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調研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6W
本文目錄鄉鎮調研報告鄉鎮人民調解情況調研報告鄉鎮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調研報告鄉鎮“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調研報告

在我省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積極打造品牌鄉鎮,培育一批經濟強鎮、區域重鎮和文化旅遊名鎮,推動小城鎮發展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既是山東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要求,也是農村轉型發展的創新實踐。xx區xx鎮選準突破口和切入點,對品牌鄉鎮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紮實推進“資本、項目與人才進鎮,創建各種品牌”,成爲農村變革與發展的典型樣本之一。

鄉鎮調研報告4篇

xx鎮打造特色品牌鄉鎮的主要做法與成效

xx鎮位於xx市南部山區,淄河上游,地處xx、沂源、萊蕪三縣市交匯處,近幾年他們打造特色品牌鄉鎮的理念與實踐爲全鎮科學發展提供了動力與保證,已經發展成爲魯中山區的區域重鎮與特色城鎮。

順應時代趨勢,着力打造主題科學的鄉鎮品牌。xx鎮全鎮總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轄3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1萬畝,鎮內羣山疊嶂起伏,生態環境優美。較長一段時期,卻找不到具有時代特點、具有影響力的發展理念、方向和標識,闖市場沒有名氣,求發展特色不鮮明,走城鎮化道路步履維艱,面貌改觀較慢,是xx市較偏僻、封閉、落後的鄉鎮之一。近年來,該鎮立足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從城鎮化發展大勢着眼,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全鎮發展的定位和方向,提出加快建設有時代特色、發展活力足、創新能力強、有影響力的品牌名鎮的思路,採取措施積極打造標識鮮明的 “有機農業鎮、生態旅遊鎮、和諧新城鎮”特色城鎮,構建全鎮科學發展的工作載體和平臺,不斷完善品牌建設,使鎮域發展主題更加科學、內涵更加豐富,角色更加符合實際。近幾年的實踐已初見成效,先後榮獲“山東有機農業第一鎮”、“省特色生態產業示範鄉鎮”“省級旅遊強鄉鎮”“省級文明鎮”等稱號,被媒體稱爲山溝裏飛出的“金鳳凰”。

發揮當地優勢,以公司化運作着力構建特色鮮明的農村產業品牌。xx鎮具備各類經濟作物的生長條件,非常適合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具有打造品牌的條件。鎮黨委政府利用山水林田特有的資本條件及豐富的農產品種類,深入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高效有機農業,突出抓好山、水、林、田、路和諧發展的農業綜合開發,沿淄河流域建設了一條生態有機長廊,全鎮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多種有機農產品基地,打造出了有機農業和生態旅遊品牌。主要措施:一是以公司化運作促土地流轉,擴大有機農業規模,採取多種形式共流轉土地3萬餘畝。二是以公司化運作建基地,形成有機農業板塊,加快建設各種有機特色農產品基地。三是以公司化運作創品牌,通過農業發展公司加大特色有機農產品的認證、推介、包裝和銷售力度,全鎮獲得和正在進行有機認證(轉換認證)農產品達到24個,形成了黃桃、藍莓、韭菜、地瓜(花生)、蘋果(桃)、黑木耳、小雜糧、紅薯、金銀花和元寶楓等爲代表的特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全力打造出山東省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元寶楓種植基地、油松種植基地和魯中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xx草莓、xx韭菜、xx山楂、xx藍莓4個有機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目前,正在擴大有機農產品品牌優勢,力爭1年內再爭創5個國家級有機農產品認證,把xx鎮打造成爲xx市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積極培育提升,着力打造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可持續發展品牌。優美自然環境和發達有機農業爲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遊、度假休閒提供了良好條件。全鎮以此拉長農業產業鏈,實現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創建更多品牌。做法是以“走進xx鎮,享受大自然”爲主題,以生態、休閒、商務、體驗、創作爲理念,立足鎮域資源優勢,以節會爲媒,全力打造生態旅遊名鎮。在創品牌過程中,積極強化品牌服務,着力延長品牌影響效應,以有機農業帶動生態旅遊業實現互動雙贏。全鎮累計投資3000餘萬元,已完成生態觀光路網建設80餘公里,打造鎮內萬畝有機中藥材、萬畝有機林果、萬畝有機蔬菜和萬畝有機雜品等4大生態園區。通過自由採摘節、遊山會、瓜王(花王)比賽、有機農業休閒觀光遊等形式,既使xx鎮有機特色農產品品牌優勢凸顯,又形成了以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森林景觀、生態農業爲主體的景觀特色,成功舉辦xx鎮生態旅遊年、平安自駕遊、首屆藍莓節、創建“山東省汽車自駕遊示範基地”和“山東省攝影家協會xx創作基地”等活動,省市攝影愛好者和30餘家新聞媒體前來採風,“走進xx鎮,享受大自然”爲主題的攝影大賽圓滿成功。今年上半年已累計接納來自市內外的自駕遊、採摘遊客人達7萬餘人次,形成了“有機農業帶生態旅遊業,生態旅遊業促有機農業”的良好發展模式。

強化政府服務,着力創建羣衆滿意的農村轉型發展品牌。農村發展向城鎮化轉型是我國社會變革的趨勢,xx鎮順應這一趨勢,努力創建品牌探索農業、農村與農民的轉型。在XX年的發展計劃中,有機農業發展項目達到31個,上半年開工建設的達27個,已累計投入資金8700萬元。全鎮涉及金銀花、元寶楓、黑五類、雜糧、果品、蔬菜、蔬菜制種、地瓜、韭菜、桂花、養殖、農機等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70家。上萬餘農民中上萬人加入“有機大軍”,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民再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同的是,他們身穿有機農業公司統一製作的工作裝,與機關公務員一樣實行着每天八小時工作制度。如今,走進xx鎮的羣山之間,隨處可見這些“農民工人”辛勤勞作于田間地頭。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61元。全鎮羣衆幸福指數逐年提升。xx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發展生態農業及相關的生態環保工業,全鎮企業達到63家,共安置勞動力8000餘人,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有9家,政府注重發揮和強化服務職能,努力幫助企業解決在項目建設、節能減排、新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企業得到良性發展。XX年鎮財政收入不足XX萬元,XX年財政收入達到2867萬元。大量資本和公司的涌入培植了取之不盡的財源。通過品牌建設,爲建設新型工業鎮、和諧新城鎮打下了堅實基礎。媒體總結說,是品牌引領農業向工業的巨大變革,是品牌打造出農民向市民轉型的幸福家園。

xx鎮創建地方品牌打造特色品牌鄉鎮的啓示

xx區xx鎮的實踐,對品牌鄉鎮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條靠品牌引領、實現科學發展、羣衆滿意的新路子。從xx鎮打造品牌鄉鎮的實踐經驗,我們得到以下有益啓示:

一是鄉鎮發展必須重視特色建設,積極創建發展品牌。從xx鎮的實踐看,小城鎮要發展爲強鎮、重鎮、名鎮,必須創建品牌,形成知名度與影響力。要把品牌理念植入鄉鎮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品牌建設蘊含着豐富的時代需求、價值訴求與科學內涵。要立足發展優勢,大膽探索,通過城鎮化過程中對科學發展規律的認識,揚長避短,尋找主題科學、內涵豐富的城鎮發展定位和角色擔當,構建科學發展的工作載體和平臺,努力發展打造標識鮮明的特色城鎮,走特色發展之路。

二是必須從實際出發注重品牌的實踐性,提升品牌形象。從xx鎮的實踐看,創建品牌城鎮,打造發展特色,要放在落實中央對農村與城鎮發展的總要求和解決農村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中來定位和推進,切實把創建品牌作爲推動社會轉型發展、服務人民羣衆,創建社會和諧的有力載體與重要工作抓手。具體來說,就是要圍繞農村實現科學發展,進而實現城鎮化積極創建品牌,要圍繞服務農村與農民積極創建品牌,從各地優勢出發揚長避短積極創建品牌,要加大品牌宣傳推廣與傳播着力打造有知名度的品牌。

三是必須堅持品牌創建中羣衆滿意的價值取向,擴展品牌的影響力。羣衆是品牌動力之源。xx鎮的有機農業品牌,就由31家農業龍頭企業、70多個專業合作社支撐。單靠政府和農民,30年也不可能在山地上投入這麼大。上萬老弱病殘農民成爲產業工人,在自家家門口實現就業,靠的是吸引資本進山、項目進山、人才進山的工作思路,爲羣衆着想,對提升品牌價值與羣衆滿意度起了重要作用。城鎮發展的品牌建設,植根於羣衆根本利益現實土壤,價值在於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羣衆根本利益,要使品牌建設富有成效,就要牢牢把握羣衆滿意價值取向,堅持羣衆滿意標準,不斷贏得羣衆的信任與支持。

四是必須採取措施保持品牌的生機與活力,走品牌創新之路。品牌創建是一個動態的創意與打造過程,持續創新驅動非常重要。xx鎮精心培育打造品牌,就立足山水林田等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建設基地,先靠有機農業起步,努力向生態觀光、休閒度假遊方向發展,積極完善基地水、路、採摘園區等設施建設,把農業基地建設成爲集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休閒觀光、攝影採風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景區”,大幅度增強基地吸引力。還通過超市專櫃、特色商店、網上銷售、採摘體驗、市民菜園等形式拓寬銷售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公司效益和農民收入。當下,該鎮正籌措200萬元規劃建設有機農產品展廳,提升全鎮有機農產品規格和知名度。爲推動資本進鎮、項目進鎮,正以公司化加快土地流轉,建設農產品基地,再以基地有效組織農戶,帶動農民主動參與,形成“公司+基地+農戶”有效發展模式,探索發展農村社區,推動農村向城鎮轉型。總之,統籌規劃,開拓創新,增強活力,進一步抓投入,抓科技、抓人才,抓園區,抓市場,增強品牌意識,擴大品牌競爭力,是建設名副其實的經濟強鎮、區域重鎮和文化旅遊名鎮的必由之路。

鄉鎮人民調解情況調研報告鄉鎮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在鄉綜治辦工作已經一年了,在與矛盾糾紛打交道的同時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着提高調解效率,減少矛盾糾紛的方法,先就此談幾點淺薄的意見

一、鄉基本情況

鄉素有“楚天茶葉第一鄉”和“山歌之鄉”的美譽,東鄰縣城,西接 ,南臨 ,北出 ,鄉政府機關所在地距縣城52公里。全鄉國土面積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87畝,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4個村民小組、8067戶、27614人,農村勞動力13605人,29個黨支部,1155名黨員,上年農民年均純收入2360元,屬典型的革命老區和土家族聚居區。全鄉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16個,其中,鄉人民調解委員會1個,村人民調解委員會15個,有調解員112人,制度建設逐漸規範,“大調解”格局基本形成。XX年以來排查排查矛盾糾紛103起,調處成功76起。XX年以來排查矛盾糾紛85起,調處成功63起。矛盾糾紛的發生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危害影響經濟發展。

二、矛盾糾紛的特點和產生原因

根據 年對矛盾糾紛的統計來看,鄉矛盾糾紛大致分爲由山林土地等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由婚姻家庭鄰里等問題引發的糾紛、因修公路等基礎建設引發的矛盾糾紛三個大類,在矛盾總數中的比例接近2:1:2。其中,山林、土地糾紛往往是因爲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時期山林、土地界段劃分不明確、重合,填寫過程中文表述不準確等原因引起;婚姻家庭矛盾在家庭內部矛盾一般較小造成的社會影響不大,多數是因雞毛蒜皮的小事累積引起的;鄰里糾紛產生的原因較多,在家族式地區容易引起羣體性糾紛或暴力行爲,社會影響較大;因修路等基礎建設產生的糾紛大多數涉及佔地、線路設計和補償等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調解和處理好不僅極易影響農民自發修路的積極性,也是引發羣體性糾紛的原因之一。現在對糾紛化解的方式主要是人民調解,但由於社會文化多元化,矛盾糾紛多樣化,而調解成功率事實上只有70%左右,已經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而矛盾糾紛的調處手段和調解方式的改進迫在眉睫。

三、現行人民調解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領導不夠重視,社會公衆認可度還不夠。一是硬件配備存在缺陷,雖然鄉已經實現上級規定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有人、有錢、有場地”,但是人員是由村幹部兼任,經費“實報實銷”具有不穩定性。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十二條指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爲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工作提供辦公條件和必要的工作經費,但是在鄉居委會和大多數的村民委員經費依賴上級撥付,承擔人民調解經費只能是“拆東牆補西牆”,落不到實處。二是部分領導不夠重視,由於部分領導對調解工作認識不夠,認爲只要不造成上訪就行了,造成調解工作只能依靠司法工作人員和村人民調解員單兵作戰,而司法所現在僅有一名工作人員,在調解工作上難免力不從心。三是宣傳力度不夠,很多羣衆不瞭解人民調解的優勢,在矛盾糾紛發生時容易採取私力救濟和直接提起訴訟,導致一些本來可以就地解決、就地化解的矛盾激化,甚至導致民轉刑案件發生。

(二)調解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工作熱情不夠。鄉人民調解委員會現有的112名調解員中,45歲以上的超過70%,大部分人只有國小文化程度,調解時憑藉經驗居多,對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不夠,製作協議書有一定困難,調解案件時極易出現法律和政策漏洞,造成調解好的案件出現反覆。由於前期調解工作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農村調解員工作時不僅沒有相應的補助,而且是常常自己倒貼交通費用,使農村調解員對調解工作缺乏熱情,有着“幹不幹一個樣,幹好幹懷一個樣”,“不幹不打緊,幹了得罪人”的消極思想,嚴重影響了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調解員身兼數職,流動性大,不利於經驗的形成和推廣。由於村級調解組織成員大多數爲村幹部兼任,他們不僅要調解矛盾糾紛,更要村裏村委會的各種事物,發生矛盾糾紛有疲於應付的現象,加上人員調整頻繁,導致整個隊伍不穩定,工作積極性差,好的經驗無法得到總結和推廣,制約了人民調解工作的發展。

(四)鄉鎮調解工作缺乏經費,給我鄉人民調解工作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是培訓力度受限。由於無專項人民調解員培訓經費,影響了人民調解員素質的提高。我鄉人民調解員除司法所人員外,多數是由村委會主任、委員兼任,沒有經過法律專業教育培訓,對人民調解業務不熟悉。培訓經費的不到位更使這個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對多數基層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一般是以會代訓方式進行,極少有系統學習法律知識的機會。二是制約了宣傳工作的開展。許多發生在農村因民間糾紛引發的刑事、治安案件和羣體性事件,多爲不懂法、不用法或無力承擔訴訟費用,自行採取各種“手段”解決所致。因此,利用人民調解這一羣衆性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調解民間糾紛正是當前農民所急需,維護地區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發展、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所必須,而作爲履行這些工作職能的人民調解組織卻因沒有專項工作經費,難以有效開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糾紛的調解質量和調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改變現狀、打破困境的方法

(一)加強認識,切實強化調解工作。一是切實將人民調解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權”考覈的重要內容,並將其細化、量化,落實到位,以充分顯現人民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和減少民轉刑案件發生中的重大作用。二是切實將調解經費納入年初財政預算,確保調解工作的順利展開。

(二)加強措施,形成長效機制。一是落實人民調解員工作報酬。建立調解員工作補貼辦法,將人民調解員工作經費及工作補貼列入鄉鎮財政預算,保障人民調解工作的開展;二是完善獎勵機制,進一步調動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積極性。鄉本月將出臺《鄉人民調解案件補貼辦法》,將矛盾糾紛分爲一般糾紛、複雜糾紛、疑難糾紛、多年積案等四個層次對解決的矛盾糾紛分別予以30元、60元、100元、500至800元四個等次補貼,進而調動人民調解的積極性。

(三)加強人員配備和業務指導,切實提高調解成功率。一是在鄉司法所增派專業工作人員指導村級調解工作的進行,形成業務上的聯繫。二是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吸納一批熱心公益事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懂政策、懂法律、文化程度較高、公平正直的青年人擔任人民調解員,將新觀念、新思路融合到調解工作中,用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指導調解工作的進行。三是增強人民法院對人民調解員的業務指導,定期對人民調解員進行培訓,將司法調解中好的經驗運用到人民調解當中。四是增設專門調解組織,針對不同的糾紛進行有針對性的調解。積極探索在各種類型的社區、行業中建立相應的人民調解組織,不斷擴大人民調解工作的覆蓋面實行動態管理,方便羣衆辦事,提高人民調解的社會公信力。

(四)強化“大調解”體系的功能,促進社會和諧。首先要加強組織建設,形成黨委、政府主導、各部門齊抓共管、人民羣衆廣泛參與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充分調動最基層的治調中心戶積極性,使之成爲化解基層矛盾第一抓手;其次要明確職責,建立“大調解”工作長效機制;第三要探索建立輕微刑事案件檢調銜接機制,拓寬“大調解”工作範圍,努力構建一張橫到邊、縱到底的調解組織網絡,形成以人民調解爲基礎,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銜接的大調解格局。

(五)加強法律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加大法律的宣傳力度和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質和調解技能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羣衆自覺守法的社會氛圍,而不是投機取巧、鑽法律和制度空子的社會氛圍,也不是追隨利益、鑽法律缺乏有效保障機制和有效監督機制的空子。提高人民調解員在實踐中自覺駕馭法律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法律融入社會實踐的行動根基,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鄉鎮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調研報告鄉鎮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社區矯正是與監獄刑罰執行對應的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有關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爲惡習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

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明確,社區矯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面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幫困扶助的工作機制。實施社區矯正符合國際行刑制度的發展趨勢,具有行刑成本低的優勢,有利於增進罪犯和社會的聯繫,有助於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增強公民的遵紀守法意識。

但是當前基層司法所在社區矯正工作面臨着一些困境,應該探尋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動我縣社區矯正工作順利開展。

一、我縣社區矯正工作基本情況

我縣從**年首先在**鎮和**鎮啓動社區矯正工作試點,**年社區矯正工作全面鋪開,近年來,司法局及鄉鎮司法所認真履行職責,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積級配合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圍繞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構建和諧美麗**這一主線,高度重視基層社區矯正工作,落實各項措施和工作制度,認真管理好社區服刑人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我縣轄10個鄉鎮、1個墾殖場和155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年社區矯正工作開展以來,全縣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519人,依法解除社區矯正174人,在冊社區矯正對象345人。其中:管制13人、緩刑327、假釋12人、暫予監外執行2人、剝奪政治權利1人。社區矯正對象具有城鎮戶口53人、農業戶口292人,男性320人,女性25人,農村社區矯正對象佔總數的85%。年齡分佈爲18歲以下8人、19至25歲129人、26至45歲194人、46至60歲9人,60歲以上2人。地域分部爲**鎮72人,金山鎮63人、桐木鎮49人、雞冠山鄉44人,赤山鎮41人、**鎮39人,長平鄉37人、彭高鎮35人,東源鄉27人,楊岐鄉27人,依數據分析,我縣社區矯正對象多爲農村戶籍的男性青壯年,被判刑罰主要爲緩刑,主要集中在我縣北邊鄉鎮。

二、司法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承擔的職責

司法所作爲我國司法行政系統最基層的職能工作部門,作爲縣區司法局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派出機構,承擔着面向基層社會和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等項重要任務,同時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工作,組織開展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和幫教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代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處理民間糾紛。

從**年起,**縣開始實行社區矯正工作以來,鄉鎮司法所的職能有所增加。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明確指出,基層司法所要做好社區矯正日常工作,接收組織宣告社區矯正人員,確定社區矯正小組,制定矯正方案,建立社區矯正工作檔案。在社區矯正實施過程中,司法所要監督社區矯正人員的定期報告,採取實地檢查、通訊聯絡、信息化覈查等措施及時掌握社區矯正人員的活動情況;重點時段、重大活動期間或者遇有特殊情況,可以根據需要要求社區矯正人員到辦公場所報告、說明情況;定期到社區矯正人員家庭、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和居住社區進行了解、覈實社區矯正人員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等情況;發現社區矯正人員脫離監管的及時向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告;對社區矯正人員7日以內的外出審批;組織日常教育學習活動和社區服務;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和心理輔導;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考覈並實施分類管理等。在期滿解除矯正時,司法所要對社區矯正人員作出書面鑑定,提出安置幫教建議;組織解除社區矯正宣告;向社區矯正人員告知幫教有關規定,與安置幫教部門做好交接等 。此外,司法所經縣級司法行政部門授權,在一定範圍內參與社會調查評估等。

三、鄉鎮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中面臨的困境

(一)有責無權是基層司法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面臨的首要問題。 根據“兩高兩部”《通知》的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要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和社區基層組織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組織協調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和幫助工作。街道、鄉鎮司法所要具體承擔社區矯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我國的《刑罰》第76條和《刑事訴訟法》第214條、第217條、第218條明確規定了“管制、拘役、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五類社區服刑罪犯由公安機關進行監督管理。現行刑事法律與《通知》規定的衝突,直接導致了社區矯正的刑罰執行主體與工作主體的分離。這種分離的狀態又使得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權責模糊不清。模糊的職權規定使得我們在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中的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的權責很難界定。權責的錯位又使得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的具體執行當中的角色非常尷尬,這樣成倍的增長了司法行政機關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社區矯正工作的效率。 司法機關即社區矯正機關應當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督,並對其進行矯正教育。這種矯正教育是強制性的,但是這種強制性必須要以相應的法律和強制措施作爲後盾。作爲社區矯正人員從事社區矯正工作,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管教往往只能使用說服教育,這也就必然導致社區矯正人員對被矯正人員實施的矯正教育缺乏權威性,也就有可能使社區矯正工作流於形式。當前我國的各種法律法規規定了司法機關的社區矯正的職責、權限和社區矯正人員的權利、義務以及應當遵守的紀律,但是又沒有明確規定社區矯正人員不履行義務、不遵守紀律是否可以實施強制措施、可以使用何種強制措施以及採取強制措施的程度。例如被判處管制和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儘管其可能經常嚴重違反紀律甚至實施違法行爲,但是隻要其不故意犯罪,社區矯正機關所能採取的辦法只能是批評教育,很難產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又例如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打着外出治病的旗號,不經監督機關的同意,擅自離開居住地,社區矯正機關針對這種情況能採取的強制措施也僅僅只能是警告,只要其不實施故意犯罪,矯正機關也就很難要求監獄機關將其收監。有責無權使得社區矯正工作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種種尷尬。

(二)人員不穩、專業不強是困擾基層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問題。

1、職能增加,配置不變。從**年前後看,我縣10個鄉鎮司法所新增社區矯正要作職能,但人員配置上依舊延用了老配置,一般都是2到6名工作人員。司法所工作人員是具體承擔矯正工作的主要力量,2—6名司法所工作人員,他們承擔着轄區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九項工作職能,工作強度大,使得他們真正用於社區矯正的精力和時間較少。如**年長平司法所包括所長在內3人,東源司法所包括所長僅2人,桐木司法所5人,雞冠山司法所3人,最多的**鎮司法所6人。社區矯正職能增加,但是近幾年人員數量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我縣11個鄉鎮司法所中沒有一個司法所設專門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對比我縣各鄉鎮司法所人員數量和鄉鎮司法所的職能,我縣鄉鎮司法所確實力量薄弱。

2、人員變動頻繁,業務時常生疏。社區矯正工作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更高,網絡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更強。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規範化建設標準》規定,所長的任免由縣(市、區)司法局協助組織部門按幹部管理權限辦理,新任司法所工作人員必須經過縣級以上司法行政機關的1個月以上的初任培訓,方能持證上崗。但是每年各鄉鎮司法所人員變動頻繁均未按照此標準操作,造成新進入司法所的人員業務不夠熟練,每年都要對分管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這樣耗時耗力又耗錢。比如,社區矯正工作開展三年來,長平、東源、雞冠山、**鎮等鄉鎮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三年都有所變動。而專職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我縣鄉鎮還沒有。

3、社區矯正工作要求高,專業隊伍人員少,任務重。社區矯正工作自從我縣司法局對社區矯正人員採用gprs衛星定位後,特別是隨着我縣社區矯正監管中心的信息網絡平臺的建立,人員監管、檔案管理、信息平臺的運用等都採用無紙化辦公,這樣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的信息化、網絡化的要求更高,心理素質要求更強,但是目前爲止,我縣11個鄉鎮司法所中沒有一個司法所設立專門而長期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司法所的社區矯正工作細,任務重,壓力大,如**鎮司法所在冊的社區矯正人員63人,要對63個社區矯正人員監管到位,矯正到位,沒有專門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人是很難做到。另外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規範化建設標準》規定,司法所工作人員法律大專以上的佔70%,但是我縣11個鄉鎮司法所沒有一個達到此標準,離社區矯正工作需具備的法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全方位的人才需要更是相差甚遠。

4、志願者參與積極性不高。社區矯正志願是社區矯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可以爲幫助社區服刑人員重返社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羣衆參與志願者活動的意識還較爲淡薄,自願來做社區矯正志願者的人數很少。因而我縣的矯正力量單薄,矯正效果難突出。

(三)經費短缺是制約基層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瓶頸。

按照上級要求,對每個社區矯正人員的投入經費每年需達2800元/人,而縣財政對社區矯正經費預算爲5萬/年,按我縣去年在冊社區矯正人員來算,社區矯正的經費缺口達90餘萬元。投入過少,保障不力,致使社區矯正工作陷入困境。

(四)人員分散、地域廣闊也是基層社區矯正工作的困擾之一。 社區矯正監管工作也受地域因素制約。由於我縣農村地區社區矯正對象數量大,目前在冊的農村社區矯正人員295人,佔總數的85%。由於很多鄉鎮村與村之間的距離較遠,龐大的地域面積,加上社區矯正對象居住分散,流動性較大,都給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而我縣所有鄉鎮2到5人的司法所是很難做好農村社區矯正人員的矯正工作的。

四、幾點建議:

1、社區矯正本質上屬於刑法執行活動,爲了體現這項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有利於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監督,建議把社區矯正執法人員納入警察編制和制定統一的着裝制式。

2、擴大經費投入。縣財政應針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新情況,按照上級要求,統籌謀劃、適當傾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逐步改善司法所的交通工具、辦公設施和經費投入,爲其開展好社區矯正工作提供必需的經費保證;

3、充實工作隊伍。加強人力配備。要按照依法承擔社區矯正工作對司法行政機關的新要求,科學、合理地解決司法行政機關的專項編制、人力補充和職責設定等問題,有針對性的利用每年的公務員考試,大學生村官考試、事業單位招考等方式,招錄一批法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人才充實到這個隊伍中來。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素質的社區矯正隊伍,爲其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4、提高隊伍素質。有針對性對組織隊伍培訓,吸取他人別地的經驗,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素質,減少人員流動,穩定矯正工作隊伍。

5、加強配合協作。社區矯正工作是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國泰民安的大事,單靠司法行政機關“單打獨鬥”收效甚微。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監獄及其管理機關、看守所等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顧全大局、鼎立協作,在各司其職中加強配合,克服司法行政機關孤軍作戰的被動局面。

6、加大宣傳力度。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媒介的作用,面向廣大幹部羣衆宣傳什麼是社區矯正、社區矯正的性質和內容、社區矯正的執行方式等內容,從而讓全社會都知曉和關注社區矯正,不斷擴大社會影響面,爭取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

鄉鎮“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調研報告鄉鎮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根據省、市、縣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總體安排,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以來,我座談了駐點村部分黨員羣衆、聯繫的鎮直單位全體幹部職工,發放了 30 餘份調研徵求意見表,通過“面對面懇談、個對個交流、心貼心溝通”等多種座談方式,認真進行了調查研究,經過理性分析,深入剖析,形成此報告。

一、在“三嚴三實”要求方面存在的問題

對照xx提出的“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在修身不嚴方面存在的問題:黨性修養經常性堅持時有缺失。精神上有“惰性”,對共產主義理想、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夠堅定。面對市場經濟衝擊、境內外輿情誘惑和浮躁型社會現狀,有時想隨波逐流,但能夠及時剎車、及時修正。

2 、在用權不嚴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待政策執行有時因鑽研不深不透,結合實際執行不嚴格。時有優柔、果斷不夠。對事件和時勢的審時度試不全面,時有以偏概全。雖然自己是分管政法工作,但是對農村適用法律學習不全、研究不深,結果實際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不多。更多地是運用行政的、舊式的人治方式,“接地氣”式解決法律適用問題。

3 、在律己不嚴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時“小節”注意不完美。工作生活紀律抵制上,雖然能管住自己沒有“越軌”,但是有時出現遵守不嚴格,如值班時,遲到地點、早溜回程。

4 、在謀事不實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時不願創新謀事做工作、工作的幹勁不足。對那些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任務,對那些看準了的事情,沒有鎖定任務抓落實。在具體工作抓落實上容易因主客觀原因,導致狠勁不夠、韌勁不夠、堅挺有缺。

5 、在創業不實方面存在的問題:幹事創業能力提升不夠、工作動力不足。幹事做工作勁頭不是很足,有些工作特別是在不是自己分管、包片的工作,不願主動過問。幹事做工作效率不高,講求工作程序多點、工作效率優先欠點。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抓一陣丟一陣。有些工作“差不多”就行了、能應付就完事。

6 、在做人不實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時原則性過多、藝術性不夠。信奉多栽花、少種刺的庸俗哲學。爲人想圓滑,但世故不夠,堅持原則把握不科學。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 、理想信念堅守不夠。自認爲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章程》、《組織法》,在任組織委時系統學習了《中國革命史》等;已有18 年黨齡,對共產主義理想是堅定的。但是,堅守不夠。看到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中的腐敗出現、貧富懸殊、社會不公、道德失範等又覺得問題多,沒有看清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沒有認識到種種問題只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黨完全有能力解決自身存在的體制問題和少數黨組織、少數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完全有能力引領社會風範。

2 、宗旨意識強化不夠。農民家庭出身,從小長在農村,自我感覺與農民羣衆有深情厚誼。時有“一直在鄉鎮工作,怎麼會脫離羣衆”的想法,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強化宗旨意識。進村入戶解決實際問題少,精神狀態差,進取心不強;有時總認爲羣衆反映的熱點、難點是共性問題,沒有沉下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沒有認真去細想幹工作是爲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應該留什麼?這些深層次的問題。

3 、黨性修養鍛鍊不夠。自認爲4 年黃岡林校畢業參加工作,24 年工作經歷,曲折不少經驗也不少,勝任工作還是可以,黨性修養和基本原則較強。沒有認識到黨性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缺乏學習新理論、新知識的強烈願望,常把工作當成硬任務,學習變成軟任務,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不夠強、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不夠統一。

4 、政治紀律約束不夠。自認爲,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守比較好。但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還有差距,“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得不夠,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求有所偏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做得不夠,創新堅守做得不夠。隨着年齡增長和環境變化,對羣衆的呼聲、疾苦、困難瞭解不夠,解決得也不及時。面對一些矛盾和問題,實事求是、羣衆路線堅持得不好。“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做得不夠,工作作風不夠深入。

5 、道德品行提升不夠。自己的道德品行,離“崇尚科學、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艱苦奮鬥”的要求還有差距。自己的節儉意識不強,艱苦奮鬥的精神淡化了,精神狀態和進取心也差。根源就是放鬆了道德品行提升。

四、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努力方向:對標“三嚴三實”,堅持爲民務實清廉,踐行黨的爲民服務宗旨,爭做“兩爲”黨員幹部,多謀全鎮發展大計,爲停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

一是強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始終堅持理論學習的三個重點。堅持“我要學”,摒棄“要我學”。變“應付學”爲“主動學”。每週學習不少於5 小時,解決三觀“總開關”問題。

二是堅定信念,提高宗旨意識。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尊重羣衆首創精神,一月爭取進村入戶不少於10 天,力爭跑遍全鎮,每月到每個企業一天。

三是踐行誓言,維護羣衆利益。以優質服務、良好形象、一流業績,做好本職工作。開展好全面深化改革,維護好弱勢羣體利益。實行“信訪”案件“保姆式”服務。抱着對人民羣衆的無限深情,實現“羣衆利益無小事”。

四是求真務實,強化工作績效。樹立“我沒有落實好就是沒有盡到責任”的理念。主動擔當,推進中心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主動擔責,做好產業招商工作;履行維穩第一職責,管好政法隊伍,提高網格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羣衆安全感。用心用腦,牽頭做好工貿經貿、安全工作。堅持原則性事情,堅決認真到底;細節性事情,“智者仁心善待”。在淡泊中進取、在寧靜中致遠。

五是清正廉潔,樹立自身形象。堅信政治紀律是鋼,一碰就受傷;政治規矩是鐵,一碰就出血。堅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以敬畏之心對待職責,以進取之心對待事業,以真誠之心對待羣衆。

總之,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經常對標“三嚴三實”, 堅持爲民務實清廉,將習總書記的“三嚴三實”要求,真觸及思想、觸摸靈魂、觸動心靈,以“信念堅定、爲民服務、敢於擔當、勤政務實、清正廉潔”爲標準,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