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進爲鑑求奮進之策學習考察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7W

以先進爲鑑 求奮進之策

以先進爲鑑求奮進之策學習考察報告

——赴崇川、鐘樓、武進三區學習考察報告

12月2日至3日,XX區黨政代表團赴南通崇川、常州鐘樓和武進三個區進行學習考察,以學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李源潮視察鎮江時的講話和全市領導幹部大會精神,推動全區奮力實現“雙超半”,爲衝刺“百億”勇立新功。考察團一行參觀了麥德隆超市、易初蓮花等大型市場,富士通微電子、莫本通訊、新科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南亞塑膠、常鬆訊匯、裕興樹脂等工業企業,也領略了常州大學城、武進市民廣場等人文風采。崇川等地發展速度之快、手筆之大、亮點之多、面貌之新,給我們以強烈的震撼:

一是大解放意識強。

這幾個地方發展速度之所以快,關鍵在於思想解放邁出的步伐大。南通和常州兩市在稅收地方留成、拆遷安置政策、標準廠房建設規費等方面,都爲區級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區級政府在園區開發和項目建設的推進中,並不按部就班、死搬教條,而是創新思維進行巧幹,充分做好應做的一切手續,嚴格按照程序做好各項工作,贏得了市裏部門的充分支持。

二是大項目支撐強。

這些區域的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項目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十分明顯。武進區超億元企業達到100家,在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佔有10個席位。崇川區不搞星羅棋佈,只求頂天立地,超億元企業有15家,在骨幹企業的帶動下,形成了以臺資爲主體,以塑膠、電子爲特色的產業集羣,去年骨幹企業拉動工業增幅16個百分點。

三是大開發勢頭猛。

考察團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熱火朝天的開發氛圍。武進津通國際工業園佔地近1500畝,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一期就建成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租出80%。鐘樓經濟開發區作爲全省最年輕的開發區,20xx年1月27日正式啓動,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在已擁有企業74家,僅去年就實現業務總收入65.7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鐘樓區在去年大環境趨緊的情況下,仍然克服萬難全力推進拆遷,全年共拆遷10餘萬平方米,累計拆遷100萬多平方米,使得園區建設和項目落戶能夠快速推進。

四是大市場結構優。

鐘樓區的服務業發展十分迅猛,主城區商貿服務業和物流業投入以百億計,市場建成後市場成交額將達到300-500億元。崇川區和鐘樓區在三產發展上突出錯位競爭,既有旗艦型的集購物、餐飲、休閒、商貿、辦公於一體的南大街商業步行街,也有嘉業國際廣場、中油國際大酒店等現代化商務辦公樓;同時在地域上避免集中,形成錯落有致的發展格局。武進區着力發展一鎮一品、一鄉一品的特色產業,在避免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的同時,起到了優化產業佈局、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效果。

五是大人文氛圍濃。

在感受經濟發展撲面熱潮的同時,我們也體味到人文關懷的清新氣息。鐘樓區安置拆遷居民秉承“三優”(羣衆利益優先、事情處理優待、生活環境優化)的理念,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他們都非常注重城市環境、人文景觀的建設,武進區斥資興建900畝的森林公園,武進市民廣場、常州大學城的建設折射着現代文明的光芒。武進區還大力開發文化資源,將春秋淹城打造成文化遺產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的旅遊聖地,在商業文化價值的疊加中獲取雙贏。

XX和崇川等區同處長三角地區,地域相近,大環境相似,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瓶頸也是同質的,他們的快速發展爲我區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啓示:

1、振奮精神是靈魂。

同這些地區相比,我們的發展理念並不落後,發展思路也是不謀而合,但發展的成效爲什麼不能一致,值得我們深思。在同樣的困難面前,他們以生動的發展實踐證明,只要具備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智慧,就一定能夠贏得發展的空間和機遇。

2、高點規劃是基礎。

這些地區的飛速發展,還由於他們有超前的規劃和高遠的定位。武進已經描繪出全區發展的總體藍圖,爲經濟社會事業的跨越發展指明瞭方向;鐘樓開發區瞄準“高效園區、綠色園區、精品園區”目標,着力打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精密儀器”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只有堅持規劃先行,才能爲今後擡升發展的起點,奠定騰飛的基石。

3、園區突破是核心。

三區的發展實踐證明,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工業經濟騰飛最重要的載體。鐘樓開發區規劃面積11.65平方公里,已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利用外資佔到全區總量的85%。武進高新區去年培植產值超20xx萬元以上企業70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6家,工業銷售達148億元,佔全區經濟總量的1/7,成爲武進經濟最大的增長極。

4、規模培植是關鍵。

三區在宏觀環境趨緊、市場要素波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項目在支撐,而且規模企業具有互補性、容差性,可以很好的防範市場風險。相比之下,XX規模企業不僅數量少,而且羣體規模實力不強,僅靠鴻泰鋼鐵、中盛糧油等規模企業支撐,抗風險能力弱,今年以來全區的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就已經得到證明。只有繼續繃緊項目弦,加快扶持、培育和引進更多的規模企業,才能確保經濟快速穩健地持續發展。

崇川、鐘樓、武進三地之行,激發我們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吸取經驗、取長補短,化驚歎爲動力,變震撼爲行動,演化爲全區上下加快發展的生動實踐。

第一,要更加振奮精神,提升信心指數。

面對XX當前發展的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徹底拋卻舊觀念的束縛,以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奮,促進工作大推進、發展大提速。堅決不做坐井觀天的青蛙。去年我區經濟發展的各項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多隻指標增幅在全市位居首位,良好的發展態勢讓許多人產生了鬆一鬆、歇一歇的思想。機遇稍縱即逝,特別在當前長三角區域經濟競賽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放鬆就意味着喪失機遇,休息就意味着停滯不前。此次崇川等三地之行,讓我們感受到差距,也堅定了信心,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躋身“蘇南名區”行列。堅決不做怨天尤人的庸者。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是沒道理,創造條件發展是真道理。雖然當前“四緊”要素約束依然存在,審批環節、優惠政策等方面還沒有全面放開。但整體的發展趨勢還是好的,關鍵就是看敢不敢去做、願不願去闖。我們不能就此畏懼困難、動搖信心,必須沉下心分析形勢,想辦法破解制約,多渠道爭取政策,同心協力做好對上爭取、項目報批等前期工作,打好“主動仗”。堅決不做遊離發展的閒人。幹多少是機會問題,幹不幹則是態度問題。現在許多機關幹部認爲,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是鄉鎮、街道及經濟職能部門的事,幹多幹少一個樣,無需主動作爲,只需坐享其成。必須從根本上打破這種觀念,工業園主要領導必須集中80%精力抓招商引資,鄉鎮、街道、場圃主要領導必須集中50%精力抓項目推進,村組(社區)的主要領導也必須集中30%精力抓經濟發展。

第二,要堅持高點定位,提升發展層次。

機遇是公平的,要在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就要看其目標是否廣遠、意識是否超前、動作是否創新、舉措是否有力。結合XX發展實際,就是要強化“四種意識”。強化“大目標”意識。壓力越大,責任越大,幹勁也就越大。當前必須緊盯“財政收入超十億、工業銷售衝百億”目標,深層次剖析存在困難,高標準實現加快發展,確保20xx年工業園、諫壁鎮工業產出和銷售規模均超百億,在“蘇南板塊”中提檔升位。強化“大規劃”意識。城區規劃要突出改善環境、提升品位、彰顯人文特色,重點制訂學府路、XX路、禹山北路和谷陽北路等沿路開發的控制性詳規;產業規劃要突出循環發展、集約發展、提升規模質態,加快形成糧油加工、金屬冶煉、機械製造、新型飾材、電光源等產業集羣。強化“大招商”意識。招商引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要事”,必須引導全區上下進一步樹立年年都是招商引資年、年年都是項目推進年的意識。區四套班子領導要帶頭抓好招商引資,每季度通報招商引資情況;經濟職能部門必須全力投入招商引資,每月通報項目推進情況;其他機關幹部則要積極參與招商引資,形成人人關心招商、人人支持項目的濃厚氛圍。強化“大項目”意識。XX區域小、資源少,要在“蘇南板塊”中“站穩腳跟”,必須要靠“大項目”的支撐。要緊盯世界500強或國內100強企業,力爭年內引進1-2家。加快推進第一樓街等在建大項目、船舶製造等在手大項目,確保全年引進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0個,培植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0家,形成年銷售超20億元企業3家、超5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8家的發展格局。

第三,要強推園區建設,加快集約發展。

潤揚大橋通車後鎮江的“交點”效應日趨明顯,XX的沿江、區位、產業優勢日趨放大,必須科學規劃園區、集約利用資源,按照“適度超前、整體配套、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挖掘科技工業園、新民洲生態工業園、中盛產業園、癩元墩物流園“沿江四大黃金基地”的潛能,提升園區的產出能力。重點以“項目進園區”競賽爲抓手,實現科技工業園配套能力和產出能力的新突破。儘快明晰產業定位,加緊與市規劃設計院溝通聯繫,結合本區域產業特色,科學借鑑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力爭6月底完成,實現“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嬗變”;儘快搞好規劃方案,抓好概念性總體規劃,確定路網等級,同時進行水、電、氣配套規劃設計,並請專業公司進行包裝設計。園區規劃中的其他服務配套,要充分利用諫壁鎮的資源;儘快實現淨地招商,正確對待整體利益和個別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想方設法向市爭取拆遷安置房等特殊政策,加快推進徵地補償等有效措施;儘快推進基建工程,儘快啓動園區內道路、管網、橋涵、運河碼頭、雨水污水泵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年內拉開“一縱一橫”兩條道路主體框架;儘快啓動標準廠房,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原則,採取措施鼓勵、推動鄉鎮、街道及其他經濟單位通過“築巢引鳳”、“量體裁衣”等方式在園區投資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大辦“樓宇工業”,力爭全年建成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以上,吸納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

第四,要大力繁榮三產,實現“兩翼齊飛”。

作爲主城區,我們必須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放大區位特色,重點做大做強全國性市場、區域性物流。突出“錯位競爭”,根據城市人口、規模、商業區域特點,有選擇地將大型市場定位在城郊結合部,重點建設“三街四圈”,即第一樓街、XX路、諫壁雩山街“三條街”和東部、長崗、江大、紅豆廣場“四大商貿圈”;突出“輻射帶動”,加快發展貨場、倉儲等爲一體的江鐵、公鐵、江海聯運,加快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配送中心的建設,力爭形成3-5個具有現代化大型市場和物流企業,強化對長江、運河沿岸經濟腹地的輻射;突出“新型業態”,鼓勵、引導農民投資興建標準廠房、打工樓,將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資本、資本變資產,通過出租、租賃等形式豐富“三產”內涵,提高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水平。

第五,要強化統籌協調,加速“小康進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體現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人文環境、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依據。追求富民與發展的和諧。鼓勵農民“不買電氣買機器”,形成“村村無閒人、人人忙創業、家家謀發展”的局面;鼓勵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發展以精確農業、精品農業和觀光農業爲主的現代都市農業;同時,切實提高農村低保、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以“造福工程”贏得百姓支持、贏得百姓配合。追求環境與發展的和諧。高標準推進宗澤路續建等重點城建工程,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深化“環衛創新工程”,打造“城管示範路”,進一步美化市容市貌;探索“創新示範工程”,進一步豐富社區內涵,着力建設“低築坡、平鋪路、清河道、多種樹、進社區”的農村新型示範社區。以優美的人居環境,帶動更多的投資,拉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追求人文與發展的和諧。充分挖掘宗澤紀念園、桓王亭等文化項目的人文內涵,精心舉辦“共和之美”第三屆街頭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實現歷史人文和經濟社會的和諧互動;加速建設疾控中心、歐美醫院和“頤年宮”等社會事業,進一步彰顯城市的人文關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