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9K

年是供銷社爲農服務社推進年、專業合作社提升年、基層網絡拓展年、破解難題攻堅年、機關作風建設年。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社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改革與穩定並舉、發展與服務並重、系統與本級並抓,一切服從大局、一切服務經濟,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真抓實幹、團結苦幹,職能工作全力以赴、邊緣工作不推不讓、維穩工作常抓不懈,盡心盡力,爭先進位,充分發揮供銷社在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全縣供銷社經濟進入了發展恢復期和經濟運行質量提升期,全行業實現了“三個三”:一是“三超”(經濟實績超計劃、超序時、超同期);二是“三無”(無重大安全事故、無重大越訪事件、無重大違法違紀案件);三是“三個率先”(爲農服務、網絡建設、經濟發展實績在全市同行業率先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如東供銷社的爲農服務、行業管理、網絡建設、扭虧解困、信訪穩定、作風建設和黨建紀檢等工作在全省系統總結推介,並得到縣領導充分肯定。

供銷社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範文

一是服務農業,助農增收取得新進展

構建和諧社會和服務新農村建設是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也是供銷社工作的立足點和突破口,必須抓實抓好。我們積極履行爲農服務職能,以“三社兩店一化”(村級服務社、專業合作社、基層供銷社,農資農家店、農村超市,網絡連鎖化)爲載體,重點突出“助農增收”,努力實現“富農強社”。一年來,我們堅持圍繞中心、維護大局,積極參與服務新農村建設。如東供銷社企業改制成爲全省率先實現“四光”、成爲“四無”縣級社,基層企業人走樓空,網破線斷,在形成爲農服務網絡“散”、服務陣地“丟”、服務項目“少”、服務實力“弱”的情況下,履行職能,務實創新。我們把爲農服務社建設作爲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組織機關幹部和企業負責人到通州、如皋、興化、安徽等地參觀學習;主任室分組劃片,走村到戶,踩點選址,到各鎮聯絡指導;做好推進會議準備工作;積極實施省政府“爲農服務工程”,興辦爲農服務“五件實事”,在供銷社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縣社機關緊縮開支,增收節支,擠出30多萬元用於“爲農服務工程”建設,特別是九、十月份深入村組,紮實推進服務社建設,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任務,15家新建服務社全部通過省三星級驗收,7家省三星級複檢,爲近幾年通過省級驗收最多年份;新建“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8個,累計14個(其中全國總社首批示範專業合作社2家、全國總社“千社千品”富民工程示範專業社4家、省市“四有”合作社7家),入社成員總數1418人,帶動農戶7828戶,幫助成員年均實現純收入1.229萬元,實現銷售總額9622萬元,利潤總額590萬元,註冊品牌總數5個,獲得認證總數5個。雙甸綠野富硒玉米、綠野富硒水稻、江洋出口蔬菜、海晨蟹苗、長青棉花、聯發禽業等一批供銷社興辦的合作社成爲特色品牌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專業合作社,服務新農村建設”項目,獲創新如東建設優秀成果獎和全縣“十佳”創新發展金點子。結合“五走進”和“三名”(名品、名企、名人)活動,培植典型、培育亮點。有2人獲全市首屆“十佳”農產品經紀人;1人爲全市首屆優秀農產品經紀人;2人獲全省百佳農產品經紀人,1人獲提名獎,爲全省獲獎量最多的縣。縣委書記周鐵根在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會上充分肯定了供銷社爲農服務工作,《中華合作時報》、《江蘇科技報》和全國、省、市總社等向各地推介如東供銷社的做法。

二是服務創建,綜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創建文明城市、實施環境革命是縣委、縣政府全年工作的重點,我們堅持以大局爲重,積極參與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和“放心消費縣”創建,在服務“兩大創建”中鍛鍊機關作風建設。今年重點配合做好縣城拆遷地塊中涉及原供銷社改制企業的人和事的掛鉤幫扶和行政服務推進等工作,顧全大局,勇於擔當,經過艱苦工作,限期完成,不拖後腿,不設障礙,內部消化,自行化解,無一釘子戶、無一超期拆遷戶,縣社拆遷幫扶工作得到縣委、縣政府肯定。供銷大廈拆遷合同的簽約,確保了縣城建設項目整體推進。在掘港農場改制期間,積極參與中心工作,走村到戶,通宵達旦,通情達理,維護穩定;爲服務省級“放心消費縣”創建工作,着力推進“兩個市場”、“兩個配送中心”建設,積極實施“新網工程”,完善農村流通市場建設,按照“小超市、大連鎖”,“小網點、大網絡”思路,建設農資和日用工業供應“兩張網”,供合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建有配送中心8家、農資農家店210家。加強行風建設,強化管理,規範運作,推進商品質量承諾制度、商品准入制度和經營管理“六統一”制度,“連”住企業、“鎖”住質量、“管”住價格、“穩”住市場,完善農資服務體系,逐步形成鎮鄉村“三位一體”聯購分銷、聯合合作的連鎖網絡,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組織農資星級連鎖店評比,推進農資連鎖和誠信體系建設,實現放心農資全覆蓋;爲支持“三夏”生產,5月份成功舉辦年度農藥商品推介會,推出100多個優質高效農藥產品,落實農藥貨源150餘萬元,平抑了價格、穩定了市場,支持了生產,爲全縣農業豐產增收奠定了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