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52K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 篇1

8月17日至8月22日,我們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常德津市市李家鋪鄉進行爲期6天的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精選5篇)

李家鋪鄉位於津市南郊,距津市市區17公里,東臨澧水,西依毛裏湖,與白衣、新洲、保河堤、靈泉爲鄰。全鄉總土地面積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316畝。總人口1.9萬人,轄官堰1個街道居委會;樟樹、廟基、土橋、利興、燈塔、雙坪、萬家、雙堰、同樂、箭樓、樑家坪11個行政村。205公路貫穿全鄉,交通、通訊十分便利。

幾年來,李家鋪鄉堅持“一點、一線、一片”的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思路,走“林果興鄉、招商富民”的路子,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都有了新的進展。該鄉現有果林面積萬餘畝,其中近三年發展的特色品種——梨棗,面積達到3500畝,在穩定“果木林之鄉”牌子的基礎上,招商引資取得了可喜得成績,津市旺森公司與香港天發行聯合投資新建年屠宰50萬頭生豬的項目,去年落戶該鄉,投產後,大肉實行分割銷售,乳豬肉出口,李家鋪鄉及津澧一帶的生豬有了穩定可靠的銷路。引進溫州老闆投資的名爲“振中三農合作社”的“種養加”生態園項目,是利用山地多的優勢,發動農民大種馬鈴薯、紅薯,爲該合作社澱粉加工提供穩定的“訂單”原材料,現已存欄雞鴨2萬多羽。與此同時,李家鋪鄉根據當地的特定地形、土質還大面積種植柑橘,並且成立了柑橘協會,負責聯繫外地商家來鄉里採購柑橘,柑橘的產業效益在常德市僅次於石門。

在爲期6天的下鄉過程中,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是關於“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問題。我覺得自己瞭解到了許多在學校在課堂上所無法瞭解到的事情,同時,我的個人心境也有了一些變化,或者說是有了一些提高。

在下鄉的那幾天,我們每天都會下到不同的村子,去做一些調查,和當地的村民進行交流溝通,我這個人從小就很喜歡和別人溝通,我一直覺得和不同的人溝通,透過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在村裏的時候,我最多的是和老人閒話家常,可以說每個隊員應該最多的就是和老人溝通,這並不是我們有多喜歡和老人聊天,而是因爲這麼一個偌大的村裏,幾乎沒什麼年輕人,年輕力壯的大都出去沿海地帶打工去了。

據我們瞭解在李家鋪所管轄的11個行政村裏的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現象都比較嚴重,這個情況我在下鄉之前就有在網上查閱過一些數據,所以多少是有些瞭解的,但是冰冷的數字總是不及真實的畫面更令人震撼。七八十歲的老人帶着六七歲的孩童一起生活,這個畫面沒有給我溫馨的家的感覺,倒是莫名的衍生出一種苦澀。在我眼裏,人的一生有兩個時間段是最溫馨的最幸福的,一個是童年,而另一個則是晚年。在天真爛漫的童年裏,我們可以無所事事,可以無所顧忌的去做一些你想做的,那時候我們可以放開的去玩耍,不需要爲了學習、生計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所煩惱,我們可以開懷的去嬉鬧,因爲在這個時候,你的父母會一直在身後保護你,他們會爲你撐起一片廣闊的藍天。而在一個人的晚年,是在經歷過了年輕時的風風雨雨,風光也好,落魄也罷,晚年算是人生最後的避風港,兒女就是屋檐,理應爲自己的父母遮風擋雨,讓他們能夠安安心心的安享晚年。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 篇2

我有幸成爲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伍的一員,我感到很高興,經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

2019年七月21號,我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帶着給孩子們的捐贈品,舉着實踐隊的旗幟,在陳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資陽市安嶽縣希望國小。學校地處工業園區,旁邊有幾座小山丘,剛來的我們看到這麼優美的壞境,覺得這兒條件還不錯,接下來的十幾天可能不會太苦。

於是我們懷着開心、愉快的心情,打掃教室,安排我們的“宿舍”。不得不提的是我睡覺的地方,女生和男生睡的地方不一樣。學校老師一共給我們留下了兩間教室、一間教導室和一間廚房,我們就把其中一間教室留着做我們男生的“宿舍”,我們把桌子拼起來,把我們早就準備好的睡袋和防潮墊鋪在桌子上,就當 做我們的牀。女生就把牀鋪在那間教導室裏,雖然很小,但是女生住下剛剛好,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女生宿舍,所以我們男生也不能隨便進。當我們把牀鋪好的那一刻,我們感到很溫馨,雖然很簡陋,雖然鋪的不是很整齊,但我們很開心,我們剛剛來就在一起的努力下鋪好了牀,解決了住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我們吃飯的問題了,我們拿着學校留給我們的鑰匙,打開了廚房的門。一開門,由於是很久沒煮飯的緣故,我們便看到一堆 堆的老鼠 屎到處都是,而且也沒有我們期待的電器設備,都是農村的那種大鍋土竈,還要燒煤和柴。由於前一天下雨的緣故,我們找到的煤都受了一點潮,第一次的燒火燒了很久。最後我們都有點餓了飯菜纔好,儘管飯菜煮了很久,但是卻煮的很好吃。由於煮飯的流程很繁瑣,每次都重新安排的話,大家都不熟悉有會浪費很多時間,於是大家一致決定讓劉瑾和李潘兩位同學掌廚,其他同學輪流洗鍋。他們也開心的同意了,因爲我們認可了他們的廚藝。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學生來上我們的課。吃了早飯,我們就分成了三個組,採購組、宣傳組和煮飯組。採購組的同學負責去採購食材和日用品;宣傳組的同學負責去想附近的家長宣傳我們的支教活動,邀請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並且做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煮飯組的同學則留下了看家和煮飯。由於我被分配在了煮飯組,所以宣傳組的具體情況我也是聽同學們後來說起的,不過他們也挺辛苦的,挨家挨戶地去向家長們宣傳,並且和留守兒童和老人交談,附近的居民很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對我們的印象也都不錯,放心的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爲了體驗生活,爲了響應學院號召,我們採購組的同學,除了買日用品之外,還買了許多重要的食材,土豆和白菜,我們足足吃了十幾天的東西!我覺得這就是這次很重要的考驗之一,只吃素菜,而且不買貴的,每天必買土豆和白菜。因爲我們每個人交了一百塊錢,資金必須要按預算來花,不然就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做的很好。

所有的準備工作的做的差不多了,吃住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要迎接孩子的到來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全體隊員都是六點都就起來了,洗漱過後,早早地做了早飯,就在我們還在吃早飯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家長帶着孩子來上課了。我們大家趕緊加快吃飯的速度,接待到來的學生和家長。我們原定的上課時間是九點多,可能是由於家長和孩子太過興奮了,就早早地把孩子送過來了,於是我們就把小朋友們的年級、姓名等情況做了統計,發現人數很多,年級跨度很大,最小的有一年級的,最大的有國中的,可我們只有一個教室。最後我們經過商量,先將他們安置在一起,上午教英語、音樂等課外的課程,下午進行選擇性輔導。由於學生中一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多,所以很吵,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老師不容易教學,在這時我們遇到了難題。最後,馬皓同學說他可以試一試,結果他採用類似早教老師的教學方式,邊哄邊鼓勵,小朋友們的熱情一下就被他帶動起來了,大家感覺他就像救星一樣,結果一堂課下來,他也感到有點累,主要是嗓子受不了了。最後,我們還給馬皓同學買的“金嗓子”喉片,因爲大部分課程都是他在上,同學們都喜歡他,都親切地叫他“柚子哥哥”。

隨後的幾天裏我們按部就班地進行我們的教學計劃,同時每時每刻也關注着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每天中午和下午太陽最大的時候,就是我們一個個地送孩子們回家的時候。陳承老師多次強調,家長信任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們就是小朋友們的第一負責人,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於是,我們每天一個個地送小朋友們回家,直到他們到家了我們才安心,才往回走。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大夥都沒有怨言,都很積極的護送小朋友回家,有時候小朋友跑得很快,爲了防止他們跑到公路上去,我們都很小心地跑在後面跟着他們。我每次也跟着大夥一起去護送孩子們,有時候甚至都趕不上他們,我們都提心吊膽呢。護送小孩這方面或許這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吧,至少我們保證了孩子們的安全,而且也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讚賞,我們大家都感到很高興。

幹完了正事,我們也得娛樂一下吧。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就是我們的娛樂時間。我們幹什麼呢?看電影,玩遊戲。我們在出發之前,我們男生每人都帶上了電腦和投影儀,爲的是方便教學生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給他們放映電影,和我們每天的總結。到了晚上,我們就放鬆一下一起看電影,玩益智遊戲等,像什麼“殺人遊戲”、“乾瞪眼”啊,我們都能在其中找到很多的樂趣,緩解一天的心情。

在經過前面幾天的摸索,我們大致已經能習慣在那邊的生活了。爲了養成良好習慣,我們每天六點多起牀,白天課餘時間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教他們打籃球、羽毛球。但是由於很多小朋友是低年級的,考慮到安全問題,天氣也比較炎熱,我們最後就讓小朋友們在教室裏玩。小朋友們逐漸和我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每次送他們回家的時候,他們都讓我們到家去坐,給我們拿一些水果之類的,當然我們不能收,我們很開心。最後的幾天,我們的攝影師同學就天天採集照片,將小朋友可愛的瞬間留下來了,我們也照了很多關於小朋友的照片,他們也都很喜歡照相。漸漸地我們都捨不得這些可愛的小朋友了。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來到了這裏參加支教活動,對我們的毅力是個很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通過這次三下鄉,我們這個小團隊裏每一個成員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就我來說,首先這次的支教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地方相處了十幾天,大家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各種難題,大家的心緊緊的連在一起,感覺就像一家人。其次,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論你是在做什麼事,無論你做的事是否很重要,但只要你在做了,你就要用最高的熱情和最熱衷的態度把它完成好。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事,都是爲了整個支教活動的順利進行,都是爲了集體的利益着想的。還有,我覺得一個團隊的領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個成員唯有服從領隊的安排,才能讓我們的支教活動變得井然有序。

親身實踐,才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才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三下鄉中,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成長,充實自己,收穫到很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我在人際交往等地方還有很多不足。我很幸運這次能夠參加三下鄉活動,這次實踐活動很短暫卻很充實。作爲一個當代大學生,應該多做一些實踐活動,爲我們走出校園,走出社會收穫一些寶貴的經驗。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 篇3

盛夏的七月,刺蟄的陽光傾斜在一羣朝氣蓬勃爲夢啓航的年輕人臉上。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懷着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用我們的智慧與實際行動完成了華師政行倫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七日之旅,碩果累累;七日之事,值得一輩子去記載。一路有夢相隨,有愛相伴,下鄉之旅,不再孤單,是愛的天使,是夢的天堂。

愛在何方?愛誕生在我們準備啓航的那一刻。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爲了不辜負老師與隊友的一片真心,也爲了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歡聲笑容和盡心盡力地奉獻我們的愛心。由此,我們的三下鄉籌備工作持續了三個多月。不管學習再累,工作再忙,每個隊員都時刻準備着,日復一日地籌備。他們從來沒有一絲懈怠,而是衆志成城、團結一心去琢磨每一個細節,兢兢業業地完成任務。這份認真與真心,體現了隊伍的凝聚力和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

美好的回憶深藏在心靈的深處,若翻出來,害怕被風吹、被光線刺傷、被旁人所偷走,但精神是強大的無所畏懼,不害怕風吹雨,不畏懼刺眼的光芒。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而由於意外之事難以預料,偶時某個隊員有事,其他隊員不計辛勞地揹負自己的重任,同時還奮勇爭奪扛在自己肩上。令我印象深刻——文娛節目的排練以臺上三分鐘的完美表演爲目標,在臺下我們即便汗流成河,也聽不到一聲怨言,相反“我們再排練一下吧”在我的耳邊迴盪。一個團隊擁有追求完美而不畏付出多少的團結精神,下鄉七日即便條件在艱苦,我們也毫無畏懼。

愛該如何傳播?登車那一刻便是夢想啓航的開始,便是愛的傳播。

物資和行李不多不少,卻考驗團隊的力量。酷暑難耐的夏日輕裝上陣,也會汗流浹背,更別說搬東西。卻因有組織、有紀律、有精神就讓事實超越了想象。我們一路談天說笑抵達目的地——溪美朱初級中學。

我本以爲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風俗不懂會有多麼的煎熬。可是那裏的人文地理和我的家鄉甚是相似在加上老師們的熱情接待讓我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見面會的那一刻,我有種迫不及待得想早點踏上講臺。孩子們稚嫩的面孔勾勒起我童年的回憶。伊始,他們的靦腆讓我對課程有些膽怯,但隨時間的流逝我們的距離也在一步步拉近,才讓我看到他們真正令我們喜歡的一面。一天又一天,孩子們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快樂,直至最後擦肩抹淚、擁抱而別......

短暫的日子嚐嚐讓人珍惜。此次下鄉之行,我們付出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不忘與孩子們一起進行力拔山河氣蓋世的拔河比賽;不忘文娛匯演上——一聲一聲“剎”的吶喊聲;不忘與村民面對面心貼心的交談中,羨慕和睦溫馨的家庭,也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不忘走進千家進萬戶,發現百姓們珍惜時光,不虛度光蔭,無論老少,都在做手工活兒。我們收穫了孩子們的歡聲笑容與真摯的友誼,收穫了校領導的熱情招待與祝福,收穫了村民的熱情和助人爲樂的喜悅......

下鄉之旅不僅是一個好的學習平臺,更是我們鍛鍊自己。此次下鄉,給予了我成長的機遇,讓我懂得且行且珍惜,讓我知道夢與愛可以永恆相伴。願我們這微薄的愛心,帶給孩子們和村民更多的歡樂。微愛傳萬家,實踐求真知;下鄉之旅,一路有愛。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 篇4

支教結束啦,我們的支教生活也隨着結束。現在想起心中卻又說不完的喜悅,我們的支教生活有苦有甜,但“苦”卻是有着不一般的意義,苦中有着無盡的甜蜜。是因爲甜把苦遮掩啦,總之,支教雖苦雖累,但我確收穫不少,這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是無價的。

七月二十日早上六點我們從學校出發,乘上了通向改茶的車。車急速向前行駛,我的心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天雖下着雨,卻無法澆滅我心中的喜悅,很快我們到達了改茶國小,業看到了我們的學生,一聲老師好,讓我們感到無盡的喜悅,到下午兩點半我們舉行了開學典禮,做了相關強調後,我們的支教生活就正式開始。晚上我們開了我們支教的第一次例會,會議的主要類容就是選任班主任,隨後就是打電話通知未來的同學,在這之前我們進行拉一定的通話準備,隨後就開始逐個逐個的打電話,我們給學生的家長講明拉我們的目的,學生的家長都給予極大的支持,我們與學生的家長溝通得很順利,這給予拉我們極大的鼓勵,也增強拉我們的自信心。讓後我們就開始排課表,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困難的,因爲我們都是人工來排的,我們十二個人花啦幾個小時才初步排出來的,看時間也是凌晨一點。

在支教活動期間,我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生活上的問題,主要是缺水,但這一點並沒有難倒我們,我們通過與周圍羣衆找到了生活用水,雖然有拉水,我們都很節約,因爲這水來之不易。從這一點鍛鍊拉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就是發生在學生之間的各種小矛盾,我們都採取了有力的措施給予制止,讓他們的矛盾得到及時的化解。比如發生在我那班的一件事。兩個發生口角動手打架,我就採取說服教育的方式進行制止,讓他們心服口服,彼此認錯。這一點也體現拉我們與學生的溝通能力,這也是現代教育的重心。

在支教活動期間,我與各位小同學打成一片,大家玩得很開心,但這一點我的說明,我們都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上課是師生關係下課就是朋友。

我上的是三年級的數學,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各位同學都非常認真地聽着,當我望向他們時,我就感覺到拉同學們的求知慾。第一節課下來,我的嗓子就變得沙啞啦,已經喊不出來啦。看到同學們對學生的熱情,我不可能放下書本去休息,我就堅持了一下,走向了下一個班,下一個班的同學也一樣,對學習非常的積極。在這其中,我對班上的同學的學習成績進行了大致的瞭解,也準備啦適當的課時,針對不同的同學準備啦不同的方案,上課對大綱要求的進行講解,然後佈置作業,通過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再進行了解,再對於個別的同學進行單獨的輔導,然後再重新佈置作業,通過不斷的反覆,沒讓一個同學掉伍,教學方面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比如,我上啦三位數與四位數及四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分數的除法與乘法,年月日的計算,三位數與兩位數之間得除法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結果。掉隊的同學比較少。此外,我還兼任拉五年級的《貴州省情》,對貴州的地理特徵,貴州的歷史,貴州的經濟情況以及貴州當前的省情進行了講解。讓各位同學對貴州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在我們支教期間,我們組織啦手工比賽,作文比賽,體育節及文藝匯演,在手工比賽中,各位同學的作品非常漂亮,做工巧。賽出啦許多優異的作品。在作文比賽中,同學們的作品更是不用說啦,寫得非常好,優秀的可以拿去投稿啦,比如我班的甘旋同學的《我眼中的老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評了特等獎。體育節同學們本着“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理戀。賽出啦風格賽出了友誼。隨後就是文藝匯演,同學拿出了許多精彩的節目。他們的多才多藝讓我們感到欣慰。

在支教活動期間。我們針對班上個別的同學進行了家訪,與家長進行了溝通,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並對對學生回到家後做些什麼以及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進行了解,還有就是他們對現行教育的看法進行裏交流。與家長的順利溝通,鍛鍊了我們的交流的能力。

隨着支教活動的進行,留給我們的時間卻不多啦。很快就要到了八月五號,在那天,我盟舉行了文藝匯演,但是各位小同學都知道,我們就要離開啦,在最後一個節目的時候,大部分同學掉下了不捨的淚水,我們各位隊友的心開始變得……但是我們沒有哭,因爲我們要堅強,不能讓學生們看出來,我們要讓他們學會堅強。我們也捨不得他們這些小同學,在這短短的十七天裏,我們之間交下了很深的友誼,有着很深的師生情誼。我可愛的,活波聰明的小同學小朋友們,我真的捨不得你們。

這十七個日夜,十二位隊員,十一份友誼,讓我們聚在了一起。我們通力合作,共同奮進,戰勝了一切困難,這顯示了我們這個團隊的力量。這留給我的將是我人生的一筆巨大的財富。我不會忘記和你們在一起的每一天,我會永遠記住你們。

疫情期間暑假三下鄉活動實踐報告 篇5

七月,在我們大學生眼中,一切都如此地充滿活力。我們的激情在燃燒,伴隨着這份激情,帶上回報家鄉的熱情,我們懷集人踏上了“三下鄉”的征程。

我們這支隊伍的實踐活動從策劃、進行到完滿結束都凸顯了人力資源優化分配。在四月份開始策劃,確定組長、隊長,活動主題。在這個過程中策劃人員都各抒己見,羣策羣力,很好地發揮了團隊合作的精神,儘管我們在撰寫方案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但隊員們都積極地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互相幫助,爲保證方案的通過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從零星的幾個人到近二十人的下鄉隊伍,在這個過程中是充滿挫折與辛酸的。在這其中有人加入也有人中途退出,這難免會動搖我們的決心,在此,我們難免會發現團結與誠信的問題。一個不團結的團隊就如一盤散沙,即使有一個好的機會在面前也會抓不住,同時,如果隊員之間缺乏應有的誠信也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在隊伍面臨解散的時刻,還好有不少核心策劃人員堅持了下來,並大力宣傳本次的下鄉活動纔再次使得我們的隊伍重新壯大。

本次下鄉實踐活動爲期七天,在這七天的日子裏,我們的下鄉隊伍以支教,開展第二課堂,培養愛國情懷爲主線,配合特色調研。豐富的支教課程受到了冷坑當地學生的熱烈歡迎。在這七天中,他們不僅學到了課堂以外的有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我們老師身上學到了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我們老師的報恩和感恩的情懷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們。

總的看來,我們這次“懷嶺歸燕”下鄉活動是成功的,所取得的成果是豐碩的。但是,我們本次下鄉的實踐活動範圍還是比較小,還是僅限於學校之內,對學校之外的社會情況關注較少,如在關注農村社會衛生狀況,經濟狀況和文化習俗情況等存在空白,其實這些都是比較實在的問題,這樣的情況有待於我們的大學生繼續解決。

當然,考慮到我們下鄉隊伍人員的組成情況和策劃時間比較急,我們所遇到的這種問題是值得商榷的。由於我們下鄉隊伍隊員組成大多數是大一學生,無論在社會經驗還是在專業知識掌握方面都比較淺薄,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已經算是做到力所能及的事了。無論如何,七天的支教實踐活動中,我們教師帶給當地學生很多有用的知識,同時,我們隊員也從當地的學生中學到了很多珍貴的精神,同時我們也深入瞭解了農村孩子的學習狀況,發現了更多問題。有幸參與這次活動,作爲一個大學生,我覺得自己的責任更大了。努力拼搏,回報家鄉也許是對我們故土感恩的最佳方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