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黨的作風課件(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13K

整頓黨的作風課件 篇1

當前,我黨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切實把改進文風作爲一項工作要求,身體力行、勉力而爲,在弘揚優良文風上不斷取得新進步。實踐證明,黨風決定文風,文風體現黨風。文風不正,危害極大。當前,在一些黨政機關文件、一些領導幹部講話、一些理論文章中,文風上存在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爲長、空、假。大力糾正不良文風,積極倡導短、實、新的優良文風,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 回顧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文風常常和思想解放運動關係密切,甚至可以領時代風氣之先。

整頓黨的作風課件(通用3篇)

先秦時期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不僅是散文的第一次繁榮,也是那個時期競爭、開放的時代風尚的真實紀錄。唐宋時期的柳宗元、蘇軾等人把文體文風的改革同他們在政治上改革的主張與行爲聯繫起來,爲我們留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歷史。二十世紀初期的新文化運動中,先進的知識分子向人民宣傳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首先從文體文風的創新開始,樹立了把文學革命的形式和內容相結合的典範。正是由於文風對於社會風氣的這種折射乃至於產生深淵影響的作用,所以纔有文章是“不朽之盛事”、“經國之大業”之說。

我們黨歷來重視文風建設,反對不良乃至腐朽的文風,注重培養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文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反對

黨八股》等報告,積極反對不良文風。鄧--、江--、等領導同志也就文風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並身體力行倡導優良文風。出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從中央做起,改革會議制度,大力精簡會議、文件和簡報,切實改進文風。”這一規定更是將改進文風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聯繫在一起。黨的xx大報告特別強調要“改進學風和文風,精簡會議和文件,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弄虛作假。”

當前,各級領導幹部需要帶頭改進文風。領導幹部只有勤奮學習,功底紮實,纔會有講真話和新話的本事,才能反映出與我們的事業相適應、深受羣衆歡迎的文風來。改進文風,就是要加強學習,就是要和改進學風緊密結合起來,發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深入實際,深入羣衆,深入基層,從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獲得動力。作爲領導幹部,要下大力氣改變隔着玻璃觀察社會、瞭解羣衆,或者用在辦公室和會議室聽彙報代替走村入戶調查研究的風氣,大興問政於民、問計於民之風,大興獨立思考、開拓創新之風。

優良的文風是讓語言來源於鮮活的實踐,切實反映羣衆意願。一要多瞭解基層實情,方能言之有據。各級領導幹部要走出“文山會海”,訪民生、問民情,瞭解羣衆疾苦,有效提高制文件、寫報告、定措施的針對性和“含金量”,得到羣衆認可。二要多集中羣衆智慧,方能言之有物。要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將上級要求與羣衆智慧有機結合起來,將徵求意見的過程變成統一思想、科學決策的過程,力求解決實際問題,取得實際效果。三要多貼近百姓需求,方能言之有力。要在出政策、訂措施時走出“八股文”的怪圈,文章不求長、只求實,不求華麗,只求管用;道理力求淺顯、力求平實,讓人一看就懂、一說就清、一聽就明。

會風是文風的載體,改進會風是弘揚優良文風的一個突破口。要下決心精簡會議文件,必須的會要短開、必要的話要短講、必要的文字要短寫,去陳言空話,明要旨重點,着力解決實際問題。防止做“官樣文章”,反映的就是文風問題。做一篇四平八穩的文章,不得罪人,也犯不了錯,但肯定沒什麼“營養”,起不了什麼作用。“官樣文章”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集中體現。這樣的風氣一旦氾濫,實實在在的工作必然就成了“做做文章”的形式,勢必讓誇誇其談的人得意,踏實肯幹的人吃虧。

整頓黨的作風課件 篇2

一、 黨風及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

(一) 什麼是黨風?

作風問題,是大至一個黨、小至一個人,在自己的思維和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爲取向和風格特點,反映的是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用什麼樣的態度學習理論、在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下工作、用什麼樣的方式將自己的理想和主張付諸實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麼樣的形象和特點等。黨的作風,既是黨的性質、品格的體現,也是黨的追求和行爲準則的體現,是我們判斷一個黨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因此黨風問題是我們要認識、瞭解我們黨,換句話說,是我們決定否決定加入黨組織和爲之風斗的一個的必須把握的極爲重要的方面。黨的作風包括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黨的幹部的生活作風等,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生活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等。其他還有很多,都是“三大作風”在不同發展時期,根據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不同,或從不同的側面(角度)發展演化出來的。

(二) 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世紀新階段,隨着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給我們黨提

出了嚴峻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執政能力能否提高,都有賴於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抓緊解決黨的組織和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始終保持一個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形象,始終保持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形象,把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凝聚起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作爲“執政黨的黨風建設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爲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

二、 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形成與發展

8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作風建設,堅持把作風作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回顧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里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一) 黨的作風問題的提出

最早使用“作風”一詞是恩格斯,他在談論黨的建設書信中,對一些黨員阿諛奉承、華而不實的風氣進行了批評,但他在這裏談的是個人作風問題;

列寧也多次使用“作風”一詞,批評蘇聯共產黨中存在的嚴重脫離羣衆的官僚習氣,這裏談的主要是工作作風問題。

我黨歷史上提出“黨風”科學概念的是毛澤東同志,他在1941年9月10日所作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一文中,最早使用了“黨風”這個概念,在延安整風運動系統地學習理論,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1942年2月1日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黨風的含義: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並強調“學風和文風都是黨的作風”。

1945年黨的七大系統地總結作風建設的經驗,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對黨的作風作了明確的概括,提出了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和人民羣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即黨的“三大作風”。

(二)黨的作風建設的發展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注意黨的作風建設,在七大提出“三大作風”後,隨着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在其後的歷史進程中,黨的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使黨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也給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清醒地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新中國建立候後,經過醫治戰爭創傷和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我國宣佈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同年9月舉行的黨的八大上,總結執政7年的初步經驗,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堅持和發揚黨的羣衆路線的傳統,密切黨與人民羣衆的聯繫;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等等。

但是隨着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特別是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一個執政黨後,爲解決執政黨與人民羣衆的關係,克服執政中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於是,毛澤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並決定以此爲指導思想,採用民主的方式開展黨內整風(後發展爲反右鬥爭和反右鬥爭擴大化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黨的優良作風遭到了嚴重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黨在各個領域全面撥亂反正,同時把端正黨風、恢復優良傳統作爲一項重要任務提上了日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平反冤假錯案,使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作風得到了恢復。鄧小平、陳雲等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重要論述。鄧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提出了: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的五種革命精神。爲了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十二大之後集中開展了整黨工作。根據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對不正之風,開展廉政建設。鄧小平對黨風建設特別是反腐敗鬥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後,黨中央作出《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羣衆聯繫的決定》。對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針對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把反腐敗鬥爭作爲黨風建設的重點,強調反腐敗是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明確提出,領導幹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三講”教育。與此同時,中央制定了許多黨規黨法,使作風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在世紀之交,爲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迎接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挑戰,使我們黨在應對各種風險的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始終成爲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黨不僅在xx大上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在xx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決定》不僅闡述了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明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提出了著名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即:“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羣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xx大後,以爲的黨中央,首先從自身做起,率先垂範,改進領導方式,帶領中央政治局委員到西柏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要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並且強調:“要加強黨風政風建設,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維護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爲新時期幹部作風建設指明瞭方向。並在此基礎上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在xx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八個優良作風”:(一)、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二)、要心繫羣衆、服務人民。(三)、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四)、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五)、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六)、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七)、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在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爲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爲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爲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爲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爲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爲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爲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以上是對我黨作風建設歷史的簡單回顧,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和豐富,但在所有的作風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三大作風”,因此今天重點討論黨的“三大作風”以及如何在工作和黨內生活中加以運用。

三、如何科學理解和運用黨的三大作風

(一)三大作風的科學內涵

1、理論聯繫實際

所謂理論聯繫實際,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的指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實事求是的作風。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也就是運用正確處理物質和意識關係問題這一原理在社會實踐中的體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能否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能否做好各項工作的必要條件。從反面講,如果不能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就會犯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錯誤,理論就會與現實脫節,我們的決策就會發生失誤,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就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嚴重的損失,甚至失敗。

2、密切聯繫羣衆

人民羣衆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密切聯繫羣衆 ,堅持羣衆路線,是我黨最重要的工作作風, 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堅持“爲人民服務”,“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充分發動羣衆,充分依靠羣衆”,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決定的,是黨的宗旨、任務的集中體現。從本質上講,羣衆路線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根本立場和觀點,它是唯物史觀在黨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是我們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堅持緊密聯繫羣衆,核心問題是羣衆觀點即如何對待羣衆的問題,落腳點是羣衆利益,爲人民謀利益,維護羣衆利益,並充分調動和凝聚羣衆的力量,是各項工作的政治保證,如果我們脫離了羣衆,高高在上,不僅會一事無成,而且是極爲危險的。正如所說: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執政的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羣衆。我們要從黨和國家的命運、中華民族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堅持密切聯繫羣衆的作風的重要性。

3、批評與自我批評

開展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開展思想鬥爭、提高自身修養,加強自身建設,維護黨組織的統一和團結,保持和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的重要途徑和思想武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和方法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團結——批評——團結”,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也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所要求的,正如毛主席在《爲人民服務》的演講中所說,爲人民的利益堅持正確的,爲人民的利益改正錯誤的,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這是共產黨人特有的品格,也是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揚棄”觀點的具體運用。只有通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來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才能使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使自己的主觀世界也得到改造,才能使黨的事業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三大作風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

黨的三大作風不是憑空產生的,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其形成是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是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實踐的智慧的結晶,實踐證明沒有三大作風就沒有我們黨的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我們黨的歷史一次次的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事業就能得到發展,什麼時候理論脫離實際,我們就會遭到挫折和失敗。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反右鬥爭擴大化、文化大革命的發生等,都是理論脫離實際,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經驗主義作祟的結果;“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選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確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改革開放路線方針的確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都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結果。這些事實,從正反兩個方面,用鐵的事實驗證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其次,堅持羣衆路線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我們黨爲什麼能有今天,就是堅持走羣衆路線的結果。我們黨從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羣衆

工作,放手發動羣衆壯大革命力量。從國共第一次合作時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幹,爲黨的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失敗後保存的幾百人的隊伍上了井岡山,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長征,到達陝北時僅剩8千多人的隊伍,全國的革命隊伍不到3萬人,而在其後不到7年的時間,共產黨員由幾萬人迅速發展到七大時的120多萬人,擁有九千多萬人口的革命根據地,人民軍隊發展到200多萬(包括游擊隊),還有,我們能夠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特別是三大戰役的勝利,靠的是什麼,一是我們的軍隊,更重要的是廣大人民的支持,(陳老總: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輪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而參加支前的老百姓就有500多萬人);我國建國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掀起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個個巨大的成就(陳書記上次講過);改革開放後,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改革開放30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所有這一切都是我黨堅持羣衆路線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正如毛主席所說的一樣是因爲“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是由於我們的黨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走羣衆路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纔不斷髮展壯大,才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第三,批評與自我批評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正視現實,從黨和人民以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也同樣沒有我們黨和黨的事業的今天。在大革命失敗後,如果沒有八七會議上毛澤東等人的據理力爭和對以陳獨秀爲首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在遵義會議上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與王明、李德等爲首的左傾冒險主義的堅決鬥爭、長征途中如果沒有對張國濤分裂主義的鬥爭、如果在延安沒有以批評與自我批評爲突出特徵的整風運動、在文化大革命後如果沒有“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及由此開展的黨內對發展問題的深刻反省,改革開放就不能深入發展。總之,我們黨正是在發展進程中的關鍵時刻,充分地運用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才確保了黨組織的團結,及時修正了自己的錯誤,把握了正確的方向。如果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我們黨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由此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幾十年的鬥爭中,共產黨爲什麼能夠取得勝利,國民黨爲什麼會失敗。其原因除了國民黨所代表的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這一根本原因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國民黨沒有自己的精神塑造系統,沒有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一個沒有精神支柱的人和組織,其發展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堅持和發揚三大作風的重要意義。 但是,具體到我們在自己的工作中,應如何繼承和發揚“三大作風”呢?我想從運用,也就是操作的層面,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點看法。

(三)如何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1、如何理論聯繫實際?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爲主要要把握好三點:

第一、 要加強理論學習。首先要有理論積累,這是前提,沒有理論,拿什麼去聯繫實際。這裏必須要解決關於理論學習的三大命題:即爲什麼學,學什麼和怎麼學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陳書記在上次聘任大會的講話中已經爲大家做了全面深刻的論述,材料已經發給了大家,在此我就不展開了。

第二、 要加強調查研究。這是理論聯繫的中間橋樑,不進行調查研究,不弄清問題所在,不把握具體情況,其結果只能是瞎聯繫、亂聯繫,無的放失。

第三、 科學有效的運用。就是要在進行結合、講求實效上下功夫。就是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形勢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思考,從中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最終達到提高分析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如何堅持羣衆路線?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爲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 樹立正確的羣衆觀。首先要解決對待羣衆的態度問題。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羣衆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以人爲本”考慮問題、開展工作特別是處理各種矛盾糾紛時要從羣衆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要把“羣衆擁不擁護,二,羣衆支不支持,三,羣衆滿不滿意”作爲檢驗和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要發自內心、真心誠意地爲羣衆服務。

第二, 要充分依靠羣衆開展工作。這是方法問題。就是要時刻注意不要脫離羣衆,要按照“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深入羣衆,貼近羣衆,一方面要傾聽羣衆的呼聲,瞭解羣衆的願望;另一方面要要以民爲師,問計於民,要善於集中羣衆的智慧,凝聚羣衆的力量,充分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團結帶領羣衆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任弼市時同志曾說過:只要依靠羣衆,虛心向羣衆學習,一切問題都有辦法解決。

第三, 要爲羣衆辦事實。堅持羣衆路線不能只掛在口頭上,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事實在在地、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爲羣衆解難題。中央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明確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羣衆得實惠”;還有中央近年特別強調要解決事關羣衆根本利益的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等問題;在面對金融海嘯,在實施保增長、保穩定的戰略中,將民生工程放到了突出的位臵,贏得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歡迎。

再從我們學院的實際工作中也看到,一年多來,我們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理順人事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工作,使廣大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受到羣衆的擁護和支持。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爲羣衆辦事實,才能不辜負羣衆的期望,才能真正贏得羣衆的信任。這裏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在爲羣衆辦實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克服畏難情緒,羣衆的一些困難既瑣碎又複雜,很難做,我們有的同志面對這些問題時,嫌麻煩,怕擔責任,往往是採取躲和拖的辦法,致使許多問題積壓,造成民怨,傷害了羣衆的感情,損害了組織的形象。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個感悟,羣衆沒有困難是不會找組織找黨員找幹部的,好辦還用找你嗎?羣衆找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把難辦的事情辦成了、辦好了,纔有意義,辦成一件難事比辦成10件容易辦的事意義更大。

3、如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能否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衡量一個政黨的執政水平與能力高低的問題,也是體現一個單位黨的建設水平高低、組織生活是否正常的關鍵。對於如何有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認爲主要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組織自身建設和黨員黨性修養的需要。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黨員也不例外,毛澤東同志說過“不犯錯誤的人一個也沒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在於修正錯誤,在於幫助同志,有時是爲了挽救同志;同時我們還必須明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最終目的是爲了團結,一個單位、一個組織有不同的人就會有分析有矛盾,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在解決矛盾中前進,如果沒有了矛盾,黨也就沒有了生命和進步。因此批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更好地統一認識,團結起來共同工作。所以我們要從爲黨組織負責,爲黨的事業負責的高度來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二、 要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

一是要敢於批評。從目前黨內生活的情況看,特別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方面,往往是自我批評相對容易,批評別人比較難,有的礙於情面,做老好人,民主生活會上只談優點,即便批評也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毫無觸動,這種情況不僅是對組織和同志的極不負責,也是與黨員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二是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當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時要虛心聽取,認真對照,並對別人的批評心存感激,即便別人說的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方法上有欠妥之處,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會後還可以進一步交流溝通,以求得真正的幫助,促進自己改進提高;三是要認真進行自我批評。

是否能進行認真自我批評首先反映一個黨員的黨性修養,在組織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之前,要對自己的思想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梳理和反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在會上進行認真的剖析,做到誠誠懇懇,坦坦蕩蕩,以求得其他同志的理解和幫助。同時對自己查找的問題和別人的意見要進行認真消化,以實際行動不斷修正自己,決不能會上說自己存在許多不足,會後依然故我,毫無改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說得更重一點說是對組織的欺騙和對黨的不忠誠。

第三, 要注意講究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對別人提出批評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有事實有依據,決不能爲批評而批評,不負責任地進行無端指責,更不能借機對他人進行攻擊;其次要把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原則,對別人存在的問題,不能避重就輕,知道的不說,說的不透,不利於別人真正認識存在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再者,要注意講究批評的方式方法,提意見是爲了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提出建議,同時還要言語誠懇,入情入理,利於別人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互相幫助,互相啓發,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真正達到批評的目的。

整頓黨的作風課件 篇3

一.整頓的必要性

20xx年度大隊考覈後及豬年春節的長假期間自身對個人的體技能及作風紀律有所鬆懈,執勤規範化及上級的文件精神貫徹落實上相對滯後,特別是公司機隊、人員規模、對員工素質的提升等方面提出心得要求,自身現狀與之有較大差距,急需通過作風紀律整頓來快步提升。

二.隊列教學法及理論教學法培訓的及時性

公司“十二、五”的發展規劃及大隊、中隊的工作部署急需作爲新時期安全員的我深感自身在“傳、幫、帶”方面與當前公司、大隊、中隊等各級領導的期望大步飛躍跟進,作爲一名老同志,在當前的現狀下如何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體能教員王融給我們系統講解隊列動作、隊列指揮等規範化,讓我對以上有質的提升,在今後的中隊集體教學、指揮、報告等指明瞭方向;通過理論教員王東生給我們系統講解課件製作、知識講解、授課技巧等,對自身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做好理論教員,如何提升授課質量、如何與時俱進做好理論培訓等給自身開闊視野提升能力一個很好的平臺。

三.學好《國學》 開闊視野

通過學習國學大師翟鴻燊有關團隊建設、有效溝通、將源兵魂及境由心生等國學知識的學習和成學義隊長、許傳良副隊長講授的《團隊建設》、《空警安全員素質提升》等,通過看視頻聽講座及結合自身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等中所見、所遇、所聞、所感、所悟等實實在在的開闊了視野,真正感到自身在心態、境界、職業素養等應提升到更高層次,以儘快提升素養及體技能、業務理論功底等確保自身定好位,學先進爭優秀,作一名新時期的優秀航空安全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