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1

我們媒體財務管理專業以後從事的工作大多在銀行等與財務相關的行業。而此次調查我就是專門針對銀行的。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十篇

銀行業在中國金融業中處於主體地位。按照銀行的性質和職能劃分,中國現階段的銀行可以分爲三類: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改革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整個銀行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但當前形勢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構成了嚴峻挑戰,可是也蘊含着不少前所未有的機遇。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強力實施

2、市場主體結構的重新洗牌

3、企業調整轉型的加快實施

4、居民資產配置的動態調整

5、同業競爭格局與策略的'悄然變化

而要在巨大的競爭中獲得優勢並持續發展,銀行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決定着一個行業的成敗。爲了更深入的瞭解自己以後的職場環境及需要具備的技能,我抽空來到農業商業銀行的一個分行,親自向大堂經理討教了一番。一個銀行的成員主要分爲櫃員,大堂經理,理財經理,信貸員,客戶經理等。其職能和核心素養如下:

櫃員的職能爲業務受理和產品推薦,核心素養爲業務知識、操作技能、關注客戶和耐心細心。 大堂經理的職能爲分流客戶,提供業務諮詢,處理客戶投訴,協助營銷宣傳,核心素養爲服務意識,業務知識,積極主動,靈活細心。

理財經理的職能爲客戶財富規劃,客戶開發,維護,產品銷售,客戶信息管理,其核心素養爲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業務知識,數據敏感性強,工作規律信貸員的職能爲貸後管理,產品宣傳,市場調查,客戶開發維護,客戶信息管理,其核心素養爲風險控制意識,專業知識,業務知識,積極主動,目標性強,數據敏感性強,工作規律,吃苦耐勞。客戶經理的職能爲產品宣傳,市場調查,客戶開發維護,客戶信息管理,其核心素養爲業務知識,積極主動,目標性強,數據敏感性強,工作規律,吃苦耐勞 。

銀行員工應該具備以下職業道德:

1、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是一個人生存和尋求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長存的基礎。所以,銀行想要在世界金融業中不斷的發展並且壯大,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忠於職守,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部門,愛自己所在的單位。

2、遵守法規,依法辦事

依法行政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建設法治社會的中堅力量。作爲金融機構,銀行職員在推進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銀行的領導幹部更需要堅實的思想基礎,增強幹部法律意識和政策把握能力。

3、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廉潔奉公,不謀私利是銀行職業的重要特徵,也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尺度。銀行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關健,只有在銀行工作中堅持原則,不謀私利,一心爲公,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 銀行工作天天要與“錢”、“物”打交道,如果沒有廉潔奉公的品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就可能經不住“金錢”的誘惑,還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4、認真服務、耐心服務 、認真服務、耐心服務是銀行人員職業道德規範的時代要求。隨着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銀行工作的服務功能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遮關注。

5、保守祕密、誠實可信 這是銀行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在市場競爭日益殘酷的今天,銀行人員必須對銀行內部信息和商業祕密嚴格保密,不得外傳,這是銀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時,銀行人員還要盡最大的努力,圍繞單位經濟運行的總體目標,在對外交往和商品交易的過程中切實做到誠實可信、履行承諾。

6、客觀公正,無私奉獻 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是每個銀行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品質。

大堂經理指在營業廳內以流動形式主動引導,分流客戶,爲客戶提供業務諮詢,處理客戶投訴,協助進行宣傳營銷的工作人員。

崗位設置與職能界定:現場規範管理,客戶信息收集,客戶識別,維護秩序,客戶服務具備的品格:靈活細心,積極主動,業務熟練

角色定位:資源調配者,服務組織者,團隊領導者。大堂經理應在第一時間瞭解客戶需求,並協調網點資源爲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對保持良好的秩序,緩解客戶排隊,提升客戶滿意度負主要責任。

角色到位後體現價值:個人團隊意識增強,有成就感,能力體現。 銀行營業環境井然有序,業務量增加,網點知名度提高,利潤增長 。

通過與大堂經理面對面的交流,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該職業所要具備的品格:笑臉是永遠的門面,溫聲細語的解答是最好的尊重。莊重的儀表和熱情的業務介紹是基本的職能。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進取心是最高的追求。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2

當前情況下,經濟金融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銀行業全面開放、銀行改制上市完成,使商業銀行走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關口。而良好的經營管理體制是銀行高效運作的基本前提,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的主流模式是以地區爲中心,以分行爲主導的總、分、支三級架構。而隨着市場的發展,客戶需求的變化,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必須不斷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客戶需要,更節省經營成本,有效率地組織銀行經營管理活動。

一、傳統經營管理模式難以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

目前國內銀行還以總、分、支三級行管理模式爲主,這樣的模式在效率、管理、激勵機制、營銷力度方面確實還跟市場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長遠看,這種組織架構模式難以從全行角度優化資源配置,銀行經營管理層與市場相距較遠,分支行單打獨鬥難以適應客戶與產品營銷的需要,不利於理順業務線與風險線的關係,影響了銀行業務水平的提升和內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國內銀行必須不斷推進體制改革,提高體制運行效率。改革的總方向就是建立以客戶爲中心,以市場爲導向的高效、流暢的運行體制。但也必須考慮國情和銀行自身情況,保持業務的穩步發展,在發展中解決體制問題。

二、經營管理體制採取的是漸進式的路徑

採用漸進式的路徑,一是由於現有的體制還有一定的生命力,與現有行政體制較爲吻合,分行積極性較高;二是由於管理體制改革涉及面大,是對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需要穩妥進行,避免管理體制調整出現過大的震盪。因此,股份制銀行的管理體制仍然以分行現有體制爲主,但改革是方向,按照改革思路,總行進一步發揮全行管理中心、決策中心和風險控制中心的職能,並通過調整內部設置與功能,逐漸提高主線業務部門的市場反應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強業務主線對全行業務發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同時,總行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機制,在不完全具備事業部改革的條件下,強化後臺管理的支持功能,在會計管理方面,後督中心、帳務中心等都要逐步集中到分行,建立起相應的考覈評價機制。並根據專項業務的發展需要,在投資銀行、私人銀行、信用卡等部門採用事業部制的模式。

儘管總分行組織架構基本保持不變,但在分行層面,我們積極主動地推進了有關改革,主要以加大分行集中管理職能,逐漸簡化支行管理功能,強化營銷功能爲標誌。分行更多地突出實施管理、制定策略和統一協調等功能,探索了分行層面上公司業務的事業部制改革,嘗試組建專業化的零售業務支行。在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業務的市場營銷上,也要藉助總行業務主線管理的縱向聯動。

三、經營管理中配以不斷強化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

應對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員工的士氣,開發員工潛能,提高工作效率,爲銀行創造經濟效益。有效的激勵機制必須靠完善的制度來規範和引導。通過一整套清晰的規章制度、政策和工作流程等制度性措施促使各級員工薪酬與工作績效掛鉤,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獎勵優秀的工作業績,這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和基礎。

激勵機制要能有效地貫徹在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上。在分行管理方面,利用等級行差異管理的手段,激勵分行之間比學趕超,在分行中形成追求業績、創造業績,以業績論英雄的強烈工作氛圍。在對幹部管理方面,完善各級領導班子的考評制度、幹部的公開評議制度和選拔制度,明確了幹部的任用標準,增強了幹部管理的透明度,激發了幹部隊伍的工作熱情。在員工層面,獎優罰劣,增強員工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將員工的職業規劃同激勵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拓寬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

激勵機制不僅要靠完善的制度來執行,還要靠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做有益的補充。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在於通過道德、榮譽、信念、價值觀念認同等文化性層面來激勵員工。儘可能與制度性激勵措施相協調和一致,甚至向制度性激勵轉化,以提高企業文化的制度化和規範化程度。構築包括創新文化、業績文化、團隊文化、風險文化、制度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品牌文化等在內的企業文化體系,使企業文化承載起增進經營績效、強化經營管理的作用。着眼於尊重人、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在經營理念中滲透人本主義和人文關懷精神,逐步形成一種員工職業生涯得到提升、工作激情得到有效釋放、人生價值得到充分實現的文化氛圍,把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與銀行價值的化完美結合。

作爲份制商業銀行,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壓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任何抱怨和逃避都無濟於事。只有激發隊伍*於追求成績和成功,才能保證不斷髮展。而激勵機制的建設和運用正是打造這一隊伍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是把競爭的壓力變成動力的橋樑。

四,管理者要堅持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市場、認識同業

在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必須堅持保持冷靜的頭腦,樹立一種意識,即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市場、認識同業。端正熟悉,把組織員工參與*款民主治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爲農村信用社提高經營治理水平、防控風險的重要途徑來抓。

一家銀行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要對自己具備的條件有充分的認識。準確看到自身的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不斷地鞏固和提高,樹立穩步健康發展的信心。看到銀行發展取得的成績,才能凝聚全行動力。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在業務發展不到位的地方。客觀準確地認識自身,才能不斷地進步,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找準自己的戰略發展方向,特別是要促進公司、零售銀行業務的協調發展,尋找的新的發展策略,做到後來居上,確立起後發優勢。

認識市場,要客觀地看待市場,分析市場,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的變化。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的脫媒效應,無論是對公司銀行業務,還是對個人銀行業務都帶來強勁的衝擊。在公司銀行方面,需要銀行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方案,在包括企業兼併收購、資產債務重組、外匯交易、過橋*款、投資銀行等金融需求方面跟進服務,滿足企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抓住居民資產理財的機遇,開發多樣性的理財產品,搭建強大的電子網絡交易平臺,賺取中間收入。緊緊跟隨市場變化,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被邊緣化。

堅持正確地認識同業,同業既是競爭對手,但又是市場中共同夥伴,尊重競爭對手,善於學習競爭對手,理性地開展競爭,不走粗放管理、低質、低效地惡性競爭的道路,只能通過深化和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採用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在更高層次進行理性競爭,纔是競爭共贏之道。

現在,國內中小股份制銀行大多完成股改上市工作,資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公司治理架構得到健全,具備了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雛形,初步實現了“形似”,而按照國際銀行業的經營規律,結合中國國情,不斷推動銀行經營管理的國際化,並最終達到與國際先進銀行的“神似”,則是當代銀行經營管理者的長期任務。只要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銳意進取,不斷探索實踐,終將會使國內銀行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實現新的騰飛。

五、轉變服務觀念,提升競爭意識,促進經營管理全面升級

首先提升服務層次,豐富服務內涵。服務是永恆的主題。要提升服務層次,要豐富服務內涵。對客戶我們必須用“心”服務,做到誠心、熱心、細心、耐心。要大力提倡“溫馨服務”,建立制度,熟悉掌握客戶信息,把顧客看作是自已的親戚朋友,看作是自已的家人,把自已的工作變成傳遞溫馨的窗口,樹立支行的良好形象。

其次正視薄弱環節,迎難而上.針對經營管理基礎脆弱、激勵約束機制不強、思想作風不硬的現狀,要把發展作爲主題,並將業務發展的內涵和方式作爲重要內容提出,全面確定了營業的經營指標,並將指標目標化,明確發展思想和經營目標經營運作方略,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國際業務的運作措施方面下功夫。要重點抓經營帶管理,促進經營工作快速發展;下抓管理促經營,推動管理工作上臺階。在管理上除認真的落實分行的管理措施外,結合營業的情況,認真抓好責任、計劃、考覈、費用、五級分類、人力資源等10項管理工作,同時注重制度創新,以制度促經營。

最後要積極創建企業文化,營造健康向上、奮發有爲的文化氛圍,爲客戶打造品牌服務。要讓營業部每一位員工樹立“爭一流經營,創精品銀行”的理念,以實際行動落實的精神.以高昂的熱情,忘我的精神投身到日後的經營實踐中去,要以知恥後勇、開拓創新、努力進取,忘我工作的奮發精神,讓銀行以全新的姿態展示在客戶的面前。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3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流動性風險是一直存在的。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無力爲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任何一家銀行如果出現流動性風險,就可能失去許多潛在的盈利機會,並且流動性風險具有聯動效應,一旦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極易導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兌存款,誘發擠兌風波,最終導致銀行破產。流動性風險問題解決不好,不僅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的破產清算,而且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癱瘓。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動性風險已成爲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

一、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內容

引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因素衆多,包括銀行資產與負債在量與期限結構上的不匹配、資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資金備付率不足、客戶週期性資金需求變動、經濟週期的影響、利率變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變動、以及其他突發性因素等等。商業銀行的任何一項經營活動不善都有可能最終導致流動性風險。但是,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特點和各因素的可控性來分析,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是導致流動性風險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對其資產和負債流動性的有效管理,促進其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配置,最終將流動性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銀行的流動性並保持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潛在流動性以及設法及時獲得流動性是商業銀行管理流動性風險的基本內容。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承擔着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功能,有強大的國家信用支撐,因此人們總是將銀行的命運與政府的支持聯繫在一起,認爲政府會承擔銀行的一切風險,銀行不會倒閉,也不會發生流動性危機。另外,源源不斷的居民家庭儲蓄存款是商業銀行無流動性危機之憂的第二大原因。由於商業銀行對流動性風險認識不足,風險管理還主要集中在信貸風險上,缺乏流動性風險自我控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不足。在決策程序的具體操作上,總行主要負責分行之間的資金調劑、參與債券市場交易、進行同業資金拆借,以便滿足下級行當日或未來較短時間內用於保證支付的資金需求,分行一般侷限於上下級行之間的資金調撥。決策程序體現爲下級銀行“倒逼”上級銀行,上級銀行基本上只是被動地接受下級銀行資金餘缺的現實,並被動地做出反應,而沒有對下級銀行淨融資需求進行事前度量和預測,並採取事前的防範與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應的流動性計劃和安排,缺乏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

(三)流動性管理指標體系有侷限性。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中,流動性評價指標主要是備付金比例、資產流動性比例和中長期貸款比例。這些指標內容比較單薄,並不能全面反映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更沒有反映銀行的融資能力。而各銀行又不顧自身實際去套用、追求這幾項流動性指標,扭曲了流動性管理的本質。

(四)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缺位,流動性管理髮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銀行是高負債運作的特殊企業,其負債的不確定性和硬性約束都要求銀行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流動性管理也就成爲銀行經營管理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目標。流動性管理具有內生性,流動性管理的主體是商業銀行,而非中央銀行,它產生於商業銀行業務活動的內在要求。我國的流動性管理表現出以中央銀行監管爲主的外生性特點。中央銀行的流動性監管與商業銀行自身的流動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國以中央銀行爲主體的流動性管理體制,以固定不變的流動性比例作爲常規的監管方式,過分強調中央銀行的監管,忽視了流動性管理的內生性,嚴格意義上的流動性管理在我國仍然處於缺位狀態。

(五)以四大國有銀行爲代表的我國銀行體系存在許多流動性隱患。一是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負荷經營;二是存貸款比例較高,對於全面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該指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反映出存貸款在期限、質量和收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程度;三是中長期貸款比重過高,並且繼續增加趨勢明顯,資金使用日益長期化;四是活期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較高,資金來源日益短期化;五是儲蓄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六是貸款質量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商業銀行防範和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建議

(一)全面實施資產負債管理。流動性風險不是單純的資金管理問題,而是多種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應當從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流動性風險的防範。一是加強各級商業銀行法人體制,強化經營系統調控功能;可以將銀行系統內資金逐級、逐步集中,充分發揮資金管理行對於全系統內資金的調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級法人體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規範各級銀行的經營行爲;建立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內部決策控制、實施控制、事後監控和預警機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學的系統內資金調控反饋機制,管理行及時根據各分支機構資金頭寸情況,進行有效的資金調劑,建立起系統內資金預測、統計和分析的管理體制。三是實現各商業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通過強化資金在各行全系統調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資金在全系統的優化配置,以增強系統內資金的效益性和流動性。

(二)通過創新降低流動性風險。一是負債業務的創新,重點是通過主動型負債,增強負債的流動性。二是資產業務的創新,包括在逐步增加優質信貸資產比重的同時減少信貸資產總量佔比,開展低風險的中、短期投資業務等。三是中間業務的創新,通過提高商業銀行的化水平,完善其服務功能,大力開辦各種委託代理和中間服務業務,提高資產負債的總體流動性水平。

(三)建立資金合作救助機制。一是總行(分行)資金救助機制。二是當地央行資金救助機制。三是同業資金救助機制,總行應允許二級分行與當地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資金救助合作關係,在特定的條件下允許二級分行向當地國有商業銀行拆入資金解決頭寸資金不足問題。

(四)優化資產配置,降低不良貸款率。首先,銀行本身應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合理配置中長期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有效防範資產的流動性風險,並要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勵提高銀行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及水平,藉以降低信貸資產比率,優化銀行資產配置。其次,要採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繼續完善審貸、放貸、貸後管理等業務流程,實行合理的考覈及獎懲制度,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提高信貸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徹底走出不良、剝離、不良的惡性循環。

(五)增強風險管理的意識。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爲此,商業銀行應加強風險防範教育,強化銀行的風險意識,時刻敲響風險的警鐘,牢固樹立風險第一的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在經營中力求穩健,正確處理好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關係。在確保資金安全和正常流動的前提下,實現銀行的盈利。由於流動性風險是銀行其他風險的集中和最終表現,危害甚大,銀行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警覺,主動採取措施控制流動性風險。

(六)建立規模適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的協調管理。一是面對銀行間同業融資利率持續走低的局面,進一步加強市場營銷,通過擴大同業融資規模,提高資金運作收益。二是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下降,長期利率風險凸顯的情況下,爲了積極防範利率風險,同時又能夠消化更多的資金,要及時調整債券投資策略,合理安排債券投資期限結構,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據的投資力度。

(七)構建合理的流動性風險監管體系。國家貨幣*應該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流動性監控指標體系,包括存款準備金率、不良貸款比率、流動資產比率、中長期貸款比率、行業貸款集中度等指標、並分別對不同的銀行採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經濟過熱帶來的行業盲目擴張,以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呆壞賬風險,同時避免經濟出現緊縮,使商業銀行的經營呈現良性互動的局面。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4

營業稅是對我國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共有9個稅目,其中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從1997年1月1日起,由國稅機關和地稅機關共同徵收。

金融業營業稅徵稅範圍包括貸款、融資租賃、金融商品轉讓、金融經紀業、其他金融業務。在我國境內提供金融勞務的單位爲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等。

目前,我國金融業務要繳納營業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稅等。金融業營業稅稅負大大高於其他行業3%的平均稅負水平。

我國金融業流轉稅負較重的原因有:

一、營業稅是按照營業額全額徵稅;

二、金融企業的進項稅額不能扣除,金融企業是增值稅和營業稅雙重承擔者;

三、由於營業稅是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徵稅的,在滯收利息較高時,銀行所承擔的實際稅負就要比法定稅率高;

四、目前對一般性貸款按照利息收入全額徵收營業稅,對外匯轉貸按照利差徵收營業稅,而內資銀行的業務主要以人民幣貸款爲主,外資銀行以外匯轉貸爲主,所以外資銀行稅負遠低於內資銀行;

五、金融機構間的往來沒有納入營業稅徵稅範圍。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是指商業銀行之間,商行與央行之間,以及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賬務往來,並按約定的利率互相計息取得的收入,目前國內銀行的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所佔比重較大且日益增加,有些銀行甚至超過50%,對往來收入不徵營業稅有違市場經濟原則,也是銀行資金運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直接稅是指直接向個人或企業開徵的稅,包括對所得、勞動報酬和利潤的徵稅。間接稅,是指納稅義務人不是稅收的實際負擔人,納稅義務人能夠用提高價格或提高收費標準等方法把稅收負擔轉嫁給別人的稅種。屬於間接稅稅收的納稅人,雖然表面上負有納稅義務,但是實際上已將自己的稅款加於所銷售商品的價格上,由消費者負擔或用其他方式轉嫁給別人,即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目前,世界各國多以關稅、消費稅、銷售稅、貨物稅、營業稅、增值稅等稅種爲間接稅。直接稅與間接稅配置的差別在於:在福利損失最小的這一點上,直接稅優於間接稅,所得稅用於籌措稅收收入,間接稅實現公平。目前的金融業營業稅屬於間接稅,這樣的稅制已經對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發展不利,也與營造合理的金融生態相違背。稅率越高,轉嫁比例越大,銀行稅負率也越大;反之亦然。但我國爲混合流轉稅制,因此銀行承擔的增值稅是轉嫁不出去的,這就造成了銀行運營的成本加大,但是資金效率並不高。

營業稅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較大。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國銀行金融機構基本在城鎮,所以要承擔城市維護建設稅;同時金融業存在大量交易合同,印花稅一般按照交易額向交易雙方徵收,印花稅負偏高。綜合考慮各種稅計算得出:銀行一般金融業務的綜合流轉稅負擔率=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稅=5%+5%×7%+0.005%÷rl×100%+5%×3%(rl爲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大大高於郵電等行業3.3%的綜合稅率,雖然同爲高利潤服務業,郵電業稅負卻僅爲金融業的60%。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特別是1994年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後,金融體系及其運行機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以銀行、證券、保險爲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並存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業已成爲我國gdp中第三產業增加值的主要增長點。同時由於金融機構具有網點多,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服務方式靈活,對外開放程度高等特點,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也爲中央財政收入的增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金融業已成爲保證中央政府收入的稅源大戶。

從20__年開始,國家逐步對國內金融保險業的營業稅稅率進行了下調。營業稅是對營業總額徵收的,只要能降低一個百分點,對整個金融業貢獻都是非常可觀的。國家繼續研究完善有關資本市場的營業稅政策,極有利於扶持國有金融企業改制和做大作強。

調低金融營業稅稅率和對銀行未予收回的應收利息不徵營業稅,不僅大大降低金融企業的營業成本,增強了金融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實力,而且也使金融企業降低貸款利率成爲可能,從而刺激生產性信貸和消費性信貸。貸款利率的降低使生產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了,融資渠道拓寬了,從而增加了社會投入,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從個人消費來講,貸款利率降低後,有利於鼓勵人民羣衆提高消費信貸的積極性,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國有商業銀行由於資產質量不高,不良貸款較多,滯收利息比率較高,需用營運資金爲大量應收未收利息墊付稅款,其實際實現的利息收入承擔的稅負遠遠高於法定稅率。而從國外情況看,金融業務一般納入增值稅徵收範圍,且多數國家對銀行信貸等主要金融業務免徵增值稅(因此其進項稅額不能扣除),對於一些輔助性業務如提供保險箱服務等,則按照一般情況徵收增值稅。隨着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的金融業也將置身於以生產國際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爲主要特徵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之中,這要求企業、行業間的競爭公平、公開、公正,而這種公平、公開、公正需要用法律、制度來約束和維持。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5

一、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內容

引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因素衆多,包括銀行資產與負債在量與期限結構上的不匹配、資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資金備付率不足、客戶週期性資金需求變動、經濟週期的影響、利率變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變動、以及其他突發性因素等等。商業銀行的任何一項經營活動不善都有可能最終導致流動性風險。但是,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特點和各因素的可控性來分析,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是導致流動性風險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對其資產和負債流動性的有效管理,促進其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配置,最終將流動性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銀行的流動性並保持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潛在流動性以及設法及時獲得流動性是商業銀行管理流動性風險的基本內容。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承擔着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功能,有強大的國家信用支撐,因此人們總是將銀行的命運與政府的支持聯繫在一起,認爲政府會承擔銀行的一切風險,銀行不會倒閉,也不會發生流動性危機。另外,源源不斷的居民家庭儲蓄存款是商業銀行無流動性危機之憂的第二大原因。由於商業銀行對流動性風險認識不足,風險管理還主要集中在信貸風險上,缺乏流動性風險自我控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不足。在決策程序的具體操作上,總行主要負責分行之間的資金調劑、參與債券市場交易、進行同業資金拆借,以便滿足下級行當日或未來較短時間內用於保證支付的資金需求,分行一般侷限於上下級行之間的資金調撥。決策程序體現爲下級銀行“倒逼”上級銀行,上級銀行基本上只是被動地接受下級銀行資金餘缺的現實,並被動地做出反應,而沒有對下級銀行淨融資需求進行事前度量和預測,並採取事前的防範與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應的流動性計劃和安排,缺乏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

(三)流動性管理指標體系有侷限性。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中,流動性評價指標主要是備付金比例、資產流動性比例和中長期貸款比例。這些指標內容比較單薄,並不能全面反映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更沒有反映銀行的融資能力。而各銀行又不顧自身實際去套用、追求這幾項流動性指標,扭曲了流動性管理的本質。

(四)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缺位,流動性管理髮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銀行是高負債運作的特殊企業,其負債的不確定性和硬性約束都要求銀行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流動性管理也就成爲銀行經營管理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目標。流動性管理具有內生性,流動性管理的主體是商業銀行,而非中央銀行,它產生於商業銀行業務活動的內在要求。我國的流動性管理表現出以中央銀行監管爲主的外生性特點。中央銀行的流動性監管與商業銀行自身的流動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國以中央銀行爲主體的流動性管理體制,以固定不變的流動性比例作爲常規的監管方式,過分強調中央銀行的監管,忽視了流動性管理的內生性,嚴格意義上的流動性管理在我國仍然處於缺位狀態。

(五)以四大國有銀行爲代表的我國銀行體系存在許多流動性隱患。一是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負荷經營;二是存貸款比例較高,對於全面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該指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反映出存貸款在期限、質量和收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程度;三是中長期貸款比重過高,並且繼續增加趨勢明顯,資金使用日益長期化;四是活期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較高,資金來源日益短期化;五是儲蓄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六是貸款質量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商業銀行防範和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建議

(一)全面實施資產負債管理。流動性風險不是單純的資金管理問題,而是多種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應當從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流動性風險的防範。一是加強各級商業銀行法人體制,強化經營系統調控功能;可以將銀行系統內資金逐級、逐步集中,充分發揮資金管理行對於全系統內資金的調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級法人體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規範各級銀行的經營行爲;建立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內部決策控制、實施控制、事後監控和預警機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學的系統內資金調控反饋機制,管理行及時根據各分支機構資金頭寸情況,進行有效的資金調劑,建立起系統內資金預測、統計和分析的管理體制。三是實現各商業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通過強化資金在各行全系統調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資金在全系統的優化配置,以增強系統內資金的效益性和流動性。

(二)通過創新降低流動性風險。一是負債業務的創新,重點是通過主動型負債,增強負債的流動性。二是資產業務的創新,包括在逐步增加優質信貸資產比重的同時減少信貸資產總量佔比,開展低風險的中、短期投資業務等。三是中間業務的創新,通過提高商業銀行的化水平,完善其服務功能,大力開辦各種委託代理和中間服務業務,提高資產負債的總體流動性水平。

(三)建立資金合作救助機制。一是總行(分行)資金救助機制。二是當地央行資金救助機制。三是同業資金救助機制,總行應允許二級分行與當地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資金救助合作關係,在特定的條件下允許二級分行向當地國有商業銀行拆入資金解決頭寸資金不足問題。

(四)優化資產配置,降低不良貸款率。首先,銀行本身應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合理配置中長期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有效防範資產的流動性風險,並要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勵提高銀行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及水平,藉以降低信貸資產比率,優化銀行資產配置。其次,要採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繼續完善審貸、放貸、貸後管理等業務流程,實行合理的考覈及獎懲制度,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提高信貸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徹底走出不良、剝離、不良的惡性循環。

(五)增強風險管理的意識。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爲此,商業銀行應加強風險防範教育,強化銀行的風險意識,時刻敲響風險的警鐘,牢固樹立風險第一的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在經營中力求穩健,正確處理好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關係。在確保資金安全和正常流動的前提下,實現銀行的盈利。由於流動性風險是銀行其他風險的集中和最終表現,危害甚大,銀行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警覺,主動採取措施控制流動性風險。

(六)建立規模適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的協調管理。一是面對銀行間同業融資利率持續走低的局面,進一步加強市場營銷,通過擴大同業融資規模,提高資金運作收益。二是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下降,長期利率風險凸顯的情況下,爲了積極防範利率風險,同時又能夠消化更多的資金,要及時調整債券投資策略,合理安排債券投資期限結構,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據的投資力度。

(七)構建合理的流動性風險監管體系。國家貨幣X應該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流動性監控指標體系,包括存款準備金率、不良貸款比率、流動資產比率、中長期貸款比率、行業貸款集中度等指標、並分別對不同的銀行採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經濟過熱帶來的行業盲目擴張,以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呆壞賬風險,同時避免經濟出現緊縮,使商業銀行的經營呈現良性互動的局面。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6

在對分行明年業務工作的思考過程中,有一種現象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如何發揮現有授信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促進分行資產和負債業務的快速發展。

一、授信資源是一種寶貴稀缺的資源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複雜一點地說是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簡單地說也就是存貸匯業務。可見貸款業務及其從貸款衍生出來的授信業務是商業銀行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對整個資產負債業務具有支撐、槓桿的作用。即使在銀行信貸與企業的直接關係正在不斷地弱化、銀行對社會金融資源控制力度和約束能力在逐步減弱、銀行與投資主體、企業之間的關係在不斷弱化的今天,它也是一種非常寶貴稀缺的重要資源,是有一定的機會成本和機會收益的。因爲組織負債業務是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的,而獲取收益的責任卻大部分地落在了資產業務尤其是授信資源最大化的運用上了,如客戶資源的選擇問題、客戶資源的分佈問題、客戶資源的調整問題、授信品種的定價問題、綜合效益的發揮問題、戰略伙伴利益關係的連結問題,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行資產負債業務還存在着很大的發展潛力。

二、我行授信資源價值最大化的發揮還存在着較大的潛力

1、在對存款及其派生存款的拉動作用上存在着潛力。

據我們調查統計,全行授信客戶數比同期減少,授信客戶貸款餘額比同期增加,授信客戶存款餘額比同期減少,授信客戶存貸款率爲32.1%,比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一些授信大戶的存款佔比還不足貸款餘額的7%,中小型企業由於缺乏有效的信貸支持,存款不同程度地下降,授信手段在中小型企業中的拉動派生作用也在逐步弱化。

2、在授信資源使用和分佈上存在着潛力。

據統計,我行今年共審批授信額度中草藥實際使用額度只有一小半,在授信規模的審批和使用上也存在着錯位的現象,時緊時鬆,有額度無規模、有規模無對象,季末年末現象突出。在某種程度上,一方面說明我們還是做了很多無效的勞動;另一方面說明營銷工作上還存在很大的潛力。另外在授信客戶、授信數量、營銷人才的分佈、營銷工作的深度上也還存在着不均衡的現象,同樣存在着發展的潛力。

3、在公私業務的聯動上存在着潛力。

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着公司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可以開發系列私金理財業務,私金客戶服務到一定程度後,也可以開發相關的批發業務的現象。一個經營單位的私金業務是可以在現有公司業務的基礎上做足做深的。

4、在授信品種的搭配使用上存在着潛力。

如果工作做得深一點,細一點的話,客戶授信需求中的品種和期限結構如本外幣、長短期、貸款與承兌、保證金的比例、抵質押品的互換等是可以進行調整的,也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授信資源的綜合效益的。如在產品品種的組合和創新搭配上整合力度明顯不夠,在對高端客戶營銷上往往不能突出顯現我行的產品優勢。在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大衆化需求上劃分不明顯,產品的趨同性較強,個性產品、差異化服務、量身訂做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客戶經理對業務知識理解還不透徹,不能在業務中有效地運用和推廣。分行推出的新的對公業務產品較多,但營銷人員的掌握情況不全,與客戶交流只願介紹那些自己較爲熟悉的產品,對新的產品運用較少。不能根據客戶生產經營的特點制定出一套合適的產品套餐,將我行產品生硬地擺在客戶面前由客戶篩選,效果並不理想。還有的客戶經理是出於任務的考慮纔將產品推介給客戶,並不能起到實際的效果。

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具體化說,一是在對授信資源運用的整體化、一體化觀念上認識不夠,未能使其價值利用最大化(包括業務定價),有些甚至是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如借新還舊,承兌墊付,貸款風險等級下降,等等。二是在對目標客戶的選擇上,被動性選擇的多,主動性尋找的少,這從授信額度的使用不充分的現象中得到了印證。三是在老客戶的深挖和新客戶的開發方面力度不夠,沒有將自己的產品和對方的業務做大做足做透。四是同業擠壓的力度逐步加大,如新興的一些股份制商業分行存貸比都是高於100%的,縱向切入擠壓我行客戶的力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和估計。

三、增強授信資源價值運用最大化的建議。

1、完善考覈體系,提高營銷執行力的水平。

一項政策的落實首先要靠價值的導向,其次纔是執行的效用。因此,對授信資源的運用要進行目標考覈,對全行營銷工作進行正確地引導。建議改變傳統的下達貸款完成額指標的做法,設計增加存貸比例和現金流量等綜合效益的指標,如授信客戶結算量、公私業務聯動、產品推廣效果等指標,促使各經營單位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和落實。對於全行下達的各類計劃指標,如已經開發、推廣運用的新產品要不折不扣地加以完成,形成一種在計劃目標前剛性考覈兌現的誠信守信的道德文化和暢通無阻的企業執行力,對於因主觀原因造成各類責任事故的人,要進行嚴肅果斷地處理。

2、樹立與客戶合作整體化、一體化的科學發展觀,建立銀行與客戶的依存關係。

我們要改變與客戶之間利益關係點對點的連結爲面對面或體對體的連結即銀行與客戶結成依存體的關係,而授信手段只是維繫這種利益關係的一種敲門磚和槓桿,真正的細緻工作還在於把客戶作爲一種資源體去進行開發,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和一些簡單的日常關係的維護上,更不能停留在企業資源個人所有或人走資源丟的層面。在公私業務聯動、資產負債業務相互促進及全行上下的聯動力度上,要形成一些良好的制度和習慣。如對房地產行業、收費性相對壟斷行業、重點大學辦學環境改善的集中授信和投入,要研究對策,加大對個人消費信貸和投資理財以及太平洋卡消費、使用和儲蓄宣傳的營銷力度,促進公私業務和資產負債業務的聯動發展。再如,通過加大對物流企業、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的分析和跟蹤的力度,順應資金流,在把握風險的條件下,創新擔保抵押方式和金融工具,加強對中小客戶的授信支持,不斷夯實客戶基礎,促進資產負債業務的穩步發展。

除了總分行對相關集團和大客戶的高位切入營銷以外,關鍵還在於營銷人員的努力和作爲。一個營銷員就是一家銀行形象和素質的化身,其突現整體資源的能力和產種思維創新的能力在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將越來越重要。沒有深厚的營銷知識和紮實的業務功底以及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對於維繫、支撐和推動如此龐大的公司業務的發展,是難以想象的。能不能維護和連結客戶基礎,對市場營銷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沒有一支強大、優秀的市場營銷隊伍,“以客戶爲中心”就是一句空話。因此,要從戰略的角度,增強對交行事業和員工命運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和學習改造的步伐。通過營造瀰漫於整個組織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建立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通過提高學習能力,及時剷除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不斷突破業務發展的上限,保持持續發展的趨勢。通過建立嚴格的考覈機制,使員工的工作與學習緊密結合起來,使員工對新知識有一種如飢似渴的緊迫感,使學習成爲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持續的心境。通過學習,儘快提高營銷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增強拓展業務的本領。同時還要加大對員工隊伍新陳代謝的調整力度,不斷淘汰落伍者,吸收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營銷事業的共創之中,及時補充新鮮血液。

3、集中分行授信資源,建立內部優勢行。

在資產、負債業務及授信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佈局上要進行戰略上的調整。對發展潛力較大區域的支行配備較高素質的信貸或營銷人員,確立其內部優勢行的地位,在授信資源上進行傾斜,以便最大程度地發揮授信資源對存款的派生能力,爲分行創造更大的效益。同時,適當注重授信資源在各經營網點之間的均衡分佈,至少是相對均衡。

4、在授信品種的使用上要多樣化。

在這個問題上關鍵是吃透自身、同業和客戶,與時俱進,不斷推出新的營銷思路和措施,注重客戶授信資源長、中、短期限結構的搭配和調整,提高授信資源的綜合派生率。

5、改進授信流程,提高綜合效益。

一是在授信審批的過程中做好前期的調研研究工作,加強行業性指導,增強對授信對象的瞭解,必要時深入客戶進行調查,洽談授信品種、授信價格、綜合效益等一攬子方案,提高授信工作的針對性,避免重複和無效的勞動。二是改進授信流程,尤其是對像全額保證金一類低風險或零風險的授信業務手續要適當地簡化。

我們在向山頂攀登的過程中,不能確保每一步都很成功,但只要我們每向前邁進一步,就會向既定的目標接近一點。在授信資源價值最大化的問題上,只要我們重視它,研究它,並付出相應的行動,那麼就會爲全行業務的發展和綜合效益的發揮上做出一定的貢獻,況且它的確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寶貴的稀缺的重要資源。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7

摘 要:中國農業銀行是四大國有獨資銀行之一,它因網點遍佈城鄉,資金實力雄厚,服務功能齊全深受廣大客戶信賴。而xx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製爲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農行A股、H股分別於20xx年7月15日、16日上市,行使超額配售權後,農行以募集221億美元成全球最大IPO。那麼究竟農行在經營管理和商業模式上有着什麼樣的優勢,它內部又存在着哪些弱點,它的上市對於它本身以及整個金融市場有着怎樣的影響,又受到社會各界如何的反響,這些方面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關鍵詞:中國農業銀行;股改;發展

一、引言

中國農業銀行最初成立於xx年,xx年2月再次恢復成立後,成爲在農村經濟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國有專業銀行。作爲一家城鄉並舉、聯通國際、功能齊備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一貫秉承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審慎穩健經營、可持續發展,立足縣域和城市兩大市場,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着力打造“伴你成長”服務品牌,依託覆蓋全國的分支機構、龐大的電子化網絡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致力爲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成爲中國銀行發展的骨幹力量。農行常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孕育了它獨到的“面向三農、服務城鄉、回報股東、成就員工,建設城鄉一體化的全能型國

際金融企業,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企業文化。農行的核心價值觀由以下的相關理念構建而成: 經營理念:以市場爲導向 以客戶爲中心 以效益爲目標

管理理念:細節決定成敗 合規創造價值 責任成就事業

服務理念:客戶至上 始終如一

風險理念:違規就是風險 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備 以德爲本 尚賢用能 績效爲先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擁有一級分行32個,直屬分行5個,總行營業部1個,培訓學院3個,並在新加坡、香港設立了分行,在倫敦、東京、紐約等地設立了 代表處。從塞北到江南,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從繁華都市到旖旎鄉村,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到處都能感受到農業銀行的存在。完備的網點構架,爲各項業務, 特別是行業性、系統性業務的開展提供了獨有的便利條件。它的上市更是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因爲這不僅僅是農業銀行邁向世界一流商業銀行的里程碑,同時也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作。而隨着農行上市的完成,一項新世紀融資規模也被刷新。 那麼對於這一收官之作到底是完美還是遺憾,社會各界有着不同的想法。

部分投資者認爲農行作爲IPO有着五大賣點:

1.農行是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大銀行,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會;

2.農行擁有龐大的營業網點,高於工行、建行和中行縣域機構網點數量之和;

3.低廉的資金籌集成本,農行儲蓄存款佔比高 ;

4.受國家支持的三農業務,農行未來業務成長空間大;

5.股改紅利的釋放。

然而另一些投資者卻認爲農行的上市存在着諸多遺憾:

1.時機選折的遺憾;

2.上市地點的遺憾;

3.上市模式選擇的遺憾。

對此我們小組通過深入中國農業銀行進行實習,搜索閱讀相關新聞,調查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狀況、上市影響,通過具體分析預測該銀行未來前景。

二、調查的建立和調查方法

(一)調查方法說明

本次調查我們主要採用深入中國農業銀行實習,蒐羅該銀行多方面信息加以整理歸納,抓出重點,通過分析對該企業的總體情況做出評價。

(二)調查目的

瞭解農行的具體經營狀況以及它上市後的改變、優缺點及影響,預測它未來的`發展前景。

(三)調查對象

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主要針對其上市之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及上市所帶來的機遇和危機。

(四)調查內容

主要包括農業銀行的主營業務、中間業務、財務報表、商業模式、經營管理、新聞時事、股價走向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瞭解

三、調查結果分析

經過我們深入農行內部實習瞭解到,與其他三大行一樣,農行系國務院直屬單位。它的主營業務也大致和其他三大銀行相似,主要包括人民幣業務和外匯業務:

人民幣業務:各種存貸款業務、國內外結算、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

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結匯、售匯、進出口押匯、進出口信用證、跟單託收、光票託收、諮詢見證、居民因私購匯、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和外匯匯款等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大力實施人才強行戰略,努力探索建立符合現代商業銀行要求的人力資源激勵與約束機制。在這一戰略的引導下,中國農業銀行成爲了中國服務領域最廣,服務對象最多,業務功能最齊全的銀行。服務業務範圍覆蓋了全國的城市、鄉村,並通達全世界。服務對象囊括了所有行業和各類用戶。服務的手段不僅包括櫃檯服務、上門服務等傳統方式,還推廣了“95599”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銀行等高科技手段。除了常規國內國際金融產品以外,還爲客戶在證券、保險,基金等行業架設了溝通橋樑,並延伸到社會經濟領域的各個角落。除此之外,農行還可以利用營業網點到縣的優勢爲行業性、系統性客戶提供"一攬子"理財方案。而金穗卡是中國農業銀行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帳結

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目前,發行的金穗卡品種有金穗貸記卡、金穗準貸記卡、金穗借記卡和金穗國際借記卡。“金穗卡” 以先進的電子化手段爲依託,形成了以城市爲中心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走進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成爲不可或缺的支付結算手段和理財工具。20xx年以來銀行卡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市場份額顯著增加,產品功能日趨完善,各項業務指標增勢良好,經營效益成倍增長,銀行卡髮卡量、存款餘額、跨行交易量均居同業第一。

通過更進一步查取資料,我們發現農行與其他三大行相比在吸存方面優勢較爲明顯:負債業務規模同業領先;較高的個人存款佔比提供穩定增長的存款來源; 活期存款佔比較高;存款成本在同業中保持領先優勢。息差在四大國有銀行中僅次於建行;擁有可比同業中最低的貸存比、非政府信用類債券佔比、債券投資久期和中長期貸款佔比,以及最高的活期存款佔比,長期看,息差改善空間高於可比同業。

我們查閱了農行09年的年報發現:

年,農行的個人存款佔比達到58.2%,是大型商業銀行中最高的。同期,農行的活期存款佔比55.5%,也是大型銀行中最高,另外還有16.7%的存款也將在3個月內到期。從存款結構上來看,農行存款主要以個人存款爲主,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從期限上來看,存款主要以活期存款爲主,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

xx年,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農業銀行秉承“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和“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城鄉聯動優勢。農行總資產88,825.88億元,佔全國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1.3%,其中各項存款74,976.18億元,各項貸款41,381.87億元,資本充足率10.07%,不良貸款率2.91%,淨利潤650.02億元,較20xx年增長26.3%,淨利潤增長率居四大行之首。

淨利潤的高速的增長,這當然與農行的經營模式分不開。通過分析我們認爲農行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規模、品牌強大。在國內,農業銀行網點遍佈城鄉,資金實力雄厚,服務功能齊全,爲廣大客戶所信賴,已成爲中國最大的銀行之一。特別是農業銀行與“三農”有着密切的業務聯繫,與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品牌與信譽受

到廣大農民的青睞。在海外,農業銀行同樣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良好的信譽,並在新加坡、香港設立了分行,在倫敦、東京、紐約等地設立了代表處,近年來多次被《財富》評爲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第二,網點、網絡覆蓋面廣。農業銀行擁有近3萬個機構網點,居全國各大銀行之首。這些網點分佈在廣大的城市和農村,在全國的每一個縣市農業銀行都有支行,這是農業銀行以外的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都不具備的。同時,經過多年努力,依託信息技術,農業銀行所有網點基本實現了網絡化,把巨大的網點優勢進一步提升爲網絡優勢,擁有大型銀行中覆蓋範圍最廣泛的銷售網路和最高的經濟發達地區網點滲透率。依靠網點、網絡優勢,農業銀行能爲所有城鄉客戶提供更加統一、快捷、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農業銀行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農行自xx年以來連續5年獲得“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提名,並連續5年躋身“中國企業 信息化500強”前列。這標誌着農業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和科技創新能力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出了較強的科技優勢和商業價值。

第三,橫跨城鄉、客戶資源豐富。從城市到農村,農業銀行有最廣大的人脈資源,特別是具有農業產業化客戶羣體資源優勢。且農行是縣域金融領域的領導者,這將是它最爲核心的中長期優勢,因爲縣域金融業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存貸差也好於同行水平,還享受若干政策優惠。同時,農業銀行及時、安全、高效的資金匯劃系統可提供更優質、快捷的服務,吸引了大批優質客戶。

然而,農行的經營模式也存在着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資產質量和撥備水平稍遜色於同業。儘管公司資產質量在過去3年中處於逐步改善階段,但相較同業仍舊稍顯遜色。縣域貸款、中西部及東北部地區貸款質量的變化趨勢、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質量仍需要農行密切關注,是農行的潛在風險。目前公司撥備覆蓋水平尚低於同業,信貸成本短期仍將維持高水平。

第二,歷史包袱沉重。農行與其他三大行不同,由於歷史原因,承擔了相當大部分與歷史有關的政策性業務,與農村金融體系緊密的聯繫。政策性業務嚴重製約着經營結構的調整,使經營管理更爲複雜。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8

目前基層行的經營效益低下的情況十分突出:不良資產比例久高不下;存款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現象嚴重。由於這些情況存在,使一些基層行的地方經營信譽受到一定影響,制約建設銀行各項業務的發展。如何採取相應對策,把握好目前的經營空間,調整經營策略,走出困境,是基層建設銀行面臨的首要任務。

一、基層建設銀行經營效益低下的狀況

1、資產質量低下,不良貸款比例較大。由於國有商業銀行原來都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經營,缺乏責任約束的粗放經營思想佔優,搶項目,爭規模,亂鋪攤子。信貸資金無序投放,無擔保,無抵押、無機構、無法人“四無”貸款佔比較大,形成了大量的呆賬和壞賬。由於國內尚缺乏一整套商業銀行良性運作的市場機制和市場環境,雖說國家已出臺了《商業銀行法》,但缺乏其正常運作的配套措施,商業銀行依然無法依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求平衡、自擔風險、自己約束、自求發展”的原則正常運作,總是或多或少地受政府的干擾或受不成熟市場的困惑,爲完成當年的經營指標,對貸款企業約束軟化,造成許多貸款風險隱患,一旦貸款企業經營不善,形成的風險就轉嫁到銀行身上。粗放型的經營導致應收末收利息逐年增多,且清收較困難,效益低下,虧損嚴重,扭虧爲盈的目標難以實現。

2、存款結構不合理,經營成本偏高。基層建設銀行由於受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大行業、大企業的戶頭很少,所以低成本的對公存款佔一般性存款比例較小,而儲蓄存款的比例較大,特別是定期存款的份額佔到80%左右,這些存款相對籌資成本較高。尤其是近來連續出臺下調利息,使銀行的利差空間縮小,效益水平提高的難度加大。

3、網點的佈局不合理,負效益的機構較多。前幾年在粗放經營的思想指導下營業網點建設缺乏必要的市場調查,和科學的經營遠景測算,不計成本,重複建設,有的網點儲源較少,交通不便,人均存款量,人均效益水平等指標偏低,而運營成本較高,自然經營虧損是正常的。基層行所處的地區經濟情況不好,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下金融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致使多家金融機構爲有限資金存量大打存款大戰,而大多采取高息攬存的手段,使不少基層行財務情況嚴峻,經營虧損更爲嚴重。

4、人浮於事,工作效率低下,經營意識不強。長期以來,基層行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關部室、後勤保障、附屬企業應有盡有。龐大的機構設置,工作效率低下,一線服務保障不力,服務水平不高。缺乏有效考覈機制,不能充分體現效率、公平的原則。幹部能上不能下,員工能進不能出,大家坐着鐵交椅,捧着金飯碗,缺乏開拓意識和競爭意識,缺乏危機感和使命感。

5、監控體系尚待健全,違規違法案件時有發生。由於基層行處於管理半徑的末稍,稽覈監控力度往往不大。加上基層行對建立健全各項內控機制重視不夠,存在着一些跑冒滴漏現象,對經營效益產生負面影響。近年來金融案件屢有發生,特別是基層行更是多發部位。

二、提高基層行的經營效益的對策

1、對不良貸款進行合格分類,分別處理,消化歷史包袱,優化資產結構

對以往經營中由於人爲因素形成的呆賬、壞賬,一方面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經濟、以至刑事責任,另一方面從國家政策上要允許銀行在一段時間內按較高比例提取呆賬、壞賬特別準備金,使商業銀行能較快地衝銷陳年呆賬壞賬,儘快地步入運營的快車道。對以往經營中形成的逾期呆滯呆賬貸款,應對責任人劃分責任包乾,定期限定責任人完成任務,可以採取靈活的獎懲辦法。對因經營不善但可以通過轉制、轉產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銀行可不急於催收貸款且對其新產品、新工藝給予新的貸款支持,並實行封閉運行,使企業早日擺脫困境,從而也優化銀行的貸款。對賴債戶,銀行只能運用法律武器,依法訴訟,同時爲了解決執行難的問題,要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當地人民銀行的聯合協作,如召開聯席會議辦公,請新聞單位對賴債戶進行曝光。

2、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防範內部經營各環節可能帶來的風險

首先要加強內部規章制度的建設,完善各業務部門的制度體系,增強自己約束能力;加強職工的經營理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境界;強化內部稽審工作,雖然這次全行的稽審隊伍垂直領導到市級行,作爲基層行也要安排業務精良、年富力強、作風正派、品性優良的幹部兼職內部稽審工作,並積極配合上級行稽審工作,保證其獨立性和充分性,最終將風險防範於末然;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職工,都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可通過集中培訓和重點培養原則形成各層次的法律人才,保證依法經營、穩健經營;此外要加強對新業務的學習和對新的金融工具的熟練掌握,加強對計算機要害部門的管理,規範操作,建立崗位制約機制,嚴格防範因高科技的發展可能帶來的新的金融風險。

3、樹立營銷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壯大資金實力

市場份額是銀行生存和發展的的資本,是實現良好效益的基礎。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就是在流動性上出了問題,如果我們不大擴大市場佔有率,不良資產的問題就表現更爲突出。道理很簡單,海里的水淺了,自然礁石就露了來了。因此我們必須有強勁的資金增量作支撐。具體措施:

(1)變服務意識,密切銀企關係。在重新確立銀企關係過程中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和企業是相互平等的兩個市場主體之間的合作,從表層服務向深層服務轉化。銀行充分發揮在資金、信息、結算等方面的優勢,向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確立“以市場爲導向,以客戶爲中心,以效益爲目標”的銀行發展體系。充分了解客戶的新需求,在辦理已有的各項業務的同時,順應客戶消費多樣化、高層次的特點,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拓展市場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應及時瞭解客戶的各種現實和潛在的金融需求,以企業的經營爲例,對銀行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存款、貸款、結算、資產保值、理財、證券,這些需求貫穿於企業的日常的業務中。現在推行的“客戶經理制”就是一個較好的'一種形式,通過和重點客戶在原有銀企關係基礎上進行豐富和擴容,包括優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支持,以方便快捷的資金結算服務於企業,對企業進行資本運營、資本擴張,企業購併戰略協助策劃,爲其提供信息。

(2)加強對金融市場和宏觀環境的研究分析,結合基層行所所處的經營環境,因地制宜,積極培育中小企業客戶和私營企業客戶。同業競爭的加劇,各國有商業銀行都把大企業客戶,當作公關對象,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務,使他們的胃口變得很大,從而使得銀行在與大企業洽談業務過程中成本不斷增加,建立起穩定的銀企協作關係越來越難。相反,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於知名度不高,比較難於通過直接融資,對銀行的依賴性較強。在這種情況下,基層應重新調整客戶定位,積極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新增貸款要向這些企業傾斜,服務要向這些企業轉移,這樣做的結果,對銀行增加低成本存款、活化貸款、提高收息水平,促進經濟效益提高都大有好處。

(3)加強基層行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規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這是爭取客戶贏得市場競爭的前提。“二線爲一線服務,全行爲客戶服務”,應是全行內部協調的一個基本準則。全行動員、全力以赴、上下聯動、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服務這個文章,形成一把手親自抓、主管部門主管領導具體抓、各個環節各個部門發揮自身優勢對口協調抓的“大服務”的格局。規範服務要求和員工的行爲規範的要求按崗位進行量化細化,聘請社會監督員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及時糾正,違反規範服務要求的行爲,用無情的管理帶來有情的服務,用必要的“他律”逐步引導到“自律”。開展達標升級活動,按職工考評獲得的等級,拉開工資檔次,評選表彰先進個人和服務明星,使大家學有方向趕有目標,形成比學趕超創的良好氛圍。

(4)注重資產負債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不斷提高經營效益。商業銀行正常經營模式,是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爲前提,它不但有利於基層行轉換經營機制,增強自己約束、自己發展的能力,而且通過資產結構的合理化,求得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統一。

(5)注重自身的經營情況,嚴格按商業銀行經營原則運作徹底改變粗放型經營帶來的資產負債比例失調,資產投資過大的情況,將資產負債比例調整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範圍內。要調整壓縮資產運用總量,避免超負荷經營。在目前情況下,如果存款增量較大,可以選擇一些信譽好效益高的“雙優”企業,以確保新增量的效益性。

(6)進一步加強對資金清算及調度工作的管理。想方設法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增加盈利性資產的比例,減少非盈利資產的分額,提高資金的收益率。基層行要;加強資金頭寸的高度管理,嚴格控制各營業網點的現金庫存,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空間,及時清算匯差資金、儘量避免清算資金賬戶透支,特別是對於節假日,和雙休日,更要靈活調度資金,科學安排庫存,加強和客戶的聯繫與溝通,如建立大戶聯繫卡制度,這樣在保障不影響對客戶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合格安排資金。

(7)強成本管理,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基層行要從傳統的算賬型成本管理向經營型成本管理轉變,對各環節、各部門成本進行全面詳細覈算,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的增加降低消耗,提高經營效益。一要在籌資工作中要注重優化存款結構,加大企業存款和活期儲蓄存款的比例,降低籌資成本,特別是當前利率水平處於最低水平,籌資的邊際成本相對較低,更應加強吸存攬儲工作。二是加快集約化經營的步伐,按照效益優先的原則,結合地區的不同情況重新審視各營業網點的佈局,以提高網點單產和人均利潤爲中心進一步壓縮和調整低產、低效的網點,減少經營成本。三是精簡機關工作人員,將機關富裕人員充實到一線,按照精幹高效、優質的原則覈定崗位。四是建立科學的固定費用標準,實行嚴格的費用包乾制度,如電話費、車輛運行費、差旅費、招待費等,並對費用的管理實行有透明度的集體審覈,從而全方位地降低經營成本。五是建立責任會計制度規範全行員工的經營行爲,從各個環節加強財務控制。通過推行責任會計制度,建立起明確的目標和責任,形成考覈嚴格、獎懲分明的內部管理機制,將各營爲網點各部室劃分爲不同的責任組織,根據各單位的目標和責任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對其完成情況進行考評,反映其真實業績,從而調動全行員工增收節支的積極性和效益意識。在貫徹責任制度時要從領導方面給予充分重視,成立專門的考覈機構,定期公開考覈結果,真正建立起激勵機制。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9

調查以問卷、座談、訪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時間爲xx月初到月末,被調查人數爲xx人,涉及到下屬的部室、分理處和儲蓄網點的所有xx歲以下的所有青年員工,調查包括青年員工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問卷採用無記名的方式開展,下發問卷份,收回有效問卷份。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和青年員工隊伍的現狀

1、我行員工隊伍年輕化,團組織隊伍機構健全、優勢明顯

調查中顯示我行員工隊伍年輕化,xx歲以下青年佔我行員工總人數的%多,是xx市分行所屬的支行中員工隊伍最爲年輕化的一個支行。而且xx歲以下的青年員工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這顯示了員工隊伍的年輕化。

我部團總支機構健全、組織機構明顯。我部團總支成員由三名成員組成,其中xx名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xx名具有全日制大專學歷,文化素質較高,而且有豐富的學校團工作的經驗,在所屬部門都是業務骨幹,有一定組織協調性。

2、青年員工整體素質較高並且思想進步、積極進取

我部xx名xx歲以下青年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佔比爲%,具有大專學歷的佔比爲%,中專學歷的佔比爲%,這顯示了我行青年人才隊伍的高素質優勢。調查結果還顯示大部分人對自己現在的學歷不是很滿意,想要進一步接受培訓和進修高一級學歷,喜歡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這些都顯示了我行青年員工的積極進取、思想上要求進步。

二、青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整體的思想取向不夠積極,價值觀念出現偏移。

主要表現:

(1)、我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對比較薄弱,一部分青年的思想取向不夠積極。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中有一部分員工思想消極,態度冷漠,信念不夠堅定。有的人對待行發展的態度竟然是無所謂,有的高學歷的員工對於跳槽有很大的傾向和準備。

(2)、一些員工的價值觀念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偏移,許多人都認爲,服務態度的冷漠、服務質量的優劣都於薪酬的高低有直接的關係。

(3)、一部分人對於成功機會的'公正性非常不滿,認爲個人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員工認爲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以上這些,糾其原因,這些的出現與我們的機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有一定的關係,也是我們思想工作上欠缺的表現。

2、團青工作的條件不利,尤其基層團組織工作具有一定障礙。

團青工作的條件不利主要表現在經費方面、思想認識態度上和團幹部的任用機制等方面。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團幹部認爲團青工作的開展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首先,人們在思想認識上沒有對團青工作足夠地重視,特別是一些基層行的領導認識不夠,沒有把團的工作擺在一個應有的地位,領導的忽視帶來員工的冷漠。其次,經費問題一直是一個阻撓團青工作開展的不利因素。隨着金融競爭的加大,費用的縮減,團青工作經費緊張成爲困繞團青工作者的突出問題。經費的緊張帶來團青工作開展的艱難,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團青工作的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再次,團幹部的任用制度上的缺陷和人員素質的高低也制約了團員工作的開展。大多數的團幹部都是身兼數職,分身無術。團幹部一般都是本部門的骨幹力量和中堅力量,他們從事着本部門重要的業務崗位,工作強度大,任務重,從事團工作的精力變得微乎其微。另外,團幹部大多數沒有很高的行政級別,加上青年的認知感不強,這就使得工作的開展沒有說服力,難度加大。

3、青年工作機制和方法有待提高。

我行青年工作的機制和方法整體比較落後,基本上還採取老的思想和老的套路,往往不能充分調動團員和青年的積極性。這些現象的存在主要是由於觀念的陳舊,態度上的不重視和團幹部自身素質不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着金融企業改革和金融制度的更新,團青工作的觀念應該與時俱進,革新老觀念,轉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適應新形式下團青工作發展的要求,同時團幹部應該積極的提高個人素質,多聽、多學、多借鑑,充分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把團青工作推向一個高的發展方向。

三、對於團青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強思想工作建設,徹底改變觀念束縛。

團員青年是我行的生力軍和未來,他們的好與壞,關係着行未來命運的興衰,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反應機敏。所以加強團青隊伍建設,首要就是要從思想建設入手,構築青年員工健康的精神支柱,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堅定他們的信念。包括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國情和行情教育、職業道德教育。

2、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各種類型人才。

新時期青年隊伍建設賦予給我們的要求是培養複合型人才,以適應新形式下金融業發展的需要。打造複合型人才,創建學習性銀行成了我行在競爭中取勝的有利必要武器。在過去我們成功地開展了“新世紀青年讀書計劃”、“青年論壇”等活動,都收效很大,從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員工學習的興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探索更有利的方法和方式,譬如組織大型學習、開展競技比賽、鼓勵青年員工參加社會認證的考試取得高學歷等等;認真做好“雙推”工作,推優薦才,推優入黨;加強全日制本科生的重點培養和選拔,爲青年工作創造好的學習氛圍,爲行的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團組織應盡的力量。

3、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

團幹部是青年工作的核心,是團青工作開展的有利保證。建議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團幹部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以推動青年工作的更好開展。(1)、不定時地開展團幹部培訓,使團幹部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識和團務知識。(2)、改革團幹部任用機制,確保團幹部有更多的精力從事團青工作。(3)、呼籲有關部門、領導對團青工作的重視程度,爲團青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的先決條件。

4、與中心工作相結合開展團青工作。

加強團的自身建設,與中心工作結合起來開展團員工作,充分發揮共青團在我行的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以更好的推動行的經營和發展。

2023年銀行調研報告 篇10

建立村鎮銀行是解決我國現有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金融服務缺位等“金融抑制”問題的創新之舉,對於促進農村地區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的形成,進而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村鎮銀行在組建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瓶頸,尤其是欠發達的落後地區,組建難度大,發展緩慢,亟須從源頭上加以調整和解決。

一、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銀監會出臺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放寬了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首批選擇四川、吉林等六省區作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1月,銀監會出臺《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加快了村鎮銀行試點工作。10月,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到末,全國已有148家村鎮銀行開業,發放貸款50多億元,其中支持農戶和農民的貸款達60%以上。今年“兩會”期間,中國銀監會主席表示,銀監會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目標是家,凡是有條件的縣都可以有一家。村鎮銀行發展呈現出美好的願景。

湖南省自開展村鎮銀行試點以來,已組建村鎮銀行5家,較好地發揮了服務“三農”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來積極爭取村鎮銀行試點,得到了銀監部門的批准。但在組建過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還是一片空白。

二、發展村鎮銀行的瓶頸

(一)政策失靈: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銀監會規定,村鎮銀行只能實行發起方式設立,且至少應有1家以上境內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爲主發起人。規定要求村鎮銀行的股東或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這一規定,需要試點縣市政府從最基層的縣域開始向上逐級尋找主發起人。當前我國銀行業實行一級法人制度,分支行對機構的設置缺乏審批權限。由於村鎮銀行的設置處於試點階段,既沒有規定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的'義務,也沒有相應的數量規定,更沒有自上而下的特別指定。這樣,形成部分試點縣市“申請報告無處送,高層領導無法見,村鎮銀行無法辦”的難堪局面。

(二)主體失落:路徑單一,一主難求。雖然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具備主發起人資格,但在欠發達地區,除農村信用社改制外,幾乎沒有地方性商業銀行。XX縣爲組建村鎮銀行,成立了專班,明確專人,積極尋找主發起人,從起,先後與省內外10餘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聯繫協調,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條件,但都因經濟總量小、地處偏遠而被拒絕。一旦找不到主發起人,村鎮銀行便無法設立,致使這一惠農政策成爲空中樓閣,試點縣市十分失落。

(三)市場失準:低門檻,高槓杆。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註冊資本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註冊資本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村鎮銀行註冊資金的門檻要求確實很低,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爲尋求一定的規模效應,一般村鎮銀行註冊資金均在5000萬元以上。加之主發起人難找,形成了“低門檻,高槓杆”現象,導致欠發達地區村鎮銀行市場準入難。

(四)佈局失衡:抓大放小,棄鄉進城。按照村鎮銀行試點初衷,本應在欠發達地區優先發展。據對全國已開業的148家村鎮銀行調查分析,除先期試點的六個省份外,一般機構都設在相對較發達的縣市一級,鄉鎮村鎮銀行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呈現出“發達地區多、欠發達地區少,縣城多、鄉鎮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價值失離:嫌貧愛富,棄農逐工。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服務“三農”是村鎮銀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鎮銀行的發起人或出資人把實現利潤化作爲自身的追求目標,而農民作爲弱勢羣體,農業、農村經濟作爲高風險、低效益的弱勢經濟,受自然條件和市場條件的影響巨大。在農業政策性保險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受利益驅使,村鎮銀行在價值取向上偏離宗旨,追逐高利潤、高回報的工業行業。

三、政策建議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爲“自上而下”。建議完善村鎮銀行試點政策,調整規劃,以地區爲單元,堅持向欠發達地區、向農村傾斜的原則,將試點任務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擴張計劃進行捆 綁,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村鎮銀行發起任務。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發達地區增設分支機構時,要求其在相應的欠發達地區發起成立一家村鎮銀行,以打破試點鄉鎮、試點縣市層層向上爭取無門的難堪局面。銀行業金融機構也要提高認識,勇於擔當,從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追求利益化的同時,兼顧好社會效益。

(二)調整方式:改“發起成立”爲“組建成立”。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最終都是以國家信用爲背景的。村鎮銀行作爲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設立於農村貧困地區,支持的是弱勢區域、弱勢羣體和弱勢產業,應當可以國家信用爲背景,在部分難以找到主發起人的欠發達地區,適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規定縣市村鎮銀行註冊資金必須達到5000萬元以上,改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爲地方財政出資組建成立。

風險防範和控制的關鍵在於加強管理,而不在於誰發起。因此,不能因爲找不到主發起人而影響村鎮銀行試點進程,進而影響國家整個金融體系的架構和惠民政策的落實。

(三)優化佈局:改“抓大”爲“扶弱”。根據《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優化村鎮銀行佈局,堅持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優先原則,充分體現“扶弱”的優惠政策,力爭欠發達地區的縣市至少設立一家村鎮銀行。尤其是目前處於金融服務空白的鄉鎮,要設立村鎮銀行,切實解決金融服務“盲區”問題。

(四)堅守宗旨:改“棄農”爲“惠農”。爲所在區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是村鎮銀行的根本宗旨,擴大農村金融供給,爲“三農”服務是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任何時候都不應動搖。爲使村鎮銀行更好地服務“三農”,並在服務“三農”過程中實現自身不斷髮展壯大的目標,有關部門應敦促村鎮銀行履行職能,堅守宗旨。一是量化考覈。規定村鎮銀行對當地“三農”的信貸投入不得低於70%,吸收的存款原則上應用在當地經濟發展上,防止“資金進城”和“農轉非”現象的發生。二是價值迴歸。村鎮銀行要立足“三農”,及時瞭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改善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投入,增加金融供給,引導他們將閒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五)形成合力:改“取”爲“予”。村鎮銀行是“草根銀行”,其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爲弱勢產業———農業,弱勢羣體———農民,理應受到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一是人民銀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貸款支持,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二是放鬆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三是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四是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制,爲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六是監管部門應出臺政策,支持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進行適度的有序競爭,增強村鎮銀行的活力。

5.銀行調研報告模板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流動性風險是一直存在的。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無力爲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任何一家銀行如果出現流動性風險,就可能失去許多潛在的盈利機會,並且流動性風險具有聯動效應,一旦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極易導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兌存款,誘發擠兌風波,最終導致銀行破產。流動性風險問題解決不好,不僅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的破產清算,而且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癱瘓。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動性風險已成爲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