量相對較低,吸納就業和增加利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

3、涉農資金投入尚有缺口。

近年來,我區雖然高度重視項目資金爭取工作,並且取得實效,但要充分發揮自身在農業科研、教育、推廣領域的優勢,擴大示範效應,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實現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尚需巨大的資金投入,資金缺口依然較大。

4、政策、體制不夠完善。

社會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的步伐緩慢,農村綜合改革進展不大,如村改居、農村戶籍改城鎮戶籍,多是名改實不改,農民真正意義地變爲市民還受到土地、住房和社會保障等問題的制約和困擾。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養老、醫療保險參保情況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區經濟發展速度和城鎮化進程。個別職能部門觀念相對落後,工作職能和服務範圍沒有真正落實到支持服務農村,促進城鎮化建設中。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全面推進城鄉發展工作,必須把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產業發展作爲主要任務,做好一下幾方面工作:

1、做好統籌城鄉規劃制定工作。

2、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3、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4、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

5、統籌城鄉社會保障。

6、統籌城鄉勞動就業。

具體實施好以下“十大工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工作。

1、工業集聚工程

2、“一村一品”工程

3、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工程

4、城鄉環境整治工程

5、農村社區建設工程

6、人口轉移工程

7、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8、平安和諧工程

9、社會保障建設工程

10、中心城市建設工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