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W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 篇1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爲了解決衆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精選5篇)

對此,爲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爲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 篇2

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於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着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生長在普通的生活中。

從張桂梅的事蹟中,我聯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書育人、爲人師表,不能將心思放在講臺上,再對比張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讓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爲學、爲人、爲師,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爲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爲人師表,爲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爲追求學術鍥而不捨、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爲戰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她是當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今後的工作中,我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向張桂梅同志學習。

一、熱愛教育事業。對教育的熱愛主要來自於教師對教育在中華民族振興道路上地位與作用認識,我要以實際行爲,紮根於中學教育,讓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參加工作以來的歷程:從1997年9月,我就報着一顆對教育事業無比嚮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講臺,開始我平凡的事業。在這十三個春秋所走過的歷程中,我永不退縮,更不放棄,我爲之努力着、奮鬥着,當我取得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成績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光榮與自豪。

二、關愛學生。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的主體,只有把學生培養好,振興中華纔不會成爲一句空話。要培養學生,就離不開對學生真摯的愛,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成爲德、智、體、美諸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爲一名教師,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的今天,過去的那種教書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現在的學生,比以前的學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響也更大,在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用什麼手段來教育學生?我認爲,要教育好學生,杜絕學生的逆反心裏、厭學情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學科,絕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孩子有時是淘氣,有時是一時管不住自己,並不是真的想要犯錯誤。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多理解理解他們,多跟他們談談心裏話,走進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心聲,從而對不同的心聲進行因材施教。

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新的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培養創新人材的需要,才能爲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重視學生的自我鍛鍊和個性發展,使全體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優的發揮,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只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在學生面前纔有威信,纔有利於教學和班級的管理。所以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瞭解國內外最新的教育動態,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爲教學和班級管理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工作中我不斷向有經驗的教師和班主任請教,認真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經驗,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導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級管理工作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通過學習張桂梅同志用生命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平凡教育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她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我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 篇3

“請大家相信我,我不光是法官,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20__年,呂晉鋒剛到千山法庭工作時,經常在大廳碰到一些當事人在議論打官司是否需要花錢找人的問題,“每當這時候,滕庭長就會站到大家中間說這句話,說得特別誠懇堅定。”呂晉鋒說。

“我是黨員,爲黨獻歌怎麼能少了我。”20__年,鞍山市中院參加全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合唱比賽,滕啓剛聽說後主動報名參加,“他是登臺參加比賽的唯一一個庭長,也是年齡最大的一個。”組織參賽的鞍山市中院原工會主席楊力回憶說。

“如果非要問我名字,那就叫我共產黨員吧!”20_年初冬的一個早上,滕啓剛和愛人李淑華在鞍山二一九公園湖邊散步,看到有人落水,他二話沒說跳下湖中將人救上岸。“聞訊趕來的警察一再問老滕的姓名和單位,他笑着說了這句話,拉着我就離開了人羣。”李淑華說。

“我是共產黨員”這句話,滕啓剛在很多公開場合會大聲響亮地說出來,語氣充滿了自豪。熟悉滕啓剛的同事都知道,他的辦公桌的抽屜裏有一個紅色絨面的小方盒,裏面裝着黨徽,呂晉鋒回憶說:“以前開會參加活動戴黨徽的人很少,滕庭長每次參加活動都要佩戴黨徽,站在鏡子前反覆端詳看是否把黨徽戴正。”妻子李淑華回憶說:“他最愛唱的歌是《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每當唱到‘是你領我走上光輝的人生路’‘是你爲我鋪滿鮮花盛開的路’時,就禁不住掉眼淚。”

1991年滕啓剛考入千山法院不久就積極申請入黨,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能有今天,一切都要感謝黨和人民培育了我,愛黨於我而言,是一種鐫刻進生命裏的情感。”65歲的王豔榮退休前是千山法院副院長,是滕啓剛的入黨介紹人,她回憶說:“我感覺他說這話時,入黨的心情比我當年更迫切,他用他的激情時刻感染着我。”

滕啓剛在《這就是我的忠誠》文章裏,回顧1995年11月入黨的情形:“大冬天的,我去區委參加入黨宣誓,在路上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零下20多度啊,卻感覺渾身熱乎乎的。”

滕啓剛一生兌現了他在入黨申請書中的誓言:“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我個人的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在法院工作30年,他一切聽從組織安排,無論在哪個崗位,他總能滿懷激情,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就像一顆螺絲釘緊緊鉚在組織需要的地方,釘得牢不生鏽。

6月3日是滕啓剛去世的前一天,千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侯俊、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黃茜回憶說,當時省高院有一個調研課題,光立項報告就得5000字,第二天就要交,兩人第一個想到了法律功底深厚的滕啓剛,但考慮到他這些天一直在爲6月5日世界環境日宣傳做準備,當天下午還要開兩個庭,實在不忍心再給他加擔子,中午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找他剛說個開頭,他就馬上答應下來,說:“正好我也有些想法,你們找我找對了。”黃茜說:“3日下午滕啓剛連續開了兩個庭已經很疲勞了,下班了,他仍在辦公室裏寫這個立項報告,這是他爲一生爲之奮鬥的事業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滕啓剛對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把黨的溫暖傳遞給這裏的百姓。

9月11日,是滕啓剛的去世百日,滕啓剛家鄰村村民李大明,一個人頂着雨踩着泥濘的山道來到滕啓剛的墳前祭奠,淚水順着臉上的雨水一直往下淌。這是滕啓剛去世後,他第四次來看他的“法官老弟”了。

64歲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孤身一人靠種菜爲生,住在鄰村的滕啓剛知道他的情況後,主動認這個大哥,起初李大明覺得他是法官,自己是個老農民,不好意思接觸,沒想到滕啓剛根本就沒有法官的架子,一口一個“大哥”地叫着。“他一個大法官,每次來騎個破電動車,都10年了,我都不稀罕騎。”李大明開始逐漸接受了這個“法官老弟”。

時間一長,李大明把滕啓剛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一天傍晚,滕啓剛夫妻去李大明家送餃子,正趕上他發病出現幻覺,他拉着滕啓剛的手說:“今天是我爸三週年,你是我兄弟一定要給老人家磕頭。”他指着屋裏黑乎乎的牆說:“那就是我爸!”爲了配合他,滕啓剛二話沒說拉着妻子跪在地上衝着牆壁磕了三個頭,李大明激動地說:“爸,我的‘法官老弟’給您磕頭了。”

現在在李大明的菜地裏還到處都有滕啓剛的影子。“看我脾氣暴躁,他特意給我買了一些書,讓我多學些道理,情緒平和些。”李大明從大棚裏拿出來《弟子規》說。菜地裏還有幾個土籃子,裏面裝的一些線,“這都是他給我的,幫我一起吊線,一起種菜。”菜地旁邊他居住的簡易棚裏還有一個塑封的八開紙,上面有打印的文字:“他每天起早貪黑,摸爬滾打和菜地爲伴,所有的蔬菜均是有機菜,敬請放心購買,不要無償地拿走他的生存來源。”李大明說,他有時一犯病把菜丟在市場就走了,滕啓剛特意給他做個小牌放在菜攤上。“我真是想他啊!”李大明擦着眼淚說。

滕啓剛的大愛像一束光時刻溫暖百姓的心。十幾年前,一個跟父親到工地打工的15歲女孩,遭受父親工友性侵,滕啓剛開完庭後,徵得女孩父親的同意,把女孩帶到了自己的二嫂家。“很少看到剛子掉眼淚,那天他哭了,”滕啓剛的二嫂石英琴回憶說,“他和我說,這孩子太可憐了,不能讓她再住工棚了,讓她在你這住一段時間,讓你女兒多陪陪她,就說是你孃家的親戚,千萬不要和別人說她的情況,不要刺激到她,不然她就沒命了。”

女孩又瘦又小,渾身一股刺鼻的味,石英琴領孩子洗了澡換了新衣服。到了新環境孩子整日不說話見人直躲,滕啓剛幾乎每天下班都要繞道來看看孩子,孩子只有看到滕啓剛纔會咧嘴笑一下。三個月後,滕啓剛帶着女孩的爸爸一起來接孩子,女孩捨不得走,跟在爸爸的身後,走着走着突然回頭一下跪在滕啓剛面前,哭着連聲喊道:“滕爸爸,滕爸爸!”

滕啓剛的家,在千山區大孤山街道謝房身村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裏,距離千山10多公里,從出生到去世滕啓剛從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院,作爲當地有名的法官,很多人勸他到城裏買個樓房,他說:“在這住慣了,踏實。”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 篇4

20_年,在全省法院系統“五個一百”活動中,他一人分獲“百名基層尖兵”和“百名辦案能手”稱號,榮記個人二等功。20_年,在錦州市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暨新時代先進政法幹警(單位)事蹟報告會上,他作爲錦州兩級法院唯一的代表作事蹟報告,講述自己甘願紮根基層、努力踐行司法爲民宗旨的心路歷程。

他叫陳烈,錦州凌海市人民法院石山人民法庭法官。下面講述的,就是關於他的平常小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警車傳出悠揚的樂曲,車窗灑進秋日午後鄉村特有的陽光,陳烈愉悅地說:“這次去應該能調解成功。”警車顛簸了一下,隨行的書記員嘟囔起來:“咋總下鄉啊?爲什麼不能讓當事人去庭裏?”陳法官看了看那張年輕的臉:“回庭裏我們再說,快到了。”

“陳法官,來了。快進屋裏坐!”一個黑瘦的老頭正彎着腰走過來。“老哥,這幾天身體咋樣?腰還疼不?”陳法官一邊說着,一邊熟稔地走進屋裏,他蹲在牆邊,一遍又一遍摸着那道裂縫:“老哥,這縫兒裂了這麼久,該合上了。”說完,陳法官轉身走出農家低矮的門,向不遠處的一戶人家走去。

幾分鐘後,他走進一個農舍:“馬大哥,我剛從李哥那裏過來。牆上那麼一道大縫子,看着揪心,這覺都睡不安穩……咱睡在這樣的房子裏,心也不能踏實是不是?鄉里鄉親的,咱將心比心啊!我前三次是現場勘定,村幹部陪着調解。今天都是第九次來了,馬哥你也心疼心疼我。我先聽聽你們的意見。”50多歲的農家老漢甕聲甕氣地說:“法官兄弟啊,我就是心裏窩火,我春天平整土地維修過排水溝,那不是好事嗎?這都八月份了,老李頭兒家進水,還怨我?這過幾年別人家房子塌了,也還得我修咋地?”

坐在一旁的年輕書記員忍不住小聲插嘴:“那就去司法鑑定,具有法律效力!”“你別說話,做好調解筆錄。”陳法官嘴角始終掛着那招牌式的微笑,“馬哥,前幾次我都說了,咱找專業人士看了,也查了許多資料,這老李家房子進水,確實是咱修排水溝造成的。申請司法鑑定是您的權利,您可以去這樣做,可是,馬哥啊,老李的房子也就值個三四萬,鑑定費就要16000元,咱花完鑑定費再花修房子的錢得三萬多啊!算算這筆賬,咱等於白花鑑定費啊!我看這樣吧,馬哥,你們出點錢給老李家修房子,省下鑑定費,大家都不吃虧。咱這一年的莊稼纔出多少錢啊?”

老馬終於說話了:“法官兄弟啊,大哥不懂法,但這是爲大哥好,大哥懂,你去問問老李,看看他啥心情。”這樣一來二去,兩個小時後,雙方最終都同意調解,握手言和,老哥倆兒也打開了心結,和好如初。

返程的鄉間小路上,依然是那熟悉優美的旋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陳法官難掩喜悅,對書記員語重心長地說:“這裏離咱們法庭40多裏地,你讓本來就有怨氣的老百姓去庭裏8、9次進行調解,他們不方便去,也不能去啊。像你說的如果直接鑑定後作判決,那一萬多的鑑定費都夠修房子了。咱基層法官不能就案辦案,要設身處地爲老百姓着想。咱們多跑跑路,累點兒沒關係,這樣調解後,不但省了16000,牆上的縫兒合了,這當事人心裏的縫兒也合了。”

從1998年陳烈進入凌海法院,就在基層法庭工作,一干就是22年。

“基層法庭條件艱苦,可這陳烈在基層還幹上癮來了。”他的同學,也是法院的一名領導笑着說,言談間是敬佩之情:“石山法庭距離市區開車30多分鐘,要是堵車或者下鄉再加上一個小時左右,鄉間的小路可不那麼好走啊!石山鎮有許多石材廠經濟繁榮,一些矛盾也隨之而來。在這裏能做好調解工作的法官,可真是不一般啊!”

陳烈只說,他喜歡法庭,給老百姓解決點問題便有成就感,覺得很滿足。

多年的經驗積累,讓陳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背靠背調解方式,他善於從不同角度切入,“拉家常”似的給當事人分析利弊,讓當事人敞開心扉、打開心結。近幾年,陳烈每年審理案件達400多件,許多糾紛就地化解,調撤率達75%以上。

做滕啓剛式的好法官,把爲民情懷浸潤到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這是陳烈學習滕啓剛事蹟後的心靈感悟。

滕啓剛總是平和地對待羣衆,始終致力於耐心調解和矛盾化解。而優秀法官的共通點,就是他們看似平凡,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用情播撒愛的種子,傳遞愛的溫暖。無論是繁華的都市裏,還是鄉間的小路上,他們用滿腔熱血鐫刻正義,用無悔的青春鑄就公平!努力讓司法陽光照耀到更遠的地方,溫暖更多的心房!

學習張桂梅同志優秀事蹟材料 篇5

20_年5月的一天傍晚,王華(化名)與任冰(化名)超車互不相讓,險些釀成交通事故。待停車後,王華拽開任冰的車門理論。當地派出所接到任冰報案稱有人對其毆打後當即出警,現場證人稱並無打鬥,病歷顯示任冰無外傷。

20_年3月,原告任冰不服被告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鞍山市公安局對第三人王華不予治安行政處罰的決定,向千山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請撤銷決定。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雙方是否有肢體衝突是案件爭議的焦點。路上的監控視頻距離太遠,根本看不清楚,公安機關未採納此證據。然而,滕啓剛並未放棄,他買了個8倍放大鏡,一幀一幀反覆觀看,終於發現對事實認定的關鍵證據,遂判決公安機關敗訴。面對“鐵證”,公安人員打心眼兒裏欽佩這個戴老花鏡、頭髮稀疏的“小老頭兒”。

歲月流逝,塵封已久的案卷在無聲述說。20_年他辦理了一起財產損害糾紛,案件起因是某採礦廠泄漏將附近農戶的果樹淹埋,農戶要求賠償。卷宗附有很多現場照片。據介紹,這起案件從受理開始,滕啓剛就跟隨農戶前往現場瞭解情況。鑑定時,烈日炎炎,他全程跟隨,穿着雨靴踏進十幾釐米厚的污染物塗層,勘查了100餘棵樹,不停提示鑑定人員,這裏污染物覆蓋更厚一些,那裏需要再測量。勘驗整整一天,他的衣衫都溼透了。有人說,他完全可以根據鑑定報告來判決。最終,案件以賠償農戶4萬餘元結案,原、被告雙方都對滕啓剛的敬業精神讚歎不已。

不管多忙,現場永遠是滕啓剛的第一法臺。20_年1月1日起,遼寧省環資案件實行集中管轄,鞍山地區的環資案件由千山區法院集中管轄。由於對案由把握尚不純熟,立案時會出現管轄爭議。凡是遇到涉行政類的環資案件,滕啓剛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去調查,再次確認案件類型,確保案件管轄無誤。

“他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敢於負責,爲我省環資審判集中管轄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於德江說。

“他有股鑽勁兒,敢開口,我們有個全國行政審判業務交流微信羣,有一半消息是他在請教問題。”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原庭長李羣說。他沒少和滕啓剛“掰扯”,但“到現場找真相”是他們的共識,更是他們敲響法槌的底氣。

在滕啓剛的年度總結電子文件夾下,每年都有一個“自查報告”,上面寫着當年發回重審案件的名稱、原因和改進舉措,有反思,亦有堅持,“加強學習”是他提到最多的詞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