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北京的導遊詞(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63K

寫北京的導遊詞 篇1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佈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寫北京的導遊詞(精選3篇)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闢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蒔花置石,一般種植海棠樹,列石榴盆景,以大缸養金魚,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爲人們所鍾情。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裏面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寫北京的導遊詞 篇2

北京,市名,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駐地,郵政編碼:100000。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是全國政治和科學文化的中心,也是國內國際交往的中心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亞歐大陸最大的交通樞紐。截至20xx年6月底,北京市戶籍人口已達到1204萬,流動人口總量爲510.7萬,全市實有人口總數已經超過1700萬。

其中心位於北緯39度54分,東經116度23分。雄踞華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羣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爲北京市最高峯。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餘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爲“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爲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北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羣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見於記載的名字爲“薊”。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爲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又先後成爲遼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花園北海、皇家園林頤和園,還有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各勝古蹟。全市共有文物古蹟7309項,其中國家文物保護單位42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2個。北京的市樹爲國槐和側柏,市花爲月季和菊花。另外,北京出產的象牙雕刻、玉器雕刻、景泰藍、地毯等傳統手工藝品馳譽世界。

寫北京的導遊詞 篇3

北京農學院歷史可追溯到始建於1956年的河北省通縣農業學校,1958年更名爲北京市農業學校,1961年遷入現址,1965年升格爲北京農業勞動大學,“文革”期間停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現址建立北京農學院, 1998年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xx年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良好”成績。

北京農學院(7)21世紀前20xx年學校的發展目標:把北京農學院建設成爲在北京市屬高校中[1]以農科特色爲主,兼有工、經、管、法、文、理等類專業,具有鮮明特色,部分學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現代化農林大學。學校現有15個二級學院(教學部):生物技術學院(1系)、植物科學技術學院(2系)、動物科學技術學院(3系)、經濟管理學院(4系)、園林學院(5系)、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6系)、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7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8系)、城鄉發展學院(9系)(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10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基礎教學部(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學校現有各類在校生8300餘人,其中研究生610餘人,本科生6140餘人,高職生1170餘人,繼續教育類學生400餘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爲主、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多類型、多層次的都市型高等農業教育體系。

“”期間,學校將圍繞服務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以完善都市型高等農業教育體系爲目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爲中心,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專業爲重點,以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爲動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應用型和複合型的技術、經營、管理人才,把學校建設成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人才培養基地,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轉化與農業新技術服務基地,國內外都市型現代農業學術交流的窗口與平臺,爭取在20xx年前把學校建設成爲都市型現代農林大學。

熱門標籤